作文:时间不会无缘停在某个点

16:59  

15.02.18|时间不会无缘停在某个点  

  许久没有写日记甚至对日记的格式都有点生疏了 好了 容许我爆粗口吧 靠一年的时间真他妈的快 原谅我读书少积累不够没有那些风花雪月的语句可以修饰 可是 真的太快。  

  寒假开始的时候,温州仿佛也一下子进入了雨季,一连几天的雨下得人心烦意乱的,阴沉沉的天空也不太美丽,屋里屋外都是湿潮潮的感觉,每次起床就觉得自己是在水汽中开始了新的一天。昨天明明也是下雨,今天却放晴了,明亮的阳光铺在地板上,把手伸过去还会有一点温温的感觉,一下子觉得一年终于有了一个美好的结束。  

  转眼就要说自己21岁了,前几天和妈妈吵嘴,妈妈说一个小孩子懂什么!我说哪有我都二十了呢,结果妈妈说什么二十,明明二十一了。我特别不开心地说,不是还没有过年嘛我还是二十呢我还是小孩儿呢!阿哥对我妈说我幼稚不太愿意和我玩耍了,我当时很难接受,可是现在想起来,和他相比,我实在像个长不大的小孩儿。  

  这几天的模式一直都是:写文章→写不出来→憋文章→我明明热爱文学为什么要憋文章→写不出来→我不是热爱文学热爱文字吗为什么写不出来→我是不是不爱文字了→写文好痛苦→憋文章。直到现在,在敲这篇例行的年末文章的时候,还是没有从这个模式中出来,想要写一篇给自己的好好的文章突然之间变得非常困难。前几天看了《入殓师》,小林君原本心心念念着大提琴,迫于生活要卖掉的时候还以为自己会十分不舍,然而却在卖了大提琴的时候突然感慨说,好像松了一口气。这个片段像是一个棒槌把我从梦中敲醒。从小就被人夸着文笔好,小时候还立志当作家各种梦想,一路走来,虽然对文学梦从未放弃,但是也慢慢屈从于现实,变得懦弱胆怯,说着顺其自然却是再也不想要挣扎的结果,现在问梦想,再也不是儿时那种斩钉截铁的语气,而是带着犹疑的口吻说着赚钱?养家?更不可能回到那种说作家的美好中。而我却始终按照最初的想法上大学,报中文,进编辑部,在一篇篇文章中爬模滚打,好像非常愉快,却是十分麻木,因为知道自己再也回不到小时候写文章的满足感,那种一气呵成的爽快似乎已经告别了太久。我总是在不停地质疑着自己,甚至会咒骂着自己写的东西如同一坨屎,如果热爱的东西真的会让自己这么痛苦吗?我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很多时候,人们一心的坚持都是没有意义的,他们自我催眠为梦想/理想/热爱,可是在某个点已经悄然变质成执念。为了坚持而坚持是愚蠢的,而我在这条道路上似乎也走了很久一样。  

  去年写年末总结的时候,已经是吃完年夜饭回家了,今年特意挪在年夜饭之前,总觉得晚上的节目更加精彩。其实文章写不写真的不重要,并不是任何人布置的任务,但是却是自己强加给自己的负担,我的心里好像有太多的形式与规矩,我不舍得去打破,也懒得去打破,在要按照这些规矩走的时候会多做许多事情,把自己变得分外忙碌,可是事后并不后悔。有人说,你哪来这么多规矩。有人说,就你习惯多。我心里委屈,总想要有一天把这些习惯统统戒掉,却在下意识做事情的时候全部捡起来。安于现实是我,不愿改变是我,知乎上有人问,人这辈子难道就没有犯蠢的权利了吗?回答是有,但是要做好心理准备承担犯蠢后的后果。老万说,知错就认,死也不改。  

  学生时代的一年总是明确的。一个寒假一个暑假两个学期,365天被精准地分开了四个部分,像是既定的任务一样只要把它过完就解放了。高考完后,再也失去了认真学习的动力,嘴上说要学习要认真可是行动上依旧得过且过。《后会无期》中说,知道了很多大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人是这样,没有经历过的东西永远不要说我懂。感同身受也是一个假想的词,没有那份真实的痛,哪里换来深刻的懂。经过暑假实践之后,突然把自己的心态调整为学到就是赚到的状态。我告诉自己,要学,要学。可是当有个人问我,学这个做什么?我总是语塞的,我也不知道的答案怎么告诉别人,于是我说,学了总是有用处的。可是学了真的有用吗?我不确定。可是当我看到那些相仿的同龄人那么忙碌的时候,从心底升起的恐惧感密密笼罩了我,我怕自己太弱,更怕别人走得太快。  

