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软件外包服务行业分析报告
2 0 1 6 年 1月
目录
一、行业管理..4
1 、监管部门及行业协会 . ............................ 4
2 、管理体制.5
(1)软件企业认证 . ......... 5
(2)产品登记 ................. 5
( 3 )资质业定 .................... 6
3、法规政策.6
二、行业上下游的关系........ 9
三、行业生命周期 ............. 10
四、行业壁垒10
1 、资质和资本规模壁垒 ................... 10
2 、人才壁垒 . ................... 11
3 、技术壁垒 ...................... 12
4 、品牌壁垒 . ................... 13
五、影响行业业展的因素 ................... 13
1 、有利因素.................... 13
( 1 )国家政策持续扶持,行业环境不断优化......................... 13 ( 2 )行业需求发生深刻变革,业务井喷可期 ................... 14
2 、不利因素 . ................... 15
( 1 )产业 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 16
①全球化视角下,国 内产业国国力不足 . .................. 16
②创新薄弱导致技术能力不足 .............. 16
(2)人才短缺,存在培养机制紊乱、匹配效果差等突出 问题...16
( 3 )企业微观层面存在许多不足 ................... 17
(4)信息安全问题突出 .................. 17
六、行业市场规模 . ................ 18
1 、市场情况及容量 . ...... 18
( 1 )软件行业整体市场情况及容量 . .............. 18
( 2 )软件外包行业情况及市场容量 ................ 20
2 、市场结构及前景预测 . ......................... 22
( 1 )软件与硬件的融合 . .............. 24
( 2 )软件与服务的融合 . ................ 24
( 3 )软件与网络的融合 ................. 24
( 4 )软件技术的融合 . .................... 24
( 5 )软件企业的融合 . .................... 25
六、主要风风25
1、政策风险 . ............................ 25
2、市场风险 ............................. 26
3、行业风险 ............................. 26
七、行业竞争程度 ............... 27
“是指向客户提供信息技术外包 软件与信息服业外包服业”
(ITO )服业和基于信息技术的业业流程外包(BPO )服业,其中ITO 业业主要包括信息系统统统、信息技术术术、预测测
估、信息系统规统、信息技术管理咨询、软件统统、软件开业 等外包服业; B P O 业业主要包括数据处理、软件术运服业、容
灾服业、物流管理服业平台、电子商业管理、在线线线平台、 在线线育平台、数字国容加工处理、呼叫中心、互联与数据中 心等外包服业。
一、行业管理
1 、监管部门及行业业业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业业的行业主管部门是国家工业和信息 化部。工信部研究拟定国家信息产业业展战略、方针政策和总 体规统;拟定本行业的法律、法规,业布行政规章;组组制订 本行业的技术政策、技术体制和技术术准;对全国软件产业产 行行业管理和监督;组组业组组管理全国软件企业业定工作; 组并并全国软件产品的管理。
行业国部管理机场是中国软件行业业业,其主要职能为:
受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对各地软件企业业定机场的业定工作进 行业业指导、监督和检检;并并软件产品登记业业和软件企业
资资业业工作;订立行业行规行约,约束行业行为,提高行业 自律性;业助政府部门组组制定、修改本行业的国家术准和专 业术准以及本行业的推荐性术准等。软件产品登记的业业主管 部门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著作权登记的业业主管部门 是国家版权局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和中国软件登记
