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急救技术-CPR及创伤急救

现场急救常用技术:

1.心肺复苏术CPR: 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心脏按压

2.创伤救护的步骤: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一、现场心肺复苏术详解(CPR)

一般而论,在心跳停止4分钟内能实施心肺复苏并在8分钟内获得进一步医治者,救愈率可达45%或更高;超过6分钟者,大脑多已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害,复苏存活的可能性微小。5min以内及时抢救,救生率90%左右。10min以内抢救,救生率60%。超过15min,希望甚微。 急救过程示意图

一、脱离危险,环境安全

1、拍肩

二、神志判断 2、按人中

3、呼叫

4、放好体位

三、通畅气道 1、仰头抬颏法

2、清除异物

四、呼吸判断 3、看,听,试

4、二次大口吹气

五、心跳判断 —— 试颈动脉搏动

六、胸外心脏按压: 按压与人工呼吸比——30:2 口对口人工呼吸

七、再判断: 5个循环

步骤1.判断环境是否安全

步骤2:判断意识(15S)

意识分四级:意识清醒、对叫有反应、 对痛有反应、意识昏迷。

1.拍肩:轻拍患者肩膀或按压人中,检查伤患有无意识, 须注意病患有无颈椎受伤,

不可剧烈摇晃病患。如有意识:静卧、保暖、严密观察,及时送往医院。

2、按压人中:如无意识,手指甲掐压人中穴或合谷穴5S

3.大声呼救:如确定患者意识不清,应立即求救。求救时指示必需明确, 例如:来

人啊,有人触电啦!大声叫喊伤员的名字。一定要打120急救电话,请人帮手。

4.放好体位:要求: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头、颈、躯干平卧无扭曲,两手放于

两侧躯干旁;解开上衣,暴露胸部。施救位置跪于患者肩部,施救者与患者肩部垂直。脸颊靠近病人口鼻,眼睛注视病人胸部,观察3-5秒。

步骤3:通畅气道(5S)

1、仰头抬颌(3S):

方法:一只手置于伤员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置于下颌骨处,抬

起下颌,成人头部后仰90度,儿童60度,婴儿30度。

2、清除口腔异物(2S):用右手小指从伤员左侧嘴角伸入,将异物清除。 步骤4:呼吸判断(10S)

采用看,听,试方法判定伤员有无呼吸。

 看、听动作是一齐做,看是看胸、腹部有无呼吸动作的起伏,听是听鼻孔有

无呼吸的气流声。试:用手指试测口鼻有无呼气气流。

 每项动作操作时间3至5秒。

 在进行呼吸判断时要注意保持气道通畅。

(如无呼吸,判定后立即大口吹气两次:方法:保持气道通畅,用手指捏住伤员鼻翼,连续大口吹气两次,每次1-1.5S,5S内完成。)

除开始时大口欠气两次外,正常口对口(鼻)人工呼吸的吹气量不需过大,以免引起胃膨胀,吹气和放松时,要注意伤员胸部应有起伏的呼吸动作,吹气时如有较大阻力,可能是头部后仰不够,应及时纠正。

 操作口诀:

拍: 拍肩

案(按):按压人中

叫: 大声呼叫

好: 摆好体位

抬: 抑头抬頦

出(除): 清除异物

看: 看、听、试

戏(吸): 呼吸两口气

步骤5:判断伤员心跳(10S)

用摸颈动脉判定伤员颈动脉有无搏动,无搏动可判定心跳停止。

动作操作时间不能短于6秒。

操作时始终要注意保持头部后抑。

如无搏动则实施步骤6: (CPR)

步骤6:现场心肺复苏(CPR)

 现场心肺复苏(CPR)的定义

心肺复苏术:因各种原因造成心跳、呼吸骤停后,他人采取措施使其恢复心跳、

呼吸功能的一种连贯的系统的紧急救护技术。

(包括意识判断、紧急时口对口人工呼吸、心脏胸外按压、复苏所出现的并发症的预防等)

 心肺复苏的目的与意义:

CPR的目标:挽救生命,恢复健康,解除病痛和减少伤残。

1、迅速识别和采取措施预防心脏循环和呼吸停止;

2、通过徒手心肺复苏(现场)从外部帮助伤员的血液循环和通气,以不间断地实施对伤员脑、心和其他重要器官供氧,直到进一步的心脏救生、治疗与护理,恢复其正常心、肺、脑活动与能力。

现场心肺复苏的内容:

现场心肺复苏(初步救生—徒手、非专业)

医院心肺复苏(二期救生—器械、药物)

现场心肺复苏(CPR)的操作步骤:

(一)捶击伤员心前区

(二)胸外按压(人工循环):注意正确的按压部位、力度、姿势、操作频率

(三)口对口人工呼吸(人工呼吸)

(一)捶击伤员心前区

用拳头有节奏地用力叩击其前胸左乳头内侧(心脏部位),连续叩击2-3次。

(二)胸外按压

1、操作部位:

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沿触电伤员的左侧肋弓下缘向上,找到肋骨和胸骨接合处的中点;

即用食指和中指尖沿肋弓摸到胸骨剑突,在剑突上两横指,相当于胸骨下1/3处,即为正确按压位置。另一只手的掌根紧贴食指上方置于胸骨中部;将定位之手取下,重叠将掌根放于另一手背上,两手手指交叉抬起,使手指脱离胸壁。

