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

【教学目标】

2.通过精读与深思,了解全文结尾的结构作用及主题意韵。

3.展开交流与讨论,超越故事表象,深入生活与生命的内涵中,学习和思考人生哲理,建构积极健康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

难点:延伸拓展,结合自身生活与现实生活,体味蕴含在其中的生命哲理。

【媒体准备】

【课时安排】

2课时。

【预习要求】

1.通读全文,查字典,给生字生词注音释义。

2.通读全文,整体把握故事情节,概写其故事梗概。

3.在诵读的基础上,分析归纳全文的思想感情,完成“阅读练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示例〕

古诗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人的看法也是一样的。关于人曾有过许多定义,有一个定义你也许会不同意,但你一定不能不思考,那就是:“人是欲望的动物”。 对于人来说,现实生活就是欲望的大海。生命也许就是驾一叶扁舟在欲望之海中奋力拼博的过程。在这过程里我们品尝人生的酸甜苦辣的滋味。而那些伟大的思想家、作家却用文字记录下了可贵的思考,启悟我们驻足凝望来路与去向,激情与现实,生命的过程与价值等等。现在就请我们参看俄罗斯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 〔散行板书〕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

【设计说明】导语是一节课的序曲,起着确定基调、引发兴趣、营造气氛等等方面的作用。优秀的导语应该是有具体情境的灵活性与适应性的。因此,每位教师都将有最适合自己教学需要与情境的导语,这里提供的只是一个参考。

二、作者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学习,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1847年退学回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后来又几度出国游历考察。这一切经历为他日后的写作奠定了坚实的生活基础。1910年10月他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

他的主要作品:《战争与和平》、《童年》、《少年》、《一个地主的早晨》、《琉森》、《哥萨克》、《安娜••卡列尼娜》、《魔鬼》、《复活》等等。(散行板书主要作品名称)

三、检测预习

1. 给加点的字词注音。

积攒( ) 铁锨 ( ) 贫瘠 ( )

广袤( ) 罂粟( )( ) 咫尺( )

2. 解释下列词语或用下列词语造句。

集思广益:

辗转反侧:

熠熠发光:

四、请学生复述课文

1. 提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叙述,也可以采用不同的顺序。

角度提示:(1)帕霍姆的角度(2)故事叙述者的角度(3)巴什基尔首领的角度(4)其他角度

2. 学生复述。

〔学情预测〕这个教学环节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概括表达的能力。学生多会按照故事本身的情节发展来概括。但教师在引导时多注意对学生的思维角度与叙述顺序进行创意指导,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得到良好的训练与发展。

3. 师生评点。

评点标准:故事完整、叙述条理清晰,有层次感,语言流畅等等。

五、课文分析。

1. 学生阅读课文,教师列出问题。(投影或板书)

(1)比较标题:a. 帕霍姆需要多少土地 b.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

(2)进一步比较分析标题:

2.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小组或个别指导。

3. 明确:

第(2)题:见板书。

六、布置作业

1. 完成文后的“阅读练习•探究”第一、二道题。

如果帕霍姆死后灵魂有知,那么,你认为他会有怎样的行为、思想与心情。

〔附〕板书设计

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

生活情况(财产)心情(结果)

需要多少土地五十公顷属于自己的土地心中充满欢乐

想要多少土地生活比以前强十倍不满足,苦于自己土地太少

能要多少土地想获得比以前多十倍的土地死亡,获得了六英尺的土地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课文分析。

1. 学生讨论交流“阅读练习•探究”第一题与第二题,教师指导。

2. 师生讨论明确。

第一题:死亡是最好的讽刺代言人。一个以追求幸福生活开始的贪欲最终死于贪欲的追求中。这样的回答不仅简洁,而且深富讽刺的力量感。最后的“六英尺”以极小反衬前文的不断膨胀的财产追求,精警有力,同时也启发人们的思考:对于生命而言,人们需要什么样的追求;什么样的欲望才是合乎生命逻辑的等等。

