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年级读写结合的训练点

谈中年级读写结合的训练点

“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阅读教学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做到读和写的完美结合呢?

我认为,读写结合,最关键的是要找准读写结合的训练点。

《语文课标》对中年级学生阅读要求中,有一条是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对中年级学生习作要求中,有一条是“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所以,中年级学生的读写结合,应从词、句、段三方面着手。

一、词语——读写结合的训练点

一个词语只有寥寥几个字,但它完全可以作为读写结合的训练点,并由此进行写作的扩展。

如:在老舍先生《我们家的猫》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家的猫,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有时候的确很乖„„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怪”一词,并把它当作读写结合训练点,指导学生进行仿写。

学生们写出《古怪的小狗》,《古怪的爸爸》,《古怪的姥姥》,等等。

其中,一个孩子写道:“姥姥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她大方吧,的确是呀,只要我买学习用品,不管花多少钱她都舍得。说她吝啬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她的一件旧衣服能穿好几年也不舍得换新的呢?我真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再如《蟋蟀的住宅》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蟋蟀和其它昆虫不同,不

肯随遇而安,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

教学中我让学生抓住“随遇而安”一词,并把它当作读写结合的训练点。

学生写到:“我爸爸是个随遇而安的人,不论公司派他到什么地方进行安装和维修工作,他总是服从安排,并且一丝不苟地干好工作。爸爸常说,即使条件再艰苦的地方,也得有人去工作,如果我不去,别人也得去吗。为此,妈妈常说爸爸是个傻瓜。可我认为爸爸一点儿也不傻。不,爸爸是个可爱的‘大傻瓜’!”

还有的学生写道:“我妈妈可不是个随遇而安的人。我们家今年买新房就是个例子。妈妈挑选了好几处房子,就是不满意。不是嫌楼层太高,就是嫌离路边太近,有噪音。最后终于选了一处二层的、阳光充足的、而且距离老年娱乐中心很近的房子。但是离妈妈的工作单位却远了。开始我并不明白为什么,后来听妈妈一解释,我才知道:原来,奶奶年纪大了,妈妈和爸爸商量把奶奶接到我们家来住。哦!我们家的新房子,当然得适合奶奶住啊。你说, 妈妈是不是个孝顺的好儿媳啊? ”

由此可见,只要训练点找准了,学生不仅可以仿写,而且还可以创新。

二、句子——读写结合的训练点

矛盾先生说过,模仿可以说是创造的第一步,模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

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升华。只有读写的密切结合,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在《新阅读》中有这样一句话“花儿地垂着头,因为它娇嫩纤细,毫无自卫能力。 ”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这个句子的特点,吸收这句话的精髓。

1、这是个拟人写法的句子。

2、这是个因果关系的句子,果在前因在后。

3、这句话的前半句是自然现象,后半句是作者的联想。

学生写道“小草昂着头,因为它要接受阳光的沐浴”; “高粱低着头、弯着腰,因为它要向勤劳的农民伯伯鞠躬、致谢”;“路边的大树站直了身躯,因为它要向环卫工人致以崇高的敬礼”。

由此看出,读写结合,必须把训练点读透吃透,才会进行内化,才会学以致用。学生仿写时才会有的放矢,才会有章可循。

三、片段——读写结合的训练点

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从阅读中,咱们可以领略人家的经验,体会人家的心情。写作是发表的事情,从写作中咱们可以显示自己的经验,吐露自己的心情。”

片段仿写,内容较多,范围较广。它是训练学生写作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教学中需要教师精心选择那些有明显特征的片段进行仿写。因为一篇文章或一段话,可仿写点很多,哪些该仿写,哪些不该仿写,怎样仿写,都是需要教师细细指点。

如,在教学《她是我的朋友》一文有这样两段话:

(当医生问是否有人愿意献血时)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当医生给他抽血时)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这两段话,是通过阮恒的神态动作的描写,表现出他的真实的品质

教学中,我指导学生根据人物的神态动作,揣摩人物的品质。并利用这种

写法,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学生把公益广告《给妈妈洗脚》中小男孩、妈妈、奶奶的神态、动作生动细致地描写出来。

描写小男孩:“小男孩端着满满一盆水,跌跌撞撞地往前走,漾起的水花溅到他胖乎乎的小脸上,溅到他调皮的大眼睛上,他眯起眼睛,咧着小嘴,甜甜的喊道‘妈妈洗脚’„„”

描写妈妈:“看到孩子端来一盆水让妈妈洗脚,妈妈开始一愣,紧接着嘴角慢慢向上翘起,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脸上像绽开一朵美丽的荷花,妈妈的笑容是那样甜美,那样温馨„„”

