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科学汉字教育的根据和意义

中国优生优育2007年6月第13卷第2期ChineseJournalofHealthyBirth&ChildCareV01.13No.2June2007

i粪鬻囊粪囊瓣囊;

::≯I===.∞《。:囊蕾鬣※:二=_:_=潞譬。::_h==;:《尊

婴幼儿科学汉字教育的根据和意义

徐德江

婴幼儿只认字不写字比学说话还容易。0-3岁婴幼儿像自然习得口说语言一样,能够自然习得认字和阅读。婴幼儿婴幼儿科学汉字教育

自然习得关键期开发脑潜能

学认字也有关键期。学会认字和阅读比只学会口说语言开发脑潜能的范围更大。

关键词

ThefoundationandthemeaningofScientificChineseEducationforInfants

XU

De—jiang

Itiseasierforinfants

to

to

ABSTRACT

are

learnreadingthewordswithoutwritingthan

to

to

learnspeaking.Thechildrenaged1-3yearsold

ableto

learnhowread

to

on

their

own,justlikelearnhowspeak.Thereexistskeyperiodforinfants

to

learnwords.Learning

readingismoreeffectiveKEY

developthebrainpotentialthanlearningspeakingonly.ScientificChineseEducation

on

WORDS

Infantstheir

own

keyperiod

developthepotentialbrain.

婴幼儿科学汉字教育的含义是:创造适合婴幼儿(0-6岁)学字的汉字环境,使孩子没有任何压力、负担和烦恼,像自然习得说话一样,自然习得识字、阅读、学会普通话,像自然学会画画一样学会写字,开发脑潜能,促使孩子的素质全面发展。

0-6岁,特别是0-3岁的孩子能学认字和阅读吗?完全可以。因为,实践和理论已经证明,婴幼儿只认字不写字比学说话还容易。

日本教育博士、汉字教育专家石井勋教授做了发人深思、意义重大的实验。实验者用手指自己的眼睛,对尚不会说话的10个月婴儿说(日语):“眼睛、眼睛、眼睛”,然后实验者再举起汉字字卡“目”,同时指自己的眼睛对这个婴儿说:“眼睛、眼睛、眼睛”,一天这样做一两次。过一段时间,实验者只对婴儿用口语说:“眼睛、眼睛、眼睛”,婴儿无任何反应。但是,当实验者不说话,只举起汉字字卡“目”的时候,婴儿却用小手,指自己的眼睛。对“耳”、“鼻”、“口”做同样的实验,结果也是同样的。由此,石井勋得出结论:不会说话的婴儿,将语音与实物联系起来,要比将字形与实物联系起来难。反过来讲,将字形与实物联系起来,要比将语音与实物联系起来更容易。这就是说,婴幼儿只认字不写字,比学听话(接受信息)容易,当然,比“学说话”(表达信息)更容易。

这与人们的感觉和“常识”完全相反。人们的感觉和“常识”是:婴幼儿学说话比学认字容易。石

井勋先生的实验,将这个人们普遍的感觉和“常识”完全否定了。这正像长期被人们认为是“真理”和“常识”的“地心说”,终于被“日心说”否定和取而代之一样。

我们通过几年的实践和研究,从理论上证明了石井勋先生实验的科学性。请看图:

婴幼儿对“妈妈”的认识,是通过听觉(妈妈说话)、视觉(妈妈的形象)、嗅觉(妈妈的气味)、味觉(妈妈的乳汁)、触觉(妈妈抱)等多种感觉形成的。这个对“妈妈”的感性认识凝结在语音上,由带着“妈妈”信息的声波刺激婴幼儿的听觉,在大脑皮层上形成“听话”的中枢,这就是婴幼儿“学听话”的情况。同样,还是这个由多种感觉形成的对“妈妈”的感性认识,凝结在字形上,由带着“妈妈”信息的字

形刺激婴幼儿的视觉,在大脑皮层上形成了“认字”

