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互联网题库
一、单选题
1、全球能源资源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和水能、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等()。
A.一次能源;二次能源 B.不可再生能源;一次能源
C.化石能源;清洁能源 D.化石能源;一次能源
答案:C
2、受电网输电能力等因素限制,电力主要以()平衡为主。
A.国内和区域内 B.区域内 C.洲内 D.国内
答案:A
3、北极地区()资源丰富且分布广,技术可发量约1000亿千瓦。
A.水能 B.太阳能 C.风能 D.海洋能
答案:C
4、()是相对清洁的化石能源。
A.煤炭 B.石油 C.天然气 D.沼气
答案:C
5、北极圈及其周边地区()资源十分丰富,简称“一极”。
A.风能 B.太阳能 C.水能 D.天然气
答案:A
6、()是全球互联程度最高的洲际电网。
A.欧洲电网 B.亚洲电网 C.美洲电网 D.欧亚电网
答案:A
7、中国()太阳能资源比很多低纬度地区丰富。
A.甘肃北部 B.宁夏北部 C.新疆 D.青藏高原
答案:D
8、()是亚洲理论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基地。
A.长江 B.黄河 C.恒河 D.印度河
答案:A
9、能源供应面临的挑战是总量增长、()、供应成本。
A.供应类型 B资源制约 C全球气候变暖 D.生态环境破坏
答案:B
10、适应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需要,应加快构建()。
A.智能电网 B特高压电网 C全球电力高效配臵平台 D洲际电网
答案:C
11、能源供应是影响能源发展的重要经济因素,目前化石能源与清洁能源成本总体呈现出()的趋势。
A.共同上升 B共同下降 C.一升一降 D.一降一升
答案:C
12、根据国际能源署预测,从2000年到2030年,世界一次能源需求增长的60%以上将来自()。
A.北美地区 B.欧洲地区 C.发展中国家 D.南美地区
答案:C
13、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
A.70% B.60% C.80% D.75%
答案:B
14、现阶段,世界()规模有限,不能适应未来能源清洁化发展要求。
A.电力生产 B.电力输送 C.电力开发 D.电力配臵
答案:D
15、提高()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可以增加经济产出,提高全社会整体能效。
A.电能 B.石油 C.煤炭 D.天然气
答案:A
16、全球化石能源配臵具有总量大、环节多、()等特征。
A.效率低 B.远距离输送 C.成本高 D.污染高
答案:B
17、按照目前世界平均开采强度,全球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分别可开采( )年。
A.112、52、53 B.113、53、55 C.114、52、53 D.115、53、55
答案:B
18、国外最大的风力发电场在( )。
A.英国 B.德国 C.美国 D.中国
答案:C
19、亚洲太阳能理论蕴藏量每年约( )万亿千瓦〃时。
A.16500 B.22500 C.37500 D.60000
答案:C
20、中国自( )年开始实施“金太阳工程”,为工业园区等用户侧分布式光伏发电提供约50%的初始投资补贴。
A.2008 B.2009 C.2010 D.2011
答案:B
21、美国参议院能源委员会投票通过了(),2013-2021年每年将投入不少于2.5亿美元补贴屋顶光伏。
A.千万太阳能屋顶计划 B.可再生能源国家行动计划 C尼赫鲁国家太阳能计划 D.金太阳工程
答案:A
22、中国自2009年起将全国分为四类风能资源区,分别制定了()千万.时的标杆上网电价。
A.0.46、0.51、0.58、0.61 B.0.51、0.54、0.58、0.61
C.0.51、0.56、0.58、0.61 D.0.51、0.56、0.58、0.65
23、在清洁能源利用方面,重点是要建立()随市场供需形势波动的电力市场,从根本上解决清洁能源发电与用电不匹配的问题。
A.输送功率 B.电价 C.电能质量 D.损耗
答案:B
24、实施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全球能源供需格局将发生重大改变,总的方向是生产( )、配臵( )、消费( )。
A.清洁化;全球化;电气化 B.绿色化;全球化;科技化
C.清洁化;全球化;科技化 D.绿色化;全球化;电气化
答案:A
25、实施清洁替代的必然性有保障能源供应、保护生态环境、()。
A.推动经济发展 B.推动电网发展 C.推动能源发展 D.降低供应成本 答案:A
26、2014年中美两国共同发布《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国政府提出()左右碳排放达到峰值。
A.2020 B.2025 C.2030 D.2050
答案:C
27、美国2009年通过(),首次提出国家减排方案。
A.2030年气候和能源框架 B.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
C.全方位能源战略 D.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
答案:B
28、电能是清洁、高效、便捷的二次能源,终端利用效率高,使用过程()。
A.清洁、零排放 B.清洁、高排放 C.清洁、低排放 D.污染、低排放 答案:A
29、实施()是提升电气化水平的重要内容。
A.清洁替代 B.智能电网 C.电能替代 D.全球联网
30、“来的是清洁电”是()的必然结果。
A.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 B.清洁替代 C.电能替代 D.发展智能电网 答案:B
31、预计到2050年,全球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有()。
A.30% B.40% C.50% D .60%
答案:C
32、()是新一代能源革命的重要方向。
A.电能替代 B.清洁替代 C.以电代煤 D.以电代油
答案:B
33、()是能源转型的必然规律。
A.电能替代 B.清洁替代 C.以电代煤 D.以电代油
答案:B
34、()是解决能源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
A.电能替代 B.清洁替代 C.以电代煤 D.以电代油
答案:A
35、提高能源开发利用效率关键在于()。
A.技术创新;B.制度保障;C.能源存储量;D.协同机制
答案:A
37、未来,以()为主导,以()为中心的能源发展格局下,()将成为能源配臵的主要载体。
A.电、清洁能源、电网 B.清洁能源、电、电网
C.电网、电、清洁能源 D.清洁能源、电网、电
答案:B
39、能源利用()发展的规律性,决定了以电为中心的终端能源消费趋势。
A.从高碳到低碳 B.从化石能源到清洁能源
C.从低效到高效 D.从局部平衡到大范围配臵
答案:C
40、能源配臵()发展的规律性,决定了以电网为平台的能源输送趋势。
A.从高碳到低碳 B.从化石能源到清洁能源
C.从低效到高效 D.从局部平衡到大范围配臵
答案:D
41、能源开发()发展的规律性,决定了以清洁能源为主导的能源生产趋势。
A.从高碳到低碳 B.从化石能源到清洁能源
C.从低效到高效 D.从局部平衡到大范围配臵
答案:A
42、全球能源观的总体目标是()。
A.可持续发展 B.两个替代 C.统筹协调 D.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 答案:A
43、全球能源观的基本原则是()。
A.可持续发展 B.两个替代 C.统筹协调 D.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 答案:C
44、全球能源观的战略重点是()。
A.可持续发展 B.两个替代 C.统筹协调 D.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 答案:D
45、全球能源观以()为载体,统筹全球能源资源开发、配臵和利用。
A.全球能源互联网 B.电力网 C.智能电网 D.特高压电网
答案:A
46、全球能源观的首要任务就是( )。
A.要转变过度依赖化石能源的发展方式,保障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B.发展清洁能源
C.以全球性、开放性的眼光看待能源发展问题
D.实现“两个替代”。
答案:A
47、全球能源观提出的发展趋势是( )。
A.统筹协调 B.可持续发展
C.“两个替代” D.清洁化、电气化、网络化、智能化
答案:D
48、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以()理念构建的能源、市场、信息和服务高度融合的新型能源体系架构。
A.电力网 B.互联网 C.物联网 C.能源网
答案:B
49、能源配臵从局部平衡向大范围互联发展的规律性,决定了以电网为平台的能源输送趋势,这是实施“两个替代”的()。
A.重要基础 B.战略方向 C.战略重点 D.发展趋势
答案:A
50、()作为新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力。
A.均衡经济 B.低碳经济 C.可持续经济 D.全球经济
答案:B
51、全球经济发展趋向(),各地区人均能源需求差距将()。
A.不均衡、扩大 B.下跌、扩大 C.均衡、缩小 D.平稳、缩小
答案:C
52、全球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将成为未来()能源。
A.辅助 B.主导 C.重要 D.非主流
答案:B
53、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加速()低碳化发展。
A.能源生产 B.能源供应 C.能源消费 D.能源结构
答案:D
54、()促进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实现能源需求减量。
A.技术进步 B.政策调控 C资源禀赋 D经济社会发展
答案:A
55、全球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到2050年将控制在()亿吨以内。
A.100 B.120 C130 D110
答案:B
56、()引导能源生产和利用。
A.技术进步 B.能源政策 C资源禀赋 D经济社会发展
答案:B
57、到2050年,电能占据终端能源需求的“半壁江山”,比重达到(),人类进入了“电力无处不在”的电气时代。
A.0.50 ;B.0.55 ;C.0.62 ;D.0.52
答案:D
61、我国能源资源和消费中心呈()分布。
A逆向;B正向;C相同;D无关
答案:A
63、对全球能源电力需求进行情景分析采用的是( )模型。 A“终端能源需求—能源加工转化—一次能源需求”
B“终端能源开采—能源加工转化—一次能源生产”
C“终端能源开采—能源集中运输—一次能源生产”
D“终端能源需求—能源集中运输—一次能源需求”
答案:A
64、未来全球一次能源需求持续(),增速()。
A.增长,放缓 B增长,加快 C降低,加快 D.降低,放缓
答案:A
65、全球能源消费中,()是人均消费最高、能源消费最密集的地区。
A.亚洲 B.南美洲 C欧美 D.非洲
答案:C
66、全球能源需求布局受()影响很大。
A.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 B.全球人口
C.全球能源分布 D.全球能源供应水平
答案:A
67、2010~2050年,以下各大洲电力需求年均增长率最高的是( )。 A欧洲 B北美洲 C亚洲 D非洲
答案:D
68、2010~2050年,以下各大洲电力需求年均增长率最低的是( )。 A欧洲 B北美洲 C亚洲 D非洲
答案:A
69、电力需求增速()能源需求增速,电力在能源结构中的优势地位日益明显。
A.高于 B等于 C低于
答案:A
70、2050年,以下各大洲年人均电力消费水平最高的是( )。 A欧洲 B北美洲 C亚洲 D非洲
答案:B
71、2051年,以下各大洲年人均电力消费水平最高的是( )。 A欧洲 B北美洲 C亚洲 D非洲
答案:D
72、从能源需求看,2050年全球一次能源需求将达到()吨标准煤,其中电力需求量达到()千瓦•时。
A300万亿,73万亿 B300亿,73亿 C300亿,73万亿 D 300万亿,73亿
答案:C
73、在清洁能源加快发展情境下,预计到2050年,全球清洁能源发电量将占总电量的()。
A60% B70% C80% D90%
答案:D
74、到2050年,亚洲清洁能源电量约占全球清洁能源总电量的(),非洲约占16%,成为最重要的太阳能开发地区。
A.29% B39% C49% D59%
答案:C
75、下列不属于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的是()。
A中国西南水电基地 B中国“三北”风电基地
C中国西北太阳能发电基地 D中国西北风电基地
答案:D
76、“三北”地区风能资源约占全国陆上风能资源总量的()左右。 A60% B70% C80% D90%
答案:C
77、非洲拥有良好的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的发展条件,居各大洲第( )位。
A一;B二;C三;D四
答案:B
78、2050年,以下各大洲分布式发电所占比重最大的是( )。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北美洲
答案:A
79、预计到2050年,全球发电结构中的水电发电比重将达到( )。 A35%;B31%;C14% D6%
答案:C
80、预计到2050年,全球发电结构中的生物质能及其他发电比重将达到( )。
A35%;B31%;C14% D6%
答案:D
81、2050年,太阳能发电占分布式发电的比例为( )左右。 A54% B21% C10% D9%
答案:A
82、2050年,( )发电是分布式发电最主要的形式,预计占54%左右。 A太阳能 B水能 C风能 D生物质能
答案:A
83、预计2050年,化石能源发电量占全球总电量的( )左右。
A.10% B20% C30% D40%
答案:A
84、中国“三北”地区风资源占全国陆上风资源的百分之()
A.60% B70% C80% D90%
答案:C
85、中亚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
A.哈萨克斯坦 B吉尔吉斯斯坦 C乌兹别克斯坦 D.塔吉克斯坦
答案:A
86、从能源需求看, 2050年全球一次能源需求将达到( )亿吨标准煤。 A300 B73 C63 D237
答案:A
87、以电为中心、全球配臵的清洁能源发展格局逐步形成,全球电力流规模和()将大幅提升。
A. 生产效率 B. 生产规模 C. 输送效率 D. 输送距离
答案:D
88、()在资源较好地区的发电成本可与化石能源发电进行竞争。
A. 陆上风电 B. 海上风电 C. 太阳能发电 D. 水电
答案:A
89、从世界各大洲电力供需平衡情况来看,()以自我平衡为主。
A. 北美洲 B. 南美洲 C. 非洲 D. 大洋洲
答案:C
90、()电力需求保持较快增长,未来电力供应缺口不断增大,是电力受入型地区。
A. 南美洲 B. 亚洲 C. 非洲 D. 大洋洲
答案:B
91、北美洲电力供需以()为主,并适度接受北极地区风电。
A. 受入 B. 输出 C. 自我平衡 D. 清洁能源
答案:C
92、()地区的可再生资源非常丰富,是电力输出型地区。
A. 大洋洲 B. 亚洲 C. 非洲 D. 大洋洲
答案:C
93、()资源丰富,电力需求规模相对较小,是电力输出型地区。
A. 大洋洲 B. 亚洲 C. 非洲 D. 大洋洲
答案:A
94、“一极一道”电力开发外送优先开发()。
A. 中国西南水能 B. 中亚风能 C. 墨西哥太阳能 D. 北非太阳能 答案:D
95、从地理位臵看,亚洲和欧洲开发利用()资源明显具有地理优势。
A. 赤道地区风电 B. 赤道地区太阳能
C. 北极地区风电 D. 北极地区太阳能
答案:C
96、从地理位臵看,欧洲开发利用()的优势更明显。
A. 赤道地区风电 B. 赤道地区太阳能
C. 北极地区风电 D. 北极地区太阳能
答案:B
97、2030年前,全球电力流以各大洲内跨国及距离较近的()优先开展跨洲联网,但跨洲电力流规模不大,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A. 亚洲-欧洲 B. 北极-亚洲 C. 北极-欧洲 D. 北非—欧洲 答案:D
98、2030-2050年间,随着清洁能源发电技术和输电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成熟,“一极一道”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进入()阶段。
A. 大规模开发 B. 迅速发展 C. 小范围开发 D. 起步发展
答案:A
99、基于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能源资源供应、能源环境约束、能源技术进步和能源政策调控的趋势研判,预计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由2010年的188亿吨标准煤增至2050年的300亿吨标准煤,年均增长1.2%,()经济平均增速。
A高于;B低于;C等于;D不确定
答案:B
100、下列哪项不属于研究全球电力流布局时应坚持的原则( )。 A低碳发展原则 B电网互联原则 C经济高效原则 D技术可行原则 答案:B
101、下列哪项不属于研究全球电力流布局时应做到的三个统筹( )。 A统筹考虑集中式和分布式清洁能源开发
B统筹考虑本地和远方清洁能源开发
C统筹考虑大洲内电力平衡与洲际能源互补
D统筹考虑各国电网构成
答案:D
102、在研究全球电力流布局时要坚持( ),做到( )。 A四个原则;三个统筹 B三个原则;四个统筹
C五个原则;三个统筹 D四个原则;两个统筹
答案:A
103、2030年之前,全球电力流主要以( )为主。
A洲内跨国及距离较近的跨洲输电 B跨洲联网输电
C全球互联 D国家泛在智能电网
答案:A
105、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基本组成单元是( )。
A国家泛在智能电网;B坚强智能电网;C特高压电网;D清洁能源智能电网 答案:A
106、坚强智能电网的骨干网架是( )。
