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一轮复习)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考情分析

1 考纲说明:分析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 考查形式:①结合能源基地区域图,考查能源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②结合新能源开发,考查新能源的特点、变化特征以及开发条件评价。

3 考题预测:结合“一带一路”来分析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复习目标

1 识记:鲁尔区和山西能源基地的区位优势;

2 理解:鲁尔区和综合整治的措施和山西能源基地建设;

3 应用:学会对一个地区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内容和方法,学会判读能源结构统计图。

预习案

一、知识整合

本节复习需要用到的知识:鲁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一节 ;必修二第三单元第二节 ;必修三第二单元 。 问题提纲

①写出鲁尔区的区位优势(五点)

②鲁尔区的产业结构

③资源型区域发展过程中面临哪些问题?(3个)

④资源型区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所采取的对策是什么?

⑤山西能源开发的优越条件

(1)煤炭资源丰富, 条件好;(2) 广阔;(3)位置适中, 便利。

⑥山西煤炭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

(1)煤炭 能力不足;(2)受所处 的影响,不利于晋煤外运;(3) 短缺。

二、自主练习

1. 下列关于鲁尔区水陆交通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 B. 伏尔加河、多瑙河流经本区

C. 莱茵河鲁尔区段航运繁忙,运量的一半是煤炭 D. 只有天然河流没有人工河流

2. 下列关于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鲁尔区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②鲁尔区的水资源和铁矿资源都十分丰富

③丰富的煤炭资源是鲁尔工业区发展的基础④鲁尔区的航运极为发达,但不能直通海洋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德国鲁尔区衰落的的主要原因中,不属于世界工业发展形势影响的是( )

A. 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冲击 B. 钢铁生产总量过剩 C. 煤炭能源地位下降 D. 生产结构较为单一

4.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的具体表现是:①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②改造煤炭、钢铁工业;③新兴工业以中小企业为主;④煤炭和钢铁企业数量减少,规模扩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 .②③④ D.①②④

5. 与鲁尔区兴起的时间不同,但布局方式相同的是

A.上海宝钢 B.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

C. 意大利塔兰托钢铁工业基地 D. 鞍山、本溪钢铁工业基地

6. 和鲁尔区相比,山西省较匮乏的自然资源是

A.水资源 B.铁矿石 C.水陆交通 D. 煤炭资源

7. 山西比鲁尔区欠缺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 )

A .广阔的市场 B. 政府的支持 C. 劳动力数量 D. 便捷的交通

【2016·浙江卷】

材料一 图l 为我国西南部分地区略图。

8. 说明甲所在区域水能资源开发的有利与不利条件。(10分)

课中案

考点一 某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条件评价

【思考与探究】 (2014浙江卷第36题第一问)

北海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气产地。简述北海油气田开采的有利和不利条件。(10分)

【变式训练】芝加哥是美国五大湖区最大的城市,其位置见下图。1848年修通联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运河,随后兴建铁路并形成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这段时期,芝加哥工业主要有农产品加工、农具、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1890年,芝加哥人口达到100万。20世纪上半叶,芝加哥发展以钢铁为主导的重工业,并成为20世纪美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

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 ( )

A .良好的工业基础 B .便捷的交通运输 C .充足的劳动力

D .丰富的原料和燃料

考点二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加快能源开发,是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下图为“煤变油生产流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目前,我国正在内蒙古自治区启动“煤变油”工程,其布局的主要理由是 ( )

A.当地石油资源短缺 B.煤炭资源丰富 C .科技力量雄厚 D.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

2.从图示信息看,内蒙古自治区实施“煤变油”工程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

A.工艺流程复杂 B.环境污染严重 C.水资源短缺 D.消费市场狭小

【变式训练1】2002年,我国沙钢集团成功收购鲁尔区某钢铁厂的全套设备,运回重新装组后再度营运生产,由此逐步跻身世界最具竞争力钢铁企业行列。据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3.沙钢集团为实现其可持续发展而采取措施中,叙述合理的是( )

A .使用清洁能源,就近开发长江水能资源B .改善基础设施,建立发达的交通运输网

C .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电子装配产业D .强化管理,推进节能减排循环利用工程

【变式训练2】

2016年9月26日~29日,中国(太原) 国际煤炭与能源新产业博览会在山西太原召开,我国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本届大会的议题之一。据此回答:

4. 目前我国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这包括( )

①资源回收率低 ②转换和消耗效率低 ③煤炭勘探大大超过开采步伐

④煤炭生产、转换和消费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增速快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 下列措施不利于我国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是( )

A. 增加原煤的开采数量,提高经济效益 B. 加大煤炭的加工转换,提高附加值

C. 促进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 D. 缓解煤炭生产和利用导致的环境问题

考点三 能源结构统计图的判读

下图是2014年河北、甘肃、四川、黑龙江四省能源生产结构图。读图回答(1)~(2)题。

(1)与四省能源生产结构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 .以可再生能源为主 B .清洁能源的比重大 C.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 D .有利于降低酸雨危害

(2)制约①省进一步开发水能的地理条件,正确的是 ( ) 。

A .水能资源蕴藏量小 B.水能资源分布分散

C .水能富集地人口分布稀疏 D.水能富集地地质条件复杂

【变式训练】

读我国2000年与2007年能源消费结构图,回答1~2题。

1. 通过两图的对比,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我国石油的消费量在减少 B. 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在增加

C.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不尽合理 D. 洁净能源的比重在上升

2.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对山西能源基地的影响表现为( )

A. 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 B.提供了便利的交通运输

C. 提高了煤炭的开采水平 D. 提高了煤炭的经济效益

课堂总结

1.区域优势资源(如能源、矿产资源) 开发条件评价的内容

区域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和方向由区域能源开发条件所决定,具体如下所示

2.区域优势资源开发分析思路

3. 能源结构统计图的判读方法

①弄清纵横坐标各自代表的含义②然后分析每种能源的消费构成状况③最后得出结论

注意:①数量与比重的区别②既要进行横向比较,也要进行纵向比较。

当堂检测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问题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据此回答1-2题。

1. 中国在“十二五”规划及同步编制的《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了“煤为基础、多元发展”的战略。目前中国的能源结构仍以煤为基础,主要是因为( )

A .矿物能源中,中国的煤炭资源尤为丰富 B .煤炭作为能源开发利用比石油更方便

C .煤炭的热值比石油高 D .燃煤不会污染大气环境

2. “加快发展核电、可再生能源和大力发展水电”是“十二五”规划“多元战略”的主要内容。关于下列地区,应重点发展的能源,叙述正确的是( )

A. 新疆、内蒙古西北地区应大力发展水能 B .青藏高原地区和甘、新地区应大力发展生物能

C. 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应大力发展太阳能 D. 东南沿海工业发达地区应重点发展核能

读2011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图,回答(3)~(4)题。

3. 与2005年相比,我国2011年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增幅最大的是( )

A .煤炭 B .石油 C .天然气 D .水电

4. 下列关于2011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天然气取代煤炭,成为我国最主要消费能源 B .核电的消费总量与2005年基本持平

C .水电所占比重有所增加 D .可再生能源的消费量大幅度下降

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丰富,区域内的重庆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下图为重庆市1999~2008年主要能源消费量变化和单位GDP 能耗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

5. 判断重庆市能源消费总量变化和单位GDP 能耗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单位GDP 能耗变化的主要原因。

课后练习

[2012·江苏卷] 下图是1990—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与GDP 增长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能源消费与GDP 的增长特点是( )

A .单位GDP 能源消费2002年最低 B.能源消费量2007年开始下降

C .能源消费与GDP 的年均增速相同 D.单位GDP 能源消费呈下降趋势

2.能源与GDP 增长的关系是( )

A .能源消费增长会减缓GDP 增长 B.GDP 增长速度取决于地区能源储量大小

C .GDP 增长是影响能源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 D.我国能源丰富,可以满足GDP 高速增长的需要

(2012·浙江高考)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2011年11月4日,我国首个

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在酒泉启动建设。该地建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有

① 可利用周围未利用土地

② ②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

③人口众多,经济发达

④能源短缺,需求量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材料二:近年来,世界上越来越重视风电发展,我国已把风力发电作为新能源开发的重点,并制定了长期发展计划,在十几个省区规划建设风电场,其中上海、福建和内蒙古等地是重点开发地区。

(1)概括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变化情况。(4分)

(2)试分析我国将上海、福建和内蒙古等地作为风力发电重点开发地区的原因。(10分)

