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九年级上期末模拟考试语文卷
一、基础部分(20分)
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8分)
(1) ,坐断东南战未休。(1分)
(2) ,吹伤了这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1分)
(3) , 。可怜白发生!(2分)
(4) , ,射天狼。(2分)
(5)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抒发了戍边将士久戍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表达主旨)的句子是 , 。(2分)
2. 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2分)
(1)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bĭ yí( )的神色,仿佛耻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
(2)孩子!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禁不住tì sì héng liú ( )。
(3)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做一个公民,我们要kė jìn zhí shŏ(u )
(4)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páng wù( )。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季羡林先生获得了“印度荣誉公民奖”,他是著名的印度学大师,得此殊荣,当之无愧。 ....
B.老师的一席话使他茅塞顿开,长期以来困扰着他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
C.“吃一堑,长一智”,我们要学会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
D.因在进口食品中发现质量问题,质检局决定对进口食品采取变本加厉的检测措施。 ....4、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十五年来,父母为了我辛苦付出,我发自内心地由衷地感谢他们。(修改:删去“发自内心地”。)
B.通过开展“节能环保我先行”主题实践活动,同学们的低碳意识进一步增加。(修改:将“增 加”改为“增强”。)
C.食物总有互相抵触发生反应的时候,所以牛奶中切忌不要添加果汁等酸性饮料。(修改 “食物”前增加“因为”。 )
D.林丹能成为羽毛球超级“大满贯”第一人靠的是平时刻苦训练和临场出色发挥取得的。 (修改:删去“取得的”。)
5 仿照画线的句子,写两句话,要求内容相关,句式整齐。(4分)
爱读书,是一种美德。世界上有大成就的人,对人类有特殊贡献的人,几乎都是
爱读书的人。读书,使人思维活跃,聪颖智慧;读书,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读书,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读书,使人思接
千载,视通万里。
二、 文言文阅读 (15分)
(一)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
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
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
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
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
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屋舍俨然 B.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同舍生皆被绮绣 ....
C.是亦不可以已乎/然胡不已乎 D.万钟于我何加焉/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我们很熟悉的一个成语源自本文第1段,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__。(1分)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也是对本文“舍生取义”观的
具体阐释。
B.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箪食,一豆羹”,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
C.“非独贤者有是心”中的“是心”是指“所欲有甚于生者”和“所恶
有甚于死者”。
D.“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是人皆有“是心”的表现。
(二)课外文言阅读 (5分) 陈轸为齐威王使
昭阳①,为楚伐魏,覆军②杀将得八城,移兵而攻齐。陈轸为齐王使,见昭阳,再拜贺战胜,起而问:“楚之法③,覆军杀将,其官爵何也?”昭阳曰:“官为上柱国④,爵为上执珪⑥。”陈轸曰:“异贵于此者,何也?”曰:“唯令尹⑦耳。”
陈轸曰:“令尹贵矣!王非置两令尹也,臣窃为公譬⑧可也。楚有祠者,赐其舍人王公贵族亲近的管事的人。一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今君相楚而攻魏,破军杀将
补充注释:①昭阳:楚国大将;②覆军:消灭军队;楚之法③:楚国的制度;上柱国④:官名,在春秋时期为军事武装的最高统帅;上执珪⑥:当时楚国撮高爵位;令尹⑦:春秋时期楚国的最高官衔;譬⑧:打比方;解军⑨:撤军。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 ( ) (2分) ...
A 昭阳为楚伐魏 / 吾能为之足 B 终亡其酒 / 亡羊补牢 ....
C 昭阳以为然 / 吴广以为然 D 陈轸为齐王使 / 秦王使人谓安陖君曰 ....
