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教案

《有的人》教案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2、能找出诗中运用的对比手法,并理解其好处。

3、学习鲁迅先生的伟大精神,树立高尚的人生观。

教学难重点:1、理解诗歌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2、学会诗歌中运用的对比手法。

教学方法:电教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揭题:1949年10月,在北京一座普通的民居里,一位质朴的诗人写下了这样一首朴素的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2、这位诗人就是? (臧克家) 这首诗就是? 《有的人》 板书课题《有的人》,齐读课题。

二、介绍作者及其创作背景

1、介绍作者:臧克家(1905.10—2004.2),山东诸城人。是我国“五四”运动以来最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一直受到人民的喜爱和欢迎。1937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后出版有诗集《罪恶的黑手》、《从军行》、《泥土的歌》等诗集。2000年1月获首届“中国诗人奖──终生成就奖”。2003年获由国际诗人笔会颁发的“中国当代诗魂金奖”。

2、诗人臧克家为什么要写这首诗?这首诗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下的呢?

背景介绍: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逝世,国民党反动派血腥镇压人民,不允许人民悼念鲁迅先生,直到1949年,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地隆重纪念他。臧克家亲自参加了首都的纪念活动,目睹了人民群众纪念鲁迅的盛况,并瞻仰了鲁迅在北京的故居。他深切追忆鲁迅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百感交集,于1949年11月1日写了《有的人》这首短诗。

3、介绍鲁迅。鲁迅 原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字豫才,浙江省绍兴人,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等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诗歌。找出能体现这是纪念鲁迅的诗句,看看这些诗句体现了鲁迅是个怎样的人?(通过“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和“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引导学生理解鲁迅的为人民服务,甘愿牺牲自己的品格和精神。)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思考讨论:这首诗可以分几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一部分(第1节):以鲜明的对比评价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

第二部分(第2、3、4节):从两种人对人民不同态度的对比中,热情颂扬了鲁迅先生战斗而伟大的一生。

第三部分(第5、6、7节):从人民对两种人的不同态度的对比中,抒发了作者及人民永远怀念鲁迅的深厚感情。

四、品读诗歌,理解内容

1、学生齐读诗歌,思考本首诗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分析:运用对比、反复来突出中心是本诗写法上的最大特点。

(1)对比。这首诗的每一节一反一正对比,使正反面人物对立得更为鲜明,从而达到突出主题的作用。

①学习第一部分,指名同学朗读第1节,看看生死价值的对比。

第1小节中,前一个“活着”指人还在社会上生活,“死了”是指其精神已死。后一个“死了”是指人已离开人世,“活着”是指其精神不死。反动统治者“活着”,不过是行尸走肉,毫无价值;革命者“死了”,却虽死犹生,精神永存。

②学习第二部分,齐读第2~4节,看看这两种人对待人民群众态度的对比。

第2~4小节的前两句都写反动统治者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A.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B.不知羞耻地为自己歌功颂德,妄想“流芳万世”;C.残害人民,养肥自己。诗的后两句都写像鲁迅这样的人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A.“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B.“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意思是愿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革命事业。C.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③学习第三部分,默读第5~7节,看看人民群众对两种人态度的对比。

第5~7小节的前两句都写人民群众对反动统治者的态度:A.“把他摔垮”,即打倒、推翻之。

B.“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即被人民忘记,被人民唾弃。C.“他们的下场可以看到”,即身败名裂、遗臭万年。诗的后两句都写人民群众对鲁迅这样人的称颂:A.“永远记住他”;B“到处是青青的野草”,即鲁迅精神到处被传颂,被延续;C.“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鲁迅先生无比崇拜,无限爱戴的深厚感情。

