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40110)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国家和地方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研究型、高层次教育信息化专门人才。具体要求:

1.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事业心,能立志为国家的教育事业服务。

2.掌握坚实宽广的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和本方向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较为宽阔的教育学视野;熟悉国内外教育技术学理论与实践的最新成果以及学科发展的前沿信息;能够比较熟练使用一门外国语进行文献研究、论文撰写及国际交流;具有独立从事并承担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够在教育技术学领域开展具有创造性的研究工作;能够承担高等院校以及研究部门的教育技术学的教学和管理工作。

3.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为人品格。

二、研究方向

1.教育技术基本理论 2.信息技术教育 3.知识工程与教育软件 4.现代远程教育

三、修业年限

博士生修业年限为3-6年,基本学制为3年。非全日制博士生或生源为2年制的硕士生的基本修业年限为4年。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基本修业年限为5年。基本修业年限为4年的博士生可以申请提前毕业,提前毕业的条件为:博士生在读期间须全日制脱产学习,成绩优异;答辩前至少在CSSCI检索源刊物上公开发表了3篇学术论文。

四、培养方式

1.博士研究生培养以科学研究为主,突出创新能力培养。课程学习要体现开阔博士生的学术视野,注重培养博士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采取导师负责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成立本专业博士生指导小组,成员为本专业的博士生导师,并设组长一名。导师是博士生培养的第一负责人,在博士生培养中起主导作用;博士生指导小组配合导师全程参与博士生的指导工作,充分发挥集体培养优势,为博士生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使博士生在博采众长中实现创新能力的提高。

3.博士生入学两个月后,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和领域,制定个人研究和学习计划,并由博士生指导小组审查通过后报学院备案。

4.有计划地聘请国内外著名学者授课,或派出博士研究生到其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修读部分课程或访问。提倡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互相承认学分,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5.实行学术交流和报告制度。博士生在学期间应至少参加全国性或国际性学术会议1次,并提交论文;还应至少在学院范围内公开作学术报告2次。

6.实行博士生助教制度。鼓励无高校教学经验,且有志于从事高校教学工作的博士生在学期间兼做助教。

五、课程学习

1.课程设置

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士生课程设置

说明1.《当代世界重大教育理论问题》是教育学科的共同课程,注重基础性和前沿性;《教育技术学前沿专题》是注重本学科学术前沿的课程,由博士生导师团队共同授课,采取导师讲授与学生研讨相结合的方式。

说明2.《专业文献阅读》是在博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要认真研读一定数量的本专业文献的指导思想下开设的,由博士生指导小组和博士生本人经协商后确定阅读文献。每名博士生在读完相关文献后写出文献阅读报告,并给同专业的师生作一次公开学术报告。根据阅读报告和学术报告的情况由该博士生的指导教师给出课程成绩并由博士生指导小组审定成绩是否合适。

说明3.生源为同等学力或跨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确定2-3门本学科的硕士生主干课程作为专业补修课程。专业补修课程只记成绩,不计学分,但要列入博士生个人研究和学习计划。

2.考核方式

每门课程可根据课程性质选择笔试、口试、课程论文、研究报告等适当的考核方式,内容注重对博士生多方面综合能力的检测。课程考核按百分制计算。必修课程75分以上为合格,选修课60分以上为合格。

3.学分要求

课程学习至少修得12学分,其中必修课不少于10学分,选修课不少于2学分。

六、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博士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博士生科学研究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关键环节。博士生课程学习合格,完成各项必修环节,方可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博士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本学科的前沿课题,按照研究计划进行学位论文的研究与写作。博士生学位论文研究须经过前期审查、中期审查和后期审查三个阶段。审查程序严格按照《东北师范大学关于实施博士学位论文审查制度的规定》中的有关要求进行。

前期审查:主要以开题报告为依据,审查学位论文的选题和研究设计。博士生应在第一学年内确定论文选题方向,并经博士生指导小组审核同意。开题报告一般在第三学期进行。开题报告由博士生指导小组组织实施,并成立审查小组。博士生应向开题报告审查小组作开题报告。合格者可以根据研究计划进入论文撰写阶段;不合格者需再次申请开题报告审查,两次审查时间间隔不少于两个月。

