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讲 明清的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及文化 课时作业

第五单元 第十三讲 明清的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及文化

一、选择题

1. 清朝前期,促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

①各民族间经济文化联系更加密切,边疆地区经济迅速发展 ②国力强盛,政局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基本稳定 ③有效抗击了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军事侵略 ④坚决粉碎了各种分裂国家的活动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解析: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军事侵略发生在鸦片战争及其以后,而清朝前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

固和发展与当时的政局稳定、封建经济发展、国力强盛、打击分裂势力等密切相关,故排除③,符合题意

的是①②④。

答案:C

2. 某校高二年级将举办“杰出历史人物”图片展。小张找到“康熙大帝”像,他在康熙的主要事迹栏上写下了“少年果敢,制服权臣;当机立断,平定三藩;一鼓作气,消除割据;除恶务尽,平定叛乱”,但他觉得

还不能全面展现康熙帝的功绩。你认为下列主要活动可以作为图片展补充的是

( )

A. 修筑驰道,巩固统一 B. 羁縻府州,形成制度

C. 抗击沙俄,维护主权 D. 设台湾府,加强控制

解析:材料中主要写到了康熙功绩中的制服鳌拜、平定三藩之乱、设台湾府、平定噶尔丹叛乱等方面的事

迹,但康熙大帝还有抗击沙俄,维护了国家主权。

答案:C

3. 在中国古代有很多反对分裂割据或抵抗外来侵略、实现或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战役。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城濮之战是晋文公为统一各诸侯国进行的进步战争

B. 岳飞抗击金军南下侵略的正义战争得到中原人民的大力支持

C. 戚继光经过台州九捷,基本肃清了东南沿海的倭寇

D. 乾隆帝平定准噶尔部和回部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乱后,稳固了今新疆地区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迁移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结合四个选项的基本史实分析即可,注意题干中强调的“反

对分裂割据或抵抗外来侵略、实现或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战役”。

答案:D

4.1988~1992年,胡锦涛曾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对西藏的繁荣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共最有作为的驻藏大臣”。下列关于“驻藏大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唐太宗时设置,代表唐政府与赞普共同管理吐蕃事务

B. 元世祖时设置,标志着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划

C. 明太祖时设置,是明朝在西藏封赐的最高僧官

D. 清雍正帝时设置,标志着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的加强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雍正时期,清朝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标志着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的加强。

答案:D

5.(2010·山西大学附中10月月考) 明朝后期,北方出现“自是边境休息。东起延、永,西抵嘉峪七镇,数千里军民乐业,不用兵革,岁省费什七”。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 )

A. 鞑靼和瓦剌的首领先后接受明朝封号

B. 明朝修缮长城,防止蒙古骑兵南下

C. 俺答汗与明朝修好,恢复封贡互市

D. 加强北方边防驻兵,使蒙古不得犯边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材料反映了明后期北方安定的现象,而明后期北方民族关系融洽的主要原因是俺答汗与明朝修好。

答案:C

6. 明朝中期的对外关系,一方面存在着倭患,另一方面私人海外贸易有了明显发展,朝廷认为“倭患起于市舶,遂罢之”。由此,带来的后果之一是 ( )

A. 倭患有所缓和

B. 奸商与倭寇互相勾结,倭患愈演愈烈

C. 官方贸易完全取代私人贸易

D. 有效地遏制了殖民者侵略中国的势头

解析:明朝政府对私人海外贸易进行严厉限制,并没有使得官方贸易完全取代私人贸易,但造成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些奸商与倭寇相勾结,共同走私、抢掠分赃,使得倭患愈演愈烈,而不是缓和,也没有有效地遏制西方殖民者侵略中国的势头,故正确选项应为B 。

答案:B

7. 小明同学想了解中国古代中医药方面的一些知识,于是上网输入“中医药”进行搜索。下列信息不正确的是

( )

A. 《黄帝内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B. 《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C. 《四部医典》是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编著的

D. 《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知识的识记能力。《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答案:A

8.(2010·四川南江中学10月月考) 下列与王安石变法中改革科举制度这一措施所体现的思想相似的是

( )

A.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 B. 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

C. 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D. 汉武帝的“推恩令”

解析:王安石变法中改革科举制的措施是废除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进士不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注重实用性学问,与其相符的是顾炎武的“经世致用”思想。

答案:C

9. 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金永南2009年9月17日在平壤会见了到访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特使、

