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资源的利用整理资源

1、海洋有什么资源?

可以说,凡是地球陆地上有的矿产,海洋里都有,现在已经开发的海底矿产有:天然气、石油、煤、铜、铁、硫、砂、锰等数十种。据估算,如果把地球上的所有海水加以提炼,可得到550万吨黄金、4亿吨白银、40亿吨铜、7D亿吨锌、137亿吨铁、137亿吨钼和137亿吨铝。海水中所含的各种化学元素及矿物数量最大的是氯化钠(食盐),按全世界每年生产海盐1亿吨计,海洋里的盐可用5亿年!

海洋里的生物资源极其丰富,各种海生植物、鱼类、贝类、兽类种类达20万种以上。地球上的生物资源80%以上在海洋里。

海洋里的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量来源。据估计,全球海洋的潮汐能源约为10亿千瓦,仅我国沿海的潮汐能源就有2亿千瓦。

2.我省海洋资源开发前景如何?

我省海岸线漫长,海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 海洋生物资源。有浮游植物406种、浮游动物416种、海底出生物828种、游泳生物1297种。

港口资源。沿海拥有众多的优良港口,广州港、 深圳港、汕头港和湛江港己成为国内对外交通和贸易的重要通道;大亚湾、大鹏湾、碣石湾、博贺湾及南澳岛等地还有可建大型深水自港。

海洋油气资源。珠江口的和北部湾海域海域储量大量 的石油及天然气,并已打出了多口油井。

海洋渔业资源。目前,我省海洋水产品年产量近400万;可供海水

养殖面积7757万公顷,实际海水养殖面积19.49方公顷,是全国著名的海洋水产大省。

沿海的风能、潮汐能和波浪能开发潜力大。

滨海旅游资源。沿海沙滩众多,气候温暖,红树林分布广、面积大,旅游资源开发的潜力也很大。

知识拓展:

1、新技术展望:

怎样把碘从海水里提取出来呢?

人们发现有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叫离子交换树脂,有很强的吸附碘的能力。我国沿海的一些化工厂,就是用海带、马尾藻作原料,采取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法,把碘提取到手的。由于养殖海带和收集马尾藻所需费用较多,致使碘成本高昂,

加上海带是具有良好营养价值的食品,故从长远看,海带制碘只能是一种过渡性的办法,为解决碘源不足,人们势必把目光直接转向海水本身了。

1978年左右,我国首次获得从海水中直接提取碘和溴的重要进展,研制出一种新型高效吸附剂,从海水中富集碘。把这种吸附剂放进海水里5天,每克吸附

剂平均吸碘1800微克,相当于成熟海带碘富集量的3.6倍,相当于智利硝石矿含碘的1.8倍左右。因而,该吸附剂大有工业应用的广泛前景。

海水“晒盐”的原理和过程

盐 田

海水晒盐的原理是通过风吹日晒蒸发溶剂得到食盐晶体。用海水晒盐,将海水引入盐田后,通过水的蒸发,使食盐溶液达到饱和,继续蒸发,食盐成晶体析出。这样制得的食盐含有较多的杂质,叫做粗盐。粗盐因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潮解)。粗盐经溶解、沉淀、过滤、蒸发,可制得精盐。

一、海水淡化

海水淡化,是指从海水中获取淡水的技术和过程。海水淡化方法在20世纪30年代主要是采用多效蒸发法;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要是多级闪蒸法(MSF),至今利用该方法淡化水量仍占相当大的比重;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电渗析法(ED)、20世纪70年代的反渗透法(RO)和低温多效蒸发法(LT-MED)逐步发展起来,特别是反渗透法(RO)海水淡化已成为目前发展速度最快的技术。

据国际脱盐协会统计,截至到2001年底,全世界海水淡化水日产量已达3250万立方米,解决了1亿多人口的供水问题。这些海水淡化水还可用作优质锅炉补水或优质生产工艺用水,可为沿海地区提供稳定可靠的淡水。国际海水淡化的售水价格已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的2美元以上降到目前不足0.7美元的水平,接近或低于国际上一些城市的自来水价格。随着技术进步导致的成本进一步降低,海水淡化的经济合理性将更加明显,并作为可持续开发淡水资源的手段将引起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

1、渗析技术与高考中的渗析、渗透:

我国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研究历经"七五""八五""九五"攻关,在海水淡化与反渗透膜研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现已建成反渗透海水淡化项目13个,总产水能力日产近1万立方米。目前,我国正在实施万吨级反渗透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和海水膜组器产业化项目。

渗透、渗析与高考:

知识对比:聚沉、盐析与渗析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在高中化学里,这3个概念都和胶体有关;

区别:聚沉是胶体颗粒相互聚集,形成更大颗粒进而形成沉淀的过程,通过加热、加电解质、加相反电荷胶体等方式实现,沉淀的原胶体物质一般不能重新溶解;盐析主要用在蛋白质上,也是使蛋白质析出,但只是因为加入盐类降低了其溶解度,析出的蛋白质是可以重新溶解的;渗析是利用胶体颗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小颗粒溶质可以通过的性质,利用渗透压,使用半透膜来分离胶体和小颗粒溶质,未必有什么物质析出。

渗析法的应用:将胶体放入半透膜袋中,再将此袋浸入蒸馏水中,由于胶粒直径大于半透膜的微孔,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小分子或离子可以透过半透膜,使杂质分子或离子进入水中而除去。如果一次渗析达不

到纯度要求的话,可以把蒸馏水更换后重新进行渗析,直至达到要求为止。

半透膜的材料可以选用蛋壳内膜,动物的肠衣、膀胱等。

例如:淀粉溶液中有,要提纯淀粉形成的胶体,可把含的胶体装进半透膜袋中且把半透膜放入蒸馏水中,这时,溶液中的、就可以从半透膜袋内渗入其外的水中,而淀粉不会透过半透膜,留在袋内,更换蒸馏水,直到用滴入蒸馏水中检验不出(生成白色沉淀)。取更换的蒸馏水滴加碘水,不显蓝色,证明淀粉不会透过半透膜。

例:某同学拟进行除去淀粉溶液中所含食盐的实验。他把一个鸭蛋浸泡在食醋里,待蛋壳溶去,在膜上打一小洞,小心倒出蛋清、蛋黄,洗净蛋膜,作为半透膜小袋,再装入含食盐的淀粉溶液,扎好袋口。做好这些准备工作后,他即将进行的实验名称是__________(选填“萃取”、“盐析”、“渗析”、“过滤”、“分液”)。要保证全部除去淀粉溶液里的食盐,实验中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食醋溶去蛋壳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渗析经常更换半透膜小袋外的水(或把半透膜小袋放在流水里进行实验) 2CH3COOH+CaCO3=Ca2+ +2CH3COO— +CO2↑+H2O

2.电渗析法淡化海水:

3. 蒸馏法淡化海水与高考中的蒸馏及分馏

蒸馏法淡化海水与高考中的蒸馏及分馏

蒸馏与高考:

考点一:蒸馏与分馏的区别:

蒸馏:把液体加热到沸腾变为蒸气,再使蒸气冷却凝结成液体的操作.使混合物中沸点较低的组分挥发而达到混合物分离除杂的目地.

蒸馏是一种热力学的分离工艺,它利用混合液体或液-固体系中各组分沸点不同,使低沸点组分蒸发,再冷凝以分离整个组分的单元操作过程,是蒸发和冷凝两种单元操作的联合。与其它的分离手段,如萃取、Absorption等相比,它的优点在于不需使用系统组分以外的其它溶剂,从而保证不会引入新的杂质。

分馏:对多组分混合物在控温下先后,连续进行的两次或多次蒸馏.可使多组分混合物在一个完整的操作过程中分离为两种或多种馏分而达到混合物分离或除杂的目的。

分馏是分离几种不同沸点的挥发性物质的混合物的一种方法;对某一混合物进行加热,针对混合物中各成分的不同沸点进行冷却分离成相对纯净的单一物质过程。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将原来的物质分离,属于物理变化。分馏实际上是多次蒸馏,它更适合于分离提纯沸点相差不大的液体有机混合物。如煤焦油的分馏;石油的分馏。

考点二:蒸馏装置的考察

4.海水淡化与高考:

例1: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历史最久、技术和工艺较完善的主要方法是:

A、蒸馏法 B、电渗析法 C、离子交换法 D、冷冻法

〔解析〕还水淡化的主要方法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 ,但 历史最久、技术和工艺较完善的方法还应该是蒸馏法。〔答案〕A