2、正确的按压力度

如果按压时用力方向不垂直,有可能造成身体滚动,影响按压效果。

按压力度不能过大过小;

3、正确的按压姿势

姿势:两臂绷直,双肩在伤员胸骨上方正中,靠自身重量垂直向下按压。

用力方式:平稳,有节律,不能间断;

不能冲击式的猛压;下压及向上放松时间相等,下压至按压深度(成人

3.8-5cm),停顿后全部放松;垂直用力向下;放松时手掌根部不得离开胸壁。

4、正确按压操作频率

 

 有呼吸无脉搏,胸外按压要以均匀速度进行, 100次/分钟;

 无呼吸无脉搏,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交替进行;

 CPR时,快速有力按压方能产生效果。

(三)口对口人工呼吸:

1) 保持气道通畅;

2) 用按于前额一手的拇指与食指捏住伤员鼻翼下端;

3) 用自己的嘴唇包住伤员微张的嘴;

4) 一次吹气完毕后,放松捏鼻的手 ,观察伤员胸部有无起伏;

5) 一次吹气完毕后,脱离伤员口部,放松捏鼻的手,吸入新鲜空气,同时

使伤员的口张开;

6) 若判定颈动脉已有搏动但无呼吸,则暂停胸外按压,再进行两次口对口人

工呼吸,接着每5S吹气一次(即每分钟12-16次/分)。

步骤7:抢救中的再判定

方法:用看、听、试及触摸颈动脉的方法完成对伤员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复的判定。 口述:报告瞳孔、脉搏、呼吸和面部情况。

报告:瞳孔缩小、脉搏和呼吸恢复、面部红润,急救成功。

心肺复苏术施行的有效指标:

1、瞳孔:由大变小

2、面色(口唇):

3、颈动脉搏动:停止按压后仍有搏动,有血压

4、神志:有知觉,反应及呻吟等

5、恢复自主的呼吸。

注意事项1:

1、 口对口吹气量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1200毫升,胸廓稍起伏即可。人工吹气每

次持续1秒钟以上,吹气时间不宜过长,过长会引起急性胃扩张、胃胀气和

呕吐。吹气过程要注意观察患(伤)者气道是否通畅,胸廓是否被吹起。

2、胸外心脏按压术只能在患(伤)者心脏停止跳动下才能施行。

3、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按压应同时进行,严格按吹气和按压的比例操作,吹气

和按压的次数过多和过少均会影响复苏的成败。

4、胸外心脏按压的位置必须准确。不准确容易损伤其他脏器。按压的力度要适宜,

过大过猛容易使胸骨骨折,引起气胸血胸;按压的力度过轻,胸腔压力小,不足以推动血液循环。

5、施行心肺复苏术时应将患(伤)者的衣扣及裤带解松,以免引起内脏损伤。 注意事项2:

1、复苏有效后继续心脏监护48h。

2、如伤员的心跳和呼吸经抢救后均已恢复,则可暂停心肺复苏操作,但心跳呼吸恢复后的早期有可能再次骤停,应严密监护,不能麻痹,要随着准备再次抢救。

3、现场抢救中,如呼吸、心跳均未恢复,则继续实施心肺复苏,每4—5min检查一次,检查时间不超过5—7s,由协助者检查,直至医务人员到来接替救治。

4、伤员需要转移、换施救人员时,中断操作不超过5—7s;上下楼、上救护车等不超过30s。

5、移动伤员或将伤员送医院时,除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其背部垫以平硬阔木板外,还应做好保暖工作。

 1次电击后,应该重新进行胸外按压,实施5个周期(约2分钟)CPR后再评估。

终止心肺复苏术的条件:

1、 已恢复自主的呼吸和脉搏;

2、 有医务人到场;

3、 操作者已筋疲力尽而无法再施行心肺复 苏术;

4、 心肺复苏术至少应坚持4小时或者出现尸僵和尸斑时,方可放弃抢救。

(伤者瞳孔散大固定,脉搏、呼吸不恢复,表示脑及心脏已死亡。)

二、创伤急救

 创伤急救 一、伤员的止血、搬运 二、高温中暑急救 三、颅内外伤急救注意事项 四、骨折的急救处理

五、 烧伤急救

六、 有害气体中毒急救

七、 动物咬伤急救

八、 溺水急救

小知识:“120”呼救电话须知

一、伤员的止血、搬运

加压包扎止血、指压止血、止血带止血(标明上止血带的时间,1小时放松改指压几分分钟)  伤口包扎的原则:

伤口包扎必须用清洁布片覆盖,救护人员不得用手直接接触伤口,更不得在伤口内堵塞任何东西或随便用药。

伤口不要用水冲洗。如伤口大量出血,应先止血,用折叠多层的绷带盖住,用手帕或毛巾(必要时要撕下衣服)扎紧,直到流血减少或停止。

 伤口渗透血处理:

用比伤口稍大的消毒纱布数层覆盖伤口,然后进行包扎,若包扎后仍有较多渗血,可再用绷带适当加压止血。

 内出血的处理:

高处坠落,撞击,挤压可能使胸腹内脏破裂出血,此时伤员虽然外观无出血,但表现是面色苍白,脉搏细弱,气促,冷汗淋漓,四肢厥冷,烦躁不安,甚至出现神志不清等休克状态。 处理:迅速将伤员躺平,抬高下肢,注意保温,随时检查记录伤员呼吸、脉搏等情况;立即陪同送医院,并向医生提供你所观察的情况。

