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设计: 主备人:胡凤辉 教学内容:17、少年闰土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态度目标 ) : 1.继续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学习分辨课文的详略更好地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2.学会本课 6 个生字、1 个多音字;理解 23 个词语的意思。 3.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1 自然段。 5.了解闰土是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见识丰富的农村少年:感受“我” 。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 感情。 课 型:讲读课 执教者:
课时安排:1 课时 主要教学方法:自主、合作学习
主备人精备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谈话 有这样一位少年,他和我们的年纪相仿,不仅健康、 天真、活泼,而且勇敢、聪明、有本领、见识广。大家想不想认 识他,了解他呢?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闰土”是谁,他和“我”是什么关系? 3、快速默读课文,找出依据。 ( “我”是少爷,闰土是给我家做 工的忙月的儿子。他们是主人和仆人的关系。 ) 二、预习课文 1、小组学习,读准生字的字音,说说书写时应该特别注意的地 方;理解词语;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默读课文,想想“我”和闰土是怎样认识的?他们之间发生 了哪些事情?把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下来。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开火车式朗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字音。 2、利用课件检查学习情况 (1)生字中的特殊部首:拜(手) ;允(厶或儿) ;畜(亠) (2)正音 (3)与生字有关的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组词,巩固生字的 音形义。 3、质疑(可简单写副板书,便于在下面的学习中反馈) 四、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内容 1、过渡语:一般情况下,我们认识、了解一个人的时候,首先 认识和了解这个人的什么呢?(要想认识一个人,先要看他的外
执教者细备
教 学 过 程
貌。 ) 2、闰土长什么样呢?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3、读“他正在厨房里„„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一句 板书: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 4、谁来说说闰土的外貌有什么特点? (1)学生不知从哪说起时,可引导学生做一个小练习:拿铅笔 将“圆脸”的“圆” 、 “小毡帽”的“小”和“颈上套一个明晃晃 的银项圈”一句话轻轻划掉,然后看看他是谁,与他相对照,少 年闰土有什么样的特点。 对比之后,我们知道闰土是一个年少而又天真活泼的孩子。 (2)再仔细读读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看闰土还有什么特点。 如果学生没有新发现,再做一个练习:用铅笔将“紫色的” 划掉,然后换上“苍白的”或“蜡黄的”一类词语,读后说说有 什么体会。 体会出闰土“健康”的特点
,因为他的脸是“紫色的” ,为 什么是紫色的?(在海边瓜地看瓜,在海边捡贝壳、看跳鱼儿, 经风吹日晒变成紫色;闰土是一个“忙月的儿子“,是穷苦人家 的孩子,生活在农村。 ) 5、请一位同学总结闰土具有哪些特点 板书:年少健康天真活泼 五、指导课后思考·练习 4 1、课件出示要求及插图。 2、课件出示摘录的内容。 3、什么是人物的外貌,让学生结合闰土外貌的学习说一说描写 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 4、课件出示范例,让学生自己读、说、评、议。 5、小组同学互相启发,练习说一说自己要描写的人物外貌。 六、理清四件事的顺序 1、提问:闰土和“我“在一起,给“我”讲了哪些事? 2、四人小组学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学生按先后顺序说一说 4、师生评论,调整板书:雪天捕鸟夏日拾贝月夜刺猹潮汛看鱼 设计意图: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抓住一点,重其所重,运 用多种方式,让学生理解“知识丰富” ,避免了面面俱到的分析 讲解。 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 3、用一段话描写一个人的外貌。 第二课时 一、教师简短谈话后,导入新课。 二、教师引导学习“看瓜刺猹”
