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皇 岛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旅游 系
旅游管理 教研室
毕业设计(旅游策划)任务书
1、 毕业设计(旅游策划)题目:旅行社导游培训计划
2、 毕业设计(旅游策划)时间安排:
自 2011 年 2 月 25 日开始,至 2011 年 6 月
5 日结束
3、毕业设计(旅游策划)的主要内容:
(1)策划内容:旅行社导游培训计划
(3)培训主题:加强自身培训 服务旅游行业
(3)本策划首先阐述了当今我国旅游行业的概况及本
策划的背景,表述了导游培训的必要性,讲述了从接团到送
团以及在带团中的一些注意事项。通过提高导游自身素养,
更好的为游客服务,同时也更好的为旅行社创造经济效益。
指导教师(签字):
学 生(签字):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
毕业设计(旅游策划)开题报告
1、 策划背景和策划企业概况
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它已经和石油业、汽车业
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我国的旅游业发展非常迅速,但是比
较而言,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广度深度都远远不能适应经
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
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民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将进一
步上升,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
要。因此,加强对导游人员的培训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策划的意义
大部分的旅行社都是给导游提供工作岗位和锻炼机会
的地方。而培训并不是重点。他们的培训犹如蜻蜓点水。主
要采取的方式就是跟团。跟团对新导游来说固然是件好事,
可以熟悉景点,了解操作流程。但有些导游刻意的去模仿老
导游的带团方式,最后弄巧成拙,画虎不成反类犬了。因为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特点,每个导游都有自己带团的方式方
法。要找到属于自己的操作方法才是王道
为了提高旅行社导游的综合素质,使再岗导游的带团技
能技巧,景点讲解更上一层楼,旅行社有必要每年对导游进
行一系列各种类型的培训。
3、培训的具体内容(提纲)
一、如何标准化带团
1、接团之前的准备工作
2、务必精彩的欢迎词
3、第一次亲密接触
4、同样重要的欢送词
5回访
二、关于如何带好团
1、察言观色、深入沟通
2、顾全大局,有的放矢
3、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4、恩威并用,超值服务
5、超前意识,忧患意识
4、 预测目标(主要是经费预算和策划给企业带来的利
益要点)
一、提高导游自身带团技能。
通过对导游的一些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其自身带团技
巧。
二、给旅行社带来经济效益。
导游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特别是不同凡响
的导游服务,是提高旅游企业的信誉和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
段。导游本身就代表了旅行社,其带团的好坏直接与旅行社
的利益息息相关。只有导游带好团才能给旅行社带来良好的
经济效益并招徕回头客。
三、提高旅行社形象。
导游员是旅游者到达目的地后见到旅行社的第一位使
者,也旅行社所在城市的第一位市民。导游员在带团时与旅
游者面对面,每一个言行举止都被看成是旅行社的形象,旅
行社所在城市的形象。
5、 策划完成的步骤、时间、内容
1、2011年2月20日—4月2日,准备阶段,搜集大量的
信息并且完成开题报告。
2、2011年4月10日—4月25日,实践调研阶段,走访
相关的单位,了解旅行社导游培训的现况。
3、2011年5月1日—2011年5月15日,对资料进行整
理,完成策划初稿
4、2011年5月22日—2011年5月31日,按照系里要
求返校,与导师交流意见,进行策划集中修改。
5、2011年5月31日—2011年6月3日,在指导教师的
指导下完成策划,定稿,准备答辩。
摘要
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它已经
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我国的旅游业发展非常迅速,
但是比较而言,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广度深度都远远不能适应经济
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
平的进一步提高,人民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国内旅游业
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加强对导游人员的培
训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大部分的旅行社都是给导游提供工作岗位和
锻炼机会的地方,而培训并不是重点。他们的培训犹如蜻蜓点水。主
要采取的方式就是跟团。跟团对新导游来说确实是件好事,可以熟悉
景点,了解操作流程。但有些导游刻意的去模仿老导游的带团方式,
最后弄巧成拙,画虎不成反类犬了。因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特点,
每个导游都有自己带团的方式方法。要找到属于自己的操作方法才是
王道
关键字: 旅行社 导游员 培训
abstract
Tourism has "smokeless industry" and "eternal sunrise industry"
the laudatory name, it has and oil industry, automobile and listed
as the world's top three industries.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China
is developing very rapidly, but in comparison, breadth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China is far can not adapt to the depth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improve need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and
people's income level, people to further improve the tourist
consumption demand will rise further, domestic tourism industry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status and function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herefore, strengthens to the guide's
