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论文

公共经济学概论论文

题目 中国公共投资与经济结构转型

学生姓名 学号:

教师姓名: 郑备军

上课时间 周三第11-13节

作业完成时间_ 2013年4月21日___

摘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飞速发展的经济奇迹。然而,过去的三十年里,中国经济的立足点多在于电力设施、交通道路、水利设施等公共产品的投资,这些公共投资无疑起到了火车头的拉动作用。但从近年的情况看,中国经济的驱动力渐趋疲软,公共投资不能再充当可以持续的经济增长点。最近国内专业人士的讨论声中,中国经济如何从投资型经济转型为内需拉动型经济,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本文将简单介绍公共投资在中国当前经济中的现状以及如何在转型中转变方向。

关键词:公共投资 中国经济 经济转型 产业

一、 中国经济领域的公共投资现状

过去的二十余年中,拉动中国经济的有三驾马车,分别是出口、投资、消费,如今都已经渐渐无力。其中,投资手段作为中国政府可以调节市场的一只手,在过去拉动经济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近年来这种手段的不合理使用却往往起到了相反的效果,导致了产业结构更加扭曲,而平凡老百姓往往成为这悲剧的买单者。

中国经济发展了三十余年,在全球产业链条上,中国仍然位于低技术末端。就投资比例而言,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占比只有10%左右,但就已有的技术和潜力而言,中国没有优势。[1]以新能源中的太阳能产业为例,全球有46个国家将其作为未来新兴产业的支柱,而中国绝大多数省市,现在也都将其作为未来重点产业,这么做极易导致产业的同质化,其后果可以从这两年上演的中国光伏产业的巨大悲剧中看出来。过去十年,由于欧洲国家为了提倡新能源而出台了补贴政策,光伏产业随即成为了具有光明前景的产业。

为了迎合这一需求,国家以及各个地方政府纷纷给光伏产业提供优惠政策,至少有一半中国城市将光伏产业定为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然而在高歌猛进黄金十年之后,直到去年,光伏产能已过剩97%,今年则有90%的光伏企业宣告停产,全国龙头企业尚德公司宣布破产重整,整个产业全线溃败。[2]

2009年政府投入了5万亿刺激经济,让政府如愿以偿地实现了全年“保八”的增长目标,但代价着实不菲,包括:投资消费比例更加失衡、产能过剩更为突出、单位能耗不降反升、节能减排任务加重、经济结构调整难有进展。一些经济领域出现“国进民退”,收入分配不公加剧、经济增长后劲不足等现象。[3]

最大的“后遗症”当属中国经济货币化程度进一步提高,重新攀升到180%以上的历史高位,由此引起资产高度泡沫化与明显的通货膨胀。上述所有问题,均已成为当中国经济中最为重要和紧迫的全局性问题,已经引发一系列社会矛盾。[4]

2009年过后,无论是银行业者还是经济学界,大都已经认识到,这样依靠大规模的政府投资及巨额放贷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是不可持续的。长此以往,不仅经济运行难以良性循环,银行也体系也将崩溃。

只要检视中国历来的政府投资,就明白这种投资处处是漏斗,很多资金在中途就不明不白地沉淀下去。按照中国惯例,公共投资的寻租成本一般在20%-30%左右,官员利用权力上下其手,贪腐严重,这亦是中国公共工程多成“豆腐渣”的主要原因。

随着中国政治环境越来越不稳定,“裸官”已经成为官场为自己家庭购买未来保险的主要方式,官场腐败也变得越来越穷凶极恶。以湖南这个中等经济水平的省份来说,在2009-2011年期间,该省高速公路投资每年都有100多亿被大大小小的贪官瓜分。腐败并非湖南特产,而是中国的政治之癌。由此可见,自2009年以来政府主导的5万亿投资和地方政府银行配套的10余万亿投资,其中的20-30%其实已经流入了大大小小的贪官以及各类代理人的口袋。[5]

