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出师表文言知识点积累

《隆中对》《出师表》文言知识点

(1)重点字词解释 《隆中对》

1、亮躬耕于陇亩 亲自 .3、身长八尺 .

身体

5、惟博陵崔州平 只有 .7、屯新野 驻扎 .9、谓先主曰 ..

2、好为《梁父吟》 喜欢 . 6、谓为信然 说;确实这样 ...

10、此人可就见 .

接近、趋向

4、时人莫之许也 承认、同意 .

8、先主器之 器重 .

对„„说,告诉

屈尊;拜访

11、不可屈致 委屈(他),召(他上门)来。 ..12、宜枉驾顾之 ...13、先主遂诣亮 ..

于是;拜访 14、凡三往 总共 .

16、汉室倾颓 崩溃、衰败 ..

15、因屏人曰 于是;命人退避 ...

17、孤不度德量力 衡量;估计 18、欲信大义 “信”通“伸”,伸张 ...19、遂用猖獗 因此;失败 20、然志犹未已 仍、还;止 .....

21、君谓计将安出 计策;怎样;产生 22、自董卓已来 “已”通“以” ....23、非惟天时 只是 .25、此诚不可与争锋 .

24、今操已拥百万之众 已经 .的确

26、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 可以凭借;谋取 ...

28、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大概;资助、给予 ..

27、利尽南海 物资;全部取得 ..

29、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兴旺 富裕;爱抚、爱惜 30、帝室之胄 后代 .....31、总揽英雄 广泛地罗致 32、外结好孙权 友好 ...33、命一上将将荆州 ...

将领;率领 34、将军身率益州之众 亲自 .

35、百姓孰敢箪食壶浆 谁;用箪盛饭,用壶盛浆 36、以迎将军 ....37、诚如是 果真;这样 38、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一天天 ...39、岂有意乎 有(这种)打算 ...41、每自比于管仲 常常 .43、抑亦人谋 而且 ..47、愿君勿复言 ..

40、岂愿见之乎 ..

是否(可)

42、君与俱来 一起 .

挟持、控制

占据 用来„„的

44、挟天子 .

45、因之以成帝业 凭借、依靠 46、若跨有荆益 ..

希望;再 48、所以资将军 ..

《出师表》

1、崩殂 死(皇帝) 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3、盖追先帝殊遇 原来是;优待,厚遇 ...5、恢弘志士之气 发扬扩大 6、陟罚臧否 ....

实在;时

4、以光先帝遗德 发扬光大 .

善恶

7、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显示;治 8、是以先帝简拔 因此 ....9、以遗陛下 给予 .11、亲贤臣,远小人 ..13、躬耕 亲自 .15、卑鄙:

10、悉以咨之 都;询问 ..

亲近;疏远 12、痛恨于桓灵也 痛心遗憾 ..

16、由是感激 感动,激动 ..

“有”通“又”,表余数 实现

14、猥自枉屈 降低身份 .

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17、遂许先帝 于是;答应 18、二十有一年 ...19、夙夜忧叹 早晚 ..

20、恐托付不效 .

21、深入不毛 不长草(的地方) 22、庶竭驽钝 比喻才能平庸 ....23、托臣以以讨贼兴复之效. 重任 24、以彰.其咎.

25、咨.诹善道 询问 26、临表涕零..

流下眼泪

(2)通假字

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通“伸”,伸张

自董卓已来 “已”通“以”

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阙”通“缺”,缺点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通“检”,挑选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有”通“又”

(3)词类活用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

名词作动词:用箪盛,用壶装

表明,显扬;过失

(4)一词多义

已 a.然志犹未已 停止 b.自董卓已来通 通“以” c.今操已拥百万之众 已经

遂 a.由是先主遂诣亮 就 b.遂用猖獗 因此

因 a.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凭,凭借 b.因屏人曰 于是

为 a. 好为《梁父吟》 动词,吟诵 b.谓为信然 判断词,是

c.贤能为之用 表被动,被、替d.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动词作为

于 a.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连词,跟、和 b.欲信大义于天下 介词,在 c.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介词,向

将 a.则命一上将 将领 b.将荆州之军 率领 c.君谓计将安出 将要

《隆中对》《出师表》文言知识点

(1)重点字词解释 《隆中对》

1、亮躬耕于陇亩 亲自 .3、身长八尺 .

身体

5、惟博陵崔州平 只有 .7、屯新野 驻扎 .9、谓先主曰 ..

2、好为《梁父吟》 喜欢 . 6、谓为信然 说;确实这样 ...

10、此人可就见 .

接近、趋向

4、时人莫之许也 承认、同意 .

8、先主器之 器重 .

对„„说,告诉

屈尊;拜访

11、不可屈致 委屈(他),召(他上门)来。 ..12、宜枉驾顾之 ...13、先主遂诣亮 ..

于是;拜访 14、凡三往 总共 .

16、汉室倾颓 崩溃、衰败 ..

15、因屏人曰 于是;命人退避 ...

17、孤不度德量力 衡量;估计 18、欲信大义 “信”通“伸”,伸张 ...19、遂用猖獗 因此;失败 20、然志犹未已 仍、还;止 .....

21、君谓计将安出 计策;怎样;产生 22、自董卓已来 “已”通“以” ....23、非惟天时 只是 .25、此诚不可与争锋 .

24、今操已拥百万之众 已经 .的确

26、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 可以凭借;谋取 ...

28、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大概;资助、给予 ..

