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父亲丰子恺轶事]阅读附答案

现代文阅读。(16分)暑假——父亲丰子恺轶事丰陈宝那是六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时我们住在故乡石门湾。

当时我们兄弟姐妹六人都在家乡的小学里念书。一到放暑假,家里就闹哄哄的。于是,父亲便着手为我们安排暑假生活,让我们过一个内容充实、且又有趣的暑假,既不乱吵乱闹,又不荒疏学业。

如果逢到天气阴凉,父亲就组织我们到近郊去做“跟踪追击”的游戏。四个人分成两组,每组二人。令二人先从某处出发,弯弯曲曲向前走去——越过桑田,跨过田埂,走过小桥,沿着小河一直走去,比如说,走到一棵大樟树处为止。先走的二人每到十字路口或三岔路口,都要写一张纸条指示前进方向。这小纸条或用石子压在小路上,或想办法挂在桑树丫杈上,或放在农舍的石阶边„„二人出发后,七弯八绕,走得早已看不见踪影时,另二人才出发前去“跟踪”。这后出发的二人如果一路仔细、无误,便能追寻到先出发的二人,四人欢欢喜喜在目的地相会。然后反过来,后出发的人改为先出发,弯弯绕绕走另一条小径,让另二人根据他们留下的纸条去追寻。

参加这样的户外游戏很有趣。记得有一次我和妹妹二人在追踪时,边走边聊天,一不小心错过了三岔路口,直走到前面的十字路口不见有标记,才回过头来寻找。原来三岔路口的小纸条是用一块小石子压在路旁草丛中的,很容易疏忽。找到小纸条,我们这才走上“正路”,顺利到达目的地。可见这游戏不但有趣,还可训练孩子做事灵活、仔细。

但暑假里大多数日子是大热天,户外赤日炎炎,不宜多逗留。这时父亲常常躺在藤椅上读鲁迅的小说,让我们围在身旁听。有一次,父亲读《呐喊》中的《社戏》一文,孩子们看社戏回来偷罗汉豆,一边是阿发家的,一边是六一公公家的。阿发往来摸了一回,说:“偷我们的吧,我们的大得多呢。”读到这里,父亲笑了,不觉插入几句自己的话:“真有意思:我们的,也叫偷!”我们也都发出会心的微笑。

更多的时候父亲让我们练笔:他出题目,叫我们每人写一篇作文。题目是多种多样的,有时写的是抒情文,有时写的是记叙文,有时写说明文„„有一次,父亲别出心裁,竟出了这样一个题目:《怎样搓麻将》。只因母亲回娘家时,常常和亲友们搓麻将,在她的影响下,我们几个大孩子不教自会,常常在假期里以搓麻将自娱。(我们的技术不精,纯粹是当作玩耍,好比打扑克取乐一样。)父亲因此出了这样一个题目。他说,你要教会一个完全不会搓麻将的人,这个人甚至连“筒”、“索”、 “万”都没听说过,一张牌也不认识。大家一听这么一个作文题,都笑起来。可是回过头来一想,觉得真要写一篇能教会别人搓麻将的文章,确实也不容易,而且写起来又很有趣,便各自埋头去写了。我记得我的这篇作文写得很长,讲得有条有理,十分详细,获得了父亲的好评(他不批分数,只是在文末写几句评语)。

李叔同在《忆儿时》一歌中写道:“回忆儿时,家居戏嬉,光景宛如昨。”父亲安排我们度暑假的往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记忆犹新。六十多年漫长的岁月,并没有将它冲淡,儿童时代的趣事,将永远保留在我的记忆中。(选自《语文世界》,有删改)小题1:文章写了父亲丰子恺哪几件事?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3分)小题2:联系上下文,品味画线句中的词语:不觉和会心,指出它们的表达效果。(4分)小题3:你觉得丰子恺是一位怎样的父亲,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分析。(5分)小题4:文末引用李叔同在《忆儿时》中的话有什么作用?(4分)参考答案:小题1:父亲组织我们到近郊去做“跟踪追击”的游戏。父亲读鲁迅的小说给我们听。父亲出题目让我们练笔。小题1:“不觉”指不由自主地,生动写出父亲阅读《社戏》时突然产生了自己的阅读想法,从而表现了父亲的随性。“会心”指已经领会,生动写出了我

