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分配养老资源,长宁用大数据说话

统计显示截至去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人已达2.2亿,其中失能、半失能老人总数突破4000万。然而养老机构却面临护工短缺、日常照料人手紧张、专业人员缺乏的窘境。如何更好、更踏实地养老,成为全社会关心的话题。

目前,居家养老正逐渐取代机构养老,成为不少老年人“钟情”的养老首选。但居家养老重点解决的又应该是什么?养老资源有限时,谁又该最先被照护?上海长宁区给出的答案是,解决高龄老人、失智失能老人的照护需求。

记者昨天从长宁区民政局了解到,今年初,长宁区会同上海师范大学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展开了对2000多名失能老人养老情况的调研。根据医疗照护需求、生活照料需求、养老设施需求等方面的统计分析,梳理出了涉及“医康护养”的服务项目并形成研究报告,进一步清晰掌握了全区失能老人的基本数量、生活状况、存在的困难及服务需求。

这份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底,长宁区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占户籍总人口的31.5%,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长宁区民政局局长章维表示,注重整体协同、注重规划布局、注重以人为本,加大服务资源整合力度,是长宁“十三五”期间全面推进医养结合工作的中心。

目前,长宁区民政局同区发改委、卫计委、医保办、财政局等有关部门联合制定了《关于全面推进长宁区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十三五”期间长宁区医养结合发展目标,同时修订完善了《长宁区养老机构给予政策扶持的实施意见》等配套政策,将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医养结合服务供给,相关政策则优先向本区老人、高龄老人和失能老人等群体倾斜。

“整合养老机构资源是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章维介绍,长宁目前38家养老机构中,有内设医疗机构的达11家,其中9家已纳入医保联网三段结算,即费用的账户段、自负段和共负段。今年,长宁还将增设2家内设医院机构,老年人可在这些机构享受相当于社区卫生中心的医疗服务。

一个现实是,长宁养老需求较为复杂,如何满足不同身体状况、不同经济承受能力的老年人的需求?可能还需要探索“医养结合”向社区延伸。目前,长宁区民政局联手卫计委、天山中医院,在位于水城路的长宁区为老服务中心四楼开设了老年人医疗门诊部,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专业医疗康复、护理保健等服务,让老人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

不少老年人在养老院居住后,由于身体原因需要更为专业的护理服务。为此,长宁区先后在多家养老院与护理院、医院之间开展床位“双向流转”试点。在位于茅台路上的逸仙第二敬老院(文杰护理院)试点开设的99张老年护理床位,实现了护理院和养老院之间的相互转床;长宁区社会福利院与程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建立了床位“双向流转”试点。如此一来,社区养老资源空置率大大降低。

长宁根据全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体系建设,制定了《长宁区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及实施细则(试行)》,明确由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受理,使用市民政局开发的评估系统,评估工作按高龄居家护理流程评估或按照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平台进行试运转,主要应用于社区居家老年照护、机构老年照护等两大类四小类服务。其中建立第三方评估机构是一大亮点,目前长宁已培训了专业评估人员86人。

来源:上海观察

统计显示截至去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人已达2.2亿,其中失能、半失能老人总数突破4000万。然而养老机构却面临护工短缺、日常照料人手紧张、专业人员缺乏的窘境。如何更好、更踏实地养老,成为全社会关心的话题。

目前,居家养老正逐渐取代机构养老,成为不少老年人“钟情”的养老首选。但居家养老重点解决的又应该是什么?养老资源有限时,谁又该最先被照护?上海长宁区给出的答案是,解决高龄老人、失智失能老人的照护需求。

记者昨天从长宁区民政局了解到,今年初,长宁区会同上海师范大学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展开了对2000多名失能老人养老情况的调研。根据医疗照护需求、生活照料需求、养老设施需求等方面的统计分析,梳理出了涉及“医康护养”的服务项目并形成研究报告,进一步清晰掌握了全区失能老人的基本数量、生活状况、存在的困难及服务需求。

这份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底,长宁区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占户籍总人口的31.5%,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长宁区民政局局长章维表示,注重整体协同、注重规划布局、注重以人为本,加大服务资源整合力度,是长宁“十三五”期间全面推进医养结合工作的中心。

目前,长宁区民政局同区发改委、卫计委、医保办、财政局等有关部门联合制定了《关于全面推进长宁区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十三五”期间长宁区医养结合发展目标,同时修订完善了《长宁区养老机构给予政策扶持的实施意见》等配套政策,将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医养结合服务供给,相关政策则优先向本区老人、高龄老人和失能老人等群体倾斜。

