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差额论

一、主要概念:

1. 货币差额论:货币差额论是早期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认为所有的购买都会减少货币,所有的售卖都会增加货币。因此一国在对外贸易中,必须坚持扩大出口、减少进口甚至不进口的原则。因为只有这样,贵金属或者货币才能流入国内,增加一国的财富量。

2. 贸易差额论:“贸易差额论”是晚期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贸易差额论主张国家不应该禁止而是应该允许将货币输出国外,以便扩大对于外国商品的购买。但是,贸易差额论依然坚持在对外贸易中必须保持顺差的原侧,强调用于购买外国商品的货币总额,必须少于出售本国商品所得的货币总额,即是说在总体上依然保证货币的流入和国家财富的增加。为了保证对外贸易的持续顺差,贸易差额论还主张国内的制造业要有一个大发展,以生产更多更好的产品输出海外,由于输出产品比输出原料能够获得更多的货币财富,振兴国内制造业便成为必然的政策选择。与此相联系,晚期重商主义提出要通过税收政策对国内制造业进行保护。

3. 绝对优势:绝对优势是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实际上是指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一个国家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自己的贸易伙伴国,在劳动生产率上占绝对优势。各国从事自己占据绝对优势的产品的生产,进而交换,便可以通过贸易获益,整个世界的总体福利水平也可以得到提高。

4. 比较优势:比较优势也称为比较成本或比较利益,是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李嘉图通过两个国家两种产品的模型阐明,比较优势是一国在绝对优势基础上的相对较大的优势,在绝对劣势基础上的相对较小的劣势,遵循“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的原则,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来确定国际分工并进行贸易往来,双方便都可以获得比较利益。

二、主要问题:

1. 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

以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为开端的西方贸易理论,主要探讨了两个问题:第一,贸易的基础是什么;第二,贸易的模式是怎样的。

(1) 绝对利益学说的基本内容

绝对利益是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来的,实际上是指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一个国家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自己的贸易伙伴国,在劳动生产率上占绝对优势。各国从事自己占据绝对优势的产品的生产,进而交换,便可以通过贸易获益,整个世界的总体福利水平也可以得到提高。

简单地讲,绝对利益学说的基本含义为:在某一种类商品的生产上,一个经济体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或其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地低于另一经济体。若各个经济体都从事自己占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的生产,继而进行交换,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绝对利益,从而整个世界也可以获得分工的好处。

(2) 绝对利益学说的简单数字说明

设有两个国家:A 国和B 国,每个国家均生产两种产品:X 产品和Y 产品。在两个国家的生产进行专业化分工之前,劳动耗费(成本) 情况如下: 国家 X 产品劳动投入 Y 产品劳动投入

1 2 A 国

2 1 B 国

上述简单数字矩阵的含义为:A 国生产1单位X 产品需要1单位的劳动,生产1单位Y 产品需要2单位劳动;B 国生产1单位X 产品需要2单位劳动,生产1单位Y 产品需要1单位劳动。A ,B 两国的劳动耗费(各3单位劳动) 、两国的产品消费(各消费1单位X 产品和1单位Y 产品) 和全世界(A+B=W)在生产中的劳动耗费(6单位劳动) ,以及全世界X ,Y 两种商品的消费数量(共4单位商品) 。

按照绝对利益学说的原则,A 国应专业化生产具有超过贸易对手的高劳动生产率的X 产品。B 国则专业分工生产Y 产品。进行专业分工后的劳动在不同产品生产上的分配和产量情况如下: 国家 X 产品劳动投入 Y 产品劳动投入

3 0 A 国

0 3 B 国

上述简单数字矩阵的含义为:A 国将全部劳动3个单位用于X 产品生产,共生产3个单位的X 产品,但Y 产品因只有0单位的劳动,故只有0单位Y 产品被生产出来。B 国专业化生产(用全部3单位劳动)Y 产品共3单位,但因只有0单位劳动用于生产X 产品,故X 产品生产为0单位。在全部劳动耗费不变的情况下,与分工前相比较,世界的总产量增加了2单位。如果A 国的消费保持在1单位X 产品、B 国的消费保持在1单位Y 产品,然后按照1X:1Y的比率进行X 和Y 产品的交换,则A