国务委员戴秉国。双方与朝鲜各界群众一同观看了歌剧《红楼梦》首演。该剧是上世纪60年代朝鲜艺术家

在金日成主席倡议和指导下,根据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改编的。这最能说明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

( )

A. 情节凄美离奇,讽刺味浓

B. 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

C. 金日成主席是“红学大家”

D. 演绎了朝中人民友谊的故事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的能力。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确是情节凄美离奇,但是并非以讽刺味浓见长,以此见长的是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它演绎的内容也不是现代故事,而是古代故事。C 项所说也没有足够的材料支持。上世纪60年代金日成主席亲自倡议和指导朝鲜艺术家,根据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改编歌剧,一则说明他对歌剧比较喜欢,同时也看出对《红楼梦》的推重。这说明中国古典名著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地位。

答案:B

10. 近年来,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曾经热播,使纪晓岚(即纪昀) 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纪晓岚在我国文化史上的突出地位是 ( )

A. 著述了一部综合性地理著作

B. 编撰了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

C. 主持编纂了一部庞大的类书

D. 主持编纂了一部最大的丛书

解析: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四库全书》是由纪昀主持编写的。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1. 作为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组成部分,西藏有着悠久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结合史实回答问题。

材料1:观察下面三幅图片:图1位于拉萨大昭寺门前,碑文写有“患难相恤,暴掠不作”。

材料2:谨案,自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 ,钦定章程及大臣奏议均已分载各门。谨遵照原案,纂成条例,汇为一门,以便检查。

——镇抚。驻藏大臣督办藏内事务,应与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平等。

——前后藏遇有噶布伦、戴琫、商卓特巴以下大小番目等缺,统归驻藏大臣会同达赖喇嘛拣选,分别奏补拣放。其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之亲族人等,概不准干预公事。

——廓尔喀、布鲁克巴、哲孟雄、宗木等外番部落,如有禀商地方事件,俱由驻藏大臣主持。

——驻藏大臣每年五、六月间奏明,轮流一人前往后藏巡视边界,操阅番兵,所用乌拉人夫,俱自行给与价值,不得扰累番民,以示体恤。 ——《卫藏通志》卷12

(1)根据材料1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三幅图撰写一个解说词(应包含朝代、事件、共同影响等) 。

(2)西藏何时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的行政区划?据材料2概括指出清朝驻藏大臣的主要职责。

(3)20世纪后半期,西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请列举出三项重大史实并加以简要说明。

解析: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第(1)问内容要包括朝代、事件、共同影响三个方面。第(2)问概括“主要职责”时,要注意材料中的信息“驻藏大臣„„应与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平等”“遇有噶布伦„„大小番目等缺,统归驻藏大臣会同达赖喇嘛拣选”。第(3)问应注意时间是“20世纪后半期”,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列举西藏翻天覆地的重大变化,如西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西藏自治区成立等。

答案:(1)解说:图1体现史实是9世纪中期“长庆会盟”,它反映唐朝时期汉族与吐蕃的友好关系和“结盟”的民族政策;图2、图3反映清朝册封宗教首领的民族政策。影响:密切了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关系,加强了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2)元朝时,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府。主要职责:清朝的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的地位平等;负责西藏地区官员的挑选、对外交涉、军队训练及边界巡视等事宜。

(3)变化: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获得新生,标志着祖国大陆完全解放;1958年,经过民主改革,西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开始了发展的新阶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党和人民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重要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西藏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取得了多方面成就。

12. 继承、借鉴与创新是世界各民族文化发展面临的亘古常新的课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决不介怀。清代一到衰敝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便觉得仿佛彼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退缩、逃避、抖成一团,又必想一篇道理来掩饰。 ——摘自岳麓版《文化发展历程》

材料2:韩国不仅把忠孝一致作为儒教的行为模式,而且通过风俗礼仪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安国立命的伦理纲常,让青少年以及所有的公民都从中强烈地感受到浓厚的道德熏陶和民族精神感染,从而形成一种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为韩国的繁荣提供精神动力。„„至今,儒教在韩国社会中仍占有绝对的比重,儒教主张人必须与天奋斗,与人奋斗,提倡力争。„„儒教中包含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摘自《韩国世族精神中的儒教精蕴》

(1)材料1中,汉唐与清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有什么不同?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2)依据材料2,韩国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哪些内容?对韩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如何认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从文字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归纳、总结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从材料1中得出汉唐对