例2:水资源非常重要,联合国确定2003年为国际淡水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蒸馏法是海水淡化的方法之一

B.淡水的密度小于海水的密度

C.融化的雪水中矿物质含量比深井水中的少

D.0℃以上,温度越高,水的密度越小

〔解析〕B:海水中溶有以NaCl为主的多种盐,密度比淡水大。C:雪中多为降水,矿物极少;而井水与大地直接接触,可得到丰富的矿物。D:4°C 水的密度最大 〔答案〕A

例3:地球上资源很丰富,是因为地球表面有3/4被水覆盖,地球上淡水资源又很不充裕,是因为地面淡水量不到总水量的1%,因而海水淡化问题已成为科学家研究的主要方向。若实行海水淡化作为饮用水,下列方法和原理完全不可能的是

A.利用太阳能,使海水蒸馏淡化

B.加明矾,使海水中的盐分沉淀并淡化

C.将海水通过离子交换树脂,以除去所含的盐分

D.利用半透膜,采用反渗透法使海水淡化

〔解析〕A“盐分”作为溶剂溶解在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是简单加入明矾就能“沉淀”出来的。〔答案〕A

二、海水直接利用

海水直接利用,是直接替代淡水、解决沿海地区淡水资源紧缺的重要措施。

海水直接利用技术,是以海水直接代替淡水作为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等相关技术的总称。包括海水冷却、海水脱硫、海水回注采油、海水冲厕和海水冲灰、洗涤、消防、制冰、印染等。

海水直流冷却技术已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有关防腐和防海洋生物附着技术已基本成熟。目前我国海水冷却水用量每年不超过141亿立方米,而日本每年约为3000亿立方米,美国每年约为1000亿立方米,差距很大。

海水循环冷却技术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等国家已大规模应用,是海水冷却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我国经过"八五""九五"科技攻关,完成了百吨级工业化试验,在海水缓蚀剂、阻垢分散剂、菌藻杀生剂和海水冷却塔等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十五"期间,通过实施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正在建立千吨级和万吨级海水循环冷却示范工程。 海水脱硫技术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是利用天然海水脱除烟气中SO2的一种湿式烟气脱硫方法。具有投资少、脱硫效率高、利用率高、运行费用低和环境友好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沿海电力、化工、重工等企业,环境和经济效益显著。目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水脱硫产业化技术亟待开发。

海水冲厕技术20世纪50年代末期始于我国香港地区,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处理系统和管理体系。"九五"期间,我国对大生活用海水(海水冲厕)的后处理技术进行了研究,有关示范工程已经列入"十五"国家重大科技攻关技术,正在青岛组织实施。

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是形成产业链、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体现。

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是从海水中提取各种化学元素(化学品)及其深加工技术。主要包括海水制盐、苦卤化工,提取钾、镁、溴、硝、锂、铀及其深加工等,现在已逐步向海洋精细化工方向发展。

1、海洋有什么资源?

可以说,凡是地球陆地上有的矿产,海洋里都有,现在已经开发的海底矿产有:天然气、石油、煤、铜、铁、硫、砂、锰等数十种。据估算,如果把地球上的所有海水加以提炼,可得到550万吨黄金、4亿吨白银、40亿吨铜、7D亿吨锌、137亿吨铁、137亿吨钼和137亿吨铝。海水中所含的各种化学元素及矿物数量最大的是氯化钠(食盐),按全世界每年生产海盐1亿吨计,海洋里的盐可用5亿年!

海洋里的生物资源极其丰富,各种海生植物、鱼类、贝类、兽类种类达20万种以上。地球上的生物资源80%以上在海洋里。

海洋里的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量来源。据估计,全球海洋的潮汐能源约为10亿千瓦,仅我国沿海的潮汐能源就有2亿千瓦。

2.我省海洋资源开发前景如何?

我省海岸线漫长,海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 海洋生物资源。有浮游植物406种、浮游动物416种、海底出生物828种、游泳生物1297种。

港口资源。沿海拥有众多的优良港口,广州港、 深圳港、汕头港和湛江港己成为国内对外交通和贸易的重要通道;大亚湾、大鹏湾、碣石湾、博贺湾及南澳岛等地还有可建大型深水自港。

海洋油气资源。珠江口的和北部湾海域海域储量大量 的石油及天然气,并已打出了多口油井。

海洋渔业资源。目前,我省海洋水产品年产量近400万;可供海水

养殖面积7757万公顷,实际海水养殖面积19.49方公顷,是全国著名的海洋水产大省。

沿海的风能、潮汐能和波浪能开发潜力大。

滨海旅游资源。沿海沙滩众多,气候温暖,红树林分布广、面积大,旅游资源开发的潜力也很大。

知识拓展:

1、新技术展望:

怎样把碘从海水里提取出来呢?