如此巨额的贪腐资金流向了何处?一部分通过洗钱已存入银行或转移到境外,绝大部分都流入了疯狂的房地产市场,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房地产财富。有人估计,从地方到中央,几乎8成以上职权部门官员及其家属直接参与到房地产业之中。在中国各地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及项目中,许多政府官员及家属从中占股分红,形成了一个庞大且复杂的利益集团。2008-2011上半年期间,中国房地产销售总额保守估计在15万亿左右,其中通过银行提供个人按揭贷款不到3万亿。也就是说,中国人花了十几万亿的自有资金用于购房,其中至少有一半购房资金来源于染指公共投资的腐败官员。[6]

中国民众得到什么?2009年5万亿政府疯狂投资过后,中国民众得到的是更重的税负,持续的高通胀与世界上最昂贵的房价。2012年4万亿政府投资过后,也出现了遍地狼藉的同样结局。

二、 经济转型中公共投资如何转变方向

投资还是消费?这是目前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争论热点,大多数认为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产能过剩,所以,首要任务是扩大内需,但是,也

有人认为中国经济再增长依然得靠投资,因为投资可以提高生产率,拉动就业,提升工资,最终推动消费,如果单纯靠消费,会导致经济增长的停滞,对此看一下美国和西方国家就可以知道。那么,中国经济到底应该靠什么呢?事实上,投资与消费的关系是互动的,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前提,消费则是投资与增长的目的,良性的经济发展取决于如何在投资与消费之间建立一种平衡与互动的关系。对于目前中国来讲,投资依然是经济增长的前提,问题关键在于投资什么? 以前提到刺激经济,往往就想到钢铁、化工等项目,造路修桥盖机场。其实,治理山川河流、提高空气质量等也是拉动经济、激发内需的方式。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不能重复,应该改变发展思维,要充分考虑低质量发展带来的环境成本,从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公共需求中寻找新增长点。其实治理环境也是生产力。研究显示,治理污染的环保投入对拉动经济能起到明显效果。举个例子,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初通过空气清洁法后,开始持续治理大气和环境污染,后来的一项测算显示,当时治理污染的环保投入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4%,治污本身就是通过共同投资刺激内需,因为治污工程能刺激更多投资和培育相关产业,还能在技术创新上提供动力。教育、医疗也应是拉动内需的领域。以日本学校为例,日本中小学教学设备非常先进,几乎所有学校教学都配备先进的电视、电脑、投影仪等教学仪器。现在中国不少电子电器厂家产能过剩。换个思维,是不是可以通过加大在教育领域的公共投入,由政府采购来消化这些产能,这能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从提高未来劳动力素质看,这也是一种长远投资。医疗方面也是如此,加大对医疗设施的投入也是一种利国利民的公共投资。

30年前,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贫穷,所以改革方向是经济发展,30年后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民生,所以改革方向应该是民生发展,政府投资民生,无疑能够化解中国目前面临的内忧。首先,政府投资民生,可以为投资找到新的增长点,之前中国投资集中于铁路,那么,如果现在转向投资学校,医院,保障性租房,建设养老院等,不仅能够继续拉动投资,而且能够改善民生的硬件环境。其次,政府投资民生,可以将百姓从房地产,医疗,教育三座大山中解放出来,释放和拉动内需,提升幸福指数。政府投资民生不仅仅指硬件的投入,更主要指保障民生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包括全民免费医疗,免费教育,免费或廉价住房,以及政府承担社会保障等等,政府应该是最大的慈善机构,中国发展方向应该是福利型国家。其三,内需的扩大,能够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没有内需,显然这一转型是不可能的,在这方面,中国叫得响,但是做得少,已经失去很多时间。同时从政治意义上讲,政府投资民生,可以化解社会贫富不均现象,化解日趋激化的社会矛盾,有助于建立和谐社会。最后,投资民生,可以使中国避免和跨越中等国家收入陷阱,从目前的国富民穷发展为民富国强。所以,投资民生,改善民生应该是中国经济的下一个增长点,同时也应该是中国改革的下一个切入点。

