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文学创作

第七章 文学创作

重点提示:

1.文学创作的心理要素。

2.文学创作的过程。

识记:

1.感物说。

2.养气说。

3.胸有成竹说。

4。镜子说。

5.深层心理说。

6.原型说。

7.集体无意识。

8.艺术灵感的定义。

9.创作动机的定义。

理解:

1.艺术情感在创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创作动机的构成。

3.审美理想的内涵。 ,

4.决定文学创作的几种要素。

5.作家素质的主要内涵。

运用:

1.结合具体作品阐述文学创作客体是以人的活动为中心的社会生活。

2.举例说明文学创作过程主客体的双向建构。

3.举例说明艺术直觉在文学创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4.举例说明创作冲动与创作动机的关系。

5.结合具体实例阐述艺术构思的主要方式。

6.结合实例论述文学创作审美理想的主要内涵。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我国古代首先提出“养气说”的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2.在我国古代首先提出“胸有成竹”说的人是( )。

A.苏东坡 B.王安石 C.柳宗元 D.谢灵运

3.创作主体是指( )。

A.日常生活中的作家个体 B.进入创作过程的作家个体

C.有志于文学创作的个体 D.即将进入创作过程的个体

4.艺术直觉和认识直觉( )。

A.有异无同 B.有同无异 C.有同有异 D.同大于异

5.艺术知觉与艺术直觉( )。

A.有同无异 B.异大于同 C.有同有异 D.同大于异

6.艺术灵感与艺术直觉( )。

A.有同无异 B.异大于同 C.有同有异 D.同大于异

7.“美是情感变成有形”,说这句话的人是( )。

A.康德 B.黑格尔 C.鲍桑葵 D.克罗齐

8.艺术想象的过程是( )。

A.从具象到抽象 B.从抽象到具象

C.从具象到具象 D.从抽象到抽象

9.构成创作冲动的因素是( )。

A. 纯粹的生理因素 B. 纯粹的无意识心理

C.纯粹的无意识心理 D.一种综合性的心理

10.“对于读者,每个典型都是一个熟识的陌生人。”说这句话的人是( )。

A.车尔尼雪夫斯基 B.卢那察尔斯基

C.别林斯基 D.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11.历史叙述“个别的事”,文学描写“有普遍性的事”。提出这个观点的人是( )。

A.柏拉图 B.普洛丁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12.“在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讲这句话的人是( )。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毛泽东

13.文学创作是一种个体性精神活动( )。

A.与社会价值观念无关 B.与社会意识形态无关

C.与社会集团利益无关 D.在个体价值背后隐含着社会价值

14.现代语言学理论将词语的功能分为“能指”与“所指”,我们在作品中看到的( )。

A. 是词语的“能指” B.是词语的“所指”

C.既是“能指”又是“所指” D.既非“能指’’又非“所指”

二、多项选择题

1.文学的客体是具有审美意义的社会生活,( )。

A.所以它只能是美的事物 B.它也可以是丑的事物

C.它可以是美丑参半的事物 D.它只能以美的事物为主

2.文学创作客体是指( )。

A.现实生活中的客观存在 B.成为主体的对象的客观存在

C.主体所把握的那部分客观存在 D.打上了明显的主体印记的客观存在

3.艺术形象中的感性形式( )。

A.是情感因素和理性因素的载体 B.是情感因素和理性因素的外壳

C.是由情感和理性因素所生成的 D.使情感和理性因素成为有形之物

4.艺术构思的过程是( )。

A.由小到大 B.由大到小 C.由整体到局部 D.由局部到整体

5.文学和历史的区别在于( )。

A.历史叙述“可能发生的事”,文学描述“已发生的事”

B.历史叙述“已发生的事”,文学描述“可能发生的事”

C.历史叙述“个别的事”,文学描述“有普遍性的事”

D.历史叙述“有普遍性的事”,文学描述“个别的事”