personnel training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However, most of
the travel agency is to guide provide jobs and training
opportunities places, and the training is beside the point. Their
training like dragonfly water. Main ways of with group is. For a
new guide with group, it is really a good thing, can be familiar
with attractions, understand operation. But some guide
deliberately to imitate the old way of tour guide, finally
overreaches, painting a tiger but it turned out a dog. Because
everyon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very person, every guide
has its own way of with a tour group. To find my own operation
method is the kingly way
Key word:
travel tour guides' training
目 录
摘 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 策划企业概况及策划背景 ........................... 5
第二章 策划的意义 ..................................... 5
第三章 导游培训内容 ................................... 6
第一节 如何标准化带团 .............................. 6
3.1.1接团之前的准备工作 ................................... 6
3.1.2 欢迎词 ............................................ 7
3.1.3第一次亲密接触 ...................................... 7 3.1.4 欢送词 ............................................ 8
3.1.5 回访 .............................................. 9
第二节 关于如何带好团 ................................... 10
3.2.1察言观色、深入沟通 .................................. 10
3.2.2全大局,有的放矢.................................... 11 3.2.3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 12
3.3.4恩威并用,超值服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5超前意识,忧患意识 .................................. 15
第四章 导游培训的效益 ................................. 16
参 考 文 献 .......................................... 17
后 记 .............................................. 18
第一章 策划企业概况及策划背景
我国的旅游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旅行社作为旅游业的龙头,十年间得到了飞速发展,也为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截止到2001年底,全国共有旅行社10716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319家,国内旅行社9397家),比1991年底增加了9155家,扩大了近7倍,年均增长21.24%;全国旅行社直接从业人员为19.24万人,比1991年底增加了13.72万人,年均增长13.30%。如按国际经验,旅游业每增加一个直接就业人员,将间接增加5个人就业来计算,相当于提供了96.20万个间接就业机会。未来十年,如旅行社的直接从业人员按年均增长15%计算,将为全社会提供间接就业机会292.96万个,成为巨大的就业空间。
导游人员作为旅游业的形象大使,十年间从业人员的数量也有大幅度增长。1994年起,导游人员的资格考试对社会开放,截止到2001年底,全国取得导游资格证书的人数已达到15万,比1991年底增加了13.2万多人,扩大了近8倍,年均增长23.62%,相当于提供了75万个间接就业机会。预计今年年底取得全国导游资格证书的人员数量将达到20万。除此之外,临时导游和景区(点)的导游人员数量也增长较快,导游已经成为一项社会热门职业。据了解,仅北京市2001年报考导游的人数就达到13800人。
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它已经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我国的旅游业发展非常迅速,
但是比较而言,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广度深度都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民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加强对导游人员的培训
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章 策划的意义
大部分的旅行社都是给导游提供工作岗位和锻炼机会的地方。而培训并不是重点。他们的培训犹如蜻蜓点水。主要采取的方式就是跟团。跟团对新导游来说固然是件好事,可以熟悉景点,了解操作流程。但有些导游刻意的去模仿老导游的带团方式,最后弄巧成拙,画虎不成反类犬了。因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特点,每个导游都有自己带团的方式方法。要找到属于自己的操作方法才是王道 为了提高旅行社导游的综合素质,使再岗导游的带团技能技巧,景点讲解更上一层楼,旅行社有必要每年对导游进行一系列各种类型的培训。
第三章导游培训内容
第一节 如何标准化带团
3.1.1、接团之前的准备工作
通过上网查询了解客源地基本情况,如经济状况、特产、名人、新闻
等,在讲解时偶尔穿插,尤其是特产、名人不但可引起客人的共鸣,并且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客人的虚荣心。
如果是系列团的第二批,一定要问清楚第一批的基本情况,尤其是加点购物的价格、数量等。
给全陪或领队打个电话,告诉对方气温变化,嘱咐客人带好衣物、雨具、晕车药。
跟司机衔接好,确定车型、车况、有无话筒,千万不要忽视了这些细节的东西,导游本身就是一个需要面面俱到管家式的工作,注重每一个细节,防微杜渐,你会发现受益最大的其实是你自己。
3.1.2、务必精彩的欢迎词