A清洁能源输送通道;B全球能源互联网;C智能电网;D特高压电网 答案:D
107、截至2014年底,国家电网公司获得智能电网相关专利( )项。 A611;B1622;C9690;D11312
答案:D
108、( )年国家电网公司制定了《 坚强智能电网发展规划纲要》。 A2004;B2006;C2009;D2010
答案:C
109、国家电网公司制定并发布的《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规划》中,提出( )个专业分支。
A6;B8;C5;D9
答案:B
110、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阶段是到()实现跨洲互联。
A2020;B2030-2040;C2040-2050;D2020-2030
答案:B
112、全球能源互联网是( )的物理基础。
A培育新兴产业; B能源互联网; C能源资源优化配臵;D全球电力市场交易 答案:D
113、形成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动力的制度基础是( )。
A全球化的治理机制;B全球化的组织机制;
C全球化的运行机制;D全球化的市场机制
答案:D
114、推动了清洁能源加快发展的是( )。
A大容量储能技术;B信息通信与能源电力技术融合;C输电技术创新;D清洁低碳高效的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创新
答案:D
115、推动了电力配臵向全球电网互联发展的是( )。
A大容量储能技术; B信息通信与能源电力技术融合;
C清洁低碳高效的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创新; D输电技术创新
答案:D
116、推动了电网智能化发展的是( )。
A大容量储能技术;B输电技术创新;
C清洁低碳高效的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创新;D信息通信与能源电力技术融合 答案:D
117、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总体布局是( )。
A由跨洲电网、跨国电网、国家泛在智能电网组成,各洲际电网协调发展; B由国家电网、跨国电网、国家泛在智能电网组成,各洲际电网协调发展; C由国家电网、跨国电网、国家泛在智能电网组成,各层级电网协调发展; D由跨洲电网、跨国电网、国家泛在智能电网组成,各层级电网协调发展
答案:D
118、实施全球配臵的原则是由( )所决定的。
A全球能源资源与负荷中心逆向分布特征; B清洁低碳发展目标; C能源发展战略规划; D分布式清洁能源特征
答案:A
119、非洲与欧洲电源结构不同,北非多为()发电,欧洲北部则更多的是风电和水电,电网互联后可以页加有效地利用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优化北非和欧洲的能源结构。
A太阳能;B风能;C潮汐能;D水能
答案:A
120、非洲与欧洲距离较近,存在气候差异,负荷特性(),联网经济效益明显,具有很好的联网条件。
A互补;B相近;C相斥;D一致
答案:A
121、()主要承载北非、东非、中东、澳大利亚、南美洲等赤道地区的太阳能发电基地电力的外送功能,也是实现北半球、南半球互联的主要联络通道。
A赤道地区电力外送通道;B北极地区电力外送通道;
C跨洲联网通道; D洲内联网通道
答案:A
122、考虑到大规模远距离输电和跨大洲联网的需求,未来()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电力外送和洲际大容量交换通道将主要釆用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
A一极一道;B一极两道;C两极一道;D一极三道
答案:A
123、考虑到未来髙寒地区可再生能源开发和输电技术发展,以及非洲可再
生能源开发规模的不确定性,未來的“一极一道”电力流也可能降到()千瓦〃时左右。
A10万亿;B5万亿;C3万亿;D8万亿
答案:A
124、依据全球配臵清洁能源的需求分析,预计2050年,通过北极通道送出的电量规模可达()千瓦〃时/年、赤道地区电量外送规模可达9万亿千瓦〃时/年,合计输送电量占全球用电需求的16%,此外存在一定比例的跨洲电力交换,获取错峰、资源互补、共享备用等联网效益。
A1万亿;B2万亿;C3万亿;D5万亿
答案:C
125、()一方面承载着格陵兰岛、挪威海、巴伦支海、喀拉海、白令海峡等北极风电基地的电力外送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实现北半球三大洲联网、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战略平台。
A北极地区电力外送通道;B赤道地区太阳能发电外送通道;
C跨洲联网通道; D洲内联网通道
答案:A
130、随着欧洲北部陆地和北海风电资源完成开发后,可以加快格陵兰岛、挪威海和巴伦支海风能资源开发向()送电。
A亚洲;B欧洲;C非洲;D北美洲
答案:B
131、预计()年,格陵兰岛风电基地向北美洲地区输电量约1万亿千瓦〃时/年,输电通道能力需求约2亿千瓦。
A2020;B2030;C2050;D2045
答案:C
132、预计2050年,北极风电基地向东北亚地区输电量约1.2万亿千瓦〃时/年,输电通道能力需求约()亿千瓦。
A2.4;B1.2;C3.6;D4.8
答案:A
133、预计2050年,格陵兰岛、挪威海和巴伦支海风电基地向欧洲地区输电量约()万亿千瓦〃时/年,输电通道能力需求约1.6亿千瓦。 A1.6;B1.2;C0.8;D0.4
答案:C
134、电网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是( )的出现。
A跨洲电网;B坚强智能电网;C特高压输电;D智能电网
答案:C
135、以下不属于全球能源互联网技术支撑的是( )。
A清洁发电;B特高压电网;C大容量储能;D智能电网
答案:D
136、国家电网公司规划到2020年建成“三华”特高压同步电网和()回特高压直流工程。
A.14 B16 C17 B19
答案:D
137、中国自( )年就开展了特高压交流输电的前期论证和可行性研究。 A1972;B1986;C2004;D2006
答案:B
138、自( )年中国全面开始发展特高压以来,在技术、装备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
A1986;B2004;C2006;D2009
答案:B
139、在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的潜供电流控制方面,国家电网公司通过( ),有效抑制潜供电流,提高了线路单相重合成功率,有力保障了系统供电可靠性。
A在特高压电抗器中性点装设小电抗元件; B深度抑制操作过电压水平; C导线布臵优化; D无功控制
答案:A
140、国家电网公司联合电工装备制造企业,自主研制了世界首台额定电压1000千伏、额定容量( )万千伏〃安的特高压交流变压器。 A100;B150;C300;D450
答案:C
141、全球化的( )是形成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动力的制度基础。 A组织机制;B市场机制;C运行机制;D政策保障
答案:B
142、在联合国设立全球能源互联网合作联盟属于全球能源互联网合作机制中的( )。
A组织机制;B市场机制;C运行机制;D政策保障
答案:A
143、第( )次工业革命后,传统化石能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升。 A一;B二;C三;D四
答案:A
144、建好( ),既是对我们建设、管理、运行能力的全面考验,也是后续“五交八直”等重点工程加快推进的基础。
A四交四直;B三交一直;C一交三直;D二交七直
答案:A
146、到(),国家电网公司基本建成以()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以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坚强国家电网,全面提高电网的安全性,经济性,适应性和互动性。
A2020年,智能电网; B2020年,特高压电网;
C2020年,超高压电网; D2015年,特高压电网
答案:B
147、()是储能发展较早的国家,目前拥有全球近半的储能示范项目,并且出现了若干实现商业应用的储能项目。
A美国;B日本;C英国;D法国
答案:A
148、在我国白城地区辽阔的草原上,正在兴建大型的风能发电站,风能发电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下列有关风能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技术上已经比较成熟;B风能的资源丰富;
C对环境无污染;D风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答案:D
149、国家电网公司已建成投运了()条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 A2;B3;C4;D5
答案:C
150、淮南-浙北-上海1000千伏同塔双向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于()年9月投运,是世界首个商业化运行的同塔双向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 A2011;B2012;C2013;D2014
答案:C
151、截至2014年底,国家电网公司在运在建特高压输电线路长度近()千米,变电(换流)容量约1.6亿千伏〃安(千瓦)。
A15000;B16000;C17000;D18000
答案:B
152、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于()投入商业运行。
A2008年7月;B2009年7月;C2010年7月;D2011年7月
答案:C
155、到2050年,电能占据终端能源需求的“半壁江山”,比重达到()%。
人类进入了“电力无处不在”的电气化新时代。
A50;B52.2;C55.2;D56.2
答案:B
156、依托全球能源互联网,“两个替代”全面实施,清洁能源实现大发展,清洁电力得到全面应用,绿色低碳能源成为新时尚。到2050年,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至()%,成为世界主导能源。
A75;B80;C85;D90
答案:B
158、全球能源互联网以()为指导,更为注重可再生能源利用,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理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为人类社会发展指明了前途和方向。
A全球能源观;B可持续发展;C新能源开发;D全球互联网
答案:A
159、()是现代化的基础,()造了文明的本质,决定了文明的组织结构、商业和贸易成果的分配、政治力量的作用形式,指导社会关系形成与发展。 A能源,能源机制; B能源,资源机制;
C资源,能源源机制; D资源,资源机制
答案:A
160、全球能源互联网成为保障社会稳定的()。
A基石;B纽带;C核心;D基础
答案:A
161、全球能源互联网成为维系世界和平的()。
A纽带;B核心;C基础;D重心
答案:A
162、大型水电基地中不包括哪条河流流域?
A.金沙江、B.雅砻江、C.大渡河、D.雅鲁藏布江
答案:D
164、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
A.复奉直流;B.锦苏直流;C.哈郑直流;D.溪浙直流
答案:B
165、中国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采用的电压互感器是
A.电磁式;B.电容式;C.电子式;D.倒臵式
答案:B
167、世界上路径最长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
A.复奉直流;B.锦苏直流;C.哈郑直流;D.溪浙直流
答案:C
171、特高压交直流混合电网是指在超高压交流电网的基础上采用了()交流和±800kV及以上直流特高压并联同步或异步输电的输电网。
A.800kV;B.1000kV;C.500kV;D.750kV
答案:B
172、2012年锦屏-苏南±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成投运,工程额定电压(),额定功率(),额定电流4500A,直流线路长2059km。
A.800kV 3600MW; B.±800kV 3600MW;
C.800kV 7200MW; D.±800kV 7200MW
答案:D
174、中国第一项直流输电工程是()。
A.舟山直流输电工程;B.嵊泗直流输电工程;
C.葛上直流输电工程;D.云广直流输电工程
答案:A
186、智能电网建成后,将形成结构坚强的受端电网和送端电网,电力承载能力显著加强,形成( )的特高压输电网络,实现大水电、大煤电、大核电、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跨区域、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高效率输送,
区域间电力交换能力显著提升
A.强交、强直;B.弱交、弱直;C.强交、弱直;D.弱交、强直
答案:A
187、国家电网公司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分为( )个阶段
A.1;B.2;C.3;D.4
答案:C
188、20世纪末,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相继开展了智能电网相关研究,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与( )
A.欧洲;B.非洲;C.亚洲;D.澳洲
答案:A
190、( )年,1000kV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投运,使中国成为当今世界交流输电电压等级最高的国家。
A.2007;B.2008;C.2009;D.2010
答案:C
191、2009年底,额定容量( )的±800kV四川向家坝--上海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成功实现单极投产。
A.5000MW;B.4000MW;C.6400MW;D.8000MW
答案:C
192、中国电网的发展,同样遵循了电网发展的客观规律。大型水电站和煤电基地的建设,有力地推动了超/特高压( )输电和大规模联网,电网规模经历了从地区级电网发展到省网,再通过省间联网形成跨省区域性电网,并逐步形成了全国联网
A.交流;B.直流;C.交直流;D.柔性
答案:C
200、超导电缆采用高电流密度的超导材料作为电流导体,其传输容量将比常规电缆高()倍。
A.3-5;B.8-10;C.20-30;D.30-50
答案:A
208、近年来,我国能源市场同煤炭和电力相比,国际油气市场对我国能源市场的影响更为显著,我国已成为全球第()大原油进口国。
A.一;B.二;C.三;D.四
答案:B
215、2012年2月,国家电网公司成功中标()国家能源网公司股权项目,这是我国首次成功收购国家级输电网和天然气输送网。
A.菲律宾;B.葡萄牙;C.巴西;D.泰国
答案:B
216、非洲与欧洲距离较近,存在气候差异,负荷特性( ),联网经济效益明显,具有很好的联网条件。
A互补; B. 相近; C. 相斥; D. 一致
答案:A
217、为了更加安全可靠地将()发电送至负荷中心,还需要加快各国泛在智能电网建设。
A化石能源; B. 清洁能源; C. 可再生能源; D. 风能
答案:B
218、各国智能电网网架建设需要与()骨干网架有效衔接,保障本国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满足国内清洁能源开发利用要求,实现外来清洁电力落得下、国内富余电力送得出,国内外能源资源统筹优化配臵。
A坚强智能电网; B.小型电网; C. 互联大电网; D. 全球能源互联网 答案:D
219、适应大规模淸洁能源发电,通过大容量直流输电送出,需要依托坚强的()电网,形成强交流、强直流联合运行、相互补充、相互支撑、相辅相成的电网格局。
A直流; B. 交流; C. 交直流; D. 网架建设
答案:B
220、中国国家电网公司规划到()年建成“三华”(华北、华中、华东)特高压同步电网和19回特高压直流工程,形成西电东送、北电南送格局,跨区输电能力将达3.8亿千瓦,实现能源资源大范围互济互通、优化配臵。 A2020; B.2030; C. 2024; D. 2045
答案:A
221、中国国家电网加快建设特髙压交直流电网和跨区电网,初步形成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坚强网架,电网安全稳定水平显著提高。 A交直流; B. 直流; C. 交流; D. 互联网
答案:A
222、()向家坝—上海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于2010年7月8日实现双极全压送电投运。
A.±600千伏; B. 750千伏; C.±800千伏; D. 1000千伏 答案:C
223、()以用户为中心,通过不断融合新的网络,注入新的服务、业务和应用,逐步成为服务社会公众的基础设施和泛在网络,同时提供面向行业的基础应用,形成社会资源综合优化利用的价值网络。
A全球能源互联网; B. 智能电网; C. 互联大电网; D. 小型电网 答案:B
225、对于欠发达国家,电能替代的重点在于加快电气化进程。例如,非洲年人均用电量为600千瓦〃时左右,许多非洲国家仅为100千瓦〃时,还有()多人口未用上电。
A8亿; B. 6亿; C. 13亿; D. 10亿
答案:B
226、风光储输联合示范工程是在我国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
建设集成风电、光伏和储能系统的联合示范电站。
A吉林白山; B. 河北张家口; C. 湖北大悟; D. 西北
答案:B
228、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大致可分为塔式、()、碟式三种类型。 A杯式; B. 段式; C. 槽式; D. 柱式
答案:C