,B 两国的消费总量均会有所增加。A ,B 两国组成的世界的总消费在A ,B 两国消费均得到增加的情况下也得到了提高

(X,Y

产品各增加了1个单位) 。

(3) 绝对利益学说的图形解释

假设两个国家:A 国和B 国,各自生产两种产品:X 产品与Y 产品。图(a)为A 国的基本情况,图(b)

B 国的基本情况。

图中,OX 0,OY 0, , 为A ,B 两国全部资源分别用于生产X ,Y 两种产品时的产量情况,A 国的优势在于生产产品X ,B 国的优势在于生产产品Y 。在封闭状态下,A 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为X 0Y 0,B 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为 。经过专业化分工,A 国只生产X 产品,B 国只生产Y 产品,A 国出口X 产品向B 国交换Y 产品,B 国则相反,两国均受益,世界整体的福利水平也因此得到提高。

(4) 对于斯密绝对利益学说的评价

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国际贸易中的某些规律,为产业资本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理论支撑,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但是斯密的国际贸易理论,囿于经济发展的水平和人们对于国际经济运动认识的局限性,存在着一些理论与实践方面的重要缺陷与不足,使得该理论的适用范围受到了限制。

第一,从国际贸易实际出发的评价。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运用于实践存在着一个必要的假设前提:一国要参加国际贸易,就必然要有至少一种产品与贸易伙伴国相比处于劳动生产率绝对高或生产所耗费劳动绝对低的地位,以便利用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进入国际市场。如果在所有的产品生产上,一国劳动生产率均低于贸易伙伴国的劳动生产率,该国便不具备

参加国际分工的条件,或者在国际贸易中没有任何的利益获得。这一点在理论上过于绝对,在实践中也不符合实际情况。

第二,从劳动价值论出发的评价。斯密的学说基本反映出了18世纪资产阶级通过国际贸易进行经济扩张的要求,但是由于斯密没有抽象劳动的概念,因此他的劳动价值论无法解释X ,Y 两种产品进行国际交换的内在等价要求是什么,在国际间进行交易的价值基础是什么。

2. 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

西方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是以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为理论标志的。李嘉图最大的理论贡献就在于突破了斯密关于一个国家必须具备绝对优势才能参与国际贸易并分享贸易利益的狭隘假设前提,从而使这一理论具有了普适性。

(1)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假设前提

比较利益学说的基本思路实际上是由英国经济学家托伦斯提出来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极大地发展了这一学说,并在其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对此进行了具有说服力的阐述。比较利益学说主要是为了解决斯密绝对利益学说中存在的矛盾,将国际贸易的基础从绝对利益发展成为比较利益,克服一国在不具备绝对优势时将无法参与国际贸易并获取绝对利益的假设,从而在理论上进一步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清障碍。 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前提之上的:

第一,比较利益学说是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一种生产要素的模型(2×2×1的模型) 。 第二,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是完全竞争型的,A ,B 两国均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不存在任何贸易限制。

第三,要素(这里主要是劳动) 在一国内可以自由流动,在两国之间完全不能流动。 第四,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即劳动时间决定价值,同时一国之内劳动力是同质的,劳动充分就业,且劳动的报酬是一样的。

第五,交易双方单位生产的劳动成本不变,无规模收益,不考虑运输、保险等成本支出。 第六,收入分配不受贸易的影响。

在上述假定前提下,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试图证明:决定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相对) 利益,而非绝对利益。

(2)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基本内容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核心思想,那就是“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

在李嘉图看来,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也应该遵循同样的原则。若两个国家生产力水平不相等,甲国在生产任何产品时成本均低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而乙国则相反,其劳动生产率在任何产品的生产上均低于甲国,处于绝对劣势。这时,按照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贸易便不可能发生,但事实上两个国家间进行贸易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因为两国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产品上都一样,这样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不必生产全部产品,而应该集中生产本国具有最大优势的产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也不必停产所有的产品,而只应该停止生产本国处于最大劣势的产品。通过自由贸易,参与交换的国家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增加产品的消费,世界也因为自由贸易而增加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

