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细胞培养技术

植物细胞培养技术

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就是为了某种目的而在细胞水平上对离体植物细胞或原生质体进行的一系列生物工艺学操作。它包括分离、培养、再生以及一系列相关的操作。就有用化合物的生产来说,它主要是指在无菌条件下通过悬浮培养植物细胞生产有用化合物的过程。

理论与技术基础:植物细胞全能性、微生物液体深层发酵系统、遗传工程

意义:

1)不受地理、季节和气候条件的限制;

2)节省土地,降低成本,生产周期短,可大大提高经济效益;

3)可代替整体植株在工厂内连续生产所需产物;

4)可通过添加抑制剂等使生物合成按照人的意志进行;

5)可通过诱变筛选,获得高产细胞株,并且可以进行特定的生物转化获得新的有用物质。

2. 培养基组成

1.

1959年Tu1ecke和Nickell首次采用大体积〔20升〕的硫酸瓶进行了蔷薇(Rosa sp.)茎段的细胞大量培养。

1967年Kaul和Staba采用多升发酵罐对小阿米(Ammi visnaga)进行了细胞大量培养的研究,并从细胞培养物中得到了第一个药用成分呋喃色酮(visnagin)。

1972年,Kato培养烟草细胞以获得尼古丁,最后放大到在20000升的生物反应器上进行分批和连续培养,其生产能力为5.82kg/m3.d。

1983年,***三井石油化学工业公司利用大规模培养紫草细胞生产紫草宁,产物终浓度达1400mg/L;随后,Ushiyama等在20000升生物反应器中成功地进行了100公斤/月的人参愈伤组织培养。

迄今为止,全世界已对近1000余种植物进行过细胞培养方面的研究,生产的天然产物包括药品、香料、色素、食品、化妆品等500多种。许多植物的细胞培养已完成实验室阶段研究,正向工厂中试过渡,有的已完成工厂化生产规模的实验。如人参、紫草、毛地黄、烟草、肉桂、迷迭香、黄芪等。

培养基的组成对植物细胞的生长和代谢物质的生产影响极大。典型的培养基有Murashige-Skoog(MS),Linsmaier-Skoog(LS),white和B5等四种。

---无机盐类:在无机盐中,磷酸根及氮源(NH4+或N03-)的含量对细胞的生长与物质生产有明显的影响。另外,一些金属离子如Ca2+、Cu2+、Mg2+等的含量往往也有重要影响。---碳源:通常使用2—3%的蔗糖作碳源,也有使用葡萄糖或果糖。使用单糖的优点是方便分析测定,且有助于细胞生长动力学分析。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植物细胞的生长和代谢物质生产的影响十分大。它可分为两大类:植物生长素类有2,4—D(二氯苯氧基乙酸)、IAA(吲哚基醋酸)、NAA(萘乙酸)等,细胞激动素类有BA(苄基腺凛吟)、动力精和玉米素。

---其他因素:植物细胞培养的影响因素还有培养系统内气相组成(CO2和乙烯含量)、前体物

质、氨基酸、维生素及诱导剂等。

---温度:培养温度对植物细胞生长及二次代谢产物生成有重要影响。通常,植物细胞培养采用25℃。

---搅拌:在摇瓶实验中,通常摇床的转速取90—120r/min。

---pH值:通过细胞膜进行的H+离子传递对细胞的生育环境、生理活性来说无疑是重要的。在培养过程中,通常pH作为一个重要参数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植物细胞培养的适宜pH值一般为5—6。

---通气:通气是细胞液体深层培养重要的物理化学因子。好气培养系统的通气与混合及搅拌是相互关联的。对摇瓶试验,通常500m1的三角瓶内装80—200m1的植物细胞培养液较适宜。当然,气液传质还与瓶塞的材料有关。试验表明,从溶氧速率考虑,以棉花塞最好,微孔硅橡胶塞次之,铝箔塞最差。

---光:光对植物有着特殊的作用。光照射条件不仅通过光照周期、光的质量(即种类、波长)而且通过光照量(光强度)的调节来影响植物细胞的生理特性和培养特性。研究表明,光调节着细胞中的关键酶的活性,有时光能大大促进代谢产物的生成,有时却起着阻害作用。 ---细胞龄:在培养过程的不同时期,细胞的生理状况、生长与物质生产能力差异显著。而且,使用不同细胞龄的种细胞,其后代的生长与物质生产状况也会大不一样。通常,使用处于对数生长期后期或稳定期前期的细胞作为接种细胞较合适。