参考文献: [1] 、[3] 何清涟,《中国公共投资的悲剧》

[2]中国光伏产业网

[4]新华网,《亚行学者认为中国应转变公共投资惯性》

[5]鲍盛刚,《中国经济应该投资什么?》

[6]尼古拉斯-拉迪,《中国储蓄——投资状况》

公共经济学概论论文

题目 中国公共投资与经济结构转型

学生姓名 学号:

教师姓名: 郑备军

上课时间 周三第11-13节

作业完成时间_ 2013年4月21日___

摘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飞速发展的经济奇迹。然而,过去的三十年里,中国经济的立足点多在于电力设施、交通道路、水利设施等公共产品的投资,这些公共投资无疑起到了火车头的拉动作用。但从近年的情况看,中国经济的驱动力渐趋疲软,公共投资不能再充当可以持续的经济增长点。最近国内专业人士的讨论声中,中国经济如何从投资型经济转型为内需拉动型经济,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本文将简单介绍公共投资在中国当前经济中的现状以及如何在转型中转变方向。

关键词:公共投资 中国经济 经济转型 产业

一、 中国经济领域的公共投资现状

过去的二十余年中,拉动中国经济的有三驾马车,分别是出口、投资、消费,如今都已经渐渐无力。其中,投资手段作为中国政府可以调节市场的一只手,在过去拉动经济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近年来这种手段的不合理使用却往往起到了相反的效果,导致了产业结构更加扭曲,而平凡老百姓往往成为这悲剧的买单者。

中国经济发展了三十余年,在全球产业链条上,中国仍然位于低技术末端。就投资比例而言,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占比只有10%左右,但就已有的技术和潜力而言,中国没有优势。[1]以新能源中的太阳能产业为例,全球有46个国家将其作为未来新兴产业的支柱,而中国绝大多数省市,现在也都将其作为未来重点产业,这么做极易导致产业的同质化,其后果可以从这两年上演的中国光伏产业的巨大悲剧中看出来。过去十年,由于欧洲国家为了提倡新能源而出台了补贴政策,光伏产业随即成为了具有光明前景的产业。

为了迎合这一需求,国家以及各个地方政府纷纷给光伏产业提供优惠政策,至少有一半中国城市将光伏产业定为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然而在高歌猛进黄金十年之后,直到去年,光伏产能已过剩97%,今年则有90%的光伏企业宣告停产,全国龙头企业尚德公司宣布破产重整,整个产业全线溃败。[2]

2009年政府投入了5万亿刺激经济,让政府如愿以偿地实现了全年“保八”的增长目标,但代价着实不菲,包括:投资消费比例更加失衡、产能过剩更为突出、单位能耗不降反升、节能减排任务加重、经济结构调整难有进展。一些经济领域出现“国进民退”,收入分配不公加剧、经济增长后劲不足等现象。[3]

最大的“后遗症”当属中国经济货币化程度进一步提高,重新攀升到180%以上的历史高位,由此引起资产高度泡沫化与明显的通货膨胀。上述所有问题,均已成为当中国经济中最为重要和紧迫的全局性问题,已经引发一系列社会矛盾。[4]

2009年过后,无论是银行业者还是经济学界,大都已经认识到,这样依靠大规模的政府投资及巨额放贷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是不可持续的。长此以往,不仅经济运行难以良性循环,银行也体系也将崩溃。

只要检视中国历来的政府投资,就明白这种投资处处是漏斗,很多资金在中途就不明不白地沉淀下去。按照中国惯例,公共投资的寻租成本一般在20%-30%左右,官员利用权力上下其手,贪腐严重,这亦是中国公共工程多成“豆腐渣”的主要原因。

随着中国政治环境越来越不稳定,“裸官”已经成为官场为自己家庭购买未来保险的主要方式,官场腐败也变得越来越穷凶极恶。以湖南这个中等经济水平的省份来说,在2009-2011年期间,该省高速公路投资每年都有100多亿被大大小小的贪官瓜分。腐败并非湖南特产,而是中国的政治之癌。由此可见,自2009年以来政府主导的5万亿投资和地方政府银行配套的10余万亿投资,其中的20-30%其实已经流入了大大小小的贪官以及各类代理人的口袋。[5]