待外来文化态度积极,为我所用,而明清时排斥、惧怕外来文化,由此所造成的影响也截然不同。第(2)问要从材料2中归纳概括。第(3)问谈认识不能不着边际,泛泛而谈,一定要紧扣两则材料,从对待外来文化态度的角度去谈。 答案:(1)态度:汉唐积极吸收外来文化;清代排斥外来文化。 影响:汉唐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唐代形成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为汉唐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文化基础。清代:阻断了中外文化交流;造成了中国近代文化的落后。

(2)内容:忠孝一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强不息、团结协作。影响:丰富了韩国民族精神;为韩国的繁荣提供了精神动力;促进了韩国经济发展。(3)正确处理不同文化的关系;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第五单元 第十三讲 明清的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及文化

一、选择题

1. 清朝前期,促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

①各民族间经济文化联系更加密切,边疆地区经济迅速发展 ②国力强盛,政局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基本稳定 ③有效抗击了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军事侵略 ④坚决粉碎了各种分裂国家的活动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解析: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军事侵略发生在鸦片战争及其以后,而清朝前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

固和发展与当时的政局稳定、封建经济发展、国力强盛、打击分裂势力等密切相关,故排除③,符合题意

的是①②④。

答案:C

2. 某校高二年级将举办“杰出历史人物”图片展。小张找到“康熙大帝”像,他在康熙的主要事迹栏上写下了“少年果敢,制服权臣;当机立断,平定三藩;一鼓作气,消除割据;除恶务尽,平定叛乱”,但他觉得

还不能全面展现康熙帝的功绩。你认为下列主要活动可以作为图片展补充的是

( )

A. 修筑驰道,巩固统一 B. 羁縻府州,形成制度

C. 抗击沙俄,维护主权 D. 设台湾府,加强控制

解析:材料中主要写到了康熙功绩中的制服鳌拜、平定三藩之乱、设台湾府、平定噶尔丹叛乱等方面的事

迹,但康熙大帝还有抗击沙俄,维护了国家主权。

答案:C

3. 在中国古代有很多反对分裂割据或抵抗外来侵略、实现或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战役。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城濮之战是晋文公为统一各诸侯国进行的进步战争

B. 岳飞抗击金军南下侵略的正义战争得到中原人民的大力支持

C. 戚继光经过台州九捷,基本肃清了东南沿海的倭寇

D. 乾隆帝平定准噶尔部和回部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乱后,稳固了今新疆地区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迁移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结合四个选项的基本史实分析即可,注意题干中强调的“反

对分裂割据或抵抗外来侵略、实现或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战役”。

答案:D

4.1988~1992年,胡锦涛曾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对西藏的繁荣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共最有作为的驻藏大臣”。下列关于“驻藏大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唐太宗时设置,代表唐政府与赞普共同管理吐蕃事务

B. 元世祖时设置,标志着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划

C. 明太祖时设置,是明朝在西藏封赐的最高僧官

D. 清雍正帝时设置,标志着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的加强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雍正时期,清朝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标志着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的加强。

答案:D

5.(2010·山西大学附中10月月考) 明朝后期,北方出现“自是边境休息。东起延、永,西抵嘉峪七镇,数千里军民乐业,不用兵革,岁省费什七”。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 )

A. 鞑靼和瓦剌的首领先后接受明朝封号

B. 明朝修缮长城,防止蒙古骑兵南下

C. 俺答汗与明朝修好,恢复封贡互市

D. 加强北方边防驻兵,使蒙古不得犯边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材料反映了明后期北方安定的现象,而明后期北方民族关系融洽的主要原因是俺答汗与明朝修好。

答案:C

6. 明朝中期的对外关系,一方面存在着倭患,另一方面私人海外贸易有了明显发展,朝廷认为“倭患起于市舶,遂罢之”。由此,带来的后果之一是 ( )

A. 倭患有所缓和

B. 奸商与倭寇互相勾结,倭患愈演愈烈

C. 官方贸易完全取代私人贸易

D. 有效地遏制了殖民者侵略中国的势头

解析:明朝政府对私人海外贸易进行严厉限制,并没有使得官方贸易完全取代私人贸易,但造成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些奸商与倭寇相勾结,共同走私、抢掠分赃,使得倭患愈演愈烈,而不是缓和,也没有有效地遏制西方殖民者侵略中国的势头,故正确选项应为B 。

答案:B

7. 小明同学想了解中国古代中医药方面的一些知识,于是上网输入“中医药”进行搜索。下列信息不正确的是

( )

A. 《黄帝内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B. 《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C. 《四部医典》是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编著的