描写奶奶:“妈妈在轻轻地给奶奶洗着脚。奶奶一边望着儿媳汗津津的额头,一边用手慈爱地掠过儿媳挡住眼睛的几绺头发,顺势帮儿媳把这几绺头发梢别在耳后„„”

这些抓住人物神态动作,反映人物品质的描写,除了说明学生有细致的观察能力以外,不得不归功于孩子们的仿写能力,不得不归功于孩子们是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文字当中的结果。

有人说读书相蚕吃桑叶,写作就像蚕吐丝,让蚕不断地吃桑叶,它才能不断地吐丝。

中年级,是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过渡阶段。同样,词句段的读写结合训练,也是小学生由读整篇文章到写整篇文章的过渡阶段。这个承上启下的过程训练好了,对于学生写好整篇文章,会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谈中年级读写结合的训练点

“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阅读教学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做到读和写的完美结合呢?

我认为,读写结合,最关键的是要找准读写结合的训练点。

《语文课标》对中年级学生阅读要求中,有一条是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对中年级学生习作要求中,有一条是“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所以,中年级学生的读写结合,应从词、句、段三方面着手。

一、词语——读写结合的训练点

一个词语只有寥寥几个字,但它完全可以作为读写结合的训练点,并由此进行写作的扩展。

如:在老舍先生《我们家的猫》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家的猫,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有时候的确很乖„„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怪”一词,并把它当作读写结合训练点,指导学生进行仿写。

学生们写出《古怪的小狗》,《古怪的爸爸》,《古怪的姥姥》,等等。

其中,一个孩子写道:“姥姥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她大方吧,的确是呀,只要我买学习用品,不管花多少钱她都舍得。说她吝啬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她的一件旧衣服能穿好几年也不舍得换新的呢?我真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再如《蟋蟀的住宅》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蟋蟀和其它昆虫不同,不

肯随遇而安,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

教学中我让学生抓住“随遇而安”一词,并把它当作读写结合的训练点。

学生写到:“我爸爸是个随遇而安的人,不论公司派他到什么地方进行安装和维修工作,他总是服从安排,并且一丝不苟地干好工作。爸爸常说,即使条件再艰苦的地方,也得有人去工作,如果我不去,别人也得去吗。为此,妈妈常说爸爸是个傻瓜。可我认为爸爸一点儿也不傻。不,爸爸是个可爱的‘大傻瓜’!”

还有的学生写道:“我妈妈可不是个随遇而安的人。我们家今年买新房就是个例子。妈妈挑选了好几处房子,就是不满意。不是嫌楼层太高,就是嫌离路边太近,有噪音。最后终于选了一处二层的、阳光充足的、而且距离老年娱乐中心很近的房子。但是离妈妈的工作单位却远了。开始我并不明白为什么,后来听妈妈一解释,我才知道:原来,奶奶年纪大了,妈妈和爸爸商量把奶奶接到我们家来住。哦!我们家的新房子,当然得适合奶奶住啊。你说, 妈妈是不是个孝顺的好儿媳啊? ”

由此可见,只要训练点找准了,学生不仅可以仿写,而且还可以创新。

二、句子——读写结合的训练点

矛盾先生说过,模仿可以说是创造的第一步,模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

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升华。只有读写的密切结合,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在《新阅读》中有这样一句话“花儿地垂着头,因为它娇嫩纤细,毫无自卫能力。 ”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这个句子的特点,吸收这句话的精髓。

1、这是个拟人写法的句子。

2、这是个因果关系的句子,果在前因在后。

3、这句话的前半句是自然现象,后半句是作者的联想。

学生写道“小草昂着头,因为它要接受阳光的沐浴”; “高粱低着头、弯着腰,因为它要向勤劳的农民伯伯鞠躬、致谢”;“路边的大树站直了身躯,因为它要向环卫工人致以崇高的敬礼”。

由此看出,读写结合,必须把训练点读透吃透,才会进行内化,才会学以致用。学生仿写时才会有的放矢,才会有章可循。

三、片段——读写结合的训练点

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从阅读中,咱们可以领略人家的经验,体会人家的心情。写作是发表的事情,从写作中咱们可以显示自己的经验,吐露自己的心情。”

片段仿写,内容较多,范围较广。它是训练学生写作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教学中需要教师精心选择那些有明显特征的片段进行仿写。因为一篇文章或一段话,可仿写点很多,哪些该仿写,哪些不该仿写,怎样仿写,都是需要教师细细指点。

如,在教学《她是我的朋友》一文有这样两段话:

(当医生问是否有人愿意献血时)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当医生给他抽血时)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这两段话,是通过阮恒的神态动作的描写,表现出他的真实的品质

教学中,我指导学生根据人物的神态动作,揣摩人物的品质。并利用这种

写法,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学生把公益广告《给妈妈洗脚》中小男孩、妈妈、奶奶的神态、动作生动细致地描写出来。