如此巨额的贪腐资金流向了何处?一部分通过洗钱已存入银行或转移到境外,绝大部分都流入了疯狂的房地产市场,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房地产财富。有人估计,从地方到中央,几乎8成以上职权部门官员及其家属直接参与到房地产业之中。在中国各地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及项目中,许多政府官员及家属从中占股分红,形成了一个庞大且复杂的利益集团。2008-2011上半年期间,中国房地产销售总额保守估计在15万亿左右,其中通过银行提供个人按揭贷款不到3万亿。也就是说,中国人花了十几万亿的自有资金用于购房,其中至少有一半购房资金来源于染指公共投资的腐败官员。[6]

中国民众得到什么?2009年5万亿政府疯狂投资过后,中国民众得到的是更重的税负,持续的高通胀与世界上最昂贵的房价。2012年4万亿政府投资过后,也出现了遍地狼藉的同样结局。

二、 经济转型中公共投资如何转变方向

投资还是消费?这是目前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争论热点,大多数认为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产能过剩,所以,首要任务是扩大内需,但是,也

有人认为中国经济再增长依然得靠投资,因为投资可以提高生产率,拉动就业,提升工资,最终推动消费,如果单纯靠消费,会导致经济增长的停滞,对此看一下美国和西方国家就可以知道。那么,中国经济到底应该靠什么呢?事实上,投资与消费的关系是互动的,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前提,消费则是投资与增长的目的,良性的经济发展取决于如何在投资与消费之间建立一种平衡与互动的关系。对于目前中国来讲,投资依然是经济增长的前提,问题关键在于投资什么? 以前提到刺激经济,往往就想到钢铁、化工等项目,造路修桥盖机场。其实,治理山川河流、提高空气质量等也是拉动经济、激发内需的方式。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不能重复,应该改变发展思维,要充分考虑低质量发展带来的环境成本,从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公共需求中寻找新增长点。其实治理环境也是生产力。研究显示,治理污染的环保投入对拉动经济能起到明显效果。举个例子,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初通过空气清洁法后,开始持续治理大气和环境污染,后来的一项测算显示,当时治理污染的环保投入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4%,治污本身就是通过共同投资刺激内需,因为治污工程能刺激更多投资和培育相关产业,还能在技术创新上提供动力。教育、医疗也应是拉动内需的领域。以日本学校为例,日本中小学教学设备非常先进,几乎所有学校教学都配备先进的电视、电脑、投影仪等教学仪器。现在中国不少电子电器厂家产能过剩。换个思维,是不是可以通过加大在教育领域的公共投入,由政府采购来消化这些产能,这能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从提高未来劳动力素质看,这也是一种长远投资。医疗方面也是如此,加大对医疗设施的投入也是一种利国利民的公共投资。

30年前,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贫穷,所以改革方向是经济发展,30年后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民生,所以改革方向应该是民生发展,政府投资民生,无疑能够化解中国目前面临的内忧。首先,政府投资民生,可以为投资找到新的增长点,之前中国投资集中于铁路,那么,如果现在转向投资学校,医院,保障性租房,建设养老院等,不仅能够继续拉动投资,而且能够改善民生的硬件环境。其次,政府投资民生,可以将百姓从房地产,医疗,教育三座大山中解放出来,释放和拉动内需,提升幸福指数。政府投资民生不仅仅指硬件的投入,更主要指保障民生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包括全民免费医疗,免费教育,免费或廉价住房,以及政府承担社会保障等等,政府应该是最大的慈善机构,中国发展方向应该是福利型国家。其三,内需的扩大,能够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没有内需,显然这一转型是不可能的,在这方面,中国叫得响,但是做得少,已经失去很多时间。同时从政治意义上讲,政府投资民生,可以化解社会贫富不均现象,化解日趋激化的社会矛盾,有助于建立和谐社会。最后,投资民生,可以使中国避免和跨越中等国家收入陷阱,从目前的国富民穷发展为民富国强。所以,投资民生,改善民生应该是中国经济的下一个增长点,同时也应该是中国改革的下一个切入点。

