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父母》少先队活动课说课稿
哈达道小学 安怡 第一:背景分析
在平时与家长的谈话过程中,我得知现在的学生大都是娇生惯养,使他们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和不关心他人的自私的品质。甚至有的同学还经常对父母大呼小叫,无故发脾气,丝毫不顾及家长的感受,使做父母的很伤心。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郭建国教授说:“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的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为了让孩子们能了解父母,感恩父母, 并落实到实际生活之中, 我设计了以“感恩父母”为主题的班会。
第二:活动目的
通过主题班会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讨论,表演小品,演唱歌曲等多种形式来引导学生提高感恩父母的意识,体会父母的辛劳,明白感恩父母的道理,用实际行动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第三:活动准备
1、提前布置主题班会内容,学生收集有关“感恩父母”的材料。
2、准备班会课件。
3、学生准备如何感恩父母的发言稿。
4、准备一份感恩卡。
设计意图:父母读孩子的爱是时刻都存在的,包含在平凡是生活小事中,是孩子看不清事情的本质。而活动前的准备,其实是学生对父母之爱的一个用心感受的过程,每一个事例材料的收集,学生会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发现感受到那份浓浓的父母之爱。也给了一个学生表达自己心意的机会。
第四:活动形式
讲故事、快板、讨论、写“心愿卡”和唱歌等形式。
第五:活动过程
第一板块:感受父母之爱
(一)讲故事《地震中的妈妈》,在音乐、图片的渲染下,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在特定环境中,父母表现出的伟大的爱,深沉的爱。
(二)小组讨论并汇报:在日常生活中自己所感受到的父母之爱。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父母之爱其实是无处不在的,正是因为这种爱是那样的平凡和普通,因此,我们常常没有留意,觉得是理所当然。因此,通过这个环节就是让学生把父母的爱找出来。
第二板块:回报父母之爱
(一)在主持人的组织下,以不同的语气呼唤“妈妈”,让学生情感达到共鸣。
(二)小品表演《妈妈生病了》
通过“妈妈生病了,淘淘回家照顾妈妈,直到妈妈病好”这个故事,让学生谈谈体会。从而向淘淘学习这种感恩父母的品质。
(三)观看公益广告《洗脚》
通过观看《洗脚》让学生感受充满着浓浓爱意的一家人,彼此是怎样相互体贴和关心的,然后让学生说说看后的感受。
(四)快板《孝敬父母十要求》
(五)拍手歌《孝敬父母人人夸》
快板和拍手歌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这两种形式,感恩父母应该做些什么?
(六)写心愿卡,画“感恩树”
①想一想;②说一说;③写一写;④读一读;⑤贴一贴。
设计意图:通过这五个环节,让学生把感恩父母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落实到孩子的生活中去,有了感受,才能自己的想法,那么怎样把回报父母的想法做到呢?孩子们可能有些茫然,并不知道有多种的表现形式。而以上的形式会带给他们很多启发,让他们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情,学会感谢父母,这样才能实现本次教育的目的。
(七)全班共同表演《感恩的心》结束本次班会活动。
(八)最后,我想借用当代作家毕淑敏说过的一句话来提醒自己,也提醒我们每一位同学:“当我们年轻的时候不懂事,当我们懂事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但有些东西却永远无法补偿。”所以现在的我们,就要对父母多一份关心,尽一份孝心。也许它只是一杯粗茶,也许它只是一碗淡饭,但在爱的天平上,他们等值,因为——孝心无价!
设计意图:孩子们此时都有了心灵的共鸣,能够从心底涌出感恩之情。最后通过辅导员的总结,再次把孩子思想意识提升,让感恩的心时时存在,更懂得对父母的孝顺对父母的感恩也是存在平凡的生活中,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关爱父母,感恩父母。
《感恩父母》少先队活动课说课稿
哈达道小学 安怡 第一:背景分析
在平时与家长的谈话过程中,我得知现在的学生大都是娇生惯养,使他们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和不关心他人的自私的品质。甚至有的同学还经常对父母大呼小叫,无故发脾气,丝毫不顾及家长的感受,使做父母的很伤心。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郭建国教授说:“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的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为了让孩子们能了解父母,感恩父母, 并落实到实际生活之中, 我设计了以“感恩父母”为主题的班会。
第二:活动目的
通过主题班会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讨论,表演小品,演唱歌曲等多种形式来引导学生提高感恩父母的意识,体会父母的辛劳,明白感恩父母的道理,用实际行动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第三:活动准备
1、提前布置主题班会内容,学生收集有关“感恩父母”的材料。
2、准备班会课件。
3、学生准备如何感恩父母的发言稿。
4、准备一份感恩卡。
设计意图:父母读孩子的爱是时刻都存在的,包含在平凡是生活小事中,是孩子看不清事情的本质。而活动前的准备,其实是学生对父母之爱的一个用心感受的过程,每一个事例材料的收集,学生会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发现感受到那份浓浓的父母之爱。也给了一个学生表达自己心意的机会。
第四:活动形式
讲故事、快板、讨论、写“心愿卡”和唱歌等形式。
第五:活动过程
第一板块:感受父母之爱
(一)讲故事《地震中的妈妈》,在音乐、图片的渲染下,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在特定环境中,父母表现出的伟大的爱,深沉的爱。
(二)小组讨论并汇报:在日常生活中自己所感受到的父母之爱。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父母之爱其实是无处不在的,正是因为这种爱是那样的平凡和普通,因此,我们常常没有留意,觉得是理所当然。因此,通过这个环节就是让学生把父母的爱找出来。
第二板块:回报父母之爱
(一)在主持人的组织下,以不同的语气呼唤“妈妈”,让学生情感达到共鸣。
(二)小品表演《妈妈生病了》
通过“妈妈生病了,淘淘回家照顾妈妈,直到妈妈病好”这个故事,让学生谈谈体会。从而向淘淘学习这种感恩父母的品质。
(三)观看公益广告《洗脚》
通过观看《洗脚》让学生感受充满着浓浓爱意的一家人,彼此是怎样相互体贴和关心的,然后让学生说说看后的感受。
(四)快板《孝敬父母十要求》
(五)拍手歌《孝敬父母人人夸》
快板和拍手歌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这两种形式,感恩父母应该做些什么?
(六)写心愿卡,画“感恩树”
①想一想;②说一说;③写一写;④读一读;⑤贴一贴。
设计意图:通过这五个环节,让学生把感恩父母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落实到孩子的生活中去,有了感受,才能自己的想法,那么怎样把回报父母的想法做到呢?孩子们可能有些茫然,并不知道有多种的表现形式。而以上的形式会带给他们很多启发,让他们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情,学会感谢父母,这样才能实现本次教育的目的。
(七)全班共同表演《感恩的心》结束本次班会活动。
(八)最后,我想借用当代作家毕淑敏说过的一句话来提醒自己,也提醒我们每一位同学:“当我们年轻的时候不懂事,当我们懂事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但有些东西却永远无法补偿。”所以现在的我们,就要对父母多一份关心,尽一份孝心。也许它只是一杯粗茶,也许它只是一碗淡饭,但在爱的天平上,他们等值,因为——孝心无价!
设计意图:孩子们此时都有了心灵的共鸣,能够从心底涌出感恩之情。最后通过辅导员的总结,再次把孩子思想意识提升,让感恩的心时时存在,更懂得对父母的孝顺对父母的感恩也是存在平凡的生活中,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关爱父母,感恩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