人们发现有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叫离子交换树脂,有很强的吸附碘的能力。我国沿海的一些化工厂,就是用海带、马尾藻作原料,采取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法,把碘提取到手的。由于养殖海带和收集马尾藻所需费用较多,致使碘成本高昂,

加上海带是具有良好营养价值的食品,故从长远看,海带制碘只能是一种过渡性的办法,为解决碘源不足,人们势必把目光直接转向海水本身了。

1978年左右,我国首次获得从海水中直接提取碘和溴的重要进展,研制出一种新型高效吸附剂,从海水中富集碘。把这种吸附剂放进海水里5天,每克吸附

剂平均吸碘1800微克,相当于成熟海带碘富集量的3.6倍,相当于智利硝石矿含碘的1.8倍左右。因而,该吸附剂大有工业应用的广泛前景。

海水“晒盐”的原理和过程

盐 田

海水晒盐的原理是通过风吹日晒蒸发溶剂得到食盐晶体。用海水晒盐,将海水引入盐田后,通过水的蒸发,使食盐溶液达到饱和,继续蒸发,食盐成晶体析出。这样制得的食盐含有较多的杂质,叫做粗盐。粗盐因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潮解)。粗盐经溶解、沉淀、过滤、蒸发,可制得精盐。

一、海水淡化

海水淡化,是指从海水中获取淡水的技术和过程。海水淡化方法在20世纪30年代主要是采用多效蒸发法;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要是多级闪蒸法(MSF),至今利用该方法淡化水量仍占相当大的比重;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电渗析法(ED)、20世纪70年代的反渗透法(RO)和低温多效蒸发法(LT-MED)逐步发展起来,特别是反渗透法(RO)海水淡化已成为目前发展速度最快的技术。

据国际脱盐协会统计,截至到2001年底,全世界海水淡化水日产量已达3250万立方米,解决了1亿多人口的供水问题。这些海水淡化水还可用作优质锅炉补水或优质生产工艺用水,可为沿海地区提供稳定可靠的淡水。国际海水淡化的售水价格已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的2美元以上降到目前不足0.7美元的水平,接近或低于国际上一些城市的自来水价格。随着技术进步导致的成本进一步降低,海水淡化的经济合理性将更加明显,并作为可持续开发淡水资源的手段将引起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

1、渗析技术与高考中的渗析、渗透:

我国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研究历经"七五""八五""九五"攻关,在海水淡化与反渗透膜研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现已建成反渗透海水淡化项目13个,总产水能力日产近1万立方米。目前,我国正在实施万吨级反渗透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和海水膜组器产业化项目。

渗透、渗析与高考:

知识对比:聚沉、盐析与渗析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在高中化学里,这3个概念都和胶体有关;

区别:聚沉是胶体颗粒相互聚集,形成更大颗粒进而形成沉淀的过程,通过加热、加电解质、加相反电荷胶体等方式实现,沉淀的原胶体物质一般不能重新溶解;盐析主要用在蛋白质上,也是使蛋白质析出,但只是因为加入盐类降低了其溶解度,析出的蛋白质是可以重新溶解的;渗析是利用胶体颗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小颗粒溶质可以通过的性质,利用渗透压,使用半透膜来分离胶体和小颗粒溶质,未必有什么物质析出。

渗析法的应用:将胶体放入半透膜袋中,再将此袋浸入蒸馏水中,由于胶粒直径大于半透膜的微孔,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小分子或离子可以透过半透膜,使杂质分子或离子进入水中而除去。如果一次渗析达不