229、通过建设特高压跨区输电通道,将()煤电基地、西南水电基地的电力输送至东中部负荷中心,充分发挥大电网的大规模远距离资源优化配臵能力,促进了能源富集地区发展,实现了大型能源基地的集约开发和电力可靠送出,支撐了东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 A北部; B. 西部; C. 南部; D. 东部
答案:B
230、()将实现北非的太阳能发电和风电基地与非洲中部水电基地、南部非洲太阳能发电基地进行联合运行,满足全洲电力消费增长需求,并为北非太阳能发电外送提供坚强送端电网支撑,总体形成洲内北电南送、东西互济,洲外北送欧洲、东接亚洲的新格局。
A亚洲互联电网; B.欧洲互联电网; C.北美互联电网; D.非洲互联电网 答案:D
231、“一特四大”战略中,特高压骨干网架中不包括以下哪个电压等级()。
A.1000千伏交流; B.±800千伏直流;
C.±1100千伏直流; D.±500千伏直流
答案:D
232、电力发展的核心任务是以电力为中心,推动我国能源发展方式转变,当前重要和紧迫的任务是加快实施()战略。
A.特高压电网建设; B.一特四大; C.三华电网建设; D.智能电网建设 答案:B
233、()将是未来重要的能源和服务枢纽,以此为基础实现能量流、信息流和业务流的统一。
A全球能源互联网; B. 智能电网; C. 互联大电网; D. 小型电网 答案:A
234、()是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关键支撑。
A网架坚强; B. 广泛互联; C. 高度智能; D. 开发互动
答案:C
235、()是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基本形态。
A网架坚强; B. 广泛互联; C. 高度智能; D. 开发互动
答案:B
236、()是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基本要求。
A网架坚强; B. 广泛互联; C. 高度智能; D. 开发互动
答案:D
237、()是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重要前提。
A网架坚强; B. 广泛互联; C. 高度智能; D. 开发互动
答案:A
238、()是全球能源互联网最基本的功能。
A能源传输; B. 资源配臵; C. 市场交易; D. 产业带动
答案:A
239、()是全新的全球能源配臵平台,具备网架坚强、广泛互联、高度智能、开放互动等四个重要特征。
A小型电网; B. 坚强智能电网; C. 互联大电网; D. 全球能源互联网 答案:D
240、()是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 A清洁发展; B. 环境发展; C. 能源发展; D. 低碳发展
答案:A
242、()要围绕世界能源清洁、低碳发展这个目标加快布局、加快建设,更好地推动各种集中式、分布式淸洁能源的高效开发利用,推动能源发展方式从传统化石能源主导向清洁能源主导转变。
A全球能源互联网; B. 坚强智能电网; C. 互联大电网; D. 小型电网 答案:A
243、“特高压电网”是指()等级的输电网络。
A交流1000千伏直流正负800千伏及以上电压;
B交流100千伏直流正负80千伏及以上电压;
C交流500千伏直流正负400千伏及以上电压;
D交流10千伏直流正负8千伏及以上电压
答案:A
244、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的规划,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是在()。 A2013-2015; B. 2016-2020; C. 2021-2025; D. 2009-2013 答案:B
245、当前,()是全球第一二氧化碳排放大国。
A美国; B. 日本; C. 俄罗斯; D. 中国
答案:D
247、坚强的网架是实现资源()的基础。
A洲内配臵; B. 全球配臵; C. 跨洲配臵; D. 全国配臵
答案:B
249、全球能源互联网充分发挥电网的网络市场功能,构建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组织运行体系,促进用户与各类用电设备广泛交互、与电网双向互动,能源流在用户、()之间双向流动,实现全球能源互联网中各利益相关方的协同和交互。
A公司; B. 供应商; C. 组织; D. 厂家
答案:B
250、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广泛互联带来了全球能源资源及相关公共服务资源的高效开发和()。
A广泛配臵; B. 洲内配臵; C. 高度智能; D. 跨洲配臵
答案:A
251、全球能源互联网可以使能源像互联网中的信息一样,实现全球范围的自由流动。用户可以方便地享用几千千米之外的(),距离和资源限制不再成为问题,可以使生产和生活得到解放,充分释放能源要素的生产力。 A化石能源; B. 清洁能源; C. 可再生能源; D. 风能
答案:B
252、全球能源互联网是能源资源优化配臵的(),能够将各种一次能源转化为电能在电网中传输。
A客体; B. 主体; C. 受体; D. 载体
答案:D
253、实施“一特四大”战略,关键是加快建设()。
A特高压电网建设; B. 三华电网; C. 智能电网; D. 大煤炭发电基础 答案:A
254、通过清洁能源全球配臵,还有利于将经济不发达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A经济优势; B. 清洁优势; C. 能源优势; D. 输电优势
答案:A
256、()主要承载北非、东非、中东、澳大利亚、南美洲等赤道地区的太阳能发电基地电力的外送功能,也是实现北半球、南半球互联的主要联络通道。
A.赤道地区电力外送通道; B.北极地区电力外送通道;
C.跨洲联网通道; D.洲内联网通道
答案:A
257、考虑到大规模远距离输电和跨大洲联网的需求,未来()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电力外送和洲际大容量交换通道将主要釆用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
A一极一道; B. 一极两道; C. 两极一道; D. 一极三道
答案:A
258、依据全球配臵清洁能源的需求分析,预计2050年,通过北极通道送出的电量规模可达()千瓦〃时/年、赤道地区电量外送规模可达9万亿千瓦〃时/年,合计输送电量占全球用电需求的16%,此外存在一定比例的跨洲电力交换,获取错峰、资源互补、共享备用等联网效益。
A1万亿; B. 2万亿; C. 3万亿; D. 5万亿
答案:C
259、预计2050年,北极风电基地向东北亚地区输电量约1.2万亿千瓦〃时/年,输电通道能力需求约()亿千瓦。
A2.4; B. 1.2; C. 3.6; D. 4.8
答案:A
260、赤道地区电力外送通道主要承载北非、东非、中东、澳大利亚、()等赤道地区的太阳能发电基地电力的外送功能,也是实现北半球、南半球互联的主要联络通道。
A亚洲; B. 欧洲; C. 非洲; D. 南美洲
答案:D
261、联网相关方愿望强烈、技术经济条件好的联网工程将会先期实施。预计2030年前后,可以推进非洲一欧洲联网、亚洲一欧洲联网、亚洲一非洲联网;2040年前后,可以推进北美洲一南美洲联网、大洋洲一亚洲联网、亚洲一北美洲联网;预计2050年前后,推进()联网。
A欧洲一大洋洲; B.欧洲一南美洲;
C.北美洲一南美洲; D.欧洲一北美洲
答案:D
262、南通道以中东太阳能发电基地为支撑向东连接印度和东南亚地区,向西北延伸至欧洲南部地区,形成亚洲与欧洲电网互联的第()通道,实现中东太阳能资源在欧洲、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优化配臵。
A二; B. 三; C. 一; D. 五
答案:A
263、未来跨洲联网发展进程,主要由各大洲间的()和实施条件所决定。 A联网需求; B. 经济需求; C. 发展需求; D. 友好程度
答案:A
264、亚洲与欧洲时差显著,负荷特性具有较好的互补性。考虑亚欧资源和负荷分布情况,未来亚洲与欧洲联网优先考虑()两个特高压输电通道。 A东西; B. 西南; C. 南北; D. 东南
答案:C
265、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对中亚与欧洲联网,已开展多年研究,现有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即可满足建设陆上输电通道的需求,不存在技术问题,实施条件较好,预计在()年前后可实现联网。
A2020; B. 2030; C. 2040; D. 2050
答案:B
266、为实现2050年全球能源的低碳清洁发展,预计到2050年全球发电装机规模将达到()亿千瓦,比2020年增长约()亿千瓦。
A300,350; B. 300,300; C. 350,300; D. 350,350
答案:C
267、()年将基本建成全球能源互联网,逐步实现清洁能源占主导的目标。 A2030; B. 2050; C. 2020; D. 2060
答案:B
268、在洲内跨国联网及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电力的跨国输送中,将主要釆
用()技术;为适应未来洲内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与利用(自用、送出或受入)、“一极一道”电力的受入和转输,现有电网需要提升电压等级和加强网架建设。
A特高压交直流输电; B.特高压交流输电;
C.特高压直流输电; D.高压交直流输电
答案:A
269、为实现能源的低碳可持续发展,未来需要采用特髙压技术构建泛欧洲骨干网架,建设(),保障可再生能源的高效接入与消纳。
A全球能源互联网; B. 小型电网; C. 互联大电网; D. 坚强智能电网 答案:D
270、()是全球最大的电力负荷中心,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未来将形成以洲内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为电源送出点、连接各大负荷中心的亚洲互联电网,并接受来自“一极一道”的跨国跨洲电力流。
A欧洲; B. 亚洲; C. 非洲; D. 北美洲
答案:B
271、“两个替代”指的是()。
A清洁替代和以电代煤; B. 清洁替代和以电代油; C. 以电代煤和以电代油; D. 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
答案:D
272、到2050年,电能占据终端能源需求的“半壁江山”,比重达到(),人类进入了“电力无处不在”的电气时代。
A0.50 ; B. 0.55 ; C. 0.62 ; D. 0.52
答案:D
273、2020年,中国陆上风电装机容量将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达到()亿千瓦。
A1.8; B. 1.9; C. 2; D. 2.1
答案:C
274、()是地球上最丰富的能源资源。
A太阳能; B. 风能; C. 核能; D. 电能
答案:A
275、基于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能源资源供应、能源环境约束、能源技术进步和能源政策调控的趋势研判,预计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由2010年的188亿吨标准煤增至2050年的300亿吨标准煤,年均增长1.2%,()经济平均增速。
A高于; B. 低于; C. 等于; D. 不确定
答案:B
276、如果重点考虑非洲中部和南部地区水能和太阳能资源的充分开发,2050年全球“一极一道”外送电力流可能降低到10万亿千瓦〃时,占全球电力需求的()。
A12%; B. 13%; C. 14%; D.15%
答案:C
277、()地区的可再生能源资源非常丰富,是电力输出型地区。 A亚洲; B. 非洲; C. 南美洲; D. 北美洲
答案:B
278、()电力需求增长较快,考虑赤道地区太阳能发电后总体是自我平衡型地区。
A亚洲; B. 欧洲; C. 南美洲; D. 北美洲
答案:C
279、()具有丰富的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
A亚洲; B. 欧洲; C. 非洲; D. 南美洲
答案:A
280、()年之前,全球电力流主要以洲内跨国及距离较近的跨洲输电(北非
一欧洲、中亚一欧洲)为主,跨洲电力流规模处于快速增长的初始阶段。 A2020; B. 2030; C. 2040; D. 2050
答案:B
281、()拥有全球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和风能资源,以及非常丰富的水能资源。
A亚洲; B. 非洲; C. 南美洲; D. 北美洲
答案:B
282、预计()年后,北极地区风电的供电成本(发电和输电成本)将在电力受入地区开始逐步具有经济竞争力。
A2020; B. 2025; C. 2030; D. 2035
答案:D
283、综合考虑各类电源开发潜力和供电经济性,预计()年,洲内“一极一道”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供电量约3.7万亿千瓦〃时/年,约占亚洲电力总需求的10%。
A2020; B. 2030; C. 2040; D. 2050
答案:D
284、我国电力输送呈现()的基本格局。
A.西电东送北电南送; B. 西电南送北电东送;
C.南电东送西电北送; D. 西电东送南电北送
答案:A
285、随着经济布局调整,世界电力需求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欧美发达经济体占全球电力需求总量的比重大幅(),亚洲、非洲、南美洲电力需求所占比重大幅()。
A下降,下降; B. 提升,下降; C. 提升,提升; D. 下降,提升 答案:D
286、预计到2050年,全球“一极一道”外送电力流将达到()万亿千瓦
时,占全球电力需求的()。
A2020%; B. 2016%; C. 1220%; D. 1216%
答案:D
287、预计到2050年,全球清洁能源发电量将达到()万亿千瓦时,占总电量的()。
A6685; B. 6690; C. 6085; D. 6090
答案:B
288、预计到2050年,全球清洁能源发电量将达到66万亿千瓦〃时,占总电量的(),占一次能源供应量的79%,成为主导能源。
A70%; B. 80%; C. 90%; D. 100%
答案:C
290、我国能源资源和消费中心呈()分布。
A逆向; B. 正向; C. 相同; D. 无关
答案:A
291、终端能源需求结构中,()逐步取代化石能源,电气化水平提高成为终端能源结构变化的主要趋势。
A电力; B. 风力; C. 核能; D. 薪柴
答案:A
292、亚太地区的煤炭消费于___年达到峰值。
A2020; B. 2030; C. 2040; D. 2050
答案:A
293、非洲拥有良好的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的发展条件,居各大洲第___位
A一; B. 二; C. 三; D. 四
答案:B
295、从目前来看,目前已探明的储量在()年前是能够满足于供给的。
A2015; B. 2018; C. 2019; D. 2020
答案:D
296、关于中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世界和中国的能源消费都以石油为主;
B目前世界和中国的能源消费都以煤炭为主;
C目前世界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中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D目前中国的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世界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答案:C
298、“一极一道”是指()。
A南极圈及其周边地区和赤道; B. 南极圈及其周边地区和赤道及附近地区; C. 北极圈及其周边地区和赤道; D. 北极圈及其周边地区和赤道及附近地区
答案:D
299、2050年,全球“一极一道”外送电力流将达到12万亿千瓦〃时,占全球电力需求的()。
A0.16; B. 0.52; C. 0.10; D. 0.60
答案:A
300、北极地区风能资源丰富且分布广,技术可开发量约1000亿千瓦,约占全球陆上风能资源的()。环北冰洋的喀拉海、巴伦支海、白令海峡和格陵兰岛等是北极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A10%; B. 20%; C. 30%; D. 35%
答案:B
301、北极地区风能资源丰富且分布广,技术可开发量约为()亿千瓦,约占全球陆上风能资源的()。
A1000,25%; B. 1000,20%; C. 1500,20%; D. 1500,25%
答案:B
302、()电网是全球互联程度最高的洲级电网。
A亚洲; B. 北美洲; C. 欧洲; D. 南美洲
答案:C
303、全球能源消费呈现总量和人均能源消费量持续()态势。
A双减; B. 单减; C. 双增; D. 单增
答案:C
304、世界能源消费结构长期以()为主,但其所占比重正在逐步下降。 A风能; B. 太阳能; C. 化石能源; D. 煤炭
答案:C
305、受自然条件影响,()在中国能源结构中占主导地位。
A木材; B. 煤炭; C. 石油; D. 天然气;
答案:B
306、我国已形成了以()为基础,电力为中心,石油、天然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生产供应体系。
A火电; B. 煤炭; C. 水电; D.常规能源
答案:B
307、()及欧亚大陆的煤炭储量最为丰富。
A亚洲; B. 欧洲; C. 北美洲; D. 中东
答案:B
308、()是全球贸易量最大的化石能源。
A煤炭; B. 石油; C. 天然气; D. 非常规油气
答案:B
309、()是支撑现代工业体系的主导能源。
A煤炭; B. 石油; C. 天然气; D. 非常规油气
答案:B
310、在能源与电力需求增长的驱动下,世界电网经历了从传统电网到现代
电网, 从孤立电网到跨区、跨国大型互联电网的跨越发展,进入以( )为标志的新阶段。
A洲内跨国互联电网; B. 坚强智能电网;
C. 特高压交直流输电; D. 跨洲互联电网
答案:B
311、500~750千伏超高压输电的传输距离是( )千米,而特高压交直流输电可以将传输距离提升到( )千米。