作者单位徐德江,中国优生优育协会

的中枢。这就是婴幼儿“学认字”的情况。比较一

下,“学听话”与“学认字”的异同。

万方数据 

婴幼儿科学汉字教育工作委员会

中国优生优育2007年6月第13卷第2期ChineseJournalofHealthyBirth&ChildCareV01.13No.2June2007・75・

相同:(1)都是在接受信息“妈妈”。(2)接受的都是相同的信息,这相同的信息(关于“妈妈”的感性认识)没有任何区别,即没有难易之差。不同:(1)“学听话”的信息载体是声波,既看不见,也摸不着,非常抽象。“学认字”的信息载体是字形,既能看见,还可以摸着,具体、直观、形象。(2)视网膜是脑组织的延伸,被称为“外周脑”。而听觉器官中,没有哪个部分与大脑的关系如此密切。(3)在正常人接受信息的总量中,视觉占83%,听觉占11%,其他嗅、味、触觉等占6%。

可见,同样的信息,婴幼儿通过视觉符号——文

字接受,比通过听觉符号——口说语言接受占优势。

而事实上,婴幼儿“学认字”不只是视觉一个感觉系统接受信息,同时,听觉也在接受信息。因为,婴幼儿“学认字”不仅要“看字形”,同时要“听字音”。请看图:

“学认字”也有语音通过听觉系统刺激大脑皮层,这与“学听话”完全相同。两者不同的是,“学认字”比“学听话”多了一个字形通过视觉系统刺激大脑皮层。

问题在于:同一个信息(妈妈),由一个听觉系

统刺激大脑皮层——“学听话”的效力高,还是由视觉和听觉两个感觉系统同时刺激大脑皮层——“学

认字”的效力高?脑科学专家孙久荣教授说:“多感官的联合刺激更有效。”这就是婴幼儿“只认字,不写字,比学说话还容易”的道理。

我们用3年多的时间,对20多个省市自治区196位“孩子还不会说话就学认字”的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第一个问题:婴幼儿不会说话能认字吗?答案有两种:(1)认为“能认字”的家长有184人,这是他们亲身的体验。(2)认为“不清楚”的家长有12人,孩子尚没有什么反应。第二个问题,婴幼儿万 

方数据学认字是否比学说话容易?答案有三种,①认为“学认字比学说话容易”的家长有123人。②认为“不清楚”的家长有49人。③认为“学认字比学说话难”的家长有24人。

认为“学认字比学说话容易”的家长摆出事实,讲出道理,说得令人非常信服。认为“学认字比学说话难”的家长也都是振振有词,湖北省松滋市刘家场粮管所陈希如家长的回答简约而明确:“客观上,说话的环境和老师,大大多于认字的环境,所以说话容易认字难。”说得太好了!认为婴幼儿“学认

字比学说话难”是难在外因的“客观上”的因素——“环境和老师”,而不是在内因——婴幼儿的主观方

面,即自身的接受能力。

由于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历史的局限性,人们一直认为婴幼儿自身没有识字阅读的能力,学认字比学说话难。这次问卷调查使我们明白了,就婴幼儿自身接受能力而言,只认字不写字,比学说话还容易。婴幼儿能够自然习得口说语言,也能够自然习得认字和阅读。关键是,要同“学说话”一样,必须创设出适合婴幼儿认字和阅读的客观环境。

创设适合婴幼儿认字和阅读的客观环境,要比处于人类社会中的婴幼儿“学说话”的客观环境困难得多。因此,虽然就婴幼儿自身接受的能力而言,只认字不写字比学说话容易。但一般地说,学认字和阅读的效果,比不上学说话的效果突出。这是由外因——创设适合认字和阅读的客观环境难度大所决定的。

美国宾夕法尼亚人类潜能开发研究所的几十年

实验证明,婴幼儿对汉字和拼音文字都可以自然习得。Et本的实验材料进一步表明,汉字比表音文字更易学习。石井勋先生测查阅读汉字“川崎”仅用0.06秒。日本的假名“加扫墨善”用0.7秒,差11倍。罗马拼音“KAWASAKI”用1.5秒,差25倍。日本东京电机大学和电话公司对汉文与El本假名的整

体测查结果是,阅读f3本假名需用的时间,是阅读汉

文的3倍。

如果不是整体模式识别学认拼音文字的单词,

而是先学字母后学拼法来学习拼音文字,对不会说

话的婴幼儿而言,完全是不可能的。如汉字“爸”,字卡与现实的人多次同时出现在孩子面前,孩子即

可认识这样的字。如果先教孩子“b”再教“Ct”,再教

拼法,最后再教声调……不会说话的婴幼儿,根本是

无法接受的。

汉字比拼音文字的易学性,能在婴幼儿阶段突

中国优生优育2007年6月第13卷第2期ChineseJournalofHealthyBirth&ChildCareV01.13No.2June2007

出地表现出来,孩子年龄越小,这种优越性越明显。

大家知道,婴幼儿学说话是有关键期的。错过关键期,学说话的难度就加大了,如狼孩、猪孩。但是,至今一般人都不知道,婴幼儿学认字和阅读也有关键期。下图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执行主任卡罗尔・贝拉米在<<2001年世界儿童状况早期儿童》一文