“整合养老机构资源是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章维介绍,长宁目前38家养老机构中,有内设医疗机构的达11家,其中9家已纳入医保联网三段结算,即费用的账户段、自负段和共负段。今年,长宁还将增设2家内设医院机构,老年人可在这些机构享受相当于社区卫生中心的医疗服务。

一个现实是,长宁养老需求较为复杂,如何满足不同身体状况、不同经济承受能力的老年人的需求?可能还需要探索“医养结合”向社区延伸。目前,长宁区民政局联手卫计委、天山中医院,在位于水城路的长宁区为老服务中心四楼开设了老年人医疗门诊部,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专业医疗康复、护理保健等服务,让老人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

不少老年人在养老院居住后,由于身体原因需要更为专业的护理服务。为此,长宁区先后在多家养老院与护理院、医院之间开展床位“双向流转”试点。在位于茅台路上的逸仙第二敬老院(文杰护理院)试点开设的99张老年护理床位,实现了护理院和养老院之间的相互转床;长宁区社会福利院与程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建立了床位“双向流转”试点。如此一来,社区养老资源空置率大大降低。

长宁根据全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体系建设,制定了《长宁区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及实施细则(试行)》,明确由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受理,使用市民政局开发的评估系统,评估工作按高龄居家护理流程评估或按照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平台进行试运转,主要应用于社区居家老年照护、机构老年照护等两大类四小类服务。其中建立第三方评估机构是一大亮点,目前长宁已培训了专业评估人员86人。

来源:上海观察


相关内容

  • 长宁区以补贴引民资办养老院
  • 图说: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长宁区6年来保持老年人床位拥有率达3%以上.网络配图 [新民晚报·新民网] 一家社会资本办养老院,长宁区政府每年给予的租金补贴可以抵消40%左右的租金额."不仅减少了运营成本,还能规范化形成品牌效应.长宁区的扶持政策很'给力'."金福养老院的负责人徐兵告 ...

  • 中国养老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 中国养老社会保障问题探究 第1章 探究回顾 1.1 研究目的及研究的意义 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关键的新的政策提出.之后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 ...

  •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方式选择
  • 1998年第4期No.4.1998 浙江社会科学 1998年7月Jul.1998 ZHEJIANGSOCIALSCIENCES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方式选择 t 内容提要 王开发 选择合理而可行的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方式是改革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必然 要求.作者认为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方式决定于其制度的内在规 ...

  • 对接国家扩大内需政策 以项目建设促进快速发展
  • 对接国家扩大内需政策 以项目建设促进快速发展 长宁县县委副书记 县长 曾 健 为化解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积极应对,提出了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确定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系列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在化解经济危机的同时,为长宁经济发展带来 ...

  • 2011年上海事业单位面试真题
  • 楼主 11-5-10 20:44 只看 | 小 中 大 公务员面试练习题,大家集思广益~~ 2011年春晚"西单女孩"."旭日阳刚"等"草根演员"登上春晚的舞台,一时评价颇多,有人认为这是玷污艺术,有人认为这是国家进步的表现,小人物登上大舞 ...

  • 以金融推动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 2014年5月 第30卷第10期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May.2014Vol.30No.10 JournalofChangchunEducationInstitute 以金融推动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赵力俭 摘要: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本框架,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政策也在逐步 ...

  • 九步审判法
  • <要件审判九步法及其基本价值>最早发表于2011年<人民司法>,时任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院长的邹碧华法官,根据长宁区法院的审判实践,归纳出要件审判九步法.该文融合了这位学者型法官的审判经验和思想精华,一经发表,即在实务界产生巨大影响.九个步骤,环环相扣又层层递进,清晰地勾画出 ...

  • 一.在学习期间应遵守学习班的有关规定,认真.准时
  • 学 员 须 知 一.在学习期间应遵守学习班的有关规定,认真.准时参加学习班安排的课程,并做好学习笔记. 二.严格按照日程安排时间参加培训活动,请勿随意缺勤.迟到或早退,有事须向办班人员请假. 三.遵守课堂纪律,请勿在课堂上接听手机,听课时将手机关闭或调至静音.振动档,课堂上禁止窃窃私语,影响他人听课 ...

  • 要件审判九步法
  • 要件审判九步法内容简析 <要件审判九步法及其基本价值>最早发表于2011年<人民司法>,时任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院长的邹碧华法官,根据长宁区法院的审判实践,归纳出要件审判九步法.该文融合了这位学者型法官的审判经验和思想精华,一经发表,即在实务界产生巨大影响.九个步骤,环环相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