11、用“︱”给划线的句子断句(1分)
战 无 不 胜 而 不 知 止 者 身 且 死 爵 且 后 归 犹 为 蛇 足 也
12、陈轸和《唐雎不辱使命》中的唐雎同为外交使者,同样不辱使命,说说陈轸是用什么方法说服昭阳的?唐雎又靠什么维护了国家利益? (2分)
三、 现代文阅读 (25分)
(一)苦读与乐读 (10分)
⑪中国传统的读书法有两种:一曰“苦”,二曰“乐”。苦读的代表是孙敬和苏秦,一个头悬梁,一个锥刺股。乐读的是倡导者是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这两种方法本互为补充,不过现代人多认同后者而不愿效法前者。
⑫这种选择自有其道理,这道理用一句最流行的名言来说就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海伦·凯勒)。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带着浓厚的兴趣去读书,确会精神集中,心无杂念,所以感受深,记忆也牢,而且联想丰富,“心骛八极,神游万仞”的情况多半是在对所读之书有浓厚的兴趣时发生的。既沉醉其中,也就不以为苦,自然会多用时间,并且乐此不疲,流连忘返;“流连忘返,始可深入,深入后,如受春风化雨之赐,欣欣向荣,学业大进。”(林语堂《论读书》)这样读书好处虽多,但也有弊端。胡适“幼时酷嗜小说”,后来回忆说:“所得小说良莠不齐,中多淫书……害余不浅。”(《胡适留学日记》)可见读书全凭兴趣,不加选择是不行的。但既经选择是否就万事大吉了呢?答曰:也不尽然。一个人兴趣广泛还好说,如果兴趣狭窄,读来读去就是那么几种书,这样“偏食”的结果极有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呈畸形发展。欲除此病,当多吃“五谷杂粮”,即所读的书应驳杂些。对此,鲁迅早有论述:“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论、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轻重,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来也糊涂,所以我希望你们不要放弃科学,一味钻在文学里。”(《致颜黎民》)
⑬既然要读自己“厌恶”的书,当然不免觉得“苦”(这“苦”虽和孙敬、苏秦之“苦”有所不同,但也当属“苦读”应有之义),但是如果不放弃,“苦”上一阵子,自然会有所收获。朱光潜谈及有志于做学问的人才时说:“也有些初年很枯燥的书他必须咬定牙关去硬啃,一久了他自然还可以啃出滋味来。”(《谈读书》)有了滋味也便有了兴趣的萌芽,再“啃”下去发展到欲罢不能的地步也未可知。可见兴趣并非凭空而来,也是可以培养的。这培养的途径就是“硬啃”,先“苦”上一阵子。
⑭其实,对于一个有志于学问的人来说,乐读固然好,苦读也没什么。“读书莫畏难”,他早早有心理准备的,而且只要不是冥顽透顶的人,他从“苦”中是一定可以读出快乐的。正如梁启超所说:“趣味总是慢慢的来,越引越多,像倒吃甘蔗,越往下才越得好处。
13、下面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 )(3分) ...
A 作者对“乐读”肯定较多,但也分析了凭兴趣读书可能有的两种危害,一是不加选择是有害的“偏食”,二是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呈畸形发展。
B 第(2)段中画线句“心骛八极,神游万仞”形容读书心不在焉,无所谓的样子。
C 作者认为,苦读后会有收获,并且能读出兴趣来。
D 作者所说的“苦”是指读自己所“厌恶”的书而感到枯燥之苦,苏秦之苦是“悬梁刺股”的身体之苦。
14、文中引用了许多名人名言,对其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