通过以上3种对比,反映了两个对立阶级不同的人生观,显示了人民群众强烈的爱与憎,从而很好地突出了诗的主题。

(2)反复。

①连续反复:如“有的人”,紧接着反复多次。

②间隔反复:如第2小节与第5小节;第3小节与第6小节;第4小节与第7小节。

反复手法的运用,从结构上看,可以把各节内容紧密联系起来;从内容上看,又可以使全诗的主题思想步步加深。这样,不仅使诗的结构严密,而且充分抒发了作者对两种人截然不同的态度和感情,增强诗的感染力。

3、请同学结合两类人的表现用一句话概括“有的人“具体指什么人。

每节诗的前两句都指反动统治者,他们虽然“活着”,却如行尸走肉,他们欺压百姓,下场可耻。每节诗后两句都是指鲁迅以及像鲁迅这样的人。他们虽死犹生,永远活在人民心中,赢得人民的尊敬和歌颂。诗作的侧重点是歌颂鲁迅及像鲁迅一样的人。

五、精读课文

1、总结作者对这两类人有什么样的感情,找出表现感情的词语。

A:①“把他摔垮”,即打倒、推翻之意。②“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即被人民忘记,被人民唾弃。③“他们的下场可以看到”,即身败名裂、遗臭万年。

B:①“永远记住他”。②“到处是青青的野草”,即鲁迅精神到处被传颂,被延续。③“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鲁迅先生无比崇拜,无限爱戴的深厚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①分小组读,相互评价。②集体朗读。

3、欣赏鲁迅作品《自嘲》。

六、总结全文:

1、本文采用的是什么表现手法?诗中的议论有什么特点?(对比、形象化)

2、学了这首是你懂了哪些道理?人应该怎样活着?对人民的不同态度,会得到人民怎样不同的回报?(要为人民,为社会,要勤勤恳恳,乐于奉献。这样的人生才有价值。骑在人民头上的,终被人民打倒甘愿为人民献出一切的人,则在人民心中永生。)

七、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七、板书设计: 有的人

第一类人 第二类人

卑鄙 自私 对 高尚 无私

鄙视 憎恨 比 崇敬 赞美

《有的人》教案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2、能找出诗中运用的对比手法,并理解其好处。

3、学习鲁迅先生的伟大精神,树立高尚的人生观。

教学难重点:1、理解诗歌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2、学会诗歌中运用的对比手法。

教学方法:电教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揭题:1949年10月,在北京一座普通的民居里,一位质朴的诗人写下了这样一首朴素的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2、这位诗人就是? (臧克家) 这首诗就是? 《有的人》 板书课题《有的人》,齐读课题。

二、介绍作者及其创作背景

1、介绍作者:臧克家(1905.10—2004.2),山东诸城人。是我国“五四”运动以来最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一直受到人民的喜爱和欢迎。1937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后出版有诗集《罪恶的黑手》、《从军行》、《泥土的歌》等诗集。2000年1月获首届“中国诗人奖──终生成就奖”。2003年获由国际诗人笔会颁发的“中国当代诗魂金奖”。

2、诗人臧克家为什么要写这首诗?这首诗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下的呢?

背景介绍: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逝世,国民党反动派血腥镇压人民,不允许人民悼念鲁迅先生,直到1949年,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地隆重纪念他。臧克家亲自参加了首都的纪念活动,目睹了人民群众纪念鲁迅的盛况,并瞻仰了鲁迅在北京的故居。他深切追忆鲁迅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百感交集,于1949年11月1日写了《有的人》这首短诗。

3、介绍鲁迅。鲁迅 原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字豫才,浙江省绍兴人,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等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诗歌。找出能体现这是纪念鲁迅的诗句,看看这些诗句体现了鲁迅是个怎样的人?(通过“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和“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引导学生理解鲁迅的为人民服务,甘愿牺牲自己的品格和精神。)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思考讨论:这首诗可以分几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一部分(第1节):以鲜明的对比评价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