A700~1000,2000~5000; B. 700~1000,2000~4000; C. 500~1000,2000~4000; D. 500~1000,2000~5000
答案:A
312、()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涵盖电源接入、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个环节。
A跨洲大电网; B. 全球能源互联网; C. 洲内互联电网; D. 坚强智能电网
答案:D
313、“一极一道”清洁能源基地向负荷中心的输电通道包括:()向亚洲、欧洲、北美洲送电,()向欧洲、南亚送电,澳大利亚太阳能发电基地向东南亚送电。
A北极地区太阳能发电,北非、中东风电;
B北极地区风电,北非、中东太阳能发电;
C北极地区风电,北非、中东风电;
D北极地区太阳能发电,北非、中东太阳能发电
答案:B
314、全球能源互联网是落实全球能源观、实现“两个替代”的重要载体。在其发展过程中,最核心的是要坚持()
A一个总体布局; B. 两个基本原则; C. 四个重要特征; D. 五个主要
功能
答案:B
315、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的第一阶段是到()年,推动形成共识;到()年,根据技术经济比较优势,启动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加强洲内国家之间的互联。
A2020,2040; B. 2020,2030; C. 2030,2040; D. 2040,2050 答案:B
316、全球能源互联网第二阶段发展重点是在继续加强各洲主要国家电网互联的基础上,按照()的次序,推动“一极一道”等大型能源基地开发和()取得重要进展。
A先难后易,洲内联网; B. 先易后难,洲内联网; C. 先难后易,跨洲联网; D. 先易后难,跨洲联网
答案:D
317、考虑到大规模远距离输电和跨大洲联网的需求,未来“一极一道”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电力外送和洲际大容量交换通道将主要采用()。
A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 B. 超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 C. 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 D.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
答案:A
318、预计2050年前后,推进()联网
A.北美洲-南美洲; B. 大洋洲-亚洲; C. 亚洲-欧洲; D. 欧洲-北美洲 答案:D
319、()是全球最大的电力负荷中心。
A亚洲; B. 欧洲; C. 北美洲; D. 南美洲
答案:A
320、亚洲各大可再生能源基地包括中国“三北”()和西北()基地。 A太阳能发电,太阳能发电; B. 风电,太阳能发电; C. 太阳能发电,
风电; D. 风电,风电
答案:B
321、( )是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基本组成单元。
A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线路; B. 跨国跨洲互联电网; C. 坚强智能电网;
D. 国家泛在智能电网
答案:D
322、适应大规模清洁能源发电,通过大容量()输电送出,需要依托坚强的()电网,形成坚强的电网格局。
A交流、直流; B. 直流、交流; C. 直流、直流; D. 交流、交流 答案:B
323、近年来,通过建设特高压跨区输电通道,将西部()、西南部()的电力输送至东中部负荷中心。
A风电基地、水电基地; B. 太阳能基地、水电基地; C. 煤电基地、水电基地; D. 煤炭基地、风电基地
答案:C
324、中国发展特高压输电,未来西部和北部地区风电开发利用规模将由()万千瓦提高到3亿千瓦以上。
A8800; B. 9800; C. 10800; D. 11800
答案:A
325、中国国家电网公司规划至2020年建成“三华”特高压同步电网和()回特高压直流工程,形成西电东送、北电南送格局,跨区输电能力将达到
3.8亿千瓦,实现能源资源大范围互济互通、优化配臵。
A18; B. 19; C. 20; D. 21
答案:B
326、多国的发展实践和政策环境都预示着()的大规模发展将成为趋势。 A太阳能发电; B. 风电; C. 分布式电源; D. 水电
答案:C
327、加快发展国家(),是有效推动电能替代的重要抓手。
A智能电网; B. 特高压电网; C. 超高压电网; D. 分布式电源 答案:A
328、()在保障全球电力安全和全球化配臵能源资源中发挥重要作用。 A全球能源互联网调度中心; B. 全球能源互联网电力市场运营中心; C. 全球能源互联网合作联盟; D. 全球能源互联网监管中心
答案:A
329、()是实现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目标的关键因素。
A. 健全的市场机制; B. 良好的政策环境; C. 完善的调度机制; D. 全面的监管制度
答案:B
330、能源领域的碳排放占人类活动碳排放总量的()左右。
A60%; B. 70%; C. 80%; D. 90%
答案:C
331、根据预测,在全球能源互联网加快发展情景下,2050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将达到66万亿千瓦时,比2010年增长近60万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
A60%; B. 70%; C. 80%; D. 90%
答案:D
332、()推动了电力配臵向全球电网互联发展。
A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 B. 输电技术创新; C. 信息通信技术; D. 能源电力技术
答案:B
333、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能量密度()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
A稍低于; B. 远低于; C. 稍高于; D. 远高于
答案:B
334、目前,全球容量最大的陆上风电场在()。
A中国; B. 法国; C. 美国; D. 丹麦
答案:C
335、随着()发电技术和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发电将成为未来潜力最大、增长最快的能源。
A海洋能,海洋能; B. 风能,风能; C. 太阳能、太阳能; D. 水力,水力
答案:C
336、世界上首条实现商业运营的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是()。 A苏联伊塔特-新库涅茨克; B. 中国晋东南-南阳-荆门; C. 中国向家坝-上海; D. 淮南-浙北-上海
答案:B
337、中国首条±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是()。
A苏联伊塔特-新库涅茨克; B. 中国晋东南-南阳-荆门; C. 中国向家坝-上海; D. 淮南-浙北-上海
答案:C
338、目前,1000千伏特高压的输电成本只有500千伏超高压输电成本的()左右。
A52%; B. 62%; C. 72%; D. 82%
答案:C
339、()可用于全球能源互联网调峰填谷。
A大型能量型储能; B. 大型功率型储能; C. 小型储能电池; D. 以上全部
答案:A
340、()可用于平抑大规模清洁能源的波动性。
A大型能量型储能; B. 大型功率型储能; C. 小型储能电池; D. 以上全部
答案:B
341、()具有传输速度快、传输损耗小、信号质量和安全性高等优势,是信息骨干网的支柱技术。
A光纤通信技术; B. 移动通信技术; C. 卫星通信技术; D. 量子通信技术
答案:A
342、截止2014年底,国家电网公司在特高压输电领域获得专利总计( )项。
A705; B. 318; C. 387; D. 458
答案:A
343、中国能源资源和能源消费在地域上呈现( )分布的特点。 A同步; B. 均匀; C. 逆向; D. 正向
答案:C
344、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特高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的是( )。
A系统电压控制; B. 潜供电流抑制; C. 外绝缘配合; D. 特高压交流设备
答案:D
345、国家电网公司联合电工装备制造企业,自主研制了世界首台额定电压( )千伏、额定容量( )万千伏〃安的特高压交流变压器 A800,300; B. 1000,300; C. 800,200; D. 1000,200
答案:B
346、在大电网运行方面,( )是指从时间、空间、业务等多个维度在线跟踪,实现调度生产各环节的全景监视、智能告警、主动安全防御。
A精细化; B. 一体化; C. 在线化; D. 实用化
答案:C
347、在大电网运行方面,( )是指实现多级调度的上下联动和协调运作,形成分布式一体化的智能调度技术支持系统,有效支撑了特高压大电网的一体化运行。
A精细化; B. 一体化; C. 在线化; D. 实用化
答案:B
348、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大规模风电调度关键技术的是( )。
A在风电功率预测技术; B. 光伏电站功率预测; C. 风电与其他电源协调优化调度技术; D. 风电参与调峰运行模式
答案:B
349、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清洁能源技术的是( )。
A大规模风电调度关键技术; B. 大规模光伏发电并网运行技术; C. 储能系统运行技术; D. 特高压杆塔实验技术
答案:D
350、( )针对特高压交直流混合大电网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技术,建立了电力系统数字仿真等试验研究基础设施。
A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成套设计研发(实验)中心; B. 特高压交流试验基地; C. 国家电网仿真中心; D. 特高压直流试验基地
答案:C
351、将北极地区( )与俄罗斯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的天然气、水能、煤炭、可燃冰等能源资源进行联合开发与打捆,通过特高压电网进行跨国优化配臵。
A风能; B. 太阳能; C. 热能; D. 光能
答案:A
352、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标准体系包括六大领域,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
A规划材料类; B. 设备材料类; C. 运行检修类; D. 通信信息类 答案:D
353、中国发起编制3项特高压交流技术标准,其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 A绝缘配合; B. 变电站技术; C. 现场试验; D. 无功电压
答案:B
354、( )年国家电网公司制定了《坚强智能电网发展规划纲要。》 A2009; B. 2010; C. 2011; D. 2012
答案:A
355、到2020年,形成( )特高压交流网架。
A三纵八横; B. 三纵七横; C. 四纵八横; D. 四纵七横
答案:D
356、国家电网完善提升阶段是( )年。
A2020-2030; B. 2020-2040; C. 2021-2025; D. 2021-2030 答案:C
357、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电网互联互通工程加快建设,积极参与以下项目的研究,其中错误的选项是( )。
A亚欧联网; B. 一极一道; C. 两极一道; D. 跨区送电工程 答案:C
358、以下工程不属于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的是( )。
A晋东南-南阳-荆门; B. 淮南-浙北-上海;
C.浙北-福州; D. 向家坝-上海
答案:D
359、( )是构建坚强主网架的基础,用于实现跨区联网输电,形成坚强的受端电网,为特高压直流大容量、多回路输电提供网架支撑。 A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 B. 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C. 智能电网工程; D. 清洁能源电网工程
答案:A
360、( )是世界上第一条实现商业运行的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
A晋东南-南阳-荆门; B.淮南-浙北-上海; C.浙北-福州; D.向家坝-上海 答案:A
361、( )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输电路径最长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A向家坝-上海; B. 锦屏-苏南; C. 哈密南-郑州; D. 溪洛渡-浙西 答案:C
362、( )配电自动化工程是国家电网公司实施的规模最大、终端数量对多的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项目。
A武汉; B. 成都; C. 延安; D. 银川
答案:B
365、( )水电站是中国“西电东送”骨干工程,电站主要为华东、华中地区供电,兼顾川、滇两省用电需要,是金沙江“西电东送”距离最近的骨干电网之一。
A三峡; B. 溪洛渡; C. 向家坝; D. 拉西瓦
答案:B
366、中国在大型风电基地建设方面成绩显著,规划了( )个大型风电基地。
A6; B. 7; C. 8; D. 9
答案:D
367、( )是中国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基地。
A青海; B. 甘肃; C. 新疆; D. 陕西
答案:A
368、中国互联电网有望形成( )一个受端,三个送端及南方电网五个同步电网。
A西南; B. 西北; C. 东北; D. 三华
答案:D
369、( )发展特高压的主要动因是开发国内水电资源。
A美国; B. 意大利; C. 印度; D. 巴西
答案:D
370、2014年2月,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与巴西电力公司组成的联营体中标巴西美丽山±( )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项目,这是美洲第一条该电压等级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
A220; B. 500; C. 800; D. 1000
答案:C
371、( )是目前世界上开发规模最大的清洁能源。
A风电; B. 光伏; C. 水电; D. 火电
答案:C
372、( )水电站是世界第二大水电站,位于巴西与巴拉圭之间的界河,承担了巴西15%以上和巴拉圭70%以上的电力供应。
A古里; B. 伊泰普; C. 大古力; D. 图库鲁伊
答案:B
373、亚洲超级电网计划最早称为“亚洲超级圈”跨国电网计划,由( )于1998年提出。
A韩国; B. 中国; C. 日本; D. 俄罗斯
答案:D
374、以下关于能源发展新格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源供给更充裕; B. 能源供给更紧缺;
C. 能源保障更可靠; D. 能源平台更坚强
答案:B
375、2050年,全球“一级一道”外送电力流将达到( )万亿千瓦.时,占
全球电力需求的16%
A. 4; B. 6; C. 8; D. 12
答案:D
376、未来,依托全球能源互联网,各大洲实现互联互通,( )成为电力输出地区。
A.非洲、大洋洲; B.非洲、南美洲; C.南美洲、大洋洲; D.亚洲、大洋洲 答案:A
377、2050年,清洁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比重提高至( ),成为世界主导能源。
60%; B. 70%; C. 80%; D. 90%
答案:C
378、全球能源互联网重构世界能源体系,推动能源转型,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方位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包括( )。
A推动经济全球化; B. 降低社会成本;
C. 优化经济结构; D. 以上选项皆正确
答案:D
379、全球互联网是( )的高度融合,是智能化、自动化、网络化的能源保障体系。
A能量流、信息流; B. 信息流、业务流;
C. 能量流、业务流; D. 能量流、信息流、业务流
答案:D
380、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在全球能源互联网背景下,更加高效率的( )的社会组织形式受到欢迎。
A集权式模式; B. 虚拟化模式; C. 扁平化模式; D. 层级化模式 答案:C
381、作为21世纪深刻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重大创新,全球能源互联网改
变的不仅是能源发展方式,还包括( )。
A改变世界地缘政治格局; B. 培育生态文明理念; C. 提高人的理性认知和思想境界; D. 以上选项皆正确
答案:D
382、全球能源互联网时代,人们对能源与信息、时间与空间等难以兼顾或者原本具有二元特征的事物进行空前紧密的调和,人类文明深度持续拓展,这是指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了人的( )思维。
A创新; B. 归纳; C. 集中; D. 全局
答案:D
384、从()年开始,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
A1995;B1996;C1994;D1993
答案:D
387、我国传统能源形式为()
A煤;B石油;C天然气;D核能
答案:A
388、我国经济总量目前位于世界第()位
A1;B2;C3;D4
答案:B
