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醋含量实验报告

白醋中总酸含量测定的实验报告 贵溪市第一中学

实验组员:程宇航 叶子函 指导教师:夏如意 实验目的: 测定白醋中的总酸含量 在强酸滴定强碱的基础上掌握用naoh溶液滴定醋酸(弱酸)的反应原理, 了解强碱滴弱

酸时指示剂的选择,

学习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优化方案的方法, 巩固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的操作技能 巩固和拓展中和滴定的操作技能, 了解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了解误差的分析方法。 前期准备:

通过查找资料得知,【乙酸】ch3cooh,又名醋酸,无色澄清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mr60.05,mp16.7℃,bp118℃,相对密度1.049。 醋是乙酸的3%~5%(质量分数)的水溶液。

每100ml醋中的醋酸含量,普通醋为3.5g以上,优级醋为5g以上。除乙酸外,一般还含有

其他的酸,具体有氨基酸,乳酸(2-羟基丙酸,丙醇酸ch3chohcooh),丙酮酸(乙酰甲酸

ch3cocooh),甲酸(蚁酸hcooh),山梨酸(2,4-己二烯酸)苹果酸(羟基丁二酸),柠檬酸

(2-羟基丙三羧酸),琥珀酸酸(丁二酸hoocch2ch2cooh),草酸(乙二酸hooccooh)等。 实

验原理:

化学反应原理:食醋中含醋酸(ch3cooh)3%~5%(质量/体积),此外还有少量乳酸等有机弱

酸。用naoh溶液滴定时,实际测出的是总酸量,即食品中所有酸性成分的总量,包括未离解的

酸和已离解的酸,而分析结果通常用含量最多的醋酸来表示。它们与naoh溶液的反应为:

ch3cooh naoh=ch3coona h2o。

由于是强碱滴定弱酸,滴定的ph突变在碱性范围内,理论上滴定终点的ph在

8.7左右。通常用酚酞作指示剂,滴至溶液呈粉红色且30 s内不褪色,表明达到滴定终点。 实验仪器与药品:

仪器:托盘天平(含砝码)、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

管、试剂瓶、吸量管、滴瓶、药匙、洗耳球。 药品:氢氧化钠(分析纯)、酚酞、市售白醋。 实验步骤: ? 0.1 mol/l naoh溶液的配制: 用天平称取20.00 g naoh放入烧杯中,用150 ml煮沸的蒸馏水溶解,转移至500ml容量

瓶中,洗涤烧杯2~3次,定容。再用碱式滴定管取25.00ml刚配好的naoh溶液稀释10倍,

定容于250ml容量瓶中,即配成0.1 mol/l naoh溶液。(解释:因为没有分析天平,所以引

入“称大样”的实验思想来解决在没有分析天平的情况下的定量分析问题。托盘天平的称量

误差为0.02g,当称量的质量大于20g时,误差就小于0.1%) ? 食用白醋的稀释。

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5 ml食用白醋于250 ml的容量瓶中,然后加蒸馏水定容,备用。 ? 测

定实验

白醋中总酸含量的定量测定。用酸式滴定管取20.00 ml已稀释白醋于锥形瓶中,加入1~

2滴酚酞试液,用naoh溶液来滴定(设定滴定起始位置为0.00 ml)。平行标 计算出:c(醋酸)= 0.07483 mol/l(已被稀释10倍)。 结论:

通过公式可以计算得出食用白醋中醋酸含量为0.7483mol/l,同时通过折算,得出每100

ml白醋中含有4.49 g醋酸。这与白醋商标上“总酸大于等于3.50 g/100ml”相一致。 篇二:分析化学实验指导实验六 食用白醋中醋酸含量的测定 实验六 食用白醋中醋酸含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方法.

2.了解基准物质邻苯二甲酸氢钾的性质及应用

3.掌握强碱滴定弱酸的滴定过程、指示剂选择和终点的确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1.hac浓度的测定

已知hac的ka=1.8×10-5,食用白醋中hac的cka>10-8,故可在水溶液中,用naoh

标准溶液直接准确滴定.