---接种量:在植物细胞培养中,接种量也是一个影响因素。在再次培养中,往往取前次培养液的5—20%作为种液,也以接种细胞湿重为基准,其接种浓度为15—50g(湿细胞)/L。由于接种量对细胞产率及二次代谢物质的生产有一定影响,故应根据不同的培养对象通过试验,确定其最大接种量。

植物细胞培养技术

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就是为了某种目的而在细胞水平上对离体植物细胞或原生质体进行的一系列生物工艺学操作。它包括分离、培养、再生以及一系列相关的操作。就有用化合物的生产来说,它主要是指在无菌条件下通过悬浮培养植物细胞生产有用化合物的过程。

理论与技术基础:植物细胞全能性、微生物液体深层发酵系统、遗传工程

意义:

1)不受地理、季节和气候条件的限制;

2)节省土地,降低成本,生产周期短,可大大提高经济效益;

3)可代替整体植株在工厂内连续生产所需产物;

4)可通过添加抑制剂等使生物合成按照人的意志进行;

5)可通过诱变筛选,获得高产细胞株,并且可以进行特定的生物转化获得新的有用物质。

2. 培养基组成

1.

1959年Tu1ecke和Nickell首次采用大体积〔20升〕的硫酸瓶进行了蔷薇(Rosa sp.)茎段的细胞大量培养。

1967年Kaul和Staba采用多升发酵罐对小阿米(Ammi visnaga)进行了细胞大量培养的研究,并从细胞培养物中得到了第一个药用成分呋喃色酮(visnagin)。

1972年,Kato培养烟草细胞以获得尼古丁,最后放大到在20000升的生物反应器上进行分批和连续培养,其生产能力为5.82kg/m3.d。

1983年,***三井石油化学工业公司利用大规模培养紫草细胞生产紫草宁,产物终浓度达1400mg/L;随后,Ushiyama等在20000升生物反应器中成功地进行了100公斤/月的人参愈伤组织培养。

迄今为止,全世界已对近1000余种植物进行过细胞培养方面的研究,生产的天然产物包括药品、香料、色素、食品、化妆品等500多种。许多植物的细胞培养已完成实验室阶段研究,正向工厂中试过渡,有的已完成工厂化生产规模的实验。如人参、紫草、毛地黄、烟草、肉桂、迷迭香、黄芪等。

培养基的组成对植物细胞的生长和代谢物质的生产影响极大。典型的培养基有Murashige-Skoog(MS),Linsmaier-Skoog(LS),white和B5等四种。

---无机盐类:在无机盐中,磷酸根及氮源(NH4+或N03-)的含量对细胞的生长与物质生产有明显的影响。另外,一些金属离子如Ca2+、Cu2+、Mg2+等的含量往往也有重要影响。---碳源:通常使用2—3%的蔗糖作碳源,也有使用葡萄糖或果糖。使用单糖的优点是方便分析测定,且有助于细胞生长动力学分析。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植物细胞的生长和代谢物质生产的影响十分大。它可分为两大类:植物生长素类有2,4—D(二氯苯氧基乙酸)、IAA(吲哚基醋酸)、NAA(萘乙酸)等,细胞激动素类有BA(苄基腺凛吟)、动力精和玉米素。

---其他因素:植物细胞培养的影响因素还有培养系统内气相组成(CO2和乙烯含量)、前体物

质、氨基酸、维生素及诱导剂等。

---温度:培养温度对植物细胞生长及二次代谢产物生成有重要影响。通常,植物细胞培养采用25℃。

---搅拌:在摇瓶实验中,通常摇床的转速取90—120r/min。

---pH值:通过细胞膜进行的H+离子传递对细胞的生育环境、生理活性来说无疑是重要的。在培养过程中,通常pH作为一个重要参数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植物细胞培养的适宜pH值一般为5—6。

---通气:通气是细胞液体深层培养重要的物理化学因子。好气培养系统的通气与混合及搅拌是相互关联的。对摇瓶试验,通常500m1的三角瓶内装80—200m1的植物细胞培养液较适宜。当然,气液传质还与瓶塞的材料有关。试验表明,从溶氧速率考虑,以棉花塞最好,微孔硅橡胶塞次之,铝箔塞最差。

