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梵宫(2011-6-21)
有得机缘去拜谒灵山,是因为到无锡参加一个会议。会议的地点,就设在灵山梵宫。梵宫坐落在太湖之滨依山而建,背倚钟灵毓秀的灵山,南临烟波浩渺的太湖,坐拥灵山秀水,当真是一个修身养性,悟度法门的不二去处。
坐了近两个小时的大巴,我们来到灵山脚下的梵宫广场,气势恢弘的灵山梵宫就矗立在眼前。数吨黄金打造的梵宫金顶在朝阳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全石结构的建筑主体磅礴宏伟,体现着佛教的博大精深与崇高。在步入会场的一路上,我被庄严而雄伟的梵宫所深深震撼,更加准确的说法,是被满目的奢华震撼了。汉白玉的殿墙内镶嵌着金色的大门,全部是由楠木雕刻而成的廊厅,琉璃彩墙内嵌的纯金佛像,宫内各厅全金打造内衬檀香木的屋顶,四周的佛像、飞天、宝象也都形神兼备神采奕奕俱是纯金所铸,使人一进其中便是异香扑鼻,满目金碧辉煌。塔厅穹顶分三层,按佛教的说法,每层有不同的含义,最顶端则不断变化各个星辰,彰显着佛教世界的神秘与博大。厅内满藏各类奇珍异秀,既有高大典雅的东阳木雕、琉璃巨制、瓯塑浮雕壁画,也有唯美精巧的扬州漆器、古雅精丽的景泰蓝须弥灯、精美的景德镇青花斗彩缸等众多的艺术瑰宝与珍品,将优秀传统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令人目不暇接、回味无穷。整座宫殿当真是美轮美奂,精妙绝伦,极尽奢华与富丽堂皇。
匆匆走马观花一览梵宫,待到午饭之后,便信步去看灵山大佛。高大的青铜大佛就屹立在灵山脚下,鸟瞰着眼前这片富庶江南的鱼米之乡。于我本人来讲,对佛教是持尊重的态度的。今日既有机缘来到宝山,便还是去拜谒一下,也求能参些佛理,悟些禅机。
灵山大佛的所在,是唐宋年间名刹祥符寺的旧址。在修复祥符寺之时,便兴建了这尊高达八十八米的露天青铜释迦牟尼佛立像。远远望去,大佛背倚灵山,左挽青龙,右牵白虎,受三山环抱,巍然屹立,气势自是雄伟壮观不免让人景仰。自山门进得寺来,更是馨香积绕禅音不绝,令人清心慧目不觉心底一轻。过大雄宝殿而到后山前的杏坛广场,一株千余年的老银杏,虬然而立,令我想起了《爱有来生》里的那一株,不禁莞尔一笑。抬头望去,远山近佛,还有许多台阶要登,心下不免彷徨,礼佛之心也是暗自踌躇。犹豫一二,想来即到得宝山,自当诚心觐见拜谒一番,只盼能求些智慧解些世疑,不奢望拥有佛祖的大智慧,即便是能够到得身前借佛祖的视线看一眼宇宙尘凡品度一下人生世态也是好的,但能近近佛身悟些佛性也就罢了。遂拿定主意拾阶而上,一步步登上山去。
初秋天气,迎山而上有微风习来,满目郁郁葱葱苍翠欲滴,即便汗透短衫仍不觉神清气爽,怡然自得。真正的人间仙境小灵山,登高访秋别样天!来到大佛座前,朴初先生所题的“灵山大佛”四个大字雕刻在石壁上,行字空灵见性,大气磅礴。仰视大佛,佛祖慈颜微笑,广视众生,形态端庄圆满,安详凝重,右手"施无畏印"除却众生苦,左手"与愿印"给予众生乐,显现出佛陀慈悲的法相与庄严。突然发现,似乎自山下一步步登上山来,佛祖的目光都是随着你的身形流转,好像自始至终一直在注视着你,想来是全仗能工巧匠们的奇思异想与绰凡技艺了。心下不免感慨,在这芸芸众生万千弱水里,我们凡人皆为求一衣一食而解温饱之困,自不免会出现一时之偏差,你的一言一行,说不定便当真事事俱在佛眼。入得灵山拜得佛祖,我这样愚钝的人竟也感沐佛法,得到些许悟化。想这佛祖为解世人惑,为度众生安,在这风雨里一站经年,即便有间奢华的梵宫,也是应当的了。
下得山来,回首再望大佛,心内感慨良多,突然想起佛祖的一句话:我不是仙、不是神,只是一个觉者,一个拥有大智慧的大觉。心下不禁释然,顿时轻松了起来。不求能有大智慧,但求能身离嗔惘,平安度日也就罢了。山脚前正是九龙灌浴的表演时刻,表现的是佛祖释迦牟尼诞时,天空有九龙现身,喷吐水柱为其沐浴净身。可巧的是,表演即将开始之时,天空中恰逢其时竟当真便有细雨如霏而降,伴清音梵唱响处,莲花缓缓绽放,花开而见佛,不禁连叹佛祖灵验,心下诚惶诚恐然。想世人皆为衣食所忧,我辈俗人自不超凡,只求个心有智慧洒脱平和,也算是入了化境了。灵山一日,不虚此行啊~~~
本文出处:http://my.lotour.com/blog/user-100295