6.由于中国古代文学和西方文学在抒情文学和叙事文学上侧重点的不同( )。

A. 西方文学主情感真实者为多 B.中国文学主历史真实者为多

C.西方文学主历史真实者为多 D.中国文学主情感真实者为多

7.现代语言学理论将词语的功能分为“能指”和“所指”,我们直接看到的( )。

A.是能指 B.是所指

C.先是能指,后是所指 D. 先是所指,后是能指

8.构成创作冲动的心理因素包括原发性心理因素和继发性心理因素( )。

A.原发性心理因素有具体指向性 B.继发性心理因素有具体指向性

C.二者都没有具体指向性 D.二者的结合形成了具体指向性

9.创作冲动是一种( )。

A.具有主导性的朦胧的情绪体验 B.复杂的、混合的情绪

C.经过净化或“升华”的情绪 D.宣泄、呈现自然情感的欲望

三、填空题

1.关于文学创作的代表性理论观有感物说、 、胸有成竹说、镜子说和 。

2.文学创作的客体是以 为中心的 。

3.艺术灵感有三大特征:①突发性;② ;③ 。

4.艺术情感的基点是人的 ,是心灵的 。

5.对于艺术作品来说,情感因素、 、 三者是不可分拆的有机整体。

6.艺术想象具有 ,主观性、 三大特征。

7.根据想象活动产生时的心理特点,可以将想象分为 和 两种。

8.根据想象的内容,可以把想象分为 和 两种。

9.根据艺术想象在创作过程中所起作用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 、 和相似性想象三大类。

10.从创作动机在创作过程所起到的作用来看可将其分为 和 。

11.从创作动机的价值属性来看可将其分为 与 。

12.创作冲动是由 心理因素和 心理因素构成的。

13.原发性心理因素乃是人最基本的 。

14.艺术构思的主要方式是 和 。

15.创作过程中的修改’和润色阶段分为两种情况:一是 性的修改润色,二是 性的修改润色。

16.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作家主要有三方面的审美理想:艺术真实性追求、 追求和 追求。

17.艺术真实性具体包括历史真实、 真实和 真实。

18.历史真实包括三个层面:朴素的摹仿、 和 。

19.别林斯基说:“对于读者,每个典型都是一个 的 人。”

20.亚里斯多德说:历史叙述“ 的事”,文学描述“ 的事”。

中的 。”

22.对于现代派文学来说,所谓历史的真实就是创作主体那种 .真实。

23.文学创作社会价值原则分为 原则和 原则两大类。 24.文学创作应遵循的一般规则是:可理解性、 、 、 。

四、名词解释题

1.感物说 2.养气说 3.胸有成竹说 4.镜子说

5.深层心理说 6.原型 7.文学创作主体 8.文学创作客体

9.人化的自然 10.艺术直觉 11.艺术知觉 12.诗歌意象

13.艺术灵感 14. 艺术情感 15.艺术想象 16.艺术理解

17.主导动机与非主导动机 18.积极动机与消极动机 19.创作过程

20.艺术构思 21.艺术概括 22.艺术综合与艺术简化23.艺术变形

24.艺术真实性 25.历史真实 26.细节真实 27.文学创作的政治性原则

28.文学创作的道德性原则 29.文学创作的形式原则

五、判断题(判断正误,在括号内标出√或×,并说明理由。)

1.“有一等襟抱,才有一等真诗。” ( )

2.文学的客体是具有审美意义的社会生活,所以文学创作的客体只能是美的事物。 ( )

3.演员的眼泪是从大脑中流出来的。 ( )

4.“美是情感变成有形”。 ( )

5.原发性心理因素是人的最基本的生命能量。 ( )

6.创作动机是作家对社会向他发出的某种“召唤”的积极回应。 ( )

六、简答题

21.恩格斯说:“在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

1.关于文学创作有几种代表性的理论观点?

2.决定文学创作活动的基本因素是什么?

3.“深层心理说”简评。

4.作为一个作家应具备什么素质?

5.为什么说文学创作的客体是以人的活动为中心的社会生活?

6.艺术直觉和认知直觉有什么区别?

7.艺术直觉和艺术知觉有什么区别?

8.艺术直觉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表现在什么地方?

9.艺术灵感有什么特征?

10.艺术灵感和艺术直觉有什么异同?

11.艺术情感有什么特征?

12.情感对认知活动的影响表现在什么地方?

13.为什么说文学的创作过程就是情感的再度体验的过程?

14.艺术形象形成的因素是什么?它们是怎样组合起来的?

15.艺术想象的特点是什么?

16-艺术想象和艺术直觉有何异同?

17.艺术理解在艺术创作中起什么重要作用?

18.简述创作心理要素之间的互动作用。

19.什么是创作动机?它的构成因素是什么?