---光:光对植物有着特殊的作用。光照射条件不仅通过光照周期、光的质量(即种类、波长)而且通过光照量(光强度)的调节来影响植物细胞的生理特性和培养特性。研究表明,光调节着细胞中的关键酶的活性,有时光能大大促进代谢产物的生成,有时却起着阻害作用。 ---细胞龄:在培养过程的不同时期,细胞的生理状况、生长与物质生产能力差异显著。而且,使用不同细胞龄的种细胞,其后代的生长与物质生产状况也会大不一样。通常,使用处于对数生长期后期或稳定期前期的细胞作为接种细胞较合适。

---接种量:在植物细胞培养中,接种量也是一个影响因素。在再次培养中,往往取前次培养液的5—20%作为种液,也以接种细胞湿重为基准,其接种浓度为15—50g(湿细胞)/L。由于接种量对细胞产率及二次代谢物质的生产有一定影响,故应根据不同的培养对象通过试验,确定其最大接种量。


相关内容

  • 细胞工程论文
  • 植物细胞工程研究应用与展望 摘要: 本文介绍了植物细胞工程基础研究的发展现状,,以及植物细胞工程的基础研究. 包括胚胎培养和试管受精,加倍单倍体技术,单倍体育种等. 关键词: 植物细胞工程:研究应用:展望 一.前景 植物细胞工程(Plant cell engineering)是以植物细胞全能性为理论 ...

  • 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李晓蕙 陈 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利用植细胞技术生产有用代谢产物的优点和7种植物培养技术,提出了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关键词:植物细胞培养:优点:应用 中图分类号Q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 ...

  • 植物细胞工程技术
  • 使用时间: 2015 年 4 月 14 日 班 级: 1203 小组: 姓 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专题二 细胞工程 2.1植物细胞工程 [使用说明] 1. 课前依据学习目标.认真预习课本,用红笔标注重难点 2. 课前用准确语言完成3. 课上小组密切合作完成[探究案],并做好展示.补充和质疑 ...

  • 中药生物工程技术
  • 第一篇 基因工程技术与中药研究(约10分) 1.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指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和其他学科的科学原理,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的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 2.中药生物技术:是以现代化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和其他学科的科学 ...

  • 细胞与细胞工程
  • 第四章 细胞与细胞工程 教材分析: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学是在显微水平.亚显微水平和分子水平三个层次上探讨细胞生命活动及其机制与规律的科学.最近几十年来,细胞生物学进展十分迅速,使细胞生物学成为不仅是说明细胞的科学,而且也是改造细胞的科学,形成了新的技术--细胞工程.本章教材所 ...

  • 高中生物选修三[2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教学案
  • 知识网络体系 重难热点归纳 1. 理解细胞全能性的概念,把握细胞全能性的特点: 细胞全能性是指生物体的细胞具有形成完整个体的潜能的特性.受精卵.生殖细胞和已分化的体细胞均具有全能性.生物体的细胞具有全能性的根本原因是细胞内含有形成完整个体所需的全套基因.同一个体的每一个已分化的体细胞都由受精卵经有丝 ...

  • 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技术
  • 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技术 一.基本原理 利用固体琼脂培养基对植物的离体组织进行培养的方法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些缺点,比如在培养过程中,植物的愈伤组织在生长过程中的营养成分.植物组织产生的代谢物质呈现一个梯度分布,而且琼脂本身也有一些不明的物质成分可能对培养物产生影响,从而导致植物组织生长发育过程中代谢的改 ...

  • 细胞工程原理与技术复习题
  • 1902年,Haberlandt(哈博兰特) 提出植物细胞全能性. 1934年,Gautberet (高特里特)培养三毛柳.黑杨的形成层,成功得到愈伤组织. 1947年,White(怀特) 发明了第一个人工合成培养基. 1937年,Nabecourt (诺比考特)是胡萝卜根组织经培养获得愈伤组织并继 ...

  •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导学案
  • 专题二2.1.2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列举植物细胞过程的实际应用 植物细胞过程应用的实例 作物脱毒培养和人工种子的培育 [预习学案] (一)植物繁殖的新途径 1.微型繁殖 (1)微型繁殖技术:用于 优良品种的 技术. (2)特点:①保持优良品种的 . ②高效快速地实现种苗 . (3)实例:20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