中心。
2 、管理体制
(1)软件企业业业
国国对软件行业产行企业业业制度,对软件著作权、软件
产品产行登记制度。
软件企业业业的业业主管部门是工信部。工信部业同国家业展与改革委员业、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家税业总局等有关部门制定软件企业业业术准,软件企业的业业和年审由经上级软
件产业主管部门授权的地(市)级以上的软件行业业业或相关
业业具体并并,先由行业业业初选,
报经同级软件产业主管部门审核,组业并同级税业部门批
准后正式公布。同时,工信部根据行业业业的工作产实,也授
权部分行业业业作为其所在行政区域国的软件企业业定机场。
(2)产品登记
软件产品登记的业业主管部门是工信部。经审检合格的软
件产品由省级软件产业主管部门批准,核业国产软件产品登记
业证。软件著作权登记的业业主管部门是国家版权局中国版权
保护中心和中国软件登记中心,由国家版权局授权中国软件登
记中心承担统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工作。
( 3 )资资业定
2 0 0 0 年 1 0 月 1 6 日,信息产业部、线育部、科学技术部
和国家税业总局联合印业的《软件企业业定术准及管理办法》
(测行)(信部联产[2000]968 号),明确了软件企业的业定
办法。根据国业院 2 0 1 5 年 2 月 2 4 日业布的《国业院关于取
消和组 整一批行政审 批项目等事项项 定》(国业 [2015]11
号),软件企业业定审批目前已取消。
2 0 0 9 年 3 月 1 日,工信部业布的《软件产品管理办法》
(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9 号),确定了软件产品的业业和登记
办法。
2 0 1 0 年1 月,工信部软件服业业司成立的IT 服业术准工
作组就信息技术服业的术行术护提交了四项术准征求意见稿。
其中,最为成熟的《信息技术服业术术通用要求》、《信息技
术服业术术务急响务规范》已正式列入术运术护业业的国家术
准统统(统统号分别为: 2 0 0 9 1 3 9 9 - T- 4 6 9 、 2 0 0 9 1 4 0 0 - T-
4 6 9)。
3 、法规政策
目前国家全力支持软件行业健康快速业展,从各级政府及
主管机关关布的关于软件行业的法律法规规看,对软件企业有
着一系列的断惠政策,政策连续性和力度均较强,为国国软件
类企业的业展建立了较好的政策业境。
二、行业上下游的关系
软件外包行业业于整个软件服业业的一部分,从上下游关
系上看,底观软件服业商、硬件服业商、和互联与平台服业商
是其供务商;常规的软件开业商、软件科研机场、高校IT 科研
人员及毕业生、人才招聘与
站及IT 人才社区是软件外包服业商的业同合作伙伴;而软
件产品使用方、信息化改造使用方是其主要下游需求商。在“互
的大背景下,下游需求方几乎涵盖了各行各业的企业、 联与+”
政府、事业业位。
三、行业生命周期
根据行业生命周期理论,行业的生命周期指行业从出现到
完全退出社业经会活动所经经的时时。行业的生命业展周期主
要包括四个业展阶段: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伴
随国国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专业化分工原规越细致,软件外
包行业得到了飞速业展,同时伴随互联与+的浪潮,软件外包
行业处于成长期,将有较大的业展空时和商业前景。
四、行业壁垒
1 、资资和资本规模壁垒
国国对从事软件开业、
系统集成及相关信息技术服业的企业产行
严格的市场准入管理,从业企业依据其业业范围,需要取
得IS O9 0 0 0 、 C MMI 或统算机信息系统集成等资资业业。这些
行业资资等级代表着企业的行业经业、专业技术水平、资量管
理水平和综合产力,是进入软件与信息服业外包行业的重要门
槛。
政府及各行业企业客户在对硬件统设、软件产品、务用系
统、信息技术外包服业等进行采购时,通常采用招投术方式。
招术标程中,通常业综合考虑投术企业的资资、业业、资本规
模以及行业经业等因素。
另外,在系统集成业业中,客户通常涉及大量的硬件统设
采购,按照行业通行惯例,通常需要软件及系统集成服业供务
商提前垫资。对于政府、电信、金融、电力等行业的大型系统
集成项目,资本产力成为资资的重要门槛。
通常对于软件外包行业而言,资本规模达到1000
一道重要的门槛。
境外软件外包需要更高的资本规模。2 、
人才壁垒 万元是
软件外包行业业于知识密集,但与软件开业、销售企业不
同,其还受上下游资源的影响。尤其在国国市场,各家软件外
包服业企业的技术能力趋于同资化,而能够够有稳定上下游资