二、高温中暑急救

病因:

人的体温维持在37℃左右为正常。当高气温、高湿度、通风不良,致使环境气温过高时,使体内大量失水、失盐,积聚大量余热,出现机体代谢紊乱现象称为中暑。

原因:

烈日直射头部,环境温度过高,饮水过少或出汗过多等。

体弱多病,过度疲劳,睡眠不足,饥饿和患有心脏、肾、肝疾病等也是发病的诱因。 中暑的症状:

1.前兆:患者大汗、口渴、头晕、耳鸣、恶心、心慌、四肢无力、疲惫、精神不集中、动作不协调,这是发生中暑的前兆。

2.轻度中暑:除有以上症状外,病人面色潮红或苍白,胸闷,皮肤灼热,体温38.5℃以上。

3.重度中暑:患者谵妄、痉挛、昏迷、皮下无汗、体温在40℃以上或出现休克。

高温中暑的现场急救:

1、立即将病员从高温或日晒环境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松开衣服,吹风。

2、轻度中暑:可服人丹、十滴水、霍香正气水等,太阳穴擦清凉油等。

3、重度中暑:用冷水擦浴,湿毛巾覆盖身体,扇吹风,或在头部置冰袋方法降温,并及时给

病人口服盐水。

4、严重者送医院治疗。

高温中暑的预防

1.夏季露天劳动时尽量安排在早晚,延长中午休息,并戴草帽,开领卷袖劳动。

2.充分供应凉开水、饮料,并加少量盐,以补充体内盐分。

3.禁过度劳累,保证充足休息睡眠,室内应有良好通风。

4.积极治疗各种原发病,增加抵抗力,减少中暑诱发因素。准备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备用。

三、颅内外伤的急救

[现场处理]

(一) 使伤员采用取平卧位,保持气道通畅,若有呕吐,应扶好头部和身体,使头部和身体同时侧转,防止呕吐物造成窒息。

(二) 耳鼻有液体流出时,不要用棉花堵塞,只可轻轻拭去,以利降低颅内压力。也可用力擤鼻,排除鼻内液体,以防止液体再吸入鼻内,导致逆性感染。

(三)颅脑外伤时,病情可能复杂多变,禁止给予饮食,速送医院诊治。

四、骨折的急救处理

(一)闭合性肢体骨折

(二)开放性肢体骨折

(三)脊柱骨折—— 颈椎损伤或颈椎骨折

—— 胸腰椎骨折

(一)、闭合性肢体骨折

[现场处理注意事项]

A. 怀疑骨折原则上不复位,仅作包括上、下两个关节(超关节)的外固定。

可用夹板或木棍子、竹竿等将断骨上、下方两个关节固定,也可利用伤员身体进行固定,避免骨折部位移动,以减少疼痛,防止伤势恶化。

B. 股骨下1/3骨折不宜牵直,以免加重神经血管损伤。

(二)、开放性肢体骨折

[现场处理注意事项]

A、正确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B、开放性骨折且伴有大出血者,先止血,再固定,并用干净布片覆盖伤口,然后速送医院救治,

切勿将外露的断骨推回伤口内。

C. 扎入体内的异物如钢筋、木杆、竹竿、匕首等,不能就地拔出以免失去挽救生命的机会;钢

筋、木杆、竹竿超长部分可以截除以便于搬运。

[注意事项]

在发生肢(指)体离断时,应进行止血并妥善包扎伤口,同时将断肢(指)用干净布料包裹随送,最好在低温(4摄氏度)干燥保存存,切忌用任何液体浸泡。

(三)脊柱骨折的急救处理

一、判断

1. 从高空摔下,臀或四肢先着地者

2. 重物从高空直接砸压在头或肩部者

3. 暴力直接冲击在脊柱上者

4. 正处于弯腰弓背时受到挤压力者

5. 外伤后背腰部的脊椎有压痛、肿胀,或有隆起、畸形

6. 双下肢有麻木,活动无力或不能活动。

(注意:判断时应将伤员平卧,用手从颈后伸入衣服内沿脊柱自上而下检查有无压痛点,不能使伤员坐起检查。)

1、颈椎损伤或颈椎骨折的急救处理 :

A、将伤员平卧在硬木板上,用衣物、枕头填挤在伤者头颈两侧,使之固定。

B、将躯干一同进行固定制动,预防瘫痪。

C、必须进行口对口呼吸时,只能采用抬颏使气道通畅,不能再将头部后仰移动或转动头部,以免引起截瘫或死亡。

2、胸腰椎骨折的急救处理:

1) 将伤员平放在硬木板上,身两侧用枕头、衣物塞紧。

2) 将腰椎躯干及二侧下肢一同进行固定制动,预防瘫痪。

3) 搬动时应数人合作,保持平稳,不能扭曲。

(具体做法是:三人都蹲在伤者的一侧,一人托肩背,一人托腰臀,一人托下肢,协同动作,将病人仰卧位放在硬板担架上,腰部用衣褥垫起。)

五、烧伤急救

烧伤分类:

(一) 电烧伤:电弧烧伤或电击伤

(二) 热烧伤: 如火烧伤、高温气、水烫伤

(三) 化学烧伤,如强酸或碱灼伤

(四) 放射性物质灼伤 、烧伤

电击伤的处理:

1、直接接触电源所致的电击伤,应迅速切断电源,呼吸心跳停止者,采取心肺复苏法进行抢救。

其他烧伤的现场处理:

2、电弧烧伤和电灼伤、火焰烧伤或高温气、水烫伤:均应保持伤口清洁;伤员的衣服鞋袜无法脱下可用剪刀剪开后除去;伤口用清洁布片覆盖,防止污染。如有其他损伤、骨折、等作相关处理。

3、强酸或碱灼伤: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迅速将被侵蚀的衣物剪去,去除饰物。为防止酸、碱残留在伤口内,冲洗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

4、未经医务人员同意,灼伤部位不宜敷搽任何东西和药物。送医院途中,可给伤员多次少量口服糖盐水。

六、有害气体中毒急救

有害气体:

一氧化碳(CO)、氨、硫化氢、

二氧化硫(SO2)、六氟化硫(SF6)等„„

(六氟化硫的密度比空气大(5.1倍),如果泄露,多积存在室内底部或低于地面的电缆沟内,不易扩散,使下部空间的氧含量减少,会导致工作人员因缺氧而窒息。

六氟化硫在电弧的作用下会产生许多有毒气体,当现场浓度很高通风不良时移引起中毒。) 气体中毒一般症状:

气体中毒开始时有流泪、眼痛、呛咳、咽部干燥等症状。稍重时头痛、气促、胸闷、眩晕。严重时会引起惊厥昏迷。 有害气体急救的主要原则:

怀疑可能存在有害气体时,应立即将人员撤离现场,转移到通风良好处休息。抢救人员应在做好自身防护后(现场毒物浓度很高应带防毒面具),才能执行施救任务。

已昏迷病员应保持气道通畅,有条件时给予氧气吸入。呼吸心跳停止者,按心肺复苏法抢救,并联系医院救治。

迅速查明有害气体的名称,供医院及早对症治疗。

七、动物咬伤急救

(一) 毒蛇咬伤

(二) 犬咬伤

毒蛇咬伤:

1、不要惊慌、奔跑、饮酒,以免加速蛇毒在人体内扩散。

2、咬伤大多在四肢,应迅速从伤口上端向下方反复挤出毒液,然后在伤口上方(近心端)用布带扎紧,将伤肢固定,避免活动,以减少毒液的吸收。

3、有蛇药时可先服用,再送往医院救治。

犬咬伤 :

4、 应立即用浓肥皂水冲洗伤口,同时用挤压法自上而下将残留伤口内唾液挤出,然后再用碘酒涂搽伤口。

5、 少量出血时,不要急于止血,也不要包扎或缝合伤口。

八、溺水急救

溺水死亡的主要原因:窒息缺氧。

由于淡水在人体内能很快经循环吸收,而气管能容纳的水量很少,因此在抢救溺水者时不应“倒水”而延误抢救时间,更不应仅“倒水”而不用心肺复苏法进行抢救。

溺水的急救

(一) 发现有人溺水应设法迅速将其从水中救出,呼吸心跳停止者用心肺复苏法坚持抢救。

(二) 口对口人工呼吸因异物阻塞发生困难,而又无法用手指除去时,可用两手相叠,置于脐部稍上正中线上(远离剑突)迅速向上猛压数次,使物退出,但也不用力太大。

小知识:“120”呼救电话须知

1、 讲清伤员所在的详细地址,不要含糊其词,说在某某路口某某商店楼上等。

2、 简要叙述伤病员的病情,以便救护人员有所准备。

3、 报告呼救人者姓名、电话号码,以防万一找不到地方,方可与呼救者联系。

4、 呼救后应派人在路口等候救护车。

5、 及时清除楼梯、过道上影响搬运病人的杂物。

现场急救常用技术:

1.心肺复苏术CPR: 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心脏按压

2.创伤救护的步骤: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一、现场心肺复苏术详解(CPR)

一般而论,在心跳停止4分钟内能实施心肺复苏并在8分钟内获得进一步医治者,救愈率可达45%或更高;超过6分钟者,大脑多已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害,复苏存活的可能性微小。5min以内及时抢救,救生率90%左右。10min以内抢救,救生率60%。超过15min,希望甚微。 急救过程示意图

一、脱离危险,环境安全

1、拍肩

二、神志判断 2、按人中

3、呼叫

4、放好体位

三、通畅气道 1、仰头抬颏法

2、清除异物

四、呼吸判断 3、看,听,试

4、二次大口吹气

五、心跳判断 —— 试颈动脉搏动

六、胸外心脏按压: 按压与人工呼吸比——30:2 口对口人工呼吸

七、再判断: 5个循环

步骤1.判断环境是否安全

步骤2:判断意识(15S)

意识分四级:意识清醒、对叫有反应、 对痛有反应、意识昏迷。

1.拍肩:轻拍患者肩膀或按压人中,检查伤患有无意识, 须注意病患有无颈椎受伤,

不可剧烈摇晃病患。如有意识:静卧、保暖、严密观察,及时送往医院。

2、按压人中:如无意识,手指甲掐压人中穴或合谷穴5S

3.大声呼救:如确定患者意识不清,应立即求救。求救时指示必需明确, 例如:来

人啊,有人触电啦!大声叫喊伤员的名字。一定要打120急救电话,请人帮手。

4.放好体位:要求: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头、颈、躯干平卧无扭曲,两手放于

两侧躯干旁;解开上衣,暴露胸部。施救位置跪于患者肩部,施救者与患者肩部垂直。脸颊靠近病人口鼻,眼睛注视病人胸部,观察3-5秒。

步骤3:通畅气道(5S)