7 读我国石油进口部分通道示意图和甲、乙两地气候

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1)“新月沃土”是指两河流域及其附近一连串的肥沃

土地,因其在地图上好像一弯新月而得名。这片沃土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易产生的环境问题是______和

________。(4分)

(2)分析甲、乙两地气候特点的差异及6~8月降水少

的共同原因。(6分)

(3)我国西南油气进口通道与海上油气进口通道相

比 ,优势有哪些?(6分)

(4)为确保我国能源安全,除实现能源进口的多元化外,从能源开发利用的角度分析,还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考情分析

1 考纲说明:分析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 考查形式:①结合能源基地区域图,考查能源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②结合新能源开发,考查新能源的特点、变化特征以及开发条件评价。

3 考题预测:结合“一带一路”来分析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复习目标

1 识记:鲁尔区和山西能源基地的区位优势;

2 理解:鲁尔区和综合整治的措施和山西能源基地建设;

3 应用:学会对一个地区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内容和方法,学会判读能源结构统计图。

预习案

一、知识整合

本节复习需要用到的知识:鲁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一节 ;必修二第三单元第二节 ;必修三第二单元 。 问题提纲

①写出鲁尔区的区位优势(五点)

②鲁尔区的产业结构

③资源型区域发展过程中面临哪些问题?(3个)

④资源型区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所采取的对策是什么?

⑤山西能源开发的优越条件

(1)煤炭资源丰富, 条件好;(2) 广阔;(3)位置适中, 便利。

⑥山西煤炭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

(1)煤炭 能力不足;(2)受所处 的影响,不利于晋煤外运;(3) 短缺。

二、自主练习

1. 下列关于鲁尔区水陆交通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 B. 伏尔加河、多瑙河流经本区

C. 莱茵河鲁尔区段航运繁忙,运量的一半是煤炭 D. 只有天然河流没有人工河流

2. 下列关于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鲁尔区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②鲁尔区的水资源和铁矿资源都十分丰富

③丰富的煤炭资源是鲁尔工业区发展的基础④鲁尔区的航运极为发达,但不能直通海洋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德国鲁尔区衰落的的主要原因中,不属于世界工业发展形势影响的是( )

A. 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冲击 B. 钢铁生产总量过剩 C. 煤炭能源地位下降 D. 生产结构较为单一

4.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的具体表现是:①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②改造煤炭、钢铁工业;③新兴工业以中小企业为主;④煤炭和钢铁企业数量减少,规模扩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 .②③④ D.①②④

5. 与鲁尔区兴起的时间不同,但布局方式相同的是

A.上海宝钢 B.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

C. 意大利塔兰托钢铁工业基地 D. 鞍山、本溪钢铁工业基地

6. 和鲁尔区相比,山西省较匮乏的自然资源是

A.水资源 B.铁矿石 C.水陆交通 D. 煤炭资源

7. 山西比鲁尔区欠缺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 )

A .广阔的市场 B. 政府的支持 C. 劳动力数量 D. 便捷的交通

【2016·浙江卷】

材料一 图l 为我国西南部分地区略图。

8. 说明甲所在区域水能资源开发的有利与不利条件。(10分)

课中案

考点一 某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条件评价

【思考与探究】 (2014浙江卷第36题第一问)

北海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气产地。简述北海油气田开采的有利和不利条件。(10分)

【变式训练】芝加哥是美国五大湖区最大的城市,其位置见下图。1848年修通联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运河,随后兴建铁路并形成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这段时期,芝加哥工业主要有农产品加工、农具、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1890年,芝加哥人口达到100万。20世纪上半叶,芝加哥发展以钢铁为主导的重工业,并成为20世纪美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

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 ( )

A .良好的工业基础 B .便捷的交通运输 C .充足的劳动力

D .丰富的原料和燃料

考点二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加快能源开发,是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下图为“煤变油生产流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目前,我国正在内蒙古自治区启动“煤变油”工程,其布局的主要理由是 ( )

A.当地石油资源短缺 B.煤炭资源丰富 C .科技力量雄厚 D.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