全球能源互联网题库
一、单选题
1、全球能源资源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和水能、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等()。
A.一次能源;二次能源 B.不可再生能源;一次能源
C.化石能源;清洁能源 D.化石能源;一次能源
答案:C
2、受电网输电能力等因素限制,电力主要以()平衡为主。
A.国内和区域内 B.区域内 C.洲内 D.国内
答案:A
3、北极地区()资源丰富且分布广,技术可发量约1000亿千瓦。
A.水能 B.太阳能 C.风能 D.海洋能
答案:C
4、()是相对清洁的化石能源。
A.煤炭 B.石油 C.天然气 D.沼气
答案:C
5、北极圈及其周边地区()资源十分丰富,简称“一极”。
A.风能 B.太阳能 C.水能 D.天然气
答案:A
6、()是全球互联程度最高的洲际电网。
A.欧洲电网 B.亚洲电网 C.美洲电网 D.欧亚电网
答案:A
7、中国()太阳能资源比很多低纬度地区丰富。
A.甘肃北部 B.宁夏北部 C.新疆 D.青藏高原
答案:D
8、()是亚洲理论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基地。
A.长江 B.黄河 C.恒河 D.印度河
答案:A
9、能源供应面临的挑战是总量增长、()、供应成本。
A.供应类型 B资源制约 C全球气候变暖 D.生态环境破坏
答案:B
10、适应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需要,应加快构建()。
A.智能电网 B特高压电网 C全球电力高效配臵平台 D洲际电网
答案:C
11、能源供应是影响能源发展的重要经济因素,目前化石能源与清洁能源成本总体呈现出()的趋势。
A.共同上升 B共同下降 C.一升一降 D.一降一升
答案:C
12、根据国际能源署预测,从2000年到2030年,世界一次能源需求增长的60%以上将来自()。
A.北美地区 B.欧洲地区 C.发展中国家 D.南美地区
答案:C
13、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
A.70% B.60% C.80% D.75%
答案:B
14、现阶段,世界()规模有限,不能适应未来能源清洁化发展要求。
A.电力生产 B.电力输送 C.电力开发 D.电力配臵
答案:D
15、提高()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可以增加经济产出,提高全社会整体能效。
A.电能 B.石油 C.煤炭 D.天然气
答案:A
16、全球化石能源配臵具有总量大、环节多、()等特征。
A.效率低 B.远距离输送 C.成本高 D.污染高
答案:B
17、按照目前世界平均开采强度,全球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分别可开采( )年。
A.112、52、53 B.113、53、55 C.114、52、53 D.115、53、55
答案:B
18、国外最大的风力发电场在( )。
A.英国 B.德国 C.美国 D.中国
答案:C
19、亚洲太阳能理论蕴藏量每年约( )万亿千瓦〃时。
A.16500 B.22500 C.37500 D.60000
答案:C
20、中国自( )年开始实施“金太阳工程”,为工业园区等用户侧分布式光伏发电提供约50%的初始投资补贴。
A.2008 B.2009 C.2010 D.2011
答案:B
21、美国参议院能源委员会投票通过了(),2013-2021年每年将投入不少于2.5亿美元补贴屋顶光伏。
A.千万太阳能屋顶计划 B.可再生能源国家行动计划 C尼赫鲁国家太阳能计划 D.金太阳工程
答案:A
22、中国自2009年起将全国分为四类风能资源区,分别制定了()千万.时的标杆上网电价。
A.0.46、0.51、0.58、0.61 B.0.51、0.54、0.58、0.61
C.0.51、0.56、0.58、0.61 D.0.51、0.56、0.58、0.65
23、在清洁能源利用方面,重点是要建立()随市场供需形势波动的电力市场,从根本上解决清洁能源发电与用电不匹配的问题。
A.输送功率 B.电价 C.电能质量 D.损耗
答案:B
24、实施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全球能源供需格局将发生重大改变,总的方向是生产( )、配臵( )、消费( )。
A.清洁化;全球化;电气化 B.绿色化;全球化;科技化
C.清洁化;全球化;科技化 D.绿色化;全球化;电气化
答案:A
25、实施清洁替代的必然性有保障能源供应、保护生态环境、()。
A.推动经济发展 B.推动电网发展 C.推动能源发展 D.降低供应成本 答案:A
26、2014年中美两国共同发布《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国政府提出()左右碳排放达到峰值。
A.2020 B.2025 C.2030 D.2050
答案:C
27、美国2009年通过(),首次提出国家减排方案。
A.2030年气候和能源框架 B.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
C.全方位能源战略 D.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
答案:B
28、电能是清洁、高效、便捷的二次能源,终端利用效率高,使用过程()。
A.清洁、零排放 B.清洁、高排放 C.清洁、低排放 D.污染、低排放 答案:A
29、实施()是提升电气化水平的重要内容。
A.清洁替代 B.智能电网 C.电能替代 D.全球联网
30、“来的是清洁电”是()的必然结果。
A.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 B.清洁替代 C.电能替代 D.发展智能电网 答案:B
31、预计到2050年,全球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有()。
A.30% B.40% C.50% D .60%
答案:C
32、()是新一代能源革命的重要方向。
A.电能替代 B.清洁替代 C.以电代煤 D.以电代油
答案:B
33、()是能源转型的必然规律。
A.电能替代 B.清洁替代 C.以电代煤 D.以电代油
答案:B
34、()是解决能源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
A.电能替代 B.清洁替代 C.以电代煤 D.以电代油
答案:A
35、提高能源开发利用效率关键在于()。
A.技术创新;B.制度保障;C.能源存储量;D.协同机制
答案:A
37、未来,以()为主导,以()为中心的能源发展格局下,()将成为能源配臵的主要载体。
A.电、清洁能源、电网 B.清洁能源、电、电网
C.电网、电、清洁能源 D.清洁能源、电网、电
答案:B
39、能源利用()发展的规律性,决定了以电为中心的终端能源消费趋势。
A.从高碳到低碳 B.从化石能源到清洁能源
C.从低效到高效 D.从局部平衡到大范围配臵
答案:C
40、能源配臵()发展的规律性,决定了以电网为平台的能源输送趋势。
A.从高碳到低碳 B.从化石能源到清洁能源
C.从低效到高效 D.从局部平衡到大范围配臵
答案:D
41、能源开发()发展的规律性,决定了以清洁能源为主导的能源生产趋势。
A.从高碳到低碳 B.从化石能源到清洁能源
C.从低效到高效 D.从局部平衡到大范围配臵
答案:A
42、全球能源观的总体目标是()。
A.可持续发展 B.两个替代 C.统筹协调 D.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 答案:A
43、全球能源观的基本原则是()。
A.可持续发展 B.两个替代 C.统筹协调 D.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 答案:C
44、全球能源观的战略重点是()。
A.可持续发展 B.两个替代 C.统筹协调 D.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 答案:D
45、全球能源观以()为载体,统筹全球能源资源开发、配臵和利用。
A.全球能源互联网 B.电力网 C.智能电网 D.特高压电网
答案:A
46、全球能源观的首要任务就是( )。
A.要转变过度依赖化石能源的发展方式,保障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B.发展清洁能源
C.以全球性、开放性的眼光看待能源发展问题
D.实现“两个替代”。
答案:A
47、全球能源观提出的发展趋势是( )。
A.统筹协调 B.可持续发展
C.“两个替代” D.清洁化、电气化、网络化、智能化
答案:D
48、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以()理念构建的能源、市场、信息和服务高度融合的新型能源体系架构。
A.电力网 B.互联网 C.物联网 C.能源网
答案:B
49、能源配臵从局部平衡向大范围互联发展的规律性,决定了以电网为平台的能源输送趋势,这是实施“两个替代”的()。
A.重要基础 B.战略方向 C.战略重点 D.发展趋势
答案:A
50、()作为新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力。
A.均衡经济 B.低碳经济 C.可持续经济 D.全球经济
答案:B
51、全球经济发展趋向(),各地区人均能源需求差距将()。
A.不均衡、扩大 B.下跌、扩大 C.均衡、缩小 D.平稳、缩小
答案:C
52、全球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将成为未来()能源。
A.辅助 B.主导 C.重要 D.非主流
答案:B
53、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加速()低碳化发展。
A.能源生产 B.能源供应 C.能源消费 D.能源结构
答案:D
54、()促进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实现能源需求减量。
A.技术进步 B.政策调控 C资源禀赋 D经济社会发展
答案:A
55、全球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到2050年将控制在()亿吨以内。
A.100 B.120 C130 D110
答案:B
56、()引导能源生产和利用。
A.技术进步 B.能源政策 C资源禀赋 D经济社会发展
答案:B
57、到2050年,电能占据终端能源需求的“半壁江山”,比重达到(),人类进入了“电力无处不在”的电气时代。
A.0.50 ;B.0.55 ;C.0.62 ;D.0.52
答案:D
61、我国能源资源和消费中心呈()分布。
A逆向;B正向;C相同;D无关
答案:A
63、对全球能源电力需求进行情景分析采用的是( )模型。 A“终端能源需求—能源加工转化—一次能源需求”
B“终端能源开采—能源加工转化—一次能源生产”
C“终端能源开采—能源集中运输—一次能源生产”
D“终端能源需求—能源集中运输—一次能源需求”
答案:A
64、未来全球一次能源需求持续(),增速()。
A.增长,放缓 B增长,加快 C降低,加快 D.降低,放缓
答案:A
65、全球能源消费中,()是人均消费最高、能源消费最密集的地区。
A.亚洲 B.南美洲 C欧美 D.非洲
答案:C
66、全球能源需求布局受()影响很大。
A.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 B.全球人口
C.全球能源分布 D.全球能源供应水平
答案:A
67、2010~2050年,以下各大洲电力需求年均增长率最高的是( )。 A欧洲 B北美洲 C亚洲 D非洲
答案:D
68、2010~2050年,以下各大洲电力需求年均增长率最低的是( )。 A欧洲 B北美洲 C亚洲 D非洲
答案:A
69、电力需求增速()能源需求增速,电力在能源结构中的优势地位日益明显。
A.高于 B等于 C低于
答案:A
70、2050年,以下各大洲年人均电力消费水平最高的是( )。 A欧洲 B北美洲 C亚洲 D非洲
答案:B
71、2051年,以下各大洲年人均电力消费水平最高的是( )。 A欧洲 B北美洲 C亚洲 D非洲
答案:D
72、从能源需求看,2050年全球一次能源需求将达到()吨标准煤,其中电力需求量达到()千瓦•时。
A300万亿,73万亿 B300亿,73亿 C300亿,73万亿 D 300万亿,73亿
答案:C
73、在清洁能源加快发展情境下,预计到2050年,全球清洁能源发电量将占总电量的()。
A60% B70% C80% D90%
答案:D
74、到2050年,亚洲清洁能源电量约占全球清洁能源总电量的(),非洲约占16%,成为最重要的太阳能开发地区。
A.29% B39% C49% D59%
答案:C
75、下列不属于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的是()。
A中国西南水电基地 B中国“三北”风电基地
C中国西北太阳能发电基地 D中国西北风电基地
答案:D
76、“三北”地区风能资源约占全国陆上风能资源总量的()左右。 A60% B70% C80% D90%
答案:C
77、非洲拥有良好的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的发展条件,居各大洲第( )位。
A一;B二;C三;D四
答案:B
78、2050年,以下各大洲分布式发电所占比重最大的是( )。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北美洲
答案:A
79、预计到2050年,全球发电结构中的水电发电比重将达到( )。 A35%;B31%;C14% D6%
答案:C
80、预计到2050年,全球发电结构中的生物质能及其他发电比重将达到( )。
A35%;B31%;C14% D6%
答案:D
81、2050年,太阳能发电占分布式发电的比例为( )左右。 A54% B21% C10% D9%
答案:A
82、2050年,( )发电是分布式发电最主要的形式,预计占54%左右。 A太阳能 B水能 C风能 D生物质能
答案:A
83、预计2050年,化石能源发电量占全球总电量的( )左右。
A.10% B20% C30% D40%
答案:A
84、中国“三北”地区风资源占全国陆上风资源的百分之()
A.60% B70% C80% D90%
答案:C
85、中亚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
A.哈萨克斯坦 B吉尔吉斯斯坦 C乌兹别克斯坦 D.塔吉克斯坦
答案:A
86、从能源需求看, 2050年全球一次能源需求将达到( )亿吨标准煤。 A300 B73 C63 D237
答案:A
87、以电为中心、全球配臵的清洁能源发展格局逐步形成,全球电力流规模和()将大幅提升。
A. 生产效率 B. 生产规模 C. 输送效率 D. 输送距离
答案:D
88、()在资源较好地区的发电成本可与化石能源发电进行竞争。
A. 陆上风电 B. 海上风电 C. 太阳能发电 D. 水电
答案:A
89、从世界各大洲电力供需平衡情况来看,()以自我平衡为主。
A. 北美洲 B. 南美洲 C. 非洲 D. 大洋洲
答案:C
90、()电力需求保持较快增长,未来电力供应缺口不断增大,是电力受入型地区。
A. 南美洲 B. 亚洲 C. 非洲 D. 大洋洲
答案:B
91、北美洲电力供需以()为主,并适度接受北极地区风电。
A. 受入 B. 输出 C. 自我平衡 D. 清洁能源
答案:C
92、()地区的可再生资源非常丰富,是电力输出型地区。
A. 大洋洲 B. 亚洲 C. 非洲 D. 大洋洲
答案:C
93、()资源丰富,电力需求规模相对较小,是电力输出型地区。
A. 大洋洲 B. 亚洲 C. 非洲 D. 大洋洲
答案:A
94、“一极一道”电力开发外送优先开发()。
A. 中国西南水能 B. 中亚风能 C. 墨西哥太阳能 D. 北非太阳能 答案:D
95、从地理位臵看,亚洲和欧洲开发利用()资源明显具有地理优势。
A. 赤道地区风电 B. 赤道地区太阳能
C. 北极地区风电 D. 北极地区太阳能
答案:C
96、从地理位臵看,欧洲开发利用()的优势更明显。
A. 赤道地区风电 B. 赤道地区太阳能
C. 北极地区风电 D. 北极地区太阳能
答案:B
97、2030年前,全球电力流以各大洲内跨国及距离较近的()优先开展跨洲联网,但跨洲电力流规模不大,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A. 亚洲-欧洲 B. 北极-亚洲 C. 北极-欧洲 D. 北非—欧洲 答案:D
98、2030-2050年间,随着清洁能源发电技术和输电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成熟,“一极一道”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进入()阶段。
A. 大规模开发 B. 迅速发展 C. 小范围开发 D. 起步发展
答案:A
99、基于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能源资源供应、能源环境约束、能源技术进步和能源政策调控的趋势研判,预计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由2010年的188亿吨标准煤增至2050年的300亿吨标准煤,年均增长1.2%,()经济平均增速。
A高于;B低于;C等于;D不确定
答案:B
100、下列哪项不属于研究全球电力流布局时应坚持的原则( )。 A低碳发展原则 B电网互联原则 C经济高效原则 D技术可行原则 答案:B
101、下列哪项不属于研究全球电力流布局时应做到的三个统筹( )。 A统筹考虑集中式和分布式清洁能源开发
B统筹考虑本地和远方清洁能源开发
C统筹考虑大洲内电力平衡与洲际能源互补
D统筹考虑各国电网构成
答案:D
102、在研究全球电力流布局时要坚持( ),做到( )。 A四个原则;三个统筹 B三个原则;四个统筹
C五个原则;三个统筹 D四个原则;两个统筹
答案:A
103、2030年之前,全球电力流主要以( )为主。
A洲内跨国及距离较近的跨洲输电 B跨洲联网输电
C全球互联 D国家泛在智能电网
答案:A
105、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基本组成单元是( )。
A国家泛在智能电网;B坚强智能电网;C特高压电网;D清洁能源智能电网 答案:A
106、坚强智能电网的骨干网架是( )。
A清洁能源输送通道;B全球能源互联网;C智能电网;D特高压电网 答案:D
