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扶贫暖人心 --壶关扶贫散记之七

病者多贫,贫者多病。贫病交加,可说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扶贫队员进村入户,访贫问苦,发现我们单位的扶贫点,石坡村和南平头坞村,致贫返贫原因中,有30%是疾病。而贫者大多知识缺乏,没有基本的防病理念,也没有条件把病消灭于萌芽状态,故而常常积小病为大病,形成恶性循环。

石坡乡位于太行山深处,距离壶关县城达40公里,开车去县城也需一个小时。境内绿树成荫,看不见一个烟筒,种植农作物也不用化肥、农药,可以说完全原生态。其饮食结构,除从外面买来的白面、大米外,主要是本地产的土豆、玉米、小米及其他豆类杂粮,吃肉很少。生活在城里人羡慕的天然氧吧里,吃着城里人一般吃不到也吃不起的生态食品,按理说应该不怎么得病啊,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因病致贫呢?

石坡村和南平头坞村几乎没有平地,全村依山而建,人们一出门便是上坡下坡。春天往地里送粪,秋天往家里收粮,都是负重前行。负重上坡还好,负重下坡时由于重力作用,人们往往觉得轻松,便会多担几斤,走路跌跌跄跄,对关节损害不小。我在十四五岁的时候就曾担过120斤左右的土豆,对此深有体会。所以,关节病、腿疼是这个地方的常见病。

还有一些常见病,就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痛风等,这是时代病症,在城市里称为富贵病,其实农村又何尝不是?和过去相比,现在的农民,也干不了多少体力活。而食不厌精,营养反而不全面。前一段时间一个长治的一个同学说,太原的盐比长治的盐好,太原的盐是咸的,长治的盐有一股苦味。我味觉不是那么灵敏,感觉不很确切。但壶关村里的饮食过咸,却是深有体会。这是不是一种致病根源呢?

最重要的还是心态。富裕的家庭是相似的,贫困的家庭各有各的困难。在困难面前,人们觉得自己很渺小,看不到摆脱困难的希望,不免痛苦惆怅。孟子云:“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村民为了当贫困户而争的不可开交,也不能说没有他的道理。如有两户村民,条件相仿,唯一一家有一个大学毕业生,在太原打工,每月有2000元收入。另一家孩子没有上大学,没有收入。有大学生的一家,人均收入已超贫困户,但2000元在太原,自己生活都不够,对家里哪能有贡献?家里的两个大人,却已被脱贫。没有大学生的一家,因为没有收入,所以享受贫困户的补贴,生活反而比有大学生的一家还好。这实际生活困难的当不上贫困户,心里有委屈,难道不可理解么?

这种不平的心理,想过好生活却难以实现的惆怅,是致病的原因,这种心理的病因盖过了天然氧吧和生态食品对他的正面扶持。

2017年9月2日,山西广播电视台工会、综合广播、健康广播的领导来壶关石坡进村入户、结对帮扶时,给村里送来了200多册崭新的图书,带来了省城山医二院和省中医院的专家,给村民进行了义诊,这种知识扶贫、健康扶贫受到的欢迎,着实让我们震动。

义诊从上午9点开始,原本计划石坡村和南平头坞村各一个半小时,到中午12点两村全部结束,结果到中午12点,石坡村还有不少村民在检查。石坡村检查完,大家到南平头坞村郭支书家一人吃一碗大米烩菜,马上投入工作,到下午四点义诊才结束。为了大车能上高速,为了回程安全,各位专家真是拼了。

在专家义诊的同时,各位同事也是忙着搞直播,忙着搞入户,在回家的路上,综合广播的老总张明德还在念念不忘,我必须给那个孩子做点什么,那个孩子太苦了。

有人说,义诊并不能解决问题。按贫困户的理念,你给他诊出了问题,他也不会去医院治,更不会去住院。

我认为,义诊的意义不在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在于健康知识传播和心理舒导。从这个意义上说,有那么多人前来应诊,围着医生问这问哪,这本身就说明村民对疾病的重视,也说明村民对健康知识的渴望。至于诊出问题不住院,小病拖成大病,有其复杂的社会家庭经济原因,不能一概归于理念,更不能一概归于愚昧。

人有自愈功能。比如感冒,有的人一感冒,就要吊水。有的人感冒了,只是休息休息,多喝点水,一周也就好了。你能说吊水就是最好的选择?或许,在医院滥用抗生素的今天,吊水已给你的身体埋下了很深的隐患。

同时,对于贫困户来说,一年三千元的年收入,即使国家把住院费全包,住院费以外的费用呢?所以,几十倍于贫困户收入的人,嘲笑贫困户理念不先进、愚昧,才是真正的愚昧。

所以贫困户就该有贫困户的思维,小康户就该有小康户的思维,富裕户就该有富裕户的思维。如果中国十四亿人,都是马云的思维,都要去美国投资几十亿,国家还不乱套?相反,如果马云嘲笑所有中国人思维落后,他不是愚昧是什么?