滴定反应: hac + naoh = naac +h2o 弱碱性(phsp=8.72,)

当用0.1mol·l-1的naoh溶液滴定时, 突跃范围约为ph=7.7~9.7。 凡是变色范围全部或部分落在滴定的突跃范围之内的指示剂,都可用来指示终点。 指示

剂:酚酞(能否用甲基橙或甲基红?) 终点:无色→微红色(30s内不褪色。为什么?) 2.naoh

标准溶液的标定

用基准物质准确标定出naoh溶液的浓度 基准物质:邻苯二甲酸氢钾,草酸 邻苯二甲酸氢钾:优点:易制得纯品,在空气中不吸水,易保存,摩尔质量大,与naoh

反应的计量比为1:1。

在100~125℃下干燥1~2h后使用。 滴定反应为:

coohcook

+naoh

coonacook

+h2o

化学计量点时,溶液呈弱碱性(ph≈9.20),可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m

()邻苯二甲酸氢钾?1000 cnaoh?mol.l?1

vnaoh 式中m

邻苯二甲酸氢钾

—单位g, vnaoh—单位ml。 草酸 h2c204﹒2h2o:(1)在相对湿度为5%~95%时稳定。(能否放置在干燥器中保存?)

(2)用不含co2的水配制草酸溶液,且暗处保存。 注意:光和

mn2+能加快空气氧化草酸,草酸溶液本身也能自动分解。 滴定反应为: h2c204 + 2naoh = na2c204 + 2h2o 化学计量点时,溶液呈弱碱性(ph≈8.4),可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2(

cnaoh?

m

)草酸?1000mol.l?1

vnaoh

式中m草酸—单位g, vnaoh—单位ml。 标准溶液的浓度要保留4位有效数字。

三、主要试剂和仪器

1.0.1 mol·l-1naoh溶液; 2.酚酞指示剂(0.2%乙醇溶液); 3.邻苯二甲酸氢钾(s)(a.r,

在100~125℃下干燥1h后,置于干燥器中备用);4.食用白醋; 5.台秤; 6.量筒(10ml);

7.烧杯; 8.试剂瓶(带橡胶塞); 9.酸式滴定管(50ml); 10.碱式滴定管(50ml); 11锥形瓶

(250ml)。

四、实验步骤

1.0.1mol·lnaoh溶液的标定 -1

用差减法准确称取0.4~0.6g已烘干的邻苯二甲酸氢钾三份,分别放入三个已编号的

250ml锥形瓶中,加20~30ml水溶解(可稍加热以促进溶解)——2~3d酚酞——naoh溶液滴

定——微红色(30s内不褪)——记录vnaoh,计算c naoh和和标定结果的相对偏差。 2.食

用白醋中醋酸含量的测定

准确移取食用白醋25.00ml——250ml容量瓶中——去离子定容,摇匀——用移液管移取

50.00ml溶液——250 ml锥形瓶—2~3d酚酞——naoh溶液滴定——微红色(30s内不褪)

——记录vnaoh,平行做三份,计算每 100ml食用白醋中的chac(g/100ml)和测定结果的

相对偏差。 chac

五. 实验记录与数据处理 cnaohvnaoh?mhac?100 ?(g/100ml)

v白醋

?50.00250

1. 0.1mol·l-1naoh溶液的标定

六.思考题

1.与其他基准物质比较,邻苯二甲酸氢钾有什么优点? 2.称取naoh及邻苯二甲酸氢钾各

用什么天平?为什么?

3.已标定的naoh溶液在保存中吸收了二氧化碳,用它来测定hci的浓度,若以酚酞为指示

剂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改用甲基橙,又如何? 4.标准溶液的浓度应保留几位有效数字?

5.测定食用白醋时,为什么用酚酞指示剂?能否用甲基橙或甲基红?

6.标定naoh溶液,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是怎样计算得来的?

7. 酚酞指示剂使溶液变红后,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又变为无色,原因是什么? 答案:1. 邻苯二甲酸氢钾易制得纯品,在空气中不吸水,易保存,摩尔质量大,与naoh

反应的计量比为1:1

2. 称取naoh用台秤.因为是粗配naoh,且称样量较大. 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用分析天平.因为需要准确称量, 且称样量小.

3. 测定chci,用酚酞指示剂,偏高(多消耗naoh) 用甲基橙指示剂,无影响 2naoh

→na2co3

酚酞指示剂: naoh +hci= naci+h2o na2co3+hci= nahco3+naci 2naoh - 1 hci 甲基橙指示剂: naoh +hci= naci+h2o na2co3+2hci= co2+h2o+2naci 1naoh - 1 hci

4. 4位

5.因为用0.1mol·l-1naoh滴定hac的突跃范围约为ph=7.7~9.7, 酚酞的变色范围部

落在突跃范围之内,故可用作指示剂.而用甲基橙和甲基红的变色范围没有落在突跃范围

之内,故不能用来指示终点.