第二题:本题是关于总体把握的问题。一般而言,这样的题目选项言之成理即可。但我个人以为课文胪列的四种选项中1.4较妥贴,而2.3两项则有矫造之意,离题旨甚远。

〔学情预测〕关于第一道题,学生在整体把握上可能偏重于主题的思考,建议教师能在讲解中渗透学法教育。引导学生从意旨、结构方面构建起相应的知识结构。第二道题相信学生大部能较好把握,建议教师在讲解时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主旨与关键词句之间的关系。

三、交流与活动。

(一)针对上节课布置的第2道题,师生进行讨论交流。

题目回放:如果帕霍姆死后灵魂有知,那么,你认为他会有怎样的行为、思想与心情。

1. 检查作业,讨论交流。

2. 请几位同学上台发言,阐述看法。

〔学情预测〕本题的基本训练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将课内外结合,能将理解与想像进行很好的结合,并且训练良好的交流与讨论能力。预测学生大部分会谈及“后悔、改过”等内容,但建议教师能更深入地引导学生,一则避免思维陷入集体性的单调,二则要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生命、欲望、价值”等问题。

(二)帕霍姆死亡的真正原因调查与思考。

1. 学生阅读课文相关内容,教师板书问题。

2.学生交流讨论,师生明确:

帕霍姆死亡的表面原因:疲劳而死

帕霍姆死亡的深层原因:膨胀的贪欲

原因分析所引发出的思考:由合理的欲望到膨胀的贪欲,由充溢着灵魂的幸福感到被欲望灼烧的痛楚感,再到对死亡的恐惧感,帕霍姆的经历显然点燃起我们对于生命本质的深深思考:超出我们需要,超出我们能力的追求能在多大程度上给我们带来幸福感?我们生命中的幸福感又应该通过怎样的节制而获得充实?我们应该有怎样的生命认识与价值追求?

〔学情预测〕关于“表面原因”与“深层原因”的思考,相信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地总结明确。但对于“引发的思考”,学生的认识可能就会比较浅近,建议教师教学时能结合生活中的某些实例,或者假设某些情境引导思考的深入。在创设这些情境之后,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发言,良好的课堂讨论情境将有助于思维训练与教学目的的达成。

四、作业布置。

1. 完成《伴你学语文》中本课相关的练习。

3. 思考: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发挥想像,构想文中诚实人的最后结局。

【教学目标】

2.通过精读与深思,了解全文结尾的结构作用及主题意韵。

3.展开交流与讨论,超越故事表象,深入生活与生命的内涵中,学习和思考人生哲理,建构积极健康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

难点:延伸拓展,结合自身生活与现实生活,体味蕴含在其中的生命哲理。

【媒体准备】

【课时安排】

2课时。

【预习要求】

1.通读全文,查字典,给生字生词注音释义。

2.通读全文,整体把握故事情节,概写其故事梗概。

3.在诵读的基础上,分析归纳全文的思想感情,完成“阅读练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示例〕

古诗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人的看法也是一样的。关于人曾有过许多定义,有一个定义你也许会不同意,但你一定不能不思考,那就是:“人是欲望的动物”。 对于人来说,现实生活就是欲望的大海。生命也许就是驾一叶扁舟在欲望之海中奋力拼博的过程。在这过程里我们品尝人生的酸甜苦辣的滋味。而那些伟大的思想家、作家却用文字记录下了可贵的思考,启悟我们驻足凝望来路与去向,激情与现实,生命的过程与价值等等。现在就请我们参看俄罗斯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 〔散行板书〕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

【设计说明】导语是一节课的序曲,起着确定基调、引发兴趣、营造气氛等等方面的作用。优秀的导语应该是有具体情境的灵活性与适应性的。因此,每位教师都将有最适合自己教学需要与情境的导语,这里提供的只是一个参考。

二、作者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学习,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1847年退学回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后来又几度出国游历考察。这一切经历为他日后的写作奠定了坚实的生活基础。1910年10月他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