们对父亲阅读感悟的认同。小题1:父亲精心安排我们的暑假生活并组织我们玩“跟踪追击”的游戏看出父亲善于教育,懂得寓教于乐,懂得培养孩子的生活实践能力。父亲读书给我们听,让我们练笔看出父亲重视我们的学习,并且富有童趣、幽默。小题1:文章结尾引用李叔同的歌词点明了主题,更加凸现出了童年生活的美好,表达了作者对童年趣事的留恋之情。小题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情节的能力。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来概括写了哪几件事即可。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的鉴赏能力。鉴赏该词语时一般方法为:方法+效果+情感,但在鉴赏时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句进行详细的描写。小题1: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结合文中对“父亲”的具体情节来分析即可。小题1:本题考查引用的作用。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文章的主旨来分析引用这句话的作用即可。

现代文阅读。(16分)暑假——父亲丰子恺轶事丰陈宝那是六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时我们住在故乡石门湾。

当时我们兄弟姐妹六人都在家乡的小学里念书。一到放暑假,家里就闹哄哄的。于是,父亲便着手为我们安排暑假生活,让我们过一个内容充实、且又有趣的暑假,既不乱吵乱闹,又不荒疏学业。

如果逢到天气阴凉,父亲就组织我们到近郊去做“跟踪追击”的游戏。四个人分成两组,每组二人。令二人先从某处出发,弯弯曲曲向前走去——越过桑田,跨过田埂,走过小桥,沿着小河一直走去,比如说,走到一棵大樟树处为止。先走的二人每到十字路口或三岔路口,都要写一张纸条指示前进方向。这小纸条或用石子压在小路上,或想办法挂在桑树丫杈上,或放在农舍的石阶边„„二人出发后,七弯八绕,走得早已看不见踪影时,另二人才出发前去“跟踪”。这后出发的二人如果一路仔细、无误,便能追寻到先出发的二人,四人欢欢喜喜在目的地相会。然后反过来,后出发的人改为先出发,弯弯绕绕走另一条小径,让另二人根据他们留下的纸条去追寻。

参加这样的户外游戏很有趣。记得有一次我和妹妹二人在追踪时,边走边聊天,一不小心错过了三岔路口,直走到前面的十字路口不见有标记,才回过头来寻找。原来三岔路口的小纸条是用一块小石子压在路旁草丛中的,很容易疏忽。找到小纸条,我们这才走上“正路”,顺利到达目的地。可见这游戏不但有趣,还可训练孩子做事灵活、仔细。

但暑假里大多数日子是大热天,户外赤日炎炎,不宜多逗留。这时父亲常常躺在藤椅上读鲁迅的小说,让我们围在身旁听。有一次,父亲读《呐喊》中的《社戏》一文,孩子们看社戏回来偷罗汉豆,一边是阿发家的,一边是六一公公家的。阿发往来摸了一回,说:“偷我们的吧,我们的大得多呢。”读到这里,父亲笑了,不觉插入几句自己的话:“真有意思:我们的,也叫偷!”我们也都发出会心的微笑。

更多的时候父亲让我们练笔:他出题目,叫我们每人写一篇作文。题目是多种多样的,有时写的是抒情文,有时写的是记叙文,有时写说明文„„有一次,父亲别出心裁,竟出了这样一个题目:《怎样搓麻将》。只因母亲回娘家时,常常和亲友们搓麻将,在她的影响下,我们几个大孩子不教自会,常常在假期里以搓麻将自娱。(我们的技术不精,纯粹是当作玩耍,好比打扑克取乐一样。)父亲因此出了这样一个题目。他说,你要教会一个完全不会搓麻将的人,这个人甚至连“筒”、“索”、 “万”都没听说过,一张牌也不认识。大家一听这么一个作文题,都笑起来。可是回过头来一想,觉得真要写一篇能教会别人搓麻将的文章,确实也不容易,而且写起来又很有趣,便各自埋头去写了。我记得我的这篇作文写得很长,讲得有条有理,十分详细,获得了父亲的好评(他不批分数,只是在文末写几句评语)。

李叔同在《忆儿时》一歌中写道:“回忆儿时,家居戏嬉,光景宛如昨。”父亲安排我们度暑假的往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记忆犹新。六十多年漫长的岁月,并没有将它冲淡,儿童时代的趣事,将永远保留在我的记忆中。(选自《语文世界》,有删改)小题1:文章写了父亲丰子恺哪几件事?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3分)小题2:联系上下文,品味画线句中的词语:不觉和会心,指出它们的表达效果。(4分)小题3:你觉得丰子恺是一位怎样的父亲,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分析。(5分)小题4:文末引用李叔同在《忆儿时》中的话有什么作用?(4分)参考答案:小题1:父亲组织我们到近郊去做“跟踪追击”的游戏。父亲读鲁迅的小说给我们听。父亲出题目让我们练笔。小题1:“不觉”指不由自主地,生动写出父亲阅读《社戏》时突然产生了自己的阅读想法,从而表现了父亲的随性。“会心”指已经领会,生动写出了我