(3)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简单数字说明

假设世界由A ,B 两个国家组成,每个国家都在分别生产X ,Y 两种产品,在国际分工发生以前,其要素(劳动) 分配、产品产量的情况如下: 国家 X 产品劳动投Y 产品劳动投

入 入

6 4 A 国

1 2 B 国

如图所示,分工前,B 国劳动生产率明显地高于A 国。世界的全部产出为4单位,每一国家消费X ,Y 产品各1单位。世界的全部劳动支出为13单位,A 国为10单位,B 国为3单位,劳动分配在X 产品上为7单位,分配在Y 产品上为6单位。世界的总消费为4单位产品。进行分工后,A 国的相对优势在于生产Y 产品,因而A 国集中生产Y 而放弃生产X 产品,B 国的相对优势在于生产X 产品,因而B 国集中生产X 而放弃生产Y 产品,情况如下: 国家 X 产品劳动投Y 产品劳动投

入 入

0 10 A 国

3 0 B 国

A 国此时生产为10/4,即2.5单位的Y 产品,B 国此时生产为3/1,即3单位的X 产品。A 国在保持分工前1单位Y 产品消费的同时,可以用1.5单位的Y 产品来换取X 产品进行消费;B 国则在保持分工前1单位X 产品消费的同时,可以用2单位的X 产品来换取Y 产品进行消费;如果假设交换的比率为1X :1Y ,则双方通过交换均可以得到利益,从而世界的消费也得到提高,劳动得到节约。在这里,贸易的基础在于利益的比较:以X 产品为Y 产品的价值衡量标准,A 国的4/6小于B 国的2/1;以Y 产品为X 产品的价值衡量标准,A 国的6/4大于B 国的1/2。这决定了交换的基础,即A 国的优势在于生产Y

产品,而B 国的优势在于生产X 产品。依照这一优势从事生产和交换,便会存在双方的比较利益,双方的福利水平即全球的福利水平也会因此而得到增加。

(4)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图形解释

两个国家、两种产品(2×2模型,隐含着劳动是唯一要素) 、不完全分工的国际贸易模型,可以使分析更加接近国际贸易实际,因为在国际经济中很少有国家进行完全的国际分工,即完全不生产一些产品而集中全部资源去生产另一些产品。因此,A ,B 两国在进行国际分工后仍然各自均生产X 和Y 产品,与分工前相比较,只是资源发生重新配置,X 和Y 生产的数量比率发生了变化。B 国将沿着生产更多的X 产品、较少地生产Y

产品的方向组织生产,而A 国将沿着生产更多的Y 产品、较少地生产X 产品的方向组织生产。

图(a)代表A 国的基本情况,图

(b)代表B

国的基本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同样的资源,A 国的优势在于生产Y 产品,B 国的优势在于生产X 产品。原国内交换比率分别为T A ,T

B (A,B 点的切点) ;分工前国内生产组合、消费组合点为

A ,B 。按照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分工,A 国表现为从A

点上移至

为从B 点下移至 点,放弃部分的X 产品生产而增加Y 产品的生产;B 国表现, 点上,点,放弃部分的Y 产品生产而增加X 产品的生产。在

两国的国内均衡价格(也就是国际价格)dY/dX是相等的。按照1:1交换比例进行国际贸易(与两国国内交换线 相等) ,A 国分工后生产组合点为 ,即生产OX 2=Y2 的X 产品和

OY 2

= X 2的Y 产品,用CE 的Y 产品换

E 的X 产品,共消费CH 的Y 产品和Y 2

的X 产+A'E的X 产品,消费点为C 。B 国分工后的生产组合点为B' ,即生产OX 2=Y2

品和OY 2=X2

的Y 产品,用C'E' 的X 产品换E'B' 的Y 产品,共消费C'J 的X 产品和E'B'+B'X2的Y 产品,消费点在C' 。在A 国X 产品的消费中,Y 2A' 为本国生产,A'E 为进口,CE 为出口。在B 国的Y 产品消费中,X 2B' 为本国生产,E'B' 为进口,C'E' 为出口。在1:1的交换线下,有E'C'=B'E'。同时可以看到,社会无差异曲线也都有提高,即U 2高于U 1,U 2' 高于U 1' ,表示总体福利水平的提高。