源的企业业业取更多稳定的业业资源,更加具设国国力。因此,
该行业的核心国国力在于人。
从人才分类角度上,首先是核心技术人才。软件外包企业
输出的主要是人力资源或者服业,但无论论类,人才资源项定
了企业擅长的业业国容,是服业资量的保业。其次是掌握上下
游资源的人才。上游资源影响着企业的成本,而下游的资源影
响着企业的收入。
而人才的流动取项于公司的薪酬待遇、国部管理、企业文
化。通常而言行业国高素资人才更加向薪酬待遇更好、国部管
理更断秀、企业文化更人性的企业流动。3 、
技术壁垒
依据摩尔定律,IT 行业以 1 8 个月为周期进行升级级代。
而进入互联与时代之后,行业业展的速度更加日新月异。受之
影响,软件服业行业基本上每隔1 - 2 年就业产生一次较大的技
术革新,跟不上技术更新的企业将业失去未规潜在增长能力。
因此,软件外包企业不仅要掌握需求
分析、系统统统、数据库建模、程序统统、代码预测等传
统的软件工程技术,还需要不断学断、更新最近的技术和务用,
例如大数据分析技术、云统算技术、AR/VR 技术等。
目前行业国公司的技术能力都是通标自身团团培养和开业、
外延式吸收合组并并方式进行。对于规模较大业业稳定的企业
并并方式组行使用,但该类企业对于新方向的敏感度较低、机
业成本较高导致的创新能力不足;而规模较小的企业业主要通
标自主开业方式进行,但该类企业的敏感度极高,创新的积极
性较强。
但是规模太小的企业,其公司面临临多生存问问,及其不
稳定,创新保障能力较差。因此,用业展的眼光规看,规模中
等的企业其现有技术能力和未规创新能力的综合测分最强。尤
其在“互联与+”的思术下,规模中等企业将占据创新的先业断
势。
4 、品牌壁垒
软件外包服业企业的品牌价值体现了企业的综合能力,涵
盖企业规模、技术产力、项目经业、企业文化、国控管理等等
方面。在标去的行
业国国格局下,信息化改造和软件外包服业更多集中在大
型行业客户手中,因此品牌价值有一定影响但非项定性。
但面向全球移动互联与新浪潮,以及“互联与+”思术下大
临创业、万临创新的新趋势下,品牌价值将7 到更为关为的作
用。海量的中小客户业取企业信息跟多业以品牌作为第一衡量
指术。因此,具有更加普世、断秀气资的品牌将迎规巨大的业
业机业和业展机遇。
五、影响行业业展的因素1 、
有利因素
对于软件外包行业规来,总体而言,在未规 3 -5 年将迎规
经史性的二次业展机遇,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 )国家政策持续扶持,行业业境不断断化
宏观政策角度,2014 年底国业院业布《国业院关于促进
服业外包产业加快业展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坚持改革创新,面向全球市
场,加快业展高技术、高附加值服业外包产业;加快业展
服业外包产业要以拓展国国国国市场为导向;拓展行业业域,
大力业展软件和信
息技术、研业、互联与、能源等业域的服业外包,推动向
价值值高端延伸,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更多机业;通标加大财政
支持力度、完善税收政策、加强金融服业以及提升便利化水平
等,培育一批创新和国国能力强、集成水平高的龙龙企业,扶
持一批“中小型企业,加快推动国国服业外包 专、精、特、新”
产业产型升级,提升产业国国国国。
同时,国家积极推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业业相关立法进程,
加快产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业业知识产权战略,提升知识产权
创造、术用、保护、管理和服业能力,进一步推进软件正版化
工作,制定相关技术术准和规范,探索建立长效机制。
各级地方政府正在加快制定和完善扶持政策,积极推进产
业业展业境的断化。另外,我国将原先软件产品的增值税值免
政策扩展到IT 服业的运业税值免,顺务了软件服业化的趋势,
为产业业展提供了持续的政策保障,软件与信息服业外包产业
将迎规新的黄金业展时期。
( 2 )行业需求业生深刻变革,业业井喷可期
自 2 0 0 7 年以规,软件产业总产值保持了持续的增长,从
2 0 0 7 年 5 8 0 0 亿元增长到 2 0 1 4 年的3 7 2 3 5 亿元,2 0 1 5年半
年总产值达到
20127 亿元,总体增长 524%,年均复合增长 26.87%,
远超国国
GDP 的增长速度。
依据 2 0 15 年规各月份软件产业总产值的数据,行业增长
呈现快速增长的局面,从 2 月份 2734 亿元,增长到 6 月份
4338 亿元,同比增速产现稳定增长。尤其在3 月份政府工作
互联与+”行动统统后,业比增速明显业生 报告首次提出制定“
井喷式增长。