  一会儿还是要去外婆家过年,外婆早早地打电话过来通知,下午的时候更是几个电话打过来催,我嘴上应着说好好好,马上去,可是放下手机的同时不紧不慢地去厨房偷吃了几口菜,还被妈妈老道的厨艺笑眯了眼睛。随着年龄慢慢增长,逐渐明白长辈的太多不容易,虽然不能帮上什么忙,但是会在看到父母苍老的时候憋红了眼眶。偶尔发一条朋友圈秀个亲情后底下清一色的评论爸爸好搞笑妈妈好可爱家庭真幸福的时候,很认真地回复说家家有一本难念的经。这个世界有太多我们根本无可奈何的事情,所有的幸福也总是包含着眼泪,我不能阻挡时间的流驶,更无能为力让父母不再变老,所以只能希望自己再听话一点,再懂事一点,似乎这样遗憾就能少一点。  

  一篇磨蹭了一个下午的年末总结,照例谈了梦想人生现实学校家里,好像可以马上结束去狂欢除夕了,却觉得好多话都没有讲。我的表达能力越来越糟糕,坚持了好多年的年终总结,在明年的除夕不知道能不能看到,2013年写了许多日记,全部发在吾志。在我高二的时候也总是习惯在吾志写完了日记,在打包发到岸边以及QQ空间。那时候真傻,真矛盾,一边希望自己的心事有人关怀,一边却又觉得自己的日记是极其隐私的东西,不想被别人看到。现在很少这样了,看到别人这样的行为的时候也觉得别人很蠢,却忘了自己是这样蠢着长大的。日记因为缺乏人的关注,经常一句“晚安,吾志”就匆匆结束了一天,而有的时候一件小小的事情发朋友圈却发得比谁都起劲。这时候才发现,原来别人的关注是记录生活那么大的动力。在朋友圈发了一条状态,会无比期待熟人的回应;发了一条微博,会猜测这次是哪个个陌生人会评论或转发,很多时候,我们不是离不开手机,而是离不开别人的在意,即使深深明白生活是为了自己,但是生活得漂亮却好像是为了给别人看。  

  2010年开始就觉得自己一直生活在虚妄中,再也没有了年轮前进的真实感,15年也只是继14年之后又一年的虚妄而已。身边的很多小伙伴都知道,我的日记题目一向都随性到在写日记的时候听什么歌就以歌曲的名字作为题目这种程度,这次来个例外,是一句歌词。歌名就不说了。  

  新年愉悦。  

          二零一四年腊月三十  

             九景  

16:59  

15.02.18|时间不会无缘停在某个点  

  许久没有写日记甚至对日记的格式都有点生疏了 好了 容许我爆粗口吧 靠一年的时间真他妈的快 原谅我读书少积累不够没有那些风花雪月的语句可以修饰 可是 真的太快。  

  寒假开始的时候,温州仿佛也一下子进入了雨季,一连几天的雨下得人心烦意乱的,阴沉沉的天空也不太美丽,屋里屋外都是湿潮潮的感觉,每次起床就觉得自己是在水汽中开始了新的一天。昨天明明也是下雨,今天却放晴了,明亮的阳光铺在地板上,把手伸过去还会有一点温温的感觉,一下子觉得一年终于有了一个美好的结束。  

  转眼就要说自己21岁了,前几天和妈妈吵嘴,妈妈说一个小孩子懂什么!我说哪有我都二十了呢,结果妈妈说什么二十,明明二十一了。我特别不开心地说,不是还没有过年嘛我还是二十呢我还是小孩儿呢!阿哥对我妈说我幼稚不太愿意和我玩耍了,我当时很难接受,可是现在想起来,和他相比,我实在像个长不大的小孩儿。  