接团之后,用不低于15分钟的时间致欢迎词一个行程当中最重要的两次讲解,一个是欢迎词,一个欢送词。为什么呢?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欢迎词是为了打开局面,其实一般的游客都可以从导游上车后的前半个小时通过穿着打扮,语速语调以及导游词的精彩程度判断出导游的水平高低,游客初来乍到,什么都感到新鲜,什么都想知道,这个时期的游客是最缺乏安全感的,是需要被引导的,如果在这个时候能让客人通过你的欢迎词感受到你的热情,幽默和真诚,便可乘虚而入,在客人心中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从而更好的开展后面的工作。
3.1.3、第一次亲密接触
当第一次讲解完毕或是第一个晚上入住酒店时,务必对客人进行第一次摸底,也就是搞清楚团队的属性。首先,客人是否同一个单位?什么单位?公费还是自费抑或“半公半自”?团里面最大的头是谁?管钱的又是谁?几男几女?有没有夫妻等等基本情况。然后当行程快走到一半的时候,最好通过跟客人互动做游戏的方式找出三个人,第一,说话最管用的;第二,最活跃最配合你的;第三,毛病最多最不配合你的。具体操作如下:尊重说话最管用的,拉拢最活跃的,提防最讨厌的。
、同样重要的欢送词
其实带团说白了,就是通过你的言行举止让一帮陌生人卸下防备,熟悉你、相信你、喜欢你、依赖你的过程。在团队即将送别的时候,一篇精彩的欢送词同样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让整个行程达到高潮。 中国有句老话,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也就是说,一个团队不管成功与否,在最后分别的时候,其实所有的客人都清楚这辈子跟导游几乎不可能再见了,所有开心的也好,不开心的也好,都已经过去了,玩了这么久,累了,也想家了,这个时期的客人是最亲切的、最宽容的。如果你能再次勾起客人开心的回忆,顺便再无比诚挚的就不尽人意的地方再次表示深深的歉意,最后再把你工作的难处,你的“感动”、“不舍”和祝福以及所有肉麻的话全部讲出来,狂轰滥炸,相信客人多少都会有些感动的,至少你在客人心中留下了一个最后的好印象,只要不是十恶不赦,中国人骨子里很宽容的。我
见过许多优秀的老导游都是利用送站前的二十分钟让团队达到高潮。欢迎词、欢送词,一前一后,首尾呼应,以热情起始,用真诚结束,此法无往不利。
、回访
很多导游在送团之后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尤其是质量不好的团队,巴不得客人一进安检飞机就起飞,然后回家好好睡上一觉,或是邀上三五好友到茶楼“大战三百回合”,诚然导游工作是脑力与体力的双重考验,很累很辛苦,而且团队送走了,导游的工作也就结束了,不需要再做什么了,因为再怎么做也不会产生经济效益了。但是真正敬业的、优秀的导游不会这么做,而是选择在团队平安到达后的24小时内再次向全陪和领队致以真诚的的问候,不需要打电话,发短信反而更合适,内容跟欢送词大同小异。因为客人到达后的第二天,很有可能在你发短信的时候,全陪刚好在公司报帐,领队刚好在跟组团社商量结余款的事情,可以想像得出来,无意中收到远方的祝福信息,每个人都会开心,那么之前种种小小的不愉快,很有可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这不光是对地接社负责(因为现在地接社做一个团确实不容易,跟踪服务是一件有力的武器)也是对自己负责,营销学有一句话叫一次营销的结束是下一次营销的开始,久而久之,你会发现自己的付出跟收获是成正比的。
当然,回访不局限于发短信一种方法,亦可在团队玩得最开心的时候跟客人一起拍集体照,完了把邮箱号告诉大家,回家之后,再打
电话问客人索要照片,表面上是为了照片,实际是问候客人,让客人再次加深印象。我现在几乎每个团队都会收到十来张照片,放在电脑里,没事拿出来看看,想想这个团成功的地方在哪里,最失败的又在哪里。
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做一个优秀的导游,就是要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不断学习。导游无止境,世界上没有最厉害的导游,只有最用心的导游。那些优秀的导游,只不过比你多带了几个团,多看了几本书,多用了些心罢了。
不要小看了导游这门职业,它是一门艺术,也是赤裸的生活,它的难度不亚于歌德巴赫猜想,最顶尖的导游竞选美国总统不是没有可能的。
第二节、关于如何带好团 、察言观色、深入沟通
什么叫旅游?不要那些官方的解释,我看来旅游就是一帮人拿着钞票去外地寻开心。这其中有两个字至关重要,那就是“开心”,由此得知,出门旅游,开心是最重要的,那么什么叫做开心呢?这还真没想过,翻一下字典,开心是指一种愉快舒畅放松的心情,也就是说开心是一种情绪,出门旅游 其实也就是一种心情,心情好了,什么都觉得好看,心情不好,再美的景色也会觉索然无味,举例说明,理论上来讲,住五星的客人肯定要比二星的客人更加开心,但事实未必如此。我曾经带过一个质量很高的团队,客人全部是空军少将以上军衔的将军夫人,住的度假村的套房,两千多一间,结果分房时因为排名
先后问题导致客人闹别扭,很不开心,(当然不是我分的,有专人分房)而之后我带了一个河南团住武林大酒店,因为头天晚上在车上睡的,加上当天玩得比较尽兴,尽管武林的房间实在不咋地,客人却相当满意,喝酒猜拳玩得不亦乐乎,反差如此之大,原因就是二者心情不同。
人,尤其女人,是一种情绪化的动物。这就要求我们导游员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学会察言观色,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掌握客人的心情变化。当然这是一个心理变化过程,是微妙的,抽象的,况且也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把心情写在自己脸上,有深藏不露的,有小题大做的,有故弄玄虚的,真正学会察言观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平时不断的学习和揣摩,但有些东西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比如团队的属性,客人是否累了,渴了,烦了等等。在平时带团的过程中养成一种习惯,多看多想,实时监控,随时了解客人的情绪变化,再根据客人的情绪进一步深入沟通,尤其是不满的情绪,发现这种苗头,一定要将它扼杀在摇篮中。
3.2.2、顾全大局,有的放矢
做导游一定要有大局观,尤其是三四十个人的大团,散拼、专列,正所谓众口难调,凡是碰到这样的团队,让每个人都满意几乎不可能,要有大局意识,也就是务必遵循一个原则,少数服从多数。在团队刚刚到达的时候,导游不可能成为团队的核心,在接下来的行程当中,
要借助客人领队的影响力,逐步成为团队的核心人物,和领队一起协调有可能出现的分岐。比如说天雨路滑,大部分客人愿意坐缆车上下,可仍有少数几个想步行上山,作为导游你应该立即想到:第一,下雨台阶湿滑,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第二,如果兵分两路,不可能同时在山顶汇合,势必影响下一步行程,甚至可能出现更大的分歧,为了保证大多数人的利益,综上所述,对几个“顽固派”进行耐心细致的劝说,一般客人都会理解的。然而晚上入住酒店后,导游最好单独对那几个“被迫”坐缆车的客人再次进行解释安抚工作,或是在后面的行程中在不影响原则的前提下适当安排自由爬山的时间,弥补他们的缺憾,这就是有的放矢。导游不但要有大局观,还应该有针对性的提供个性化服务。
、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做导游面对的群体非常的复杂,具有多样性,尽管客人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社会层次,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花钱买开心。导游是一种服务行业,不像医生救死扶伤,律师匡扶正义,那种职业很受人尊敬,为什么?因为它是雪中送炭,而导游的性质只能算是锦上添花,做服务行业没有不受委屈的,尤其是做导游,客人坐着我站着,客人吃着我看着,客人玩着我累着,但是只要你真的讲解到位了,服务到位了,出门旅游就图个开心,真正鸡蛋里面挑骨头无事生非的客人是不常见的。但有的时候,你做好了自己份