D. 《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知识的识记能力。《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答案:A

8.(2010·四川南江中学10月月考) 下列与王安石变法中改革科举制度这一措施所体现的思想相似的是

( )

A.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 B. 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

C. 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D. 汉武帝的“推恩令”

解析:王安石变法中改革科举制的措施是废除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进士不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注重实用性学问,与其相符的是顾炎武的“经世致用”思想。

答案:C

9. 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金永南2009年9月17日在平壤会见了到访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特使、

国务委员戴秉国。双方与朝鲜各界群众一同观看了歌剧《红楼梦》首演。该剧是上世纪60年代朝鲜艺术家

在金日成主席倡议和指导下,根据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改编的。这最能说明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

( )

A. 情节凄美离奇,讽刺味浓

B. 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

C. 金日成主席是“红学大家”

D. 演绎了朝中人民友谊的故事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的能力。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确是情节凄美离奇,但是并非以讽刺味浓见长,以此见长的是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它演绎的内容也不是现代故事,而是古代故事。C 项所说也没有足够的材料支持。上世纪60年代金日成主席亲自倡议和指导朝鲜艺术家,根据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改编歌剧,一则说明他对歌剧比较喜欢,同时也看出对《红楼梦》的推重。这说明中国古典名著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地位。

答案:B

10. 近年来,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曾经热播,使纪晓岚(即纪昀) 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纪晓岚在我国文化史上的突出地位是 ( )

A. 著述了一部综合性地理著作

B. 编撰了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

C. 主持编纂了一部庞大的类书

D. 主持编纂了一部最大的丛书

解析: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四库全书》是由纪昀主持编写的。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1. 作为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组成部分,西藏有着悠久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结合史实回答问题。

材料1:观察下面三幅图片:图1位于拉萨大昭寺门前,碑文写有“患难相恤,暴掠不作”。

材料2:谨案,自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 ,钦定章程及大臣奏议均已分载各门。谨遵照原案,纂成条例,汇为一门,以便检查。

——镇抚。驻藏大臣督办藏内事务,应与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平等。

——前后藏遇有噶布伦、戴琫、商卓特巴以下大小番目等缺,统归驻藏大臣会同达赖喇嘛拣选,分别奏补拣放。其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之亲族人等,概不准干预公事。

——廓尔喀、布鲁克巴、哲孟雄、宗木等外番部落,如有禀商地方事件,俱由驻藏大臣主持。

——驻藏大臣每年五、六月间奏明,轮流一人前往后藏巡视边界,操阅番兵,所用乌拉人夫,俱自行给与价值,不得扰累番民,以示体恤。 ——《卫藏通志》卷12

(1)根据材料1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三幅图撰写一个解说词(应包含朝代、事件、共同影响等) 。

(2)西藏何时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的行政区划?据材料2概括指出清朝驻藏大臣的主要职责。

(3)20世纪后半期,西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请列举出三项重大史实并加以简要说明。

解析: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第(1)问内容要包括朝代、事件、共同影响三个方面。第(2)问概括“主要职责”时,要注意材料中的信息“驻藏大臣„„应与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平等”“遇有噶布伦„„大小番目等缺,统归驻藏大臣会同达赖喇嘛拣选”。第(3)问应注意时间是“20世纪后半期”,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列举西藏翻天覆地的重大变化,如西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西藏自治区成立等。

答案:(1)解说:图1体现史实是9世纪中期“长庆会盟”,它反映唐朝时期汉族与吐蕃的友好关系和“结盟”的民族政策;图2、图3反映清朝册封宗教首领的民族政策。影响:密切了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关系,加强了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2)元朝时,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府。主要职责:清朝的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的地位平等;负责西藏地区官员的挑选、对外交涉、军队训练及边界巡视等事宜。

(3)变化: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获得新生,标志着祖国大陆完全解放;1958年,经过民主改革,西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开始了发展的新阶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党和人民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重要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西藏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取得了多方面成就。

12. 继承、借鉴与创新是世界各民族文化发展面临的亘古常新的课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决不介怀。清代一到衰敝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便觉得仿佛彼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退缩、逃避、抖成一团,又必想一篇道理来掩饰。 ——摘自岳麓版《文化发展历程》

