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五首: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

王恭《春雁》

春风一夜到衡阳,

楚水燕山万里长。

莫道春来便归去,

江南虽好是他乡。

赏析

咏雁的诗通常借秋雁南飞的形象,抒发在北方的游子对南方家乡的怀念,以及对北方艰苦环境的厌倦。这首诗却相反,塞北虽苦,但终究是故土;回乡的日子到了,怎能不让人喜不自胜!这首诗构思别具一格,主题更上一层楼,读来让人眼睛一亮!

杨基《天平山中》

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

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

赏析

诗的前半段宛如一副工笔画,在绵绵春雨中,楝树开出了淡紫色的花朵,由于沾上了雨珠,显得格外娇艳和滋润。南风轻轻吹拂,在郁郁葱葱的草木丛里,不时露出一树树金黄色的枇杷。这两句对得很工,“细雨”对“南风”,“楝花”对“枇杷”,从气候与植物两方面刻画出了江南三月所特有的景观,而句中的修饰语“茸茸”和“树树”以及“湿”和“热”则进一步描摹了春色的旖旎。诗人的着眼点在景,但同时也衬出了情,从他蘸满色彩的笔触中,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洋溢在他心中的盎然春意。

下半段由景及人,画面也渐渐活动起来,“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诗人沿着山路徐徐而行,不知道自己走了多远,只听得满耳莺啼,不知不觉中却已回到了家门口。这里,诗人有意识地虚化了距离感和时间感,形成一种物我两忘的意境。于是,在前半段里所隐隐流露出来的那种悠然自得的闲适心情,在这一段里便跃然纸上了。这两句着眼于人的感觉,但并没有离开景色描写这一主线,“一路莺啼”与上文中的“茸茸”、“树树”相辉映,不仅有色,而且有声,把天平山的春天写得充满野趣,十分热闹。同时,诗人在漫游时忘了路程,忘了时间,这又从另一个侧面衬托出了景色之美。

秋瑾《对酒·不惜千金买宝刀》

不惜千金买宝刀,

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

洒去犹能化碧涛。

鉴赏

题目“对酒”便可使人联想起曹操的诗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但一个是抒发拯救祖国的革命豪情,一个却是表达对离乱的伤感,建功立业的渴望。首联可从其豪气联想到秋瑾的其他诗句“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不因人热。俗子胸襟谁识我”,但秋瑾也还有作为一个女子的生活情趣和细腻感情:“夏昼初长,纨扇轻携纳晚凉,……浴罢兰泉,斜插茶花映翠钿”。颈联可想到她的另一些诗句:“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尾联和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思想是相通的。

秋瑾生活的时代,人们已经痛感到整个中国的极度女性化,因此涌现出一批豪侠刚烈之士,以夸张的男性化生活姿态向传统社会挑战。秋瑾身为女性,但她时时反抗命运加给自己的性别身份。她恨苍天“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她宣称:“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满江红》)她说:“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鹧鸪天》)

谭嗣同《狱中题壁》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鉴赏

大家知道,该诗是谭嗣同就义前题在狱中壁上的绝命诗。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就发动政变,囚禁光绪皇帝并开始大肆搜捕和屠杀维新派人物。谭嗣同当时拒绝了别人请他逃走的劝告,决心一死,愿以身殉法来唤醒和警策国人。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诗的前两句,表达的恰恰是:一些人“望门投止”地匆忙避难出走,使人想起高风亮节的张俭;一些人“忍死须臾”地自愿留下,并不畏一死,为的是能有更多的人能如一样高风亮节的杜根那样,出来坚贞不屈地效命于朝廷的兴亡大业。诗的后两句,则意为:而我呢,自赴一死,慷慨激扬;仰笑苍天,凛然刑场!而留下的,将是那如莽莽昆仑一样的浩然肝胆之气!

