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用善良解释不了中国式家庭的和睦

张靓颖他们家撕了又和解了,不管是不是为了新专辑炒作,我都觉得挺有意义,它要不是击中了本社会的某个软肋,也决闹不到这么大规模。

我家里清书的时候,翻到了一篇文章。文章题目叫《所谓家庭中心说》,作者费孝通,写于1948年。费孝通先生在文章里说,常常听人讲中国文化是以家庭为中心的文化,西洋学者还为这种文化造了个词叫failism。可是“如果说中国人,比了西洋人,特别看重家,我是不能同意的”。为什么呐?

费孝通说,从中国乡土社会看,总是“男归男的在一起,女归女的在一起”,小孩也凑一块儿玩,“性别和年龄划分着乡间的日常团体生活”。所以一个家庭里,夫妻虽然共同劳作,共同抚育子女,但“重要在经济和生育上,而不是重要在个人的社会生活上”。

相比之下,费孝通说,“在英美,家庭才真是他们的生活壁垒”,“他们在家外是竞争、争斗、讲利害;一回到家里,他们享受着感情的共同生活”。因此费孝通把中国家庭称为乡土性,而西洋家庭称为非乡土性。

当然距费孝通先生写这篇文章,已经68年了。不过我们可以闭上眼睛想一想,中国社会的都市化/西方化/非乡土化,才有多少年?

  情景喜剧《我爱我家》剧照

最近因为读到一些纪录、访谈,又掉过头去看情景喜剧《我爱我家》,十分感慨。都说后来的情景喜剧没有超越《我爱我家》的,为什么呢?有人说编剧不行了,有人说导演不行了,有人说演员不行了……可是原班的导演、编剧、演员,后来都在不断地拍新的剧,为什么就超越不了呢?

我有一个解释:因为英达那会儿刚从美国学情景喜剧回来,《我爱我家》采用了情景喜剧最保险的模式,拍家庭,而它拍的家庭,看上去是一个老北京的干部家庭,其实不是,它是一个西方化的家庭。

家庭成员各种相爱相杀,台词里很多对话要放在生活里,就是一辈子的疙瘩。可是在情景喜剧里,轻易就被化解了。梁左写的小说《侦破爱情》,夫妻猜忌来猜忌去,离了,可是他把这部小说改在情景喜剧里,结局是大团圆,下集开场,嘛事儿没有。

一家子都没大没小的,还不出事儿;公公儿媳谁管家,职权不明,小叔子小姑子住家里,经济问题有没有纠纷,谁也不提;二流子纪春生是和平请来的,一个儿媳往家里带陌生人居然没引发家庭战争……这些矛盾都被情景喜剧屏蔽掉了,只剩下一个家庭组合的壳。

这样的家庭,你在中国见过吗?如果抽掉身份、辈分、长幼,你不觉得跟《老友记》更像吗?

所以《我爱我家》的问题是它太超前了,光用“善良”很难解释一个中国式家庭的长久性和睦。对每个人私权的尊重,在刚从乡土社会挣脱或尚未挣脱的中国式家庭,还是一种异常的奢侈。

《小别离》充满理想色彩地让方朵朵祖父向朵朵爸妈念了一首纪伯伦的《先知》: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小别离》电视剧照

这个细节不说肯定虚假,至少也是不典型。而且,方朵朵祖父很快就露出了马脚:朵朵父母决定送朵朵去美国读高中,祖父完全没有征询小女儿意见,就一口咬定了让朵朵住在美国的小女儿家,连找学校都是可着姑妈家附近挑。结果小女儿回国一听这事儿就懵圈了:我还有个美国老公我还没征求他意见这事我接受不了。于是老头儿马上就气倒在床上,家庭气氛转入冷战模式。所以说,儿女“有自己的思想”在中国是一件危险的事。

当下的中国家庭处于一个特别纠结的状态,乡土性与非乡土性混杂在一起,当事者和旁观者都常常感到无所适从。一般来说,老一辈熟悉乡土性逻辑,新一代追求非乡土性,因为社会是压缩式模仿式发展,这个弯转得太大太快,就容易翻车。