107、截至2014年底,国家电网公司获得智能电网相关专利( )项。 A611;B1622;C9690;D11312
答案:D
108、( )年国家电网公司制定了《 坚强智能电网发展规划纲要》。 A2004;B2006;C2009;D2010
答案:C
109、国家电网公司制定并发布的《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规划》中,提出( )个专业分支。
A6;B8;C5;D9
答案:B
110、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阶段是到()实现跨洲互联。
A2020;B2030-2040;C2040-2050;D2020-2030
答案:B
112、全球能源互联网是( )的物理基础。
A培育新兴产业; B能源互联网; C能源资源优化配臵;D全球电力市场交易 答案:D
113、形成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动力的制度基础是( )。
A全球化的治理机制;B全球化的组织机制;
C全球化的运行机制;D全球化的市场机制
答案:D
114、推动了清洁能源加快发展的是( )。
A大容量储能技术;B信息通信与能源电力技术融合;C输电技术创新;D清洁低碳高效的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创新
答案:D
115、推动了电力配臵向全球电网互联发展的是( )。
A大容量储能技术; B信息通信与能源电力技术融合;
C清洁低碳高效的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创新; D输电技术创新
答案:D
116、推动了电网智能化发展的是( )。
A大容量储能技术;B输电技术创新;
C清洁低碳高效的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创新;D信息通信与能源电力技术融合 答案:D
117、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总体布局是( )。
A由跨洲电网、跨国电网、国家泛在智能电网组成,各洲际电网协调发展; B由国家电网、跨国电网、国家泛在智能电网组成,各洲际电网协调发展; C由国家电网、跨国电网、国家泛在智能电网组成,各层级电网协调发展; D由跨洲电网、跨国电网、国家泛在智能电网组成,各层级电网协调发展
答案:D
118、实施全球配臵的原则是由( )所决定的。
A全球能源资源与负荷中心逆向分布特征; B清洁低碳发展目标; C能源发展战略规划; D分布式清洁能源特征
答案:A
119、非洲与欧洲电源结构不同,北非多为()发电,欧洲北部则更多的是风电和水电,电网互联后可以页加有效地利用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优化北非和欧洲的能源结构。
A太阳能;B风能;C潮汐能;D水能
答案:A
120、非洲与欧洲距离较近,存在气候差异,负荷特性(),联网经济效益明显,具有很好的联网条件。
A互补;B相近;C相斥;D一致
答案:A
121、()主要承载北非、东非、中东、澳大利亚、南美洲等赤道地区的太阳能发电基地电力的外送功能,也是实现北半球、南半球互联的主要联络通道。
A赤道地区电力外送通道;B北极地区电力外送通道;
C跨洲联网通道; D洲内联网通道
答案:A
122、考虑到大规模远距离输电和跨大洲联网的需求,未来()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电力外送和洲际大容量交换通道将主要釆用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
A一极一道;B一极两道;C两极一道;D一极三道
答案:A
123、考虑到未来髙寒地区可再生能源开发和输电技术发展,以及非洲可再
生能源开发规模的不确定性,未來的“一极一道”电力流也可能降到()千瓦〃时左右。
A10万亿;B5万亿;C3万亿;D8万亿
答案:A
124、依据全球配臵清洁能源的需求分析,预计2050年,通过北极通道送出的电量规模可达()千瓦〃时/年、赤道地区电量外送规模可达9万亿千瓦〃时/年,合计输送电量占全球用电需求的16%,此外存在一定比例的跨洲电力交换,获取错峰、资源互补、共享备用等联网效益。
A1万亿;B2万亿;C3万亿;D5万亿
答案:C
125、()一方面承载着格陵兰岛、挪威海、巴伦支海、喀拉海、白令海峡等北极风电基地的电力外送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实现北半球三大洲联网、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战略平台。
A北极地区电力外送通道;B赤道地区太阳能发电外送通道;
C跨洲联网通道; D洲内联网通道
答案:A
130、随着欧洲北部陆地和北海风电资源完成开发后,可以加快格陵兰岛、挪威海和巴伦支海风能资源开发向()送电。
A亚洲;B欧洲;C非洲;D北美洲
答案:B
131、预计()年,格陵兰岛风电基地向北美洲地区输电量约1万亿千瓦〃时/年,输电通道能力需求约2亿千瓦。
A2020;B2030;C2050;D2045
答案:C
132、预计2050年,北极风电基地向东北亚地区输电量约1.2万亿千瓦〃时/年,输电通道能力需求约()亿千瓦。
A2.4;B1.2;C3.6;D4.8
答案:A
133、预计2050年,格陵兰岛、挪威海和巴伦支海风电基地向欧洲地区输电量约()万亿千瓦〃时/年,输电通道能力需求约1.6亿千瓦。 A1.6;B1.2;C0.8;D0.4
答案:C
134、电网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是( )的出现。
A跨洲电网;B坚强智能电网;C特高压输电;D智能电网
答案:C
135、以下不属于全球能源互联网技术支撑的是( )。
A清洁发电;B特高压电网;C大容量储能;D智能电网
答案:D
136、国家电网公司规划到2020年建成“三华”特高压同步电网和()回特高压直流工程。
A.14 B16 C17 B19
答案:D
137、中国自( )年就开展了特高压交流输电的前期论证和可行性研究。 A1972;B1986;C2004;D2006
答案:B
138、自( )年中国全面开始发展特高压以来,在技术、装备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
A1986;B2004;C2006;D2009
答案:B
139、在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的潜供电流控制方面,国家电网公司通过( ),有效抑制潜供电流,提高了线路单相重合成功率,有力保障了系统供电可靠性。
A在特高压电抗器中性点装设小电抗元件; B深度抑制操作过电压水平; C导线布臵优化; D无功控制
答案:A
140、国家电网公司联合电工装备制造企业,自主研制了世界首台额定电压1000千伏、额定容量( )万千伏〃安的特高压交流变压器。 A100;B150;C300;D450
答案:C
141、全球化的( )是形成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动力的制度基础。 A组织机制;B市场机制;C运行机制;D政策保障
答案:B
142、在联合国设立全球能源互联网合作联盟属于全球能源互联网合作机制中的( )。
A组织机制;B市场机制;C运行机制;D政策保障
答案:A
143、第( )次工业革命后,传统化石能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升。 A一;B二;C三;D四
答案:A
144、建好( ),既是对我们建设、管理、运行能力的全面考验,也是后续“五交八直”等重点工程加快推进的基础。
A四交四直;B三交一直;C一交三直;D二交七直
答案:A
146、到(),国家电网公司基本建成以()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以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坚强国家电网,全面提高电网的安全性,经济性,适应性和互动性。
A2020年,智能电网; B2020年,特高压电网;
C2020年,超高压电网; D2015年,特高压电网
答案:B
147、()是储能发展较早的国家,目前拥有全球近半的储能示范项目,并且出现了若干实现商业应用的储能项目。
A美国;B日本;C英国;D法国
答案:A
148、在我国白城地区辽阔的草原上,正在兴建大型的风能发电站,风能发电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下列有关风能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技术上已经比较成熟;B风能的资源丰富;
C对环境无污染;D风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答案:D
149、国家电网公司已建成投运了()条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 A2;B3;C4;D5
答案:C
150、淮南-浙北-上海1000千伏同塔双向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于()年9月投运,是世界首个商业化运行的同塔双向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 A2011;B2012;C2013;D2014
答案:C
151、截至2014年底,国家电网公司在运在建特高压输电线路长度近()千米,变电(换流)容量约1.6亿千伏〃安(千瓦)。
A15000;B16000;C17000;D18000
答案:B
152、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于()投入商业运行。
A2008年7月;B2009年7月;C2010年7月;D2011年7月
答案:C
155、到2050年,电能占据终端能源需求的“半壁江山”,比重达到()%。
人类进入了“电力无处不在”的电气化新时代。
A50;B52.2;C55.2;D56.2
答案:B
156、依托全球能源互联网,“两个替代”全面实施,清洁能源实现大发展,清洁电力得到全面应用,绿色低碳能源成为新时尚。到2050年,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至()%,成为世界主导能源。
A75;B80;C85;D90
答案:B
158、全球能源互联网以()为指导,更为注重可再生能源利用,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理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为人类社会发展指明了前途和方向。
A全球能源观;B可持续发展;C新能源开发;D全球互联网
答案:A
159、()是现代化的基础,()造了文明的本质,决定了文明的组织结构、商业和贸易成果的分配、政治力量的作用形式,指导社会关系形成与发展。 A能源,能源机制; B能源,资源机制;
C资源,能源源机制; D资源,资源机制
答案:A
160、全球能源互联网成为保障社会稳定的()。
A基石;B纽带;C核心;D基础
答案:A
161、全球能源互联网成为维系世界和平的()。
A纽带;B核心;C基础;D重心
答案:A
162、大型水电基地中不包括哪条河流流域?
A.金沙江、B.雅砻江、C.大渡河、D.雅鲁藏布江
答案:D
164、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
A.复奉直流;B.锦苏直流;C.哈郑直流;D.溪浙直流
答案:B
165、中国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采用的电压互感器是
A.电磁式;B.电容式;C.电子式;D.倒臵式
答案:B
167、世界上路径最长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
A.复奉直流;B.锦苏直流;C.哈郑直流;D.溪浙直流
答案:C
171、特高压交直流混合电网是指在超高压交流电网的基础上采用了()交流和±800kV及以上直流特高压并联同步或异步输电的输电网。
A.800kV;B.1000kV;C.500kV;D.750kV
答案:B
172、2012年锦屏-苏南±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成投运,工程额定电压(),额定功率(),额定电流4500A,直流线路长2059km。
A.800kV 3600MW; B.±800kV 3600MW;
C.800kV 7200MW; D.±800kV 7200MW
答案:D
174、中国第一项直流输电工程是()。
A.舟山直流输电工程;B.嵊泗直流输电工程;
C.葛上直流输电工程;D.云广直流输电工程
答案:A
186、智能电网建成后,将形成结构坚强的受端电网和送端电网,电力承载能力显著加强,形成( )的特高压输电网络,实现大水电、大煤电、大核电、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跨区域、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高效率输送,
区域间电力交换能力显著提升
A.强交、强直;B.弱交、弱直;C.强交、弱直;D.弱交、强直
答案:A
187、国家电网公司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分为( )个阶段
A.1;B.2;C.3;D.4
答案:C
188、20世纪末,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相继开展了智能电网相关研究,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与( )
A.欧洲;B.非洲;C.亚洲;D.澳洲
答案:A
190、( )年,1000kV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投运,使中国成为当今世界交流输电电压等级最高的国家。
A.2007;B.2008;C.2009;D.2010
答案:C
191、2009年底,额定容量( )的±800kV四川向家坝--上海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成功实现单极投产。
A.5000MW;B.4000MW;C.6400MW;D.8000MW
答案:C
192、中国电网的发展,同样遵循了电网发展的客观规律。大型水电站和煤电基地的建设,有力地推动了超/特高压( )输电和大规模联网,电网规模经历了从地区级电网发展到省网,再通过省间联网形成跨省区域性电网,并逐步形成了全国联网
A.交流;B.直流;C.交直流;D.柔性
答案:C
200、超导电缆采用高电流密度的超导材料作为电流导体,其传输容量将比常规电缆高()倍。
A.3-5;B.8-10;C.20-30;D.30-50
答案:A
208、近年来,我国能源市场同煤炭和电力相比,国际油气市场对我国能源市场的影响更为显著,我国已成为全球第()大原油进口国。
A.一;B.二;C.三;D.四
答案:B
215、2012年2月,国家电网公司成功中标()国家能源网公司股权项目,这是我国首次成功收购国家级输电网和天然气输送网。
A.菲律宾;B.葡萄牙;C.巴西;D.泰国
答案:B
216、非洲与欧洲距离较近,存在气候差异,负荷特性( ),联网经济效益明显,具有很好的联网条件。
A互补; B. 相近; C. 相斥; D. 一致
答案:A
217、为了更加安全可靠地将()发电送至负荷中心,还需要加快各国泛在智能电网建设。
A化石能源; B. 清洁能源; C. 可再生能源; D. 风能
答案:B
218、各国智能电网网架建设需要与()骨干网架有效衔接,保障本国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满足国内清洁能源开发利用要求,实现外来清洁电力落得下、国内富余电力送得出,国内外能源资源统筹优化配臵。
A坚强智能电网; B.小型电网; C. 互联大电网; D. 全球能源互联网 答案:D
219、适应大规模淸洁能源发电,通过大容量直流输电送出,需要依托坚强的()电网,形成强交流、强直流联合运行、相互补充、相互支撑、相辅相成的电网格局。
A直流; B. 交流; C. 交直流; D. 网架建设
答案:B
220、中国国家电网公司规划到()年建成“三华”(华北、华中、华东)特高压同步电网和19回特高压直流工程,形成西电东送、北电南送格局,跨区输电能力将达3.8亿千瓦,实现能源资源大范围互济互通、优化配臵。 A2020; B.2030; C. 2024; D. 2045
答案:A
221、中国国家电网加快建设特髙压交直流电网和跨区电网,初步形成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坚强网架,电网安全稳定水平显著提高。 A交直流; B. 直流; C. 交流; D. 互联网
答案:A
222、()向家坝—上海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于2010年7月8日实现双极全压送电投运。
A.±600千伏; B. 750千伏; C.±800千伏; D. 1000千伏 答案:C
223、()以用户为中心,通过不断融合新的网络,注入新的服务、业务和应用,逐步成为服务社会公众的基础设施和泛在网络,同时提供面向行业的基础应用,形成社会资源综合优化利用的价值网络。
A全球能源互联网; B. 智能电网; C. 互联大电网; D. 小型电网 答案:B
225、对于欠发达国家,电能替代的重点在于加快电气化进程。例如,非洲年人均用电量为600千瓦〃时左右,许多非洲国家仅为100千瓦〃时,还有()多人口未用上电。
A8亿; B. 6亿; C. 13亿; D. 10亿
答案:B
226、风光储输联合示范工程是在我国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
建设集成风电、光伏和储能系统的联合示范电站。
A吉林白山; B. 河北张家口; C. 湖北大悟; D. 西北
答案:B
228、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大致可分为塔式、()、碟式三种类型。 A杯式; B. 段式; C. 槽式; D. 柱式
答案:C
229、通过建设特高压跨区输电通道,将()煤电基地、西南水电基地的电力输送至东中部负荷中心,充分发挥大电网的大规模远距离资源优化配臵能力,促进了能源富集地区发展,实现了大型能源基地的集约开发和电力可靠送出,支撐了东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 A北部; B. 西部; C. 南部; D. 东部