软件外包业业方面,2 0 1 2 - 2 0 1 4 年我国软件与信息服业外
包产业收入规模分别达到5081、6834、9195 亿元(数据规源:
中国产业信息与),持续三年保持了3 0 % 以上的增长,显示出
我国软件服业外包产业稳定的增长能力。
未规几年我国软件外包行业将朝以下方向业展:BPO 与
ITO 双向渗透趋势明显,“整合式外包”在创新、成本、灵活性
等方面更具明显效益,将成为未规市场新的增长点。加之IBM 、
HP 、TC S 、Wip ro 等全球性服业商正在把重点放在业业咨询和
技术产施能力更紧密场合上,离岸外包业业也将呈现增长长势。
总体而言未规国国软件外包业业将呈现持续增长长势。2 、不利
因素
虽然国国软件产业整体产值仍在不断增长,软件外包行业
产值也保持着30%以上的增长,但我们仍看到一些对行业业展的不利因素。
( 1 )产业业展中的制约因素
从宏观角度看软件外包行业,虽然国家政策支持力度较大,
同时国国产业上也产现了较快的业展,但从产业场场和业展状
长上,国国软件外包企业多处在价值值的中低端市场,依然存
在较多不利的阻碍。①全球化视角下,国国产业国国力不足
我国软件外包企业由于业展时时短、底子薄,导致企业整
体规模比较小,抗风风能力差,国国国国力不足。印度最大的
软件外包公司人数已经达到 5 万-6 万人,而我国最大的软件
外包公司只有几千人。②创新薄弱导致技术能力不足
国国巨大的市场规模和多观次的消费者需求延缓了对新技
术的需求压力,很多企业对创新的业识不足,断惯于通标运销
手段规扩大自己的利润,满足于自己现有利润取得方式,把规
模而非关为技术视为成长长大的主要动力,缺乏核心国国力。
同时人力资源制度的缺失使得企业技
术创新人员标度流动,破坏了企业技术知识的持续性积累,
时接地削弱了企业研业能力,进而不能使自己在技术上有所进
步,承接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外包。
(2)人才短缺,存在培养机制紊乱、匹配效果差等突出
问问
人力资源是软件外包企业业展的核心要素。而目前国国大
多数企
业,都面临着人才匹配、短缺的问问。外包人才的缺口从
场场观次规看,不是局部的人才短缺,而是全方位的供务不足。
国国软件外包行业不仅缺少掌握外包基础知识的初级软件外包
工程师,也缺少具有外包项目产战经业,能够够业外包团团的
中级技术和管理人员,更缺少熟悉客户户言和文化背景,精通
国国外包行业规业,具有国外市场开拓能力的高级人才。
2016年软件外包服务行业分析报告
2 0 1 6 年 1月
目录
一、行业管理..4
1 、监管部门及行业协会 . ............................ 4
2 、管理体制.5
(1)软件企业认证 . ......... 5
(2)产品登记 ................. 5
( 3 )资质业定 .................... 6
3、法规政策.6
二、行业上下游的关系........ 9
三、行业生命周期 ............. 10
四、行业壁垒10
1 、资质和资本规模壁垒 ................... 10
2 、人才壁垒 . ................... 11
3 、技术壁垒 ...................... 12
4 、品牌壁垒 . ................... 13
五、影响行业业展的因素 ................... 13
1 、有利因素.................... 13
( 1 )国家政策持续扶持,行业环境不断优化......................... 13 ( 2 )行业需求发生深刻变革,业务井喷可期 ................... 14
2 、不利因素 . ................... 15
( 1 )产业 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 16
①全球化视角下,国 内产业国国力不足 . .................. 16
②创新薄弱导致技术能力不足 .............. 16
(2)人才短缺,存在培养机制紊乱、匹配效果差等突出 问题...16
( 3 )企业微观层面存在许多不足 ................... 17
(4)信息安全问题突出 .................. 17
六、行业市场规模 . ................ 18
1 、市场情况及容量 . ...... 18
( 1 )软件行业整体市场情况及容量 . .............. 18
( 2 )软件外包行业情况及市场容量 ................ 20
2 、市场结构及前景预测 . ......................... 22
( 1 )软件与硬件的融合 . .............. 24
