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中级职称院内评聘管理办法

关于院内护理中级职称评聘管理办法

护理人员职称既是体现其理论知识水平和临床专业技能的重要因素,同时职称层次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护理人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从而影响医院护理工作的内涵和水平,最终决定护理学科的整体发展。为改善目前护理人员队伍职称结构总体偏低的现状,打造一支业务熟练、技术精湛、无私奉献的中级职称护理队伍,提高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质量。制定中级职称管理规定如下。 一、成立院内职称评定考核组 组长:院长

副组长:副院长、护理主任、人力资源主任 成员:护士长

二、护理中级职称申报条件(参照地方中级职称评审条件) 1、基本条件;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医院各种规章制度; (2)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和敬业精神。 2、中级职称具备条件之一;

(1)取得相应专业中专学历,受聘担任护师职务满8年; (2)取得相应专业大专学历,从事护师职务满7年; (3)职得相应专业本科学历,从事护师职务满5年; (4)取得相应专业硕士学位,从事护师职务满3年; (5)取得相应专业博士学位。

3、通过国家护理中级资格考试及英语考试者;

4、任护师以来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一篇以上;或国家级、

省级正规刊物5篇以上;

5、具有较强的带教能力,是科室、或医院指定带教教员;

6、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科知识、技能,每年院内考试85分以上; 7、护师任职以来被评为优秀护士、优秀医务工作者、院内嘉奖一次以上荣誉者;

8、任护师以来年平均晚夜班数量超过80次以上,门急诊科24小时急诊班计数为1。特殊岗位需要不上晚夜班者应有科室申请、护理部审批备案。 9、护士长、护理骨干优先。

10、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参加中级职称申报; (1)医疗事故责任者未满3年; (2)医疗差错责任者未满1年; (3)受到行政处分者在处分期间内; (4)受到病人或其家属投诉不满1年; (5)仿造学历或考试期间有违纪行为未满2年; (6)省人事、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7)从事非专业工作者。 三、考核方法及内容

(一)方法:分述职、测评、理论、操作考核四个方面 1、述职:个人准备述职报告(见附录1);

2、测评:分为专家测评、医务人员(测评表见附录2);按照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测评结果按优秀、良好、一般、差评定,要求被测评人员在良好以上;

3、理论考试:达90以上;(见附录3。高级职称考试题库中的50道题)

4、操作考试:达85以上;(见附录4)

5、晚夜班:任师以来年平均晚夜班数量达80次以上。 四、推行中级职称考聘管理的思路

1、实行评聘分开制度。以往职称的管理是,凡通过国家中级职称考核者,护理人员达到一定年资后一般都能被聘为主管护师,享受各种中级职称福利待遇,这种考聘一体的模式,使得一些不具备中级技术能力的护理人员想尽办法考取职称证书,与医院职称管理的思想背道而驰。为此实行职称评聘分开制度,充分调动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在聘任管理上实行竞争上岗,择优聘任,使符合评审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及时获得了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改善多年沉积的职称结构不合理状态,使非编人员职称工作向着科学化、规范化目标迈进。

2、设定职称考核标准。对中级职称人才按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考核。德,主要是指医德医风考核,要求医护人员要具有良好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考核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形式,通过对病人和工作人员满意度调查广泛征求意见,再结合病人投诉以确保结果。能,主要是护理水平(包括学识水平,业务技能,临床创新等) ,

教学水平(教学效果,完成教学量) ,科研水平(专业论文撰写、参与科研) 等进行客观量化考核。勤,主要是敬业精神,相互之间协作关系,要求医护人员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脚踏实地,辛勤工作;要求医护人员之间具有良好的合作态度和合作能力,工作中能协调各方关系,有适应本岗位工作的组织协调能力。绩,主要是科研成果、学术论文、新技术、新项目、奖惩等情况。从四个方面进行全面考评。 3、完善职称评审工作。为使评审结果更加客观公正,职称评审工作将实行严格公正的考试和科学合理的评审结合的形式,最大限度地保证评审结果的客观和公正。首先资格评审条件必须能客观地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必需达到客观量化标准的要求,把真正优秀的人才选拔出来;其次拟晋升中级职称人员必须参加并通过全国统一的资格考试,必须参加并通过院内对其相应水平和业务素质的考评,从而为准确评价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打下基础。

护理部、人力资源部

附录1

一、需提交的材料 1、个人申请; 2、支部推荐意见;