1、仰头抬颌(3S):

方法:一只手置于伤员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置于下颌骨处,抬

起下颌,成人头部后仰90度,儿童60度,婴儿30度。

2、清除口腔异物(2S):用右手小指从伤员左侧嘴角伸入,将异物清除。 步骤4:呼吸判断(10S)

采用看,听,试方法判定伤员有无呼吸。

 看、听动作是一齐做,看是看胸、腹部有无呼吸动作的起伏,听是听鼻孔有

无呼吸的气流声。试:用手指试测口鼻有无呼气气流。

 每项动作操作时间3至5秒。

 在进行呼吸判断时要注意保持气道通畅。

(如无呼吸,判定后立即大口吹气两次:方法:保持气道通畅,用手指捏住伤员鼻翼,连续大口吹气两次,每次1-1.5S,5S内完成。)

除开始时大口欠气两次外,正常口对口(鼻)人工呼吸的吹气量不需过大,以免引起胃膨胀,吹气和放松时,要注意伤员胸部应有起伏的呼吸动作,吹气时如有较大阻力,可能是头部后仰不够,应及时纠正。

 操作口诀:

拍: 拍肩

案(按):按压人中

叫: 大声呼叫

好: 摆好体位

抬: 抑头抬頦

出(除): 清除异物

看: 看、听、试

戏(吸): 呼吸两口气

步骤5:判断伤员心跳(10S)

用摸颈动脉判定伤员颈动脉有无搏动,无搏动可判定心跳停止。

动作操作时间不能短于6秒。

操作时始终要注意保持头部后抑。

如无搏动则实施步骤6: (CPR)

步骤6:现场心肺复苏(CPR)

 现场心肺复苏(CPR)的定义

心肺复苏术:因各种原因造成心跳、呼吸骤停后,他人采取措施使其恢复心跳、

呼吸功能的一种连贯的系统的紧急救护技术。

(包括意识判断、紧急时口对口人工呼吸、心脏胸外按压、复苏所出现的并发症的预防等)

 心肺复苏的目的与意义:

CPR的目标:挽救生命,恢复健康,解除病痛和减少伤残。

1、迅速识别和采取措施预防心脏循环和呼吸停止;

2、通过徒手心肺复苏(现场)从外部帮助伤员的血液循环和通气,以不间断地实施对伤员脑、心和其他重要器官供氧,直到进一步的心脏救生、治疗与护理,恢复其正常心、肺、脑活动与能力。

现场心肺复苏的内容:

现场心肺复苏(初步救生—徒手、非专业)

医院心肺复苏(二期救生—器械、药物)

现场心肺复苏(CPR)的操作步骤:

(一)捶击伤员心前区

(二)胸外按压(人工循环):注意正确的按压部位、力度、姿势、操作频率

(三)口对口人工呼吸(人工呼吸)

(一)捶击伤员心前区

用拳头有节奏地用力叩击其前胸左乳头内侧(心脏部位),连续叩击2-3次。

(二)胸外按压

1、操作部位:

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沿触电伤员的左侧肋弓下缘向上,找到肋骨和胸骨接合处的中点;

即用食指和中指尖沿肋弓摸到胸骨剑突,在剑突上两横指,相当于胸骨下1/3处,即为正确按压位置。另一只手的掌根紧贴食指上方置于胸骨中部;将定位之手取下,重叠将掌根放于另一手背上,两手手指交叉抬起,使手指脱离胸壁。

2、正确的按压力度

如果按压时用力方向不垂直,有可能造成身体滚动,影响按压效果。

按压力度不能过大过小;

3、正确的按压姿势

姿势:两臂绷直,双肩在伤员胸骨上方正中,靠自身重量垂直向下按压。

用力方式:平稳,有节律,不能间断;

不能冲击式的猛压;下压及向上放松时间相等,下压至按压深度(成人

3.8-5cm),停顿后全部放松;垂直用力向下;放松时手掌根部不得离开胸壁。

4、正确按压操作频率

 

 有呼吸无脉搏,胸外按压要以均匀速度进行, 100次/分钟;

 无呼吸无脉搏,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交替进行;

 CPR时,快速有力按压方能产生效果。

(三)口对口人工呼吸:

1) 保持气道通畅;

2) 用按于前额一手的拇指与食指捏住伤员鼻翼下端;

3) 用自己的嘴唇包住伤员微张的嘴;

4) 一次吹气完毕后,放松捏鼻的手 ,观察伤员胸部有无起伏;

5) 一次吹气完毕后,脱离伤员口部,放松捏鼻的手,吸入新鲜空气,同时

使伤员的口张开;

6) 若判定颈动脉已有搏动但无呼吸,则暂停胸外按压,再进行两次口对口人

工呼吸,接着每5S吹气一次(即每分钟12-16次/分)。

步骤7:抢救中的再判定

方法:用看、听、试及触摸颈动脉的方法完成对伤员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复的判定。 口述:报告瞳孔、脉搏、呼吸和面部情况。

报告:瞳孔缩小、脉搏和呼吸恢复、面部红润,急救成功。

心肺复苏术施行的有效指标:

1、瞳孔:由大变小

2、面色(口唇):