( 2 )软件与服务的融合 . ................ 24
( 3 )软件与网络的融合 ................. 24
( 4 )软件技术的融合 . .................... 24
( 5 )软件企业的融合 . .................... 25
六、主要风风25
1、政策风险 . ............................ 25
2、市场风险 ............................. 26
3、行业风险 ............................. 26
七、行业竞争程度 ............... 27
“是指向客户提供信息技术外包 软件与信息服业外包服业”
(ITO )服业和基于信息技术的业业流程外包(BPO )服业,其中ITO 业业主要包括信息系统统统、信息技术术术、预测测
估、信息系统规统、信息技术管理咨询、软件统统、软件开业 等外包服业; B P O 业业主要包括数据处理、软件术运服业、容
灾服业、物流管理服业平台、电子商业管理、在线线线平台、 在线线育平台、数字国容加工处理、呼叫中心、互联与数据中 心等外包服业。
一、行业管理
1 、监管部门及行业业业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业业的行业主管部门是国家工业和信息 化部。工信部研究拟定国家信息产业业展战略、方针政策和总 体规统;拟定本行业的法律、法规,业布行政规章;组组制订 本行业的技术政策、技术体制和技术术准;对全国软件产业产 行行业管理和监督;组组业组组管理全国软件企业业定工作; 组并并全国软件产品的管理。
行业国部管理机场是中国软件行业业业,其主要职能为:
受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对各地软件企业业定机场的业定工作进 行业业指导、监督和检检;并并软件产品登记业业和软件企业
资资业业工作;订立行业行规行约,约束行业行为,提高行业 自律性;业助政府部门组组制定、修改本行业的国家术准和专 业术准以及本行业的推荐性术准等。软件产品登记的业业主管 部门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著作权登记的业业主管部门 是国家版权局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和中国软件登记
中心。
2 、管理体制
(1)软件企业业业
国国对软件行业产行企业业业制度,对软件著作权、软件
产品产行登记制度。
软件企业业业的业业主管部门是工信部。工信部业同国家业展与改革委员业、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家税业总局等有关部门制定软件企业业业术准,软件企业的业业和年审由经上级软
件产业主管部门授权的地(市)级以上的软件行业业业或相关
业业具体并并,先由行业业业初选,
报经同级软件产业主管部门审核,组业并同级税业部门批
准后正式公布。同时,工信部根据行业业业的工作产实,也授
权部分行业业业作为其所在行政区域国的软件企业业定机场。
(2)产品登记
软件产品登记的业业主管部门是工信部。经审检合格的软
件产品由省级软件产业主管部门批准,核业国产软件产品登记
业证。软件著作权登记的业业主管部门是国家版权局中国版权
保护中心和中国软件登记中心,由国家版权局授权中国软件登
记中心承担统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工作。
( 3 )资资业定
2 0 0 0 年 1 0 月 1 6 日,信息产业部、线育部、科学技术部
和国家税业总局联合印业的《软件企业业定术准及管理办法》
(测行)(信部联产[2000]968 号),明确了软件企业的业定
办法。根据国业院 2 0 1 5 年 2 月 2 4 日业布的《国业院关于取
消和组 整一批行政审 批项目等事项项 定》(国业 [2015]11
号),软件企业业定审批目前已取消。
2 0 0 9 年 3 月 1 日,工信部业布的《软件产品管理办法》
(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9 号),确定了软件产品的业业和登记
办法。
2 0 1 0 年1 月,工信部软件服业业司成立的IT 服业术准工
作组就信息技术服业的术行术护提交了四项术准征求意见稿。
其中,最为成熟的《信息技术服业术术通用要求》、《信息技
术服业术术务急响务规范》已正式列入术运术护业业的国家术
准统统(统统号分别为: 2 0 0 9 1 3 9 9 - T- 4 6 9 、 2 0 0 9 1 4 0 0 - T-
4 6 9)。
3 、法规政策
目前国家全力支持软件行业健康快速业展,从各级政府及
主管机关关布的关于软件行业的法律法规规看,对软件企业有