第二部分(第2、3、4节):从两种人对人民不同态度的对比中,热情颂扬了鲁迅先生战斗而伟大的一生。

第三部分(第5、6、7节):从人民对两种人的不同态度的对比中,抒发了作者及人民永远怀念鲁迅的深厚感情。

四、品读诗歌,理解内容

1、学生齐读诗歌,思考本首诗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分析:运用对比、反复来突出中心是本诗写法上的最大特点。

(1)对比。这首诗的每一节一反一正对比,使正反面人物对立得更为鲜明,从而达到突出主题的作用。

①学习第一部分,指名同学朗读第1节,看看生死价值的对比。

第1小节中,前一个“活着”指人还在社会上生活,“死了”是指其精神已死。后一个“死了”是指人已离开人世,“活着”是指其精神不死。反动统治者“活着”,不过是行尸走肉,毫无价值;革命者“死了”,却虽死犹生,精神永存。

②学习第二部分,齐读第2~4节,看看这两种人对待人民群众态度的对比。

第2~4小节的前两句都写反动统治者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A.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B.不知羞耻地为自己歌功颂德,妄想“流芳万世”;C.残害人民,养肥自己。诗的后两句都写像鲁迅这样的人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A.“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B.“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意思是愿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革命事业。C.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③学习第三部分,默读第5~7节,看看人民群众对两种人态度的对比。

第5~7小节的前两句都写人民群众对反动统治者的态度:A.“把他摔垮”,即打倒、推翻之。

B.“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即被人民忘记,被人民唾弃。C.“他们的下场可以看到”,即身败名裂、遗臭万年。诗的后两句都写人民群众对鲁迅这样人的称颂:A.“永远记住他”;B“到处是青青的野草”,即鲁迅精神到处被传颂,被延续;C.“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鲁迅先生无比崇拜,无限爱戴的深厚感情。

通过以上3种对比,反映了两个对立阶级不同的人生观,显示了人民群众强烈的爱与憎,从而很好地突出了诗的主题。

(2)反复。

①连续反复:如“有的人”,紧接着反复多次。

②间隔反复:如第2小节与第5小节;第3小节与第6小节;第4小节与第7小节。

反复手法的运用,从结构上看,可以把各节内容紧密联系起来;从内容上看,又可以使全诗的主题思想步步加深。这样,不仅使诗的结构严密,而且充分抒发了作者对两种人截然不同的态度和感情,增强诗的感染力。

3、请同学结合两类人的表现用一句话概括“有的人“具体指什么人。

每节诗的前两句都指反动统治者,他们虽然“活着”,却如行尸走肉,他们欺压百姓,下场可耻。每节诗后两句都是指鲁迅以及像鲁迅这样的人。他们虽死犹生,永远活在人民心中,赢得人民的尊敬和歌颂。诗作的侧重点是歌颂鲁迅及像鲁迅一样的人。

五、精读课文

1、总结作者对这两类人有什么样的感情,找出表现感情的词语。

A:①“把他摔垮”,即打倒、推翻之意。②“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即被人民忘记,被人民唾弃。③“他们的下场可以看到”,即身败名裂、遗臭万年。

B:①“永远记住他”。②“到处是青青的野草”,即鲁迅精神到处被传颂,被延续。③“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鲁迅先生无比崇拜,无限爱戴的深厚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①分小组读,相互评价。②集体朗读。

3、欣赏鲁迅作品《自嘲》。

六、总结全文:

1、本文采用的是什么表现手法?诗中的议论有什么特点?(对比、形象化)

2、学了这首是你懂了哪些道理?人应该怎样活着?对人民的不同态度,会得到人民怎样不同的回报?(要为人民,为社会,要勤勤恳恳,乐于奉献。这样的人生才有价值。骑在人民头上的,终被人民打倒甘愿为人民献出一切的人,则在人民心中永生。)

七、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七、板书设计: 有的人

第一类人 第二类人

卑鄙 自私 对 高尚 无私

鄙视 憎恨 比 崇敬 赞美


相关内容

  • 数学教案作业检查简报
  • 2016--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八年级数学组3月份 教案.作业检查. 作业批改记录 简 报 八年级数学组 2017.3.31 为了全面掌握教学动态,即时了解和解决本学期教学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扎实有效的开展教学工作,保证教学秩序的稳定.教学计划的完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学校教导处的指导下,数学教研 ...