别以为乡土性只有中国才有,我一位朋友嫁给了个比利时教授,她说,她和先生买房的时候,男方父母非得跟着去,还一个劲儿抢着跟中介聊,好像是他们自己买房似的。

所谓一个社会是前喻性社会还是后喻性社会,指的是以中老年人价值观还是年轻人价值观作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那些跟在张靓颖微博下面劝“听妈妈的话”的,甭管老幼,都是持乡土社会价值观。

说什么“心智成熟的母亲才能培养出心智成熟的女儿”,这话是要看语境的。在乡土社会价值观里,张靓颖妈妈那样的做法,才叫心智成熟:(1)强调血缘关系;(2)看重经济利益;(3)将矛盾诉诸公议。

相反,非乡土性价值观就应该是:

(1)淡化血缘,看重意气相投与价值契合;

(2)经济利益靠契约解决,而不是靠互撕;

(3)个人矛盾在私人生活内部解决,不浪费公共资源。

选择什么样的价值观,其实是个体自由,重要的是双方乃至三方合意。乡土社会里也有融洽的家庭,非乡土社会里家庭矛盾也多得要命。但最麻烦的最无解的是两种逻辑撞在一块儿,爸妈有爸妈的理,儿女有儿女的理。一边抱怨“父母皆祸害”,一边哀叹“孝顺儿女谁见了”,典型的两边诉委屈。

传统中国社会讲究了多少年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悌”,在大家都认可同一种价值体系的时代,至少两代人追求的目标(或口头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而社会也会创造出制度与特例,来为各人的私欲转圜。如果张靓颖这事儿发生在古代,倒好办了。张妈妈如果是真爱女儿的母亲,就会找冯轲要很高的财礼,再把它转到嫁妆里,让女儿嫁过去腰杆很硬,又能有体己的细软。

而到了转型的大时代,这套法则一定会被冲决。科举废除,断了从仕的道路,国弱民贫,青年又没有了上升的空间,愤怒引发的革命往往就从家庭开始,因为一个人遭受的束缚体验必然首先来自家庭。五四时顾颉刚、傅斯年高喊“家庭是万恶之原”,施存统力倡“非孝”,鲁迅则让子君在《伤逝》里说出那句铿锵有力的话:

“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

其实激进的中国革命实以破坏传统家庭为己任,1949年后“单位化社会”的建立,一方面将家庭的许多经济合作形式转移给单位化社会,办食堂,办托儿所,双职工,另一方面也用国家控制替代了家庭控制。上辈很多人的婚姻没让父母插手,但组织上会过问。这种激进的家庭试验显然过头了,但而今不也有很多人怀念当年那种“父权的温暖”吗?

当下的家庭之混乱,在于单位化社会已经荡然,乡土社会逻辑,因为父母失去了对子女经济的控制权,也只能在情感层面上进行捆绑。这也是为什么张靓颖妈妈只能发公开信,因为如果女儿完全对她实行经济分割及资讯封闭,她还真没有什么好办法。

但是在中国社会的“西方式家庭”就能顺理成章地建立起来吗?习惯的力量仍然存在,能够真正划地绝交的儿女才是极端个案,大部分还是像张靓颖母女那样,还没吵出个子丑寅卯,就已经上演大和解的戏码。从张靓颖的角度说,自己选择了结婚对象,有什么后果都是自己承当,但被妈妈捅到媒体与公众面前,明星形象受损不说,自尊至少是饱受打击。这样被自己的妈妈咬了一口,也没办法索赔,还得在镜头面前秀亲热,这就是中国家庭,打掉牙和泪吞,才让吃瓜群众无可挑剔。

可这一笔糊涂账,了犹未了,难道就不会再度爆发吗?