中引述的加拿大两位科学家的材料——《大脑发

育:几个关键阶段》

从图上看,婴幼儿学“符号”的关键期是从一周岁内的三、四个月开始,到一周岁内九、十个月,然后即呈下降趋势。文字是符号的一种,婴幼儿学习文

字的关键期就是在一周岁的三、四个月到一周岁九、

十个月。这是人们从未发现的科学奥秘,加拿大两位脑科学专家揭示出来了,意义非同小可。需要指出的是:口说语言,也是“符号”的一种,而图中显示的婴幼儿口说“语言能力”学习的关键期是从5个月左右开始的。前面已述日本的实验和我们的实验均已证明,就婴幼儿自身接受的能力而言“只认字不写字”比“学说话”还容易。我们可以推论,婴幼儿学认字和阅读关键期的开始时间,不会晚于“语言能力”的关键期,即不会晚于出生后的5个月左右。脑科学家在谈到人的视觉关键期时认为:“人的关键期,最敏感的是在出生的半年内,一般认为可长达4—5年,甚至更长。”英国科学家伦敦大学的米歇尔・德哈恩实验证明,“半岁婴儿区分两张猴脸的能力比成人或大孩子都强”“婴儿大脑接受处理视觉信息能力会在6—9个月时候达到一个高峰,为日后洞察力的高低打下基础”。“9个月大的婴儿在辨别两只猴子时就比较困难,甚至无法做出判断”。

人们都知道,孩子如果不能自然习得听觉符

号——口说语言,对孩子脑潜能的开发影响极大,但万 

方数据尚不了解没能自然习得认字和阅读对孩子的脑潜能开发影响更大。每一个感官的刺激,都引起大脑多部位的协调活动。为了说明问题,我们在不会说话能听话、能听话又会说话、不会说话能认字以及能说话又能认字的孩子的大脑协调活动中,单独抽取其主要部分进行对比分析。婴幼儿不会说话能听话,其大脑的听觉中枢与语义中枢两者之间有一条通路连接。能听话又会说话的孩子,其大脑的听觉中枢、说话中枢与语义中枢三者之间,有三条通路连接。而能听话不会说话但能认字的孩子,其大脑的听觉中枢、视觉中枢与语义中枢三者之间也有三条通路。能听话会说话又能认字阅读的孩子,其大脑的听觉中枢、视觉中枢、说话中枢与语义中枢四者之间有六条通路。可见,婴幼儿自然习得认字阅读能力对孩子脑潜能的开发,比只是自然习得口说语言的孩子脑潜能开发的范围更大。因为,认字阅读必然推动说话能力的发展,学说话可开发脑潜能的范围,学认字和阅读也能做到。同时,学认字和阅读开发脑潜能的范围,还有只是学说话不能达到的地方。可见,对婴幼儿进行科学的汉字教育,有利于孩子素质的

全面发展。香港安子介先生说,学了汉字会使人更聪明。日本石井勋先生测查6岁人小学时没识汉字的日本孩子,智商与英、美、法、德四国儿童的智商一样,平均都是100。学了汉字的孩子,智商提高了。5岁学认汉字,6岁入小学学一年,智商达115。4岁接受汉字,学两年智商达125。3岁开始实施三年的汉字教育智商可达130以上。英国《泰晤士报》发

表了约翰・奈什的文章说:“科学研究表明,汉语还

可以帮助英国学生思维更敏捷”,“有证据表明,语言的差异导致中国人和欧洲人的大脑组织方式不同。香港大学的迈克尔・翁达亨博士说,1991年对高加索人和中国人进行的脑电图研究表明,习惯用左手和习惯用右手的中国人,他们之间大脑的差别大大小于习惯用左手和习惯用右手的欧洲人之间的

差别。他猜测,这可能是因为中国人从小学习象形

文字而不是西方的字母拼写文字,这就使他们的左右大脑都得到更多的练习。”参考文献

[1]

石井勋.石井博士幼儿能力开发法.刘美仔译.内蒙古蒙古学出版社.1993.[2]孙久荣.脑科学导论

[3]杨雄里.脑科学与素质教育.国家教育部“科学教育”总课题

组参阅资料(一).1999.