  这几天的模式一直都是:写文章→写不出来→憋文章→我明明热爱文学为什么要憋文章→写不出来→我不是热爱文学热爱文字吗为什么写不出来→我是不是不爱文字了→写文好痛苦→憋文章。直到现在,在敲这篇例行的年末文章的时候,还是没有从这个模式中出来,想要写一篇给自己的好好的文章突然之间变得非常困难。前几天看了《入殓师》,小林君原本心心念念着大提琴,迫于生活要卖掉的时候还以为自己会十分不舍,然而却在卖了大提琴的时候突然感慨说,好像松了一口气。这个片段像是一个棒槌把我从梦中敲醒。从小就被人夸着文笔好,小时候还立志当作家各种梦想,一路走来,虽然对文学梦从未放弃,但是也慢慢屈从于现实,变得懦弱胆怯,说着顺其自然却是再也不想要挣扎的结果,现在问梦想,再也不是儿时那种斩钉截铁的语气,而是带着犹疑的口吻说着赚钱?养家?更不可能回到那种说作家的美好中。而我却始终按照最初的想法上大学,报中文,进编辑部,在一篇篇文章中爬模滚打,好像非常愉快,却是十分麻木,因为知道自己再也回不到小时候写文章的满足感,那种一气呵成的爽快似乎已经告别了太久。我总是在不停地质疑着自己,甚至会咒骂着自己写的东西如同一坨屎,如果热爱的东西真的会让自己这么痛苦吗?我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很多时候,人们一心的坚持都是没有意义的,他们自我催眠为梦想/理想/热爱,可是在某个点已经悄然变质成执念。为了坚持而坚持是愚蠢的,而我在这条道路上似乎也走了很久一样。  

  去年写年末总结的时候,已经是吃完年夜饭回家了,今年特意挪在年夜饭之前,总觉得晚上的节目更加精彩。其实文章写不写真的不重要,并不是任何人布置的任务,但是却是自己强加给自己的负担,我的心里好像有太多的形式与规矩,我不舍得去打破,也懒得去打破,在要按照这些规矩走的时候会多做许多事情,把自己变得分外忙碌,可是事后并不后悔。有人说,你哪来这么多规矩。有人说,就你习惯多。我心里委屈,总想要有一天把这些习惯统统戒掉,却在下意识做事情的时候全部捡起来。安于现实是我,不愿改变是我,知乎上有人问,人这辈子难道就没有犯蠢的权利了吗?回答是有,但是要做好心理准备承担犯蠢后的后果。老万说,知错就认,死也不改。  

  学生时代的一年总是明确的。一个寒假一个暑假两个学期,365天被精准地分开了四个部分,像是既定的任务一样只要把它过完就解放了。高考完后,再也失去了认真学习的动力,嘴上说要学习要认真可是行动上依旧得过且过。《后会无期》中说,知道了很多大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人是这样,没有经历过的东西永远不要说我懂。感同身受也是一个假想的词,没有那份真实的痛,哪里换来深刻的懂。经过暑假实践之后,突然把自己的心态调整为学到就是赚到的状态。我告诉自己,要学,要学。可是当有个人问我,学这个做什么?我总是语塞的,我也不知道的答案怎么告诉别人,于是我说,学了总是有用处的。可是学了真的有用吗?我不确定。可是当我看到那些相仿的同龄人那么忙碌的时候,从心底升起的恐惧感密密笼罩了我,我怕自己太弱,更怕别人走得太快。  

  一会儿还是要去外婆家过年,外婆早早地打电话过来通知,下午的时候更是几个电话打过来催,我嘴上应着说好好好,马上去,可是放下手机的同时不紧不慢地去厨房偷吃了几口菜,还被妈妈老道的厨艺笑眯了眼睛。随着年龄慢慢增长,逐渐明白长辈的太多不容易,虽然不能帮上什么忙,但是会在看到父母苍老的时候憋红了眼眶。偶尔发一条朋友圈秀个亲情后底下清一色的评论爸爸好搞笑妈妈好可爱家庭真幸福的时候,很认真地回复说家家有一本难念的经。这个世界有太多我们根本无可奈何的事情,所有的幸福也总是包含着眼泪,我不能阻挡时间的流驶,更无能为力让父母不再变老,所以只能希望自己再听话一点,再懂事一点,似乎这样遗憾就能少一点。  

  一篇磨蹭了一个下午的年末总结,照例谈了梦想人生现实学校家里,好像可以马上结束去狂欢除夕了,却觉得好多话都没有讲。我的表达能力越来越糟糕,坚持了好多年的年终总结,在明年的除夕不知道能不能看到,2013年写了许多日记,全部发在吾志。在我高二的时候也总是习惯在吾志写完了日记,在打包发到岸边以及QQ空间。那时候真傻,真矛盾,一边希望自己的心事有人关怀,一边却又觉得自己的日记是极其隐私的东西,不想被别人看到。现在很少这样了,看到别人这样的行为的时候也觉得别人很蠢,却忘了自己是这样蠢着长大的。日记因为缺乏人的关注,经常一句“晚安,吾志”就匆匆结束了一天,而有的时候一件小小的事情发朋友圈却发得比谁都起劲。这时候才发现,原来别人的关注是记录生活那么大的动力。在朋友圈发了一条状态,会无比期待熟人的回应;发了一条微博,会猜测这次是哪个个陌生人会评论或转发,很多时候,我们不是离不开手机,而是离不开别人的在意,即使深深明白生活是为了自己,但是生活得漂亮却好像是为了给别人看。  