3、颈动脉搏动:停止按压后仍有搏动,有血压

4、神志:有知觉,反应及呻吟等

5、恢复自主的呼吸。

注意事项1:

1、 口对口吹气量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1200毫升,胸廓稍起伏即可。人工吹气每

次持续1秒钟以上,吹气时间不宜过长,过长会引起急性胃扩张、胃胀气和

呕吐。吹气过程要注意观察患(伤)者气道是否通畅,胸廓是否被吹起。

2、胸外心脏按压术只能在患(伤)者心脏停止跳动下才能施行。

3、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按压应同时进行,严格按吹气和按压的比例操作,吹气

和按压的次数过多和过少均会影响复苏的成败。

4、胸外心脏按压的位置必须准确。不准确容易损伤其他脏器。按压的力度要适宜,

过大过猛容易使胸骨骨折,引起气胸血胸;按压的力度过轻,胸腔压力小,不足以推动血液循环。

5、施行心肺复苏术时应将患(伤)者的衣扣及裤带解松,以免引起内脏损伤。 注意事项2:

1、复苏有效后继续心脏监护48h。

2、如伤员的心跳和呼吸经抢救后均已恢复,则可暂停心肺复苏操作,但心跳呼吸恢复后的早期有可能再次骤停,应严密监护,不能麻痹,要随着准备再次抢救。

3、现场抢救中,如呼吸、心跳均未恢复,则继续实施心肺复苏,每4—5min检查一次,检查时间不超过5—7s,由协助者检查,直至医务人员到来接替救治。

4、伤员需要转移、换施救人员时,中断操作不超过5—7s;上下楼、上救护车等不超过30s。

5、移动伤员或将伤员送医院时,除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其背部垫以平硬阔木板外,还应做好保暖工作。

 1次电击后,应该重新进行胸外按压,实施5个周期(约2分钟)CPR后再评估。

终止心肺复苏术的条件:

1、 已恢复自主的呼吸和脉搏;

2、 有医务人到场;

3、 操作者已筋疲力尽而无法再施行心肺复 苏术;

4、 心肺复苏术至少应坚持4小时或者出现尸僵和尸斑时,方可放弃抢救。

(伤者瞳孔散大固定,脉搏、呼吸不恢复,表示脑及心脏已死亡。)

二、创伤急救

 创伤急救 一、伤员的止血、搬运 二、高温中暑急救 三、颅内外伤急救注意事项 四、骨折的急救处理

五、 烧伤急救

六、 有害气体中毒急救

七、 动物咬伤急救

八、 溺水急救

小知识:“120”呼救电话须知

一、伤员的止血、搬运

加压包扎止血、指压止血、止血带止血(标明上止血带的时间,1小时放松改指压几分分钟)  伤口包扎的原则:

伤口包扎必须用清洁布片覆盖,救护人员不得用手直接接触伤口,更不得在伤口内堵塞任何东西或随便用药。

伤口不要用水冲洗。如伤口大量出血,应先止血,用折叠多层的绷带盖住,用手帕或毛巾(必要时要撕下衣服)扎紧,直到流血减少或停止。

 伤口渗透血处理:

用比伤口稍大的消毒纱布数层覆盖伤口,然后进行包扎,若包扎后仍有较多渗血,可再用绷带适当加压止血。

 内出血的处理:

高处坠落,撞击,挤压可能使胸腹内脏破裂出血,此时伤员虽然外观无出血,但表现是面色苍白,脉搏细弱,气促,冷汗淋漓,四肢厥冷,烦躁不安,甚至出现神志不清等休克状态。 处理:迅速将伤员躺平,抬高下肢,注意保温,随时检查记录伤员呼吸、脉搏等情况;立即陪同送医院,并向医生提供你所观察的情况。

二、高温中暑急救

病因:

人的体温维持在37℃左右为正常。当高气温、高湿度、通风不良,致使环境气温过高时,使体内大量失水、失盐,积聚大量余热,出现机体代谢紊乱现象称为中暑。

原因:

烈日直射头部,环境温度过高,饮水过少或出汗过多等。

体弱多病,过度疲劳,睡眠不足,饥饿和患有心脏、肾、肝疾病等也是发病的诱因。 中暑的症状:

1.前兆:患者大汗、口渴、头晕、耳鸣、恶心、心慌、四肢无力、疲惫、精神不集中、动作不协调,这是发生中暑的前兆。

2.轻度中暑:除有以上症状外,病人面色潮红或苍白,胸闷,皮肤灼热,体温38.5℃以上。

3.重度中暑:患者谵妄、痉挛、昏迷、皮下无汗、体温在40℃以上或出现休克。

高温中暑的现场急救:

1、立即将病员从高温或日晒环境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松开衣服,吹风。

2、轻度中暑:可服人丹、十滴水、霍香正气水等,太阳穴擦清凉油等。

3、重度中暑:用冷水擦浴,湿毛巾覆盖身体,扇吹风,或在头部置冰袋方法降温,并及时给

病人口服盐水。

4、严重者送医院治疗。

高温中暑的预防

1.夏季露天劳动时尽量安排在早晚,延长中午休息,并戴草帽,开领卷袖劳动。

2.充分供应凉开水、饮料,并加少量盐,以补充体内盐分。

3.禁过度劳累,保证充足休息睡眠,室内应有良好通风。

4.积极治疗各种原发病,增加抵抗力,减少中暑诱发因素。准备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备用。

三、颅内外伤的急救

[现场处理]