材料2:韩国不仅把忠孝一致作为儒教的行为模式,而且通过风俗礼仪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安国立命的伦理纲常,让青少年以及所有的公民都从中强烈地感受到浓厚的道德熏陶和民族精神感染,从而形成一种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为韩国的繁荣提供精神动力。„„至今,儒教在韩国社会中仍占有绝对的比重,儒教主张人必须与天奋斗,与人奋斗,提倡力争。„„儒教中包含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摘自《韩国世族精神中的儒教精蕴》

(1)材料1中,汉唐与清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有什么不同?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2)依据材料2,韩国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哪些内容?对韩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如何认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从文字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归纳、总结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从材料1中得出汉唐对

待外来文化态度积极,为我所用,而明清时排斥、惧怕外来文化,由此所造成的影响也截然不同。第(2)问要从材料2中归纳概括。第(3)问谈认识不能不着边际,泛泛而谈,一定要紧扣两则材料,从对待外来文化态度的角度去谈。 答案:(1)态度:汉唐积极吸收外来文化;清代排斥外来文化。 影响:汉唐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唐代形成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为汉唐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文化基础。清代:阻断了中外文化交流;造成了中国近代文化的落后。

(2)内容:忠孝一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强不息、团结协作。影响:丰富了韩国民族精神;为韩国的繁荣提供了精神动力;促进了韩国经济发展。(3)正确处理不同文化的关系;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相关内容

  • 历史[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专题二3.2
  • 三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第2课时 [课程标准] 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一.宋代词苑 1.含义:是由民间流行的长短句歌词发展而来的一种新诗体. 2.特点 (1)词是由民间流行的长短句歌词发展而来的一种新诗体. (2)能够合乐歌 ...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教材分析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教材分析 我从六个方面谈谈我对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教材的理解和认识: 一.新课标对本学段的基本要求 <历史课程标准>中确定中国古代史有九大学习主题:-.中华文明的起源:二.国家的产生和变革:三.统-国家的建立:四.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五.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六.经济重心的南移和 ...

  • 初一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 初一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转眼之间,寒假已经过去了,新的一学期到来了,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初中一年级的历史教学工作,本学期历史除传授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之外,还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其它思想品德教育.为了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取得更好的历史成绩,特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围绕本学期学 ...

  •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
  • 宋元时期(960-1368年):古代中华文明继续发展时期 [总特征] (1)政治:中国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以汉族为主的两宋政权和蒙古族建立的元朝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战争一度频繁,但各民族交流密切,进一步走向融合: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很尖锐 (2)经济:封建经济 ...

  • 中国古代史问答题集萃
  • 中国古代史问答题集萃 1.分封制和井田制的关系 [答案]井田制是经济制度是经济基础,分封制是政治制度,分封制是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上的上层建筑,没有井田制就没有分封制.两种制度都适应了当时生产力水平,使西周走向强盛. 2.春秋战国时期,有利于结束分裂混乱局面,走向统一的因素.(相当于秦统一的因素) [答 ...

  • 二(7)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说课稿
  •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一.说教材 1.教学地位:<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是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Ⅲ专题二第三课的内容.本单元阐述了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成就,三课内容是文化的不同分支,各有各的发展历程,这也是本专题的特殊性.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内容对于学生系统掌握中国古代文 ...

  • 中华五千年-中国国学经典-元.明.清(鸦片战争以前)历史中的几个问题
  • 首 页 新闻中心 工 艺 品 传统文化 中国美术 中华人物 天下旧闻 国家地理 探索发现 中国戏剧 博 物 馆 中国寺庙 中国古桥 中国古塔 中国园林 中国石窟 著名民居 地方庙会 中国戏楼 世界遗产 著名经幢 著名牌坊 中国佛教 中国儒学 中国道教 古 遗 址 陵墓寺庙 风土人情 国学经典 中医保 ...

  • 七年级下学期135班历史教学计划
  • 七年级下学期135班历史教学计划 坪塘镇白泉学校 李莉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135班历史教学,有的同学学习历史的兴趣很浓,只有少数同学 没什么兴趣.所以上学期历史的平均成绩在整体成绩还算理想.这个学期要想办法使学生的 成绩有更大的提高.我应该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上入手,来改善一向把历史 ...

  • 历史课程目标的变化与有效达成
  • 历史课程目标的变化与有效达成 纲要 • 课程简介 • 专题讲座 • 思考与活动 • 拓展资源 课程简介 逐条分析历史课程目标的变化,并结合教学案例对课程目标.教学目标.三维目标的内涵进行了阐释,还从教学目标的制定.表述与达成进行了论述.核心问题:理解历史课程目标的内涵,并能够作用于日常的历史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