(5) 对于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评价

第一,从国际贸易实际出发的评价

①比较利益学说揭示出了国际贸易因比较利益而发生,并具有互利性,这是该学说的主要贡献。

②该学说的假设前提过于苛刻,并不符合国际贸易的实际情况。

③按照该学说,贸易的产生原因是一国之内的比较利益差异,即不同国家间比较利益差异越大则贸易发生的可能性越大。但现实情况却是,今天的贸易主要发生在比较利益差距较小的发达国家之间。

④按照该学说,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参加贸易的双方都可获利,为获得贸易的利益,所有贸易参加国都应该积极实行自由贸易而非保护主义的贸易政策,但在实际中,各国政府却都在不同程度上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

第二,从劳动价值论出发的评价

①在该理论中,出现了同一商品国内价值和国际价值的差异以及交换比率的不同,这违背了李嘉图自己坚持的劳动价值论。

②该理论并未从根本上揭示出贸易发生的原因。从国内贸易、国际贸易的功能都是为了实现商品价值的角度看问题,即便国际贸易不存在超额利润,即比较利益,只要能使商品得到实现,贸易就会发生,因为从逻辑与现实出发,厂商要最先收回投资、获取平均利润之后才会追求超额利润,因此,将国际贸易发生是为了追求比较利益(超额利润)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③比较利益学说存在着一个隐含的命题,即越落后的国家按照比较利益参加国际贸易,则受益越大。这里实际上没有看到国际贸易具有的不等价交换和价值转移的性质。 第三,我国理论界对比较利益学说的认识与评价

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学者与前苏联的学者共同批判该学说,认为它没有坚持劳动价值论,掩盖了交换中存在的不等价交换与国际剥削。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学者在研究文献中认为,该学说具有合理内核,应该批判地吸收,但这一观点在后来的政治运动中遭到了批判。改革开放以来,对于比较利益学说的看法,开始形成一分为二的对立情况,相当多的人认为中国的对外开放在一定程度上是遵循比较利益原则进行的,甚至认为这一原则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指导思想之一。但是,也有的学者持有不同的看法,认为比较利益学说尽管有合理内核,但绝对不能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指导思想。

一、主要概念:

1. 货币差额论:货币差额论是早期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认为所有的购买都会减少货币,所有的售卖都会增加货币。因此一国在对外贸易中,必须坚持扩大出口、减少进口甚至不进口的原则。因为只有这样,贵金属或者货币才能流入国内,增加一国的财富量。

2. 贸易差额论:“贸易差额论”是晚期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贸易差额论主张国家不应该禁止而是应该允许将货币输出国外,以便扩大对于外国商品的购买。但是,贸易差额论依然坚持在对外贸易中必须保持顺差的原侧,强调用于购买外国商品的货币总额,必须少于出售本国商品所得的货币总额,即是说在总体上依然保证货币的流入和国家财富的增加。为了保证对外贸易的持续顺差,贸易差额论还主张国内的制造业要有一个大发展,以生产更多更好的产品输出海外,由于输出产品比输出原料能够获得更多的货币财富,振兴国内制造业便成为必然的政策选择。与此相联系,晚期重商主义提出要通过税收政策对国内制造业进行保护。

3. 绝对优势:绝对优势是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实际上是指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一个国家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自己的贸易伙伴国,在劳动生产率上占绝对优势。各国从事自己占据绝对优势的产品的生产,进而交换,便可以通过贸易获益,整个世界的总体福利水平也可以得到提高。

4. 比较优势:比较优势也称为比较成本或比较利益,是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李嘉图通过两个国家两种产品的模型阐明,比较优势是一国在绝对优势基础上的相对较大的优势,在绝对劣势基础上的相对较小的劣势,遵循“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的原则,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来确定国际分工并进行贸易往来,双方便都可以获得比较利益。

二、主要问题:

1. 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

以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为开端的西方贸易理论,主要探讨了两个问题:第一,贸易的基础是什么;第二,贸易的模式是怎样的。