灵山-梵宫(2011-6-21)
有得机缘去拜谒灵山,是因为到无锡参加一个会议。会议的地点,就设在灵山梵宫。梵宫坐落在太湖之滨依山而建,背倚钟灵毓秀的灵山,南临烟波浩渺的太湖,坐拥灵山秀水,当真是一个修身养性,悟度法门的不二去处。
坐了近两个小时的大巴,我们来到灵山脚下的梵宫广场,气势恢弘的灵山梵宫就矗立在眼前。数吨黄金打造的梵宫金顶在朝阳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全石结构的建筑主体磅礴宏伟,体现着佛教的博大精深与崇高。在步入会场的一路上,我被庄严而雄伟的梵宫所深深震撼,更加准确的说法,是被满目的奢华震撼了。汉白玉的殿墙内镶嵌着金色的大门,全部是由楠木雕刻而成的廊厅,琉璃彩墙内嵌的纯金佛像,宫内各厅全金打造内衬檀香木的屋顶,四周的佛像、飞天、宝象也都形神兼备神采奕奕俱是纯金所铸,使人一进其中便是异香扑鼻,满目金碧辉煌。塔厅穹顶分三层,按佛教的说法,每层有不同的含义,最顶端则不断变化各个星辰,彰显着佛教世界的神秘与博大。厅内满藏各类奇珍异秀,既有高大典雅的东阳木雕、琉璃巨制、瓯塑浮雕壁画,也有唯美精巧的扬州漆器、古雅精丽的景泰蓝须弥灯、精美的景德镇青花斗彩缸等众多的艺术瑰宝与珍品,将优秀传统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令人目不暇接、回味无穷。整座宫殿当真是美轮美奂,精妙绝伦,极尽奢华与富丽堂皇。
匆匆走马观花一览梵宫,待到午饭之后,便信步去看灵山大佛。高大的青铜大佛就屹立在灵山脚下,鸟瞰着眼前这片富庶江南的鱼米之乡。于我本人来讲,对佛教是持尊重的态度的。今日既有机缘来到宝山,便还是去拜谒一下,也求能参些佛理,悟些禅机。
灵山大佛的所在,是唐宋年间名刹祥符寺的旧址。在修复祥符寺之时,便兴建了这尊高达八十八米的露天青铜释迦牟尼佛立像。远远望去,大佛背倚灵山,左挽青龙,右牵白虎,受三山环抱,巍然屹立,气势自是雄伟壮观不免让人景仰。自山门进得寺来,更是馨香积绕禅音不绝,令人清心慧目不觉心底一轻。过大雄宝殿而到后山前的杏坛广场,一株千余年的老银杏,虬然而立,令我想起了《爱有来生》里的那一株,不禁莞尔一笑。抬头望去,远山近佛,还有许多台阶要登,心下不免彷徨,礼佛之心也是暗自踌躇。犹豫一二,想来即到得宝山,自当诚心觐见拜谒一番,只盼能求些智慧解些世疑,不奢望拥有佛祖的大智慧,即便是能够到得身前借佛祖的视线看一眼宇宙尘凡品度一下人生世态也是好的,但能近近佛身悟些佛性也就罢了。遂拿定主意拾阶而上,一步步登上山去。
初秋天气,迎山而上有微风习来,满目郁郁葱葱苍翠欲滴,即便汗透短衫仍不觉神清气爽,怡然自得。真正的人间仙境小灵山,登高访秋别样天!来到大佛座前,朴初先生所题的“灵山大佛”四个大字雕刻在石壁上,行字空灵见性,大气磅礴。仰视大佛,佛祖慈颜微笑,广视众生,形态端庄圆满,安详凝重,右手"施无畏印"除却众生苦,左手"与愿印"给予众生乐,显现出佛陀慈悲的法相与庄严。突然发现,似乎自山下一步步登上山来,佛祖的目光都是随着你的身形流转,好像自始至终一直在注视着你,想来是全仗能工巧匠们的奇思异想与绰凡技艺了。心下不免感慨,在这芸芸众生万千弱水里,我们凡人皆为求一衣一食而解温饱之困,自不免会出现一时之偏差,你的一言一行,说不定便当真事事俱在佛眼。入得灵山拜得佛祖,我这样愚钝的人竟也感沐佛法,得到些许悟化。想这佛祖为解世人惑,为度众生安,在这风雨里一站经年,即便有间奢华的梵宫,也是应当的了。
下得山来,回首再望大佛,心内感慨良多,突然想起佛祖的一句话:我不是仙、不是神,只是一个觉者,一个拥有大智慧的大觉。心下不禁释然,顿时轻松了起来。不求能有大智慧,但求能身离嗔惘,平安度日也就罢了。山脚前正是九龙灌浴的表演时刻,表现的是佛祖释迦牟尼诞时,天空有九龙现身,喷吐水柱为其沐浴净身。可巧的是,表演即将开始之时,天空中恰逢其时竟当真便有细雨如霏而降,伴清音梵唱响处,莲花缓缓绽放,花开而见佛,不禁连叹佛祖灵验,心下诚惶诚恐然。想世人皆为衣食所忧,我辈俗人自不超凡,只求个心有智慧洒脱平和,也算是入了化境了。灵山一日,不虚此行啊~~~
本文出处:http://my.lotour.com/blog/user-100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