我们的扶贫,要站在贫困户的角度,多替他们想一想。他们为什么有这种思维,形成这种思维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改变他们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他们还会有“落后”的思维吗?

我们的“送知识,下基层”和义诊活动,正是想通过传播健康知识和健康理念,进行心理舒导,让贫困村民获得防病的知识和自愈的能力,使他们通过日常生活注意,少得病或大病化小、小病化了。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目标达到了!

健康广播的义诊活动刚过一个月,石坡村准备举办重阳节系列活动,活动策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义诊。这说明,义诊颇受村民欢迎!

受村民欢迎的事就是对的,我们扶贫,就是要多办村民欢迎的事!

作者李磊明,山西广播电视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

联系电话:[1**********]

病者多贫,贫者多病。贫病交加,可说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扶贫队员进村入户,访贫问苦,发现我们单位的扶贫点,石坡村和南平头坞村,致贫返贫原因中,有30%是疾病。而贫者大多知识缺乏,没有基本的防病理念,也没有条件把病消灭于萌芽状态,故而常常积小病为大病,形成恶性循环。

石坡乡位于太行山深处,距离壶关县城达40公里,开车去县城也需一个小时。境内绿树成荫,看不见一个烟筒,种植农作物也不用化肥、农药,可以说完全原生态。其饮食结构,除从外面买来的白面、大米外,主要是本地产的土豆、玉米、小米及其他豆类杂粮,吃肉很少。生活在城里人羡慕的天然氧吧里,吃着城里人一般吃不到也吃不起的生态食品,按理说应该不怎么得病啊,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因病致贫呢?

石坡村和南平头坞村几乎没有平地,全村依山而建,人们一出门便是上坡下坡。春天往地里送粪,秋天往家里收粮,都是负重前行。负重上坡还好,负重下坡时由于重力作用,人们往往觉得轻松,便会多担几斤,走路跌跌跄跄,对关节损害不小。我在十四五岁的时候就曾担过120斤左右的土豆,对此深有体会。所以,关节病、腿疼是这个地方的常见病。

还有一些常见病,就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痛风等,这是时代病症,在城市里称为富贵病,其实农村又何尝不是?和过去相比,现在的农民,也干不了多少体力活。而食不厌精,营养反而不全面。前一段时间一个长治的一个同学说,太原的盐比长治的盐好,太原的盐是咸的,长治的盐有一股苦味。我味觉不是那么灵敏,感觉不很确切。但壶关村里的饮食过咸,却是深有体会。这是不是一种致病根源呢?

最重要的还是心态。富裕的家庭是相似的,贫困的家庭各有各的困难。在困难面前,人们觉得自己很渺小,看不到摆脱困难的希望,不免痛苦惆怅。孟子云:“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村民为了当贫困户而争的不可开交,也不能说没有他的道理。如有两户村民,条件相仿,唯一一家有一个大学毕业生,在太原打工,每月有2000元收入。另一家孩子没有上大学,没有收入。有大学生的一家,人均收入已超贫困户,但2000元在太原,自己生活都不够,对家里哪能有贡献?家里的两个大人,却已被脱贫。没有大学生的一家,因为没有收入,所以享受贫困户的补贴,生活反而比有大学生的一家还好。这实际生活困难的当不上贫困户,心里有委屈,难道不可理解么?

这种不平的心理,想过好生活却难以实现的惆怅,是致病的原因,这种心理的病因盖过了天然氧吧和生态食品对他的正面扶持。

2017年9月2日,山西广播电视台工会、综合广播、健康广播的领导来壶关石坡进村入户、结对帮扶时,给村里送来了200多册崭新的图书,带来了省城山医二院和省中医院的专家,给村民进行了义诊,这种知识扶贫、健康扶贫受到的欢迎,着实让我们震动。

义诊从上午9点开始,原本计划石坡村和南平头坞村各一个半小时,到中午12点两村全部结束,结果到中午12点,石坡村还有不少村民在检查。石坡村检查完,大家到南平头坞村郭支书家一人吃一碗大米烩菜,马上投入工作,到下午四点义诊才结束。为了大车能上高速,为了回程安全,各位专家真是拼了。

在专家义诊的同时,各位同事也是忙着搞直播,忙着搞入户,在回家的路上,综合广播的老总张明德还在念念不忘,我必须给那个孩子做点什么,那个孩子太苦了。

有人说,义诊并不能解决问题。按贫困户的理念,你给他诊出了问题,他也不会去医院治,更不会去住院。

我认为,义诊的意义不在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在于健康知识传播和心理舒导。从这个意义上说,有那么多人前来应诊,围着医生问这问哪,这本身就说明村民对疾病的重视,也说明村民对健康知识的渴望。至于诊出问题不住院,小病拖成大病,有其复杂的社会家庭经济原因,不能一概归于理念,更不能一概归于愚昧。

人有自愈功能。比如感冒,有的人一感冒,就要吊水。有的人感冒了,只是休息休息,多喝点水,一周也就好了。你能说吊水就是最好的选择?或许,在医院滥用抗生素的今天,吊水已给你的身体埋下了很深的隐患。

同时,对于贫困户来说,一年三千元的年收入,即使国家把住院费全包,住院费以外的费用呢?所以,几十倍于贫困户收入的人,嘲笑贫困户理念不先进、愚昧,才是真正的愚昧。

所以贫困户就该有贫困户的思维,小康户就该有小康户的思维,富裕户就该有富裕户的思维。如果中国十四亿人,都是马云的思维,都要去美国投资几十亿,国家还不乱套?相反,如果马云嘲笑所有中国人思维落后,他不是愚昧是什么?