(1) 绝对利益学说的基本内容

绝对利益是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来的,实际上是指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一个国家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自己的贸易伙伴国,在劳动生产率上占绝对优势。各国从事自己占据绝对优势的产品的生产,进而交换,便可以通过贸易获益,整个世界的总体福利水平也可以得到提高。

简单地讲,绝对利益学说的基本含义为:在某一种类商品的生产上,一个经济体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或其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地低于另一经济体。若各个经济体都从事自己占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的生产,继而进行交换,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绝对利益,从而整个世界也可以获得分工的好处。

(2) 绝对利益学说的简单数字说明

设有两个国家:A 国和B 国,每个国家均生产两种产品:X 产品和Y 产品。在两个国家的生产进行专业化分工之前,劳动耗费(成本) 情况如下: 国家 X 产品劳动投入 Y 产品劳动投入

1 2 A 国

2 1 B 国

上述简单数字矩阵的含义为:A 国生产1单位X 产品需要1单位的劳动,生产1单位Y 产品需要2单位劳动;B 国生产1单位X 产品需要2单位劳动,生产1单位Y 产品需要1单位劳动。A ,B 两国的劳动耗费(各3单位劳动) 、两国的产品消费(各消费1单位X 产品和1单位Y 产品) 和全世界(A+B=W)在生产中的劳动耗费(6单位劳动) ,以及全世界X ,Y 两种商品的消费数量(共4单位商品) 。

按照绝对利益学说的原则,A 国应专业化生产具有超过贸易对手的高劳动生产率的X 产品。B 国则专业分工生产Y 产品。进行专业分工后的劳动在不同产品生产上的分配和产量情况如下: 国家 X 产品劳动投入 Y 产品劳动投入

3 0 A 国

0 3 B 国

上述简单数字矩阵的含义为:A 国将全部劳动3个单位用于X 产品生产,共生产3个单位的X 产品,但Y 产品因只有0单位的劳动,故只有0单位Y 产品被生产出来。B 国专业化生产(用全部3单位劳动)Y 产品共3单位,但因只有0单位劳动用于生产X 产品,故X 产品生产为0单位。在全部劳动耗费不变的情况下,与分工前相比较,世界的总产量增加了2单位。如果A 国的消费保持在1单位X 产品、B 国的消费保持在1单位Y 产品,然后按照1X:1Y的比率进行X 和Y 产品的交换,则A

,B 两国的消费总量均会有所增加。A ,B 两国组成的世界的总消费在A ,B 两国消费均得到增加的情况下也得到了提高

(X,Y

产品各增加了1个单位) 。

(3) 绝对利益学说的图形解释

假设两个国家:A 国和B 国,各自生产两种产品:X 产品与Y 产品。图(a)为A 国的基本情况,图(b)

B 国的基本情况。

图中,OX 0,OY 0, , 为A ,B 两国全部资源分别用于生产X ,Y 两种产品时的产量情况,A 国的优势在于生产产品X ,B 国的优势在于生产产品Y 。在封闭状态下,A 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为X 0Y 0,B 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为 。经过专业化分工,A 国只生产X 产品,B 国只生产Y 产品,A 国出口X 产品向B 国交换Y 产品,B 国则相反,两国均受益,世界整体的福利水平也因此得到提高。

(4) 对于斯密绝对利益学说的评价

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国际贸易中的某些规律,为产业资本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理论支撑,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但是斯密的国际贸易理论,囿于经济发展的水平和人们对于国际经济运动认识的局限性,存在着一些理论与实践方面的重要缺陷与不足,使得该理论的适用范围受到了限制。

第一,从国际贸易实际出发的评价。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运用于实践存在着一个必要的假设前提:一国要参加国际贸易,就必然要有至少一种产品与贸易伙伴国相比处于劳动生产率绝对高或生产所耗费劳动绝对低的地位,以便利用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进入国际市场。如果在所有的产品生产上,一国劳动生产率均低于贸易伙伴国的劳动生产率,该国便不具备

