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教案

第一章 伦理学的对象、方法与任务

第一节 伦理学的对象

一、 人类道德思考的发展与伦理学的产生

(一)西方:可以追塑到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其中最有成就的是“亚里士多德”以《伦理学》为标志。亚里士多德被西方誉为“伦理之父”。其主要著作:

1、《尼可马可伦理学》

2、《欧德米亚伦理学》

3、《大伦理学》

从此,伦理学在西方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西方伦理学的发展:1)规范伦理学;2)应用伦理学;

3)理论伦理学。

(二)中国古代

1、中国最早对道德进行思考可以追塑到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期。

2、东汉刘熙的表述:“德者,得也,得事宜也”

3、东汉许慎的表述:“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已”

4、先秦孔子的表述:《论语》“伦,辈也;理,条理也”。

5、伦理二字连用:最早见于我国战国至秦汉之际的《礼记,乐记》

中国古代没有系统研究道德,没有专著,因此,没有伦理学。但有丰富的伦理思想,融在中国哲学之中。

二、对伦理学研究对象的不同理解

(一)非马克思主义观:1)对范围进行研究;2)对内容进行抽象研究;“善、义务、德性等”

(二)马克思主义观:1)研究道德现象是由经济决定的;2)对道德内容进行研究;即:道德活动现象;道德意识现象;道德规范现象。

三、伦理学:是以道德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科学。

四、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是道德与利益的关系问题。

(一)经济利益和道德关系:谁决定谁;

(二)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谁服从谁;

(三)伦理学的阶级性。

第二节 伦理学研究的方法

一、一般科学方法(最根本的方法)唯物辩证法

二、社会科学方法

(一)阶级性法

(二)历史方法

(三)理论联系实际方法

三、特殊方法

(一)价值分析

(二)科学抽象

(三)自省

(四)运用教育学、心理学

第三节 伦理学的任务

一、揭示论证道德的起源、本质、发展及其规律;

一、理论的继承与创新,阐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规范体系。

二、研究与时俱进培养新人的成长规律。

第二章 道德起源与本质

第一节 道德起源的历史前提

关于道德起源的不同观点

(一)非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观点

1、宗教伦理学对道德起源的观点:上帝意志、戒律

2、唯心主义伦理学对道德起源的观点:

(1)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先验的、人生固有

(2)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精神”“理念”“绝对观念”

3、旧唯物主义观点:自然本能、抽象“人性”

(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观点

一、道德与人类的活动

劳动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历史前提。

(1)道德的主体

(2)对道德的需要

(3)道德产生与发展的动力

二、道德与社会关系

1、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2、道德发生、发展的依据;社会关系。

3、道德关系的建立,是道德发生过程的一个伟大进步。

三、道德和社会意识

1、意识是道德发生的前提

2、道德起源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3、从前道德和向道德的过渡。由“是”向“应该”的道德要求。

第二节

一、原始道德发生的前奏期

1、本能的生存阶段

2、本能的群居

3、生产和生活。

二、原始道德发生的萌芽期

1、人类道德的胚胎萌发于原始禁忌;

2、在婚姻上,人与人之间“应当”的认识有了萌醒的标志;

3、对禁忌的赞同与否。

三、原始道德发生的形成期

1、氏族内部明确禁止通婚。标志着原始道德的正式形成。

2、对原始禁止(规范)的“敬畏”与“过失”感。

第三节 道德的本质

一、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

(一)非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对道德本质的观点

1、神学观。上帝赋予德性――人犯下原罪――人赎罪

2、唯心观。先验的善良意志、良心、理念、绝对精神

(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对道德本质的观点(一般本质)

1、一般本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受社会关系中的经济关系的制约。

2、社会的经济关系决定道德。具体表现为:

(1)、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直接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经济结构:原始社会――阶级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原始道德的发生

表现的不同道德:公有制——私有制——公有制

(2)、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3)、在阶级社会中,同一经济结构中的不同地位和不同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阶级属性,社会地位和彼此间的矛盾和斗争。具体表现为:

阶级对立的道德; 蕴含人类共同道德。

二、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解方式(特殊本质)

1、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

2、道德规范并没有也不使用强制性手段为自己开辟道路。

3、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在的规范。

三、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1、实践精神是一种价值。

(1)如何满足人们的两种需要;

(2)为了达到人们的目的而协调

(3)为了实现人们的理想而协调

2、道德把握世界的特殊性。

(1)从人的需要出发,能动地改造世界;

(2)为了达到道德目的,对世界进行价值评价

(3)为了实现社会道德理想,培养提高主体道德选择能力

第三章 道德的结构、功能和运行机制

第一节 道德结构模式

一、 道德的结构态势

(一) 道德作为系统其存在的范围是无序和有序的统一

1、 只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相联系

2、 只限于人的社会规定性、以及人与人之间涉及利益和善恶价值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

3、 人的社会活动表象层次上无序和深层上的有序性

(二) 道德作为系统的内部结构诸要素的存在态势是无序和有序的统一

1、 从直观表象形态上看:往往没有确定的样式和过程

2、 当认识超越直观,从深层看道德现象又是有其固定规定和相对稳定过程

3、 表现为层次上的无序性和深刻层次上的有序性的统一

(三) 道德作为系统诸内构要素的相互关系,是有序和无序的统一

1、 道德现象、道德关系、道德活动不仅有共性而且各有特性

2、 道德现象、道德关系、道德活动彼此之间又存在着某种关联

二、 道德的社会结构模式

(一) 社会道德关系结构

1、社会道德关系的分类

(1)个人与社会整体之间的道德关系

(2)个人与个人之间的道德关系

(3)社会整体与社会整体之间的道德关系

2、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二)社会道德的现象结构

1、划分 (1)社会道德意识现象 善恶价值、道德心理、自觉自为

(2)社会道德规范现象 善恶准则、规范

(3)社会道德活动现象 善恶行为意义

2、道德现象定义

(三)社会道德的水准结构

1、社会道德的水准结构的涵义

2、社会道德的水准结构的类型

(1)过时道德

(2)应世(顺势)道德

(3)超前道德

(四)道德的社会结构的总体模式

三 道德的个体结构模式

(一)个性道德心理结构 (德心)

1、心理过程结构 包括:道德认知、情感、意志过程

2、个体道德心理倾向结构 包括:道德需要、兴趣、理想、信念等

(二)个体道德行为结构 (德行)

1、行为的过程结构 包括:道德动机、行为过程、效果过程等

2、行为的倾向结构 包括:道德修养、选择、评价等

(三)个体道德境界结构(德品或品德)

1、境界的过程结构 包括:自发的道德境界、自觉的道德境界、自由的道德境界

2、境界的性质结构 包括:善的道德境界、可容的道德境界、恶的道德境界

(四)道德个体结构的总体模式

四 社会道德和个体道德的辩证统一

(一)从生成上看 是自成与相成的统一

1、自成的两个“基础”不同

2、既“自成”又“相成”

(二)从运行过程上看是自组、自控与互动、互控的统一

1、各自相对独立的一面

2、各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一面

(三)从社会功能上看是“自为”和互补的统一

1、自为

2、互补

第二节 道德的社会功能

一 道德的基本社会功能

(一)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的范畴

1、是物质的社会关系的上层建筑,不同于政治、法律

2、是观念的社会关系的上层建筑,

3、具有政治、法律等上层建筑因素的结构和特点

(二)是社会控制力量

1、直接疏导和调整社会成员的行为

2、为社会成员现状提供信息

(三)是把握现实世界的特殊方式 实践的精神

1、认识世界

2、改造世界

二、道德认识功能的特殊性

反映现实状况,预测未来历史趋势

(一) 从认识的角度和范围上看: 利益关系

(二) 从表达认识成果的方式上看 善恶

(三) 从认识的基础上看 生活过程本身

三 道德调节功能的特殊性

(一)从调节的角度和范围上看 现实利益、社会关系

(二)从调节的尺度上看 应当怎样

(三)从调节的偏颇上看 偏重于义务

(四)从调节的方式上看 诉诸于社会舆论

(五)从调节的效力上看 针对非对抗性矛盾,效力非常有限

第三节 道德的运行机制

一 道德运行的目标体系

(一)道德运行目标的涵义

1、涵义

2、决定道德运行过程的必然趋势的条件

(1)是当时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和状况的客观要求

(2)是道德自身的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

(二)道德运行目标体系的结构特点

1、多向性

2、级次性

(1)全社会总的道德运行目标

(2)各个社会群体的道德运行目标

(3)各个个人的道德运行目标

3、序列性

4、阶段性

(三)道德运行的基本目标 完善社会道德、个体道德

(四)道德基本运行目标的实现

1、目标决策功能

2、目标控制功能

3、目标协调功能

4、目标应变功能

二、道德运行的外部机制

(一)外部机制的主要表现

1、目标机制

2、涵容机制

3、功能机制

4、时空机制

5、效应机制

(二)外部机制的性质与程度

1、从外部机制的性质上看

(1)具有同一社会属性的外部机制能起积极、推动作用

(2)具有不同社会属性的外部机制能起消极、阻碍作用

2、从外部机制的程度上看

外部机制的强弱程度同外部各因素当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能量有关

3、 是动态的

(四) 外部机制的基础和限度

1、 归根到底是以经济必然性为基础的

2、 依赖于经济条件为限度

三 道德运行的内部机制

(一)自选择能力 对目标、方式的自选择能力

(二)自组织能力

1、变原来无序为有序

2、变原来不稳定为稳定

3、变旧的有序为新的有序

(三)自控制能力

1、预前自控能力

2、随机自控能力

四 道德运行的轨迹

(一)道德运行曲线

(二)道德运行的中轴线

(三)道德运行轴线与经济运行轴线

1、道德运行轴线以经济必然性为基础

2、道德运行轴线由经济必然性所决定的

第四章 道德的历史发展及其规律性

第一节 道德的历史类型

一、 原始社会的道德(人类第一个历史类型)

资料:中国的原始社会主要分为两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处在原始人群时期,如元谋人、北京人和蓝田人;第二阶段处于氏族公社时期,这一时期又分成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中国最早进入氏族生活的是山顶洞人,而母系氏族公社阶段在长江、黄河流域典型的代表分别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山东泰安大汶口原始居民中后期、黄帝、尧、舜、禹、处在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禹做部落联盟首领时,破坏禅让制,于前2070年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原始社会终结。这是按时间来划分

(一) 最突出的特征: 维护氏族公社和部落的共同利益的道德要求。

1、从原始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上看:(1)氏族部落非常脆弱;(2)脱离集体就无法生存;

2、出于以上原因,原始人逐渐形成一种原始的集体主义道德观念

(二)最重要的生活准则和道德规范:维护氏族内的自由、平等

(三)推崇的美德:共同劳动、相互帮助、勇敢刚强、吃苦耐劳;

(四)原始社会道德的特征

1、直观性与狭隘性存在: (1)直观性; (2)狭隘性

2、权威性与外在性一体 (1)权威性 (2)外在性:

3、纯朴性与野蛮性并存:(1)纯朴表现:(2)野蛮性表现

二 奴隶社会的道德(第一个阶级道德)

(一)主要特征(奴隶主阶级的)

1、维护奴隶对奴隶主的绝对屈从和人身依附关系

2、鄙视劳动和劳动者是奴隶主阶级一条很重要的道德规范;

3、对奴隶主国家绝对忠诚既是奴隶主阶级的政治要求,也是奴隶主阶级的道德规范

4、信奉男尊女卑、男主女从的道德规范

5、奴隶阶级的道德思想

(1)反抗奴隶主的虐待和虐杀,争取做人的地位;

(2)在劳动中形成了顽强勇敢、大公无私、团结互助的高尚品质。

(二)较之原始社会道德是进步和退步的统一

1、在表现形式方面较原始社会有很大的进步

(1)道德意识与其他意识诸形式有所区分

(2)脑力与体力开始分化,抽象思维能力有所发展

(3)逐渐克服直观,具有了独立思想意识、理论形式和其他形式

2、奴隶社会的残暴统治是大退步。

(1)对奴隶的人身完全占有,把奴隶当成会说话的工具

(2)恶习的出现:庸俗的贪欲、粗暴的性欲、卑下的物欲等

三 封建社会的道德

(一)封建社会道德的基本特征(地主阶级的)

1、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关系(封建社会最突出的特征)

表现为“金字塔”

(1) 中国古代:天子——诸侯——士大夫——官吏——庶民

(2) 西方古代:国王——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

2、最根本的道德规范:三纲五常

(1)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2)五常:仁、义、礼、智、信

3、道德进一步政治化、宗教化、规范化、理论化。

如中国封建社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王道之纲可

求于天”等

在西欧:主张政教合一。服从王权。

(二) 农民阶级的道德

1、 农民道德思想的积极性:

2、 农民道德思想的局限性:

四 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

(一)最基本的道德原则: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

1、上升时期表现出的合理性: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等

2、统治时期的虚伪性:个人至上,贪婪、欺骗、敲诈、尔虞我诈、荒淫无耻

(二)主要道德规范:金钱万能;唯利是图、贪得无厌等

(三)无产阶级道德

1、与资产阶级对立、自人类社会以来最高尚的道德

2、基本原则:集体主义

3、优良品德:大公无私、英勇斗争、团结互助、不怕牺牲、遵守纪律、公正诚实等。

4、最高理想:实现共产主义。

第二节 道德发展的规律性

一 道德随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一)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二)人类道德的发展史:三个阶段:

原始公有道德——阶级私有道德——共产主义公有道德

二、道德的曲折前进过程

(一)剥削阶级道德伴随着进步和退步

1封建社会在代替奴隶社会的初期的道德表现;

2、资本主义社会在代替封建社会的初期的道德表现

(二)历史上劳动人民的道德发展也经历了曲折上升的过程

1、奴隶的道德表现积极性和消极性

2、农民的道德表现积极性和局限性

(三)无产阶级道德的发展也不是直线上升、一帆风顺的。

1、封建道德残余的影响

2、资本主义道德的影响

(四)人类道德发展的总体趋势是进步的。

1、由风俗逐步发展为社会意识形式和思想体系。

2、道德的知识内容日益加深。

3、道德日益成为促进社会生活及个人精神完善的加速器

三 道德文化的批判和继承

(一)历史上剥削阶级道德文化传统,也是后者批判继承前者发展的结果

(二)无产阶级道德的形成和发展是批判历史上一切优秀道德文化遗产的结果

1、表现为乎合历史发展规律性;

2、对剥削阶级道德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性

第三节 中国传统伦理的基本特点

一 传统伦理的肯定方面

(一)重人伦关系和人的价值;以民为本、仁爱、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

(二)重视整体观念和民族大义; 民为贵、利民、富民

(三)重视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 导之以德、齐之以礼;善教得民心;内省;

(四)重视人生理想和人格情操; 仁、义、大丈夫、君子等

二 传统伦理的否定方面

1、等级主义道德原则;宗法等级

2、男尊女卑 3、纲常名教

三 对待中国传统伦理的两种错误倾向;

1、 全盘肯定; 2、 全盘否定;

四 正确对待中国传统伦理: 辩证分析,“杨弃”。

第五章 道德原则

第一节

一 什么是个人

(一) 原始人没有个人或个体意识的概念

(二) 奴隶社会开始思考人

1、从生物角度认识人

2、从社会动物、政治动物角度认识人

(三)中世纪欧洲用神学认识人

(四) 近代社会关于人的学说

1、人文主义学说

2、人本主义学说

(五)现代西方的非理性主义

1、叔本华的“生活意志”、“自我扩张”

2、尼采的“超人”、“强力意志”

3、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自我、本我、超我

(六) 马克思主义观点

1、对黑格尔关于人的理论的批判

2、对费尔巴哈自然存在的批判

个人的概念与集体的概念

3、人的本质表现为历史的本质和社会的本质

(1)对“本质”和“人性”的区别

(2)个性差异与人的共性、特殊性与一般性

(3)人的最根本属性一、社会历史性

二 什么是集体

(一)集体是一个哲学范畴(相对的)

(二)集体范畴的歧义

1、边沁的观点: 集体是虚构的,个人是真实的

对其错误观点的分析:(1)在私有条件下,集体的虚构性

(2) 具体表现为:以某个人或某些人出面代表集体、社会

3、 集体是真实的,个人也是真实的(正确的观点)

(1) 真实的集体——公有制建立、社会的整体利益;

(2) 理想的集体——“自由联合体”

三 集体中的个人与个人组成的集体

(一)个人依赖集体 个人的生存、发展

(二)集体由个人组成 集体的质量、数量 双重效应

第二节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

一 确立集体主义原则的依据(调整人的关系)

(一) 历史依据: 原始“集体主义”

(二)现实依据:

1、 由最初的经济到政治再到道德的客观必然性

2、 现实调节的可行性的和实效性;

(三)道德理论依据;

1、集体主义原则是社会主义道德中基本问题的具体体现

2、集体主义原则是现实社会道德评价标准的尺度;

二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一)集体利益:以无产阶级为核心,由全体劳动人民组成的利益集团,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利益的总和。

(二)个人利益:是个人生存发展的一切正当需要的总和。

(三)个人的正当利益与不正当利益

(四)个人与集体互为目的和手段

1、反对两种错误观点: 集体是目的; 个人是目的;

2、坚持正确的观点: 二者互为目的和手段

三 自我牺牲精神

(一)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基本趋于一致时,不必要牺牲个人利益

(二)当双方利益有冲突时,但不没有发展到以牺牲个人利益为前提时,也不必要让个

人利益作出牺牲

(三)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激烈对抗时,且个利益已失去正当性时,要求个人利益要

作出必要牺牲

(四)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悲剧性冲突时(虽然个人利益有正当性),也要求个

人利益要作出牺牲

(五)当国家利益在特殊情况下(如不可抗力)受到威胁时,个人作出的牺牲不仅必要

而且壮美。(最高)

第三节 功利主义、个人主义或利己主义、利他主义

一、 功利主义

1、创始人:(1)英国哲学家边沁。(2)密尔。

2、理论;

3、实质:把功利主义理解为最大幸福主义,利己主义原则是天经地义的。

4、当今西方功利主义流派:老功利主义和新功利主义

5、无产阶级功利主义及与资产阶级功利主义的区别、原则。(P167-168)

二、个人主义与利己主义

(一)在形式各异的道德原则中,直接与集体主义原则相对立的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原

则。

(二)利己主义更加露骨地强调一已私利的至上性。

(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区别。

1、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用以构筑体系的哲学世界观是“人的本性是自私的”。集体主义是从人的社会历史性出发,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后天社会的产物。

2、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把个人利益作为判断人的行为善恶与否的根本价值尺度。集体

主义则认为人的行为善恶与否的根本价值尺度只能是集体利益。

3、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以个人利益的满足为出发点和归宿。集体主义是把自己的出发点和归缩建立在集体利益实现的基础上。

4、个人利益与个人主义的区别

三、利他主义

1、创始人:孔德。

2、理论依据:(1)借助动物的利他行为。

(2)认为人既是有自私的一面,也有利他的一面。

3、实质:抽象地谈论人的本性。

4、与集体主义的根本区别。(P176-177)

第六章 道德规范

第一节 道德规范概说

一、道德规范的性质

(一)道德规范在本质上是主客观因素的统一。

1、是一定社会对人们提出的一定的道德要求的反映、是客观的。

2、必然包含着道德主体的抽象,概括等主观思维活动,必然以纯主观的形式固定下来。

(二)道德规范在阶级社会中必然显现出阶级性。

1、道德规范中的客观性内容还是道德规范的主观性因素,都是从阶级性中引伸出来的。

2、在阶级社会中也并不排除某些道德规范具有某种全人类的因素。

(三)道德规范与风俗比较

1、道德规范所反映概括的是社会生活中重大的,带全局性的社会关系的本质。表现和规定全社会意义的共同行为要求。

2、风俗往往是同审慎联系在一起,只是表现某一具体的事件,爱好及习惯,很少具有道德规范的性质。

(四)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比较

1、一致性,(表现在重大社会关系上)

2、从形成方式看不一致。

二、道德规范的表现形式。

(一)原始人的图腾、禁忌、礼仪。

(二)文明之初社会的箴言。

(三)义务:是指个人对社会对他人应尽的责任。

1、道德义务:是个人对社会对他人所负的道德责任,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对人们的要求。

2、道德义务与法律义务有别。

(1)形成有别。立法与内心形成。 (2)制约性。强制与非强制。

(3)作用范围不同。小与大

(四)责任:在道德义务上的一次升华。责任已内化为主体内在要求。

第二节 道德规范的他律性

一、道德规范的外在约束力

(一)非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观点

1、宗教伦理学:神的约束。

2、快乐主义伦理学:快乐和快感。

(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观点

1、与其他规范伦理学具有一致的观点、承认他律性。

2、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与其他规范伦理学的不同点。

(1)从社会存在中寻找道德规范他律性的根据。

(2)从个人和社会的辩证统一关系来看待道德规范他律性的正当合理性。

(3)理解为社会的或集体的理性。

二、道德规范的外在导向功能。

(一)约束性与导向性。

(二)道德规范的实然性与应然性。

(三)道德规范的实然性与应然性的统一(辩证统一)

三、道德义务。

第三节 道德规范的自律性

一、道德规范从他律向自律的转换

(一)道德他律性的两个意义上有独立意义。

1、社会客观性意义。

2、表明对其认识上的意义。

(二)个体道德的他律性向自律性转换过程。

1、外在的权威性转化成内心的信念

2、道德的社会化,是社会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的内心准则的过程。

二、道德主体自身的意志约束。

(一)道德主体表现为对道德规范他律性的认同。

1、认同不同一般的认识。

2、认同的动因。

(二)道德主体自身的意志约束,表现为主体自己为自己立法,外在的道德要求内化为心中的道德法则。

(三)道德主体的自身的意志约束,集中表现为意志对爱好和欲望的把握。

1、意志:在这里表现为社会的理性。“理性”;“欲望”

2、科学的伦理学理性。

(1)反对禁欲主义。 (2)反对享乐主义。

三、道德良心。

(一)不同的良心观。

1、中国学者论良心:

(1)中国孟子、朱熹:天赋道德观:良心是上天赋予的,亦仁义之心。

(2)明代王阳明的四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2、西方学者论良心:

(1)柏拉图论良心:“善”的理念在个人身上的显现。

(2)康德论良心:良心是人的先天的“善良意志”。

(3)卢梭论良心:灵魂深处与生俱来的道德原则。

(4)费尔巴哈论良心:“自然本性”与外部环境的产物。

(5)黑格尔论良心:(揭示的较为深刻)

A、强调良心的独立的,高于义务的地位。

B、辩证地揭示了良心所包含的义务本质。

C、紧紧地同义务联系起来。

D、非科学性:建立在唯心基础之上。

(二)马克思主义良心观:

就是人们在履行对他人和社会的义务过程中,所形成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是一定的道德观念、情感、意志、信念的在个人意识中的统一。(知——情——意)

1、社会客观道德义务的转化,由他律到自律。

2、良心作为义务的内化形式,其内容是客观的、社会化的,但其形式和发挥又是主观的、个性化的。

3、良心在日常语义中与道德是同义词。

4、良心的用用:善的、真的良心能够成为调节器。

(1)道德行为前:起鼓励或禁止的作用;

(2)道德行为中:对道德主体起到监督的修正的作用;

(3)道德行为后:对道德主体起到“审判”的作用。

第七章 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及道德要求的层次性

第一节 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及道德要求的层次性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同道德规范之间的对立。

(一)以工人阶级的道德为主体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

1、生产资料公有为主体的经济制度。

2、建立了人与人之间同志式关系,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

3、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五爱”为规范。

(二)封建地主阶级的道德的残余影响。

1、宗法观念、物权思想、专制作风。

2、拉帮结伙、厌恶劳动、轻视人民。

3、男尊女卑。

(三)资产阶级的道德规范。

1、个人主义、利己主义。

2、金钱至上、金钱万能。

(四)小生产的道德(农民道德)

1、自私保守、安贫乐道。

2、平均主义、缺乏进取。

因此,注意社会主义现存的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社会道德规范体系(现实)的联系和区

别。

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及其层次性

(一)社会主义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一般道德规范;

(二)家庭生活和职业生活领域的道德(特殊领域);

(三)共产主义属于最高层次。

第二节 社会主义公共生活中的一般道德要求

一、社会主义公共生活规则

1、日常生活中处理私人关系方面的一般道德要求;

2、公共场所中处理人群关系方面的一般道德要求;

3、保护资源环境方面的一般道德要求;

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1、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提出和完成的人道主义。

2、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区别。

3、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内容:

(1)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特别是为社会作出重大贡献的劳动者。

(2)关心人的“两种需要”。

(3)必须同人民的敌人作斗争。

第三节 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

一、主要内容(“五爱”)

1、爱祖国:(1)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状,增强爱国和责任感

(2)将爱国情转化为爱国主义行动。

2、爱人民:(1)“人民”是一个历史范畴。

(2)爱人民的内容:服务;民主权利;人民的利益;对敌斗争。

3、爱劳动:(1)劳动内涵;(2)劳动态度

4、爱科学:(1)学科学知识。(2)掌握接掌技能。

5、爱社会主义。(1)爱社会主义制度;(2)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建设。

二、“五爱”道德规范提出的根据及其意义。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建立是根据。

(二)意义:

1、为全体公民确立了明确的道德目标和人生价值取向。

2、向全社会树立了评价人们行为善恶的统一的道德标准。

3、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婚姻家庭道德、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建设的发展和提高创造了条件。

4、有利于进行全民道德教育。

第四节 社会主义社会道德的最高要求

一、共产主义道德的发展及其主要要求。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集体主义原则。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倡共产主义原则。

3、共产主义道德内容。

二、社会主义道德与共产主义道德的联系与区别。

(一)联系:1、经济基础相同;2、指导思想相同;3、目的相同。

(二)区别:内容规定上有程度的差别。

第八章 职业道德

第一节 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

一、职业道德的界说

(一)职业;

(二)不同职业活动影响人的道德心理倾向。(倾向性)

1、不同职业影响人们对生活目标的确立和对人生道路的具体选择

2、不同职业的不同利益和义务造成人们的不同职业良心。

3、不同职业的活动影响着人们的情趣、爱好、及性格和作风。

二、职业道德的历史考察

(一)职业道德的产生以社会分工为基本前提

1、最原始的“两性”分工。

2、社会大分工。

(二)特点

1、原始社会:萌芽状态,是约定俗成的。

2、奴隶社会:体力与脑力的分工,大的职业分类“六种”、有具体约束。

3、封建社会:

4、资本主义社会:职业将到了充分的发展。

三、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形成

(一)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社会主义制度为其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三)是在社会主义总的道德要求指导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四)是在批判地继承历史上优秀的职业道德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五)是对腐朽职业道德观念的斗争,人们自觉努力中发展起来的。

(六)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要迅速地得到发展,各行各业领导带头实行职业道德最为重要。

第二节 职业道德的特征、要素和模式

一、职业道德的主要特征:

(一)一般特征

1、在内容上:义务、责任、准则。

2、在形式上:灵活多样

3、在调节范围上:主要对内。

4、主要特征:功效上:专业化(职业化)、成熟化。

[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特征:

1、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

2、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内容具有人民性。

3、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灌输性”。

4、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树立新的劳动态度。

5、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具有相对独立的规范体系。

二、职业道德的基本要素。

1、职业理想;2、职业态度;3、职业责任、4、职业技能;5、职业纪律;6、职业良心;7、职业荣誉;8、职业作风。

三、职业道德的结构模式。

(一)一般模式:1、规范模式(最普遍);2、范畴型模式。

(二)特殊模式:1、义务型模式(他律);2、良心型模式(自律)3、价值型模式(目标)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职业道德建设

一、意义:

(一)改善人际交往、改善社会风气。

(二)消除社会中不稳定因素,有利于形成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

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产业内涵。

(一)第一产业。

(二)第二产业。

(三)第三产业。

三、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职业道德建设

(一)以公有制为主体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职业道德特点。

1、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扩大职业道德的调节范围。

2、职业集体利益和从业人员个人利益的根本一致和协调发展。

3、各行业职业道德建设必须要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公有制基础相适应。

(二)应当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经济运行机制、协调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关系。

1、要提倡自觉服从或遵循国家统一计划。

2、要提倡自觉同“左邻右舍”友好协作精神。

3、要提倡合理而正当的竞争。

第九章 爱情、婚姻和家庭道德

第一节 两性关系的本质及其道德意义

一、人类文明的重要尺度

(一)人的两种属性。1、自然属性;2、社会属性。

(二)人类两性关系的发展曾经历了三种主要的婚姻形式。

1、群婚制。是与蒙昧时代相适应的。

2、对偶婚制。是与野蛮时代相适应的。

3、一夫一妻制。是与文明时代相适应的。

(三)人类两性之间伦理道德关系的认识有一个渐进的历程。

二、婚姻家庭的社会本质

(一)婚姻家庭的自然属性。

(二)婚姻家庭的社会本质。

1、包含着经济基础方面的内涵。

2、包含着上层建筑方面的内涵。

3、研究婚姻家庭道德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一夫一妻制的道德进步

(一)产生:野蛮时代的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交替时期从对偶家庭中产生的。

(二)一夫一妻制的真实性。

第二节 爱情的道德内涵

一、爱情的基本特征

(一)自然性。以“性爱”为基础,但与“性欲”有区别。

(二)社会性;社会属性。

(三)自主、对等性。自主、自愿、自择、平等。

(四)高级心理现象、高级的情感、复杂、圣洁、崇高的感情交流。

(五)专一、排他、持久性。

(六)能动性。对社会的促进作用(P294.三点)

二、恋爱的道德要求

(一)充分尊重择偶自由。以“互爱”为基础和前提。

(二)择偶标准:志同道合、情投意合、追求心灵善和自然美的结合

(三)尊重对方情感、平等履行义务。

(四)树立正确的恋爱目的。

(五)严肃认真、忠贞专一。

(六)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交往。

第三节 婚姻的道德基础。

一、婚姻道德基础的哲学根据。

(一)婚姻含义:是一定社会制度所确认的男女两性的结合以及由此产生的夫妻关系。

(二)婚姻道德基础的哲学根据:社会生产方式。

(三)婚姻的道德基础:是“爱情”和“义务”的统一。

二、婚姻道德基础的伦理分析。

1、婚姻家庭需要爱情为自己存在的道德基础因素之一。

2、在现实的道德关系中,义务是不可缺少的基础因素。

3、义务和爱情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相互补充和辅助。

(1)由于义务的存在,爱情变的具体、现实化了,义务比爱情更稳定。

(2)义务并不能完全随着个人的主观意愿立即减弱或消失。

4、反对将“爱情“和”“义务”割裂的形而上学观。

三、离婚的道德研究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

1、社会主义的离婚自由,是为社会主义婚姻关系的本质所决定的,同时又为社会主义婚姻的道德基础所制约。

2、新型的“同志”式关系为基础的婚姻与资本主义的婚姻关系有本质区别。

3、目前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合理、不正常的婚姻关系。

(二)离婚自由是结婚自由的必要补充。

1、结婚自由是引导未婚男女建立幸福美满的婚姻关系的一种手段

2、离婚自由使是解除不正常的痛苦婚姻关系的一种手段。

(三)反对在离婚问题上的两种错误倾向。

1、“从一而终”视离婚为罪恶的封建阶级主张。

2、“个人情感第一”视离婚为儿戏的资产阶级观点。

第四节 家庭的道德建设

一、家庭道德建设的内容

(一)建立夫妻平等相爱的道德关系。

1、真诚相待。经常自我剖析优缺点。

2、相互尊重个性。尊重个性而不是企图改造对方个性。

3、相互履行义务。同甘共苦、相依为命。

(二)父母要抚养教育好子女。

1、(生理、身体的)法律义务。

2、道德义务、育人、精神方面。

(三)成年子女要赡养和尊敬老人。

1、法律义务。2、道德义务的内容。

二、家庭道德发展的展望

第十章 人生观和人生价值

第一节 人生与人生观

一、人生的受动和主动

(一)关于人生的概说

1、宗教的观点。脱离历史和现实去观察人生。

2、机械论观点。用自然科学方法去观察人生。

3、唯心主义观点。人区别于动物的理性特征。

4、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实事求是地对待人生。如实地说明人在社会中的实际生活过程。

(1)人生必然受制于社会条件(即自然、规律)

(2)人生的主观能动、创造性。

(3)人生就是主观能动性和客观受动性的统一。

二、人生观及其类型

(一)人生观的形成

1、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和社会关系的产物,是人们的社会存在的反映。

2、是人们对自己的实际生活过程的经验总结和认识。

3、是人们最高的社会需要和价值目标。

(二)人生观的分类

1、享乐主义人生观。(1)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强调人的感性生活的幸福和肉体感官的满

足。

(2)中国历史上的快乐主义。强调满足人的耳目口鼻的肉体的欲求

以得快乐是人的本性。

2、唯意志主义的人生观。尼采、叔本华等。

3、实用主义人生观。美国的詹姆士和杜威,强调“方便”“有用”认为人生就是投机和冒险。

4、虚无主义人生观。(消极、悲观)叔本华,认为人生毫无意义悲观厌世

5、定命主义人生观。

6、辩证唯物主义人生观。从主观和客观的统一看待人生。

(1)反对一切非马克思主义人生观。

(2)人生目的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

(3)人生意义是在于为人民服务中作贡献。

三、人生观与人生哲学

(一)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

1、世界观包含着人生观,人生观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2、世界观决定人生观。

(二)人生观与人生哲学

人生哲学就是关于人生观的理论体系,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人生观。

1、人生观离不开哲学。

2、不同的哲学追求人生标准是不同的。

3、专门研究人生观问题的人生哲学是近代哲学的特征。

第二节 人生的价值与评价

一、道德价值的特征

1、道德价值并不与事物、对象直接发生关系。

2、道德价值与社会政治价值不同。

3、道德价值与艺术价值、学术价值即有共性,也有个性。

二、人生价值理论

1、人生价值问题,是人生观的核心问题。

2、人生的基本问题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3、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是:劳动、创造和贡献。

4、内在价值和外面价值的统一。

(1)内在价值:就是道德主体的能力和德性。

(2)外在价值:就是内在的创造能力和德性的外在表现。

5、社会价值:就是道德主体将内在价值转化为外在价值。

6、实现社会价值的途径:是个人主动的社会实践。

7、人生价值的本质:就在于责任和贡献的统一。

8、人生价值在社会实践中追求的方向和目标是:“应当”。

道德价值的“应当”,在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中,体现着自律和他律的统一。

(1)他律;(2)自律

三、人生价值的评价(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1、对人生价值的评价有无客观标准(不同时空下的客观标准是绝对还是相对)

2、对人生作价值判断,是根据利益关系进行的。

3、人生评价标准是客观的,但不是永恒不变的。(生产力标准)

反对两种错误观点:(1)绝对主义(永恒不变);(2)相对主义(否定客观性)

第三节 人生价值的选择和实现

一、价值目标与个人自由

1、价值目标是人生观的核心。

(1)私有制社会中,人生价值目标和社会价值目标普遍对立、对抗。

(2)公有制社会中,人生价值目标和社会价值目标相一致。

2、强调价值目标中的“应当”和个人自由是辩证关系。

二、价值取向与道德责任。

(一)反对两种错误观点:1)社会本位论。卢梭等人。我国“左”思潮

2)个人本位论。个人利益至上、个人中心论。

(二)最优价值目标的选择:按照社会价值目标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关系的选择。

三、社会实践与自我实现

(一)价值目标转化为现实价值的基本途径是社会实践。

(二)社会实践的内涵:1、体力劳动者2、脑力劳动。

(三)自我价值的实现需要的中介是社会所提供的条件。

1、条件。2、条件的差异对自我价值的实现产生影响作用。

(四)自我实现是一个从现有价值向应有价值的进步和超越。

第十一章 道德选择

第一节 道德选择的机制

一、选择和道德选择

(一)选择:1、含义;2、自然选择;3、社会选择

(二)选择的形式

1、从主体上看,有个人的选择和群体的选择。

2、从性质上看,有主动选择和被动选择。

3、从过程上看,有认识选择、情感选择、行为选择、交往选择等。

二、道德选择的心理机制

(一)道德选择的心理机制含义:是一种自觉、自主、自控的活动,在于它具有相应的意识

结构和基础。

1、道德选择首先来自于认识的选择性。即在于主体的信息感知模式。主体仅仅是接收那些

符合自己感知模式的信息。

2、认识的选择性也表现为主体的认知定势和期待。

3、认识的选择性还表现在人的注意上。

(二)道德选择依托于情感。

1、组成情感环节的基本环节。即兴趣、情绪、情感。

2、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1)情感是个性的稳定结构和特点,而情绪则是情感借以表现的形式。同一情感可以不同的情绪表现出来。

(2)情绪产生于一定的情境并随情境的变化面变化,而情感则相对地稳定。

(3)情绪选择的特点:

A、具有强烈性:即发展到极端。如怒发冲冠、喜不自尽等。

B、具有感染性:影响周围其人。

C、具有扩展性:连带相关的因素。

3、情感包括理智感、审美感和道德感。

三、道德选择的社会机制

(一)道德选择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1、社会的多层次并存,多领域互接的有机制;