我们的扶贫,要站在贫困户的角度,多替他们想一想。他们为什么有这种思维,形成这种思维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改变他们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他们还会有“落后”的思维吗?

我们的“送知识,下基层”和义诊活动,正是想通过传播健康知识和健康理念,进行心理舒导,让贫困村民获得防病的知识和自愈的能力,使他们通过日常生活注意,少得病或大病化小、小病化了。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目标达到了!

健康广播的义诊活动刚过一个月,石坡村准备举办重阳节系列活动,活动策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义诊。这说明,义诊颇受村民欢迎!

受村民欢迎的事就是对的,我们扶贫,就是要多办村民欢迎的事!

作者李磊明,山西广播电视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

联系电话:[1**********]


相关内容

  • 论[湘行散记]的"俗气"
  • 摘  要:沈从文创作<湘行散记>正是实践"俗气"的散文理念.他关注底层人民的生存境况,洞察到一部分人纷纷陷入精神的迷惘和困顿之中.对普通人民与"自然融合"的朴素人生观和文化价值认同客观对待,充分呈现了其利弊兼有的复杂性."俗气" ...

  • 鼎福珠宝活动方案
  • 鼎福珠宝首届广场健身舞比赛规程 大赛说明: 广场舞蹈是由人民大众自发而形成的一道展示市民文化生活的城市景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对推动社会文化发展有重要影响.在壶关县各个社区乡镇,跳广场舞的氛围十分浓厚,只要是有空地的地方,早晚都有一群中老年人在跳广场舞,这是成熟的文明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 鼎福珠宝 ...

  • 对现实与历史的悲悯--析沈从文[湘行散记][湘西]的艺术特色
  • 第22卷第5期2005年10月 晋中学院学报 VO1.22Oct. NO.52005 JOurna1OfJinzhOngUniversity !!!!!!!!!!!!!!!!!!!!!!!!!!!!!!!!!!!!!!!!!!!!!!!!!!!!!!!!!!!!!! 对现实与历史的悲悯 ---析沈从 ...

  • 民营企业家社会责任意识培养
  • 民营企业家社会责任意识培养 一个时期以来,民营企业家惹人注目,他们奋力发展自身企业.积极投身国家经济改革,业绩突出,地位彰显.同时,他们应该承担和履行哪些社会责任及其社会责任意识如何培养问题,也为人关注.令人热议.本文就此问题认真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民营经济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重大成果之一,已经 ...

  • 山西抽调医学专家再次调查核实疫苗情况
  • 来源:山西新闻网 2010年03月28日06:30 山西新闻网3月27日讯 (记者 郭亚婷)自3月17日,部分媒体关于我省疫苗情况报道出现以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针对网上媒体相关报道中"有近百名儿童注射疫苗后或死或残"的情况,先后派出专家组赴各地市核实这一情况.从3月26号开 ...

  • 2016.9.9证监会扶贫新措施
  • 9月9日,证监会公布了资本市场支持扶贫攻坚的新措施,将对于贫困地区企业IPO.新三板挂牌等开辟绿色通道.全国贫困地区企业IPO将适用"即报即审.审过即发"政策. 贫困地区企业上市无需"排队" 证监会公开发布的<中国证监会关于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服务国家脱贫攻 ...

  • [湘行散记]与沈从文的文化记忆
  • 摘要:<湘行散记>是一部包含着沈从文个人真实的返乡经历和文化记忆的游记性的散文集子.阔别故乡多年的沈从文再次回到故乡湘西,凭借自己对湘西的记忆成功地描绘了一种湘西文化的语境,同时必可避免的流露出以他者的眼光对湘西文化的审视,促使他对湘西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反思. 关键词:沈从文 湘行散 ...

  • 通讯稿格式
  • 通讯的特点 一般来说,通讯有四大特点: (1)严格的真实性. (2)报道的客观性. (3)较强的时间性. (4)描写的形象性. 3.通讯的种类 (1)按内容分,通讯一般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 (2)按形式分,通讯分为一般记事通讯.访问记(专访.人物专访).小故事.集纳.巡礼.纪 ...

  • 扶贫款类文件
  • 用县信笺.县长手写 扶贫款接款确认函 国家金融工作组: 我县为了新农村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改变我县贫困城镇面貌,以崭新的形象积极参加到"双百战略"之中. 为此,经我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我县同意接受国家下拨有关新农村改造建设的不付息不还本的扶贫资金款项,并由我县委书记县长主导,积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