参加国际分工的条件,或者在国际贸易中没有任何的利益获得。这一点在理论上过于绝对,在实践中也不符合实际情况。

第二,从劳动价值论出发的评价。斯密的学说基本反映出了18世纪资产阶级通过国际贸易进行经济扩张的要求,但是由于斯密没有抽象劳动的概念,因此他的劳动价值论无法解释X ,Y 两种产品进行国际交换的内在等价要求是什么,在国际间进行交易的价值基础是什么。

2. 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

西方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是以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为理论标志的。李嘉图最大的理论贡献就在于突破了斯密关于一个国家必须具备绝对优势才能参与国际贸易并分享贸易利益的狭隘假设前提,从而使这一理论具有了普适性。

(1)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假设前提

比较利益学说的基本思路实际上是由英国经济学家托伦斯提出来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极大地发展了这一学说,并在其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对此进行了具有说服力的阐述。比较利益学说主要是为了解决斯密绝对利益学说中存在的矛盾,将国际贸易的基础从绝对利益发展成为比较利益,克服一国在不具备绝对优势时将无法参与国际贸易并获取绝对利益的假设,从而在理论上进一步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清障碍。 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前提之上的:

第一,比较利益学说是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一种生产要素的模型(2×2×1的模型) 。 第二,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是完全竞争型的,A ,B 两国均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不存在任何贸易限制。

第三,要素(这里主要是劳动) 在一国内可以自由流动,在两国之间完全不能流动。 第四,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即劳动时间决定价值,同时一国之内劳动力是同质的,劳动充分就业,且劳动的报酬是一样的。

第五,交易双方单位生产的劳动成本不变,无规模收益,不考虑运输、保险等成本支出。 第六,收入分配不受贸易的影响。

在上述假定前提下,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试图证明:决定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相对) 利益,而非绝对利益。

(2)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基本内容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核心思想,那就是“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

在李嘉图看来,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也应该遵循同样的原则。若两个国家生产力水平不相等,甲国在生产任何产品时成本均低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而乙国则相反,其劳动生产率在任何产品的生产上均低于甲国,处于绝对劣势。这时,按照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贸易便不可能发生,但事实上两个国家间进行贸易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因为两国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产品上都一样,这样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不必生产全部产品,而应该集中生产本国具有最大优势的产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也不必停产所有的产品,而只应该停止生产本国处于最大劣势的产品。通过自由贸易,参与交换的国家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增加产品的消费,世界也因为自由贸易而增加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

(3)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简单数字说明

假设世界由A ,B 两个国家组成,每个国家都在分别生产X ,Y 两种产品,在国际分工发生以前,其要素(劳动) 分配、产品产量的情况如下: 国家 X 产品劳动投Y 产品劳动投

入 入

6 4 A 国

1 2 B 国

如图所示,分工前,B 国劳动生产率明显地高于A 国。世界的全部产出为4单位,每一国家消费X ,Y 产品各1单位。世界的全部劳动支出为13单位,A 国为10单位,B 国为3单位,劳动分配在X 产品上为7单位,分配在Y 产品上为6单位。世界的总消费为4单位产品。进行分工后,A 国的相对优势在于生产Y 产品,因而A 国集中生产Y 而放弃生产X 产品,B 国的相对优势在于生产X 产品,因而B 国集中生产X 而放弃生产Y 产品,情况如下: 国家 X 产品劳动投Y 产品劳动投

入 入

0 10 A 国

3 0 B 国

A 国此时生产为10/4,即2.5单位的Y 产品,B 国此时生产为3/1,即3单位的X 产品。A 国在保持分工前1单位Y 产品消费的同时,可以用1.5单位的Y 产品来换取X 产品进行消费;B 国则在保持分工前1单位X 产品消费的同时,可以用2单位的X 产品来换取Y 产品进行消费;如果假设交换的比率为1X :1Y ,则双方通过交换均可以得到利益,从而世界的消费也得到提高,劳动得到节约。在这里,贸易的基础在于利益的比较:以X 产品为Y 产品的价值衡量标准,A 国的4/6小于B 国的2/1;以Y 产品为X 产品的价值衡量标准,A 国的6/4大于B 国的1/2。这决定了交换的基础,即A 国的优势在于生产Y