内的事,却因为一些不是导游自身原因造成的不愉快,导致客人抱怨、指责、甚至投诉,比如半路上赌车,到了索道排队,上了山顶下雨了什么都不见,回到酒店菜放咸了等等,我想这个时候导游的心里最委屈,最不好受的跟着客人受累还受气,越想越气,越想越想不通,但是如果此时你能站在游客的角度将心比心想一想,假如你花了几千块高高兴兴地出来玩,结果半路赌车,到了景点啥也看不见,吃个饭菜咸得要命,你会开心吗?这时候的客人当然会往导游身上撒气了,谁让我们做的就是这一行呢?这样想不是让大家逆来顺受,而是告诉大家换一种思维方式,正确对待、理解客人的不满,然后再进行安抚、疏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阻止这种不满情绪的蔓延扩散,想其它办法尽量弥补客人的遗憾。
如果大部分时候我们能站在游客的立场上想一想,也许就不会感到那么委屈了,你会发现轻松得多,简单得多,许多问题迎刃而解,许多情绪化解得无影无踪。举例说明,我曾经带过一个团,三十个人,那个时候景区的隧道还没修好,环保车只负责送到梓木岗,之后就不管了,当时天色已晚,伸手不见五指,我和全陪在那个黑风高的晚上交涉了四十分钟无望之后(前一天都负责接送,就那天开始不送了),只能调我们的大巴车到梓木岗,上车之后,等了足足一个小时,又累又冷又饿的客人开始责难,而我只用了一句话就平息了这场风波,我拿起话筒,作神色凝重状:我代表张家界环保客运公司总经理对大家致以深深的歉意,并且很负责地告诉大家,我×××不是人!就这样一句玩笑话,让客人哄堂大笑,所有不快的情绪一扫而光,试想当时如
果我跟客人解释这不是导游的错,也不是司机的错,而张家界景区的错,只会让客人觉得张家界景区管理太糟糕,或是导游能力不够,但是如果你站在客人的角度,用诙谐幽默的方式批评环保客运公司的不足,帮客人出了这口气,客人会感到舒服得多,因为你说的,正是他们所想的。
3.3.4、恩威并用,超值服务
可能大家在带团过程都会有一种感觉,就是有时候你对客人越好,他就越不买帐,蹬鼻子上脸,你若对他置之不理给他点颜色,反而服服帖帖,对吧?我们一般都把这种类型的客人称之为“贱”,而且这种客人在带团过程中不在少数,因为如果你一味的迁就客人,说什么做什么有求必应,那么你的这种好就成了他们的一种习惯,好像是天经地义的,不值钱了,正所谓物以稀为贵,好钢用在刀刃上,对客人的好无需太多,而且一定要让所有的人都看到,感觉到,要学会做表面功夫,懂得表现自己。
对于这种犯贱的客人,一味的迁就一味的拒绝都不是上策,有一种方法叫打一巴掌赏一个枣,相当管用。这种方法本来是用来对付调皮不懂事的小孩子的,但是有时候我觉得带团跟带小孩子有异曲同工之妙,小孩子不听话了先他一巴掌,在他快要哭的时候,再给他塞个甜枣安慰他,哄哄他就乖了,这时候小孩子对你是又爱又怕,无计可施了。再说说超值服务,所谓超值服务就是超出客人的预期,让客人
有一种莫大的满足感甚至是受宠若惊的感觉,一个行程当中,在不影响原则的前提下,给客人赠送一两个超值服务,说不定你自己也能收获到意外的惊喜。
3.3.5、超前意识,忧患意识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习惯,接团之前拿到行程就开始盘算,哪一天该进那个店,该推那个点,反正我是这样,每一个团队在接之前都会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里放一遍,进什么店,加什么点,甚至什么时间到酒店,几点叫醒我都能算个八九不离十,我平时带团时有一个习惯,算时间,游景点花的时间,进店的时候,路上的车程。导游的工作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性,尤其在旺季,一不小心就会出问题,这种时候光会随机应变是不够的,还需要超前意识,比如说订餐光订好餐标、口味还不够,你得想到在你到达的哪个时间,餐厅能不能坐得下,比如跟酒店确认房间,光确认间数还不够,还得确认楼层,房型是否一模一样,有没有空间稍大的,那几间靠山,那几间靠马路,这样你心里才有底,如果房间不行,可以在团队没有到达之前赶紧调整好,如果行也可以让你在分房时省去许多麻烦。再说说忧患意识,所谓忧患意识,就是说凡事往坏处想,做最坏的打算,无形之中降低客人的期望值。举例说明,众所周知,武陵源景区的天气是不可能完全预测准确的,如果碰到有可能下雨的阴天,我都会让客人做好最坏的打算的。
第四章 导游培训的效益
一、提高导游自身带团技能。
通过对导游的一些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其自身带团技。解决在带团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和自身素养更方便为游客服务。
二、给旅行社带来经济效益。
导游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特别是不同凡响的导游服务,是提高旅游企业的信誉和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导游本身就代表了旅行社,其带团的好坏直接与旅行社的利益息息相关。只有导游带好团才能给旅行社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并招徕回头客。
三、提高旅行社形象。
导游员是旅游者到达目的地后见到旅行社的第一位使者,也旅行社所在城市的第一位市民。导游员在带团时与旅游者面对面,每一个言行举止都被看成是旅行社的形象,旅行社所在城市的形象。所以说导游也是旅行社的一个免费广告,免费为旅行社做宣传。同时在经济上也为旅行社省下了一笔可观的费用。既节省了时间又节省了金钱。
参 考 文 献
[1]沈祖祥《旅游策划——理论、方法与定制化原创样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6.1
[2]张道顺《旅游产品设计与操作手册》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1.1
[3](美)匹赞姆(Pizam,A.)等编著,舒伯阳等主译《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旅游管理精品教材译丛》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1.1
[
后 记
本策划的成文是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与鼓励下完成的。指导老师渊博的知识,良好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不仅使我树立了远大的目标,还使我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世的道理。在此,衷心的感谢老师。
本策划的顺利完成,还离不开大学里各位老师知识的传授,同学和朋友们的关心与帮助,感谢他们的指导和帮助;我大学的三年学习期间,得到很多师兄和师弟妹的关心帮助,在此也向你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这次毕业策划的撰写过程是我的一次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在策划中我充分地运用了在大学就读期间所学到的旅游专业知识。脚踏实地,认真严谨,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精神是我在这次毕业策划中最大的收益。我想这是一次意志的磨练,是对我实际能力的一次提升,也会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在此策划撰写过程中我参考了很多前辈和专家的论文论著以及相关的策划成果,在此一并致谢。
