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一[宽容他人]评课材料

《宽容他人》评课材料

本节课,胡老师对作文训练的目标定位准确,重视段落训练,注重语言积累,体现了中年段的习作教学特点。总体来说,我认为本节课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激趣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伊始,胡老师就通过和学生之间自我鼓励的互动,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营造了和谐愉快的氛围;通过播放孩子喜闻乐见的动画片,创设了情境,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同时,又用诗一样的语言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宽容,自然而然地引入了本次习作。使枯燥的习作课变得情趣盎然,激发了学生说和写的兴趣。正可谓“未成曲调先有情”,为下一步充分练说和下笔成文奠定了情感基础。

二、分层练说:磨刀不误砍柴功

从说到写,是作文教学遵循的一个原则。说话是从内部语言到书面语言的桥梁。加强对学生口头语言的训练,是保证由句到段的过渡乃至完成小学作文教学任务的需要。在本节习作课的教学中,胡老师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学生认知基础和年龄特点,精心设计并安排了三个层次的练说:同桌说,说清楚;小组说,说生动;整体说,说完整。整个教学过程先口语交际,再习作,融口语交际、习作为一体,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开拓了思路,做到了说和写的相互配合、渗透。可以说,胡老师的这节课无不体现着“从说到写”的这一科学规律。最后,口头语言倾泻于笔端,便是生动的文章,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也顺利达成。

三、细节描写:细微之处见真情

弱水三千,当只取一瓢饮。习作训练内容丰富,但是胡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并没有面面俱到地进行全方位的训练,而是遵循了“小学中年级的训练以片断训练为重点”的原则,重点对心理活动的描写进行了适当的点拨和指导。心理活动的描写一直是学生习作中的难题,由于心理活动

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事过境迁,学生无法重新获得当时的感受,但是胡老师通过为学生提供典型片断、回顾单元重点课文、调动学生已有积累、为学生提供好词好句等手段,激活了学生的心理体验,捕捉了心情,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心理活动的描写,做到了“运用细节描写还原真实生活”。

四、注重积累: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作人教授曾多次说过,作文教学要注意“三个积累”:语言的积累、生活的积累、感受的积累。在本节习作课的教学中,胡老师就适当的调动了学生的这三个积累。比如在选材时,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打开记忆的闸门,从这些多如繁星的事情当中,选取一件最能体现你宽容别人的事。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积累。在训练“说生动”时,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认知,并为学生提供了采撷花絮,让学生在运用原有的语言积累的同时又积累了新的语言;在进行“说完整”的训练时,教师适时提问:宽容了别人,你自己有什么收获?调动了学生感受的积累;在说完整之前,出示范文,注重听说结合,对学生的作文综合能力起到了引领、示范的作用。相信每次习作课都这样上的话,孩子们的积累一定会越来越丰富,写起作文来也会得心应手了。

课堂——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对胡老师这堂习作课学习、思考过程中,我还存有一个困惑,就是教学时间安排是否合理。本节课,教师在激发学生写作动机,指导表达、说作文给的时间是相当充分的,但因此下笔成文的时间安排上就稍显仓促。

总之,胡老师的这节习作课,充分运用了我校的作文教学模式,通过教师适当的引导点拨、调动学生各方面的积累、教会学生运用方法,使习作指导水到渠成,达到了“课伊始,趣亦生;课进行,趣亦浓;课结束,趣犹存”的境界。

《宽容他人》评课材料

本节课,胡老师对作文训练的目标定位准确,重视段落训练,注重语言积累,体现了中年段的习作教学特点。总体来说,我认为本节课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激趣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伊始,胡老师就通过和学生之间自我鼓励的互动,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营造了和谐愉快的氛围;通过播放孩子喜闻乐见的动画片,创设了情境,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同时,又用诗一样的语言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宽容,自然而然地引入了本次习作。使枯燥的习作课变得情趣盎然,激发了学生说和写的兴趣。正可谓“未成曲调先有情”,为下一步充分练说和下笔成文奠定了情感基础。

二、分层练说:磨刀不误砍柴功

从说到写,是作文教学遵循的一个原则。说话是从内部语言到书面语言的桥梁。加强对学生口头语言的训练,是保证由句到段的过渡乃至完成小学作文教学任务的需要。在本节习作课的教学中,胡老师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学生认知基础和年龄特点,精心设计并安排了三个层次的练说:同桌说,说清楚;小组说,说生动;整体说,说完整。整个教学过程先口语交际,再习作,融口语交际、习作为一体,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开拓了思路,做到了说和写的相互配合、渗透。可以说,胡老师的这节课无不体现着“从说到写”的这一科学规律。最后,口头语言倾泻于笔端,便是生动的文章,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也顺利达成。