他的主要作品:《战争与和平》、《童年》、《少年》、《一个地主的早晨》、《琉森》、《哥萨克》、《安娜••卡列尼娜》、《魔鬼》、《复活》等等。(散行板书主要作品名称)

三、检测预习

1. 给加点的字词注音。

积攒( ) 铁锨 ( ) 贫瘠 ( )

广袤( ) 罂粟( )( ) 咫尺( )

2. 解释下列词语或用下列词语造句。

集思广益:

辗转反侧:

熠熠发光:

四、请学生复述课文

1. 提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叙述,也可以采用不同的顺序。

角度提示:(1)帕霍姆的角度(2)故事叙述者的角度(3)巴什基尔首领的角度(4)其他角度

2. 学生复述。

〔学情预测〕这个教学环节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概括表达的能力。学生多会按照故事本身的情节发展来概括。但教师在引导时多注意对学生的思维角度与叙述顺序进行创意指导,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得到良好的训练与发展。

3. 师生评点。

评点标准:故事完整、叙述条理清晰,有层次感,语言流畅等等。

五、课文分析。

1. 学生阅读课文,教师列出问题。(投影或板书)

(1)比较标题:a. 帕霍姆需要多少土地 b.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

(2)进一步比较分析标题:

2.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小组或个别指导。

3. 明确:

第(2)题:见板书。

六、布置作业

1. 完成文后的“阅读练习•探究”第一、二道题。

如果帕霍姆死后灵魂有知,那么,你认为他会有怎样的行为、思想与心情。

〔附〕板书设计

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

生活情况(财产)心情(结果)

需要多少土地五十公顷属于自己的土地心中充满欢乐

想要多少土地生活比以前强十倍不满足,苦于自己土地太少

能要多少土地想获得比以前多十倍的土地死亡,获得了六英尺的土地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课文分析。

1. 学生讨论交流“阅读练习•探究”第一题与第二题,教师指导。

2. 师生讨论明确。

第一题:死亡是最好的讽刺代言人。一个以追求幸福生活开始的贪欲最终死于贪欲的追求中。这样的回答不仅简洁,而且深富讽刺的力量感。最后的“六英尺”以极小反衬前文的不断膨胀的财产追求,精警有力,同时也启发人们的思考:对于生命而言,人们需要什么样的追求;什么样的欲望才是合乎生命逻辑的等等。

第二题:本题是关于总体把握的问题。一般而言,这样的题目选项言之成理即可。但我个人以为课文胪列的四种选项中1.4较妥贴,而2.3两项则有矫造之意,离题旨甚远。

〔学情预测〕关于第一道题,学生在整体把握上可能偏重于主题的思考,建议教师能在讲解中渗透学法教育。引导学生从意旨、结构方面构建起相应的知识结构。第二道题相信学生大部能较好把握,建议教师在讲解时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主旨与关键词句之间的关系。

三、交流与活动。

(一)针对上节课布置的第2道题,师生进行讨论交流。

题目回放:如果帕霍姆死后灵魂有知,那么,你认为他会有怎样的行为、思想与心情。

1. 检查作业,讨论交流。

2. 请几位同学上台发言,阐述看法。

〔学情预测〕本题的基本训练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将课内外结合,能将理解与想像进行很好的结合,并且训练良好的交流与讨论能力。预测学生大部分会谈及“后悔、改过”等内容,但建议教师能更深入地引导学生,一则避免思维陷入集体性的单调,二则要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生命、欲望、价值”等问题。

(二)帕霍姆死亡的真正原因调查与思考。

1. 学生阅读课文相关内容,教师板书问题。

2.学生交流讨论,师生明确:

帕霍姆死亡的表面原因:疲劳而死

帕霍姆死亡的深层原因:膨胀的贪欲

原因分析所引发出的思考:由合理的欲望到膨胀的贪欲,由充溢着灵魂的幸福感到被欲望灼烧的痛楚感,再到对死亡的恐惧感,帕霍姆的经历显然点燃起我们对于生命本质的深深思考:超出我们需要,超出我们能力的追求能在多大程度上给我们带来幸福感?我们生命中的幸福感又应该通过怎样的节制而获得充实?我们应该有怎样的生命认识与价值追求?