秦 皇 岛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旅游 系
旅游管理 教研室
毕业设计(旅游策划)任务书
1、 毕业设计(旅游策划)题目:旅行社导游培训计划
2、 毕业设计(旅游策划)时间安排:
自 2011 年 2 月 25 日开始,至 2011 年 6 月
5 日结束
3、毕业设计(旅游策划)的主要内容:
(1)策划内容:旅行社导游培训计划
(3)培训主题:加强自身培训 服务旅游行业
(3)本策划首先阐述了当今我国旅游行业的概况及本
策划的背景,表述了导游培训的必要性,讲述了从接团到送
团以及在带团中的一些注意事项。通过提高导游自身素养,
更好的为游客服务,同时也更好的为旅行社创造经济效益。
指导教师(签字):
学 生(签字):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
毕业设计(旅游策划)开题报告
1、 策划背景和策划企业概况
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它已经和石油业、汽车业
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我国的旅游业发展非常迅速,但是比
较而言,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广度深度都远远不能适应经
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
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民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将进一
步上升,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
要。因此,加强对导游人员的培训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策划的意义
大部分的旅行社都是给导游提供工作岗位和锻炼机会
的地方。而培训并不是重点。他们的培训犹如蜻蜓点水。主
要采取的方式就是跟团。跟团对新导游来说固然是件好事,
可以熟悉景点,了解操作流程。但有些导游刻意的去模仿老
导游的带团方式,最后弄巧成拙,画虎不成反类犬了。因为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特点,每个导游都有自己带团的方式方
法。要找到属于自己的操作方法才是王道
为了提高旅行社导游的综合素质,使再岗导游的带团技
能技巧,景点讲解更上一层楼,旅行社有必要每年对导游进
行一系列各种类型的培训。
3、培训的具体内容(提纲)
一、如何标准化带团
1、接团之前的准备工作
2、务必精彩的欢迎词
3、第一次亲密接触
4、同样重要的欢送词
5回访
二、关于如何带好团
1、察言观色、深入沟通
2、顾全大局,有的放矢
3、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4、恩威并用,超值服务
5、超前意识,忧患意识
4、 预测目标(主要是经费预算和策划给企业带来的利
益要点)
一、提高导游自身带团技能。
通过对导游的一些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其自身带团技
巧。
二、给旅行社带来经济效益。
导游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特别是不同凡响
的导游服务,是提高旅游企业的信誉和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
段。导游本身就代表了旅行社,其带团的好坏直接与旅行社
的利益息息相关。只有导游带好团才能给旅行社带来良好的
经济效益并招徕回头客。
三、提高旅行社形象。
导游员是旅游者到达目的地后见到旅行社的第一位使
者,也旅行社所在城市的第一位市民。导游员在带团时与旅
游者面对面,每一个言行举止都被看成是旅行社的形象,旅
行社所在城市的形象。
5、 策划完成的步骤、时间、内容
1、2011年2月20日—4月2日,准备阶段,搜集大量的
信息并且完成开题报告。
2、2011年4月10日—4月25日,实践调研阶段,走访
相关的单位,了解旅行社导游培训的现况。
3、2011年5月1日—2011年5月15日,对资料进行整
理,完成策划初稿
4、2011年5月22日—2011年5月31日,按照系里要
求返校,与导师交流意见,进行策划集中修改。
5、2011年5月31日—2011年6月3日,在指导教师的
指导下完成策划,定稿,准备答辩。
摘要
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它已经
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我国的旅游业发展非常迅速,
但是比较而言,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广度深度都远远不能适应经济
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
平的进一步提高,人民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国内旅游业
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加强对导游人员的培
训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大部分的旅行社都是给导游提供工作岗位和
锻炼机会的地方,而培训并不是重点。他们的培训犹如蜻蜓点水。主
要采取的方式就是跟团。跟团对新导游来说确实是件好事,可以熟悉
景点,了解操作流程。但有些导游刻意的去模仿老导游的带团方式,
最后弄巧成拙,画虎不成反类犬了。因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特点,
每个导游都有自己带团的方式方法。要找到属于自己的操作方法才是
王道
关键字: 旅行社 导游员 培训
abstract
Tourism has "smokeless industry" and "eternal sunrise industry"
the laudatory name, it has and oil industry, automobile and listed
as the world's top three industries.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China
is developing very rapidly, but in comparison, breadth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China is far can not adapt to the depth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improve need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and
people's income level, people to further improve the tourist
consumption demand will rise further, domestic tourism industry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status and function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herefore, strengthens to the guide's