身处转型时代,要有转型时代的觉悟。没有“五四”的外部条件,做子君做莎菲都成了笑谈,倒是张爱玲笔下的婚姻交易,虽然让人怀疑爱情之有无,但“爱情崇拜”说白了,不也是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发明的意识形态吗?各人还是仔细想想,怎样在两代的冲突中寻找一条妥协之途,就算跟上一代之间用不上了,不还有下一代吗?与他们一起共建新的中国式家庭吧。

【注】本文原标题为《张靓颖被妈妈咬了一口,还没法索赔,这就是中国》

张靓颖他们家撕了又和解了,不管是不是为了新专辑炒作,我都觉得挺有意义,它要不是击中了本社会的某个软肋,也决闹不到这么大规模。

我家里清书的时候,翻到了一篇文章。文章题目叫《所谓家庭中心说》,作者费孝通,写于1948年。费孝通先生在文章里说,常常听人讲中国文化是以家庭为中心的文化,西洋学者还为这种文化造了个词叫failism。可是“如果说中国人,比了西洋人,特别看重家,我是不能同意的”。为什么呐?

费孝通说,从中国乡土社会看,总是“男归男的在一起,女归女的在一起”,小孩也凑一块儿玩,“性别和年龄划分着乡间的日常团体生活”。所以一个家庭里,夫妻虽然共同劳作,共同抚育子女,但“重要在经济和生育上,而不是重要在个人的社会生活上”。

相比之下,费孝通说,“在英美,家庭才真是他们的生活壁垒”,“他们在家外是竞争、争斗、讲利害;一回到家里,他们享受着感情的共同生活”。因此费孝通把中国家庭称为乡土性,而西洋家庭称为非乡土性。

当然距费孝通先生写这篇文章,已经68年了。不过我们可以闭上眼睛想一想,中国社会的都市化/西方化/非乡土化,才有多少年?

  情景喜剧《我爱我家》剧照

最近因为读到一些纪录、访谈,又掉过头去看情景喜剧《我爱我家》,十分感慨。都说后来的情景喜剧没有超越《我爱我家》的,为什么呢?有人说编剧不行了,有人说导演不行了,有人说演员不行了……可是原班的导演、编剧、演员,后来都在不断地拍新的剧,为什么就超越不了呢?

我有一个解释:因为英达那会儿刚从美国学情景喜剧回来,《我爱我家》采用了情景喜剧最保险的模式,拍家庭,而它拍的家庭,看上去是一个老北京的干部家庭,其实不是,它是一个西方化的家庭。

家庭成员各种相爱相杀,台词里很多对话要放在生活里,就是一辈子的疙瘩。可是在情景喜剧里,轻易就被化解了。梁左写的小说《侦破爱情》,夫妻猜忌来猜忌去,离了,可是他把这部小说改在情景喜剧里,结局是大团圆,下集开场,嘛事儿没有。

一家子都没大没小的,还不出事儿;公公儿媳谁管家,职权不明,小叔子小姑子住家里,经济问题有没有纠纷,谁也不提;二流子纪春生是和平请来的,一个儿媳往家里带陌生人居然没引发家庭战争……这些矛盾都被情景喜剧屏蔽掉了,只剩下一个家庭组合的壳。

这样的家庭,你在中国见过吗?如果抽掉身份、辈分、长幼,你不觉得跟《老友记》更像吗?

所以《我爱我家》的问题是它太超前了,光用“善良”很难解释一个中国式家庭的长久性和睦。对每个人私权的尊重,在刚从乡土社会挣脱或尚未挣脱的中国式家庭,还是一种异常的奢侈。

《小别离》充满理想色彩地让方朵朵祖父向朵朵爸妈念了一首纪伯伦的《先知》: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小别离》电视剧照

这个细节不说肯定虚假,至少也是不典型。而且,方朵朵祖父很快就露出了马脚:朵朵父母决定送朵朵去美国读高中,祖父完全没有征询小女儿意见,就一口咬定了让朵朵住在美国的小女儿家,连找学校都是可着姑妈家附近挑。结果小女儿回国一听这事儿就懵圈了:我还有个美国老公我还没征求他意见这事我接受不了。于是老头儿马上就气倒在床上,家庭气氛转入冷战模式。所以说,儿女“有自己的思想”在中国是一件危险的事。