6. 据终点误差er?0.1%时,要求消耗0.1mol·l-1naoh 的vnaoh=20~30ml,据此可求出

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

7. 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co2后,酸度增加, ph值降低.

七.实验现场指导要点

1.强调标准溶液naoh的标定方法, 基准物质的选择和使用条件. 2. 强调酸碱指示

剂的选择原则和滴定终点的控制方法.

3. 移液管的使用篇三: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实验报告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小苏打与白醋的变化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比

较,发现小苏打与白醋反应后生成了新的物质,产生了气体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变化。 实验器材:小苏打、白醋、集气瓶、小木条、火柴、蜡烛、毛玻璃片、勺子。 实验过程:1、取一只集气瓶,倒入三勺醋,然后小心的倒入一小勺小苏打。

2、盖上一块玻璃片,用手触摸集气瓶的外壁,感觉到稍微比原来凉一些。

3、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集气瓶中,燃烧的木条熄灭了。 实验现象:我看到有大量气泡产生,还听到了嗤 嗤 声。 实验结论:小苏打和白醋的反应是化学变化,反应后生成了新物质和气体二氧化碳。它

不支持燃烧。篇四: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实验报告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实验报告 (2012-05-10 10:34:59) 转载▼

标签: 分类: 科学内容 杂谈

前段时间我和学生们做了这个实验,并填写了实验报告单,不知道还存在什 么问题,望看到的朋友给点建议。 实验内容:小苏打与白醋的变化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小苏打与白醋反应后生成了新的物质,产生了气体二氧

化碳。发生了化学变 化。

实验器材:小苏打、白醋、集气瓶、小木条、火柴、蜡烛、勺子。 实验过程:1、取一只集气瓶,倒入三勺醋,然后小心的倒入一小勺小苏打。我看到有气

泡产生,还听到了嗤 嗤 声。

2、盖上一块玻璃片,用手触摸集气瓶的外壁,感觉到稍微比原来凉一些。

3、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集气瓶中,燃烧的木条熄灭了。

4、像倒水一样,把集气瓶中的气体倒在蜡烛的火焰上,燃烧的蜡烛熄灭了。我们推测,

不支持燃烧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实验结论:小苏打和白醋的反应是化学变化,反应后生成了新物质醋酸钠和二氧化碳。

篇五:实验6食醋(或白醋)中醋酸含量的测定 实验六食醋(或白醋)中醋酸含量的测定 授课时间:2011.3.12 3.15 (1班) 班级:11高应用化工1班 2011.3.14 3.16 (2班) 11高应用化工2班 教学目的: 同“一.实验

目的”

教学重点: 预习方案的设计与书写、实验过程练习 教学难点: 标准化实验流程与

数据处理过程 教学方法: 演示、讲授、实验操作 内容分析: 食醋的主要组分是醋酸(ka=1.8×10-5),此外还含有少量其它有机酸,如乳酸等。可以

用酚酞作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测出酸的总含量。 食醋中醋酸含量一般为≥3.5%,

浓度较大,且有一定的色泽,滴定前应稀释。 本实验是滴定分析中较为简单的实验,可以本实验为媒介,练习滴定分析的基本操作,

并且让学生熟悉标准化实验流程。 教学内容: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方法

2. 掌握食用白醋总酸度的测定原理、方法和操作技术。 3. 实验方案的自我设计、标准

化数据处理过程。 二. 实验原理 食醋的主要组分是醋酸(ka=1.8×10-5),此外还含有少量其它有机酸,如乳酸等。可以

用酚酞作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 测出酸的总含量。实际测得的结果是食醋的总酸度。因醋酸含量最多,故常用醋酸含量

表示。此滴定属于强酸滴定弱酸,突跃范围偏于碱性区,选酚酞做指示剂。 食醋中醋酸含量一般为≥3.5%,浓度较大,且有一定的色泽,滴定前应稀释。 本实验参照《gb 5009.41-85食醋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见附件)设计。

