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物理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

论物理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

(广西师范学院物电学院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邓小雄 )

【摘 要】:本文介绍了物理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和联系。重点论述了社会科学对物理学的促进作用以及物理学的统计力学、耗散结构论和相对论对社会科学的促进作用。自然科学应该和社会科学结合起来以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

【关键词】:物理学;社会科学;关系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综合性问题。对于研究综合性社会问题而言, 需要“各种有关的专家”或“各方面的专家”以及“各种学科的科学理论”。而这些专家就包括了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各种学科的科学理论” 包括自然科学中有关学科的科学理论和社会科学中有关学科的科学理论。本文就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和联系进行探讨。

1 物理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 它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物质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式及其相互转换的规律。社会科学是关于社会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系统性科学。社会科学是科学的研究人类社会现象的模型科学。广义的“社会科学”是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统称。社会科学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的任务是研究与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社会科学所涵盖的学科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人类学、民俗学、新闻学、传播学等。世界是由人和物两大方面组成,物理研究的对象是物质,是客观世界;而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人, 是主观世界。物理回答“是什么”, 其成果具有世界性, 没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社会科学回答“应该怎样”, 因而具有价值导向, 其成果具有民族性和本土性。“是什么”具有

惟一性, 因而物理是逻辑的、实证的、一元的;“应当怎样”不具惟一性, 因而社会科学往往是非逻辑的、非实证、非一元的。 [1]

2 物理学与社会科学的联系

人类社会是大自然进化的产物, 亦是大自然发展的高级阶段。一部社会发展史, 同时也是一部自然发展史。人类社会有其社会性质, 这就是社会系统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新质。研究这种新质的科学, 叫做社会科学。人类社会亦有其自然本质, 这就是构成社会系统的诸要素的自然属性。

近些年来,不仅在自然科学内部,而且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各种类型的交叉影响、交叉研究和交叉学科层出不穷。象城市科学、环境科学、管理科学、思维科学等等高度综合性的学科,都体现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

从现代科学的研究对象看, 除了纯自然现象和纯社会现象外, 具有两者交叉性质的现象日益增多。事实上, 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进步, 人类制造出许许多多日趋复杂的人工产品, 这些都是纯自然界或天然自然界所没有的, 人们把它们称为第二自然或人工自然。这种人工的自然界正在日益扩大范围, 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创造能力的提高, 使得天然自然或第一自然越来越多为人类所改造和利用而转化为人工自然。由于人类还通过自己的各种实践活动对所居住的地球施加着日益深广的影响, 以致于天灾和人祸在某些情况下已无绝对分明的界限。有时看来是天灾, 然而溯其根源, 又往往包含有人祸, 即包含有人类生产活动破坏了生态环境方面的原因。在人类改造社会的活动中也不能忽视来自自然条件和环境的影响。从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看,一方面,自然科学中一些常用的方法乃至一些概念和思路正越来越多地渗入社会科学;另一方面,社会科学中的一些思想方法以及价值、伦理概念也日益浸入自然科学的许多部门。 [3][2]

2.1 社会科学对物理学的促进作用

(1)社会科学促使自然科学的诞生

“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思潮是人文主义, 它的宗旨是反对中世纪的宗教观,

摆脱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当时,自然科学是在人文精神的推动下得到启蒙和发展的, 可以说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有着不解的渊源, 近代科学是在人文精神的推动下诞生的。 [5]

(2)自然科学的发展必须依靠哲学, 必须依靠社会科学

中国落后不是落后在具体的科学, 具体科学上的落后一代一代要提上去很快。但是人的思维方式, 也就是哲学思想、社会科学思想的落后是很难克服的。在中国要搞一些新的学科很难被人们承认, 要克服这个问题, 必须要改变人的思想。中国封建社会很长, 封建社会的根本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天不变, 道亦不变;另外就是等级观念, 只有专家说话能算话, 这样的论资排辈是阻碍中国科学发展最大的问题。怎么来克服它? 要靠社会科学, 要靠哲学。自然科学要发展, 要依靠社会科学。如果科学社会没有跑到前面去, 自然科学很难发展。 [4]

(3)人文社会科学能促进思想解放, 激发创新思维

近代科学是在人文精神推动下诞生的。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 人类对电现象和磁现象的研究是分别进行的, 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认为电现象和磁现象是完全无关的两种现象。直到19世纪初, 一些哲学家和科学家认为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应该是互相联系的。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后,法拉第本着这一联系和对称的哲学观点认为既然电能生磁, 那么磁一定能生电。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 法拉第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可以说, 没有思想的解放, 没有创新的思维, 新的发明创造都是无从谈起的。 [5]