到纯度要求的话,可以把蒸馏水更换后重新进行渗析,直至达到要求为止。

半透膜的材料可以选用蛋壳内膜,动物的肠衣、膀胱等。

例如:淀粉溶液中有,要提纯淀粉形成的胶体,可把含的胶体装进半透膜袋中且把半透膜放入蒸馏水中,这时,溶液中的、就可以从半透膜袋内渗入其外的水中,而淀粉不会透过半透膜,留在袋内,更换蒸馏水,直到用滴入蒸馏水中检验不出(生成白色沉淀)。取更换的蒸馏水滴加碘水,不显蓝色,证明淀粉不会透过半透膜。

例:某同学拟进行除去淀粉溶液中所含食盐的实验。他把一个鸭蛋浸泡在食醋里,待蛋壳溶去,在膜上打一小洞,小心倒出蛋清、蛋黄,洗净蛋膜,作为半透膜小袋,再装入含食盐的淀粉溶液,扎好袋口。做好这些准备工作后,他即将进行的实验名称是__________(选填“萃取”、“盐析”、“渗析”、“过滤”、“分液”)。要保证全部除去淀粉溶液里的食盐,实验中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食醋溶去蛋壳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渗析经常更换半透膜小袋外的水(或把半透膜小袋放在流水里进行实验) 2CH3COOH+CaCO3=Ca2+ +2CH3COO— +CO2↑+H2O

2.电渗析法淡化海水:

3. 蒸馏法淡化海水与高考中的蒸馏及分馏

蒸馏法淡化海水与高考中的蒸馏及分馏

蒸馏与高考:

考点一:蒸馏与分馏的区别:

蒸馏:把液体加热到沸腾变为蒸气,再使蒸气冷却凝结成液体的操作.使混合物中沸点较低的组分挥发而达到混合物分离除杂的目地.

蒸馏是一种热力学的分离工艺,它利用混合液体或液-固体系中各组分沸点不同,使低沸点组分蒸发,再冷凝以分离整个组分的单元操作过程,是蒸发和冷凝两种单元操作的联合。与其它的分离手段,如萃取、Absorption等相比,它的优点在于不需使用系统组分以外的其它溶剂,从而保证不会引入新的杂质。

分馏:对多组分混合物在控温下先后,连续进行的两次或多次蒸馏.可使多组分混合物在一个完整的操作过程中分离为两种或多种馏分而达到混合物分离或除杂的目的。

分馏是分离几种不同沸点的挥发性物质的混合物的一种方法;对某一混合物进行加热,针对混合物中各成分的不同沸点进行冷却分离成相对纯净的单一物质过程。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将原来的物质分离,属于物理变化。分馏实际上是多次蒸馏,它更适合于分离提纯沸点相差不大的液体有机混合物。如煤焦油的分馏;石油的分馏。

考点二:蒸馏装置的考察

4.海水淡化与高考:

例1: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历史最久、技术和工艺较完善的主要方法是:

A、蒸馏法 B、电渗析法 C、离子交换法 D、冷冻法

〔解析〕还水淡化的主要方法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 ,但 历史最久、技术和工艺较完善的方法还应该是蒸馏法。〔答案〕A

例2:水资源非常重要,联合国确定2003年为国际淡水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蒸馏法是海水淡化的方法之一

B.淡水的密度小于海水的密度

C.融化的雪水中矿物质含量比深井水中的少

D.0℃以上,温度越高,水的密度越小

〔解析〕B:海水中溶有以NaCl为主的多种盐,密度比淡水大。C:雪中多为降水,矿物极少;而井水与大地直接接触,可得到丰富的矿物。D:4°C 水的密度最大 〔答案〕A

例3:地球上资源很丰富,是因为地球表面有3/4被水覆盖,地球上淡水资源又很不充裕,是因为地面淡水量不到总水量的1%,因而海水淡化问题已成为科学家研究的主要方向。若实行海水淡化作为饮用水,下列方法和原理完全不可能的是

A.利用太阳能,使海水蒸馏淡化

B.加明矾,使海水中的盐分沉淀并淡化

C.将海水通过离子交换树脂,以除去所含的盐分

D.利用半透膜,采用反渗透法使海水淡化

〔解析〕A“盐分”作为溶剂溶解在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是简单加入明矾就能“沉淀”出来的。〔答案〕A

二、海水直接利用

海水直接利用,是直接替代淡水、解决沿海地区淡水资源紧缺的重要措施。

海水直接利用技术,是以海水直接代替淡水作为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等相关技术的总称。包括海水冷却、海水脱硫、海水回注采油、海水冲厕和海水冲灰、洗涤、消防、制冰、印染等。

