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业企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一)工业企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计算方法:生产法。

工业企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现价)-工业中间投入+应交增值税 其中工业中间投入计算方法

1、定义:工业增加值指企业在报告期内用于工业生产活动所一次性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和其他实物产品和对外支付的服务费用。

2.计算方法:倒算法,即分别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合计减去其中属于增加值的项目(大体包括工资、福利费、折旧、劳动保险费、职工待业保险费等),倒算出三项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再加上直接材料和利息支出,得出工业中间投入合计。(可参考表1近似计算)

3、资料来源:计算中间投入的资料来源,可分别根据企业“产品成本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明细表归纳整理填报。

(二)行业代码为G、M门类(60-62,75-78大类)主要是科技服务类企业(包括软件企业)增加值近似计算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企业劳动者报酬=职工工资和福利费(还包括保险费4项、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费用合计×2.7%

企业生产税净额=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本年应交增值税+费用合计中税金 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本年折旧

企业营业盈余=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营业收入)+费用合计×2.7% 公式适用范围:交通运输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房地产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以及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表1 工业增加值计算表(参考表)

企业名称: 法人代码:

20 年 月 计量单位:千元

说明:1、社会统筹保险费指缴付给劳动社会保障部门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个人社会保险费。 2、劳动保险费指缴付给商业性保险公司的工伤保险等个人保险费。 误餐费等;

3、管理费、营业费中其他属于劳动者报酬的部分,指个人领取的独生子女费、劳保费、取暖降温费、佣金、会议补助支出、 4、管理费、营业费中其他属于营业盈余的部分,指绿化费、上交管理费、清洁卫生费支出和呆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试制失败损失等计提的费用。

5、管理费中其他属于生产税净额部分,指缴给税务部门表内末明部分的税金和规费,如养路费、防洪建筑维护费支出等。

(一)工业企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计算方法:生产法。

工业企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现价)-工业中间投入+应交增值税 其中工业中间投入计算方法

1、定义:工业增加值指企业在报告期内用于工业生产活动所一次性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和其他实物产品和对外支付的服务费用。

2.计算方法:倒算法,即分别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合计减去其中属于增加值的项目(大体包括工资、福利费、折旧、劳动保险费、职工待业保险费等),倒算出三项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再加上直接材料和利息支出,得出工业中间投入合计。(可参考表1近似计算)

3、资料来源:计算中间投入的资料来源,可分别根据企业“产品成本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明细表归纳整理填报。

(二)行业代码为G、M门类(60-62,75-78大类)主要是科技服务类企业(包括软件企业)增加值近似计算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企业劳动者报酬=职工工资和福利费(还包括保险费4项、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费用合计×2.7%

企业生产税净额=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本年应交增值税+费用合计中税金 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本年折旧

企业营业盈余=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营业收入)+费用合计×2.7% 公式适用范围:交通运输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房地产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以及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表1 工业增加值计算表(参考表)

企业名称: 法人代码:

20 年 月 计量单位:千元

说明:1、社会统筹保险费指缴付给劳动社会保障部门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个人社会保险费。 2、劳动保险费指缴付给商业性保险公司的工伤保险等个人保险费。 误餐费等;

3、管理费、营业费中其他属于劳动者报酬的部分,指个人领取的独生子女费、劳保费、取暖降温费、佣金、会议补助支出、 4、管理费、营业费中其他属于营业盈余的部分,指绿化费、上交管理费、清洁卫生费支出和呆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试制失败损失等计提的费用。

5、管理费中其他属于生产税净额部分,指缴给税务部门表内末明部分的税金和规费,如养路费、防洪建筑维护费支出等。


相关内容

  • 工业统计的主要指标
  • 工业统计的主要指标 杭州统计信息网 2004-2-9 11:47:06 (一)价值量指标 工业总产值 1.定义 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或提供工业性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它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工业生产总规模和总水平的指标,是计算工业增加值的基础指标. 2.计算原则 ...

  • 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增加值是国民经济核算的一项基础指标.各部门增加值之和即是国内生产总值,它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期 ...

  • 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核算介绍521
  • 盘龙区2012年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统计定期报表培训 盘龙区经济贸易和投资促进局 二0一二年五月二十一日 一. 2012年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统计定期月报﹑季报报表及表内逻辑关系详细介绍 ㈠﹑乡镇企业月报﹑季报综合统计报表,共3张. 考核指标 现价总产值(总计)=总产值(企业指标){乡镇企业主要经济指 ...

  • 工业增加值
  •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 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工业增加值有两种计算方法: 一是生产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 ...

  • 中国主要统计指标诠释
  • 中国主要统计指标诠释 来源:中国统计信息网 2011-03-01 13:38:22 一.国内(地区)生产总值 (一)基本定义 国内(地区)生产总值,简称GDP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体规模和经济结构.GDP 包括国内所有 ...

  • 能源统计基础知识
  • 能源统计基础知识 能源统计报表: 1.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P201表) 2.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附表(P201-1表) 3.工业企业水消费(P206表) 4.重点耗能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情况(P207表) 能源统计报表报送频率 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P201表)和附表( ...

  • 增加值计算方法
  • 增加值计算方法 (摘取统计部门相关解释) 概念: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 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 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企业生产过程 中新增加的价值. 计算工业增加值通常采用两种方法. 一是"生产法& ...

  • 节能减排主要指标解释
  • 附件3: 主要指标解释 (一)工业企业节能减排指标. 1.能源消耗总量. 能源消费总量是指在统计报告期内企业实际消费能源的能量总量.能源消费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一次性直接消费,又称终端消费:另一种是加工转换消费,又称中间消费.终端消费是对中间消费而言,是指能源不用于中间加工转换,而是直接投入到各种加热 ...

  • 2860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
  • 一.单项选择 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为了46619亿元,2002年全国金融,保险业增加值为5948.9亿,等等(时期指标.时期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 A.按数量标志分组的关键确定(组距) 按照<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全部企业划分为(B.3个大类,16个中类 按照<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