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诗词 | 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鲍照生平

鲍照(414年-470年),字明远,东海郡人(今属山东临沂市兰陵县长城镇),中国南朝宋杰出的文学家、诗人。

宋元嘉中,临川王刘义庆“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鲍照以辞章之美而被看重,遂引为“佐史国臣”。元嘉十六年因献诗而被宋文帝用为中书令、秣稜令。大明五年出任前军参军,故世称“鲍参军”。泰始二年刘子顼起兵反明帝失败,鲍照死于乱军中。

鲍照与颜延之、谢灵运同为宋元嘉时代的著名诗人,合称“元嘉三大家”,其诗歌注意描写山水,讲究对仗和辞藻。世称“元嘉体”,现有《鲍参军集》传世。

诗文

《代出自蓟北门行》

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

征师屯广武,分兵救朔方。

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

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

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

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

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

马毛缩如蝟,角弓不可张。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赏析

鲍照与谢灵运、颜延之合称“元嘉三大家”,是南朝刘宋时期成就最高的作家。他所生活的时代正值南北对峙:北魏太武帝扫平北方之后,一直对南方心存觊觎;而南方的宋文帝也一直规划着北伐。南北之间这种彼此双方虎视眈眈的紧张氛围,激发了鲍照慷慨报国的激情,促使他写下了这篇堪称唐人边塞诗之祖的作品。诗歌的题目是《代出自蓟北门行》,需知《出自蓟北门行》是汉乐府的曲调名,“代”是模拟的意思,《代出自蓟北门行》是鲍照模拟汉乐府曲调所写的一首新辞。作品描写了想象中的汉朝军人,在外族入侵的危急时刻,怀着报效国家的赤胆忠心奔向战场,歌颂了他们献身使命、不怕牺牲的高尚情怀。

全诗一共二十句,内容可分为三层。前八句是第一层,写紧张万分的战前形势。“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征师屯广武,分兵救朔方。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写外敌仗着兵强马壮,悍然入侵我方。天子闻讯大怒,积极调兵遣将。其中“分兵救朔方”的“救”字,写出了战前形势的危急;“天子按剑怒”的“怒”字,彰显了敌人的不义与我方的愤慨。

中间八句是第二层,写出征将士不畏艰苦,勇赴边塞。诗人一一描摹了西北特有的石径、山梁、萧鼓、胡霜、疾风、沙砾等边地风物,以及在这里才会出现的“马毛缩如蝟,角弓不可张”的困难现象,突出了作战环境的荒凉与气候条件的恶劣。

然而将士们的报国壮志并没有因为敌人的强悍与环境的严酷而衰减半分。诗歌的最后四句是:“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诗人在此对将士们临危不惧、誓死报国的热烈颂扬,足以激励当代官兵培养献身使命的爱国情感,守护好人民的锦绣家园。

消息来源:中国之声《国防时空》

鲍照生平

鲍照(414年-470年),字明远,东海郡人(今属山东临沂市兰陵县长城镇),中国南朝宋杰出的文学家、诗人。

宋元嘉中,临川王刘义庆“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鲍照以辞章之美而被看重,遂引为“佐史国臣”。元嘉十六年因献诗而被宋文帝用为中书令、秣稜令。大明五年出任前军参军,故世称“鲍参军”。泰始二年刘子顼起兵反明帝失败,鲍照死于乱军中。

鲍照与颜延之、谢灵运同为宋元嘉时代的著名诗人,合称“元嘉三大家”,其诗歌注意描写山水,讲究对仗和辞藻。世称“元嘉体”,现有《鲍参军集》传世。

诗文

《代出自蓟北门行》

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

征师屯广武,分兵救朔方。

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

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

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

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

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

马毛缩如蝟,角弓不可张。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赏析

鲍照与谢灵运、颜延之合称“元嘉三大家”,是南朝刘宋时期成就最高的作家。他所生活的时代正值南北对峙:北魏太武帝扫平北方之后,一直对南方心存觊觎;而南方的宋文帝也一直规划着北伐。南北之间这种彼此双方虎视眈眈的紧张氛围,激发了鲍照慷慨报国的激情,促使他写下了这篇堪称唐人边塞诗之祖的作品。诗歌的题目是《代出自蓟北门行》,需知《出自蓟北门行》是汉乐府的曲调名,“代”是模拟的意思,《代出自蓟北门行》是鲍照模拟汉乐府曲调所写的一首新辞。作品描写了想象中的汉朝军人,在外族入侵的危急时刻,怀着报效国家的赤胆忠心奔向战场,歌颂了他们献身使命、不怕牺牲的高尚情怀。