A.引用孔子的话,说明“乐之”最为重要,孔子是倡导乐读的。
B.引用胡适的话,说明读书要有选择,不然对自己不利。
C.引用鲁迅的话,说明读书要广泛,各门学科的书都要读。
D.引用梁启超的话,说明读书兴趣的培养是长期的,艰巨的。
15.有人把“学海无涯苦作舟”中的“苦”改为“乐”,这样改有道理吗?你的观点是什么?(4分)
(二)试 (15分)
绿 穗
①再过三天 ,小保姆一个月的试用期就到了。小保姆长得浓眉大眼,样子虽然土气点,手脚却很勤快。煮饭、洗衣、打扫房间,样样活儿都干得挺利索。毕竟是乡下来的姑娘,很实在,女主人对她的总体印象颇佳。不过,在最后三天中,女主人还想对她进行一项测试。
②清早,小保姆起床要去做饭,在房门口捡到一元钱。她想准是女主人掉的,就随手把它放在厅中的茶几上,像收拾一件杂物,随收随放,琐琐碎碎,她根本没有意识到这当中的特殊意味:这钱藏着一个心计,对钱的漠视竟是一种抗争。
③第二天清早,小保姆又在房门口见到一张钞票,是五元钱。她好生奇怪,女主人为何连续两天丢钱?她是个精细的主妇,怎么会丢三落四的?咦,会不会是在试探,在怀疑我的诚实?小保姆想到这儿,翘起了嘴巴,很生气:怎么能这样小看人?怎么能这样侮辱人?她越想越气,准备找女主人论理。然而,她仔细一想,又否定了自己的猜想。女主人刚从科长位上退休,富态中透着几分威严,待人接物很有风度。这样体面的人,怎么会玩“钓金龟”的小儿游戏呢?不会的。可是,再想回来,不是女主人,还会有谁把钱放在这儿?她迫切想知道究竟,于是眉头微微的蹙起,旋即用脚把钱拨进了茶几脚下„„
④晚上睡前,小保姆趴在卧室窗前窥看厅中动静,她想看看女主人是否来取钱。不出所料,女主人果然悄悄来到厅中,在茶几前趴下,把手伸到茶几脚下„„这一镜头,小保姆看呆了。女主人在小保姆心目中受敬重的位置坍塌了,变成了一个粗俗可鄙的恶婆婆。她恨恨地咬了一下嘴唇,似乎在暗暗下定一个什么决心,随后便安然上床睡觉去了。
⑤第三天清早,小保姆又在房门口见到一张钞票,是十元钱。她的嘴角立即泛起一丝冷笑,便把钱捡了起来,装进了自己的口袋里„„当晚,女主人找小保姆谈话,像当年找科员个别谈话一样,
严肃、婉转,采用启发式:你在试用期的工作表现是不错的,这应该充分肯定。可是„„唉!做人起头,路正长着呢!诚实是顶要紧的。你如果能够记住这一点,痛改前非,我还是想留下你的!
⑥“你是不是说我捡了10元钱?”
⑦“是呀!难道你不觉得自己有错吗?”
⑧“不,我已经将10元钱还给你了!”
⑨“咦,你啥时啥地还我钱了?”
⑩“早上7点,公共楼梯!”
⑾ 女主人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还想开口反驳,但“楼梯”两个字却让她像触电一样,浑身一颤。她一时脸红语塞,十分狼狈,心中暗暗叫苦:怎么让她看到了?
⑿ 原来女主人每天早上7点钟都要下楼去锻炼,小保姆就把捡到的10元钱悄悄放在楼梯上。女主人下楼时,看见了10元钱,眼睛一亮,左右张望,看没人在场,便赶快捡起钞票揣进怀中,根本没有想到有谁也在悄悄地测试她„„
16、文中第4段写道“她恨恨地咬了一下嘴唇,似乎在暗暗下定一个什么决心,随后便安然上床睡觉去了。”你认为“她”“下定”的“决心”是什么?“她”能“安然”去睡觉的原因是什么?(4分)
17、小保姆在女主人对她的三次测试中的表现是怎样的?从全文看小保姆是怎样的一个人?(4分)
18、从下面的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品析其表达效果。(4分)
A 句: 她一时脸红语塞,十分狼狈,心中暗暗叫苦:怎么让她看到了?
B 句: 女主人下楼时,看见了10元钱,眼睛一亮,左右张望,看没人在场,便赶快捡起钞票揣进怀中,根本没有想到有谁也在悄悄地测试她„„
我选( )句。
19、说说这篇小说的标题“试”的含义。(3分)
四、作文: (40分)
偷得浮生,沐风而行,是强者自信的微笑;守住梦想展现自我,是坚持的回馈;恩泽他人,给予帮助是行善的诠释„„眼见得清风携来了清音阵阵:别人行,我也行;自己以前不行,但我努力,现在也行!