personnel training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However, most of
the travel agency is to guide provide jobs and training
opportunities places, and the training is beside the point. Their
training like dragonfly water. Main ways of with group is. For a
new guide with group, it is really a good thing, can be familiar
with attractions, understand operation. But some guide
deliberately to imitate the old way of tour guide, finally
overreaches, painting a tiger but it turned out a dog. Because
everyon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very person, every guide
has its own way of with a tour group. To find my own operation
method is the kingly way
Key word:
travel tour guides' training
目 录
摘 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 策划企业概况及策划背景 ........................... 5
第二章 策划的意义 ..................................... 5
第三章 导游培训内容 ................................... 6
第一节 如何标准化带团 .............................. 6
3.1.1接团之前的准备工作 ................................... 6
3.1.2 欢迎词 ............................................ 7
3.1.3第一次亲密接触 ...................................... 7 3.1.4 欢送词 ............................................ 8
3.1.5 回访 .............................................. 9
第二节 关于如何带好团 ................................... 10
3.2.1察言观色、深入沟通 .................................. 10
3.2.2全大局,有的放矢.................................... 11 3.2.3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 12
3.3.4恩威并用,超值服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5超前意识,忧患意识 .................................. 15
第四章 导游培训的效益 ................................. 16
参 考 文 献 .......................................... 17
后 记 .............................................. 18
第一章 策划企业概况及策划背景
我国的旅游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旅行社作为旅游业的龙头,十年间得到了飞速发展,也为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截止到2001年底,全国共有旅行社10716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319家,国内旅行社9397家),比1991年底增加了9155家,扩大了近7倍,年均增长21.24%;全国旅行社直接从业人员为19.24万人,比1991年底增加了13.72万人,年均增长13.30%。如按国际经验,旅游业每增加一个直接就业人员,将间接增加5个人就业来计算,相当于提供了96.20万个间接就业机会。未来十年,如旅行社的直接从业人员按年均增长15%计算,将为全社会提供间接就业机会292.96万个,成为巨大的就业空间。
导游人员作为旅游业的形象大使,十年间从业人员的数量也有大幅度增长。1994年起,导游人员的资格考试对社会开放,截止到2001年底,全国取得导游资格证书的人数已达到15万,比1991年底增加了13.2万多人,扩大了近8倍,年均增长23.62%,相当于提供了75万个间接就业机会。预计今年年底取得全国导游资格证书的人员数量将达到20万。除此之外,临时导游和景区(点)的导游人员数量也增长较快,导游已经成为一项社会热门职业。据了解,仅北京市2001年报考导游的人数就达到13800人。
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它已经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我国的旅游业发展非常迅速,
但是比较而言,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广度深度都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民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加强对导游人员的培训
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章 策划的意义
大部分的旅行社都是给导游提供工作岗位和锻炼机会的地方。而培训并不是重点。他们的培训犹如蜻蜓点水。主要采取的方式就是跟团。跟团对新导游来说固然是件好事,可以熟悉景点,了解操作流程。但有些导游刻意的去模仿老导游的带团方式,最后弄巧成拙,画虎不成反类犬了。因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特点,每个导游都有自己带团的方式方法。要找到属于自己的操作方法才是王道 为了提高旅行社导游的综合素质,使再岗导游的带团技能技巧,景点讲解更上一层楼,旅行社有必要每年对导游进行一系列各种类型的培训。
第三章导游培训内容
第一节 如何标准化带团
3.1.1、接团之前的准备工作
通过上网查询了解客源地基本情况,如经济状况、特产、名人、新闻
等,在讲解时偶尔穿插,尤其是特产、名人不但可引起客人的共鸣,并且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客人的虚荣心。
如果是系列团的第二批,一定要问清楚第一批的基本情况,尤其是加点购物的价格、数量等。
给全陪或领队打个电话,告诉对方气温变化,嘱咐客人带好衣物、雨具、晕车药。
跟司机衔接好,确定车型、车况、有无话筒,千万不要忽视了这些细节的东西,导游本身就是一个需要面面俱到管家式的工作,注重每一个细节,防微杜渐,你会发现受益最大的其实是你自己。
3.1.2、务必精彩的欢迎词