2.从图示信息看,内蒙古自治区实施“煤变油”工程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

A.工艺流程复杂 B.环境污染严重 C.水资源短缺 D.消费市场狭小

【变式训练1】2002年,我国沙钢集团成功收购鲁尔区某钢铁厂的全套设备,运回重新装组后再度营运生产,由此逐步跻身世界最具竞争力钢铁企业行列。据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3.沙钢集团为实现其可持续发展而采取措施中,叙述合理的是( )

A .使用清洁能源,就近开发长江水能资源B .改善基础设施,建立发达的交通运输网

C .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电子装配产业D .强化管理,推进节能减排循环利用工程

【变式训练2】

2016年9月26日~29日,中国(太原) 国际煤炭与能源新产业博览会在山西太原召开,我国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本届大会的议题之一。据此回答:

4. 目前我国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这包括( )

①资源回收率低 ②转换和消耗效率低 ③煤炭勘探大大超过开采步伐

④煤炭生产、转换和消费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增速快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 下列措施不利于我国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是( )

A. 增加原煤的开采数量,提高经济效益 B. 加大煤炭的加工转换,提高附加值

C. 促进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 D. 缓解煤炭生产和利用导致的环境问题

考点三 能源结构统计图的判读

下图是2014年河北、甘肃、四川、黑龙江四省能源生产结构图。读图回答(1)~(2)题。

(1)与四省能源生产结构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 .以可再生能源为主 B .清洁能源的比重大 C.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 D .有利于降低酸雨危害

(2)制约①省进一步开发水能的地理条件,正确的是 ( ) 。

A .水能资源蕴藏量小 B.水能资源分布分散

C .水能富集地人口分布稀疏 D.水能富集地地质条件复杂

【变式训练】

读我国2000年与2007年能源消费结构图,回答1~2题。

1. 通过两图的对比,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我国石油的消费量在减少 B. 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在增加

C.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不尽合理 D. 洁净能源的比重在上升

2.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对山西能源基地的影响表现为( )

A. 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 B.提供了便利的交通运输

C. 提高了煤炭的开采水平 D. 提高了煤炭的经济效益

课堂总结

1.区域优势资源(如能源、矿产资源) 开发条件评价的内容

区域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和方向由区域能源开发条件所决定,具体如下所示

2.区域优势资源开发分析思路

3. 能源结构统计图的判读方法

①弄清纵横坐标各自代表的含义②然后分析每种能源的消费构成状况③最后得出结论

注意:①数量与比重的区别②既要进行横向比较,也要进行纵向比较。

当堂检测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问题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据此回答1-2题。

1. 中国在“十二五”规划及同步编制的《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了“煤为基础、多元发展”的战略。目前中国的能源结构仍以煤为基础,主要是因为( )

A .矿物能源中,中国的煤炭资源尤为丰富 B .煤炭作为能源开发利用比石油更方便

C .煤炭的热值比石油高 D .燃煤不会污染大气环境

2. “加快发展核电、可再生能源和大力发展水电”是“十二五”规划“多元战略”的主要内容。关于下列地区,应重点发展的能源,叙述正确的是( )

A. 新疆、内蒙古西北地区应大力发展水能 B .青藏高原地区和甘、新地区应大力发展生物能

C. 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应大力发展太阳能 D. 东南沿海工业发达地区应重点发展核能

读2011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图,回答(3)~(4)题。

3. 与2005年相比,我国2011年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增幅最大的是( )

A .煤炭 B .石油 C .天然气 D .水电

4. 下列关于2011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天然气取代煤炭,成为我国最主要消费能源 B .核电的消费总量与2005年基本持平

C .水电所占比重有所增加 D .可再生能源的消费量大幅度下降

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丰富,区域内的重庆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下图为重庆市1999~2008年主要能源消费量变化和单位GDP 能耗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

5. 判断重庆市能源消费总量变化和单位GDP 能耗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单位GDP 能耗变化的主要原因。

课后练习

[2012·江苏卷] 下图是1990—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与GDP 增长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能源消费与GDP 的增长特点是( )

A .单位GDP 能源消费2002年最低 B.能源消费量2007年开始下降

C .能源消费与GDP 的年均增速相同 D.单位GDP 能源消费呈下降趋势

2.能源与GDP 增长的关系是( )

A .能源消费增长会减缓GDP 增长 B.GDP 增长速度取决于地区能源储量大小

C .GDP 增长是影响能源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 D.我国能源丰富,可以满足GDP 高速增长的需要