三.所需仪器试剂

滴定管、容量瓶、锥形瓶、移液管、洗耳球、玻璃棒、洗瓶 电子天平、量筒、烧杯 0.1mol/lnaoh溶液,酚酞指示剂,食醋样品、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 四.实验步骤 1.提

问式演示讲解

0.1mol/l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详见实验五。 根据实验人数及每人的大约需要量来设计算所需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进而计算所需称

量氢氧化钠的质量(用什么称?) 强调:氢氧化钠加入水中,若浓度较大时需注意散热问题。小心迸溅。

2.醋中总酸量的测定

用10 ml移液管吸取食醋一份,置于100 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用25 ml移液管吸取上液三份分别置于250ml锥形瓶中,各加入蒸馏水25ml和酚酞指示

剂2-3滴,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在30秒内不褪为终点。平行四次。 计算食醋的总酸量,用每100ml食醋含ch3cooh的克数表示。 五.实验数据处理 1.氢

氧化钠的标定

2.食醋总酸度的测定

六.思考题(实验讨论或实验分析、实验需注意的理解的问题) 1.简述食醋的总酸量的

测定基本原理。测定食醋的总酸量时,选用酚酞作指示剂的依据是什么?能否用甲基橙或甲

基红?

2.为什么稀释食醋试样时并不强调必须用新煮沸并冷却的不含co2的蒸馏水?(合并p51

1) 3. p51 2

? 2题答案

? 对于强酸强碱的相互滴定,当浓度 > 0.1 mol / l时,宜采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以减少co2 的影响。

? 对弱酸的滴定,化学计量点在碱性范围, co2的影响较大,宜采用同一指示剂在同一

条件下进行标定和测定。 七.实验设计的重点内容:(讲解部分)

1.需配制氢氧化钠的体积、浓度

2.标定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所需称量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 3.滴定过程被滴定的食醋样

品的体积 4.食醋样品是否需要稀释以及稀释的倍数。 5.滴定可行性判断 6.指示剂的选择

八.课程设计

1.学生预习教材及化验员读本相关知识,并写出可行性报告; 2.教师对报告进行评估

提问指导并允许学生做预习实验以对预习方案加以完善;

3.由教师作统一指导后进一步完善实验方案;

4.根据完善的方案进行实验测定过程,记录好数据,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的操作予

以指导;

5.完成实验后整理实验室、打扫卫生、检查水电开关,离开实验室;

6.对记录数据进行处理,对数据给出评价,对实验中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室并书写实验

报告;

7. 根据实验预习报告、实验过程、实验操作、实验报告中存在的问题指导培养学生发现

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白醋中总酸含量测定的实验报告 贵溪市第一中学

实验组员:程宇航 叶子函 指导教师:夏如意 实验目的: 测定白醋中的总酸含量 在强酸滴定强碱的基础上掌握用naoh溶液滴定醋酸(弱酸)的反应原理, 了解强碱滴弱

酸时指示剂的选择,

学习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优化方案的方法, 巩固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的操作技能 巩固和拓展中和滴定的操作技能, 了解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了解误差的分析方法。 前期准备:

通过查找资料得知,【乙酸】ch3cooh,又名醋酸,无色澄清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mr60.05,mp16.7℃,bp118℃,相对密度1.049。 醋是乙酸的3%~5%(质量分数)的水溶液。

每100ml醋中的醋酸含量,普通醋为3.5g以上,优级醋为5g以上。除乙酸外,一般还含有

其他的酸,具体有氨基酸,乳酸(2-羟基丙酸,丙醇酸ch3chohcooh),丙酮酸(乙酰甲酸

ch3cocooh),甲酸(蚁酸hcooh),山梨酸(2,4-己二烯酸)苹果酸(羟基丁二酸),柠檬酸

(2-羟基丙三羧酸),琥珀酸酸(丁二酸hoocch2ch2cooh),草酸(乙二酸hooccooh)等。 实

验原理:

化学反应原理:食醋中含醋酸(ch3cooh)3%~5%(质量/体积),此外还有少量乳酸等有机弱

酸。用naoh溶液滴定时,实际测出的是总酸量,即食品中所有酸性成分的总量,包括未离解的

酸和已离解的酸,而分析结果通常用含量最多的醋酸来表示。它们与naoh溶液的反应为:

ch3cooh naoh=ch3coona h2o。

由于是强碱滴定弱酸,滴定的ph突变在碱性范围内,理论上滴定终点的ph在

8.7左右。通常用酚酞作指示剂,滴至溶液呈粉红色且30 s内不褪色,表明达到滴定终点。 实验仪器与药品:

仪器:托盘天平(含砝码)、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

管、试剂瓶、吸量管、滴瓶、药匙、洗耳球。 药品:氢氧化钠(分析纯)、酚酞、市售白醋。 实验步骤: ? 0.1 mol/l naoh溶液的配制: 用天平称取20.00 g naoh放入烧杯中,用150 ml煮沸的蒸馏水溶解,转移至500ml容量

瓶中,洗涤烧杯2~3次,定容。再用碱式滴定管取25.00ml刚配好的naoh溶液稀释10倍,

定容于250ml容量瓶中,即配成0.1 mol/l naoh溶液。(解释:因为没有分析天平,所以引

入“称大样”的实验思想来解决在没有分析天平的情况下的定量分析问题。托盘天平的称量

误差为0.02g,当称量的质量大于20g时,误差就小于0.1%) ? 食用白醋的稀释。

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5 ml食用白醋于250 ml的容量瓶中,然后加蒸馏水定容,备用。 ? 测

定实验

白醋中总酸含量的定量测定。用酸式滴定管取20.00 ml已稀释白醋于锥形瓶中,加入1~

2滴酚酞试液,用naoh溶液来滴定(设定滴定起始位置为0.00 ml)。平行标 计算出:c(醋酸)= 0.07483 mol/l(已被稀释10倍)。 结论:

通过公式可以计算得出食用白醋中醋酸含量为0.7483mol/l,同时通过折算,得出每100

ml白醋中含有4.49 g醋酸。这与白醋商标上“总酸大于等于3.50 g/100ml”相一致。 篇二:分析化学实验指导实验六 食用白醋中醋酸含量的测定 实验六 食用白醋中醋酸含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方法.

2.了解基准物质邻苯二甲酸氢钾的性质及应用

3.掌握强碱滴定弱酸的滴定过程、指示剂选择和终点的确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1.hac浓度的测定

已知hac的ka=1.8×10-5,食用白醋中hac的cka>10-8,故可在水溶液中,用naoh

标准溶液直接准确滴定.

滴定反应: hac + naoh = naac +h2o 弱碱性(phsp=8.72,)

当用0.1mol·l-1的naoh溶液滴定时, 突跃范围约为ph=7.7~9.7。 凡是变色范围全部或部分落在滴定的突跃范围之内的指示剂,都可用来指示终点。 指示

剂:酚酞(能否用甲基橙或甲基红?) 终点:无色→微红色(30s内不褪色。为什么?) 2.naoh

标准溶液的标定

用基准物质准确标定出naoh溶液的浓度 基准物质:邻苯二甲酸氢钾,草酸 邻苯二甲酸氢钾:优点:易制得纯品,在空气中不吸水,易保存,摩尔质量大,与naoh

反应的计量比为1:1。

在100~125℃下干燥1~2h后使用。 滴定反应为:

coohcook

+naoh

coonacook

+h2o

化学计量点时,溶液呈弱碱性(ph≈9.20),可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m

()邻苯二甲酸氢钾?1000 cnaoh?mol.l?1

vnaoh 式中m

邻苯二甲酸氢钾

—单位g, vnaoh—单位ml。 草酸 h2c204﹒2h2o:(1)在相对湿度为5%~95%时稳定。(能否放置在干燥器中保存?)

(2)用不含co2的水配制草酸溶液,且暗处保存。 注意:光和

mn2+能加快空气氧化草酸,草酸溶液本身也能自动分解。 滴定反应为: h2c204 + 2naoh = na2c204 + 2h2o 化学计量点时,溶液呈弱碱性(ph≈8.4),可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2(

cnaoh?

m

)草酸?1000mol.l?1

vnaoh

式中m草酸—单位g, vnaoh—单位ml。 标准溶液的浓度要保留4位有效数字。

三、主要试剂和仪器

1.0.1 mol·l-1naoh溶液; 2.酚酞指示剂(0.2%乙醇溶液); 3.邻苯二甲酸氢钾(s)(a.r,

在100~125℃下干燥1h后,置于干燥器中备用);4.食用白醋; 5.台秤; 6.量筒(10ml);