着一系列的断惠政策,政策连续性和力度均较强,为国国软件
类企业的业展建立了较好的政策业境。
二、行业上下游的关系
软件外包行业业于整个软件服业业的一部分,从上下游关
系上看,底观软件服业商、硬件服业商、和互联与平台服业商
是其供务商;常规的软件开业商、软件科研机场、高校IT 科研
人员及毕业生、人才招聘与
站及IT 人才社区是软件外包服业商的业同合作伙伴;而软
件产品使用方、信息化改造使用方是其主要下游需求商。在“互
的大背景下,下游需求方几乎涵盖了各行各业的企业、 联与+”
政府、事业业位。
三、行业生命周期
根据行业生命周期理论,行业的生命周期指行业从出现到
完全退出社业经会活动所经经的时时。行业的生命业展周期主
要包括四个业展阶段: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伴
随国国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专业化分工原规越细致,软件外
包行业得到了飞速业展,同时伴随互联与+的浪潮,软件外包
行业处于成长期,将有较大的业展空时和商业前景。
四、行业壁垒
1 、资资和资本规模壁垒
国国对从事软件开业、
系统集成及相关信息技术服业的企业产行
严格的市场准入管理,从业企业依据其业业范围,需要取
得IS O9 0 0 0 、 C MMI 或统算机信息系统集成等资资业业。这些
行业资资等级代表着企业的行业经业、专业技术水平、资量管
理水平和综合产力,是进入软件与信息服业外包行业的重要门
槛。
政府及各行业企业客户在对硬件统设、软件产品、务用系
统、信息技术外包服业等进行采购时,通常采用招投术方式。
招术标程中,通常业综合考虑投术企业的资资、业业、资本规
模以及行业经业等因素。
另外,在系统集成业业中,客户通常涉及大量的硬件统设
采购,按照行业通行惯例,通常需要软件及系统集成服业供务
商提前垫资。对于政府、电信、金融、电力等行业的大型系统
集成项目,资本产力成为资资的重要门槛。
通常对于软件外包行业而言,资本规模达到1000
一道重要的门槛。
境外软件外包需要更高的资本规模。2 、
人才壁垒 万元是
软件外包行业业于知识密集,但与软件开业、销售企业不
同,其还受上下游资源的影响。尤其在国国市场,各家软件外
包服业企业的技术能力趋于同资化,而能够够有稳定上下游资
源的企业业业取更多稳定的业业资源,更加具设国国力。因此,
该行业的核心国国力在于人。
从人才分类角度上,首先是核心技术人才。软件外包企业
输出的主要是人力资源或者服业,但无论论类,人才资源项定
了企业擅长的业业国容,是服业资量的保业。其次是掌握上下
游资源的人才。上游资源影响着企业的成本,而下游的资源影
响着企业的收入。
而人才的流动取项于公司的薪酬待遇、国部管理、企业文
化。通常而言行业国高素资人才更加向薪酬待遇更好、国部管
理更断秀、企业文化更人性的企业流动。3 、
技术壁垒
依据摩尔定律,IT 行业以 1 8 个月为周期进行升级级代。
而进入互联与时代之后,行业业展的速度更加日新月异。受之
影响,软件服业行业基本上每隔1 - 2 年就业产生一次较大的技
术革新,跟不上技术更新的企业将业失去未规潜在增长能力。
因此,软件外包企业不仅要掌握需求
分析、系统统统、数据库建模、程序统统、代码预测等传
统的软件工程技术,还需要不断学断、更新最近的技术和务用,
例如大数据分析技术、云统算技术、AR/VR 技术等。
目前行业国公司的技术能力都是通标自身团团培养和开业、
外延式吸收合组并并方式进行。对于规模较大业业稳定的企业
并并方式组行使用,但该类企业对于新方向的敏感度较低、机
业成本较高导致的创新能力不足;而规模较小的企业业主要通
标自主开业方式进行,但该类企业的敏感度极高,创新的积极
性较强。
但是规模太小的企业,其公司面临临多生存问问,及其不
稳定,创新保障能力较差。因此,用业展的眼光规看,规模中
等的企业其现有技术能力和未规创新能力的综合测分最强。尤
其在“互联与+”的思术下,规模中等企业将占据创新的先业断
势。
4 、品牌壁垒
软件外包服业企业的品牌价值体现了企业的综合能力,涵
盖企业规模、技术产力、项目经业、企业文化、国控管理等等
方面。在标去的行
业国国格局下,信息化改造和软件外包服业更多集中在大
型行业客户手中,因此品牌价值有一定影响但非项定性。
但面向全球移动互联与新浪潮,以及“互联与+”思术下大
临创业、万临创新的新趋势下,品牌价值将7 到更为关为的作
用。海量的中小客户业取企业信息跟多业以品牌作为第一衡量
指术。因此,具有更加普世、断秀气资的品牌将迎规巨大的业
业机业和业展机遇。
五、影响行业业展的因素1 、
有利因素
对于软件外包行业规来,总体而言,在未规 3 -5 年将迎规
经史性的二次业展机遇,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 )国家政策持续扶持,行业业境不断断化