产品,而B 国的优势在于生产X 产品。依照这一优势从事生产和交换,便会存在双方的比较利益,双方的福利水平即全球的福利水平也会因此而得到增加。

(4)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图形解释

两个国家、两种产品(2×2模型,隐含着劳动是唯一要素) 、不完全分工的国际贸易模型,可以使分析更加接近国际贸易实际,因为在国际经济中很少有国家进行完全的国际分工,即完全不生产一些产品而集中全部资源去生产另一些产品。因此,A ,B 两国在进行国际分工后仍然各自均生产X 和Y 产品,与分工前相比较,只是资源发生重新配置,X 和Y 生产的数量比率发生了变化。B 国将沿着生产更多的X 产品、较少地生产Y

产品的方向组织生产,而A 国将沿着生产更多的Y 产品、较少地生产X 产品的方向组织生产。

图(a)代表A 国的基本情况,图

(b)代表B

国的基本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同样的资源,A 国的优势在于生产Y 产品,B 国的优势在于生产X 产品。原国内交换比率分别为T A ,T

B (A,B 点的切点) ;分工前国内生产组合、消费组合点为

A ,B 。按照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分工,A 国表现为从A

点上移至

为从B 点下移至 点,放弃部分的X 产品生产而增加Y 产品的生产;B 国表现, 点上,点,放弃部分的Y 产品生产而增加X 产品的生产。在

两国的国内均衡价格(也就是国际价格)dY/dX是相等的。按照1:1交换比例进行国际贸易(与两国国内交换线 相等) ,A 国分工后生产组合点为 ,即生产OX 2=Y2 的X 产品和

OY 2

= X 2的Y 产品,用CE 的Y 产品换

E 的X 产品,共消费CH 的Y 产品和Y 2

的X 产+A'E的X 产品,消费点为C 。B 国分工后的生产组合点为B' ,即生产OX 2=Y2

品和OY 2=X2

的Y 产品,用C'E' 的X 产品换E'B' 的Y 产品,共消费C'J 的X 产品和E'B'+B'X2的Y 产品,消费点在C' 。在A 国X 产品的消费中,Y 2A' 为本国生产,A'E 为进口,CE 为出口。在B 国的Y 产品消费中,X 2B' 为本国生产,E'B' 为进口,C'E' 为出口。在1:1的交换线下,有E'C'=B'E'。同时可以看到,社会无差异曲线也都有提高,即U 2高于U 1,U 2' 高于U 1' ,表示总体福利水平的提高。

(5) 对于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评价

第一,从国际贸易实际出发的评价

①比较利益学说揭示出了国际贸易因比较利益而发生,并具有互利性,这是该学说的主要贡献。

②该学说的假设前提过于苛刻,并不符合国际贸易的实际情况。

③按照该学说,贸易的产生原因是一国之内的比较利益差异,即不同国家间比较利益差异越大则贸易发生的可能性越大。但现实情况却是,今天的贸易主要发生在比较利益差距较小的发达国家之间。

④按照该学说,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参加贸易的双方都可获利,为获得贸易的利益,所有贸易参加国都应该积极实行自由贸易而非保护主义的贸易政策,但在实际中,各国政府却都在不同程度上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

第二,从劳动价值论出发的评价

①在该理论中,出现了同一商品国内价值和国际价值的差异以及交换比率的不同,这违背了李嘉图自己坚持的劳动价值论。

②该理论并未从根本上揭示出贸易发生的原因。从国内贸易、国际贸易的功能都是为了实现商品价值的角度看问题,即便国际贸易不存在超额利润,即比较利益,只要能使商品得到实现,贸易就会发生,因为从逻辑与现实出发,厂商要最先收回投资、获取平均利润之后才会追求超额利润,因此,将国际贸易发生是为了追求比较利益(超额利润)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③比较利益学说存在着一个隐含的命题,即越落后的国家按照比较利益参加国际贸易,则受益越大。这里实际上没有看到国际贸易具有的不等价交换和价值转移的性质。 第三,我国理论界对比较利益学说的认识与评价

