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业企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计算方法:生产法。
工业企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现价)-工业中间投入+应交增值税 其中工业中间投入计算方法
1、定义:工业增加值指企业在报告期内用于工业生产活动所一次性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和其他实物产品和对外支付的服务费用。
2.计算方法:倒算法,即分别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合计减去其中属于增加值的项目(大体包括工资、福利费、折旧、劳动保险费、职工待业保险费等),倒算出三项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再加上直接材料和利息支出,得出工业中间投入合计。(可参考表1近似计算)
3、资料来源:计算中间投入的资料来源,可分别根据企业“产品成本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明细表归纳整理填报。
(二)行业代码为G、M门类(60-62,75-78大类)主要是科技服务类企业(包括软件企业)增加值近似计算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企业劳动者报酬=职工工资和福利费(还包括保险费4项、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费用合计×2.7%
企业生产税净额=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本年应交增值税+费用合计中税金 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本年折旧
企业营业盈余=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营业收入)+费用合计×2.7% 公式适用范围:交通运输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房地产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以及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表1 工业增加值计算表(参考表)
企业名称: 法人代码:
20 年 月 计量单位:千元
说明:1、社会统筹保险费指缴付给劳动社会保障部门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个人社会保险费。 2、劳动保险费指缴付给商业性保险公司的工伤保险等个人保险费。 误餐费等;
3、管理费、营业费中其他属于劳动者报酬的部分,指个人领取的独生子女费、劳保费、取暖降温费、佣金、会议补助支出、 4、管理费、营业费中其他属于营业盈余的部分,指绿化费、上交管理费、清洁卫生费支出和呆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试制失败损失等计提的费用。
5、管理费中其他属于生产税净额部分,指缴给税务部门表内末明部分的税金和规费,如养路费、防洪建筑维护费支出等。
(一)工业企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计算方法:生产法。
工业企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现价)-工业中间投入+应交增值税 其中工业中间投入计算方法
1、定义:工业增加值指企业在报告期内用于工业生产活动所一次性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和其他实物产品和对外支付的服务费用。
2.计算方法:倒算法,即分别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合计减去其中属于增加值的项目(大体包括工资、福利费、折旧、劳动保险费、职工待业保险费等),倒算出三项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再加上直接材料和利息支出,得出工业中间投入合计。(可参考表1近似计算)
3、资料来源:计算中间投入的资料来源,可分别根据企业“产品成本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明细表归纳整理填报。
(二)行业代码为G、M门类(60-62,75-78大类)主要是科技服务类企业(包括软件企业)增加值近似计算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企业劳动者报酬=职工工资和福利费(还包括保险费4项、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费用合计×2.7%
企业生产税净额=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本年应交增值税+费用合计中税金 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本年折旧
企业营业盈余=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营业收入)+费用合计×2.7% 公式适用范围:交通运输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房地产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以及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表1 工业增加值计算表(参考表)
企业名称: 法人代码:
20 年 月 计量单位:千元
说明:1、社会统筹保险费指缴付给劳动社会保障部门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个人社会保险费。 2、劳动保险费指缴付给商业性保险公司的工伤保险等个人保险费。 误餐费等;
3、管理费、营业费中其他属于劳动者报酬的部分,指个人领取的独生子女费、劳保费、取暖降温费、佣金、会议补助支出、 4、管理费、营业费中其他属于营业盈余的部分,指绿化费、上交管理费、清洁卫生费支出和呆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试制失败损失等计提的费用。
5、管理费中其他属于生产税净额部分,指缴给税务部门表内末明部分的税金和规费,如养路费、防洪建筑维护费支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