请以“这个,我也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附加题: 名著阅读 (5分)
我雇了和我同船来的一位青年担任我的翻译。他是拉格奈格人,但在马尔多纳达住过几年,所以精通两地语言。凭借他的帮助,我可以同前来看我的那些人进行交谈,不过谈话内容只限于他们提问我回答。
朝廷的文件在我们预算的时间内到了。那是一张传票,要求由十名骑兵把我连同我的随从押解特拉尔德拉格达布,或者叫特利尔德洛格德利布(就我记忆所及,这个字有两种读。我所有的随从就是那个做翻译的命苦的小伙子,还是经我劝说才答应帮我忙的。在我的请求下,我们俩一人弄到了一头骡子骑。一位信使早我们半天先出发了,他去报告国王我就要到了,请陛下规定一个日子和时辰,看看他什么时候高兴见我,好让我有幸去“舔他脚凳子跟前的尘土”。这是这个国家朝廷的规矩,不过我发现它并不仅仅是一种形式,因为我到达后两天被引见的时候,他们命令我趴在地上朝前爬,一边爬一边舔地板;但因为我是个外国人,他们倒注意事先将地板清理得干干净净,这样尘土的味道倒还不是很讨厌。不过,这是一种特殊的恩典,只有最高级的官员要求入宫时才能得到。不仅这样,要是被召见的人碰巧有几个有权有势的仇敌在朝,有时地板上还故意撒上尘土。我就看到过一位大臣满嘴尘土,等他爬到御座前规定的地点时,已经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这也没有什么办法,因为那些被召见的人如果当着国王陛下的面吐痰或抹嘴,就会被处以死刑。另外还有一种风俗,说实话我也不能完全赞同:如果国王想用一种温和宽大的方法来处死一位贵族,他就下令在地板上撒上一种褐色的毒粉,舔到嘴里,二十四小时后毒发身亡。但是说句公道话,这位君王还是非常仁慈的,对臣子的性命相当爱护(这一点上,我很希望欧洲的君王都能向他学习)。为了他的荣誉,我一定要说一下:每次以这种方法将人处死后,他都严令叫人将地板上有毒粉的地方洗刷干净,侍从们要是大意了,就会因惹恼了国王而受刑、我曾亲耳听他下令要把他的一个侍从鞭打一顿,因为有一次执行完刑,轮到他去叫人洗刷地板,他却故意不通知;这一玩忽职守,一位前途无量的贵族青年就在一次被召入宫时不幸中毒身亡了,而国王那时倒并没有打算要他的命。不过这位好君王非常宽厚,饶了那个可怜的侍从一顿鞭子,只要他保证,以后没有特别的命令,不许再干这样的事。
1.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格列佛曾经漂流到许多不同的国家,以上文段是他在哪个国家的见闻和感受?请你把他到这个国家前后所发生的故事简要概括出来。(3分)
2.所选文段充分地突出了作者怎样的写作艺术风格?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2分)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九年级上期末模拟考试语文卷
一、基础部分(20分)
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8分)
(1) ,坐断东南战未休。(1分)
(2) ,吹伤了这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1分)
(3) , 。可怜白发生!(2分)
(4) , ,射天狼。(2分)
(5)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抒发了戍边将士久戍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表达主旨)的句子是 , 。(2分)
2. 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2分)
(1)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bĭ yí( )的神色,仿佛耻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
(2)孩子!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禁不住tì sì héng liú ( )。
(3)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做一个公民,我们要kė jìn zhí shŏ(u )
(4)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páng wù( )。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季羡林先生获得了“印度荣誉公民奖”,他是著名的印度学大师,得此殊荣,当之无愧。 ....
B.老师的一席话使他茅塞顿开,长期以来困扰着他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
C.“吃一堑,长一智”,我们要学会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
D.因在进口食品中发现质量问题,质检局决定对进口食品采取变本加厉的检测措施。 ....4、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十五年来,父母为了我辛苦付出,我发自内心地由衷地感谢他们。(修改:删去“发自内心地”。)
B.通过开展“节能环保我先行”主题实践活动,同学们的低碳意识进一步增加。(修改:将“增 加”改为“增强”。)
C.食物总有互相抵触发生反应的时候,所以牛奶中切忌不要添加果汁等酸性饮料。(修改 “食物”前增加“因为”。 )
D.林丹能成为羽毛球超级“大满贯”第一人靠的是平时刻苦训练和临场出色发挥取得的。 (修改:删去“取得的”。)
5 仿照画线的句子,写两句话,要求内容相关,句式整齐。(4分)
爱读书,是一种美德。世界上有大成就的人,对人类有特殊贡献的人,几乎都是
爱读书的人。读书,使人思维活跃,聪颖智慧;读书,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读书,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读书,使人思接
千载,视通万里。
二、 文言文阅读 (15分)
(一)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
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
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
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
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
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屋舍俨然 B.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同舍生皆被绮绣 ....