2、社会不同领域纵向和横向的道德要求交织在一起。

3、社会越进步,社会生活越复杂,供人们选择的可能性就越多。

4、不同社会制度对道德选择的制约性。

(二)道德选择还要在价值冲突中进行。

1、社会角色的价值冲突有以下几种形式。

(1)由于社会或他人对同一角色的期待或要求不一致时,所引起的该角色内心的矛盾。

(2)由于个人改变角色而形成的新旧角色所承担的义务之间的冲突。

2、价值冲突表现在社会中,呈现出两种性质不同的形式。

(1)同一价值体系内部的不同道德要求之间的冲突。即:大善与小善。高层次的义务与低

层次的义务。

(2)不同价值体系之间的对立。

3、在同一价值体系中不同要求的冲突中,做出正确选择的条件。

(1)要培养和提高选择主体的选择能力。

(2)要确立选择的标准。

(3)认清选择所要达到的社会目的。

第二节 道德选择的自由

一、道德选择的前提:就是自由

(一)道德选择的自由表现为两种形式

1、社会自由:是指道德选择的外在可能性。

2、意志自由。

(二)对道德选择自由不同观点的分析。

1、绝对自由论者。1)康德;2)萨特;3)根源。历史、阶级、理论失足、割裂自由与必

然。

2、必然与自由的统一。

二、意志自由的本性

(一)黑格尔的观点

(二)意志自由是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统一

1、个人意志的特殊性。

2、自由代表着意志中的普遍的规定性,反映着普遍的规律。

3、意志自由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三、道德选择的责任

(一)绝对责任论者、观点

(二)机械必然论者观点。

第三节 道德选择的实现

一、道德选择的尺度(一定的标准)

1、道德选择尺度的确定性

2、道德选择尺度的不确定性:1)尺度的确立依赖于主体的认识。2)尺度的作用取决于它

在道德体系中的地位;3)尺度的价值存在于具体的选择之中。

3、道德选择尺度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4、道德选择的尺度又是一个主观性与客观性的问题

(1)选择尺度的主观性决定了尺度都是具体的。

(2)选择尺度的客观性决定了尺度都是普遍的。

5、道德选择归根结底乃是利益的选择。

1)功利性;2)超功利性。

二、道德选择的规定性

1、自主。是道德选择的基本规定性。是主体的活动而不是外在活动。

2、自决。是道德选择内容的自决。

3、自控。是道德选择在性质上是自主的,内容上是自决的,过程上则是自控的。

三、道德选择的过程

1、行为动机的选择。即道德动机的选择。

2、道德目的的选择。

3、道德手段的选择。

第十二章 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

第一节 道德行为的规定和分类

一、道德行为的主体

(一)主体的含义及功能。1、含义(P374);2、三种基本功能:A自然生理活动功能;B意识活动功能;C社会活动功能。

(二)人的意识的主导作用。(1)受动性和主动性的统一。

(2)从统一和中介中把握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

(三)行为:就是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有利或者有害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二、道德行为的规定。

(一)个的行为到类的行为:

1、个别的,直接的动作转化为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举动。

2、有目的举动组合起来,就构成具有人性的和一定社会内容的行为。

(二)道德行为:就是行为主体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指导下自觉选择的。涉及到自(伦理行为)

我利益与他人利益、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关系的,具有道

德意义的可以进行善、恶评价的行为。

(三) 道德行为的特征。

1、是基本于自觉意识而做出的行为。(自知)

2、是自愿、自择的行为。(自主)

3、是与他人意志有着本质联系的行为。(利益相关)

(四)在道德行为规定和特征问题上的不同观点

1、唯心主义伦理观点、抽象观点、离开社会关系、单纯的主观体。

2、机械唯物主义伦理观点。

三、道德行为的区分。(分类)

(一)道德行为和非道德行为

1、道德行为。

2、非道德行为。

(二)道德的行为和不道德的行为

1、道德的行为;2、不道德的行为;3、标准(P382)两个凡是。

(三)区分善行与恶行的价值量

1、善行程度:正当(好)——良好(较好)——高尚(最好)

2、恶行程度:不正当(不好)——较恶——极恶(最坏)

3、要定性和定量分析。

第二节 道德行为的机制和过程

一、道德行为的机制

(一)行为的道德意识(内在)

1、欲望 2、动机 3、目的 4、信念、理想 5意志

(二)行为活动(外在)

二、道德行为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1、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2、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3、内在与外在的统一。

4、基本环节包括了:1)动机与效果;2)目的和手段;3)理智与情感;4)选择与责任;5)

三、道德行为中的知行关系

(一)知

1、关于对象、事物、关系的知识(自然、社会、人自身)

2、关于道德、价值的知识。即“应当如何”“应当”

(二)行

1、道德行为就是“应当”的行为。

2、“应当”就是一般原则对特殊行为的关系。

3、有了对道德“应当”的认识,可能产生两种行为。

(1)可能产生道德行为;

(2)可能产生不道德行为;

四、道德行为的责任

(一)亚里士多德认为:“善”“恶”都在于人自己。即便是某些被迫行为。 萨特认为:也只是表面看来是被迫的,实际上行为都依然是自由选择的。

评析:二人都赋于道德主体太过沉重责任,强调“绝对”责任。

(二)马克思主义伦理认为:

1、要使道德行为主体具有明确的责任性能

2、只有完全自主的意志抉择,才能具有完全的责任。

3、行为后果好坏,混杂的行为责任。

第三节 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一、道德行为与道德品质

(一)道德品质含义:(P394)

(二)道德行为与道德品质的关系表现为:

1、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的基础。

2、道德品质是自觉自主的行为过程。

3、道德品质是在行为整体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和倾向。

二、道德品质的形成(知——情——意——行)

1、道德认识

2、道德情感

4、道德行为。良心——行为——习惯

5、道德品质一定要在社会生活条件下形成——实践活动

(1)受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条件的制约。

(2)道德品质的塑造是与道德规范体系的确立密切联系的。需要个人努力奋斗。

三、社会主义道德的品德要求

(一)保持、发扬革命时期的优良品质。(P400)

(二)适应社会主义时期所要求的道德品质(P400)——“五爱”

(三)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的要求——创新

1、市场经济中的利益关系

2、人格尊严关系

3、人文关怀方面

4、个人奋斗与人生目标方面

第十三章 道德评价

第一节 道德评价的标准

一、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1、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对善、恶的理解。

1)早在西周

2)春秋、战国不同伦理学派的理解。

3)西方伦理思想对善、恶的理解。

3)日常生活中的理解

2、西方伦理思想对善、恶的理解。

二、善恶的阶级标准和历史标准。

1、不同的利益集团,形式不同的善恶观。

2、一般来说,在敌对阶级之间,不存在所超阶级、全民的善和恶。

3、历史标准。

(1)唯心主义思想家的善恶观。

(2)宗教伦理思想家的善恶观。

(3)形而上学思想家的善恶观。

(4)历史标准:(P409)

三、善恶标准与生产力标准的关系。

1、人的因素——生产力中最首要的因素。

2、生产工具因素——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3、劳动对象——生产力中的规模范围程度的因素。

4、生产力标准决定具体善恶标准的性质。

第二节 道德评价的根据

一、对动机论和效果论的历史考察

1、持动机论的:

(1)西方:大多数在本体论上持二元论或唯心主义伦理思想家,如“理念”“意志”“本心”“良知”“善良意志”等。

(2)中国:“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

2、持效果论的:一般都是唯物主义思想家。

二、动机论和效果论的对立。

1、分析康德的“善良意志”。

2、分析黑格尔对人的善恶评价观点。

3、分析边沁密尔的功利主义善恶观。

三、动机和效果的辩证统一观。

1、动机和效果的概念。

2、动机和效果是不可分割的。

3、如何进行道德评价。

(1)要充分重视实践的检验作用。

(2)道德行为的最终目的,都是要达到好的效果。

(3)一切恶的动机出发的行为,都不是能认为是道德的行为。

4、动机和行为的一致有四种情况:

(1)一般:1)好动机好效果;2)坏动机坏效果;

(2)特殊:1)好动机产生坏效果;2)坏动机产生好效果。

第三节 道德的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

一、道德的自我评价

1、道德自我评价概念及特点。

2、道德自我评价中的主、客体关系。

3、道德自我评价中的自然属性,很难做到客观、正确认识自己。

4、道德自我评价的“自我”利益关系。

5、道德自我评价中的“良心”作用。

二、道德的社会评价。

1、道德社会评价的概念及特点。

2、道德社会评价中的主、客体关系。

3、道德社会评价中的“利益”(整体)关系。

4、道德社会评价中的约束作用(舆论的作用)

三、道德上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的统一。

第十四章 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

第一节 道德人格

一、人格与道德人格

1、人格概念:

2、道德人格概念:

二、道德人格的人性基础

1、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出现过:1)性善论;2)性恶论;3)性无善无恶论;4)性善、性恶相

混论。

2、西方出现过:1)人性“自爱”;2)人性“自私”等。

3、人性作为人的本质规定性或根本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

(1)人所具有的所谓饮食男女等自然属性;

(2)人所具有的能够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自觉能动性;

(3)人在后天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社会属性。

三、道德人格的结构和特征:

1、结构:(五种因素)认识;情感;意志;信念;习性。

2、特征:顺序;地位;作用的差别

四、道德理想与道德理想人格

1、道德理想涵义:(两层)

2、道德理想价格

(1)道德规范和原则的结晶和道德的完善典型;

(2)是作为人们在道德上奋斗的方向和目的。

(3)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

第二节 道德教育

一、道德教育的过程及其特征

1、道德教育概念

2、道德教育的五个环节:1)道德认识要提高。

2)陶冶道德情感。

3)锻炼道德意志。

4)树立和坚定道德信念。

5)形成道德习惯。

3、道德教育的特点:1)同时性和兼进性。

2)起点具有多端性。

3)进程具有重复性和渐进性。

4)具有强烈的实践性。

二、道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1、主体、多面。

2、个人示范和典范诱导。

3、集体和社会影响。

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道德教育中诸种社会因素的影响。

1、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对于道德教育的性质和具体内容有着直接的决定作用。

2、社会风气、习俗对于道德教育的内容和任务也有着重要决定作用。

3、社会中其他方面的影响作用。

第三节 道德修养

一、道德人格形成过程中的内外因素

1、接受外面(社会)的道德教育

2、自我努力(道德主体的自觉)

二、道德修养的实质及其矛盾。

1、道德修养的概念。

2、社会中多种道德的存在,人们受诸种道德的影响。

3、道德修养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两个方面)

(1)一定社会道德要求与修养者个人的道德选择能力,道德践行能力之间的矛盾。

(2)自身受消极道德因素影响而形成的低下的道德品质与先进社会道德所要求的道德品质之间的矛盾。

三、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途径:1、道德修养必须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相联系。

2、道德修养与具体的道德行为实践相联系。

3、道德修养同终生的革命实践过程和道德实践过程相联系。

方法:1、学习的方法。

2、省察克治的方法。

3、积善的方法。

4、慎独的方法。

第四节 道德境界

一、道德境界的内涵与层次

1、道德境界概念:

2、道德境界的层次。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诸种道德境界

1、极端的自私自利的境界;

2、追求个人正当利益的道德境界;

3、先公后私的社会主义道德境界、

4、大公无私的共产主义道德境界。

三、道德境界的升华和理想人格的实现。

(一)良好的社会环境

1、物质方面

2、精神方面

(二)个人主观因素

不断将外在内化。

第一章 伦理学的对象、方法与任务

第一节 伦理学的对象

一、 人类道德思考的发展与伦理学的产生

(一)西方:可以追塑到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其中最有成就的是“亚里士多德”以《伦理学》为标志。亚里士多德被西方誉为“伦理之父”。其主要著作:

1、《尼可马可伦理学》

2、《欧德米亚伦理学》

3、《大伦理学》

从此,伦理学在西方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西方伦理学的发展:1)规范伦理学;2)应用伦理学;

3)理论伦理学。

(二)中国古代

1、中国最早对道德进行思考可以追塑到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期。

2、东汉刘熙的表述:“德者,得也,得事宜也”

3、东汉许慎的表述:“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已”

4、先秦孔子的表述:《论语》“伦,辈也;理,条理也”。

5、伦理二字连用:最早见于我国战国至秦汉之际的《礼记,乐记》

中国古代没有系统研究道德,没有专著,因此,没有伦理学。但有丰富的伦理思想,融在中国哲学之中。

二、对伦理学研究对象的不同理解

(一)非马克思主义观:1)对范围进行研究;2)对内容进行抽象研究;“善、义务、德性等”

(二)马克思主义观:1)研究道德现象是由经济决定的;2)对道德内容进行研究;即:道德活动现象;道德意识现象;道德规范现象。

三、伦理学:是以道德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科学。

四、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是道德与利益的关系问题。

(一)经济利益和道德关系:谁决定谁;

(二)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谁服从谁;

(三)伦理学的阶级性。

第二节 伦理学研究的方法

一、一般科学方法(最根本的方法)唯物辩证法

二、社会科学方法

(一)阶级性法

(二)历史方法

(三)理论联系实际方法

三、特殊方法

(一)价值分析

(二)科学抽象

(三)自省

(四)运用教育学、心理学

第三节 伦理学的任务

一、揭示论证道德的起源、本质、发展及其规律;