1、课文中哪几件事重点描写了闰土的动作? (捕鸟,捡贝壳,看瓜刺猹。看跳鱼儿没有写出闰土的动作, 所以这件事不算。 ) 2、在这几件事里,哪件事给你印象最深?为什么? 3、学生畅谈 适时板书:聪明、能干勇敢 4、教师小结:好极了,这一段话最能突出少年闰土聪明、能干、 勇敢的特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谁的脑子里已经浮 现了这样一幅神奇的画面? 5、引导同学们想象第一自然段描述的画面 同学们, 你们想一想: 看瓜刺猹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晚 上) ;当时是什么样的天空, (深蓝的天空) ;什么样的圆月, (金 黄的圆月) ;什么样的西瓜地, (碧绿的西瓜地) ;什么样的银项 圈, (明晃晃的银项圈) 。作者就是抓住了这几种不同色彩的景物 特征,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神奇般的美妙世界,给读者留下了深刻 的印象。 6、自由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读、轻声齐读„„让大家一次 又一次地体会感情。 7、在这样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中, “其中有一个少年” “其”怎 样讲?(那中间,课文中指西瓜地。 ) 8、同学们,作者对三十年前的朋友如此记忆犹新,可见看瓜刺 猹这件事给他的印象是很深的。 现在请同学们把描写少年闰土勇 敢刺猹主要动作的词语找出来。 (1)学生找后回答。 (2)教师板书:听、捏、走、看、刺 9、 “看瓜刺猹”动画演示 (1)再次体会感情 (2)引导背诵
(可以演示动画进行提示) 三、学生自学“捕鸟、捡贝壳”两件事 1、说说“看瓜刺猹”这件事我们是如何学习的? 2、 谁能给大家说说其它两件事, 又表现了少年闰土的什么特点? 3、学生畅谈(先读原文,再谈体会) 4、适时演示“捕鸟”动画,加深理解和体会。 【 (1) 从捕鸟这件事, 也可以看出少年闰土聪明能干的特点。 ( 2) 从这件事,还可以看出闰土知识丰富,他能认识好多鸟,我们却 不然。 (3) 从闰土捡贝壳这件事我们也可以看出闰土知识很丰富, 他知道好多种贝壳的名字。 】 适时板书:见识广扫、支、撒、拉 3、师小结:同学们都谈得很好。大家通过对少年闰土看瓜刺猹、 捡贝壳、捕鸟等事情的学习讨论,对少年闰土动作上的特点领会 得不错,一个海边农村的少年形象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四、学习“父亲允许闰土来管祭器”部分 1、现在同学们想一想,作者和闰土是怎样认识的? 【因为那一年作者家是大祭祀的值年,一个忙月忙不过来,所以
叫他的儿子闰土来管祭器,从此他俩就认识了。 】 2、作者为什么又盼望闰土早点来呢? 【因为他早听说闰土这个名字, 而且知道闰土和他仿佛年纪, 又会装弶捉小鸟雀,想和他玩,所以盼望他早点来。 】 3、 “仿佛”在这里当什么讲?(类似、差不多、相仿、接近) 4 、谁能结合句子再给大家说说作者为什么又盼望闰土早点来 呢?(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作者的父亲答应让闰土来管祭器,作 者非常高兴,因为他早听说闰土这个名字,而且知道闰土年龄和 他差不多,还会装弶捉小鸟雀,所以盼望他早点来。 ) 板书: “我”盼望 五、引导学生学习体会人物的语言 1、现在同学们想一想,课文中讲了少年闰土的几件事?是采用 什么形式讲的?(四件事,对话形式。 )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闰土的语言, “我”的语言及作者的插 说部分用不同的符号在书中划出来。 3、学生默读勾划。 4、谁把闰土的话给大家读读。 5、在闰土讲的这几段话中,你对哪一段话最感兴趣。请在小组 内给同学们讲讲。 6、小组讲。 7、小组讨论结束,请把你最感兴趣的话给大家说说。 8、刚才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们确实感到闰土所讲的这几件事, 都是生长在海滨的农村孩子最熟悉的事, 也是少年儿童生活中的 乐趣。这几件事,生动地显示出少年闰土确实是一个聪明能干、 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 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从小就热爱农村生活 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六、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1、现在集体朗读插叙部分,体会这几段话的意思。 2、 “那时候„„只是无端地„„”