7.烧杯; 8.试剂瓶(带橡胶塞); 9.酸式滴定管(50ml); 10.碱式滴定管(50ml); 11锥形瓶

(250ml)。

四、实验步骤

1.0.1mol·lnaoh溶液的标定 -1

用差减法准确称取0.4~0.6g已烘干的邻苯二甲酸氢钾三份,分别放入三个已编号的

250ml锥形瓶中,加20~30ml水溶解(可稍加热以促进溶解)——2~3d酚酞——naoh溶液滴

定——微红色(30s内不褪)——记录vnaoh,计算c naoh和和标定结果的相对偏差。 2.食

用白醋中醋酸含量的测定

准确移取食用白醋25.00ml——250ml容量瓶中——去离子定容,摇匀——用移液管移取

50.00ml溶液——250 ml锥形瓶—2~3d酚酞——naoh溶液滴定——微红色(30s内不褪)

——记录vnaoh,平行做三份,计算每 100ml食用白醋中的chac(g/100ml)和测定结果的

相对偏差。 chac

五. 实验记录与数据处理 cnaohvnaoh?mhac?100 ?(g/100ml)

v白醋

?50.00250

1. 0.1mol·l-1naoh溶液的标定

六.思考题

1.与其他基准物质比较,邻苯二甲酸氢钾有什么优点? 2.称取naoh及邻苯二甲酸氢钾各

用什么天平?为什么?

3.已标定的naoh溶液在保存中吸收了二氧化碳,用它来测定hci的浓度,若以酚酞为指示

剂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改用甲基橙,又如何? 4.标准溶液的浓度应保留几位有效数字?

5.测定食用白醋时,为什么用酚酞指示剂?能否用甲基橙或甲基红?

6.标定naoh溶液,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是怎样计算得来的?

7. 酚酞指示剂使溶液变红后,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又变为无色,原因是什么? 答案:1. 邻苯二甲酸氢钾易制得纯品,在空气中不吸水,易保存,摩尔质量大,与naoh

反应的计量比为1:1

2. 称取naoh用台秤.因为是粗配naoh,且称样量较大. 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用分析天平.因为需要准确称量, 且称样量小.

3. 测定chci,用酚酞指示剂,偏高(多消耗naoh) 用甲基橙指示剂,无影响 2naoh

→na2co3

酚酞指示剂: naoh +hci= naci+h2o na2co3+hci= nahco3+naci 2naoh - 1 hci 甲基橙指示剂: naoh +hci= naci+h2o na2co3+2hci= co2+h2o+2naci 1naoh - 1 hci

4. 4位

5.因为用0.1mol·l-1naoh滴定hac的突跃范围约为ph=7.7~9.7, 酚酞的变色范围部

落在突跃范围之内,故可用作指示剂.而用甲基橙和甲基红的变色范围没有落在突跃范围

之内,故不能用来指示终点.

6. 据终点误差er?0.1%时,要求消耗0.1mol·l-1naoh 的vnaoh=20~30ml,据此可求出

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

7. 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co2后,酸度增加, ph值降低.

七.实验现场指导要点

1.强调标准溶液naoh的标定方法, 基准物质的选择和使用条件. 2. 强调酸碱指示

剂的选择原则和滴定终点的控制方法.

3. 移液管的使用篇三: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实验报告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小苏打与白醋的变化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比

较,发现小苏打与白醋反应后生成了新的物质,产生了气体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变化。 实验器材:小苏打、白醋、集气瓶、小木条、火柴、蜡烛、毛玻璃片、勺子。 实验过程:1、取一只集气瓶,倒入三勺醋,然后小心的倒入一小勺小苏打。

2、盖上一块玻璃片,用手触摸集气瓶的外壁,感觉到稍微比原来凉一些。

3、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集气瓶中,燃烧的木条熄灭了。 实验现象:我看到有大量气泡产生,还听到了嗤 嗤 声。 实验结论:小苏打和白醋的反应是化学变化,反应后生成了新物质和气体二氧化碳。它

不支持燃烧。篇四: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实验报告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实验报告 (2012-05-10 10:34:59) 转载▼

标签: 分类: 科学内容 杂谈

前段时间我和学生们做了这个实验,并填写了实验报告单,不知道还存在什 么问题,望看到的朋友给点建议。 实验内容:小苏打与白醋的变化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小苏打与白醋反应后生成了新的物质,产生了气体二氧