一、理论的继承与创新,阐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规范体系。

二、研究与时俱进培养新人的成长规律。

第二章 道德起源与本质

第一节 道德起源的历史前提

关于道德起源的不同观点

(一)非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观点

1、宗教伦理学对道德起源的观点:上帝意志、戒律

2、唯心主义伦理学对道德起源的观点:

(1)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先验的、人生固有

(2)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精神”“理念”“绝对观念”

3、旧唯物主义观点:自然本能、抽象“人性”

(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观点

一、道德与人类的活动

劳动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历史前提。

(1)道德的主体

(2)对道德的需要

(3)道德产生与发展的动力

二、道德与社会关系

1、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2、道德发生、发展的依据;社会关系。

3、道德关系的建立,是道德发生过程的一个伟大进步。

三、道德和社会意识

1、意识是道德发生的前提

2、道德起源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3、从前道德和向道德的过渡。由“是”向“应该”的道德要求。

第二节

一、原始道德发生的前奏期

1、本能的生存阶段

2、本能的群居

3、生产和生活。

二、原始道德发生的萌芽期

1、人类道德的胚胎萌发于原始禁忌;

2、在婚姻上,人与人之间“应当”的认识有了萌醒的标志;

3、对禁忌的赞同与否。

三、原始道德发生的形成期

1、氏族内部明确禁止通婚。标志着原始道德的正式形成。

2、对原始禁止(规范)的“敬畏”与“过失”感。

第三节 道德的本质

一、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

(一)非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对道德本质的观点

1、神学观。上帝赋予德性――人犯下原罪――人赎罪

2、唯心观。先验的善良意志、良心、理念、绝对精神

(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对道德本质的观点(一般本质)

1、一般本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受社会关系中的经济关系的制约。

2、社会的经济关系决定道德。具体表现为:

(1)、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直接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经济结构:原始社会――阶级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原始道德的发生

表现的不同道德:公有制——私有制——公有制

(2)、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3)、在阶级社会中,同一经济结构中的不同地位和不同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阶级属性,社会地位和彼此间的矛盾和斗争。具体表现为:

阶级对立的道德; 蕴含人类共同道德。

二、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解方式(特殊本质)

1、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

2、道德规范并没有也不使用强制性手段为自己开辟道路。

3、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在的规范。

三、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1、实践精神是一种价值。

(1)如何满足人们的两种需要;

(2)为了达到人们的目的而协调

(3)为了实现人们的理想而协调

2、道德把握世界的特殊性。

(1)从人的需要出发,能动地改造世界;

(2)为了达到道德目的,对世界进行价值评价

(3)为了实现社会道德理想,培养提高主体道德选择能力

第三章 道德的结构、功能和运行机制

第一节 道德结构模式

一、 道德的结构态势

(一) 道德作为系统其存在的范围是无序和有序的统一

1、 只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相联系

2、 只限于人的社会规定性、以及人与人之间涉及利益和善恶价值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

3、 人的社会活动表象层次上无序和深层上的有序性

(二) 道德作为系统的内部结构诸要素的存在态势是无序和有序的统一

1、 从直观表象形态上看:往往没有确定的样式和过程

2、 当认识超越直观,从深层看道德现象又是有其固定规定和相对稳定过程

3、 表现为层次上的无序性和深刻层次上的有序性的统一

(三) 道德作为系统诸内构要素的相互关系,是有序和无序的统一

1、 道德现象、道德关系、道德活动不仅有共性而且各有特性

2、 道德现象、道德关系、道德活动彼此之间又存在着某种关联

二、 道德的社会结构模式

(一) 社会道德关系结构

1、社会道德关系的分类

(1)个人与社会整体之间的道德关系

(2)个人与个人之间的道德关系

(3)社会整体与社会整体之间的道德关系

2、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二)社会道德的现象结构

1、划分 (1)社会道德意识现象 善恶价值、道德心理、自觉自为

(2)社会道德规范现象 善恶准则、规范

(3)社会道德活动现象 善恶行为意义

2、道德现象定义

(三)社会道德的水准结构

1、社会道德的水准结构的涵义

2、社会道德的水准结构的类型

(1)过时道德

(2)应世(顺势)道德

(3)超前道德

(四)道德的社会结构的总体模式

三 道德的个体结构模式

(一)个性道德心理结构 (德心)

1、心理过程结构 包括:道德认知、情感、意志过程

2、个体道德心理倾向结构 包括:道德需要、兴趣、理想、信念等

(二)个体道德行为结构 (德行)

1、行为的过程结构 包括:道德动机、行为过程、效果过程等

2、行为的倾向结构 包括:道德修养、选择、评价等

(三)个体道德境界结构(德品或品德)

1、境界的过程结构 包括:自发的道德境界、自觉的道德境界、自由的道德境界

2、境界的性质结构 包括:善的道德境界、可容的道德境界、恶的道德境界

(四)道德个体结构的总体模式

四 社会道德和个体道德的辩证统一

(一)从生成上看 是自成与相成的统一

1、自成的两个“基础”不同

2、既“自成”又“相成”

(二)从运行过程上看是自组、自控与互动、互控的统一

1、各自相对独立的一面

2、各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一面

(三)从社会功能上看是“自为”和互补的统一

1、自为

2、互补

第二节 道德的社会功能

一 道德的基本社会功能

(一)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的范畴

1、是物质的社会关系的上层建筑,不同于政治、法律

2、是观念的社会关系的上层建筑,

3、具有政治、法律等上层建筑因素的结构和特点

(二)是社会控制力量

1、直接疏导和调整社会成员的行为

2、为社会成员现状提供信息

(三)是把握现实世界的特殊方式 实践的精神

1、认识世界

2、改造世界

二、道德认识功能的特殊性

反映现实状况,预测未来历史趋势

(一) 从认识的角度和范围上看: 利益关系

(二) 从表达认识成果的方式上看 善恶

(三) 从认识的基础上看 生活过程本身

三 道德调节功能的特殊性

(一)从调节的角度和范围上看 现实利益、社会关系

(二)从调节的尺度上看 应当怎样

(三)从调节的偏颇上看 偏重于义务

(四)从调节的方式上看 诉诸于社会舆论

(五)从调节的效力上看 针对非对抗性矛盾,效力非常有限

第三节 道德的运行机制

一 道德运行的目标体系

(一)道德运行目标的涵义

1、涵义

2、决定道德运行过程的必然趋势的条件

(1)是当时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和状况的客观要求

(2)是道德自身的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

(二)道德运行目标体系的结构特点

1、多向性

2、级次性

(1)全社会总的道德运行目标

(2)各个社会群体的道德运行目标

(3)各个个人的道德运行目标

3、序列性

4、阶段性

(三)道德运行的基本目标 完善社会道德、个体道德

(四)道德基本运行目标的实现

1、目标决策功能

2、目标控制功能

3、目标协调功能

4、目标应变功能

二、道德运行的外部机制

(一)外部机制的主要表现

1、目标机制

2、涵容机制

3、功能机制

4、时空机制

5、效应机制

(二)外部机制的性质与程度

1、从外部机制的性质上看

(1)具有同一社会属性的外部机制能起积极、推动作用

(2)具有不同社会属性的外部机制能起消极、阻碍作用

2、从外部机制的程度上看

外部机制的强弱程度同外部各因素当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能量有关

3、 是动态的

(四) 外部机制的基础和限度

1、 归根到底是以经济必然性为基础的

2、 依赖于经济条件为限度

三 道德运行的内部机制

(一)自选择能力 对目标、方式的自选择能力

(二)自组织能力

1、变原来无序为有序

2、变原来不稳定为稳定

3、变旧的有序为新的有序

(三)自控制能力

1、预前自控能力

2、随机自控能力

四 道德运行的轨迹

(一)道德运行曲线

(二)道德运行的中轴线

(三)道德运行轴线与经济运行轴线

1、道德运行轴线以经济必然性为基础

2、道德运行轴线由经济必然性所决定的

第四章 道德的历史发展及其规律性

第一节 道德的历史类型

一、 原始社会的道德(人类第一个历史类型)

资料:中国的原始社会主要分为两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处在原始人群时期,如元谋人、北京人和蓝田人;第二阶段处于氏族公社时期,这一时期又分成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中国最早进入氏族生活的是山顶洞人,而母系氏族公社阶段在长江、黄河流域典型的代表分别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山东泰安大汶口原始居民中后期、黄帝、尧、舜、禹、处在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禹做部落联盟首领时,破坏禅让制,于前2070年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原始社会终结。这是按时间来划分

(一) 最突出的特征: 维护氏族公社和部落的共同利益的道德要求。

1、从原始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上看:(1)氏族部落非常脆弱;(2)脱离集体就无法生存;

2、出于以上原因,原始人逐渐形成一种原始的集体主义道德观念

(二)最重要的生活准则和道德规范:维护氏族内的自由、平等

(三)推崇的美德:共同劳动、相互帮助、勇敢刚强、吃苦耐劳;

(四)原始社会道德的特征

1、直观性与狭隘性存在: (1)直观性; (2)狭隘性

2、权威性与外在性一体 (1)权威性 (2)外在性:

3、纯朴性与野蛮性并存:(1)纯朴表现:(2)野蛮性表现

二 奴隶社会的道德(第一个阶级道德)

(一)主要特征(奴隶主阶级的)

1、维护奴隶对奴隶主的绝对屈从和人身依附关系

2、鄙视劳动和劳动者是奴隶主阶级一条很重要的道德规范;

3、对奴隶主国家绝对忠诚既是奴隶主阶级的政治要求,也是奴隶主阶级的道德规范

4、信奉男尊女卑、男主女从的道德规范

5、奴隶阶级的道德思想

(1)反抗奴隶主的虐待和虐杀,争取做人的地位;

(2)在劳动中形成了顽强勇敢、大公无私、团结互助的高尚品质。

(二)较之原始社会道德是进步和退步的统一

1、在表现形式方面较原始社会有很大的进步

(1)道德意识与其他意识诸形式有所区分

(2)脑力与体力开始分化,抽象思维能力有所发展

(3)逐渐克服直观,具有了独立思想意识、理论形式和其他形式

2、奴隶社会的残暴统治是大退步。

(1)对奴隶的人身完全占有,把奴隶当成会说话的工具

(2)恶习的出现:庸俗的贪欲、粗暴的性欲、卑下的物欲等

三 封建社会的道德

(一)封建社会道德的基本特征(地主阶级的)

1、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关系(封建社会最突出的特征)

表现为“金字塔”

(1) 中国古代:天子——诸侯——士大夫——官吏——庶民

(2) 西方古代:国王——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

2、最根本的道德规范:三纲五常

(1)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2)五常:仁、义、礼、智、信

3、道德进一步政治化、宗教化、规范化、理论化。

如中国封建社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王道之纲可

求于天”等

在西欧:主张政教合一。服从王权。

(二) 农民阶级的道德

1、 农民道德思想的积极性:

2、 农民道德思想的局限性:

四 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

(一)最基本的道德原则: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

1、上升时期表现出的合理性: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等

2、统治时期的虚伪性:个人至上,贪婪、欺骗、敲诈、尔虞我诈、荒淫无耻

(二)主要道德规范:金钱万能;唯利是图、贪得无厌等

(三)无产阶级道德

1、与资产阶级对立、自人类社会以来最高尚的道德

2、基本原则:集体主义

3、优良品德:大公无私、英勇斗争、团结互助、不怕牺牲、遵守纪律、公正诚实等。

4、最高理想:实现共产主义。

第二节 道德发展的规律性

一 道德随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一)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二)人类道德的发展史:三个阶段:

原始公有道德——阶级私有道德——共产主义公有道德

二、道德的曲折前进过程

(一)剥削阶级道德伴随着进步和退步

1封建社会在代替奴隶社会的初期的道德表现;

2、资本主义社会在代替封建社会的初期的道德表现

(二)历史上劳动人民的道德发展也经历了曲折上升的过程

1、奴隶的道德表现积极性和消极性

2、农民的道德表现积极性和局限性

(三)无产阶级道德的发展也不是直线上升、一帆风顺的。

1、封建道德残余的影响

2、资本主义道德的影响

(四)人类道德发展的总体趋势是进步的。

1、由风俗逐步发展为社会意识形式和思想体系。

2、道德的知识内容日益加深。

3、道德日益成为促进社会生活及个人精神完善的加速器

三 道德文化的批判和继承

(一)历史上剥削阶级道德文化传统,也是后者批判继承前者发展的结果

(二)无产阶级道德的形成和发展是批判历史上一切优秀道德文化遗产的结果

1、表现为乎合历史发展规律性;

2、对剥削阶级道德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性

第三节 中国传统伦理的基本特点

一 传统伦理的肯定方面

(一)重人伦关系和人的价值;以民为本、仁爱、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

(二)重视整体观念和民族大义; 民为贵、利民、富民

(三)重视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 导之以德、齐之以礼;善教得民心;内省;