这一段话插在了“我”与闰土 的对话中间有什么作用?“无端”如何讲?两个破折号有什么 用?(说明“我‘知识贫乏,什么也不知道。黑暗的封建教育制 度脱离实际,脱离生活,并非”我“念书不用功。两个破折号的 用法一样,表示注释作用。 ) 3、读第 14、16 自然段 (1)闰土的心中有着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闰土知道这么 多, 那么做为少爷的 “我” 呢? (什么都不知道) 不知道什么呢? 师生对答: 师 生 闰土知道雪天在沙地上如何捕鸟 而“我”却不知道 闰土知道夏天去海边拾贝壳 而“我”不知道海 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 闰土有看瓜刺猹的经历 而“我”不知道西 瓜还有这样危险的经历 闰土会在潮汛来时去看长着两个脚的跳鱼儿 而“我”听也没听
说过还有这样的鱼儿 这许许多多的新鲜事,我从来都不知道。 (2)小组讨论、交流:①“我往常的朋友”是些什么样的 人?(富家子弟)②“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是什 么意思?( “我”和其他富家子弟一样都生活在深宅大院,不能 广泛地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像井底之蛙,见识很少)③这一自 然段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对闰土的佩服,对丰富多 彩的农村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的不满。 ) 板书:羡慕佩服向往 七、学习“分别“部分 过渡:正因为闰土知道得这么多,所以和他在一起的日子 “我”很高兴、快乐。可惜,正月很快过去了,闰土要回家了, 分别的时刻到了,这时, “我”和闰土的心情怎么样?从哪些地 方可以体会出来? 1、自由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以体会(急、躲、托、送) 2、课件演示第二幅插图,想象“我”和闰土是得怎样告别的, 再说一说。 设计意图:在理解“知识丰富”时,从知道得“多”到知道得“详 细” ,再体会“三个不知道” ,从内容到写法,由易到难,剥笋式 地层层展开,并有机地结合重点词句的品味,学生学得扎实;通 过学生反复的读、仔细的找,认真的思,热烈的议,教师穿针引 线,只作适当点拨,使课堂结构动静交替,张弛有度,真正体现 了“以学生为主体” 。 作业设计: 1、模仿闰土外貌的写法,用一段话描写你身边一个人的外貌, 写在作文练习本上。 2、让学生自己谈谈在写人文章的学法上及快速阅读方法上的体 会、收获。 板书设计: 17、少年闰土 稀奇事 反映品质 详写 在雪地捕鸟———聪明能干 管西瓜刺猹———机智勇敢 海边拾贝壳 略写 沙地有跳鱼 见多识广
教案设计: 主备人:胡凤辉 教学内容:17、少年闰土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态度目标 ) : 1.继续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学习分辨课文的详略更好地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2.学会本课 6 个生字、1 个多音字;理解 23 个词语的意思。 3.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1 自然段。 5.了解闰土是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见识丰富的农村少年:感受“我” 。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 感情。 课 型:讲读课 执教者:
课时安排:1 课时 主要教学方法:自主、合作学习
主备人精备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谈话 有这样一位少年,他和我们的年纪相仿,不仅健康、 天真、活泼,而且勇敢、聪明、有本领、见识广。大家想不想认 识他,了解他呢?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闰土”是谁,他和“我”是什么关系? 3、快速默读课文,找出依据。 ( “我”是少爷,闰土是给我家做 工的忙月的儿子。他们是主人和仆人的关系。 ) 二、预习课文 1、小组学习,读准生字的字音,说说书写时应该特别注意的地 方;理解词语;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默读课文,想想“我”和闰土是怎样认识的?他们之间发生 了哪些事情?把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下来。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开火车式朗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字音。 2、利用课件检查学习情况 (1)生字中的特殊部首:拜(手) ;允(厶或儿) ;畜(亠) (2)正音 (3)与生字有关的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组词,巩固生字的 音形义。 3、质疑(可简单写副板书,便于在下面的学习中反馈) 四、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内容 1、过渡语:一般情况下,我们认识、了解一个人的时候,首先 认识和了解这个人的什么呢?(要想认识一个人,先要看他的外