C.是亦不可以已乎/然胡不已乎 D.万钟于我何加焉/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我们很熟悉的一个成语源自本文第1段,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__。(1分)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也是对本文“舍生取义”观的
具体阐释。
B.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箪食,一豆羹”,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
C.“非独贤者有是心”中的“是心”是指“所欲有甚于生者”和“所恶
有甚于死者”。
D.“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是人皆有“是心”的表现。
(二)课外文言阅读 (5分) 陈轸为齐威王使
昭阳①,为楚伐魏,覆军②杀将得八城,移兵而攻齐。陈轸为齐王使,见昭阳,再拜贺战胜,起而问:“楚之法③,覆军杀将,其官爵何也?”昭阳曰:“官为上柱国④,爵为上执珪⑥。”陈轸曰:“异贵于此者,何也?”曰:“唯令尹⑦耳。”
陈轸曰:“令尹贵矣!王非置两令尹也,臣窃为公譬⑧可也。楚有祠者,赐其舍人王公贵族亲近的管事的人。一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今君相楚而攻魏,破军杀将
补充注释:①昭阳:楚国大将;②覆军:消灭军队;楚之法③:楚国的制度;上柱国④:官名,在春秋时期为军事武装的最高统帅;上执珪⑥:当时楚国撮高爵位;令尹⑦:春秋时期楚国的最高官衔;譬⑧:打比方;解军⑨:撤军。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 ( ) (2分) ...
A 昭阳为楚伐魏 / 吾能为之足 B 终亡其酒 / 亡羊补牢 ....
C 昭阳以为然 / 吴广以为然 D 陈轸为齐王使 / 秦王使人谓安陖君曰 ....
11、用“︱”给划线的句子断句(1分)
战 无 不 胜 而 不 知 止 者 身 且 死 爵 且 后 归 犹 为 蛇 足 也
12、陈轸和《唐雎不辱使命》中的唐雎同为外交使者,同样不辱使命,说说陈轸是用什么方法说服昭阳的?唐雎又靠什么维护了国家利益? (2分)
三、 现代文阅读 (25分)
(一)苦读与乐读 (10分)
⑪中国传统的读书法有两种:一曰“苦”,二曰“乐”。苦读的代表是孙敬和苏秦,一个头悬梁,一个锥刺股。乐读的是倡导者是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这两种方法本互为补充,不过现代人多认同后者而不愿效法前者。
⑫这种选择自有其道理,这道理用一句最流行的名言来说就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海伦·凯勒)。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带着浓厚的兴趣去读书,确会精神集中,心无杂念,所以感受深,记忆也牢,而且联想丰富,“心骛八极,神游万仞”的情况多半是在对所读之书有浓厚的兴趣时发生的。既沉醉其中,也就不以为苦,自然会多用时间,并且乐此不疲,流连忘返;“流连忘返,始可深入,深入后,如受春风化雨之赐,欣欣向荣,学业大进。”(林语堂《论读书》)这样读书好处虽多,但也有弊端。胡适“幼时酷嗜小说”,后来回忆说:“所得小说良莠不齐,中多淫书……害余不浅。”(《胡适留学日记》)可见读书全凭兴趣,不加选择是不行的。但既经选择是否就万事大吉了呢?答曰:也不尽然。一个人兴趣广泛还好说,如果兴趣狭窄,读来读去就是那么几种书,这样“偏食”的结果极有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呈畸形发展。欲除此病,当多吃“五谷杂粮”,即所读的书应驳杂些。对此,鲁迅早有论述:“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论、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轻重,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来也糊涂,所以我希望你们不要放弃科学,一味钻在文学里。”(《致颜黎民》)
⑬既然要读自己“厌恶”的书,当然不免觉得“苦”(这“苦”虽和孙敬、苏秦之“苦”有所不同,但也当属“苦读”应有之义),但是如果不放弃,“苦”上一阵子,自然会有所收获。朱光潜谈及有志于做学问的人才时说:“也有些初年很枯燥的书他必须咬定牙关去硬啃,一久了他自然还可以啃出滋味来。”(《谈读书》)有了滋味也便有了兴趣的萌芽,再“啃”下去发展到欲罢不能的地步也未可知。可见兴趣并非凭空而来,也是可以培养的。这培养的途径就是“硬啃”,先“苦”上一阵子。
⑭其实,对于一个有志于学问的人来说,乐读固然好,苦读也没什么。“读书莫畏难”,他早早有心理准备的,而且只要不是冥顽透顶的人,他从“苦”中是一定可以读出快乐的。正如梁启超所说:“趣味总是慢慢的来,越引越多,像倒吃甘蔗,越往下才越得好处。
13、下面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 )(3分) ...