20.创作动机对创作过程有什么重要影响?

21.创作冲动和创作动机有什么区别?

22.创作冲动作为作家、艺术家创作活动的心理驱力有什么特性?

23.构成创作冲动的心理因素是什么?

24.创作冲动的激起有几种情况?

25.创作过程是由哪些基本环节组成的?

26.艺术构思的步骤分几个阶段?

27.艺术构思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28.郑板桥是怎样论述从艺术构思到语言显现的整个创作过程的?

29.王国维的“隔”与“不隔”的理论说明了什么问题?

30.在文学创作中关于语言的运用要注意什么问题?

31.在中国文论家看来,文学创作所以要求情感真实的原因是什么?

32.细节真实的重要性表现在什么地方?

33.简述文学创作的社会价值追求。

34.文学创作应遵循的一般规则是什么?

七、论述题

1.举例说明文学创作是主客体双向建构的过程。

2.论艺术情感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3.举例说明文学创作的艺术真实性追求。

4.结合具体作品阐述文学创作客体是以人的活动为中心的社会生活。

5.举例说明艺术直觉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6.举例说明创作冲动与创作动机的关系。

7.结合作品实际阐述艺术构思的主要方式。

8.结合实例论述文学创作审美理想的主要内涵。

9.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戈茨基说:“艺术反映很像弹钢琴:作为艺术成份的每一个要素仿佛按动着我们的机体的相应的感情之键,于是响起感情的音调或声音,整个审美反应就是这种回应击键的情绪印象。”请从艺术直觉的情感性的角度,阐发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0.狄德罗说:“演员流的是真眼泪,但他的眼泪是从大脑中流出来的。”请从艺术情感区别于自然情感的角度,谈谈你对狄德罗的说法的理解。 , ,

11.美国浪漫派诗人华滋华斯说::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它起源于在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诗人沉思这种情感直到一种反应使平静逐渐消逝,就有一种与诗人所沉思的情感相似的情感逐渐发生,确定存在于诗人的心中。一篇成功的诗作一般都从这种情形开始,而且在相似的情形下向前展开;然而不管是什么一种情绪,不管这种情绪达到什么程度,它既然从各种原因产生,总带有各种愉快;所以我们不管描写什么情绪,只要我们自愿地描写,我们的心灵都是在一种享受的状态中。”请从文学创作与情感再度体验的角度,阐述你对这段话的解释。

12.荣格说:“艺术是一种天赋的动力,它抓住一个人,使他成为工具。艺术家不是拥有自由意志、寻找实现其个人目的的人,而是一个允许艺术通过他实现艺术目的的人。他作为个人可能有喜怒哀乐,个人意志和个人目的,然而作为艺术家他却是更高意义上的人,即‘集体的人,是一个负荷并造就人类无意识精神生活的人。”请从创作冲动的原发性心理因素的角度,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13.郑板桥在总结他的创作经验时曾说过一段烩炙人口的话: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请从创作过程的基本环节的角度,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第七章 文学创作

重点提示:

1.文学创作的心理要素。

2.文学创作的过程。

识记:

1.感物说。

2.养气说。

3.胸有成竹说。

4。镜子说。

5.深层心理说。

6.原型说。

7.集体无意识。

8.艺术灵感的定义。

9.创作动机的定义。

理解:

1.艺术情感在创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创作动机的构成。

3.审美理想的内涵。 ,

4.决定文学创作的几种要素。

5.作家素质的主要内涵。

运用:

1.结合具体作品阐述文学创作客体是以人的活动为中心的社会生活。

2.举例说明文学创作过程主客体的双向建构。

3.举例说明艺术直觉在文学创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4.举例说明创作冲动与创作动机的关系。

5.结合具体实例阐述艺术构思的主要方式。

6.结合实例论述文学创作审美理想的主要内涵。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我国古代首先提出“养气说”的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2.在我国古代首先提出“胸有成竹”说的人是( )。