化碳。发生了化学变 化。

实验器材:小苏打、白醋、集气瓶、小木条、火柴、蜡烛、勺子。 实验过程:1、取一只集气瓶,倒入三勺醋,然后小心的倒入一小勺小苏打。我看到有气

泡产生,还听到了嗤 嗤 声。

2、盖上一块玻璃片,用手触摸集气瓶的外壁,感觉到稍微比原来凉一些。

3、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集气瓶中,燃烧的木条熄灭了。

4、像倒水一样,把集气瓶中的气体倒在蜡烛的火焰上,燃烧的蜡烛熄灭了。我们推测,

不支持燃烧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实验结论:小苏打和白醋的反应是化学变化,反应后生成了新物质醋酸钠和二氧化碳。

篇五:实验6食醋(或白醋)中醋酸含量的测定 实验六食醋(或白醋)中醋酸含量的测定 授课时间:2011.3.12 3.15 (1班) 班级:11高应用化工1班 2011.3.14 3.16 (2班) 11高应用化工2班 教学目的: 同“一.实验

目的”

教学重点: 预习方案的设计与书写、实验过程练习 教学难点: 标准化实验流程与

数据处理过程 教学方法: 演示、讲授、实验操作 内容分析: 食醋的主要组分是醋酸(ka=1.8×10-5),此外还含有少量其它有机酸,如乳酸等。可以

用酚酞作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测出酸的总含量。 食醋中醋酸含量一般为≥3.5%,

浓度较大,且有一定的色泽,滴定前应稀释。 本实验是滴定分析中较为简单的实验,可以本实验为媒介,练习滴定分析的基本操作,

并且让学生熟悉标准化实验流程。 教学内容: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方法

2. 掌握食用白醋总酸度的测定原理、方法和操作技术。 3. 实验方案的自我设计、标准

化数据处理过程。 二. 实验原理 食醋的主要组分是醋酸(ka=1.8×10-5),此外还含有少量其它有机酸,如乳酸等。可以

用酚酞作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 测出酸的总含量。实际测得的结果是食醋的总酸度。因醋酸含量最多,故常用醋酸含量

表示。此滴定属于强酸滴定弱酸,突跃范围偏于碱性区,选酚酞做指示剂。 食醋中醋酸含量一般为≥3.5%,浓度较大,且有一定的色泽,滴定前应稀释。 本实验参照《gb 5009.41-85食醋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见附件)设计。

三.所需仪器试剂

滴定管、容量瓶、锥形瓶、移液管、洗耳球、玻璃棒、洗瓶 电子天平、量筒、烧杯 0.1mol/lnaoh溶液,酚酞指示剂,食醋样品、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 四.实验步骤 1.提

问式演示讲解

0.1mol/l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详见实验五。 根据实验人数及每人的大约需要量来设计算所需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进而计算所需称

量氢氧化钠的质量(用什么称?) 强调:氢氧化钠加入水中,若浓度较大时需注意散热问题。小心迸溅。

2.醋中总酸量的测定

用10 ml移液管吸取食醋一份,置于100 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用25 ml移液管吸取上液三份分别置于250ml锥形瓶中,各加入蒸馏水25ml和酚酞指示

剂2-3滴,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在30秒内不褪为终点。平行四次。 计算食醋的总酸量,用每100ml食醋含ch3cooh的克数表示。 五.实验数据处理 1.氢

氧化钠的标定

2.食醋总酸度的测定

六.思考题(实验讨论或实验分析、实验需注意的理解的问题) 1.简述食醋的总酸量的

测定基本原理。测定食醋的总酸量时,选用酚酞作指示剂的依据是什么?能否用甲基橙或甲

基红?