三、细节描写:细微之处见真情

弱水三千,当只取一瓢饮。习作训练内容丰富,但是胡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并没有面面俱到地进行全方位的训练,而是遵循了“小学中年级的训练以片断训练为重点”的原则,重点对心理活动的描写进行了适当的点拨和指导。心理活动的描写一直是学生习作中的难题,由于心理活动

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事过境迁,学生无法重新获得当时的感受,但是胡老师通过为学生提供典型片断、回顾单元重点课文、调动学生已有积累、为学生提供好词好句等手段,激活了学生的心理体验,捕捉了心情,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心理活动的描写,做到了“运用细节描写还原真实生活”。

四、注重积累: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作人教授曾多次说过,作文教学要注意“三个积累”:语言的积累、生活的积累、感受的积累。在本节习作课的教学中,胡老师就适当的调动了学生的这三个积累。比如在选材时,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打开记忆的闸门,从这些多如繁星的事情当中,选取一件最能体现你宽容别人的事。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积累。在训练“说生动”时,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认知,并为学生提供了采撷花絮,让学生在运用原有的语言积累的同时又积累了新的语言;在进行“说完整”的训练时,教师适时提问:宽容了别人,你自己有什么收获?调动了学生感受的积累;在说完整之前,出示范文,注重听说结合,对学生的作文综合能力起到了引领、示范的作用。相信每次习作课都这样上的话,孩子们的积累一定会越来越丰富,写起作文来也会得心应手了。

课堂——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对胡老师这堂习作课学习、思考过程中,我还存有一个困惑,就是教学时间安排是否合理。本节课,教师在激发学生写作动机,指导表达、说作文给的时间是相当充分的,但因此下笔成文的时间安排上就稍显仓促。

总之,胡老师的这节习作课,充分运用了我校的作文教学模式,通过教师适当的引导点拨、调动学生各方面的积累、教会学生运用方法,使习作指导水到渠成,达到了“课伊始,趣亦生;课进行,趣亦浓;课结束,趣犹存”的境界。


相关内容

  • 语文S版四年级教学建议
  • 语文S版四年级教学建议 一.教材分析 四年级语文教科书分为上下两册,每册各有课文32篇,分精读和略读两大类.其中精读课文每册各23篇,略读课文各9篇.每册教材将课文分为八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三个部分. 1.导语.导语的主要作用是揭示单元学习的内容,点明单元主题和训练重点,激发学 ...

  • A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 2012年小学语文A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班级状况分析. 本班共27人,新学期又调入2人,其中男生12人,女生17人.学生来源非常广泛,除了合并的三个村的,还有许多外省的,因此学生比较复杂,班级现状不容乐观.根据检查学生暑假作业和分析上学期未考试成绩等,找出以下需改进点:学生两极分化现象比较 ...

  •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整体备课
  •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整体备课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专题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心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初识鲁迅,轻叩诗歌的大门,人与动物,艺术的魅力. 本册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二组"祖国在我心中"和第六组"轻叩诗歌的大门&quo ...

  •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
  •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 教学材料: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课文学习 56课时 综合性学习 14课时 口语交际 7课时 习作指导 14课时 回顾拓展 14课时 机动时间 15课时 总计 120课时 一.教材简析 (一 ...

  • 六上册教材分析
  •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材介绍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 ...

  • 关于人三下作文
  • 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习作编排特色 课程教材研究所 郑 宇 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练习的起始年级.从低年级的"写话"到中年级的"习作",写的比重明显加大,不仅写的内容宽泛了,而且写的次数也增多了.如何在习作之初,为学生的习作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 ...

  • 五年级语文教学总设计
  • 五年级语文教学总设计 (2010--2011年学年度上学期) 指导思想 该抓牢的基础部分要抓牢,该放开的活动部分要放开. 设计理念 人教版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编写思路和呈现方式紧紧围绕改变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改革,力图实现教科书功能的转变,多角度引导语文学习,让学生和老师都动起来. 本总设计通过对 ...

  • 单元整体: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新体系
  • 作者:李怀源 语文教学通讯 2013年12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描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如何学习语言文字运用,需要建立一个新的语文学 ...

  •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心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初识鲁迅,轻叩诗歌的大门,人与动物,艺术的魅力. 本册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二组"祖国在我心中"和第六组"轻叩诗歌的大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