中国优生优育2007年6月第13卷第2期ChineseJournalofHealthyBirth&ChildCareV01.13No.2June2007

i粪鬻囊粪囊瓣囊;

::≯I===.∞《。:囊蕾鬣※:二=_:_=潞譬。::_h==;:《尊

婴幼儿科学汉字教育的根据和意义

徐德江

婴幼儿只认字不写字比学说话还容易。0-3岁婴幼儿像自然习得口说语言一样,能够自然习得认字和阅读。婴幼儿婴幼儿科学汉字教育

自然习得关键期开发脑潜能

学认字也有关键期。学会认字和阅读比只学会口说语言开发脑潜能的范围更大。

关键词

ThefoundationandthemeaningofScientificChineseEducationforInfants

XU

De—jiang

Itiseasierforinfants

to

to

ABSTRACT

are

learnreadingthewordswithoutwritingthan

to

to

learnspeaking.Thechildrenaged1-3yearsold

ableto

learnhowread

to

on

their

own,justlikelearnhowspeak.Thereexistskeyperiodforinfants

to

learnwords.Learning

readingismoreeffectiveKEY

developthebrainpotentialthanlearningspeakingonly.ScientificChineseEducation

on

WORDS

Infantstheir

own

keyperiod

developthepotentialbrain.

婴幼儿科学汉字教育的含义是:创造适合婴幼儿(0-6岁)学字的汉字环境,使孩子没有任何压力、负担和烦恼,像自然习得说话一样,自然习得识字、阅读、学会普通话,像自然学会画画一样学会写字,开发脑潜能,促使孩子的素质全面发展。

0-6岁,特别是0-3岁的孩子能学认字和阅读吗?完全可以。因为,实践和理论已经证明,婴幼儿只认字不写字比学说话还容易。

日本教育博士、汉字教育专家石井勋教授做了发人深思、意义重大的实验。实验者用手指自己的眼睛,对尚不会说话的10个月婴儿说(日语):“眼睛、眼睛、眼睛”,然后实验者再举起汉字字卡“目”,同时指自己的眼睛对这个婴儿说:“眼睛、眼睛、眼睛”,一天这样做一两次。过一段时间,实验者只对婴儿用口语说:“眼睛、眼睛、眼睛”,婴儿无任何反应。但是,当实验者不说话,只举起汉字字卡“目”的时候,婴儿却用小手,指自己的眼睛。对“耳”、“鼻”、“口”做同样的实验,结果也是同样的。由此,石井勋得出结论:不会说话的婴儿,将语音与实物联系起来,要比将字形与实物联系起来难。反过来讲,将字形与实物联系起来,要比将语音与实物联系起来更容易。这就是说,婴幼儿只认字不写字,比学听话(接受信息)容易,当然,比“学说话”(表达信息)更容易。

这与人们的感觉和“常识”完全相反。人们的感觉和“常识”是:婴幼儿学说话比学认字容易。石

井勋先生的实验,将这个人们普遍的感觉和“常识”完全否定了。这正像长期被人们认为是“真理”和“常识”的“地心说”,终于被“日心说”否定和取而代之一样。

我们通过几年的实践和研究,从理论上证明了石井勋先生实验的科学性。请看图:

婴幼儿对“妈妈”的认识,是通过听觉(妈妈说话)、视觉(妈妈的形象)、嗅觉(妈妈的气味)、味觉(妈妈的乳汁)、触觉(妈妈抱)等多种感觉形成的。这个对“妈妈”的感性认识凝结在语音上,由带着“妈妈”信息的声波刺激婴幼儿的听觉,在大脑皮层上形成“听话”的中枢,这就是婴幼儿“学听话”的情况。同样,还是这个由多种感觉形成的对“妈妈”的感性认识,凝结在字形上,由带着“妈妈”信息的字

形刺激婴幼儿的视觉,在大脑皮层上形成了“认字”