27、利尽南海 物资;全部取得 ..

29、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兴旺 富裕;爱抚、爱惜 30、帝室之胄 后代 .....31、总揽英雄 广泛地罗致 32、外结好孙权 友好 ...33、命一上将将荆州 ...

将领;率领 34、将军身率益州之众 亲自 .

35、百姓孰敢箪食壶浆 谁;用箪盛饭,用壶盛浆 36、以迎将军 ....37、诚如是 果真;这样 38、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一天天 ...39、岂有意乎 有(这种)打算 ...41、每自比于管仲 常常 .43、抑亦人谋 而且 ..47、愿君勿复言 ..

40、岂愿见之乎 ..

是否(可)

42、君与俱来 一起 .

挟持、控制

占据 用来„„的

44、挟天子 .

45、因之以成帝业 凭借、依靠 46、若跨有荆益 ..

希望;再 48、所以资将军 ..

《出师表》

1、崩殂 死(皇帝) 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3、盖追先帝殊遇 原来是;优待,厚遇 ...5、恢弘志士之气 发扬扩大 6、陟罚臧否 ....

实在;时

4、以光先帝遗德 发扬光大 .

善恶

7、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显示;治 8、是以先帝简拔 因此 ....9、以遗陛下 给予 .11、亲贤臣,远小人 ..13、躬耕 亲自 .15、卑鄙:

10、悉以咨之 都;询问 ..

亲近;疏远 12、痛恨于桓灵也 痛心遗憾 ..

16、由是感激 感动,激动 ..

“有”通“又”,表余数 实现

14、猥自枉屈 降低身份 .

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17、遂许先帝 于是;答应 18、二十有一年 ...19、夙夜忧叹 早晚 ..

20、恐托付不效 .

21、深入不毛 不长草(的地方) 22、庶竭驽钝 比喻才能平庸 ....23、托臣以以讨贼兴复之效. 重任 24、以彰.其咎.

25、咨.诹善道 询问 26、临表涕零..

流下眼泪

(2)通假字

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通“伸”,伸张

自董卓已来 “已”通“以”

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阙”通“缺”,缺点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通“检”,挑选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有”通“又”

(3)词类活用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

名词作动词:用箪盛,用壶装

表明,显扬;过失

(4)一词多义

已 a.然志犹未已 停止 b.自董卓已来通 通“以” c.今操已拥百万之众 已经

遂 a.由是先主遂诣亮 就 b.遂用猖獗 因此

因 a.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凭,凭借 b.因屏人曰 于是

为 a. 好为《梁父吟》 动词,吟诵 b.谓为信然 判断词,是

c.贤能为之用 表被动,被、替d.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动词作为

于 a.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连词,跟、和 b.欲信大义于天下 介词,在 c.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介词,向

将 a.则命一上将 将领 b.将荆州之军 率领 c.君谓计将安出 将要


相关内容

  • 隆中对教学反思
  • 隆中对教学反思一: <隆中对>虽然是一篇自读课文,可是课文长,难度大,重点多.要想让学生轻松地掌握也绝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一直以来,初中文言文教学,都是采取"教师讲.学生背"的注入式教学.这种把原本鲜美的食物嚼得稀粑烂,然后再灌给学生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 ...

  • 文言文知识积累
  • 文言文知识点积累 一.常用实词 知识点总结 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用法及意义,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关键. 积累卡片 常见文言实词例释 1. 安 (1)安逸.例: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 ...

  • 隆中对 陈寿
  • 隆中对 陈寿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 知 识 和 能 力: 积累文言实词,掌握常见文言句式,培养文言语感. 2 过 程 和 方 法: 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脉络.结合<三国演义>第37和第38回,引导学生了解史家笔法和小说家笔法的异同.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发现文中人 ...

  • 初中文言文专题知识大全
  • 阅 初中文言文词语一词多义归类(七年级上册) 词 义项 例句(标明出处) 期 约定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有期>) 时 时候 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期限 度已失期(<陈涉世家>) 时常 余忆童稚时(<童趣>) 希望 期在必醉(<五柳先生 ...

  • 初中文言文词语积累(好)
  • 文言文通假字和古今双音节同形异义词语大 全 文言文通假字 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罢:通"疲":疲劳.形容词."罢夫赢老易其子而咬其骨." 颁:通"班" ...

  • 23.[隆中对]教案
  • 23.<隆中对>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重要文言实词和虚词. 2.学习本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人物的方法. 3.通过诵读品味,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重点:文言诗词和文言虚词的积累. 难点:诸葛亮为什么提出这样的策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中国古代智者谋士 ...

  • 文言文一词多义归纳整理
  •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归纳整理资料 顾 元方入门不顾. 回头看 动词 顾野有麦场 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动词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探访 动词 度 ⑴孤不度德量力 衡量〈动词〉 ⑵度已失期 估计 表推测〈动词〉 ⑶关山度若飞 过〈动词〉 伐 ⑴齐师伐我 讨伐〈动词〉 ⑵ 伐竹取道, 砍伐〈动词〉 方 ⑴ ...

  • 初中语文文言文常见句式汇总
  • 初中文言文常见句式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被动句.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 文言文中,判断句有以下八种形式: (1)用"-者,-也"来表示. 例: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

  • 初中语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
  • 初中语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 一.之 1.用作代词 (1)常用于代指人或事或物,相当于"他(她.它)们"."它"."这" 等.一般用在动词后面,作宾语. 例句:1.问所从来,俱答之.<桃花源记>--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