执教者细备
教 学 过 程
貌。 ) 2、闰土长什么样呢?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3、读“他正在厨房里„„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一句 板书: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 4、谁来说说闰土的外貌有什么特点? (1)学生不知从哪说起时,可引导学生做一个小练习:拿铅笔 将“圆脸”的“圆” 、 “小毡帽”的“小”和“颈上套一个明晃晃 的银项圈”一句话轻轻划掉,然后看看他是谁,与他相对照,少 年闰土有什么样的特点。 对比之后,我们知道闰土是一个年少而又天真活泼的孩子。 (2)再仔细读读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看闰土还有什么特点。 如果学生没有新发现,再做一个练习:用铅笔将“紫色的” 划掉,然后换上“苍白的”或“蜡黄的”一类词语,读后说说有 什么体会。 体会出闰土“健康”的特点
,因为他的脸是“紫色的” ,为 什么是紫色的?(在海边瓜地看瓜,在海边捡贝壳、看跳鱼儿, 经风吹日晒变成紫色;闰土是一个“忙月的儿子“,是穷苦人家 的孩子,生活在农村。 ) 5、请一位同学总结闰土具有哪些特点 板书:年少健康天真活泼 五、指导课后思考·练习 4 1、课件出示要求及插图。 2、课件出示摘录的内容。 3、什么是人物的外貌,让学生结合闰土外貌的学习说一说描写 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 4、课件出示范例,让学生自己读、说、评、议。 5、小组同学互相启发,练习说一说自己要描写的人物外貌。 六、理清四件事的顺序 1、提问:闰土和“我“在一起,给“我”讲了哪些事? 2、四人小组学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学生按先后顺序说一说 4、师生评论,调整板书:雪天捕鸟夏日拾贝月夜刺猹潮汛看鱼 设计意图: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抓住一点,重其所重,运 用多种方式,让学生理解“知识丰富” ,避免了面面俱到的分析 讲解。 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 3、用一段话描写一个人的外貌。 第二课时 一、教师简短谈话后,导入新课。 二、教师引导学习“看瓜刺猹”
1、课文中哪几件事重点描写了闰土的动作? (捕鸟,捡贝壳,看瓜刺猹。看跳鱼儿没有写出闰土的动作, 所以这件事不算。 ) 2、在这几件事里,哪件事给你印象最深?为什么? 3、学生畅谈 适时板书:聪明、能干勇敢 4、教师小结:好极了,这一段话最能突出少年闰土聪明、能干、 勇敢的特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谁的脑子里已经浮 现了这样一幅神奇的画面? 5、引导同学们想象第一自然段描述的画面 同学们, 你们想一想: 看瓜刺猹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晚 上) ;当时是什么样的天空, (深蓝的天空) ;什么样的圆月, (金 黄的圆月) ;什么样的西瓜地, (碧绿的西瓜地) ;什么样的银项 圈, (明晃晃的银项圈) 。作者就是抓住了这几种不同色彩的景物 特征,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神奇般的美妙世界,给读者留下了深刻 的印象。 6、自由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读、轻声齐读„„让大家一次 又一次地体会感情。 7、在这样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中, “其中有一个少年” “其”怎 样讲?(那中间,课文中指西瓜地。 ) 8、同学们,作者对三十年前的朋友如此记忆犹新,可见看瓜刺 猹这件事给他的印象是很深的。 现在请同学们把描写少年闰土勇 敢刺猹主要动作的词语找出来。 (1)学生找后回答。 (2)教师板书:听、捏、走、看、刺 9、 “看瓜刺猹”动画演示 (1)再次体会感情 (2)引导背诵
(可以演示动画进行提示) 三、学生自学“捕鸟、捡贝壳”两件事 1、说说“看瓜刺猹”这件事我们是如何学习的? 2、 谁能给大家说说其它两件事, 又表现了少年闰土的什么特点? 3、学生畅谈(先读原文,再谈体会) 4、适时演示“捕鸟”动画,加深理解和体会。 【 (1) 从捕鸟这件事, 也可以看出少年闰土聪明能干的特点。 ( 2) 从这件事,还可以看出闰土知识丰富,他能认识好多鸟,我们却 不然。 (3) 从闰土捡贝壳这件事我们也可以看出闰土知识很丰富, 他知道好多种贝壳的名字。 】 适时板书:见识广扫、支、撒、拉 3、师小结:同学们都谈得很好。大家通过对少年闰土看瓜刺猹、 捡贝壳、捕鸟等事情的学习讨论,对少年闰土动作上的特点领会 得不错,一个海边农村的少年形象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四、学习“父亲允许闰土来管祭器”部分 1、现在同学们想一想,作者和闰土是怎样认识的? 【因为那一年作者家是大祭祀的值年,一个忙月忙不过来,所以