(4)人文社会科学能将经验提升为理论, 知识升华为智慧, 从而使人站得高, 看得远

牛顿创立的万有引力定律把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天上的星球与地上的物体截然无关的两类物体统一了起来, 显示了自然界的高度统一、简练与和谐。用他的话来表达这一切:“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2.2 物理学对社会科学的促进作用

论物理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

(广西师范学院物电学院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邓小雄 )

【摘 要】:本文介绍了物理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和联系。重点论述了社会科学对物理学的促进作用以及物理学的统计力学、耗散结构论和相对论对社会科学的促进作用。自然科学应该和社会科学结合起来以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

【关键词】:物理学;社会科学;关系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综合性问题。对于研究综合性社会问题而言, 需要“各种有关的专家”或“各方面的专家”以及“各种学科的科学理论”。而这些专家就包括了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各种学科的科学理论” 包括自然科学中有关学科的科学理论和社会科学中有关学科的科学理论。本文就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和联系进行探讨。

1 物理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 它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物质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式及其相互转换的规律。社会科学是关于社会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系统性科学。社会科学是科学的研究人类社会现象的模型科学。广义的“社会科学”是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统称。社会科学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的任务是研究与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社会科学所涵盖的学科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人类学、民俗学、新闻学、传播学等。世界是由人和物两大方面组成,物理研究的对象是物质,是客观世界;而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人, 是主观世界。物理回答“是什么”, 其成果具有世界性, 没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社会科学回答“应该怎样”, 因而具有价值导向, 其成果具有民族性和本土性。“是什么”具有

惟一性, 因而物理是逻辑的、实证的、一元的;“应当怎样”不具惟一性, 因而社会科学往往是非逻辑的、非实证、非一元的。 [1]

2 物理学与社会科学的联系

人类社会是大自然进化的产物, 亦是大自然发展的高级阶段。一部社会发展史, 同时也是一部自然发展史。人类社会有其社会性质, 这就是社会系统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新质。研究这种新质的科学, 叫做社会科学。人类社会亦有其自然本质, 这就是构成社会系统的诸要素的自然属性。

近些年来,不仅在自然科学内部,而且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各种类型的交叉影响、交叉研究和交叉学科层出不穷。象城市科学、环境科学、管理科学、思维科学等等高度综合性的学科,都体现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

从现代科学的研究对象看, 除了纯自然现象和纯社会现象外, 具有两者交叉性质的现象日益增多。事实上, 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进步, 人类制造出许许多多日趋复杂的人工产品, 这些都是纯自然界或天然自然界所没有的, 人们把它们称为第二自然或人工自然。这种人工的自然界正在日益扩大范围, 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创造能力的提高, 使得天然自然或第一自然越来越多为人类所改造和利用而转化为人工自然。由于人类还通过自己的各种实践活动对所居住的地球施加着日益深广的影响, 以致于天灾和人祸在某些情况下已无绝对分明的界限。有时看来是天灾, 然而溯其根源, 又往往包含有人祸, 即包含有人类生产活动破坏了生态环境方面的原因。在人类改造社会的活动中也不能忽视来自自然条件和环境的影响。从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看,一方面,自然科学中一些常用的方法乃至一些概念和思路正越来越多地渗入社会科学;另一方面,社会科学中的一些思想方法以及价值、伦理概念也日益浸入自然科学的许多部门。 [3][2]

2.1 社会科学对物理学的促进作用

(1)社会科学促使自然科学的诞生

“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思潮是人文主义, 它的宗旨是反对中世纪的宗教观,

摆脱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当时,自然科学是在人文精神的推动下得到启蒙和发展的, 可以说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有着不解的渊源, 近代科学是在人文精神的推动下诞生的。 [5]

(2)自然科学的发展必须依靠哲学, 必须依靠社会科学

中国落后不是落后在具体的科学, 具体科学上的落后一代一代要提上去很快。但是人的思维方式, 也就是哲学思想、社会科学思想的落后是很难克服的。在中国要搞一些新的学科很难被人们承认, 要克服这个问题, 必须要改变人的思想。中国封建社会很长, 封建社会的根本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天不变, 道亦不变;另外就是等级观念, 只有专家说话能算话, 这样的论资排辈是阻碍中国科学发展最大的问题。怎么来克服它? 要靠社会科学, 要靠哲学。自然科学要发展, 要依靠社会科学。如果科学社会没有跑到前面去, 自然科学很难发展。 [4]