中期审查:主要以学位论文初稿为依据,审查学位论文的进展和完成情况。博士生应按照论文研究计划进行学位论文研究,在进入中期审查之前完成不少于2次的学位论文进展报告,并至少在CSSCI检索源刊物上公开发表1篇学术论文。博士生应在入学后第六学期初(根据具体情况可调整)通过中期审查。中期审查合格后方可继续学位论文研究工作。

后期审查:主要以学位论文答辩为依据,全面审查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和水平。博士生需在答辩前2周提出申请,经学院分学位委员会预审批准后方可进行答辩。博士生学位论文答辩的前提是以博士生本人为第一作者(第一署名单位为东北师范大学)在CSSCI检索源本学科专业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以上(含2篇),且其中至少1篇是学位论文的一部分。

七、毕业与学位授予

博士生在规定年限内完成课程学习、修满规定学分,通过思想品德考核、资格考试和学位论文答辩,准予毕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有关规定,达到我校学位授予标准,通过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教育学博士学位。

注:本方案自2008级博士研究生起开始执行。

附:第一届博士生指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董玉琦

成 员:(按姓氏笔画排列)王以宁 何克抗 周东岱 钟绍春 赵蔚 郑燕林

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40110)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国家和地方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研究型、高层次教育信息化专门人才。具体要求:

1.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事业心,能立志为国家的教育事业服务。

2.掌握坚实宽广的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和本方向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较为宽阔的教育学视野;熟悉国内外教育技术学理论与实践的最新成果以及学科发展的前沿信息;能够比较熟练使用一门外国语进行文献研究、论文撰写及国际交流;具有独立从事并承担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够在教育技术学领域开展具有创造性的研究工作;能够承担高等院校以及研究部门的教育技术学的教学和管理工作。

3.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为人品格。

二、研究方向

1.教育技术基本理论 2.信息技术教育 3.知识工程与教育软件 4.现代远程教育

三、修业年限

博士生修业年限为3-6年,基本学制为3年。非全日制博士生或生源为2年制的硕士生的基本修业年限为4年。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基本修业年限为5年。基本修业年限为4年的博士生可以申请提前毕业,提前毕业的条件为:博士生在读期间须全日制脱产学习,成绩优异;答辩前至少在CSSCI检索源刊物上公开发表了3篇学术论文。

四、培养方式

1.博士研究生培养以科学研究为主,突出创新能力培养。课程学习要体现开阔博士生的学术视野,注重培养博士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采取导师负责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成立本专业博士生指导小组,成员为本专业的博士生导师,并设组长一名。导师是博士生培养的第一负责人,在博士生培养中起主导作用;博士生指导小组配合导师全程参与博士生的指导工作,充分发挥集体培养优势,为博士生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使博士生在博采众长中实现创新能力的提高。

3.博士生入学两个月后,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和领域,制定个人研究和学习计划,并由博士生指导小组审查通过后报学院备案。

4.有计划地聘请国内外著名学者授课,或派出博士研究生到其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修读部分课程或访问。提倡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互相承认学分,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5.实行学术交流和报告制度。博士生在学期间应至少参加全国性或国际性学术会议1次,并提交论文;还应至少在学院范围内公开作学术报告2次。

6.实行博士生助教制度。鼓励无高校教学经验,且有志于从事高校教学工作的博士生在学期间兼做助教。

五、课程学习

1.课程设置

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士生课程设置

说明1.《当代世界重大教育理论问题》是教育学科的共同课程,注重基础性和前沿性;《教育技术学前沿专题》是注重本学科学术前沿的课程,由博士生导师团队共同授课,采取导师讲授与学生研讨相结合的方式。

说明2.《专业文献阅读》是在博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要认真研读一定数量的本专业文献的指导思想下开设的,由博士生指导小组和博士生本人经协商后确定阅读文献。每名博士生在读完相关文献后写出文献阅读报告,并给同专业的师生作一次公开学术报告。根据阅读报告和学术报告的情况由该博士生的指导教师给出课程成绩并由博士生指导小组审定成绩是否合适。

说明3.生源为同等学力或跨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确定2-3门本学科的硕士生主干课程作为专业补修课程。专业补修课程只记成绩,不计学分,但要列入博士生个人研究和学习计划。

2.考核方式

每门课程可根据课程性质选择笔试、口试、课程论文、研究报告等适当的考核方式,内容注重对博士生多方面综合能力的检测。课程考核按百分制计算。必修课程75分以上为合格,选修课60分以上为合格。