(四)重视人生理想和人格情操; 仁、义、大丈夫、君子等

二 传统伦理的否定方面

1、等级主义道德原则;宗法等级

2、男尊女卑 3、纲常名教

三 对待中国传统伦理的两种错误倾向;

1、 全盘肯定; 2、 全盘否定;

四 正确对待中国传统伦理: 辩证分析,“杨弃”。

第五章 道德原则

第一节

一 什么是个人

(一) 原始人没有个人或个体意识的概念

(二) 奴隶社会开始思考人

1、从生物角度认识人

2、从社会动物、政治动物角度认识人

(三)中世纪欧洲用神学认识人

(四) 近代社会关于人的学说

1、人文主义学说

2、人本主义学说

(五)现代西方的非理性主义

1、叔本华的“生活意志”、“自我扩张”

2、尼采的“超人”、“强力意志”

3、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自我、本我、超我

(六) 马克思主义观点

1、对黑格尔关于人的理论的批判

2、对费尔巴哈自然存在的批判

个人的概念与集体的概念

3、人的本质表现为历史的本质和社会的本质

(1)对“本质”和“人性”的区别

(2)个性差异与人的共性、特殊性与一般性

(3)人的最根本属性一、社会历史性

二 什么是集体

(一)集体是一个哲学范畴(相对的)

(二)集体范畴的歧义

1、边沁的观点: 集体是虚构的,个人是真实的

对其错误观点的分析:(1)在私有条件下,集体的虚构性

(2) 具体表现为:以某个人或某些人出面代表集体、社会

3、 集体是真实的,个人也是真实的(正确的观点)

(1) 真实的集体——公有制建立、社会的整体利益;

(2) 理想的集体——“自由联合体”

三 集体中的个人与个人组成的集体

(一)个人依赖集体 个人的生存、发展

(二)集体由个人组成 集体的质量、数量 双重效应

第二节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

一 确立集体主义原则的依据(调整人的关系)

(一) 历史依据: 原始“集体主义”

(二)现实依据:

1、 由最初的经济到政治再到道德的客观必然性

2、 现实调节的可行性的和实效性;

(三)道德理论依据;

1、集体主义原则是社会主义道德中基本问题的具体体现

2、集体主义原则是现实社会道德评价标准的尺度;

二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一)集体利益:以无产阶级为核心,由全体劳动人民组成的利益集团,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利益的总和。

(二)个人利益:是个人生存发展的一切正当需要的总和。

(三)个人的正当利益与不正当利益

(四)个人与集体互为目的和手段

1、反对两种错误观点: 集体是目的; 个人是目的;

2、坚持正确的观点: 二者互为目的和手段

三 自我牺牲精神

(一)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基本趋于一致时,不必要牺牲个人利益

(二)当双方利益有冲突时,但不没有发展到以牺牲个人利益为前提时,也不必要让个

人利益作出牺牲

(三)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激烈对抗时,且个利益已失去正当性时,要求个人利益要

作出必要牺牲

(四)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悲剧性冲突时(虽然个人利益有正当性),也要求个

人利益要作出牺牲

(五)当国家利益在特殊情况下(如不可抗力)受到威胁时,个人作出的牺牲不仅必要

而且壮美。(最高)

第三节 功利主义、个人主义或利己主义、利他主义

一、 功利主义

1、创始人:(1)英国哲学家边沁。(2)密尔。

2、理论;

3、实质:把功利主义理解为最大幸福主义,利己主义原则是天经地义的。

4、当今西方功利主义流派:老功利主义和新功利主义

5、无产阶级功利主义及与资产阶级功利主义的区别、原则。(P167-168)

二、个人主义与利己主义

(一)在形式各异的道德原则中,直接与集体主义原则相对立的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原

则。

(二)利己主义更加露骨地强调一已私利的至上性。

(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区别。

1、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用以构筑体系的哲学世界观是“人的本性是自私的”。集体主义是从人的社会历史性出发,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后天社会的产物。

2、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把个人利益作为判断人的行为善恶与否的根本价值尺度。集体

主义则认为人的行为善恶与否的根本价值尺度只能是集体利益。

3、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以个人利益的满足为出发点和归宿。集体主义是把自己的出发点和归缩建立在集体利益实现的基础上。

4、个人利益与个人主义的区别

三、利他主义

1、创始人:孔德。

2、理论依据:(1)借助动物的利他行为。

(2)认为人既是有自私的一面,也有利他的一面。

3、实质:抽象地谈论人的本性。

4、与集体主义的根本区别。(P176-177)

第六章 道德规范

第一节 道德规范概说

一、道德规范的性质

(一)道德规范在本质上是主客观因素的统一。

1、是一定社会对人们提出的一定的道德要求的反映、是客观的。

2、必然包含着道德主体的抽象,概括等主观思维活动,必然以纯主观的形式固定下来。

(二)道德规范在阶级社会中必然显现出阶级性。

1、道德规范中的客观性内容还是道德规范的主观性因素,都是从阶级性中引伸出来的。

2、在阶级社会中也并不排除某些道德规范具有某种全人类的因素。

(三)道德规范与风俗比较

1、道德规范所反映概括的是社会生活中重大的,带全局性的社会关系的本质。表现和规定全社会意义的共同行为要求。

2、风俗往往是同审慎联系在一起,只是表现某一具体的事件,爱好及习惯,很少具有道德规范的性质。

(四)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比较

1、一致性,(表现在重大社会关系上)

2、从形成方式看不一致。

二、道德规范的表现形式。

(一)原始人的图腾、禁忌、礼仪。

(二)文明之初社会的箴言。

(三)义务:是指个人对社会对他人应尽的责任。

1、道德义务:是个人对社会对他人所负的道德责任,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对人们的要求。

2、道德义务与法律义务有别。

(1)形成有别。立法与内心形成。 (2)制约性。强制与非强制。

(3)作用范围不同。小与大

(四)责任:在道德义务上的一次升华。责任已内化为主体内在要求。

第二节 道德规范的他律性

一、道德规范的外在约束力

(一)非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观点

1、宗教伦理学:神的约束。

2、快乐主义伦理学:快乐和快感。

(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观点

1、与其他规范伦理学具有一致的观点、承认他律性。

2、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与其他规范伦理学的不同点。

(1)从社会存在中寻找道德规范他律性的根据。

(2)从个人和社会的辩证统一关系来看待道德规范他律性的正当合理性。

(3)理解为社会的或集体的理性。

二、道德规范的外在导向功能。

(一)约束性与导向性。

(二)道德规范的实然性与应然性。

(三)道德规范的实然性与应然性的统一(辩证统一)

三、道德义务。

第三节 道德规范的自律性

一、道德规范从他律向自律的转换

(一)道德他律性的两个意义上有独立意义。

1、社会客观性意义。

2、表明对其认识上的意义。

(二)个体道德的他律性向自律性转换过程。

1、外在的权威性转化成内心的信念

2、道德的社会化,是社会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的内心准则的过程。

二、道德主体自身的意志约束。

(一)道德主体表现为对道德规范他律性的认同。

1、认同不同一般的认识。

2、认同的动因。

(二)道德主体自身的意志约束,表现为主体自己为自己立法,外在的道德要求内化为心中的道德法则。

(三)道德主体的自身的意志约束,集中表现为意志对爱好和欲望的把握。

1、意志:在这里表现为社会的理性。“理性”;“欲望”

2、科学的伦理学理性。

(1)反对禁欲主义。 (2)反对享乐主义。

三、道德良心。

(一)不同的良心观。

1、中国学者论良心:

(1)中国孟子、朱熹:天赋道德观:良心是上天赋予的,亦仁义之心。

(2)明代王阳明的四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2、西方学者论良心:

(1)柏拉图论良心:“善”的理念在个人身上的显现。

(2)康德论良心:良心是人的先天的“善良意志”。

(3)卢梭论良心:灵魂深处与生俱来的道德原则。

(4)费尔巴哈论良心:“自然本性”与外部环境的产物。

(5)黑格尔论良心:(揭示的较为深刻)

A、强调良心的独立的,高于义务的地位。

B、辩证地揭示了良心所包含的义务本质。

C、紧紧地同义务联系起来。

D、非科学性:建立在唯心基础之上。

(二)马克思主义良心观:

就是人们在履行对他人和社会的义务过程中,所形成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是一定的道德观念、情感、意志、信念的在个人意识中的统一。(知——情——意)

1、社会客观道德义务的转化,由他律到自律。

2、良心作为义务的内化形式,其内容是客观的、社会化的,但其形式和发挥又是主观的、个性化的。

3、良心在日常语义中与道德是同义词。

4、良心的用用:善的、真的良心能够成为调节器。

(1)道德行为前:起鼓励或禁止的作用;

(2)道德行为中:对道德主体起到监督的修正的作用;

(3)道德行为后:对道德主体起到“审判”的作用。

第七章 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及道德要求的层次性

第一节 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及道德要求的层次性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同道德规范之间的对立。

(一)以工人阶级的道德为主体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

1、生产资料公有为主体的经济制度。

2、建立了人与人之间同志式关系,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

3、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五爱”为规范。

(二)封建地主阶级的道德的残余影响。

1、宗法观念、物权思想、专制作风。

2、拉帮结伙、厌恶劳动、轻视人民。

3、男尊女卑。

(三)资产阶级的道德规范。

1、个人主义、利己主义。

2、金钱至上、金钱万能。

(四)小生产的道德(农民道德)

1、自私保守、安贫乐道。

2、平均主义、缺乏进取。

因此,注意社会主义现存的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社会道德规范体系(现实)的联系和区

别。

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及其层次性

(一)社会主义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一般道德规范;

(二)家庭生活和职业生活领域的道德(特殊领域);

(三)共产主义属于最高层次。

第二节 社会主义公共生活中的一般道德要求

一、社会主义公共生活规则

1、日常生活中处理私人关系方面的一般道德要求;

2、公共场所中处理人群关系方面的一般道德要求;

3、保护资源环境方面的一般道德要求;

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1、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提出和完成的人道主义。

2、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区别。

3、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内容:

(1)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特别是为社会作出重大贡献的劳动者。

(2)关心人的“两种需要”。

(3)必须同人民的敌人作斗争。

第三节 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

一、主要内容(“五爱”)

1、爱祖国:(1)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状,增强爱国和责任感

(2)将爱国情转化为爱国主义行动。

2、爱人民:(1)“人民”是一个历史范畴。

(2)爱人民的内容:服务;民主权利;人民的利益;对敌斗争。

3、爱劳动:(1)劳动内涵;(2)劳动态度

4、爱科学:(1)学科学知识。(2)掌握接掌技能。

5、爱社会主义。(1)爱社会主义制度;(2)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建设。

二、“五爱”道德规范提出的根据及其意义。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建立是根据。

(二)意义:

1、为全体公民确立了明确的道德目标和人生价值取向。

2、向全社会树立了评价人们行为善恶的统一的道德标准。

3、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婚姻家庭道德、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建设的发展和提高创造了条件。

4、有利于进行全民道德教育。

第四节 社会主义社会道德的最高要求

一、共产主义道德的发展及其主要要求。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集体主义原则。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倡共产主义原则。

3、共产主义道德内容。

二、社会主义道德与共产主义道德的联系与区别。

(一)联系:1、经济基础相同;2、指导思想相同;3、目的相同。

(二)区别:内容规定上有程度的差别。

第八章 职业道德

第一节 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

一、职业道德的界说

(一)职业;

(二)不同职业活动影响人的道德心理倾向。(倾向性)

1、不同职业影响人们对生活目标的确立和对人生道路的具体选择

2、不同职业的不同利益和义务造成人们的不同职业良心。

3、不同职业的活动影响着人们的情趣、爱好、及性格和作风。

二、职业道德的历史考察

(一)职业道德的产生以社会分工为基本前提

1、最原始的“两性”分工。

2、社会大分工。

(二)特点

1、原始社会:萌芽状态,是约定俗成的。

2、奴隶社会:体力与脑力的分工,大的职业分类“六种”、有具体约束。

3、封建社会:

4、资本主义社会:职业将到了充分的发展。

三、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形成

(一)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社会主义制度为其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三)是在社会主义总的道德要求指导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四)是在批判地继承历史上优秀的职业道德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五)是对腐朽职业道德观念的斗争,人们自觉努力中发展起来的。

(六)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要迅速地得到发展,各行各业领导带头实行职业道德最为重要。

第二节 职业道德的特征、要素和模式

一、职业道德的主要特征:

(一)一般特征

1、在内容上:义务、责任、准则。

2、在形式上:灵活多样

3、在调节范围上:主要对内。

4、主要特征:功效上:专业化(职业化)、成熟化。

[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特征:

1、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

2、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内容具有人民性。

3、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灌输性”。

4、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树立新的劳动态度。

5、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具有相对独立的规范体系。

二、职业道德的基本要素。

1、职业理想;2、职业态度;3、职业责任、4、职业技能;5、职业纪律;6、职业良心;7、职业荣誉;8、职业作风。

三、职业道德的结构模式。

(一)一般模式:1、规范模式(最普遍);2、范畴型模式。

(二)特殊模式:1、义务型模式(他律);2、良心型模式(自律)3、价值型模式(目标)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职业道德建设

一、意义:

(一)改善人际交往、改善社会风气。

(二)消除社会中不稳定因素,有利于形成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

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产业内涵。

(一)第一产业。

(二)第二产业。

(三)第三产业。

三、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职业道德建设

(一)以公有制为主体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职业道德特点。

1、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扩大职业道德的调节范围。

2、职业集体利益和从业人员个人利益的根本一致和协调发展。

3、各行业职业道德建设必须要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公有制基础相适应。

(二)应当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经济运行机制、协调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关系。

1、要提倡自觉服从或遵循国家统一计划。

2、要提倡自觉同“左邻右舍”友好协作精神。

3、要提倡合理而正当的竞争。

第九章 爱情、婚姻和家庭道德

第一节 两性关系的本质及其道德意义

一、人类文明的重要尺度

(一)人的两种属性。1、自然属性;2、社会属性。

(二)人类两性关系的发展曾经历了三种主要的婚姻形式。

1、群婚制。是与蒙昧时代相适应的。

2、对偶婚制。是与野蛮时代相适应的。

3、一夫一妻制。是与文明时代相适应的。

(三)人类两性之间伦理道德关系的认识有一个渐进的历程。

二、婚姻家庭的社会本质

(一)婚姻家庭的自然属性。

(二)婚姻家庭的社会本质。

1、包含着经济基础方面的内涵。

2、包含着上层建筑方面的内涵。

3、研究婚姻家庭道德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一夫一妻制的道德进步

(一)产生:野蛮时代的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交替时期从对偶家庭中产生的。

(二)一夫一妻制的真实性。

第二节 爱情的道德内涵

一、爱情的基本特征

(一)自然性。以“性爱”为基础,但与“性欲”有区别。

(二)社会性;社会属性。

(三)自主、对等性。自主、自愿、自择、平等。

(四)高级心理现象、高级的情感、复杂、圣洁、崇高的感情交流。

(五)专一、排他、持久性。

(六)能动性。对社会的促进作用(P294.三点)

二、恋爱的道德要求

(一)充分尊重择偶自由。以“互爱”为基础和前提。

(二)择偶标准:志同道合、情投意合、追求心灵善和自然美的结合

(三)尊重对方情感、平等履行义务。

(四)树立正确的恋爱目的。

(五)严肃认真、忠贞专一。

(六)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交往。

第三节 婚姻的道德基础。

一、婚姻道德基础的哲学根据。

(一)婚姻含义:是一定社会制度所确认的男女两性的结合以及由此产生的夫妻关系。

(二)婚姻道德基础的哲学根据:社会生产方式。

(三)婚姻的道德基础:是“爱情”和“义务”的统一。

二、婚姻道德基础的伦理分析。

1、婚姻家庭需要爱情为自己存在的道德基础因素之一。

2、在现实的道德关系中,义务是不可缺少的基础因素。

3、义务和爱情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相互补充和辅助。

(1)由于义务的存在,爱情变的具体、现实化了,义务比爱情更稳定。

(2)义务并不能完全随着个人的主观意愿立即减弱或消失。

4、反对将“爱情“和”“义务”割裂的形而上学观。

三、离婚的道德研究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

1、社会主义的离婚自由,是为社会主义婚姻关系的本质所决定的,同时又为社会主义婚姻的道德基础所制约。

2、新型的“同志”式关系为基础的婚姻与资本主义的婚姻关系有本质区别。

3、目前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合理、不正常的婚姻关系。

(二)离婚自由是结婚自由的必要补充。

1、结婚自由是引导未婚男女建立幸福美满的婚姻关系的一种手段

2、离婚自由使是解除不正常的痛苦婚姻关系的一种手段。

(三)反对在离婚问题上的两种错误倾向。

1、“从一而终”视离婚为罪恶的封建阶级主张。

2、“个人情感第一”视离婚为儿戏的资产阶级观点。

第四节 家庭的道德建设

一、家庭道德建设的内容

(一)建立夫妻平等相爱的道德关系。

1、真诚相待。经常自我剖析优缺点。

2、相互尊重个性。尊重个性而不是企图改造对方个性。

3、相互履行义务。同甘共苦、相依为命。

(二)父母要抚养教育好子女。

1、(生理、身体的)法律义务。

2、道德义务、育人、精神方面。

(三)成年子女要赡养和尊敬老人。

1、法律义务。2、道德义务的内容。

二、家庭道德发展的展望

第十章 人生观和人生价值

第一节 人生与人生观

一、人生的受动和主动

(一)关于人生的概说

1、宗教的观点。脱离历史和现实去观察人生。

2、机械论观点。用自然科学方法去观察人生。

3、唯心主义观点。人区别于动物的理性特征。

4、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实事求是地对待人生。如实地说明人在社会中的实际生活过程。

(1)人生必然受制于社会条件(即自然、规律)

(2)人生的主观能动、创造性。

(3)人生就是主观能动性和客观受动性的统一。

二、人生观及其类型

(一)人生观的形成

1、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和社会关系的产物,是人们的社会存在的反映。

2、是人们对自己的实际生活过程的经验总结和认识。

3、是人们最高的社会需要和价值目标。

(二)人生观的分类

1、享乐主义人生观。(1)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强调人的感性生活的幸福和肉体感官的满

足。

(2)中国历史上的快乐主义。强调满足人的耳目口鼻的肉体的欲求

以得快乐是人的本性。

2、唯意志主义的人生观。尼采、叔本华等。

3、实用主义人生观。美国的詹姆士和杜威,强调“方便”“有用”认为人生就是投机和冒险。

4、虚无主义人生观。(消极、悲观)叔本华,认为人生毫无意义悲观厌世

5、定命主义人生观。

6、辩证唯物主义人生观。从主观和客观的统一看待人生。

(1)反对一切非马克思主义人生观。

(2)人生目的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

(3)人生意义是在于为人民服务中作贡献。

三、人生观与人生哲学

(一)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

1、世界观包含着人生观,人生观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2、世界观决定人生观。

(二)人生观与人生哲学

人生哲学就是关于人生观的理论体系,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人生观。

1、人生观离不开哲学。

2、不同的哲学追求人生标准是不同的。

3、专门研究人生观问题的人生哲学是近代哲学的特征。

第二节 人生的价值与评价

一、道德价值的特征

1、道德价值并不与事物、对象直接发生关系。

2、道德价值与社会政治价值不同。

3、道德价值与艺术价值、学术价值即有共性,也有个性。

二、人生价值理论

1、人生价值问题,是人生观的核心问题。

2、人生的基本问题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3、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是:劳动、创造和贡献。

4、内在价值和外面价值的统一。

(1)内在价值:就是道德主体的能力和德性。

(2)外在价值:就是内在的创造能力和德性的外在表现。

5、社会价值:就是道德主体将内在价值转化为外在价值。

6、实现社会价值的途径:是个人主动的社会实践。

7、人生价值的本质:就在于责任和贡献的统一。

8、人生价值在社会实践中追求的方向和目标是:“应当”。

道德价值的“应当”,在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中,体现着自律和他律的统一。

(1)他律;(2)自律

三、人生价值的评价(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1、对人生价值的评价有无客观标准(不同时空下的客观标准是绝对还是相对)

2、对人生作价值判断,是根据利益关系进行的。

3、人生评价标准是客观的,但不是永恒不变的。(生产力标准)

反对两种错误观点:(1)绝对主义(永恒不变);(2)相对主义(否定客观性)

第三节 人生价值的选择和实现

一、价值目标与个人自由

1、价值目标是人生观的核心。

(1)私有制社会中,人生价值目标和社会价值目标普遍对立、对抗。

(2)公有制社会中,人生价值目标和社会价值目标相一致。

2、强调价值目标中的“应当”和个人自由是辩证关系。

二、价值取向与道德责任。

(一)反对两种错误观点:1)社会本位论。卢梭等人。我国“左”思潮

2)个人本位论。个人利益至上、个人中心论。

(二)最优价值目标的选择:按照社会价值目标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关系的选择。

三、社会实践与自我实现

(一)价值目标转化为现实价值的基本途径是社会实践。

(二)社会实践的内涵:1、体力劳动者2、脑力劳动。

(三)自我价值的实现需要的中介是社会所提供的条件。

1、条件。2、条件的差异对自我价值的实现产生影响作用。

(四)自我实现是一个从现有价值向应有价值的进步和超越。

第十一章 道德选择

第一节 道德选择的机制

一、选择和道德选择

(一)选择:1、含义;2、自然选择;3、社会选择

(二)选择的形式

1、从主体上看,有个人的选择和群体的选择。

2、从性质上看,有主动选择和被动选择。

3、从过程上看,有认识选择、情感选择、行为选择、交往选择等。

二、道德选择的心理机制

(一)道德选择的心理机制含义:是一种自觉、自主、自控的活动,在于它具有相应的意识

结构和基础。

1、道德选择首先来自于认识的选择性。即在于主体的信息感知模式。主体仅仅是接收那些

符合自己感知模式的信息。

2、认识的选择性也表现为主体的认知定势和期待。

3、认识的选择性还表现在人的注意上。

(二)道德选择依托于情感。

1、组成情感环节的基本环节。即兴趣、情绪、情感。

2、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1)情感是个性的稳定结构和特点,而情绪则是情感借以表现的形式。同一情感可以不同的情绪表现出来。

(2)情绪产生于一定的情境并随情境的变化面变化,而情感则相对地稳定。

(3)情绪选择的特点:

A、具有强烈性:即发展到极端。如怒发冲冠、喜不自尽等。

B、具有感染性:影响周围其人。

C、具有扩展性:连带相关的因素。

3、情感包括理智感、审美感和道德感。

三、道德选择的社会机制

(一)道德选择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1、社会的多层次并存,多领域互接的有机制;

2、社会不同领域纵向和横向的道德要求交织在一起。

3、社会越进步,社会生活越复杂,供人们选择的可能性就越多。

4、不同社会制度对道德选择的制约性。

(二)道德选择还要在价值冲突中进行。

1、社会角色的价值冲突有以下几种形式。

(1)由于社会或他人对同一角色的期待或要求不一致时,所引起的该角色内心的矛盾。

(2)由于个人改变角色而形成的新旧角色所承担的义务之间的冲突。

2、价值冲突表现在社会中,呈现出两种性质不同的形式。

(1)同一价值体系内部的不同道德要求之间的冲突。即:大善与小善。高层次的义务与低

层次的义务。

(2)不同价值体系之间的对立。

3、在同一价值体系中不同要求的冲突中,做出正确选择的条件。

(1)要培养和提高选择主体的选择能力。

(2)要确立选择的标准。

(3)认清选择所要达到的社会目的。

第二节 道德选择的自由

一、道德选择的前提:就是自由

(一)道德选择的自由表现为两种形式

1、社会自由:是指道德选择的外在可能性。

2、意志自由。

(二)对道德选择自由不同观点的分析。

1、绝对自由论者。1)康德;2)萨特;3)根源。历史、阶级、理论失足、割裂自由与必

然。

2、必然与自由的统一。

二、意志自由的本性

(一)黑格尔的观点

(二)意志自由是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统一

1、个人意志的特殊性。

2、自由代表着意志中的普遍的规定性,反映着普遍的规律。

3、意志自由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三、道德选择的责任

(一)绝对责任论者、观点

(二)机械必然论者观点。

第三节 道德选择的实现

一、道德选择的尺度(一定的标准)

1、道德选择尺度的确定性

2、道德选择尺度的不确定性:1)尺度的确立依赖于主体的认识。2)尺度的作用取决于它

在道德体系中的地位;3)尺度的价值存在于具体的选择之中。

3、道德选择尺度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4、道德选择的尺度又是一个主观性与客观性的问题

(1)选择尺度的主观性决定了尺度都是具体的。

(2)选择尺度的客观性决定了尺度都是普遍的。

5、道德选择归根结底乃是利益的选择。

1)功利性;2)超功利性。

二、道德选择的规定性

1、自主。是道德选择的基本规定性。是主体的活动而不是外在活动。

2、自决。是道德选择内容的自决。

3、自控。是道德选择在性质上是自主的,内容上是自决的,过程上则是自控的。

三、道德选择的过程

1、行为动机的选择。即道德动机的选择。

2、道德目的的选择。

3、道德手段的选择。

第十二章 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

第一节 道德行为的规定和分类

一、道德行为的主体

(一)主体的含义及功能。1、含义(P374);2、三种基本功能:A自然生理活动功能;B意识活动功能;C社会活动功能。

(二)人的意识的主导作用。(1)受动性和主动性的统一。

(2)从统一和中介中把握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

(三)行为:就是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有利或者有害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二、道德行为的规定。