作者单位徐德江,中国优生优育协会

的中枢。这就是婴幼儿“学认字”的情况。比较一

下,“学听话”与“学认字”的异同。

万方数据 

婴幼儿科学汉字教育工作委员会

中国优生优育2007年6月第13卷第2期ChineseJournalofHealthyBirth&ChildCareV01.13No.2June2007・75・

相同:(1)都是在接受信息“妈妈”。(2)接受的都是相同的信息,这相同的信息(关于“妈妈”的感性认识)没有任何区别,即没有难易之差。不同:(1)“学听话”的信息载体是声波,既看不见,也摸不着,非常抽象。“学认字”的信息载体是字形,既能看见,还可以摸着,具体、直观、形象。(2)视网膜是脑组织的延伸,被称为“外周脑”。而听觉器官中,没有哪个部分与大脑的关系如此密切。(3)在正常人接受信息的总量中,视觉占83%,听觉占11%,其他嗅、味、触觉等占6%。

可见,同样的信息,婴幼儿通过视觉符号——文

字接受,比通过听觉符号——口说语言接受占优势。

而事实上,婴幼儿“学认字”不只是视觉一个感觉系统接受信息,同时,听觉也在接受信息。因为,婴幼儿“学认字”不仅要“看字形”,同时要“听字音”。请看图:

“学认字”也有语音通过听觉系统刺激大脑皮层,这与“学听话”完全相同。两者不同的是,“学认字”比“学听话”多了一个字形通过视觉系统刺激大脑皮层。

问题在于:同一个信息(妈妈),由一个听觉系

统刺激大脑皮层——“学听话”的效力高,还是由视觉和听觉两个感觉系统同时刺激大脑皮层——“学

认字”的效力高?脑科学专家孙久荣教授说:“多感官的联合刺激更有效。”这就是婴幼儿“只认字,不写字,比学说话还容易”的道理。

我们用3年多的时间,对20多个省市自治区196位“孩子还不会说话就学认字”的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第一个问题:婴幼儿不会说话能认字吗?答案有两种:(1)认为“能认字”的家长有184人,这是他们亲身的体验。(2)认为“不清楚”的家长有12人,孩子尚没有什么反应。第二个问题,婴幼儿万 

方数据学认字是否比学说话容易?答案有三种,①认为“学认字比学说话容易”的家长有123人。②认为“不清楚”的家长有49人。③认为“学认字比学说话难”的家长有24人。

认为“学认字比学说话容易”的家长摆出事实,讲出道理,说得令人非常信服。认为“学认字比学说话难”的家长也都是振振有词,湖北省松滋市刘家场粮管所陈希如家长的回答简约而明确:“客观上,说话的环境和老师,大大多于认字的环境,所以说话容易认字难。”说得太好了!认为婴幼儿“学认

字比学说话难”是难在外因的“客观上”的因素——“环境和老师”,而不是在内因——婴幼儿的主观方

面,即自身的接受能力。

由于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历史的局限性,人们一直认为婴幼儿自身没有识字阅读的能力,学认字比学说话难。这次问卷调查使我们明白了,就婴幼儿自身接受能力而言,只认字不写字,比学说话还容易。婴幼儿能够自然习得口说语言,也能够自然习得认字和阅读。关键是,要同“学说话”一样,必须创设出适合婴幼儿认字和阅读的客观环境。

创设适合婴幼儿认字和阅读的客观环境,要比处于人类社会中的婴幼儿“学说话”的客观环境困难得多。因此,虽然就婴幼儿自身接受的能力而言,只认字不写字比学说话容易。但一般地说,学认字和阅读的效果,比不上学说话的效果突出。这是由外因——创设适合认字和阅读的客观环境难度大所决定的。

美国宾夕法尼亚人类潜能开发研究所的几十年

实验证明,婴幼儿对汉字和拼音文字都可以自然习得。Et本的实验材料进一步表明,汉字比表音文字更易学习。石井勋先生测查阅读汉字“川崎”仅用0.06秒。日本的假名“加扫墨善”用0.7秒,差11倍。罗马拼音“KAWASAKI”用1.5秒,差25倍。日本东京电机大学和电话公司对汉文与El本假名的整