A.苏东坡 B.王安石 C.柳宗元 D.谢灵运

3.创作主体是指( )。

A.日常生活中的作家个体 B.进入创作过程的作家个体

C.有志于文学创作的个体 D.即将进入创作过程的个体

4.艺术直觉和认识直觉( )。

A.有异无同 B.有同无异 C.有同有异 D.同大于异

5.艺术知觉与艺术直觉( )。

A.有同无异 B.异大于同 C.有同有异 D.同大于异

6.艺术灵感与艺术直觉( )。

A.有同无异 B.异大于同 C.有同有异 D.同大于异

7.“美是情感变成有形”,说这句话的人是( )。

A.康德 B.黑格尔 C.鲍桑葵 D.克罗齐

8.艺术想象的过程是( )。

A.从具象到抽象 B.从抽象到具象

C.从具象到具象 D.从抽象到抽象

9.构成创作冲动的因素是( )。

A. 纯粹的生理因素 B. 纯粹的无意识心理

C.纯粹的无意识心理 D.一种综合性的心理

10.“对于读者,每个典型都是一个熟识的陌生人。”说这句话的人是( )。

A.车尔尼雪夫斯基 B.卢那察尔斯基

C.别林斯基 D.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11.历史叙述“个别的事”,文学描写“有普遍性的事”。提出这个观点的人是( )。

A.柏拉图 B.普洛丁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12.“在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讲这句话的人是( )。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毛泽东

13.文学创作是一种个体性精神活动( )。

A.与社会价值观念无关 B.与社会意识形态无关

C.与社会集团利益无关 D.在个体价值背后隐含着社会价值

14.现代语言学理论将词语的功能分为“能指”与“所指”,我们在作品中看到的( )。

A. 是词语的“能指” B.是词语的“所指”

C.既是“能指”又是“所指” D.既非“能指’’又非“所指”

二、多项选择题

1.文学的客体是具有审美意义的社会生活,( )。

A.所以它只能是美的事物 B.它也可以是丑的事物

C.它可以是美丑参半的事物 D.它只能以美的事物为主

2.文学创作客体是指( )。

A.现实生活中的客观存在 B.成为主体的对象的客观存在

C.主体所把握的那部分客观存在 D.打上了明显的主体印记的客观存在

3.艺术形象中的感性形式( )。

A.是情感因素和理性因素的载体 B.是情感因素和理性因素的外壳

C.是由情感和理性因素所生成的 D.使情感和理性因素成为有形之物

4.艺术构思的过程是( )。

A.由小到大 B.由大到小 C.由整体到局部 D.由局部到整体

5.文学和历史的区别在于( )。

A.历史叙述“可能发生的事”,文学描述“已发生的事”

B.历史叙述“已发生的事”,文学描述“可能发生的事”

C.历史叙述“个别的事”,文学描述“有普遍性的事”

D.历史叙述“有普遍性的事”,文学描述“个别的事”

6.由于中国古代文学和西方文学在抒情文学和叙事文学上侧重点的不同( )。

A. 西方文学主情感真实者为多 B.中国文学主历史真实者为多

C.西方文学主历史真实者为多 D.中国文学主情感真实者为多

7.现代语言学理论将词语的功能分为“能指”和“所指”,我们直接看到的( )。

A.是能指 B.是所指

C.先是能指,后是所指 D. 先是所指,后是能指

8.构成创作冲动的心理因素包括原发性心理因素和继发性心理因素( )。

A.原发性心理因素有具体指向性 B.继发性心理因素有具体指向性

C.二者都没有具体指向性 D.二者的结合形成了具体指向性

9.创作冲动是一种( )。

A.具有主导性的朦胧的情绪体验 B.复杂的、混合的情绪

C.经过净化或“升华”的情绪 D.宣泄、呈现自然情感的欲望

三、填空题

1.关于文学创作的代表性理论观有感物说、 、胸有成竹说、镜子说和 。

2.文学创作的客体是以 为中心的 。

3.艺术灵感有三大特征:①突发性;② ;③ 。

4.艺术情感的基点是人的 ,是心灵的 。

5.对于艺术作品来说,情感因素、 、 三者是不可分拆的有机整体。

6.艺术想象具有 ,主观性、 三大特征。

7.根据想象活动产生时的心理特点,可以将想象分为 和 两种。

8.根据想象的内容,可以把想象分为 和 两种。

9.根据艺术想象在创作过程中所起作用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 、 和相似性想象三大类。

10.从创作动机在创作过程所起到的作用来看可将其分为 和 。

11.从创作动机的价值属性来看可将其分为 与 。

12.创作冲动是由 心理因素和 心理因素构成的。

13.原发性心理因素乃是人最基本的 。

14.艺术构思的主要方式是 和 。

15.创作过程中的修改’和润色阶段分为两种情况:一是 性的修改润色,二是 性的修改润色。

16.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作家主要有三方面的审美理想:艺术真实性追求、 追求和 追求。