海水直流冷却技术已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有关防腐和防海洋生物附着技术已基本成熟。目前我国海水冷却水用量每年不超过141亿立方米,而日本每年约为3000亿立方米,美国每年约为1000亿立方米,差距很大。

海水循环冷却技术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等国家已大规模应用,是海水冷却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我国经过"八五""九五"科技攻关,完成了百吨级工业化试验,在海水缓蚀剂、阻垢分散剂、菌藻杀生剂和海水冷却塔等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十五"期间,通过实施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正在建立千吨级和万吨级海水循环冷却示范工程。 海水脱硫技术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是利用天然海水脱除烟气中SO2的一种湿式烟气脱硫方法。具有投资少、脱硫效率高、利用率高、运行费用低和环境友好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沿海电力、化工、重工等企业,环境和经济效益显著。目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水脱硫产业化技术亟待开发。

海水冲厕技术20世纪50年代末期始于我国香港地区,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处理系统和管理体系。"九五"期间,我国对大生活用海水(海水冲厕)的后处理技术进行了研究,有关示范工程已经列入"十五"国家重大科技攻关技术,正在青岛组织实施。

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是形成产业链、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体现。

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是从海水中提取各种化学元素(化学品)及其深加工技术。主要包括海水制盐、苦卤化工,提取钾、镁、溴、硝、锂、铀及其深加工等,现在已逐步向海洋精细化工方向发展。


相关内容

  • 初一海洋教育教案
  • 1.饭桌上的海鲜 教材分析: 无论在海边还是在内陆,海鲜已经成为饮食文化大餐中的佼佼者.它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深受人们喜爱.选择生活中学生们常见.常吃的海鲜为学生探究活动的切入点,从各种海鲜的了解到认识,从自己吃海鲜的经验到感受,从简单的吃到合理的营养搭配等方面入手,都容易调动学生 ...

  • 高中化学课本目录
  •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工业 课题1 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基本问题 课题2 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 课题3 纯碱的生产 归纳与整理 练习与实践 第二单元 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 课题1 获取洁净的水 课题2 海水的综合利用 课题3 石油.煤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归纳与整理 练习与实践 第三单元 化学与材料的发展 课 ...

  • 海洋中的化学
  • 表3-1 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填写说明:文档内所有斜体字均为提示信息, 在填写后请删除提示信息) 第二节 海水"晒盐" 第三节 海水"制碱"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海水淡化:海水晒盐的原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及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粗盐的提纯:氨碱法制纯碱理:纯碱的 ...

  • 爱护水资源教学设计
  • 课题四 爱护水资源 教学设计 宁国中学初中部 汪仕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世界和中国的水资源状况: 2.了解水污染原因.保护水资源方法. 过程与 方法 1. 利用所学的有关水的知识,宣传水的常识,学会科学 利用水 2. 初步学习利用身边的生活.媒体资源获取有用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

  • 环境教育教案五年级教案
  • 五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了解了一些环保常识,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良好,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但不系统.不全面.学生个体间也存在着一些差异,个别学生不愿动手,学习兴趣不浓,极少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环保实践,提高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让学生 ...

  •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目录全
  • <化学1>教材目录: 引言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归纳与整理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归纳与整理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 ...

  • 海水中的元素
  • 一) 海水中重要的化学元素 1.海水中丰富的物质资源 在浩瀚的大海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海水中含有的元素大部分以盐的形式存在.在整个海洋中,盐的总储量约为5×10t ,共含有80多种元素.其中氯化物的浓度最高,氯化钠占80%以上,除含氯化钠外,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氯化钾等,故称为"化学 ...

  • 2010年天津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 中政申论在线批改2010 年 4.25 天津市公务员录用考试 <申论>试卷 满分:100 分 时限:150 分钟一.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 150 分钟.其中,阅读给定 资料参考时限为 40 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 110 分钟.满分 100 分. ...

  • 上海高中地理第一册笔记整理
  • 第一篇 宇宙与地球 一.宇宙与人类 1.宇宙环境对地球人类的影响: 自然变化和人类生活能量来源 地球历史的变化 时间.历法 2.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对宇宙探索的国家 探测宇宙的意义:宇宙环境:高真空.微重力.超低温.强辐射 宇宙资源:空间资源.环境资源.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 二.天体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