描写小男孩:“小男孩端着满满一盆水,跌跌撞撞地往前走,漾起的水花溅到他胖乎乎的小脸上,溅到他调皮的大眼睛上,他眯起眼睛,咧着小嘴,甜甜的喊道‘妈妈洗脚’„„”

描写妈妈:“看到孩子端来一盆水让妈妈洗脚,妈妈开始一愣,紧接着嘴角慢慢向上翘起,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脸上像绽开一朵美丽的荷花,妈妈的笑容是那样甜美,那样温馨„„”

描写奶奶:“妈妈在轻轻地给奶奶洗着脚。奶奶一边望着儿媳汗津津的额头,一边用手慈爱地掠过儿媳挡住眼睛的几绺头发,顺势帮儿媳把这几绺头发梢别在耳后„„”

这些抓住人物神态动作,反映人物品质的描写,除了说明学生有细致的观察能力以外,不得不归功于孩子们的仿写能力,不得不归功于孩子们是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文字当中的结果。

有人说读书相蚕吃桑叶,写作就像蚕吐丝,让蚕不断地吃桑叶,它才能不断地吐丝。

中年级,是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过渡阶段。同样,词句段的读写结合训练,也是小学生由读整篇文章到写整篇文章的过渡阶段。这个承上启下的过程训练好了,对于学生写好整篇文章,会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关内容

  • 小学语文单元读写结合点
  • 小学语文中高年级单元读写结合训练点 一.中年级的读写训练点:采取明线和暗线编排. 1.文前.文中和文后,泡泡中的问题. 2.课后的思考练习题(暗线). 3.园地中的"我的发现"(明线). 三年级上册读写训练点 三年级下册读写训练点 三年级读写训练重点: 1. 理解词句的方法.(与 ...

  • 三年级阅读课堂教学中读写结合训练
  • 小学三年级阅读课堂教学中读写结合训练 瑞安市实验小学 吴向华 我们三年级组研究的课题是<立足中段,从读学写>.大家都知道在小学阶段,中年级是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把握好中年级作文教学的目标尺度,应是提高中年级作文教学实效的重要保障.为了加强这个阶段性,有必要将抓住段落特点.读写结合作为三年 ...

  • 二年级读写实践计划
  • 二年级读写实践计划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听说读写"能力的和谐发展逐渐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并在实践中越来越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在课堂中,不但要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更要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潜心默读.圈圈写写.让小练笔走进课堂,对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大有益处,它打开了学生 ...

  • 读写结合,提高习作能力的训练方法
  • 阅读教学中"写"的训练内涵丰富,只要我们充分地挖掘教材这一资源,作文讲究技巧.技巧是开启思维之门.智慧之门的钥匙,人们在作文的迷宫中穿行,会领略到无穷的乐趣,彻悟到博大的精神,感受到自然的美景,体会到人间的真情.经常地加强读写结合训练,不但能更好地促进阅读,而且对于培养学生写作的 ...

  • [百思迪威作文教程]教学目标.注意事项及教学要点
  • 北京师范大学 Highway 学生课堂 百思迪威作文培训教程教学目标.注意事项及开课建议 一.设计思路 1. <百思迪威作文培训教程>按全日制小学 1-2 年级.3-4 年级.5-6 年级这三个学段,分别提出小学 低年级.小学中年级和小学高年级的作文教学"阶段目标", ...

  • 小学语文创新性成果
  • 小学语文创新性成果 浅谈阅读教学中如何实施"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是一个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读书破万卷 ,下笔若有神."这句话深刻揭示出了读与写之间的辩证关系."读写结合"是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是语文新课标所倡导的一种 ...

  • 高三第二学期英语学习计划表
  • 每 天 必 做 1、充分用好早晚读,充满热爱地朗读英语课文及《名师指津》的作文(有效朗读培养正确语感),运用“边读边想读”,“自我欣赏读”,注意词组、句型、语法结构的运用,积累好词佳句融入其中。 2、用好《高中英语语法与写作攻略》中的美文、《英语周报》套题的写作题及大考同学范文,随时摘抄好词佳句,经 ...

  •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 转眼新的学期到来,面对苏教版全新的教材,我打算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抓住教材特点,带领学生走进教材,理解教材,超越教材。 结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材的特点分析如下: (一)思想内涵丰富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共入选24篇课文,文质兼美,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教材是分7个单元安排的,每个单元都突出 ...

  • 最新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 最新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网友评论 条 来源:(edu.58.com) 发布时间:2009-10-30 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文章来源于教育部网站,从中可以明确的体现出小学语文在教学.考核方面的知道内容和考核方向.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一.前言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