们对父亲阅读感悟的认同。小题1:父亲精心安排我们的暑假生活并组织我们玩“跟踪追击”的游戏看出父亲善于教育,懂得寓教于乐,懂得培养孩子的生活实践能力。父亲读书给我们听,让我们练笔看出父亲重视我们的学习,并且富有童趣、幽默。小题1:文章结尾引用李叔同的歌词点明了主题,更加凸现出了童年生活的美好,表达了作者对童年趣事的留恋之情。小题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情节的能力。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来概括写了哪几件事即可。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的鉴赏能力。鉴赏该词语时一般方法为:方法+效果+情感,但在鉴赏时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句进行详细的描写。小题1: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结合文中对“父亲”的具体情节来分析即可。小题1:本题考查引用的作用。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文章的主旨来分析引用这句话的作用即可。


相关内容

  • 语文阅读辅导-阅读理解--我的父亲丰子恺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5题. 我的父亲丰子恺,平日作画,喜欢从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取材.记得抗战前在故乡时,他曾画过一个人牵着几只羊,每只羊的颈上都系着一根绳子.画好了挂在墙上,正好被帮我家挑水的青年农民看到了.他笑着说:"牵羊的时候,不论几只,只要用一根绳子系住带头的那一只,其余的都跟上来 ...

  • [父亲的收藏]阅读答案
  • <父亲的收藏> 作家茨威格喜欢收藏名人的手稿,他有过许多非常珍贵的藏品.他的墙上挂着布莱克的一幅素描和歌德一首诗的手迹,他的柜中放着巴赫.海顿.肖邦的乐谱,他甚至收存了莫扎特11岁时的一件手稿.诸如此类的珍品太多了,这些东西如果留到现在,几乎是价值连城.可惜的是,它们在茨威格自杀后全部散 ...

  • [当人遇见猫]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1题. 当人遇见猫 朱天心 ①一年前此时,我正疯狂地四下找寻走失的麻瓜.我先逐栋逐户按遍屋后数栋十五层大楼公寓社区的对讲机,询问有没有捡到一只黄虎斑.短尾的小公猫.绝望之余,第一次拜托友人利用公器处理这猫狗小事,在他们的广播节目,网站,报纸--那一段时日,熟不熟的人见面第 ...

  • [拥你入睡]阅读附答案
  • 阅读肖复兴的<拥你入睡>一文,完成小 题.拥你入睡肖复兴①儿子上初一以后,忽然一下子长大了.换内裤,要躲在被子里换:洗澡,再也不用妈妈帮助洗,连我帮他搓搓后背都不用了.②我知道,儿子长大了,像日子一样无可奈何地长大了.原来拥有的天然的肌肤之亲和无所顾忌的亲昵,都被儿子这长大拉开了距离,变 ...

  • 丰子恺[梵高:情之热烈心之悲悯]阅读练习及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梵高:情之热烈心之悲悯 丰子恺 梵高幼年的生活,只是亲近田园的自然.稍长,他就欢喜研究博物,常常离开了父母弟妹,独自赴田野中采集植物,或捕鸟类虫类,归家制成博物标本. 他的性质从小是阴郁的,沉默而寡言笑.他的身材矮 短,背脊稍向前屈.头发带红色,额上多皱纹,颜 ...

  • 开窍的日子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开窍的日子 舒乙 开窍,对小孩来说,是个大事. 我小时候,就是个没开窍的小男孩,很典型. 我上过幼儿园,在今日北京帝王庙的东小跨院里.当时,这儿大概属于香山慈幼院的什么附属机构.妈妈后来说:舒乙小时候上幼儿园完全是走形式,终日一言不发,一动不动,呆若木鸡,最后,毕业时 ...

  • 漫画作文,让写作绽放快乐
  • 摘 要:新课程模式下,作文教学如何创新?作文教学应该往哪里去?学生喜欢什么样的作文课堂?--这些都是摆在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不容回避的问题.把"漫画"引进作文教学,可以说,打开了"快乐作文"的一扇窗――它形式幽默,内容丰富,题材多样,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以生活 ...

  • 初一暑假作业
  • 阅读题 (一)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 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婶要小心了.张婶!你为什么不小心?" 张婶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 ...

  •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卷子及答案
  •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卷子及答案 济南市十亩园小学:王军老师 第一题:老师读一段话,学生回答问题.略. 二.看拼音写词语. 蒸融 插秧 翡翠寺院 万象更新 无缘无故 三.认真读题目要求,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题后的括号里.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B). 肩胛(jiǎ)黏合nián徘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