当下的中国家庭处于一个特别纠结的状态,乡土性与非乡土性混杂在一起,当事者和旁观者都常常感到无所适从。一般来说,老一辈熟悉乡土性逻辑,新一代追求非乡土性,因为社会是压缩式模仿式发展,这个弯转得太大太快,就容易翻车。

别以为乡土性只有中国才有,我一位朋友嫁给了个比利时教授,她说,她和先生买房的时候,男方父母非得跟着去,还一个劲儿抢着跟中介聊,好像是他们自己买房似的。

所谓一个社会是前喻性社会还是后喻性社会,指的是以中老年人价值观还是年轻人价值观作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那些跟在张靓颖微博下面劝“听妈妈的话”的,甭管老幼,都是持乡土社会价值观。

说什么“心智成熟的母亲才能培养出心智成熟的女儿”,这话是要看语境的。在乡土社会价值观里,张靓颖妈妈那样的做法,才叫心智成熟:(1)强调血缘关系;(2)看重经济利益;(3)将矛盾诉诸公议。

相反,非乡土性价值观就应该是:

(1)淡化血缘,看重意气相投与价值契合;

(2)经济利益靠契约解决,而不是靠互撕;

(3)个人矛盾在私人生活内部解决,不浪费公共资源。

选择什么样的价值观,其实是个体自由,重要的是双方乃至三方合意。乡土社会里也有融洽的家庭,非乡土社会里家庭矛盾也多得要命。但最麻烦的最无解的是两种逻辑撞在一块儿,爸妈有爸妈的理,儿女有儿女的理。一边抱怨“父母皆祸害”,一边哀叹“孝顺儿女谁见了”,典型的两边诉委屈。

传统中国社会讲究了多少年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悌”,在大家都认可同一种价值体系的时代,至少两代人追求的目标(或口头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而社会也会创造出制度与特例,来为各人的私欲转圜。如果张靓颖这事儿发生在古代,倒好办了。张妈妈如果是真爱女儿的母亲,就会找冯轲要很高的财礼,再把它转到嫁妆里,让女儿嫁过去腰杆很硬,又能有体己的细软。

而到了转型的大时代,这套法则一定会被冲决。科举废除,断了从仕的道路,国弱民贫,青年又没有了上升的空间,愤怒引发的革命往往就从家庭开始,因为一个人遭受的束缚体验必然首先来自家庭。五四时顾颉刚、傅斯年高喊“家庭是万恶之原”,施存统力倡“非孝”,鲁迅则让子君在《伤逝》里说出那句铿锵有力的话:

“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

其实激进的中国革命实以破坏传统家庭为己任,1949年后“单位化社会”的建立,一方面将家庭的许多经济合作形式转移给单位化社会,办食堂,办托儿所,双职工,另一方面也用国家控制替代了家庭控制。上辈很多人的婚姻没让父母插手,但组织上会过问。这种激进的家庭试验显然过头了,但而今不也有很多人怀念当年那种“父权的温暖”吗?

当下的家庭之混乱,在于单位化社会已经荡然,乡土社会逻辑,因为父母失去了对子女经济的控制权,也只能在情感层面上进行捆绑。这也是为什么张靓颖妈妈只能发公开信,因为如果女儿完全对她实行经济分割及资讯封闭,她还真没有什么好办法。

但是在中国社会的“西方式家庭”就能顺理成章地建立起来吗?习惯的力量仍然存在,能够真正划地绝交的儿女才是极端个案,大部分还是像张靓颖母女那样,还没吵出个子丑寅卯,就已经上演大和解的戏码。从张靓颖的角度说,自己选择了结婚对象,有什么后果都是自己承当,但被妈妈捅到媒体与公众面前,明星形象受损不说,自尊至少是饱受打击。这样被自己的妈妈咬了一口,也没办法索赔,还得在镜头面前秀亲热,这就是中国家庭,打掉牙和泪吞,才让吃瓜群众无可挑剔。

可这一笔糊涂账,了犹未了,难道就不会再度爆发吗?