(2012·浙江高考)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2011年11月4日,我国首个

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在酒泉启动建设。该地建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有

① 可利用周围未利用土地

② ②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

③人口众多,经济发达

④能源短缺,需求量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材料二:近年来,世界上越来越重视风电发展,我国已把风力发电作为新能源开发的重点,并制定了长期发展计划,在十几个省区规划建设风电场,其中上海、福建和内蒙古等地是重点开发地区。

(1)概括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变化情况。(4分)

(2)试分析我国将上海、福建和内蒙古等地作为风力发电重点开发地区的原因。(10分)

7 读我国石油进口部分通道示意图和甲、乙两地气候

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1)“新月沃土”是指两河流域及其附近一连串的肥沃

土地,因其在地图上好像一弯新月而得名。这片沃土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易产生的环境问题是______和

________。(4分)

(2)分析甲、乙两地气候特点的差异及6~8月降水少

的共同原因。(6分)

(3)我国西南油气进口通道与海上油气进口通道相

比 ,优势有哪些?(6分)

(4)为确保我国能源安全,除实现能源进口的多元化外,从能源开发利用的角度分析,还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相关内容

  • [与名师对话]2017年地理高考一轮复习课时跟踪训练35 Word版含解析
  • A. 一.选择题 课时跟踪训练(三十五) (2015·广州一模) 我国资源丰富,种类齐全,但主要的能源资源的整体分布状况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地理格局不相适应.为更好地利用我国现有资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先后制订了若干跨区域资源调配方案.读下面的我国部分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示意图,回答1-3题. 1 ...

  • 高三学法指导
  • 高三地理复习策略 第一轮 复习 (2014年8月---2015年1月)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是夯实基础,培养能力的关键时期,务必掌握好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的思维过程和基本的地理素养,而这些基础的复习应以教材为载体.在紧抓教材.巩固知识的同时,对地理科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同时配以单元训 ...

  • 必修三地理复习笔记
  •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1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区域是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区域界线有的是明确的,有的具有过渡性质.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

  • 地理高考复习方法
  • 地理高考复习方法 进入高三以后,大家关心最多的就是采用什么样的复习方法才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或者尽量靠近既定目标?在这里我们给考生推荐的是三轮复习法. 三轮复习法中把高三的复习时间大致分为三段,每段时间里的复习目的各有侧重,时间长短也各不相同. 第一轮复习从八月中到三月初,主要目的是基础能力过关 ...

  • 2014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单元卷 世界主要国家
  • 2014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单元卷区 世界主要国家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全球米贵"令粮食安全危机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为缓解粮食安全危机,不少国家走上了海外屯田之路.日本早就积极开发海外粮库,现在海外屯田的面积已是国内耕地 ...

  • 高三地理备考策略
  • 高三地理备考策略 一.山东高考试题特点分析 下面将山东省近五年(2007-2011年)的高考地理试题进行分析,以探究试题特征和命题规律. 1. 试卷结构及分值 地理试卷由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两部分组成.客观性试题包括8个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32分:主观性试题由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组成,知识考查 ...

  •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复习
  • 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 结合实例,分析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 鲁尔区发展的区位优势 (1)丰富的煤炭资源 (2)离铁矿区较近 (3)充沛的水源 (4)便捷的水陆交通 (5)广阔的市场 2. 鲁尔区主要的工业部门: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电力 3. 鲁尔区衰落的 ...

  • 地理高考研讨会学习心得
  • 面向实战 决胜细节 ---2016届高考二.三轮复习策略 不同轮次复习的作用与价值 (1)教师讲评中注重向学生展示审取文字材料和图表的思维过程. (2)综合信息,抓命题主线,主线往往体现了命题意图: (3)注重图文结合和图文转换. (4)培养提取隐性信息的意识 第一轮:抓基础:系统复习所学知识,然后 ...

  • 高中地理区位因素归纳
  • 高中地理区位因素归纳 (2011-07-26 11:29:36)转载▼ 标签: 高考 区位分析 文化 分类: 知识点分析 一.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1. 自然因素 地形:由地图判读出:地形为平原或三角洲,或地势低平或地形平坦开阔 数量:地广人稀土地广阔,土地租金低 气候:由地图判读出:是×气候,(雨热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