17.艺术真实性具体包括历史真实、 真实和 真实。

18.历史真实包括三个层面:朴素的摹仿、 和 。

19.别林斯基说:“对于读者,每个典型都是一个 的 人。”

20.亚里斯多德说:历史叙述“ 的事”,文学描述“ 的事”。

中的 。”

22.对于现代派文学来说,所谓历史的真实就是创作主体那种 .真实。

23.文学创作社会价值原则分为 原则和 原则两大类。 24.文学创作应遵循的一般规则是:可理解性、 、 、 。

四、名词解释题

1.感物说 2.养气说 3.胸有成竹说 4.镜子说

5.深层心理说 6.原型 7.文学创作主体 8.文学创作客体

9.人化的自然 10.艺术直觉 11.艺术知觉 12.诗歌意象

13.艺术灵感 14. 艺术情感 15.艺术想象 16.艺术理解

17.主导动机与非主导动机 18.积极动机与消极动机 19.创作过程

20.艺术构思 21.艺术概括 22.艺术综合与艺术简化23.艺术变形

24.艺术真实性 25.历史真实 26.细节真实 27.文学创作的政治性原则

28.文学创作的道德性原则 29.文学创作的形式原则

五、判断题(判断正误,在括号内标出√或×,并说明理由。)

1.“有一等襟抱,才有一等真诗。” ( )

2.文学的客体是具有审美意义的社会生活,所以文学创作的客体只能是美的事物。 ( )

3.演员的眼泪是从大脑中流出来的。 ( )

4.“美是情感变成有形”。 ( )

5.原发性心理因素是人的最基本的生命能量。 ( )

6.创作动机是作家对社会向他发出的某种“召唤”的积极回应。 ( )

六、简答题

21.恩格斯说:“在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

1.关于文学创作有几种代表性的理论观点?

2.决定文学创作活动的基本因素是什么?

3.“深层心理说”简评。

4.作为一个作家应具备什么素质?

5.为什么说文学创作的客体是以人的活动为中心的社会生活?

6.艺术直觉和认知直觉有什么区别?

7.艺术直觉和艺术知觉有什么区别?

8.艺术直觉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表现在什么地方?

9.艺术灵感有什么特征?

10.艺术灵感和艺术直觉有什么异同?

11.艺术情感有什么特征?

12.情感对认知活动的影响表现在什么地方?

13.为什么说文学的创作过程就是情感的再度体验的过程?

14.艺术形象形成的因素是什么?它们是怎样组合起来的?

15.艺术想象的特点是什么?

16-艺术想象和艺术直觉有何异同?

17.艺术理解在艺术创作中起什么重要作用?

18.简述创作心理要素之间的互动作用。

19.什么是创作动机?它的构成因素是什么?

20.创作动机对创作过程有什么重要影响?

21.创作冲动和创作动机有什么区别?

22.创作冲动作为作家、艺术家创作活动的心理驱力有什么特性?

23.构成创作冲动的心理因素是什么?

24.创作冲动的激起有几种情况?

25.创作过程是由哪些基本环节组成的?

26.艺术构思的步骤分几个阶段?

27.艺术构思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28.郑板桥是怎样论述从艺术构思到语言显现的整个创作过程的?

29.王国维的“隔”与“不隔”的理论说明了什么问题?

30.在文学创作中关于语言的运用要注意什么问题?

31.在中国文论家看来,文学创作所以要求情感真实的原因是什么?

32.细节真实的重要性表现在什么地方?

33.简述文学创作的社会价值追求。

34.文学创作应遵循的一般规则是什么?