2.为什么稀释食醋试样时并不强调必须用新煮沸并冷却的不含co2的蒸馏水?(合并p51

1) 3. p51 2

? 2题答案

? 对于强酸强碱的相互滴定,当浓度 > 0.1 mol / l时,宜采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以减少co2 的影响。

? 对弱酸的滴定,化学计量点在碱性范围, co2的影响较大,宜采用同一指示剂在同一

条件下进行标定和测定。 七.实验设计的重点内容:(讲解部分)

1.需配制氢氧化钠的体积、浓度

2.标定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所需称量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 3.滴定过程被滴定的食醋样

品的体积 4.食醋样品是否需要稀释以及稀释的倍数。 5.滴定可行性判断 6.指示剂的选择

八.课程设计

1.学生预习教材及化验员读本相关知识,并写出可行性报告; 2.教师对报告进行评估

提问指导并允许学生做预习实验以对预习方案加以完善;

3.由教师作统一指导后进一步完善实验方案;

4.根据完善的方案进行实验测定过程,记录好数据,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的操作予

以指导;

5.完成实验后整理实验室、打扫卫生、检查水电开关,离开实验室;

6.对记录数据进行处理,对数据给出评价,对实验中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室并书写实验

报告;

7. 根据实验预习报告、实验过程、实验操作、实验报告中存在的问题指导培养学生发现

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相关内容

  • 食醋中醋酸含量的测定
  • 食醋中醋酸含量的测定 摘 要: 食醋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也是现代食疗 的常用食品之一.食醋具有帮助消化的作用,还有预防衰老.增强肠胃道的杀菌能力.养颜美容.以及增强肝脏.扩张血管等功能.由此可见,适量食用食醋有益于人体健康.食醋中主要含有醋酸,醋酸能够杀灭细菌和溶解食物中的钙.铁. ...

  • 食用白醋中醋酸浓度的测定
  • 实验五 食用白醋中醋酸浓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熟练掌握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的使用方法和滴定操作技术 2.掌握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 3.了解强碱滴定弱酸的反应原理及指示剂的选择 4.学会食醋中总酸度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醋酸为有机弱酸(Ka = 1.8×10-5 ),用 ...

  • 食醋中总酸含量的测定
  • 食醋中总酸含量的测定 黄岩中学 周元勇 二.基本的操作要求: 食醋总酸含量的测定实验操作要求基本上等同于老教材的中和滴定实验.中和滴定实验的过程可分为五个步骤,每一步骤中都有几个应注意的问题,现归纳如下,供同行们参考. 一查.即对中和滴定的仪器进行检查.①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其方法是注水至全容量,垂 ...

  • 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 题 目:学 院:专 业:姓 名:成 绩: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2014届) 多种方法测定鸡蛋壳中钙元素的含量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兹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本人在论文写作中参考的其他个人或集体的研究成果,均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依法享有和 ...

  • [变色花]教学设计3.3徐萍
  • 变 色 花 (作者单位:扬州市育才小学 徐萍)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自制蔬菜(或花或植物汁)指示剂. ●能够用自制的指示剂辨别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 知识与技能 ●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呈酸性.碱性和中性的各种物质. ●了解指示剂的作用是能够分辨物质的酸碱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愿意探究变 ...

  • 用生活用品检验海带与食盐中碘的研究
  • ∃64∃化 学 教 育 2010年第1期 用生活用品检验海带与食盐中碘的研究 刘姝菂 乔金锁 ** * (晋中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山西晋中 030600) 摘要 中学教材中在检验海带中的碘元素时, 先要灰化海带, 再用各种化学试剂与方法鉴别, 操作繁琐且不易得出准确结果.用生活中易得的白醋浸泡海带, ...

  • 小苏打和白醋教学设计
  •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湖川小学 宋国晋 田健兵 [科学教育理论指导]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是教科版科学课六年级下册<物质的变化>单元第四课时内容.本课在本单元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基于前一节<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来研究.探索"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怎么样 ...

  • 化学方程式计算
  • 化学计算题综合训练 1. 我市海化集团凭借雄厚的科研力量.先进的生产设备和丰富的海洋资源,生产出纯碱等多种化工产品.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定纯碱(假定只含杂质氯化钠) 中Na 2CO 3的质量分数,称取纯碱固体11.2g ,将其加入50 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使气体全部放出,得到氯化钠溶液56. ...

  • 化学实验:鸡蛋跳舞
  • 化学家庭实验 五."跳舞"的鸡蛋 1. 实验步骤 在一只玻璃杯(口径比鸡蛋稍大一些)中倒入半杯白醋,后把一煮熟的鸡蛋轻轻放入. 2. 实验器材 一枚煮熟的鸡蛋.半杯白醋.玻璃杯 3. 实验现象 鸡蛋壳表面产生大量气泡:一会儿鸡蛋上浮:浮出水面后,又沉到杯底:一段时间,又上浮,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