当然,“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样写,是诗句表达的需要——包括平仄,全部的含义在于指代自己如莽莽昆仑一样的浩然肝胆之气。正是那种强烈的崇高感和悲壮感,激励着诗人不畏一死、凛然刑场。而这句所表达的,正是那种震撼人心灵的、自赴一死的强烈崇高感和强烈悲壮感。

丘逢甲《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赏析

这首诗作于1896年春,即《马关条约》签订一年后。诗人痛定思痛,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深情。春天本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草绿林青,百花争艳,连春山也显得格外妩媚。但诗人为什么觉得春愁难以排遣,以致勉强地观看春山也毫无兴致呢?这是因为诗人始终未能忘记去年春天发生的那件令人痛心疾首的往事。台湾本是中国的神圣领土,诗人生于斯、长于斯,想不到满清卖国政府竟将它割让给了日本。这是对台湾人民的无耻出卖,也是台湾人民的奇耻大辱。回想起这一惊心动魄的惨剧,诗人怎能不愁情满怀、怆然泪下呢?“情能移景,景亦能移情”(吴乔《围炉诗话》)此时诗人被迫离开故乡,看见大陆的春山,联想起故乡台湾的青山绿水——那片被日寇侵占的土地,自然触景伤怀了。春愁这首诗的动人,主要是因为它真实而强烈地表达了人民的情感和心声。

王恭《春雁》

春风一夜到衡阳,

楚水燕山万里长。

莫道春来便归去,

江南虽好是他乡。

赏析

咏雁的诗通常借秋雁南飞的形象,抒发在北方的游子对南方家乡的怀念,以及对北方艰苦环境的厌倦。这首诗却相反,塞北虽苦,但终究是故土;回乡的日子到了,怎能不让人喜不自胜!这首诗构思别具一格,主题更上一层楼,读来让人眼睛一亮!

杨基《天平山中》

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

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

赏析

诗的前半段宛如一副工笔画,在绵绵春雨中,楝树开出了淡紫色的花朵,由于沾上了雨珠,显得格外娇艳和滋润。南风轻轻吹拂,在郁郁葱葱的草木丛里,不时露出一树树金黄色的枇杷。这两句对得很工,“细雨”对“南风”,“楝花”对“枇杷”,从气候与植物两方面刻画出了江南三月所特有的景观,而句中的修饰语“茸茸”和“树树”以及“湿”和“热”则进一步描摹了春色的旖旎。诗人的着眼点在景,但同时也衬出了情,从他蘸满色彩的笔触中,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洋溢在他心中的盎然春意。

下半段由景及人,画面也渐渐活动起来,“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诗人沿着山路徐徐而行,不知道自己走了多远,只听得满耳莺啼,不知不觉中却已回到了家门口。这里,诗人有意识地虚化了距离感和时间感,形成一种物我两忘的意境。于是,在前半段里所隐隐流露出来的那种悠然自得的闲适心情,在这一段里便跃然纸上了。这两句着眼于人的感觉,但并没有离开景色描写这一主线,“一路莺啼”与上文中的“茸茸”、“树树”相辉映,不仅有色,而且有声,把天平山的春天写得充满野趣,十分热闹。同时,诗人在漫游时忘了路程,忘了时间,这又从另一个侧面衬托出了景色之美。

秋瑾《对酒·不惜千金买宝刀》

不惜千金买宝刀,

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

洒去犹能化碧涛。

鉴赏

题目“对酒”便可使人联想起曹操的诗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但一个是抒发拯救祖国的革命豪情,一个却是表达对离乱的伤感,建功立业的渴望。首联可从其豪气联想到秋瑾的其他诗句“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不因人热。俗子胸襟谁识我”,但秋瑾也还有作为一个女子的生活情趣和细腻感情:“夏昼初长,纨扇轻携纳晚凉,……浴罢兰泉,斜插茶花映翠钿”。颈联可想到她的另一些诗句:“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尾联和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思想是相通的。

秋瑾生活的时代,人们已经痛感到整个中国的极度女性化,因此涌现出一批豪侠刚烈之士,以夸张的男性化生活姿态向传统社会挑战。秋瑾身为女性,但她时时反抗命运加给自己的性别身份。她恨苍天“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她宣称:“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满江红》)她说:“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鹧鸪天》)

谭嗣同《狱中题壁》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鉴赏

大家知道,该诗是谭嗣同就义前题在狱中壁上的绝命诗。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就发动政变,囚禁光绪皇帝并开始大肆搜捕和屠杀维新派人物。谭嗣同当时拒绝了别人请他逃走的劝告,决心一死,愿以身殉法来唤醒和警策国人。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诗的前两句,表达的恰恰是:一些人“望门投止”地匆忙避难出走,使人想起高风亮节的张俭;一些人“忍死须臾”地自愿留下,并不畏一死,为的是能有更多的人能如一样高风亮节的杜根那样,出来坚贞不屈地效命于朝廷的兴亡大业。诗的后两句,则意为:而我呢,自赴一死,慷慨激扬;仰笑苍天,凛然刑场!而留下的,将是那如莽莽昆仑一样的浩然肝胆之气!