七、论述题

1.举例说明文学创作是主客体双向建构的过程。

2.论艺术情感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3.举例说明文学创作的艺术真实性追求。

4.结合具体作品阐述文学创作客体是以人的活动为中心的社会生活。

5.举例说明艺术直觉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6.举例说明创作冲动与创作动机的关系。

7.结合作品实际阐述艺术构思的主要方式。

8.结合实例论述文学创作审美理想的主要内涵。

9.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戈茨基说:“艺术反映很像弹钢琴:作为艺术成份的每一个要素仿佛按动着我们的机体的相应的感情之键,于是响起感情的音调或声音,整个审美反应就是这种回应击键的情绪印象。”请从艺术直觉的情感性的角度,阐发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0.狄德罗说:“演员流的是真眼泪,但他的眼泪是从大脑中流出来的。”请从艺术情感区别于自然情感的角度,谈谈你对狄德罗的说法的理解。 , ,

11.美国浪漫派诗人华滋华斯说::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它起源于在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诗人沉思这种情感直到一种反应使平静逐渐消逝,就有一种与诗人所沉思的情感相似的情感逐渐发生,确定存在于诗人的心中。一篇成功的诗作一般都从这种情形开始,而且在相似的情形下向前展开;然而不管是什么一种情绪,不管这种情绪达到什么程度,它既然从各种原因产生,总带有各种愉快;所以我们不管描写什么情绪,只要我们自愿地描写,我们的心灵都是在一种享受的状态中。”请从文学创作与情感再度体验的角度,阐述你对这段话的解释。

12.荣格说:“艺术是一种天赋的动力,它抓住一个人,使他成为工具。艺术家不是拥有自由意志、寻找实现其个人目的的人,而是一个允许艺术通过他实现艺术目的的人。他作为个人可能有喜怒哀乐,个人意志和个人目的,然而作为艺术家他却是更高意义上的人,即‘集体的人,是一个负荷并造就人类无意识精神生活的人。”请从创作冲动的原发性心理因素的角度,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13.郑板桥在总结他的创作经验时曾说过一段烩炙人口的话: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请从创作过程的基本环节的角度,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相关内容

  • 袁行霈本古代文学史习题全集[1]
  • 第一编先秦文学 第一章上古神话 四.简答 1.神话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是什么? 2.神话的主要思维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五.论述 根据你所阅读的神话故事说说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内容(不少于500字). 第二章<诗经> 四.简答 1.<诗经>是怎样编定成书的?<诗经>中 ...

  • 中国现代文学考试大纲
  • <中国现代文学>考试大纲 1.填空题:15空,每空1分,共15分. 2.名词解释: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3.简答题: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4.论述题: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5.赏析题:1小题,15分. 二.大 纲 内 容 (一)课程考核内容及说明 导言 中国文 ...

  • 第七章八十年代的小说
  • 第七章 八十年代的小说 第一节 概述 创作潮流 (一) 1."伤痕文学" 因卢新华的<伤痕>而得名.以发表于1977年11月的<班主任>(刘心武)为起点,出现了"伤痕文学"的创作热潮. "伤痕文学"揭露了" ...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对外汉语专业(独立本科段)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导读>考试大 纲 (课程代码 01207 )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二○一○年四月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导读考试大纲 一.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导读>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

  • 文学理论重难点
  • 文学理论部分(一.二.三) 绪 论 两对基本概念:文艺学与文学史 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 一个文学本质:文学发展史上关于文学(艺术)本质的认识 ★★★★第一章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一.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1.从发生学角度看,文学源于生活. (中古"感物说",西方"摹仿说 ...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制定(修订) 人: 刘伟炜 制定(修订) 时间: 2011 年 8月 所在单位:成都理工大学传播与经贸系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 古代外国文学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一般性地了解古代几大文明的文学状况及相 ...

  • 中国古代文论_自考复习笔记1
  • <中国古代文论>复习资料(1) 选择题 第一章:先秦 1.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文艺观, 大体上表述于以("兴观群怨" 为核心的批评观) 2.孔子的" 诗可以兴" 中的" 兴", 朱熹解释为( "感发志意" 和&q ...

  • 沈石溪动物小说的文体自觉
  • 作者:施荣华 云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6年02期 提要 沈石溪的动物小说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反响.本文从发展的眼光和哲学的高度,通过比较的方法,探讨和研究了沈石溪创作动物小说三个阶段的特点,从而总结了沈石溪动物小说文体自觉嬗变的规律. 关键词 动物小说 文体 本体价值 生命哲学 生存价值 ...

  • 中国文学史第二卷试题
  •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 绪论 一.解释:1.文学的自觉2.文笔之分3.生死主题4.游仙主题5.隐逸主题6.文学家族 二.填空 1.魏晋南北朝文学是从汉末开始的,其终结应以隋文帝统一中国为标志.其时间断限是公元年到公元年,它共经历了年. 2.魏晋南北朝文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是( ):第二期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