(3)人文社会科学能促进思想解放, 激发创新思维

近代科学是在人文精神推动下诞生的。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 人类对电现象和磁现象的研究是分别进行的, 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认为电现象和磁现象是完全无关的两种现象。直到19世纪初, 一些哲学家和科学家认为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应该是互相联系的。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后,法拉第本着这一联系和对称的哲学观点认为既然电能生磁, 那么磁一定能生电。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 法拉第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可以说, 没有思想的解放, 没有创新的思维, 新的发明创造都是无从谈起的。 [5]

(4)人文社会科学能将经验提升为理论, 知识升华为智慧, 从而使人站得高, 看得远

牛顿创立的万有引力定律把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天上的星球与地上的物体截然无关的两类物体统一了起来, 显示了自然界的高度统一、简练与和谐。用他的话来表达这一切:“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2.2 物理学对社会科学的促进作用


相关内容

  • 心理学论文选题
  • 论文选题方向如下 (一).心理学基本理论 (二).人格心理学 (三).认知与实验心理学 (四).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五).中国人心理与行为研究 (六).社会心理学部分 (七).变态心理学 (八).学校心理辅导 (九).健康心理学 (十).心理学史 (十一).生理心理学 (十二).脑与认知 (十三). ...

  • 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
  • 一.引 言 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其内容之广博.精深,研究的方法之多样与巧妙,其蕴涵的思想之深奥,在科技.社会.经济等领域的作用与影响之大,已到无可复加的地步.作为一名普通的物理教育工作者,你我都曾为此而自豪过.然而,当前令所有物理界同仁汗颜的是,环顾全球的"物理教学", ...

  • 法理学初阶 第三版
  • 理论前沿 法理学的定位 ---关于法理学学科性质.特点.功能.名称等的思考 刘作翔 内容提要:.但多少年来, , 使它遭到很多误解与责难.本文试从法理学与部门法学.特点.功能以, 以给法理学这门学科准确定位. 关键词:法理学 部门法学 部门法理学 法律实践 刘作翔,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

  • 城市地理学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章 绪论 (一)教学要求: 1. 重点掌握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内容. 2. 熟悉西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简史和城市地理学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3. 了解城市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及最新研究进展. 第一节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 1. 主要内容: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 ...

  • 应用社会心理学
  • 应用社会心理学 应用社会心理学(ApplledSocialPsychology)运用社会心理学的方法.理论.原则对现实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的学科.应用社会心理学从分析社会问题入手,通过对现实社会问题的解释,从而发挥其对社会的干预功能,以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当某个领域的应用社会心理学研究已经形 ...

  • 城市地理学--2基本理论
  • 城市地理学理论与方法 2 城市地理学基本理论 2.1 城市地理学基本理论概述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发端于20世纪20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从社会学角度进行城市内部结构研究,此后德国人克里斯泰勒以德国南部中心地城市为例,提出了影响巨大的中心地理论,该理论的出现被看做城市地理学学科形成的标志.纵观国内外城市地 ...

  • 心理与国际关系:个体心理分析的理论与实践
  • 发布时间:2004-02-28 文章来源:作者发布 文章作者:尹继武 [内容提要] 国际关系主流理论以权力.制度和文化为分析路径,着重于单位和体系层次的国际关系分析,但往往忽视了对个体及心理微观视角的审视.国际关系心理学中的个体心理分析理论弥补了这一缺陷,集中探讨了个体心理因素与国际关系因素之间的互 ...

  • 经济管理学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 题 目: 专 业: 姓 名:日 期:经济管理学的区别 经济管理 年X月XX日 XXX XXXX 摘 要 由于经济管理学一词的使用频率非常高,所以许多人误以为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大同小异.事实上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的区别是有很大区别的两门学科.他们的根本区别在于经济学与经济管理学中的人性假设.人 ...

  • 心理学概论
  • 第一节 1. 心理现象(心理活动)分为:(一)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都伴随着注意这种心理动态): 1)认识过程--感觉.直觉.思维.想象.记忆 2)情感过程--情绪.情感 3)意志过程--意志行动 (二)个性心理(是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性的综合): 1)个性心理倾向性--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