当然,“去留肝胆两昆仑”这样写,是诗句表达的需要——包括平仄,全部的含义在于指代自己如莽莽昆仑一样的浩然肝胆之气。正是那种强烈的崇高感和悲壮感,激励着诗人不畏一死、凛然刑场。而这句所表达的,正是那种震撼人心灵的、自赴一死的强烈崇高感和强烈悲壮感。

丘逢甲《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赏析

这首诗作于1896年春,即《马关条约》签订一年后。诗人痛定思痛,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深情。春天本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草绿林青,百花争艳,连春山也显得格外妩媚。但诗人为什么觉得春愁难以排遣,以致勉强地观看春山也毫无兴致呢?这是因为诗人始终未能忘记去年春天发生的那件令人痛心疾首的往事。台湾本是中国的神圣领土,诗人生于斯、长于斯,想不到满清卖国政府竟将它割让给了日本。这是对台湾人民的无耻出卖,也是台湾人民的奇耻大辱。回想起这一惊心动魄的惨剧,诗人怎能不愁情满怀、怆然泪下呢?“情能移景,景亦能移情”(吴乔《围炉诗话》)此时诗人被迫离开故乡,看见大陆的春山,联想起故乡台湾的青山绿水——那片被日寇侵占的土地,自然触景伤怀了。春愁这首诗的动人,主要是因为它真实而强烈地表达了人民的情感和心声。


相关内容

  • 诗词选 美丽富有韵律的古诗词
  • 长相思 李白 长相思. 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 微霜凄凄簟色寒. ( 微一作凝 ) 孤灯不明思欲绝. ( 明一作寐 ) 卷帏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 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 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 摧心肝.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 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 ...

  • 唐宋诗词中的杭州
  •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恕?/P> 林稹 一泓清可沁诗脾,冷暖年来只自知. 流出西湖载歌舞,回头不似 ...

  • 高中语文必修四古诗词
  • 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

  • 古诗题材分类鉴赏之羁旅思乡.闺怨诗
  •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羁旅思乡诗 羁旅思乡诗也被称作"羁旅行役诗(羁旅:客居异乡的人:行役:行旅,出行)".一般是从旅人身边的景物写起,由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勾起心中所感,进而触发诗人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 一.思乡缘由: 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 ...

  • 中国传统节日诗词诗歌总汇(语文版七年级备课资料)
  • 中国传统节日诗词诗歌总汇一.春节诗词 春节的诗歌    < 田家元日 >  (唐)孟浩然: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卖痴呆词>(唐)范成大: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 ...

  • 古诗词中景物的象征意义
  • 古诗词中景物的象征意义 杨柳: 据<三辅黄图·桥>记载:"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到此桥,折柳赠 别."由于"桥""留"二字谐音,故经常以此暗喻离别,有惜别怀远之意,如 "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quo ...

  • 机关单位应用文(公文讲话)写作排比句范文集锦之四
  • 机关公文常用词汇集锦 动词一字部:抓,搞,上,下,出,想,谋 动词二字部:分析,研究,了解,掌握,发现,提出,推进,推动,制定,出台,完善,建立,健全,加强,强化,增强,促进,加深,深化,扩大,落实,细化,突出,建设,营造,开展,发挥,发扬,创新,转变,发展,统一,提高,提升,保持,优化,召开,举行 ...

  • [秋霜诗社]两人对酌作品集粹
  • 两人对酌,沪上人士, 天马行空,飘荡不定. 襟怀坦白,洁身自好, 一啸一吟,直抒胸臆. 律   诗 赠  人 江湖飘荡惜流年,萍水一逢终是缘. 别后相思惟有梦,当前奇兴不妨颠. 共倾杯酒吞明月,偶发狂吟涩七弦. 万事到头清誉重,人生潇洒亦缠绵. 春  感 苍茫意境眼中开,独立高峰未许哀. 鹤唳一声天 ...

  • 古典诗词鉴赏经典范例
  • 古典诗词鉴赏经典范例 古典诗文 2009-05-14 1202 古典诗词鉴赏经典范例 范例1: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唐)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赏析]这是一首和诗,诗人因物感兴,即景生情,写自己宦游他乡,春光满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