叫他的儿子闰土来管祭器,从此他俩就认识了。 】 2、作者为什么又盼望闰土早点来呢? 【因为他早听说闰土这个名字, 而且知道闰土和他仿佛年纪, 又会装弶捉小鸟雀,想和他玩,所以盼望他早点来。 】 3、 “仿佛”在这里当什么讲?(类似、差不多、相仿、接近) 4 、谁能结合句子再给大家说说作者为什么又盼望闰土早点来 呢?(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作者的父亲答应让闰土来管祭器,作 者非常高兴,因为他早听说闰土这个名字,而且知道闰土年龄和 他差不多,还会装弶捉小鸟雀,所以盼望他早点来。 ) 板书: “我”盼望 五、引导学生学习体会人物的语言 1、现在同学们想一想,课文中讲了少年闰土的几件事?是采用 什么形式讲的?(四件事,对话形式。 )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闰土的语言, “我”的语言及作者的插 说部分用不同的符号在书中划出来。 3、学生默读勾划。 4、谁把闰土的话给大家读读。 5、在闰土讲的这几段话中,你对哪一段话最感兴趣。请在小组 内给同学们讲讲。 6、小组讲。 7、小组讨论结束,请把你最感兴趣的话给大家说说。 8、刚才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们确实感到闰土所讲的这几件事, 都是生长在海滨的农村孩子最熟悉的事, 也是少年儿童生活中的 乐趣。这几件事,生动地显示出少年闰土确实是一个聪明能干、 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 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从小就热爱农村生活 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六、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1、现在集体朗读插叙部分,体会这几段话的意思。 2、 “那时候„„只是无端地„„”
这一段话插在了“我”与闰土 的对话中间有什么作用?“无端”如何讲?两个破折号有什么 用?(说明“我‘知识贫乏,什么也不知道。黑暗的封建教育制 度脱离实际,脱离生活,并非”我“念书不用功。两个破折号的 用法一样,表示注释作用。 ) 3、读第 14、16 自然段 (1)闰土的心中有着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闰土知道这么 多, 那么做为少爷的 “我” 呢? (什么都不知道) 不知道什么呢? 师生对答: 师 生 闰土知道雪天在沙地上如何捕鸟 而“我”却不知道 闰土知道夏天去海边拾贝壳 而“我”不知道海 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 闰土有看瓜刺猹的经历 而“我”不知道西 瓜还有这样危险的经历 闰土会在潮汛来时去看长着两个脚的跳鱼儿 而“我”听也没听
说过还有这样的鱼儿 这许许多多的新鲜事,我从来都不知道。 (2)小组讨论、交流:①“我往常的朋友”是些什么样的 人?(富家子弟)②“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是什 么意思?( “我”和其他富家子弟一样都生活在深宅大院,不能 广泛地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像井底之蛙,见识很少)③这一自 然段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对闰土的佩服,对丰富多 彩的农村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的不满。 ) 板书:羡慕佩服向往 七、学习“分别“部分 过渡:正因为闰土知道得这么多,所以和他在一起的日子 “我”很高兴、快乐。可惜,正月很快过去了,闰土要回家了, 分别的时刻到了,这时, “我”和闰土的心情怎么样?从哪些地 方可以体会出来? 1、自由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以体会(急、躲、托、送) 2、课件演示第二幅插图,想象“我”和闰土是得怎样告别的, 再说一说。 设计意图:在理解“知识丰富”时,从知道得“多”到知道得“详 细” ,再体会“三个不知道” ,从内容到写法,由易到难,剥笋式 地层层展开,并有机地结合重点词句的品味,学生学得扎实;通 过学生反复的读、仔细的找,认真的思,热烈的议,教师穿针引 线,只作适当点拨,使课堂结构动静交替,张弛有度,真正体现 了“以学生为主体” 。 作业设计: 1、模仿闰土外貌的写法,用一段话描写你身边一个人的外貌, 写在作文练习本上。 2、让学生自己谈谈在写人文章的学法上及快速阅读方法上的体 会、收获。 板书设计: 17、少年闰土 稀奇事 反映品质 详写 在雪地捕鸟———聪明能干 管西瓜刺猹———机智勇敢 海边拾贝壳 略写 沙地有跳鱼 见多识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