  • 数学教案检查小结
  • 本次对我校教师教案的书写和作业批改情况的检查数学这一块是由我和二温负责的.现就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关于教案检查 所有教师都有教案,且都按节备课,数量足:能够按学校要求的三维目标格式书写,大部分书写整洁,但在检查中也发现一些问题.概括以下四点: 1.所有教师只有学期备课和课时备课无单元备课,是否有 ...

  • 期中语文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 一、工作回顾 开学以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筹备召开了山东省语文学科“阅读中外经典,享受读书乐趣”课题实验现场会,在会上,我们展示了校园文化、课堂教学、师生素养及学生诵读活动,这次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2、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基本功比赛,经过层层推选,我校刘芳、杨秋云获区基本功一等奖,王琨获 ...

  • 如何编写教案
  • 如何编写教案 教学方案(简称教案),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而制定的施教方案,是教学目的,重点.难点,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有序的组合,是在课堂教学中组织.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活动的方案;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的教学蓝图,是教师备课的综合记录,也是课堂教学所遵循的章法. 一 编写教 ...

  • 教案作业检查总结1
  • 教案作业检查总结 一.指导思想 教育教学工作是一个头绪众多的系统工程,在纷繁的头绪中需要各项工作有序进展,尤为重要的是强化常规,做好细节.教学常规是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落实教学常规是学校教学工作得以正常有序开展的根本保证.只有搞好教学常规才有可能获得成功的教育.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体现于教学各个 ...

  • _怎样编写教案8
  • 怎样编写教案 同志们: 举行优秀"四会"政治教员评比竞赛,是总部总队历年政治工作的例行安排,是今年政治工作的一件大事,对于激发基层岗位练兵热情.提高政治教员队伍整体素质.推动基层教育落实和质量提升,都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在总部历年竞赛中,我们总队都有很不错的成绩,已经连续四届进 ...

  • 谈谈教师的课前准备
  • 谈谈教师的课前准备 上传: 胡丹丹 更新时间:2012-4-23 23:13:25 谈谈教师的课前准备 之一:学习篇 一堂课上得成功与否,除了教师对教材内容是否娴熟及是否适当地运用教学手段之外,还与教师是否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密切相关.那么,我们在课前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呢?下面就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

  • 英语教案检查小结2篇
  • 为了加强和规范教学管理,保证和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大学英语教研室根据教务处及基础部的部署,于xx年3月5日前对教研室教师的教案进行检查。本学期我们教研室共有25名教师担任08、09级各系、各专业的公共英语教学任务。现将本次检查工作的有关内容报告如下: 1. 备课量全部达到学校的 ...

  • 中班主题活动--各种各样的纸_-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
  • 中班主题活动--各种各样的纸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 首页幼儿园大班教案:数学 科学 主题 语言 音乐 美术 体育 英语 综合 健康 游戏 社会 安全 亲子 其它 特色教案: 简笔画 环 保 幼儿园中班教案:数学 科学 主题 语言 音乐 美术 体育 英语 综合 健康 游戏 社会 安全 亲子 其它 奥运 ...

  • 中班教案:物体的沉与浮
  • [中班教案:物体的沉与浮]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有的东西在水里沉,有的东西在水里浮,引起幼儿对沉浮现象的兴趣,中班教案:物体的沉与浮. 2.让幼儿知道,人们利用沉与浮的原理创造发明了船,造福人类 3.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幼儿探索求知的精神. 活动准备: 幼儿准备:水.玻璃杯.肥皂盒.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