〔学情预测〕关于“表面原因”与“深层原因”的思考,相信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地总结明确。但对于“引发的思考”,学生的认识可能就会比较浅近,建议教师教学时能结合生活中的某些实例,或者假设某些情境引导思考的深入。在创设这些情境之后,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发言,良好的课堂讨论情境将有助于思维训练与教学目的的达成。

四、作业布置。

1. 完成《伴你学语文》中本课相关的练习。

3. 思考: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发挥想像,构想文中诚实人的最后结局。


相关内容

  • 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
  • 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整体把握文章主旨. 2.通过精读与深思,了解全文结尾的结构作用及主题意韵. 3.展开交流与讨论,超越故事表象,深入生活与生命的内涵中,学习和思考人生哲理,建构积极健康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深研精思,了解与把握文章的主题及结构. 难点 ...

  • 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说课稿
  • <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说课稿 说课:李克志 甘肃临泽县平川中学李克志 教材分析 我所教学的课文是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第五单元是以"精神家园"为主题,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对人的本性的了解和认识,以及对人性的弱点的思考. 教学目标 ...

  • 论现行土地管理法的缺陷
  • 论现行土地管理法的缺陷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自1986年制定实施以来,经几次修订,逐步完善,现行版本是2004年版本.几年的实施经验总结,在肯定其对我国土地管理.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和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资源配置 ...

  • 土地管理试题
  • 土地管理法考试试题 (满分100分) 一. 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1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 ______. A国家所有制 B私有制 C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D以上均不正确 2.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_____所有. A 使用者 B 集体 C 个人 D 国家 3 ...

  • 农田被征收修路,能拿多少补偿?请看2017年最新补偿标准 [一点资讯]
  • 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聚焦,新农村的建设不断推进,农村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原本泥泞的小路变成了宽敞的水泥路,村子中心多了新鲜娱乐的场所,代替又矮又破的砖房,不少农村建起了高大明亮的厂房,有资源的地方开起了正规的矿场,年轻人不需要背井离乡就有工作机会--总而言之,农村渐渐步入了 ...

  • 房地产开发报建流程及潜规则指南--建筑家园博客
  • 房地产开发报建流程及潜规则指南--建筑家园博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将于明年1月1日实施 下面先按照报建的先后顺序来说: 1.土地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规划要点批复阶段 土地证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这两个证,加上规划要点批复,是进行房地产开发的前提.但是,这几样东西领取的先后顺序,非常的有学问. ...

  • 申请自建房
  • 申 请 昆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房产科: 我纯高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在玉山镇新南西路168号开发建设的"联邦国际商务花园"一期项目,共41幢建筑单体,建筑面积为107680平方米.于2007年7月开工,2009年12月分期办理交付使用.由于该项目所处地段较偏,周边均属工业区配套设施较少 ...

  • 房地产开发经验
  • 1\土地证.建设用地规 划许可证.规划要点批复阶段 土地证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这两个证,加上规划要点批复,是进行房地产开发的前提.但是,这几样东西领取的先后顺序,非常的有学问.有经验的同志,一看这几样东西的发出时间,基本上就可以判断出地块背后的故事.这三样东西涉及到国土部门和规划部门旷日持久的权力斗 ...

  • 宋朝成为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的朝代原因浅析
  • 宋朝成为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的朝代原因浅析 提起赵宋,提起东京汴梁,我们不禁会想起以上的画面,会想起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想起柳郎"寒蝉凄切"的<雨霖铃>.从中我们不难想象这诗人笔下的"花花美景汴梁城",更对陈寅恪先生"华夏民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