身处转型时代,要有转型时代的觉悟。没有“五四”的外部条件,做子君做莎菲都成了笑谈,倒是张爱玲笔下的婚姻交易,虽然让人怀疑爱情之有无,但“爱情崇拜”说白了,不也是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发明的意识形态吗?各人还是仔细想想,怎样在两代的冲突中寻找一条妥协之途,就算跟上一代之间用不上了,不还有下一代吗?与他们一起共建新的中国式家庭吧。

【注】本文原标题为《张靓颖被妈妈咬了一口,还没法索赔,这就是中国》


相关内容

  • 好媳妇.好婆婆事迹材料
  • 马家村好媳妇代表王淑珍事迹材料 王淑珍,家住马家村大房东屯,今年58岁,与丈夫刘文科结婚30多年,一直和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一边照顾公婆一边开创自己的事业,靠自己的努力开办了一个缫丝厂,多年来一家人是和睦相处.互敬互爱,受到邻里的广泛好评,被评为十星级文明家庭. 她公公至今已去逝十多年了,老人在世的 ...

  • 尊老爱幼的事例
  • 篇一:尊老爱幼典型事迹 尊老爱幼典型事迹 程立:男,现年40岁,家住长竹园乡汪冲村石桥组,现任汪冲村党支部书记.上有70多岁的父母,弟兄四人,排行老二,大哥及弟弟都在外面上班,赡养老人的重担就毫无疑问的落在他的肩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夫 ...

  • 好婆婆典型事迹材料
  • 篇一:好婆婆典型材料 "好婆婆"事迹材料 李某是某社区居民,今年已经57岁了.自儿子结婚4年多来,婆媳关系相处融洽,成为社区公认的好婆婆.儿子婚后不到一年,就考到某机关工作,几乎半个月回一次家,儿媳妇在转渠口镇政府工作,忙的时候没个白天没个黑夜.更别说是节假日休息,加班加点便是常 ...

  • 好婆婆先进事迹
  • 好婆婆先进事迹材料 XXX,女,今年XXX岁,是XXX一名普通家庭妇女,有一个三代同堂的5口之家,有儿子.儿媳还有两个孙子.丈夫在多年之前去世,在这十多年一直辛勤的操持着这个家,任劳任怨,毫无怨言.在北柳村提起杨淑凡,男女老幼无人不交口称赞,都会不约而同的说:"杨淑凡不但是一个好婆婆,还是 ...

  • 在女儿婚庆典礼上的讲话
  • 尊敬的各位佳宾,各们位亲朋好友,晚上好! 今天是女儿和女婿大喜的日子!非常感谢各位佳宾和亲朋友好友的光临! 早晨,我推开窗户,深圳的天空特别的蓝,还有几朵白云,阳光特别灿烂!上午接新娘的婚车,行驶在街道上,熠熠生辉,吸引了众多的目光! 午后,正当大家休息的时候,天空下起了雨,把这座年轻而美丽的城市冲 ...

  • 第三单元 民族之花
  •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民族之花> 执教者:福民中心小学 四年级 一.单元教材解读 本单元主题为"民族之花",设计的意图主要是让学生领悟民族之间和睦相处的美好感情,充分认识到我们的祖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整体,只有各民族兄弟姐妹相亲相爱,我们的祖国才会蒸蒸日上. ...

  •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景潇辉 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首先,对大家选择在泽普工作,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表示热烈的欢迎!今天按照系统党委的安排,就民族团结这一课题,与大家一起学习交流,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充分认识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 在向大家交流民族团结重要意义之前,老师们,让我们先来想一 ...

  • 好媳妇主要事迹材料
  • 好媳妇主要事迹材料 好媳妇主要>事迹材料(一) 前东社区居委会,人们经常议论着一位普通妇女.几十年如一日敬公婆的好媳妇.她就是前东社区建材小区的申菊英,她的事迹在平罗县前东社区被大家交口称赞. 51岁的申菊英尊纪守法,热爱社会公益事业,扶贫济困,***中全会以来面对高科技快速发展和竞争激烈的新 ...

  • 三字经最全解释
  • 三字经最全分析解释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