(一) 使伤员采用取平卧位,保持气道通畅,若有呕吐,应扶好头部和身体,使头部和身体同时侧转,防止呕吐物造成窒息。

(二) 耳鼻有液体流出时,不要用棉花堵塞,只可轻轻拭去,以利降低颅内压力。也可用力擤鼻,排除鼻内液体,以防止液体再吸入鼻内,导致逆性感染。

(三)颅脑外伤时,病情可能复杂多变,禁止给予饮食,速送医院诊治。

四、骨折的急救处理

(一)闭合性肢体骨折

(二)开放性肢体骨折

(三)脊柱骨折—— 颈椎损伤或颈椎骨折

—— 胸腰椎骨折

(一)、闭合性肢体骨折

[现场处理注意事项]

A. 怀疑骨折原则上不复位,仅作包括上、下两个关节(超关节)的外固定。

可用夹板或木棍子、竹竿等将断骨上、下方两个关节固定,也可利用伤员身体进行固定,避免骨折部位移动,以减少疼痛,防止伤势恶化。

B. 股骨下1/3骨折不宜牵直,以免加重神经血管损伤。

(二)、开放性肢体骨折

[现场处理注意事项]

A、正确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B、开放性骨折且伴有大出血者,先止血,再固定,并用干净布片覆盖伤口,然后速送医院救治,

切勿将外露的断骨推回伤口内。

C. 扎入体内的异物如钢筋、木杆、竹竿、匕首等,不能就地拔出以免失去挽救生命的机会;钢

筋、木杆、竹竿超长部分可以截除以便于搬运。

[注意事项]

在发生肢(指)体离断时,应进行止血并妥善包扎伤口,同时将断肢(指)用干净布料包裹随送,最好在低温(4摄氏度)干燥保存存,切忌用任何液体浸泡。

(三)脊柱骨折的急救处理

一、判断

1. 从高空摔下,臀或四肢先着地者

2. 重物从高空直接砸压在头或肩部者

3. 暴力直接冲击在脊柱上者

4. 正处于弯腰弓背时受到挤压力者

5. 外伤后背腰部的脊椎有压痛、肿胀,或有隆起、畸形

6. 双下肢有麻木,活动无力或不能活动。

(注意:判断时应将伤员平卧,用手从颈后伸入衣服内沿脊柱自上而下检查有无压痛点,不能使伤员坐起检查。)

1、颈椎损伤或颈椎骨折的急救处理 :

A、将伤员平卧在硬木板上,用衣物、枕头填挤在伤者头颈两侧,使之固定。

B、将躯干一同进行固定制动,预防瘫痪。

C、必须进行口对口呼吸时,只能采用抬颏使气道通畅,不能再将头部后仰移动或转动头部,以免引起截瘫或死亡。

2、胸腰椎骨折的急救处理:

1) 将伤员平放在硬木板上,身两侧用枕头、衣物塞紧。

2) 将腰椎躯干及二侧下肢一同进行固定制动,预防瘫痪。

3) 搬动时应数人合作,保持平稳,不能扭曲。

(具体做法是:三人都蹲在伤者的一侧,一人托肩背,一人托腰臀,一人托下肢,协同动作,将病人仰卧位放在硬板担架上,腰部用衣褥垫起。)

五、烧伤急救

烧伤分类:

(一) 电烧伤:电弧烧伤或电击伤

(二) 热烧伤: 如火烧伤、高温气、水烫伤

(三) 化学烧伤,如强酸或碱灼伤

(四) 放射性物质灼伤 、烧伤

电击伤的处理:

1、直接接触电源所致的电击伤,应迅速切断电源,呼吸心跳停止者,采取心肺复苏法进行抢救。

其他烧伤的现场处理:

2、电弧烧伤和电灼伤、火焰烧伤或高温气、水烫伤:均应保持伤口清洁;伤员的衣服鞋袜无法脱下可用剪刀剪开后除去;伤口用清洁布片覆盖,防止污染。如有其他损伤、骨折、等作相关处理。

3、强酸或碱灼伤: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迅速将被侵蚀的衣物剪去,去除饰物。为防止酸、碱残留在伤口内,冲洗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

4、未经医务人员同意,灼伤部位不宜敷搽任何东西和药物。送医院途中,可给伤员多次少量口服糖盐水。

六、有害气体中毒急救

有害气体:

一氧化碳(CO)、氨、硫化氢、

二氧化硫(SO2)、六氟化硫(SF6)等„„

(六氟化硫的密度比空气大(5.1倍),如果泄露,多积存在室内底部或低于地面的电缆沟内,不易扩散,使下部空间的氧含量减少,会导致工作人员因缺氧而窒息。

六氟化硫在电弧的作用下会产生许多有毒气体,当现场浓度很高通风不良时移引起中毒。) 气体中毒一般症状:

气体中毒开始时有流泪、眼痛、呛咳、咽部干燥等症状。稍重时头痛、气促、胸闷、眩晕。严重时会引起惊厥昏迷。 有害气体急救的主要原则:

怀疑可能存在有害气体时,应立即将人员撤离现场,转移到通风良好处休息。抢救人员应在做好自身防护后(现场毒物浓度很高应带防毒面具),才能执行施救任务。

已昏迷病员应保持气道通畅,有条件时给予氧气吸入。呼吸心跳停止者,按心肺复苏法抢救,并联系医院救治。

迅速查明有害气体的名称,供医院及早对症治疗。

七、动物咬伤急救

(一) 毒蛇咬伤

(二) 犬咬伤

毒蛇咬伤:

1、不要惊慌、奔跑、饮酒,以免加速蛇毒在人体内扩散。

2、咬伤大多在四肢,应迅速从伤口上端向下方反复挤出毒液,然后在伤口上方(近心端)用布带扎紧,将伤肢固定,避免活动,以减少毒液的吸收。

3、有蛇药时可先服用,再送往医院救治。

犬咬伤 :

4、 应立即用浓肥皂水冲洗伤口,同时用挤压法自上而下将残留伤口内唾液挤出,然后再用碘酒涂搽伤口。

5、 少量出血时,不要急于止血,也不要包扎或缝合伤口。

八、溺水急救

溺水死亡的主要原因:窒息缺氧。

由于淡水在人体内能很快经循环吸收,而气管能容纳的水量很少,因此在抢救溺水者时不应“倒水”而延误抢救时间,更不应仅“倒水”而不用心肺复苏法进行抢救。

溺水的急救

(一) 发现有人溺水应设法迅速将其从水中救出,呼吸心跳停止者用心肺复苏法坚持抢救。

(二) 口对口人工呼吸因异物阻塞发生困难,而又无法用手指除去时,可用两手相叠,置于脐部稍上正中线上(远离剑突)迅速向上猛压数次,使物退出,但也不用力太大。

小知识:“120”呼救电话须知

1、 讲清伤员所在的详细地址,不要含糊其词,说在某某路口某某商店楼上等。

2、 简要叙述伤病员的病情,以便救护人员有所准备。

3、 报告呼救人者姓名、电话号码,以防万一找不到地方,方可与呼救者联系。

4、 呼救后应派人在路口等候救护车。

5、 及时清除楼梯、过道上影响搬运病人的杂物。


相关内容

  • 最新国际心肺复苏标准
  • 2005年11月美国心脏学会(AHA )和国际心肺复苏联合会正式公布了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CPR )&心血管急救(ECC )指南标准(以下简称200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在200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中,基础生命支持(BLS )得到进一步的重视,特别强调了有效不间断胸外按压的意义.该标准对按 ...

  • 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 200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心搏骤停的现场急救 心 肺 复 苏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第一部分 科学共识 第二部分 伦理原则 第三部分 生命支持 第四部分 培训教育 一.科 学 共 识 (Consensus on Science) 以<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 ...

  • 急诊抢救心肺复苏成功率提高的原因分析_钟坚
  • 第19卷第6期2013年6月 河北医学 HEBEI MEDICINE Vol.19,No.6Jun.,2013 损伤的恢复情况计算治疗有效率,以此评价显微外科 治疗颅底肿瘤的临床疗效.1.4 疗效标准:颅神经功能性损伤术后恢复的标准为:颅神经功能症状基本恢复者记为有效,颅神经功能症状显著改善者记为显 ...

  • 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新装置
  • 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新装置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王立祥, 郑静晨, 侯世科, 樊毫军, 刘亚华, 孙鲲王立祥,刘亚华,孙鲲(武警总医院,急救医学中心,北京,100039), 郑静晨,侯世科,樊毫军(武警总医院,国际救援队,北京,100039)武警医学MED ...

  • 徒手心肺复苏术操作注意事项
  • 徒手心肺复苏术 1 徒手心肺复苏的目的 用人工的方法使患者迅速建立有效的循环和呼吸功能,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尽快恢复心跳.呼吸,促进脑功能的恢复. 2• 急 病引起心跳呼吸骤停的原因 创 伤 呼吸心跳骤停可以导致 中 毒 溺 水 触 电 3 1.突然的意外事件:如触电.溺水.自缢.严重创伤.烧伤 ...

  • 应急救护培训心得
  • 应急救护培训心得 学校为了给我们普及急救知识,邀请了济南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教育培训中心的老师们为我们开展了"红十字会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培训"的活动.同学们都踊跃的参加了这个活动,从中也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和技能. 红十字会应急救护教育培训中心的老师先给我们做了理论知识的讲解,他以 ...

  • 紧急救护知识培训函3
  • 珍惜生命,关爱健康 <关于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安全健康救护的知识培训函> ①"第一反应人"通常是指当有人的生命健康发生意外时,有一定资格.一定能力,可以在第一时间里迅速对危机进行有效处理的人.国民的健康救助知识和技能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在发达国家,救护知识已经 ...

  • 急救培训总结
  • 急救培训总结 这次培训主要为居民介绍紧急救护的重要性.掌握安全知识规程.学会紧急救护法是自救及救人的万能钥匙. 告诉居民必须要知道生命要素-循环体征.它主要包括心跳.呼吸和意识.要知道成人.儿童正常的心跳速率和呼吸速率,还要懂得通过观察人的眼睛和手脚俩判断伤者的状况.进入现场必须要做的四件事:评估现 ...

  • 创伤急救止血技术操作法及教案编写法
  • 让更多人能学习应急自救知识 课目:创伤止血技术 目的:通过本内容的学习,使学员了解基本的创伤止血知识,学会在日常生活.事故现根据伤员和现场的情况及时准确的选择正确的止血技术,熟练掌握创伤止血的操作要领,达到能在紧急救护现场采取积极措施保护伤员的生命安全的目的. 内容: 1.创伤止血技术的重要性和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