3.学分要求

课程学习至少修得12学分,其中必修课不少于10学分,选修课不少于2学分。

六、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博士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博士生科学研究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关键环节。博士生课程学习合格,完成各项必修环节,方可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博士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本学科的前沿课题,按照研究计划进行学位论文的研究与写作。博士生学位论文研究须经过前期审查、中期审查和后期审查三个阶段。审查程序严格按照《东北师范大学关于实施博士学位论文审查制度的规定》中的有关要求进行。

前期审查:主要以开题报告为依据,审查学位论文的选题和研究设计。博士生应在第一学年内确定论文选题方向,并经博士生指导小组审核同意。开题报告一般在第三学期进行。开题报告由博士生指导小组组织实施,并成立审查小组。博士生应向开题报告审查小组作开题报告。合格者可以根据研究计划进入论文撰写阶段;不合格者需再次申请开题报告审查,两次审查时间间隔不少于两个月。

中期审查:主要以学位论文初稿为依据,审查学位论文的进展和完成情况。博士生应按照论文研究计划进行学位论文研究,在进入中期审查之前完成不少于2次的学位论文进展报告,并至少在CSSCI检索源刊物上公开发表1篇学术论文。博士生应在入学后第六学期初(根据具体情况可调整)通过中期审查。中期审查合格后方可继续学位论文研究工作。

后期审查:主要以学位论文答辩为依据,全面审查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和水平。博士生需在答辩前2周提出申请,经学院分学位委员会预审批准后方可进行答辩。博士生学位论文答辩的前提是以博士生本人为第一作者(第一署名单位为东北师范大学)在CSSCI检索源本学科专业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以上(含2篇),且其中至少1篇是学位论文的一部分。

七、毕业与学位授予

博士生在规定年限内完成课程学习、修满规定学分,通过思想品德考核、资格考试和学位论文答辩,准予毕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有关规定,达到我校学位授予标准,通过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教育学博士学位。

注:本方案自2008级博士研究生起开始执行。

附:第一届博士生指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董玉琦

成 员:(按姓氏笔画排列)王以宁 何克抗 周东岱 钟绍春 赵蔚 郑燕林


相关内容

  • 我国研究生分类培养的理念_实践与困惑
  • 第1期[总第25期]2015年2月 研究生教育研究 rnalofGraduateEducationJou No.1 ,201Feb.5 ()16600405532015018209--- 文章编号: 我国研究生分类培养的理念.实践与困惑 吴 蔚a,何昌清b,古继宝c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a公共事务学 ...

  • 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2版):
  •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课程与教学论)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和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发展积极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基本要求是: 1.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 ...

  • 美国博士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 美国博士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美]菲利普G.阿特巴赫 美国波士顿学院国际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终身教授.博士 [摘要]美国的博士教育规模庞大,修业年限在3-9年之间.博士教育模式主要由课程学习.资格考试以及学位论文工作等三部分构成.论文是博士教育计划的核心要素,博士论文要求进行创造性研究,对相应的学科 ...

  • 郑州大学博士招生简章
  • 郑州大学2013年考博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 郑州大学于2000年7月由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河南医科大学三校合并而成,是 "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4年2月成为河南省和教育部共建高校. 郑州大学研究生教育始于1978年,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近年 ...

  •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模板
  • 安徽师范大学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代码)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代码) 授予博士学位门类(代码) 071011 生物学(0710) 理学 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制表 填表日期:2012年 7 月 1 日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要求学位 ...

  • 武汉大学201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 武汉大学201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武汉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个学科门类.学校现有43个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 ...

  • 传播学(050302)
  • 传播学(050302) (Communication Science) 学科门类:文学(05) 一级学科:新闻传播(0503) 河海大学于2001年成立新闻传播学系,2002年,开始招收广播电视新闻学全日制本科生,2006年获得传播学硕士授予权.除新闻传播学系教师之外,该学科还在校内组合学术力量,目 ...

  • 博士管理办法
  • 湖州师范学院文件 湖师院发„2014‟13号 关于印发<湖州师范学院教职工攻读 博士研究生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部门.下属学院: <湖州师范学院教职工攻读博士研究生管理办法>已经校长 办公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湖州师范学院 2014年2月25日 湖州师范学院 ...

  • 中山大学201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 中山大学201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14年中山大学计划招收博士研究生约1200人. 一.报考条件 (一)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道德品行良好.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中山大学规定的体检要求,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报考委托培养的考生年龄不限. (二) 已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及应届硕士毕业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