体测查结果是,阅读f3本假名需用的时间,是阅读汉

文的3倍。

如果不是整体模式识别学认拼音文字的单词,

而是先学字母后学拼法来学习拼音文字,对不会说

话的婴幼儿而言,完全是不可能的。如汉字“爸”,字卡与现实的人多次同时出现在孩子面前,孩子即

可认识这样的字。如果先教孩子“b”再教“Ct”,再教

拼法,最后再教声调……不会说话的婴幼儿,根本是

无法接受的。

汉字比拼音文字的易学性,能在婴幼儿阶段突

中国优生优育2007年6月第13卷第2期ChineseJournalofHealthyBirth&ChildCareV01.13No.2June2007

出地表现出来,孩子年龄越小,这种优越性越明显。

大家知道,婴幼儿学说话是有关键期的。错过关键期,学说话的难度就加大了,如狼孩、猪孩。但是,至今一般人都不知道,婴幼儿学认字和阅读也有关键期。下图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执行主任卡罗尔・贝拉米在<<2001年世界儿童状况早期儿童》一文

中引述的加拿大两位科学家的材料——《大脑发

育:几个关键阶段》

从图上看,婴幼儿学“符号”的关键期是从一周岁内的三、四个月开始,到一周岁内九、十个月,然后即呈下降趋势。文字是符号的一种,婴幼儿学习文

字的关键期就是在一周岁的三、四个月到一周岁九、

十个月。这是人们从未发现的科学奥秘,加拿大两位脑科学专家揭示出来了,意义非同小可。需要指出的是:口说语言,也是“符号”的一种,而图中显示的婴幼儿口说“语言能力”学习的关键期是从5个月左右开始的。前面已述日本的实验和我们的实验均已证明,就婴幼儿自身接受的能力而言“只认字不写字”比“学说话”还容易。我们可以推论,婴幼儿学认字和阅读关键期的开始时间,不会晚于“语言能力”的关键期,即不会晚于出生后的5个月左右。脑科学家在谈到人的视觉关键期时认为:“人的关键期,最敏感的是在出生的半年内,一般认为可长达4—5年,甚至更长。”英国科学家伦敦大学的米歇尔・德哈恩实验证明,“半岁婴儿区分两张猴脸的能力比成人或大孩子都强”“婴儿大脑接受处理视觉信息能力会在6—9个月时候达到一个高峰,为日后洞察力的高低打下基础”。“9个月大的婴儿在辨别两只猴子时就比较困难,甚至无法做出判断”。

人们都知道,孩子如果不能自然习得听觉符

号——口说语言,对孩子脑潜能的开发影响极大,但万 

方数据尚不了解没能自然习得认字和阅读对孩子的脑潜能开发影响更大。每一个感官的刺激,都引起大脑多部位的协调活动。为了说明问题,我们在不会说话能听话、能听话又会说话、不会说话能认字以及能说话又能认字的孩子的大脑协调活动中,单独抽取其主要部分进行对比分析。婴幼儿不会说话能听话,其大脑的听觉中枢与语义中枢两者之间有一条通路连接。能听话又会说话的孩子,其大脑的听觉中枢、说话中枢与语义中枢三者之间,有三条通路连接。而能听话不会说话但能认字的孩子,其大脑的听觉中枢、视觉中枢与语义中枢三者之间也有三条通路。能听话会说话又能认字阅读的孩子,其大脑的听觉中枢、视觉中枢、说话中枢与语义中枢四者之间有六条通路。可见,婴幼儿自然习得认字阅读能力对孩子脑潜能的开发,比只是自然习得口说语言的孩子脑潜能开发的范围更大。因为,认字阅读必然推动说话能力的发展,学说话可开发脑潜能的范围,学认字和阅读也能做到。同时,学认字和阅读开发脑潜能的范围,还有只是学说话不能达到的地方。可见,对婴幼儿进行科学的汉字教育,有利于孩子素质的

全面发展。香港安子介先生说,学了汉字会使人更聪明。日本石井勋先生测查6岁人小学时没识汉字的日本孩子,智商与英、美、法、德四国儿童的智商一样,平均都是100。学了汉字的孩子,智商提高了。5岁学认汉字,6岁入小学学一年,智商达115。4岁接受汉字,学两年智商达125。3岁开始实施三年的汉字教育智商可达130以上。英国《泰晤士报》发