3、述职报告(内容包括:任职以来主要工作情况、完成大项任务的

需提交的资料

情况、论文及获奖情况); 4、业务技能水平五项内容

(1)实际工作能力;

(2)开展新业务、新技术情况; (3)科研成果等级; (4)发表论文的数量、等级; (5)遵守工作纪律情况及出勤率。 二、提供证件

1、国家中级技术职称合格证书 2、国家中级英语合格书; 3、任期论文; 4、获奖证书;

5、讲课由护理部提供资料。

6

7

关于院内护理中级职称评聘管理办法

护理人员职称既是体现其理论知识水平和临床专业技能的重要因素,同时职称层次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护理人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从而影响医院护理工作的内涵和水平,最终决定护理学科的整体发展。为改善目前护理人员队伍职称结构总体偏低的现状,打造一支业务熟练、技术精湛、无私奉献的中级职称护理队伍,提高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质量。制定中级职称管理规定如下。 一、成立院内职称评定考核组 组长:院长

副组长:副院长、护理主任、人力资源主任 成员:护士长

二、护理中级职称申报条件(参照地方中级职称评审条件) 1、基本条件;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医院各种规章制度; (2)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和敬业精神。 2、中级职称具备条件之一;

(1)取得相应专业中专学历,受聘担任护师职务满8年; (2)取得相应专业大专学历,从事护师职务满7年; (3)职得相应专业本科学历,从事护师职务满5年; (4)取得相应专业硕士学位,从事护师职务满3年; (5)取得相应专业博士学位。

3、通过国家护理中级资格考试及英语考试者;

4、任护师以来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一篇以上;或国家级、

省级正规刊物5篇以上;

5、具有较强的带教能力,是科室、或医院指定带教教员;

6、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科知识、技能,每年院内考试85分以上; 7、护师任职以来被评为优秀护士、优秀医务工作者、院内嘉奖一次以上荣誉者;

8、任护师以来年平均晚夜班数量超过80次以上,门急诊科24小时急诊班计数为1。特殊岗位需要不上晚夜班者应有科室申请、护理部审批备案。 9、护士长、护理骨干优先。

10、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参加中级职称申报; (1)医疗事故责任者未满3年; (2)医疗差错责任者未满1年; (3)受到行政处分者在处分期间内; (4)受到病人或其家属投诉不满1年; (5)仿造学历或考试期间有违纪行为未满2年; (6)省人事、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7)从事非专业工作者。 三、考核方法及内容

(一)方法:分述职、测评、理论、操作考核四个方面 1、述职:个人准备述职报告(见附录1);

2、测评:分为专家测评、医务人员(测评表见附录2);按照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测评结果按优秀、良好、一般、差评定,要求被测评人员在良好以上;

3、理论考试:达90以上;(见附录3。高级职称考试题库中的50道题)

4、操作考试:达85以上;(见附录4)

5、晚夜班:任师以来年平均晚夜班数量达80次以上。 四、推行中级职称考聘管理的思路

1、实行评聘分开制度。以往职称的管理是,凡通过国家中级职称考核者,护理人员达到一定年资后一般都能被聘为主管护师,享受各种中级职称福利待遇,这种考聘一体的模式,使得一些不具备中级技术能力的护理人员想尽办法考取职称证书,与医院职称管理的思想背道而驰。为此实行职称评聘分开制度,充分调动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在聘任管理上实行竞争上岗,择优聘任,使符合评审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及时获得了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改善多年沉积的职称结构不合理状态,使非编人员职称工作向着科学化、规范化目标迈进。

2、设定职称考核标准。对中级职称人才按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考核。德,主要是指医德医风考核,要求医护人员要具有良好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考核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形式,通过对病人和工作人员满意度调查广泛征求意见,再结合病人投诉以确保结果。能,主要是护理水平(包括学识水平,业务技能,临床创新等) ,

教学水平(教学效果,完成教学量) ,科研水平(专业论文撰写、参与科研) 等进行客观量化考核。勤,主要是敬业精神,相互之间协作关系,要求医护人员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脚踏实地,辛勤工作;要求医护人员之间具有良好的合作态度和合作能力,工作中能协调各方关系,有适应本岗位工作的组织协调能力。绩,主要是科研成果、学术论文、新技术、新项目、奖惩等情况。从四个方面进行全面考评。 3、完善职称评审工作。为使评审结果更加客观公正,职称评审工作将实行严格公正的考试和科学合理的评审结合的形式,最大限度地保证评审结果的客观和公正。首先资格评审条件必须能客观地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必需达到客观量化标准的要求,把真正优秀的人才选拔出来;其次拟晋升中级职称人员必须参加并通过全国统一的资格考试,必须参加并通过院内对其相应水平和业务素质的考评,从而为准确评价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打下基础。