  2010年开始就觉得自己一直生活在虚妄中,再也没有了年轮前进的真实感,15年也只是继14年之后又一年的虚妄而已。身边的很多小伙伴都知道,我的日记题目一向都随性到在写日记的时候听什么歌就以歌曲的名字作为题目这种程度,这次来个例外,是一句歌词。歌名就不说了。  

  新年愉悦。  

          二零一四年腊月三十  

             九景  


相关内容

  • [优秀作文]我们成长的样子
  • part 1 窗外的阳光明媚的肆无忌惮. 如汩汩的流水冲刷下的石块,那些被晦暗的光阴狠狠凿刻下的印痕,终被原野的风侵蚀得失去就有的原貌,连棱角都被覆盖.在这个繁盛的夏天,灼热的温度让空气都变的凝重,迟迟不肯落定. 只是阳光,依然明媚得让人想到轰然或埋葬. 这样的日子仿佛是没有尽头呢.像是一种状态在持 ...

  • 一事一议的作文指导
  • 作文指导:一事一议 一.概念 "一事一议"是学写议论文的一项基本训练.这里的"一事",可以是一件事,也可以是一个故事.一种说法.一种现象.一篇文章.一部电影等等,甚至还可以指某人的一句话.一个举动或某个事件中的某个细节等等.这里的"一议", ...

  • 作文:蒲公英的约定之今世无缘来世再续(前章)
  • "既然我们今世无缘,那就来世再续吧!"-眼前,一个即将归西的男子对躺在对面的女孩说了这样的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呜呜呜-快点啊!我要迟到啦!!!这死公交车,怎么这么 ...

  • 中考语文阅读作文辅导
  • 曾老师原创:时间的内涵.作用及其正确使- (2014-02-05 07:19) 转载▼ 标签:时间内涵 作用 正确使用方法 教育 分类:写作讲堂 时间,是记叙文的六要素之一.所谓"要素",就是必不可少的元素,离开它绝对不行的内容.表面上看起来,时间这个概念简单得连三岁孩子都明白, ...

  • 作文结构:引议联结例文
  • [考题回放]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0年9月12日,北京一家体育彩票专卖店的业主为某彩民垫资购买了一张1024元的复式足球彩票,第二天他得知这张彩票中了533万元大奖,在第一时间给购买者打电话,并把中奖彩票交给买主.他成为又一位彩票销售"最诚信的业主&q ...

  • 初中作文亲情篇[1]
  • 话题作文"亲情"写作指导及例文 作文题目: 亲情,是一种奇妙无比的力量:亲情是一个永不褪色的话题:亲情是一坛陈年老酒,甜美醇香:是一幅传世名画,精美隽永,是一首经典老歌,轻柔温婉:是一方名贵的丝绸,细腻光滑„„ 亲情就是亲人之间的感情,是关爱,是母爱.父爱.手足之情.血脉之亲,长 ...

  • 荐书:从社会的个体化看"无缘社会"
  • <无缘社会> [日] NHK特别节目录制组合著 高培明 译 2014年3月版 从社会的个体化看"无缘社会" 文:杨小辉 原文刊于:深圳晶报2014年6月8日 作为NHK电视台资深记者的采访手记,<无缘社会>以由此及彼倒逼追问的方式聚焦"现代人的孤 ...

  • 作文:桃花亦谢,泪亦散
  • 有没有一个人,让你日日牵挂? 有没有一种爱,让你温暖如初? 有没有一段情,让你念念不忘? 小 荷 作文网 有没有一座城,让你不舍离开? 有没有一种花,它会花开不败? --蓝蓝 在某个遥远的城市,是否也曾经留下你永远的挂牵? 这些天,这些日子,每一个午后,每一个夜晚,总想把思念拉长,拉远. 我一个人静 ...

  • 初三叙事作文
  • 那件事改变了我(一) 一弯新月宛如一叶小舟,翘着尖尖的船头,在深夜的静湖中划行,给我送来一片回忆. --题记 银白色的月光,洒在地上.鲜红欲滴的花瓣被蒙上了一层银白色,似真似幻.笔直的茎支撑着我那轻盈娇小的花盘.在周围经风雨敲打过的废墟中显得尤为独特.那,便是我,一株红色的蔷薇,在风雨的洗礼过后,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