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学者与前苏联的学者共同批判该学说,认为它没有坚持劳动价值论,掩盖了交换中存在的不等价交换与国际剥削。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学者在研究文献中认为,该学说具有合理内核,应该批判地吸收,但这一观点在后来的政治运动中遭到了批判。改革开放以来,对于比较利益学说的看法,开始形成一分为二的对立情况,相当多的人认为中国的对外开放在一定程度上是遵循比较利益原则进行的,甚至认为这一原则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指导思想之一。但是,也有的学者持有不同的看法,认为比较利益学说尽管有合理内核,但绝对不能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指导思想。


相关内容

  • 对外贸易差额与货币供给
  • [作者简介] 白凡(1982―),男,山西人,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对外经济贸易. [摘要] 开放经济条件下,不同汇率制度条件下会对一国贸易差额与货币供给之间的关系产生不同的影响.通过构面包含汇率制度虚拟变量在内的面板协整方程,结合1994-2011年中国.日本等23个国家和地 ...

  •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研究
  •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研究 作者:米丽娟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年第05期 [摘要]在将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的过程中,由于汇率的不断变动,报表各项目计量属性不同,折算后的财务报表会存在一定的折算差额.文章通过对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的分析,探讨折算差额的处理,以便能更加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 ...

  • 20小企业会计准则讲解第八章外币业务
  • 小企业会计准则讲解第八章外币业务 第八章 外币业务(6条) [本章内容提要]本章为本准则的外币业务部分,从第七十三条至第七十八条,共六条.本章的主要内容为外币业务的构成.定义.类型.确认计量和列报.5项 [准则原文]第七十三条 小企业的外币业务由外币交易和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构成. [解读]条文主旨:本 ...

  • 会计外币业务
  • <小企业会计准则2011> 第八章 外币业务 第七十三条 小企业的外币业务由外币交易和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构成 ---..--.. 2 第七十四条 外币交易,是指小企业以外币计价或者结算的交易 *** -----..-.4 第七十五条 小企业应当选择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 ...

  • 金融资产转移会计核算的探讨
  • 在现代金融市场中,金融资产持有人可以在不改变原有金融资产权利义务关系的情况下,借助新的合约等方式将未实现的金融资产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发行方或者前手义务人之外的其他主体,从而获得一定现金流入量.这类经济业务过程十分复杂,往往不能仅仅根据金融资产转移的形式来判断金融资产实现的程度,而且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 ...

  • 国际收支的主要内容
  • 1. 国际收支的主要内容 经常账户: 货物:包括一般商品.用于加工的货物.货物修理.各种运输工具在港口购买的货物及非货币黄金五种类型. 用于加工的货物:是运到国外进行加工的货物的出口和运到国内进行加工的货物进口. 货物修理:这类货物包括船舶.飞机.以及其他交通工具.记录下来的价值是向非居民支付的或从 ...

  • 国际金融学期末复习
  • 一.基础知识点 1. 国际汇兑,就是通过银行把本国货币兑换成国际货币,从而来具体的实施这种国际结算 的经营活动. 2. 货币形态发展历程:不确定的实物货币--确定的实物货币--信用货币. 3.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金银能随意分割和随意合并,金银每一部分都是 等质的. 4. 国际货币的产 ...

  • 大连市市本级财政拨款单位住房货币补贴调整实施方案
  • <大连市市本级财政拨款单位住房货币补贴调整实施方案> 大政发(2010)77号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发 [1998] 23号).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辽政发 [1999] 1号)和 ...

  • 国际金融论述题与简答题
  • 简答题和论述题 第一章 1.如何理解广义的国际收支的概念?P1-2 一国居民在一定的时期内与非居民之间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①国际的经济交易:②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③流量概念:④事后概念 1.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和记账法则P2 原理:"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法则: ...

  • 土地投资的税收筹划及其账务处理的分析
  • 土地投资的税收筹划及其账务处理的分析 [例]:2005年6月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A,拟出让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对其子公司B房地产开发公司进行投资,该土地使用权账面价值2000万元,经评估后双方确认价值为3000万元.投资前,B公司实收资本1000万元,A公司持有50%,投资前B公司未分配利润-20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