护理部、人力资源部

附录1

一、需提交的材料 1、个人申请; 2、支部推荐意见;

3、述职报告(内容包括:任职以来主要工作情况、完成大项任务的

需提交的资料

情况、论文及获奖情况); 4、业务技能水平五项内容

(1)实际工作能力;

(2)开展新业务、新技术情况; (3)科研成果等级; (4)发表论文的数量、等级; (5)遵守工作纪律情况及出勤率。 二、提供证件

1、国家中级技术职称合格证书 2、国家中级英语合格书; 3、任期论文; 4、获奖证书;

5、讲课由护理部提供资料。

6

7


相关内容

  • 市县级医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案
  • *****医院 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我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力度,根据省.市.县的医改精神,结合前几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经验及借鉴好的做法,经研究,决定在我院实施第五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工作.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人才建设与人事分配制度 ...

  • (原资料)示范中医院建设标准
  • 陕西省中医管理局关于开展省级示范中医医院创建工作的通知 陕中医发[2009]20 号 各设区市卫生局,各有关单位: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中医特色为主的发展方向,实施名院战 略,促进中医服务能力和科学管理水平提高,进一步推动中医医院的发展,我局 决定开展省级示范中医医院创建活动.现将省级示 ...

  • 科教科实习个人总结
  • 2013年**医院科教科工作总结 为提高我院医教研管理水平,推动"医院等级评审"活动的进一步开展,科教科在各级 领导的关怀与支持下,在继续医学教育.科研.重点专科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总结如下: 一.继续医学教育工作 继续医学教育是更新知识,补充完善知识结构,拓展知识面 ...

  • 最新 学术活动管理规定(医院)
  • 学术活动管理规定 一.学术活动系指院内.外(含外单位委托)召开的各种研讨会.培训班.继教班.学术交流会及论文发表.交流会议等. 二.院内学术活动包括科教科.医务科.护理部等相关职能科室组织的各类培训班.业务讲座.学术讲座及外单位委托在我院进行的学术活动等,医技护人员均应积极参与,并按规定完成听课率/ ...

  • 吴城小学教师职称评聘状况调研报告
  • [调查报告] 吴城小学教师职称评聘状况调研报告 永修县吴城中心小学 杨金妹 [摘 要]职称评聘代表着教师专业技术能力水平,是直接与教师工资挂钩的大事,也是现阶段直接反映教师素质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当前吴城小学教师职称评定和聘用所存在问题及原因的分析,提出了改善教师职称评定制度的一些建议. 职称评聘代表 ...

  • 浙江省卫生高级职称二级目录
  • 浙江省卫生高级职称二级目录 新职称政策评审问题 一. 关于评审权限问题 实行分级管理后,县级及以下医疗卫生单位卫技人员参加由市卫生计生委局组建的市高评委评审,评审通过的,由各市发文发证:省.市医疗卫生单位卫技人员参加由省卫生计生委组建的省高评委评审,浙江中医药大学.温州医科大学原有评审权限不变,负责 ...

  • 浙江省基层医院高级职称论文要求
  • 浙江省基层医院高级职称论文要求 浙江省卫生系统职称论文取消? 惊人!医生晋职潜规则,匿名圈内人告诉你真与假. 新职称政策评审问题 一. 关于评审权限问题 实行分级管理后,县级及以下医疗卫生单位卫技人员参加由市卫生计生委局组建的市高评委评审,评审通过的,由各市发文发证:省.市医疗卫生单位卫技人员参加由 ...

  • 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4
  • 国家卫生部<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试行草案)> A3ZDYY-NY-[1**********] 医院分级管理标准是我国医院实现标准化管理的客观依据.实施医院分级管理,可加强医疗卫生服务的宏观管理和医院微观管理的双重机制,完善各级医院功能,健全.巩固三级医疗预防体系,更好地发挥整体效应,达 ...

  • 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试行草案)
  • 国家卫生部<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试行草案)> 发布时间:2006-10-25 10:03:20 医院分级管理标准是我国医院实现标准化管理的客观依据.实施医院分级管理,可加强医疗卫生服务的宏观管理和医院微观管理的双重机制,完善各级医院功能,健全.巩固三级医疗预防体系,更好地发挥整体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