答案:B
230、()将实现北非的太阳能发电和风电基地与非洲中部水电基地、南部非洲太阳能发电基地进行联合运行,满足全洲电力消费增长需求,并为北非太阳能发电外送提供坚强送端电网支撑,总体形成洲内北电南送、东西互济,洲外北送欧洲、东接亚洲的新格局。
A亚洲互联电网; B.欧洲互联电网; C.北美互联电网; D.非洲互联电网 答案:D
231、“一特四大”战略中,特高压骨干网架中不包括以下哪个电压等级()。
A.1000千伏交流; B.±800千伏直流;
C.±1100千伏直流; D.±500千伏直流
答案:D
232、电力发展的核心任务是以电力为中心,推动我国能源发展方式转变,当前重要和紧迫的任务是加快实施()战略。
A.特高压电网建设; B.一特四大; C.三华电网建设; D.智能电网建设 答案:B
233、()将是未来重要的能源和服务枢纽,以此为基础实现能量流、信息流和业务流的统一。
A全球能源互联网; B. 智能电网; C. 互联大电网; D. 小型电网 答案:A
234、()是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关键支撑。
A网架坚强; B. 广泛互联; C. 高度智能; D. 开发互动
答案:C
235、()是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基本形态。
A网架坚强; B. 广泛互联; C. 高度智能; D. 开发互动
答案:B
236、()是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基本要求。
A网架坚强; B. 广泛互联; C. 高度智能; D. 开发互动
答案:D
237、()是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重要前提。
A网架坚强; B. 广泛互联; C. 高度智能; D. 开发互动
答案:A
238、()是全球能源互联网最基本的功能。
A能源传输; B. 资源配臵; C. 市场交易; D. 产业带动
答案:A
239、()是全新的全球能源配臵平台,具备网架坚强、广泛互联、高度智能、开放互动等四个重要特征。
A小型电网; B. 坚强智能电网; C. 互联大电网; D. 全球能源互联网 答案:D
240、()是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 A清洁发展; B. 环境发展; C. 能源发展; D. 低碳发展
答案:A
242、()要围绕世界能源清洁、低碳发展这个目标加快布局、加快建设,更好地推动各种集中式、分布式淸洁能源的高效开发利用,推动能源发展方式从传统化石能源主导向清洁能源主导转变。
A全球能源互联网; B. 坚强智能电网; C. 互联大电网; D. 小型电网 答案:A
243、“特高压电网”是指()等级的输电网络。
A交流1000千伏直流正负800千伏及以上电压;
B交流100千伏直流正负80千伏及以上电压;
C交流500千伏直流正负400千伏及以上电压;
D交流10千伏直流正负8千伏及以上电压
答案:A
244、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的规划,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是在()。 A2013-2015; B. 2016-2020; C. 2021-2025; D. 2009-2013 答案:B
245、当前,()是全球第一二氧化碳排放大国。
A美国; B. 日本; C. 俄罗斯; D. 中国
答案:D
247、坚强的网架是实现资源()的基础。
A洲内配臵; B. 全球配臵; C. 跨洲配臵; D. 全国配臵
答案:B
249、全球能源互联网充分发挥电网的网络市场功能,构建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组织运行体系,促进用户与各类用电设备广泛交互、与电网双向互动,能源流在用户、()之间双向流动,实现全球能源互联网中各利益相关方的协同和交互。
A公司; B. 供应商; C. 组织; D. 厂家
答案:B
250、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广泛互联带来了全球能源资源及相关公共服务资源的高效开发和()。
A广泛配臵; B. 洲内配臵; C. 高度智能; D. 跨洲配臵
答案:A
251、全球能源互联网可以使能源像互联网中的信息一样,实现全球范围的自由流动。用户可以方便地享用几千千米之外的(),距离和资源限制不再成为问题,可以使生产和生活得到解放,充分释放能源要素的生产力。 A化石能源; B. 清洁能源; C. 可再生能源; D. 风能
答案:B
252、全球能源互联网是能源资源优化配臵的(),能够将各种一次能源转化为电能在电网中传输。
A客体; B. 主体; C. 受体; D. 载体
答案:D
253、实施“一特四大”战略,关键是加快建设()。
A特高压电网建设; B. 三华电网; C. 智能电网; D. 大煤炭发电基础 答案:A
254、通过清洁能源全球配臵,还有利于将经济不发达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A经济优势; B. 清洁优势; C. 能源优势; D. 输电优势
答案:A
256、()主要承载北非、东非、中东、澳大利亚、南美洲等赤道地区的太阳能发电基地电力的外送功能,也是实现北半球、南半球互联的主要联络通道。
A.赤道地区电力外送通道; B.北极地区电力外送通道;
C.跨洲联网通道; D.洲内联网通道
答案:A
257、考虑到大规模远距离输电和跨大洲联网的需求,未来()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电力外送和洲际大容量交换通道将主要釆用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
A一极一道; B. 一极两道; C. 两极一道; D. 一极三道
答案:A
258、依据全球配臵清洁能源的需求分析,预计2050年,通过北极通道送出的电量规模可达()千瓦〃时/年、赤道地区电量外送规模可达9万亿千瓦〃时/年,合计输送电量占全球用电需求的16%,此外存在一定比例的跨洲电力交换,获取错峰、资源互补、共享备用等联网效益。
A1万亿; B. 2万亿; C. 3万亿; D. 5万亿
答案:C
259、预计2050年,北极风电基地向东北亚地区输电量约1.2万亿千瓦〃时/年,输电通道能力需求约()亿千瓦。
A2.4; B. 1.2; C. 3.6; D. 4.8
答案:A
260、赤道地区电力外送通道主要承载北非、东非、中东、澳大利亚、()等赤道地区的太阳能发电基地电力的外送功能,也是实现北半球、南半球互联的主要联络通道。
A亚洲; B. 欧洲; C. 非洲; D. 南美洲
答案:D
261、联网相关方愿望强烈、技术经济条件好的联网工程将会先期实施。预计2030年前后,可以推进非洲一欧洲联网、亚洲一欧洲联网、亚洲一非洲联网;2040年前后,可以推进北美洲一南美洲联网、大洋洲一亚洲联网、亚洲一北美洲联网;预计2050年前后,推进()联网。
A欧洲一大洋洲; B.欧洲一南美洲;
C.北美洲一南美洲; D.欧洲一北美洲
答案:D
262、南通道以中东太阳能发电基地为支撑向东连接印度和东南亚地区,向西北延伸至欧洲南部地区,形成亚洲与欧洲电网互联的第()通道,实现中东太阳能资源在欧洲、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优化配臵。
A二; B. 三; C. 一; D. 五
答案:A
263、未来跨洲联网发展进程,主要由各大洲间的()和实施条件所决定。 A联网需求; B. 经济需求; C. 发展需求; D. 友好程度
答案:A
264、亚洲与欧洲时差显著,负荷特性具有较好的互补性。考虑亚欧资源和负荷分布情况,未来亚洲与欧洲联网优先考虑()两个特高压输电通道。 A东西; B. 西南; C. 南北; D. 东南
答案:C
265、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对中亚与欧洲联网,已开展多年研究,现有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即可满足建设陆上输电通道的需求,不存在技术问题,实施条件较好,预计在()年前后可实现联网。
A2020; B. 2030; C. 2040; D. 2050
答案:B
266、为实现2050年全球能源的低碳清洁发展,预计到2050年全球发电装机规模将达到()亿千瓦,比2020年增长约()亿千瓦。
A300,350; B. 300,300; C. 350,300; D. 350,350
答案:C
267、()年将基本建成全球能源互联网,逐步实现清洁能源占主导的目标。 A2030; B. 2050; C. 2020; D. 2060
答案:B
268、在洲内跨国联网及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电力的跨国输送中,将主要釆
用()技术;为适应未来洲内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与利用(自用、送出或受入)、“一极一道”电力的受入和转输,现有电网需要提升电压等级和加强网架建设。
A特高压交直流输电; B.特高压交流输电;
C.特高压直流输电; D.高压交直流输电
答案:A
269、为实现能源的低碳可持续发展,未来需要采用特髙压技术构建泛欧洲骨干网架,建设(),保障可再生能源的高效接入与消纳。
A全球能源互联网; B. 小型电网; C. 互联大电网; D. 坚强智能电网 答案:D
270、()是全球最大的电力负荷中心,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未来将形成以洲内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为电源送出点、连接各大负荷中心的亚洲互联电网,并接受来自“一极一道”的跨国跨洲电力流。
A欧洲; B. 亚洲; C. 非洲; D. 北美洲
答案:B
271、“两个替代”指的是()。
A清洁替代和以电代煤; B. 清洁替代和以电代油; C. 以电代煤和以电代油; D. 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
答案:D
272、到2050年,电能占据终端能源需求的“半壁江山”,比重达到(),人类进入了“电力无处不在”的电气时代。
A0.50 ; B. 0.55 ; C. 0.62 ; D. 0.52
答案:D
273、2020年,中国陆上风电装机容量将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达到()亿千瓦。
A1.8; B. 1.9; C. 2; D. 2.1
答案:C
274、()是地球上最丰富的能源资源。
A太阳能; B. 风能; C. 核能; D. 电能
答案:A
275、基于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能源资源供应、能源环境约束、能源技术进步和能源政策调控的趋势研判,预计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由2010年的188亿吨标准煤增至2050年的300亿吨标准煤,年均增长1.2%,()经济平均增速。
A高于; B. 低于; C. 等于; D. 不确定
答案:B
276、如果重点考虑非洲中部和南部地区水能和太阳能资源的充分开发,2050年全球“一极一道”外送电力流可能降低到10万亿千瓦〃时,占全球电力需求的()。
A12%; B. 13%; C. 14%; D.15%
答案:C
277、()地区的可再生能源资源非常丰富,是电力输出型地区。 A亚洲; B. 非洲; C. 南美洲; D. 北美洲
答案:B
278、()电力需求增长较快,考虑赤道地区太阳能发电后总体是自我平衡型地区。
A亚洲; B. 欧洲; C. 南美洲; D. 北美洲
答案:C
279、()具有丰富的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
A亚洲; B. 欧洲; C. 非洲; D. 南美洲
答案:A
280、()年之前,全球电力流主要以洲内跨国及距离较近的跨洲输电(北非
一欧洲、中亚一欧洲)为主,跨洲电力流规模处于快速增长的初始阶段。 A2020; B. 2030; C. 2040; D. 2050
答案:B
281、()拥有全球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和风能资源,以及非常丰富的水能资源。
A亚洲; B. 非洲; C. 南美洲; D. 北美洲
答案:B
282、预计()年后,北极地区风电的供电成本(发电和输电成本)将在电力受入地区开始逐步具有经济竞争力。
A2020; B. 2025; C. 2030; D. 2035
答案:D
283、综合考虑各类电源开发潜力和供电经济性,预计()年,洲内“一极一道”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供电量约3.7万亿千瓦〃时/年,约占亚洲电力总需求的10%。
A2020; B. 2030; C. 2040; D. 2050
答案:D
284、我国电力输送呈现()的基本格局。
A.西电东送北电南送; B. 西电南送北电东送;
C.南电东送西电北送; D. 西电东送南电北送
答案:A
285、随着经济布局调整,世界电力需求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欧美发达经济体占全球电力需求总量的比重大幅(),亚洲、非洲、南美洲电力需求所占比重大幅()。
A下降,下降; B. 提升,下降; C. 提升,提升; D. 下降,提升 答案:D
286、预计到2050年,全球“一极一道”外送电力流将达到()万亿千瓦
时,占全球电力需求的()。
A2020%; B. 2016%; C. 1220%; D. 1216%
答案:D
287、预计到2050年,全球清洁能源发电量将达到()万亿千瓦时,占总电量的()。
A6685; B. 6690; C. 6085; D. 6090
答案:B
288、预计到2050年,全球清洁能源发电量将达到66万亿千瓦〃时,占总电量的(),占一次能源供应量的79%,成为主导能源。
A70%; B. 80%; C. 90%; D. 100%
答案:C
290、我国能源资源和消费中心呈()分布。
A逆向; B. 正向; C. 相同; D. 无关
答案:A
291、终端能源需求结构中,()逐步取代化石能源,电气化水平提高成为终端能源结构变化的主要趋势。
A电力; B. 风力; C. 核能; D. 薪柴
答案:A
292、亚太地区的煤炭消费于___年达到峰值。
A2020; B. 2030; C. 2040; D. 2050
答案:A
293、非洲拥有良好的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的发展条件,居各大洲第___位
A一; B. 二; C. 三; D. 四
答案:B
295、从目前来看,目前已探明的储量在()年前是能够满足于供给的。
A2015; B. 2018; C. 2019; D. 2020
答案:D
296、关于中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世界和中国的能源消费都以石油为主;
B目前世界和中国的能源消费都以煤炭为主;
C目前世界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中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D目前中国的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世界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答案:C
298、“一极一道”是指()。
A南极圈及其周边地区和赤道; B. 南极圈及其周边地区和赤道及附近地区; C. 北极圈及其周边地区和赤道; D. 北极圈及其周边地区和赤道及附近地区
答案:D
299、2050年,全球“一极一道”外送电力流将达到12万亿千瓦〃时,占全球电力需求的()。
A0.16; B. 0.52; C. 0.10; D. 0.60
答案:A
300、北极地区风能资源丰富且分布广,技术可开发量约1000亿千瓦,约占全球陆上风能资源的()。环北冰洋的喀拉海、巴伦支海、白令海峡和格陵兰岛等是北极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A10%; B. 20%; C. 30%; D. 35%
答案:B
301、北极地区风能资源丰富且分布广,技术可开发量约为()亿千瓦,约占全球陆上风能资源的()。
A1000,25%; B. 1000,20%; C. 1500,20%; D. 1500,25%
答案:B
302、()电网是全球互联程度最高的洲级电网。
A亚洲; B. 北美洲; C. 欧洲; D. 南美洲
答案:C
303、全球能源消费呈现总量和人均能源消费量持续()态势。
A双减; B. 单减; C. 双增; D. 单增
答案:C
304、世界能源消费结构长期以()为主,但其所占比重正在逐步下降。 A风能; B. 太阳能; C. 化石能源; D. 煤炭
答案:C
305、受自然条件影响,()在中国能源结构中占主导地位。
A木材; B. 煤炭; C. 石油; D. 天然气;
答案:B
306、我国已形成了以()为基础,电力为中心,石油、天然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生产供应体系。
A火电; B. 煤炭; C. 水电; D.常规能源
答案:B
307、()及欧亚大陆的煤炭储量最为丰富。
A亚洲; B. 欧洲; C. 北美洲; D. 中东
答案:B
308、()是全球贸易量最大的化石能源。
A煤炭; B. 石油; C. 天然气; D. 非常规油气
答案:B
309、()是支撑现代工业体系的主导能源。
A煤炭; B. 石油; C. 天然气; D. 非常规油气
答案:B
310、在能源与电力需求增长的驱动下,世界电网经历了从传统电网到现代
电网, 从孤立电网到跨区、跨国大型互联电网的跨越发展,进入以( )为标志的新阶段。
A洲内跨国互联电网; B. 坚强智能电网;
C. 特高压交直流输电; D. 跨洲互联电网
答案:B
311、500~750千伏超高压输电的传输距离是( )千米,而特高压交直流输电可以将传输距离提升到( )千米。
A700~1000,2000~5000; B. 700~1000,2000~4000; C. 500~1000,2000~4000; D. 500~1000,2000~5000