接团之后,用不低于15分钟的时间致欢迎词一个行程当中最重要的两次讲解,一个是欢迎词,一个欢送词。为什么呢?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欢迎词是为了打开局面,其实一般的游客都可以从导游上车后的前半个小时通过穿着打扮,语速语调以及导游词的精彩程度判断出导游的水平高低,游客初来乍到,什么都感到新鲜,什么都想知道,这个时期的游客是最缺乏安全感的,是需要被引导的,如果在这个时候能让客人通过你的欢迎词感受到你的热情,幽默和真诚,便可乘虚而入,在客人心中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从而更好的开展后面的工作。
3.1.3、第一次亲密接触
当第一次讲解完毕或是第一个晚上入住酒店时,务必对客人进行第一次摸底,也就是搞清楚团队的属性。首先,客人是否同一个单位?什么单位?公费还是自费抑或“半公半自”?团里面最大的头是谁?管钱的又是谁?几男几女?有没有夫妻等等基本情况。然后当行程快走到一半的时候,最好通过跟客人互动做游戏的方式找出三个人,第一,说话最管用的;第二,最活跃最配合你的;第三,毛病最多最不配合你的。具体操作如下:尊重说话最管用的,拉拢最活跃的,提防最讨厌的。
、同样重要的欢送词
其实带团说白了,就是通过你的言行举止让一帮陌生人卸下防备,熟悉你、相信你、喜欢你、依赖你的过程。在团队即将送别的时候,一篇精彩的欢送词同样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让整个行程达到高潮。 中国有句老话,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也就是说,一个团队不管成功与否,在最后分别的时候,其实所有的客人都清楚这辈子跟导游几乎不可能再见了,所有开心的也好,不开心的也好,都已经过去了,玩了这么久,累了,也想家了,这个时期的客人是最亲切的、最宽容的。如果你能再次勾起客人开心的回忆,顺便再无比诚挚的就不尽人意的地方再次表示深深的歉意,最后再把你工作的难处,你的“感动”、“不舍”和祝福以及所有肉麻的话全部讲出来,狂轰滥炸,相信客人多少都会有些感动的,至少你在客人心中留下了一个最后的好印象,只要不是十恶不赦,中国人骨子里很宽容的。我
见过许多优秀的老导游都是利用送站前的二十分钟让团队达到高潮。欢迎词、欢送词,一前一后,首尾呼应,以热情起始,用真诚结束,此法无往不利。
、回访
很多导游在送团之后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尤其是质量不好的团队,巴不得客人一进安检飞机就起飞,然后回家好好睡上一觉,或是邀上三五好友到茶楼“大战三百回合”,诚然导游工作是脑力与体力的双重考验,很累很辛苦,而且团队送走了,导游的工作也就结束了,不需要再做什么了,因为再怎么做也不会产生经济效益了。但是真正敬业的、优秀的导游不会这么做,而是选择在团队平安到达后的24小时内再次向全陪和领队致以真诚的的问候,不需要打电话,发短信反而更合适,内容跟欢送词大同小异。因为客人到达后的第二天,很有可能在你发短信的时候,全陪刚好在公司报帐,领队刚好在跟组团社商量结余款的事情,可以想像得出来,无意中收到远方的祝福信息,每个人都会开心,那么之前种种小小的不愉快,很有可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这不光是对地接社负责(因为现在地接社做一个团确实不容易,跟踪服务是一件有力的武器)也是对自己负责,营销学有一句话叫一次营销的结束是下一次营销的开始,久而久之,你会发现自己的付出跟收获是成正比的。
当然,回访不局限于发短信一种方法,亦可在团队玩得最开心的时候跟客人一起拍集体照,完了把邮箱号告诉大家,回家之后,再打
电话问客人索要照片,表面上是为了照片,实际是问候客人,让客人再次加深印象。我现在几乎每个团队都会收到十来张照片,放在电脑里,没事拿出来看看,想想这个团成功的地方在哪里,最失败的又在哪里。
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做一个优秀的导游,就是要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不断学习。导游无止境,世界上没有最厉害的导游,只有最用心的导游。那些优秀的导游,只不过比你多带了几个团,多看了几本书,多用了些心罢了。
不要小看了导游这门职业,它是一门艺术,也是赤裸的生活,它的难度不亚于歌德巴赫猜想,最顶尖的导游竞选美国总统不是没有可能的。
第二节、关于如何带好团 、察言观色、深入沟通
什么叫旅游?不要那些官方的解释,我看来旅游就是一帮人拿着钞票去外地寻开心。这其中有两个字至关重要,那就是“开心”,由此得知,出门旅游,开心是最重要的,那么什么叫做开心呢?这还真没想过,翻一下字典,开心是指一种愉快舒畅放松的心情,也就是说开心是一种情绪,出门旅游 其实也就是一种心情,心情好了,什么都觉得好看,心情不好,再美的景色也会觉索然无味,举例说明,理论上来讲,住五星的客人肯定要比二星的客人更加开心,但事实未必如此。我曾经带过一个质量很高的团队,客人全部是空军少将以上军衔的将军夫人,住的度假村的套房,两千多一间,结果分房时因为排名
先后问题导致客人闹别扭,很不开心,(当然不是我分的,有专人分房)而之后我带了一个河南团住武林大酒店,因为头天晚上在车上睡的,加上当天玩得比较尽兴,尽管武林的房间实在不咋地,客人却相当满意,喝酒猜拳玩得不亦乐乎,反差如此之大,原因就是二者心情不同。
人,尤其女人,是一种情绪化的动物。这就要求我们导游员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学会察言观色,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掌握客人的心情变化。当然这是一个心理变化过程,是微妙的,抽象的,况且也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把心情写在自己脸上,有深藏不露的,有小题大做的,有故弄玄虚的,真正学会察言观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平时不断的学习和揣摩,但有些东西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比如团队的属性,客人是否累了,渴了,烦了等等。在平时带团的过程中养成一种习惯,多看多想,实时监控,随时了解客人的情绪变化,再根据客人的情绪进一步深入沟通,尤其是不满的情绪,发现这种苗头,一定要将它扼杀在摇篮中。
3.2.2、顾全大局,有的放矢
做导游一定要有大局观,尤其是三四十个人的大团,散拼、专列,正所谓众口难调,凡是碰到这样的团队,让每个人都满意几乎不可能,要有大局意识,也就是务必遵循一个原则,少数服从多数。在团队刚刚到达的时候,导游不可能成为团队的核心,在接下来的行程当中,
要借助客人领队的影响力,逐步成为团队的核心人物,和领队一起协调有可能出现的分岐。比如说天雨路滑,大部分客人愿意坐缆车上下,可仍有少数几个想步行上山,作为导游你应该立即想到:第一,下雨台阶湿滑,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第二,如果兵分两路,不可能同时在山顶汇合,势必影响下一步行程,甚至可能出现更大的分歧,为了保证大多数人的利益,综上所述,对几个“顽固派”进行耐心细致的劝说,一般客人都会理解的。然而晚上入住酒店后,导游最好单独对那几个“被迫”坐缆车的客人再次进行解释安抚工作,或是在后面的行程中在不影响原则的前提下适当安排自由爬山的时间,弥补他们的缺憾,这就是有的放矢。导游不但要有大局观,还应该有针对性的提供个性化服务。
、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做导游面对的群体非常的复杂,具有多样性,尽管客人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社会层次,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花钱买开心。导游是一种服务行业,不像医生救死扶伤,律师匡扶正义,那种职业很受人尊敬,为什么?因为它是雪中送炭,而导游的性质只能算是锦上添花,做服务行业没有不受委屈的,尤其是做导游,客人坐着我站着,客人吃着我看着,客人玩着我累着,但是只要你真的讲解到位了,服务到位了,出门旅游就图个开心,真正鸡蛋里面挑骨头无事生非的客人是不常见的。但有的时候,你做好了自己份