表了约翰・奈什的文章说:“科学研究表明,汉语还

可以帮助英国学生思维更敏捷”,“有证据表明,语言的差异导致中国人和欧洲人的大脑组织方式不同。香港大学的迈克尔・翁达亨博士说,1991年对高加索人和中国人进行的脑电图研究表明,习惯用左手和习惯用右手的中国人,他们之间大脑的差别大大小于习惯用左手和习惯用右手的欧洲人之间的

差别。他猜测,这可能是因为中国人从小学习象形

文字而不是西方的字母拼写文字,这就使他们的左右大脑都得到更多的练习。”参考文献

[1]

石井勋.石井博士幼儿能力开发法.刘美仔译.内蒙古蒙古学出版社.1993.[2]孙久荣.脑科学导论

[3]杨雄里.脑科学与素质教育.国家教育部“科学教育”总课题

组参阅资料(一).1999.


相关内容

  • 试论幼儿汉字教育
  • 作者:易固基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6年03期 幼儿可以识字吗?对于这个问题存在截然不同的认识.对幼儿汉字教育持反对意见的主要观点是:第一,汉字是抽象的符号,实际知识很少的幼儿,让他们认识这些符号,是非常困难而且是非常有害的:第二,教幼儿识字,会刺激幼儿早熟,养成喜欢安静地读 ...

  • 文学作品与幼儿早期分段阅读
  • [摘 要]利用文学作品进行幼儿早期阅读教育,增强了幼儿对语言的敏感性,帮助幼儿实现了由口头向书面语言的顺利过渡,认识到口语与汉字的对应关系,掌握了阅读的基本技能.幼儿的早期阅读教育有其特殊意义,它是在发展幼儿口头语言的同时,逐渐培养幼儿对书面语言的兴趣,了解有关书面语言的信息,从而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 ...

  • 儿童识字10大理念
  • 儿童识字10大理念 识字理念一:3-8岁是幼儿识字的黄金期 成人的大脑约1500克,婴儿出生时大约350克,两岁左右就发育到1000克,8岁左右孩子的大脑就已经基本发育完成.3-8岁是大脑发育的最佳时期,也是识字的最佳时期,是一生中学习认字最快,记忆最强的时期.这一阶段孩子的大脑就像是一张空白磁盘, ...

  • 幼儿园识字教育的几个基本问题
  • 作者:梁志燊李辉吴云霞 学前教育 1997年07期 近年来,由于某些早期(识字)教育方案的极力宣传与鼓动,以及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等社会因素的共同影响,有些幼儿园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展了幼儿识字教育,而且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但由于自1952年3月18日原中央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暂行规程>明确规定 ...

  • 早期教育的意义与方法讲座
  • 早期教育的意义与方法 今天看到这么多家长参加讲座,说明大家对幼儿教育的重视.××幼儿园办园到现在已经16年了.在办园理念与管理上都是得到社会与家长的充分肯定.也是我们溪南镇的中心幼儿园.近几年在报名上名额是供不应求,大家选择××幼儿园还是家长门的好眼光. 现在有个小要求请家长把手机调为震动状态. 首 ...

  • "适应性教育"提升十大能力
  • "适应性教育"提升十大能力 在了解适应性教育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创新教育研究--国家级十二五规划".中国是从1953年开始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然后 ...

  • "字源识字"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
  • 摘 要:在我国的学前教育中,识字教育炒得很热,随之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本文针对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从字源着手,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汉字由形象到抽象的变迁过程展示出来,开发多媒体教学软件,让儿童在乐趣中学习汉字.掌握汉字的同时能够在审美.认知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领悟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关键词: ...

  • 汉字教学方法研究
  • 汉字教学方法研究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伟大创造,它把字形同字义直接或间接地结合起来,书写时以形表意,认读时见形知意. 从汉字的造字原理来看,汉字是由笔画和部件构成的.一定的部件结构又是以一定的构件法则为背景,带有一定的意念色彩.汉字教学若能通过对汉字造字法的直观分析,运用联想等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动 ...

  • 婴幼儿科学汉字教育论文
  • 浅谈婴幼儿科学汉字教育 [摘要]:当今,对于婴幼儿识字,在国内和世界上有着不同的争议,专家么么经过研究认为,科学的婴幼儿汉字教育,对于婴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是有益无害的.我园开展的这个课题,就是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利用游戏识字进行的.本文就婴幼儿科学汉字教育进行探讨,恳请专家指导. [关键词]:婴幼儿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