答案:A
312、()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涵盖电源接入、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个环节。
A跨洲大电网; B. 全球能源互联网; C. 洲内互联电网; D. 坚强智能电网
答案:D
313、“一极一道”清洁能源基地向负荷中心的输电通道包括:()向亚洲、欧洲、北美洲送电,()向欧洲、南亚送电,澳大利亚太阳能发电基地向东南亚送电。
A北极地区太阳能发电,北非、中东风电;
B北极地区风电,北非、中东太阳能发电;
C北极地区风电,北非、中东风电;
D北极地区太阳能发电,北非、中东太阳能发电
答案:B
314、全球能源互联网是落实全球能源观、实现“两个替代”的重要载体。在其发展过程中,最核心的是要坚持()
A一个总体布局; B. 两个基本原则; C. 四个重要特征; D. 五个主要
功能
答案:B
315、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的第一阶段是到()年,推动形成共识;到()年,根据技术经济比较优势,启动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加强洲内国家之间的互联。
A2020,2040; B. 2020,2030; C. 2030,2040; D. 2040,2050 答案:B
316、全球能源互联网第二阶段发展重点是在继续加强各洲主要国家电网互联的基础上,按照()的次序,推动“一极一道”等大型能源基地开发和()取得重要进展。
A先难后易,洲内联网; B. 先易后难,洲内联网; C. 先难后易,跨洲联网; D. 先易后难,跨洲联网
答案:D
317、考虑到大规模远距离输电和跨大洲联网的需求,未来“一极一道”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电力外送和洲际大容量交换通道将主要采用()。
A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 B. 超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 C. 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 D.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
答案:A
318、预计2050年前后,推进()联网
A.北美洲-南美洲; B. 大洋洲-亚洲; C. 亚洲-欧洲; D. 欧洲-北美洲 答案:D
319、()是全球最大的电力负荷中心。
A亚洲; B. 欧洲; C. 北美洲; D. 南美洲
答案:A
320、亚洲各大可再生能源基地包括中国“三北”()和西北()基地。 A太阳能发电,太阳能发电; B. 风电,太阳能发电; C. 太阳能发电,
风电; D. 风电,风电
答案:B
321、( )是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基本组成单元。
A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线路; B. 跨国跨洲互联电网; C. 坚强智能电网;
D. 国家泛在智能电网
答案:D
322、适应大规模清洁能源发电,通过大容量()输电送出,需要依托坚强的()电网,形成坚强的电网格局。
A交流、直流; B. 直流、交流; C. 直流、直流; D. 交流、交流 答案:B
323、近年来,通过建设特高压跨区输电通道,将西部()、西南部()的电力输送至东中部负荷中心。
A风电基地、水电基地; B. 太阳能基地、水电基地; C. 煤电基地、水电基地; D. 煤炭基地、风电基地
答案:C
324、中国发展特高压输电,未来西部和北部地区风电开发利用规模将由()万千瓦提高到3亿千瓦以上。
A8800; B. 9800; C. 10800; D. 11800
答案:A
325、中国国家电网公司规划至2020年建成“三华”特高压同步电网和()回特高压直流工程,形成西电东送、北电南送格局,跨区输电能力将达到
3.8亿千瓦,实现能源资源大范围互济互通、优化配臵。
A18; B. 19; C. 20; D. 21
答案:B
326、多国的发展实践和政策环境都预示着()的大规模发展将成为趋势。 A太阳能发电; B. 风电; C. 分布式电源; D. 水电
答案:C
327、加快发展国家(),是有效推动电能替代的重要抓手。
A智能电网; B. 特高压电网; C. 超高压电网; D. 分布式电源 答案:A
328、()在保障全球电力安全和全球化配臵能源资源中发挥重要作用。 A全球能源互联网调度中心; B. 全球能源互联网电力市场运营中心; C. 全球能源互联网合作联盟; D. 全球能源互联网监管中心
答案:A
329、()是实现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目标的关键因素。
A. 健全的市场机制; B. 良好的政策环境; C. 完善的调度机制; D. 全面的监管制度
答案:B
330、能源领域的碳排放占人类活动碳排放总量的()左右。
A60%; B. 70%; C. 80%; D. 90%
答案:C
331、根据预测,在全球能源互联网加快发展情景下,2050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将达到66万亿千瓦时,比2010年增长近60万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
A60%; B. 70%; C. 80%; D. 90%
答案:D
332、()推动了电力配臵向全球电网互联发展。
A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 B. 输电技术创新; C. 信息通信技术; D. 能源电力技术
答案:B
333、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能量密度()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
A稍低于; B. 远低于; C. 稍高于; D. 远高于
答案:B
334、目前,全球容量最大的陆上风电场在()。
A中国; B. 法国; C. 美国; D. 丹麦
答案:C
335、随着()发电技术和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发电将成为未来潜力最大、增长最快的能源。
A海洋能,海洋能; B. 风能,风能; C. 太阳能、太阳能; D. 水力,水力
答案:C
336、世界上首条实现商业运营的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是()。 A苏联伊塔特-新库涅茨克; B. 中国晋东南-南阳-荆门; C. 中国向家坝-上海; D. 淮南-浙北-上海
答案:B
337、中国首条±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是()。
A苏联伊塔特-新库涅茨克; B. 中国晋东南-南阳-荆门; C. 中国向家坝-上海; D. 淮南-浙北-上海
答案:C
338、目前,1000千伏特高压的输电成本只有500千伏超高压输电成本的()左右。
A52%; B. 62%; C. 72%; D. 82%
答案:C
339、()可用于全球能源互联网调峰填谷。
A大型能量型储能; B. 大型功率型储能; C. 小型储能电池; D. 以上全部
答案:A
340、()可用于平抑大规模清洁能源的波动性。
A大型能量型储能; B. 大型功率型储能; C. 小型储能电池; D. 以上全部
答案:B
341、()具有传输速度快、传输损耗小、信号质量和安全性高等优势,是信息骨干网的支柱技术。
A光纤通信技术; B. 移动通信技术; C. 卫星通信技术; D. 量子通信技术
答案:A
342、截止2014年底,国家电网公司在特高压输电领域获得专利总计( )项。
A705; B. 318; C. 387; D. 458
答案:A
343、中国能源资源和能源消费在地域上呈现( )分布的特点。 A同步; B. 均匀; C. 逆向; D. 正向
答案:C
344、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特高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的是( )。
A系统电压控制; B. 潜供电流抑制; C. 外绝缘配合; D. 特高压交流设备
答案:D
345、国家电网公司联合电工装备制造企业,自主研制了世界首台额定电压( )千伏、额定容量( )万千伏〃安的特高压交流变压器 A800,300; B. 1000,300; C. 800,200; D. 1000,200
答案:B
346、在大电网运行方面,( )是指从时间、空间、业务等多个维度在线跟踪,实现调度生产各环节的全景监视、智能告警、主动安全防御。
A精细化; B. 一体化; C. 在线化; D. 实用化
答案:C
347、在大电网运行方面,( )是指实现多级调度的上下联动和协调运作,形成分布式一体化的智能调度技术支持系统,有效支撑了特高压大电网的一体化运行。
A精细化; B. 一体化; C. 在线化; D. 实用化
答案:B
348、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大规模风电调度关键技术的是( )。
A在风电功率预测技术; B. 光伏电站功率预测; C. 风电与其他电源协调优化调度技术; D. 风电参与调峰运行模式
答案:B
349、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清洁能源技术的是( )。
A大规模风电调度关键技术; B. 大规模光伏发电并网运行技术; C. 储能系统运行技术; D. 特高压杆塔实验技术
答案:D
350、( )针对特高压交直流混合大电网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技术,建立了电力系统数字仿真等试验研究基础设施。
A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成套设计研发(实验)中心; B. 特高压交流试验基地; C. 国家电网仿真中心; D. 特高压直流试验基地
答案:C
351、将北极地区( )与俄罗斯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的天然气、水能、煤炭、可燃冰等能源资源进行联合开发与打捆,通过特高压电网进行跨国优化配臵。
A风能; B. 太阳能; C. 热能; D. 光能
答案:A
352、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标准体系包括六大领域,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
A规划材料类; B. 设备材料类; C. 运行检修类; D. 通信信息类 答案:D
353、中国发起编制3项特高压交流技术标准,其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 A绝缘配合; B. 变电站技术; C. 现场试验; D. 无功电压
答案:B
354、( )年国家电网公司制定了《坚强智能电网发展规划纲要。》 A2009; B. 2010; C. 2011; D. 2012
答案:A
355、到2020年,形成( )特高压交流网架。
A三纵八横; B. 三纵七横; C. 四纵八横; D. 四纵七横
答案:D
356、国家电网完善提升阶段是( )年。
A2020-2030; B. 2020-2040; C. 2021-2025; D. 2021-2030 答案:C
357、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电网互联互通工程加快建设,积极参与以下项目的研究,其中错误的选项是( )。
A亚欧联网; B. 一极一道; C. 两极一道; D. 跨区送电工程 答案:C
358、以下工程不属于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的是( )。
A晋东南-南阳-荆门; B. 淮南-浙北-上海;
C.浙北-福州; D. 向家坝-上海
答案:D
359、( )是构建坚强主网架的基础,用于实现跨区联网输电,形成坚强的受端电网,为特高压直流大容量、多回路输电提供网架支撑。 A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 B. 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C. 智能电网工程; D. 清洁能源电网工程
答案:A
360、( )是世界上第一条实现商业运行的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
A晋东南-南阳-荆门; B.淮南-浙北-上海; C.浙北-福州; D.向家坝-上海 答案:A
361、( )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输电路径最长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A向家坝-上海; B. 锦屏-苏南; C. 哈密南-郑州; D. 溪洛渡-浙西 答案:C
362、( )配电自动化工程是国家电网公司实施的规模最大、终端数量对多的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项目。
A武汉; B. 成都; C. 延安; D. 银川
答案:B
365、( )水电站是中国“西电东送”骨干工程,电站主要为华东、华中地区供电,兼顾川、滇两省用电需要,是金沙江“西电东送”距离最近的骨干电网之一。
A三峡; B. 溪洛渡; C. 向家坝; D. 拉西瓦
答案:B
366、中国在大型风电基地建设方面成绩显著,规划了( )个大型风电基地。
A6; B. 7; C. 8; D. 9
答案:D
367、( )是中国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基地。
A青海; B. 甘肃; C. 新疆; D. 陕西
答案:A
368、中国互联电网有望形成( )一个受端,三个送端及南方电网五个同步电网。
A西南; B. 西北; C. 东北; D. 三华
答案:D
369、( )发展特高压的主要动因是开发国内水电资源。
A美国; B. 意大利; C. 印度; D. 巴西
答案:D
370、2014年2月,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与巴西电力公司组成的联营体中标巴西美丽山±( )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项目,这是美洲第一条该电压等级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
A220; B. 500; C. 800; D. 1000
答案:C
371、( )是目前世界上开发规模最大的清洁能源。
A风电; B. 光伏; C. 水电; D. 火电
答案:C
372、( )水电站是世界第二大水电站,位于巴西与巴拉圭之间的界河,承担了巴西15%以上和巴拉圭70%以上的电力供应。
A古里; B. 伊泰普; C. 大古力; D. 图库鲁伊
答案:B
373、亚洲超级电网计划最早称为“亚洲超级圈”跨国电网计划,由( )于1998年提出。
A韩国; B. 中国; C. 日本; D. 俄罗斯
答案:D
374、以下关于能源发展新格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源供给更充裕; B. 能源供给更紧缺;
C. 能源保障更可靠; D. 能源平台更坚强
答案:B
375、2050年,全球“一级一道”外送电力流将达到( )万亿千瓦.时,占
全球电力需求的16%
A. 4; B. 6; C. 8; D. 12
答案:D
376、未来,依托全球能源互联网,各大洲实现互联互通,( )成为电力输出地区。
A.非洲、大洋洲; B.非洲、南美洲; C.南美洲、大洋洲; D.亚洲、大洋洲 答案:A
377、2050年,清洁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比重提高至( ),成为世界主导能源。
60%; B. 70%; C. 80%; D. 90%
答案:C
378、全球能源互联网重构世界能源体系,推动能源转型,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方位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包括( )。
A推动经济全球化; B. 降低社会成本;
C. 优化经济结构; D. 以上选项皆正确
答案:D
379、全球互联网是( )的高度融合,是智能化、自动化、网络化的能源保障体系。
A能量流、信息流; B. 信息流、业务流;
C. 能量流、业务流; D. 能量流、信息流、业务流
答案:D
380、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在全球能源互联网背景下,更加高效率的( )的社会组织形式受到欢迎。
A集权式模式; B. 虚拟化模式; C. 扁平化模式; D. 层级化模式 答案:C
381、作为21世纪深刻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重大创新,全球能源互联网改
变的不仅是能源发展方式,还包括( )。
A改变世界地缘政治格局; B. 培育生态文明理念; C. 提高人的理性认知和思想境界; D. 以上选项皆正确
答案:D
382、全球能源互联网时代,人们对能源与信息、时间与空间等难以兼顾或者原本具有二元特征的事物进行空前紧密的调和,人类文明深度持续拓展,这是指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了人的( )思维。
A创新; B. 归纳; C. 集中; D. 全局
答案:D
384、从()年开始,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
A1995;B1996;C1994;D1993
答案:D
387、我国传统能源形式为()
A煤;B石油;C天然气;D核能
答案:A
388、我国经济总量目前位于世界第()位
A1;B2;C3;D4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