全诗一共二十句,内容可分为三层。前八句是第一层,写紧张万分的战前形势。“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征师屯广武,分兵救朔方。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写外敌仗着兵强马壮,悍然入侵我方。天子闻讯大怒,积极调兵遣将。其中“分兵救朔方”的“救”字,写出了战前形势的危急;“天子按剑怒”的“怒”字,彰显了敌人的不义与我方的愤慨。

中间八句是第二层,写出征将士不畏艰苦,勇赴边塞。诗人一一描摹了西北特有的石径、山梁、萧鼓、胡霜、疾风、沙砾等边地风物,以及在这里才会出现的“马毛缩如蝟,角弓不可张”的困难现象,突出了作战环境的荒凉与气候条件的恶劣。

然而将士们的报国壮志并没有因为敌人的强悍与环境的严酷而衰减半分。诗歌的最后四句是:“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诗人在此对将士们临危不惧、誓死报国的热烈颂扬,足以激励当代官兵培养献身使命的爱国情感,守护好人民的锦绣家园。

消息来源:中国之声《国防时空》


相关内容

  • 诗经取名技巧及出自诗经的经典名字大全
  • 利用诗经取名,一直是中国人非常擅长和喜欢的一件事,诗经中含有哲理,含有思想,含有文化,利用诗经取名,既能够让这个名字一出就能够让别人联想到这个诗经,显得更容易记忆,又显得取名的人很有文化内涵,同时,还能够让拥有这个名字的人以后的发展方向朝着这样的走向前行.利用诗经取名是非常常见的,很多大家的名字,都 ...

  • [诗词典故]之植物
  • 植物 [诗词典故]之植物(草木,花卉,木本) 植物/草木 [三径草]参见地理部·城建"元亮径".唐韦庄<同旧韵>:"露滋三径草,日动四邻砧." [小草]参见政事部·议政"小草出山".清袁枚<谢望山公赐素心兰>:&qu ...

  • 阅读与写作辅导1
  • 阅读与写作--古诗词辅导试卷 一.选择题(在括号内填上序号) ⒈<咏鹅>的作者是( ).[①孟郊 ②高适 ③白居易 ④骆宾王] ⒉我国著名作家谢婉莹的笔名"冰心"一名出自古诗( ) [ ①<凉州词>②<芙蓉楼送辛渐> ③<出塞> ④ ...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本栏目负责人:杨锋兵 [诗经] ·[风] 关雎      葛覃      螽斯      桃夭       兔爰      樛木       芣苡 汉广      伯兮      鸨羽      采蘩       晨风      柏舟       北风 采葛      草虫      鸱鸮      ...

  • 军旅诗词读后感
  • 谁说女子不如男 --读<木兰诗>有感 一个故事流传了千百年,一种精神矗立在天地间.今日我摩挲着书本,重新诵读这首脍炙人口的<木兰诗>,依旧感慨万分.字里行间里,我们可以感受到木兰的形象,而她身上散发出来的巾帼气质更是增添几分飒爽美.全诗以"唧唧复唧唧"形象 ...

  • 古诗词鉴赏---111答案
  • 七年级上册 <天净沙 秋思> 1. C (这首元曲末句直抒胸臆) 2. D(作者所要表达的是思乡之情.) 3. C(以秋景写哀情) 4. C(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 七年级下册 <春望> 1.D("望"统领前四句.) 2.B(A.移情于景,表现 ...

  • [战狼]影评:对部队生活的不断解锁
  • <战狼>影评:对部队生活的不断解锁 看<战狼>,我有很多感慨.因为很爱军旅题材,从大学开始<北京之战>.<狼牙>一直到<冰是睡着的水>,我也算是疯狂追过一段时间的军旅小说,甚至追着刘猛一直看了他的同名电视.国内军旅题材也在不断变化.狼牙的雇 ...

  • 析_诗经_中的叠字
  • 语文学刊 2010年第1期 析<诗经>中的叠字 ○孙晓榴 (1.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 200241; 2. 南通市广播电视大学江苏 南通 226006) [摘 要]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诗经>中大量叠字的运用, 形成了其独 特的 ...

  • 陈氏名人介绍
  • 陈氏名人介绍 舜(约公元前2277 年-公元前2178 年):即舜帝,名重华,字都君,三皇五帝之一.<孟相传舜生于诸冯(山东诸城市万家庄乡诸冯村),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舜曾为四部落联盟首领,以受尧的"禅让"而称帝于天下,其国号为"有虞",故号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