参考文献: [1] 、[3] 何清涟,《中国公共投资的悲剧》

[2]中国光伏产业网

[4]新华网,《亚行学者认为中国应转变公共投资惯性》

[5]鲍盛刚,《中国经济应该投资什么?》

[6]尼古拉斯-拉迪,《中国储蓄——投资状况》


相关内容

  • 行政管理与案例分析论文
  • <行政管理与案例分析> 行政管理与案例分析> 结 课 论 文学校: 学校: 中国地质大学题目: 题目: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问题的研究 姓名: 姓名: 班级: 班级: 学号: 学号: 教师: 教师: 马 强173071 [1**********] 蒲 明 强二零一零 年 一月 研究的背 ...

  • 清华大学攻读公共管理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 攻读公共管理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0年6月23日学位分委员会讨论通过,2010级开始执行) 一.适用学科: 公共管理(Public Management),一级学科,管理学门类,学科代码:120400 本方案适用于以下研究方向: 1. 公共政策 2. 政府管理 3. 国际经济政治与国际组织 ...

  • 浅议公共安全毕业论文
  •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____浅议公共安全问题 指导教师: 站 点: 学 号: 专 业: 年 级: 姓 名: **** 2013 年 7 月 毕业设计(论文)诚信承诺书 本人郑重承诺网络教育 *****专升本专业的毕业论文< 浅议公共安全问题>的主要观点和思想系本 ...

  • 公共经济学论文格式范例
  • HUNAN UNIVERSITY 公共经济学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专业班级: 学院名称: 指导老师: 2011年11月15日房地产调控研究 薛钱伟 S112720XX 行政管理2011级2班 法学院 明燕飞 公共选择理论 摘要:政府购买公共就业服务是政府应对就业问题所采取的 ...

  • 公共管理一级学科(1204)
  • 公共管理一级学科(1204)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公共管理作为现代管理科学四大分支之一,是未来世界和当代中国最有发 展潜力和广阔前途的学科.自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公共管理作为独立的学科在中国出现,中国公共管理科学的发展展示了蓬勃的生命力,公共管理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最大生长点.现根据&l ...

  •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撰写的有关事项
  • 一、毕业论文写作程序 1、确定论文选题:可以从已提供的参考选题中选题,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另外选题。学院根据选题安排老师指导、评分。 2、收集资料:根据选题收集相关文献资料,需要进行调查研究的必须因地制宜搞好调查研究,要尽可能多的积累素材。 3、拟写论文提纲(校外点学生除外):将写好的提纲在xx年7月 ...

  • 南昌大学MPA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范
  • 公共管理硕士(MPA)研究生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学号:研 究 生: 导 师: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 工作单位: 工作单位: 入学时间: 入学时间: 开题时间: 开题时间: 年 年 月 月 日南昌大学 MPA 教育中心制 南昌大学填 报说明一.开题报告中的一至五项必须采用计算机输 ...

  •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 引导语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 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对中国行政改革的影响 2. 新公共服务理论与新公共管理理论比较 3. 新公共管理理论与传统公共行政理论比较 4. ...

  • 甘肃政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规范实施细则
  • 甘肃政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规范实施 细则 为了进一步规范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的具体写作,提高学生毕业论文学术训练格式的规范化,细化学年论文编辑格式,根据<甘肃政公共管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范(甘政院发[2005]82号)>及相关<甘肃政公共管理学院本科毕业 ...

  • 公共事业管理毕业论文题目参考1
  • 公共事业管理毕业论文题目参考1 成功领导者必备的素质??? 城市管理体制改革??? 城市社区发展基本理论 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到"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当前我国政府公共关系现状及发展趋势??? 当前西方新公共管理模式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