(一)个的行为到类的行为:

1、个别的,直接的动作转化为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举动。

2、有目的举动组合起来,就构成具有人性的和一定社会内容的行为。

(二)道德行为:就是行为主体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指导下自觉选择的。涉及到自(伦理行为)

我利益与他人利益、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关系的,具有道

德意义的可以进行善、恶评价的行为。

(三) 道德行为的特征。

1、是基本于自觉意识而做出的行为。(自知)

2、是自愿、自择的行为。(自主)

3、是与他人意志有着本质联系的行为。(利益相关)

(四)在道德行为规定和特征问题上的不同观点

1、唯心主义伦理观点、抽象观点、离开社会关系、单纯的主观体。

2、机械唯物主义伦理观点。

三、道德行为的区分。(分类)

(一)道德行为和非道德行为

1、道德行为。

2、非道德行为。

(二)道德的行为和不道德的行为

1、道德的行为;2、不道德的行为;3、标准(P382)两个凡是。

(三)区分善行与恶行的价值量

1、善行程度:正当(好)——良好(较好)——高尚(最好)

2、恶行程度:不正当(不好)——较恶——极恶(最坏)

3、要定性和定量分析。

第二节 道德行为的机制和过程

一、道德行为的机制

(一)行为的道德意识(内在)

1、欲望 2、动机 3、目的 4、信念、理想 5意志

(二)行为活动(外在)

二、道德行为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1、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2、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3、内在与外在的统一。

4、基本环节包括了:1)动机与效果;2)目的和手段;3)理智与情感;4)选择与责任;5)

三、道德行为中的知行关系

(一)知

1、关于对象、事物、关系的知识(自然、社会、人自身)

2、关于道德、价值的知识。即“应当如何”“应当”

(二)行

1、道德行为就是“应当”的行为。

2、“应当”就是一般原则对特殊行为的关系。

3、有了对道德“应当”的认识,可能产生两种行为。

(1)可能产生道德行为;

(2)可能产生不道德行为;

四、道德行为的责任

(一)亚里士多德认为:“善”“恶”都在于人自己。即便是某些被迫行为。 萨特认为:也只是表面看来是被迫的,实际上行为都依然是自由选择的。

评析:二人都赋于道德主体太过沉重责任,强调“绝对”责任。

(二)马克思主义伦理认为:

1、要使道德行为主体具有明确的责任性能

2、只有完全自主的意志抉择,才能具有完全的责任。

3、行为后果好坏,混杂的行为责任。

第三节 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一、道德行为与道德品质

(一)道德品质含义:(P394)

(二)道德行为与道德品质的关系表现为:

1、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的基础。

2、道德品质是自觉自主的行为过程。

3、道德品质是在行为整体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和倾向。

二、道德品质的形成(知——情——意——行)

1、道德认识

2、道德情感

4、道德行为。良心——行为——习惯

5、道德品质一定要在社会生活条件下形成——实践活动

(1)受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条件的制约。

(2)道德品质的塑造是与道德规范体系的确立密切联系的。需要个人努力奋斗。

三、社会主义道德的品德要求

(一)保持、发扬革命时期的优良品质。(P400)

(二)适应社会主义时期所要求的道德品质(P400)——“五爱”

(三)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的要求——创新

1、市场经济中的利益关系

2、人格尊严关系

3、人文关怀方面

4、个人奋斗与人生目标方面

第十三章 道德评价

第一节 道德评价的标准

一、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1、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对善、恶的理解。

1)早在西周

2)春秋、战国不同伦理学派的理解。

3)西方伦理思想对善、恶的理解。

3)日常生活中的理解

2、西方伦理思想对善、恶的理解。

二、善恶的阶级标准和历史标准。

1、不同的利益集团,形式不同的善恶观。

2、一般来说,在敌对阶级之间,不存在所超阶级、全民的善和恶。

3、历史标准。

(1)唯心主义思想家的善恶观。

(2)宗教伦理思想家的善恶观。

(3)形而上学思想家的善恶观。

(4)历史标准:(P409)

三、善恶标准与生产力标准的关系。

1、人的因素——生产力中最首要的因素。

2、生产工具因素——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3、劳动对象——生产力中的规模范围程度的因素。

4、生产力标准决定具体善恶标准的性质。

第二节 道德评价的根据

一、对动机论和效果论的历史考察

1、持动机论的:

(1)西方:大多数在本体论上持二元论或唯心主义伦理思想家,如“理念”“意志”“本心”“良知”“善良意志”等。

(2)中国:“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

2、持效果论的:一般都是唯物主义思想家。

二、动机论和效果论的对立。

1、分析康德的“善良意志”。

2、分析黑格尔对人的善恶评价观点。

3、分析边沁密尔的功利主义善恶观。

三、动机和效果的辩证统一观。

1、动机和效果的概念。

2、动机和效果是不可分割的。

3、如何进行道德评价。

(1)要充分重视实践的检验作用。

(2)道德行为的最终目的,都是要达到好的效果。

(3)一切恶的动机出发的行为,都不是能认为是道德的行为。

4、动机和行为的一致有四种情况:

(1)一般:1)好动机好效果;2)坏动机坏效果;

(2)特殊:1)好动机产生坏效果;2)坏动机产生好效果。

第三节 道德的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

一、道德的自我评价

1、道德自我评价概念及特点。

2、道德自我评价中的主、客体关系。

3、道德自我评价中的自然属性,很难做到客观、正确认识自己。

4、道德自我评价的“自我”利益关系。

5、道德自我评价中的“良心”作用。

二、道德的社会评价。

1、道德社会评价的概念及特点。

2、道德社会评价中的主、客体关系。

3、道德社会评价中的“利益”(整体)关系。

4、道德社会评价中的约束作用(舆论的作用)

三、道德上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的统一。

第十四章 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

第一节 道德人格

一、人格与道德人格

1、人格概念:

2、道德人格概念:

二、道德人格的人性基础

1、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出现过:1)性善论;2)性恶论;3)性无善无恶论;4)性善、性恶相

混论。

2、西方出现过:1)人性“自爱”;2)人性“自私”等。

3、人性作为人的本质规定性或根本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

(1)人所具有的所谓饮食男女等自然属性;

(2)人所具有的能够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自觉能动性;

(3)人在后天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社会属性。

三、道德人格的结构和特征:

1、结构:(五种因素)认识;情感;意志;信念;习性。

2、特征:顺序;地位;作用的差别

四、道德理想与道德理想人格

1、道德理想涵义:(两层)

2、道德理想价格

(1)道德规范和原则的结晶和道德的完善典型;

(2)是作为人们在道德上奋斗的方向和目的。

(3)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

第二节 道德教育

一、道德教育的过程及其特征

1、道德教育概念

2、道德教育的五个环节:1)道德认识要提高。

2)陶冶道德情感。

3)锻炼道德意志。

4)树立和坚定道德信念。

5)形成道德习惯。

3、道德教育的特点:1)同时性和兼进性。

2)起点具有多端性。

3)进程具有重复性和渐进性。

4)具有强烈的实践性。

二、道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1、主体、多面。

2、个人示范和典范诱导。

3、集体和社会影响。

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道德教育中诸种社会因素的影响。

1、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对于道德教育的性质和具体内容有着直接的决定作用。

2、社会风气、习俗对于道德教育的内容和任务也有着重要决定作用。

3、社会中其他方面的影响作用。

第三节 道德修养

一、道德人格形成过程中的内外因素

1、接受外面(社会)的道德教育

2、自我努力(道德主体的自觉)

二、道德修养的实质及其矛盾。

1、道德修养的概念。

2、社会中多种道德的存在,人们受诸种道德的影响。

3、道德修养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两个方面)

(1)一定社会道德要求与修养者个人的道德选择能力,道德践行能力之间的矛盾。

(2)自身受消极道德因素影响而形成的低下的道德品质与先进社会道德所要求的道德品质之间的矛盾。

三、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途径:1、道德修养必须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相联系。

2、道德修养与具体的道德行为实践相联系。

3、道德修养同终生的革命实践过程和道德实践过程相联系。

方法:1、学习的方法。

2、省察克治的方法。

3、积善的方法。

4、慎独的方法。

第四节 道德境界

一、道德境界的内涵与层次

1、道德境界概念:

2、道德境界的层次。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诸种道德境界

1、极端的自私自利的境界;

2、追求个人正当利益的道德境界;

3、先公后私的社会主义道德境界、

4、大公无私的共产主义道德境界。

三、道德境界的升华和理想人格的实现。

(一)良好的社会环境

1、物质方面

2、精神方面

(二)个人主观因素

不断将外在内化。


相关内容

  • 人教版必修3第3课[宋明理学]word教案
  • 第3课 宋明理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列举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状况 过程与方法:结合宋明理学代表人物的经历和浅显的文字材料,帮助学生弄清理学的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援引一些对宋明理学评价的材料,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宋明理学的精神取向及其现实启迪 重点与难点 ...

  • 对药理学精品课程的分析与思考
  • 第22卷第1期2008年2胄 巾国医学教育技沭 C壬|lNAMEDlC矗L Vol.22No.1R玉.2008 EDUC矧ON TEC}差NOLoGY 对药理学精品课程的分析与思考 昊钢,李惠萍,冯艺萍,陈 丽 <耪髑医学瓷锋专嚣学校舞疆教磷室,e-嚣揍憩545006) [摘要l:通过对药理学 ...

  • [管理学基础]电子教案
  • <管理学基础>电子教案 (授课人:鲁延霞)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便学生了解管理的含义,了解管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掌握管理的性质和管理的基本职能. 教学重点:管理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管理的职能与作用,组织外部环境的特征与构成,研究对象与方法. 授课形式:采用多媒 ...

  • 唤醒沉睡的巨人
  • 摘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课程改革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教师访谈.搜集教案.参加集体备课.听课.查阅文献资料等研究发现,这一目标在教学实践中犹如一位沉睡的"巨人".抽象的定义.多元的价值观.功利的教育观以及偏低的教师内在伦理素质等都是导致"巨人& ...

  • 教育实习队员之暑假准备
  • 教育实习,作为华南师范大学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一位师范生必经阶段,也是从大学生活到正式踏入社会工作的重要过渡时期,对我们的职业生涯规划有着深远的意义。 万事起头难,对于这么重要的教育实习,做好充分的个人准备是做好事情的关键。为此,制定合理的计划幷付诸实行很有必要。我把从6月底动员大会到9月初 ...

  • 科学之旅 -- 初中物理第一册教案
  • 课题:引言  科学之旅-<探索物理> 课时:1课时 目的:(1)知道物理学研究的内容: (2)通过观察体会物理学的趣味性: (3)通过自己动手实验更进一步体会物理学的趣味性: (4)用STS的观点理解物理学的巨大作用: (5)初步掌握一点学习物理的方法. 重点: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初 ...

  • 管理学原理教案(第一章)
  • 中 国 计 量 学 院 教案 2009 ~ 2010 学年 第 2学期 二级学院(部.中心) 管理学院 学 科 ( 专 业 ) 企业管理 课 程 名 称 管理学原理 授 课 对 象 09财管1.2.3 授 课 教 师 乐为 职 称 职 务 教授 教 材 名 称 管理学 2010年 2月20日 管理学 ...

  • 中国传统文化教案
  • <中国传统文化>教案 绪 论 一. 传统的价值 传统不等于陈腐.老朽.传统文化包含着很多有价值的,也一直被人们继承的东西,比如语言.文字. 没有传统就没有任何一种文明.任何一种文明都是经过长期的积淀.传承才形成的.任何文明.文化都是传统的. 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发展总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的, ...

  • [护理学基础]实验教案
  • <护理学基础>实验教案 教学内容(章.节): 实验八:无菌技术 教具: 无菌持物钳.各种无菌容器.无菌包.无菌 溶液.无菌手套等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无菌技术操作的原则. 2.掌握无菌持物钳.无菌容器.无菌包的用法. 3.掌握取用无菌溶液的方法及穿脱无菌手套的方法. 4.了解铺无菌盘 ...

  • 基础护理学教案
  • 基础护理学教案 授课课题 第五章 第三节 压疮的分期和护理 授课教师 钱星任 授课班级 16级秋季护理306班 授课方式 理论课 教学目标 掌握 1 2 熟悉 了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 2 授课课时 2 教学用具 教学内容及过程 [由旧知识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1 .压疮的病理分期和临床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