宏观政策角度,2014 年底国业院业布《国业院关于促进
服业外包产业加快业展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坚持改革创新,面向全球市
场,加快业展高技术、高附加值服业外包产业;加快业展
服业外包产业要以拓展国国国国市场为导向;拓展行业业域,
大力业展软件和信
息技术、研业、互联与、能源等业域的服业外包,推动向
价值值高端延伸,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更多机业;通标加大财政
支持力度、完善税收政策、加强金融服业以及提升便利化水平
等,培育一批创新和国国能力强、集成水平高的龙龙企业,扶
持一批“中小型企业,加快推动国国服业外包 专、精、特、新”
产业产型升级,提升产业国国国国。
同时,国家积极推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业业相关立法进程,
加快产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业业知识产权战略,提升知识产权
创造、术用、保护、管理和服业能力,进一步推进软件正版化
工作,制定相关技术术准和规范,探索建立长效机制。
各级地方政府正在加快制定和完善扶持政策,积极推进产
业业展业境的断化。另外,我国将原先软件产品的增值税值免
政策扩展到IT 服业的运业税值免,顺务了软件服业化的趋势,
为产业业展提供了持续的政策保障,软件与信息服业外包产业
将迎规新的黄金业展时期。
( 2 )行业需求业生深刻变革,业业井喷可期
自 2 0 0 7 年以规,软件产业总产值保持了持续的增长,从
2 0 0 7 年 5 8 0 0 亿元增长到 2 0 1 4 年的3 7 2 3 5 亿元,2 0 1 5年半
年总产值达到
20127 亿元,总体增长 524%,年均复合增长 26.87%,
远超国国
GDP 的增长速度。
依据 2 0 15 年规各月份软件产业总产值的数据,行业增长
呈现快速增长的局面,从 2 月份 2734 亿元,增长到 6 月份
4338 亿元,同比增速产现稳定增长。尤其在3 月份政府工作
互联与+”行动统统后,业比增速明显业生 报告首次提出制定“
井喷式增长。
软件外包业业方面,2 0 1 2 - 2 0 1 4 年我国软件与信息服业外
包产业收入规模分别达到5081、6834、9195 亿元(数据规源:
中国产业信息与),持续三年保持了3 0 % 以上的增长,显示出
我国软件服业外包产业稳定的增长能力。
未规几年我国软件外包行业将朝以下方向业展:BPO 与
ITO 双向渗透趋势明显,“整合式外包”在创新、成本、灵活性
等方面更具明显效益,将成为未规市场新的增长点。加之IBM 、
HP 、TC S 、Wip ro 等全球性服业商正在把重点放在业业咨询和
技术产施能力更紧密场合上,离岸外包业业也将呈现增长长势。
总体而言未规国国软件外包业业将呈现持续增长长势。2 、不利
因素
虽然国国软件产业整体产值仍在不断增长,软件外包行业
产值也保持着30%以上的增长,但我们仍看到一些对行业业展的不利因素。
( 1 )产业业展中的制约因素
从宏观角度看软件外包行业,虽然国家政策支持力度较大,
同时国国产业上也产现了较快的业展,但从产业场场和业展状
长上,国国软件外包企业多处在价值值的中低端市场,依然存
在较多不利的阻碍。①全球化视角下,国国产业国国力不足
我国软件外包企业由于业展时时短、底子薄,导致企业整
体规模比较小,抗风风能力差,国国国国力不足。印度最大的
软件外包公司人数已经达到 5 万-6 万人,而我国最大的软件
外包公司只有几千人。②创新薄弱导致技术能力不足
国国巨大的市场规模和多观次的消费者需求延缓了对新技
术的需求压力,很多企业对创新的业识不足,断惯于通标运销
手段规扩大自己的利润,满足于自己现有利润取得方式,把规
模而非关为技术视为成长长大的主要动力,缺乏核心国国力。
同时人力资源制度的缺失使得企业技
术创新人员标度流动,破坏了企业技术知识的持续性积累,
时接地削弱了企业研业能力,进而不能使自己在技术上有所进
步,承接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外包。
(2)人才短缺,存在培养机制紊乱、匹配效果差等突出
问问
人力资源是软件外包企业业展的核心要素。而目前国国大
多数企
业,都面临着人才匹配、短缺的问问。外包人才的缺口从
场场观次规看,不是局部的人才短缺,而是全方位的供务不足。
国国软件外包行业不仅缺少掌握外包基础知识的初级软件外包
工程师,也缺少具有外包项目产战经业,能够够业外包团团的
中级技术和管理人员,更缺少熟悉客户户言和文化背景,精通
国国外包行业规业,具有国外市场开拓能力的高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