内的事,却因为一些不是导游自身原因造成的不愉快,导致客人抱怨、指责、甚至投诉,比如半路上赌车,到了索道排队,上了山顶下雨了什么都不见,回到酒店菜放咸了等等,我想这个时候导游的心里最委屈,最不好受的跟着客人受累还受气,越想越气,越想越想不通,但是如果此时你能站在游客的角度将心比心想一想,假如你花了几千块高高兴兴地出来玩,结果半路赌车,到了景点啥也看不见,吃个饭菜咸得要命,你会开心吗?这时候的客人当然会往导游身上撒气了,谁让我们做的就是这一行呢?这样想不是让大家逆来顺受,而是告诉大家换一种思维方式,正确对待、理解客人的不满,然后再进行安抚、疏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阻止这种不满情绪的蔓延扩散,想其它办法尽量弥补客人的遗憾。
如果大部分时候我们能站在游客的立场上想一想,也许就不会感到那么委屈了,你会发现轻松得多,简单得多,许多问题迎刃而解,许多情绪化解得无影无踪。举例说明,我曾经带过一个团,三十个人,那个时候景区的隧道还没修好,环保车只负责送到梓木岗,之后就不管了,当时天色已晚,伸手不见五指,我和全陪在那个黑风高的晚上交涉了四十分钟无望之后(前一天都负责接送,就那天开始不送了),只能调我们的大巴车到梓木岗,上车之后,等了足足一个小时,又累又冷又饿的客人开始责难,而我只用了一句话就平息了这场风波,我拿起话筒,作神色凝重状:我代表张家界环保客运公司总经理对大家致以深深的歉意,并且很负责地告诉大家,我×××不是人!就这样一句玩笑话,让客人哄堂大笑,所有不快的情绪一扫而光,试想当时如
果我跟客人解释这不是导游的错,也不是司机的错,而张家界景区的错,只会让客人觉得张家界景区管理太糟糕,或是导游能力不够,但是如果你站在客人的角度,用诙谐幽默的方式批评环保客运公司的不足,帮客人出了这口气,客人会感到舒服得多,因为你说的,正是他们所想的。
3.3.4、恩威并用,超值服务
可能大家在带团过程都会有一种感觉,就是有时候你对客人越好,他就越不买帐,蹬鼻子上脸,你若对他置之不理给他点颜色,反而服服帖帖,对吧?我们一般都把这种类型的客人称之为“贱”,而且这种客人在带团过程中不在少数,因为如果你一味的迁就客人,说什么做什么有求必应,那么你的这种好就成了他们的一种习惯,好像是天经地义的,不值钱了,正所谓物以稀为贵,好钢用在刀刃上,对客人的好无需太多,而且一定要让所有的人都看到,感觉到,要学会做表面功夫,懂得表现自己。
对于这种犯贱的客人,一味的迁就一味的拒绝都不是上策,有一种方法叫打一巴掌赏一个枣,相当管用。这种方法本来是用来对付调皮不懂事的小孩子的,但是有时候我觉得带团跟带小孩子有异曲同工之妙,小孩子不听话了先他一巴掌,在他快要哭的时候,再给他塞个甜枣安慰他,哄哄他就乖了,这时候小孩子对你是又爱又怕,无计可施了。再说说超值服务,所谓超值服务就是超出客人的预期,让客人
有一种莫大的满足感甚至是受宠若惊的感觉,一个行程当中,在不影响原则的前提下,给客人赠送一两个超值服务,说不定你自己也能收获到意外的惊喜。
3.3.5、超前意识,忧患意识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习惯,接团之前拿到行程就开始盘算,哪一天该进那个店,该推那个点,反正我是这样,每一个团队在接之前都会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里放一遍,进什么店,加什么点,甚至什么时间到酒店,几点叫醒我都能算个八九不离十,我平时带团时有一个习惯,算时间,游景点花的时间,进店的时候,路上的车程。导游的工作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性,尤其在旺季,一不小心就会出问题,这种时候光会随机应变是不够的,还需要超前意识,比如说订餐光订好餐标、口味还不够,你得想到在你到达的哪个时间,餐厅能不能坐得下,比如跟酒店确认房间,光确认间数还不够,还得确认楼层,房型是否一模一样,有没有空间稍大的,那几间靠山,那几间靠马路,这样你心里才有底,如果房间不行,可以在团队没有到达之前赶紧调整好,如果行也可以让你在分房时省去许多麻烦。再说说忧患意识,所谓忧患意识,就是说凡事往坏处想,做最坏的打算,无形之中降低客人的期望值。举例说明,众所周知,武陵源景区的天气是不可能完全预测准确的,如果碰到有可能下雨的阴天,我都会让客人做好最坏的打算的。
第四章 导游培训的效益
一、提高导游自身带团技能。
通过对导游的一些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其自身带团技。解决在带团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和自身素养更方便为游客服务。
二、给旅行社带来经济效益。
导游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特别是不同凡响的导游服务,是提高旅游企业的信誉和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导游本身就代表了旅行社,其带团的好坏直接与旅行社的利益息息相关。只有导游带好团才能给旅行社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并招徕回头客。
三、提高旅行社形象。
导游员是旅游者到达目的地后见到旅行社的第一位使者,也旅行社所在城市的第一位市民。导游员在带团时与旅游者面对面,每一个言行举止都被看成是旅行社的形象,旅行社所在城市的形象。所以说导游也是旅行社的一个免费广告,免费为旅行社做宣传。同时在经济上也为旅行社省下了一笔可观的费用。既节省了时间又节省了金钱。
参 考 文 献
[1]沈祖祥《旅游策划——理论、方法与定制化原创样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6.1
[2]张道顺《旅游产品设计与操作手册》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1.1
[3](美)匹赞姆(Pizam,A.)等编著,舒伯阳等主译《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旅游管理精品教材译丛》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1.1
[
后 记
本策划的成文是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与鼓励下完成的。指导老师渊博的知识,良好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不仅使我树立了远大的目标,还使我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世的道理。在此,衷心的感谢老师。
本策划的顺利完成,还离不开大学里各位老师知识的传授,同学和朋友们的关心与帮助,感谢他们的指导和帮助;我大学的三年学习期间,得到很多师兄和师弟妹的关心帮助,在此也向你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这次毕业策划的撰写过程是我的一次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在策划中我充分地运用了在大学就读期间所学到的旅游专业知识。脚踏实地,认真严谨,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精神是我在这次毕业策划中最大的收益。我想这是一次意志的磨练,是对我实际能力的一次提升,也会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在此策划撰写过程中我参考了很多前辈和专家的论文论著以及相关的策划成果,在此一并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