A 作者对“乐读”肯定较多,但也分析了凭兴趣读书可能有的两种危害,一是不加选择是有害的“偏食”,二是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呈畸形发展。
B 第(2)段中画线句“心骛八极,神游万仞”形容读书心不在焉,无所谓的样子。
C 作者认为,苦读后会有收获,并且能读出兴趣来。
D 作者所说的“苦”是指读自己所“厌恶”的书而感到枯燥之苦,苏秦之苦是“悬梁刺股”的身体之苦。
14、文中引用了许多名人名言,对其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
A.引用孔子的话,说明“乐之”最为重要,孔子是倡导乐读的。
B.引用胡适的话,说明读书要有选择,不然对自己不利。
C.引用鲁迅的话,说明读书要广泛,各门学科的书都要读。
D.引用梁启超的话,说明读书兴趣的培养是长期的,艰巨的。
15.有人把“学海无涯苦作舟”中的“苦”改为“乐”,这样改有道理吗?你的观点是什么?(4分)
(二)试 (15分)
绿 穗
①再过三天 ,小保姆一个月的试用期就到了。小保姆长得浓眉大眼,样子虽然土气点,手脚却很勤快。煮饭、洗衣、打扫房间,样样活儿都干得挺利索。毕竟是乡下来的姑娘,很实在,女主人对她的总体印象颇佳。不过,在最后三天中,女主人还想对她进行一项测试。
②清早,小保姆起床要去做饭,在房门口捡到一元钱。她想准是女主人掉的,就随手把它放在厅中的茶几上,像收拾一件杂物,随收随放,琐琐碎碎,她根本没有意识到这当中的特殊意味:这钱藏着一个心计,对钱的漠视竟是一种抗争。
③第二天清早,小保姆又在房门口见到一张钞票,是五元钱。她好生奇怪,女主人为何连续两天丢钱?她是个精细的主妇,怎么会丢三落四的?咦,会不会是在试探,在怀疑我的诚实?小保姆想到这儿,翘起了嘴巴,很生气:怎么能这样小看人?怎么能这样侮辱人?她越想越气,准备找女主人论理。然而,她仔细一想,又否定了自己的猜想。女主人刚从科长位上退休,富态中透着几分威严,待人接物很有风度。这样体面的人,怎么会玩“钓金龟”的小儿游戏呢?不会的。可是,再想回来,不是女主人,还会有谁把钱放在这儿?她迫切想知道究竟,于是眉头微微的蹙起,旋即用脚把钱拨进了茶几脚下„„
④晚上睡前,小保姆趴在卧室窗前窥看厅中动静,她想看看女主人是否来取钱。不出所料,女主人果然悄悄来到厅中,在茶几前趴下,把手伸到茶几脚下„„这一镜头,小保姆看呆了。女主人在小保姆心目中受敬重的位置坍塌了,变成了一个粗俗可鄙的恶婆婆。她恨恨地咬了一下嘴唇,似乎在暗暗下定一个什么决心,随后便安然上床睡觉去了。
⑤第三天清早,小保姆又在房门口见到一张钞票,是十元钱。她的嘴角立即泛起一丝冷笑,便把钱捡了起来,装进了自己的口袋里„„当晚,女主人找小保姆谈话,像当年找科员个别谈话一样,
严肃、婉转,采用启发式:你在试用期的工作表现是不错的,这应该充分肯定。可是„„唉!做人起头,路正长着呢!诚实是顶要紧的。你如果能够记住这一点,痛改前非,我还是想留下你的!
⑥“你是不是说我捡了10元钱?”
⑦“是呀!难道你不觉得自己有错吗?”
⑧“不,我已经将10元钱还给你了!”
⑨“咦,你啥时啥地还我钱了?”
⑩“早上7点,公共楼梯!”
⑾ 女主人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还想开口反驳,但“楼梯”两个字却让她像触电一样,浑身一颤。她一时脸红语塞,十分狼狈,心中暗暗叫苦:怎么让她看到了?
⑿ 原来女主人每天早上7点钟都要下楼去锻炼,小保姆就把捡到的10元钱悄悄放在楼梯上。女主人下楼时,看见了10元钱,眼睛一亮,左右张望,看没人在场,便赶快捡起钞票揣进怀中,根本没有想到有谁也在悄悄地测试她„„
16、文中第4段写道“她恨恨地咬了一下嘴唇,似乎在暗暗下定一个什么决心,随后便安然上床睡觉去了。”你认为“她”“下定”的“决心”是什么?“她”能“安然”去睡觉的原因是什么?(4分)
17、小保姆在女主人对她的三次测试中的表现是怎样的?从全文看小保姆是怎样的一个人?(4分)
18、从下面的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品析其表达效果。(4分)
A 句: 她一时脸红语塞,十分狼狈,心中暗暗叫苦:怎么让她看到了?
B 句: 女主人下楼时,看见了10元钱,眼睛一亮,左右张望,看没人在场,便赶快捡起钞票揣进怀中,根本没有想到有谁也在悄悄地测试她„„
我选( )句。
19、说说这篇小说的标题“试”的含义。(3分)
四、作文: (40分)
偷得浮生,沐风而行,是强者自信的微笑;守住梦想展现自我,是坚持的回馈;恩泽他人,给予帮助是行善的诠释„„眼见得清风携来了清音阵阵:别人行,我也行;自己以前不行,但我努力,现在也行!
请以“这个,我也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附加题: 名著阅读 (5分)
我雇了和我同船来的一位青年担任我的翻译。他是拉格奈格人,但在马尔多纳达住过几年,所以精通两地语言。凭借他的帮助,我可以同前来看我的那些人进行交谈,不过谈话内容只限于他们提问我回答。
朝廷的文件在我们预算的时间内到了。那是一张传票,要求由十名骑兵把我连同我的随从押解特拉尔德拉格达布,或者叫特利尔德洛格德利布(就我记忆所及,这个字有两种读。我所有的随从就是那个做翻译的命苦的小伙子,还是经我劝说才答应帮我忙的。在我的请求下,我们俩一人弄到了一头骡子骑。一位信使早我们半天先出发了,他去报告国王我就要到了,请陛下规定一个日子和时辰,看看他什么时候高兴见我,好让我有幸去“舔他脚凳子跟前的尘土”。这是这个国家朝廷的规矩,不过我发现它并不仅仅是一种形式,因为我到达后两天被引见的时候,他们命令我趴在地上朝前爬,一边爬一边舔地板;但因为我是个外国人,他们倒注意事先将地板清理得干干净净,这样尘土的味道倒还不是很讨厌。不过,这是一种特殊的恩典,只有最高级的官员要求入宫时才能得到。不仅这样,要是被召见的人碰巧有几个有权有势的仇敌在朝,有时地板上还故意撒上尘土。我就看到过一位大臣满嘴尘土,等他爬到御座前规定的地点时,已经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这也没有什么办法,因为那些被召见的人如果当着国王陛下的面吐痰或抹嘴,就会被处以死刑。另外还有一种风俗,说实话我也不能完全赞同:如果国王想用一种温和宽大的方法来处死一位贵族,他就下令在地板上撒上一种褐色的毒粉,舔到嘴里,二十四小时后毒发身亡。但是说句公道话,这位君王还是非常仁慈的,对臣子的性命相当爱护(这一点上,我很希望欧洲的君王都能向他学习)。为了他的荣誉,我一定要说一下:每次以这种方法将人处死后,他都严令叫人将地板上有毒粉的地方洗刷干净,侍从们要是大意了,就会因惹恼了国王而受刑、我曾亲耳听他下令要把他的一个侍从鞭打一顿,因为有一次执行完刑,轮到他去叫人洗刷地板,他却故意不通知;这一玩忽职守,一位前途无量的贵族青年就在一次被召入宫时不幸中毒身亡了,而国王那时倒并没有打算要他的命。不过这位好君王非常宽厚,饶了那个可怜的侍从一顿鞭子,只要他保证,以后没有特别的命令,不许再干这样的事。
1.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格列佛曾经漂流到许多不同的国家,以上文段是他在哪个国家的见闻和感受?请你把他到这个国家前后所发生的故事简要概括出来。(3分)
2.所选文段充分地突出了作者怎样的写作艺术风格?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