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学习及校
园文学讲座
课题:学好美
文,写出美文
主讲:李 昂
地点:成章实验
中学
一、语文学习读为本,经典作品要熟读
成诵
“写功”与“背功”
诗文范背
7——15岁是人的记忆力最旺盛的
时期。深刻的记忆能使你随时随地生活在文学当中,在不断“反刍”中温故知新。经典
作品是一座丰富的宝藏,终生受用不尽。
例如从上述诗文中,你可以:
(1)感受到高尚的人性、人格之美
(2)感受到祖国语言之美
1、对偶之美(北通,南极;日星,山岳;沙鸥,锦鳞;长烟,皓月;浮光,静影;居庙堂之高……)
2、排比之美(三处。下边详说)
3、长句、短句交叉错落之美(五言七言交错;“嗟乎……”长短交错,大珠小珠落玉盘)
(3)学到文章剪裁(详略)的技巧:参军——作战——凯旋;楼台本
身——览物之情
(4)懂得如何使文章有波澜,吸引人
[ 中共中央一支笔—— 胡乔木谈写作:
写文章,要克服的最大弱点就是平铺直叙。这样的文章不生动,没有吸引力。 要生动,就得有变化。怎样变化呢?无非是说了正面,又去说反面;说了这一面,又去说那一面;用了肯定的语气,又用疑问的语气。一篇文章,如果从头到尾都是句号,一个疑问号、感叹号也没有,大概不会太好。海浪给诗人很大的灵感,就因为它有高有低。它卷得那么高,使你担心它跌下来,不能不紧张地期待它的变化。文章没有冲击,没有波浪,没有变化,绝不是好文章。句号是表示平稳的,人说话如果老用这种平稳的腔调,就会起催眠的作用。文章也是这样。
从文意看:
“然则北通……得无异乎”为第一转折; “至若……”为第二转折(一转与二转之间为180度)。 而后,“嗟乎……或异二者之为”为第三转折(二、三转之间为垂直90度)。
从句式看:除陈述句外,还有——
1、然则北通巫峡……得无异乎?(反
问)
2、 感极而悲者矣!(感叹)
3、渔歌互答,此乐何极?(反问)
4、嗟乎!(感叹)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或异二者之为,何哉?(5、
疑问)
6、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
耶?(设问)
7、噫!(感叹)微斯人,吾谁与归?
(8、疑问)
当然,不能篇篇都背。比如课外阅读,那就得摘抄。不动笔墨不看书。两个笔记本:读书笔记(钱钟书),生活札记(李贺)。
二、抓住语言这根“藤”,在“感悟”
二字上下功夫
首先,我们要用学习语文(文学)的方法去学语文(文学)。数理化重概念,重推
理,重公式(求“标准”);而语文(文学)重形象,重感悟,重想象(忌雷同)。
要懂得汉语知识,更要学会它的运用。 比如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懂得“绿”由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且作使动词,是需要的,但这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要悟出它在这里的妙处(比较“到、入、过、满”;“春风”在这里有了色,有了形,有了情)。
文学作品是表达作者的情思的,情思又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语言是一根藤,浸润着情思,贯串思想内容、表现手法各个方面。
感悟语言,重要的是要设身处地,进入情境。
例一、试比较:
“木兰凯旋归,全家齐欢迎”
“入我闺房中,着我女儿装”
又:“打开、坐上、脱去、穿起”
例二、知是“明月光”,何疑“地上
霜”?
例三、杜甫《江边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
压枝低。
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
恰恰啼。
[眼、耳、鼻、肩、肤、心]
要设身处地,就要倾注自己的情感,与作者的感情双向交流。
作品的感情,是有真假、深浅之分的。
(1)中考作文《同学情》; 高考作文《战胜脆弱》。
(2)比较李白两首诗(《生命的吟唱》第106页):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
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电影插曲《我的祖国》:“一条大河波浪宽”——“万里长江波浪宽”
因而,要写出真情,还要写出深情。 深情不等于华丽词藻,不等于豪言壮语。比如朱自清的两篇:《春》华丽,表达对春天的热爱与对蓬勃生命力的赞美的感情,是好文章。而《背影》语言十分质朴,却更见一往情深。特别是那个高潮(焦点):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微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了。……
其实,在前文叙述中,作者的眼中已渐
渐汪满了泪水,只是努力忍着,忍着,此时再也忍不住了,终于夺眶而出。
这里有个问题,父亲的穿着前面至少有九处地方可写——
1、父子动身时
2、父子进站时
3、购买车票时
4、物色挑夫时
5、送我上车时
6、挑选座位时
7、对我叮嘱时
8、又嘱茶房时
9、眺望窗外时
但为什么一直不写,直到此时才写?这里有材料安排上的技巧,但更是真情实感使然。
至于想象,对于文学是太重要了。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文学。《岳》文就是想象出来的,《红》、《西》等无一不是。检测:五只鸟
三、由仿入手,仿中有化,创出自我
别 燕
(李 昂小学三年级时
读过的课文)
梁上双燕子,/ 喃喃相对语。/ 只为秋已深,/ 商量同归去
记得满园桃李开,/ 春风软软燕初来,/ 捕虫除害多辛苦,/ 朝夕相见倍亲爱。 如今流光换时序,/ 瑟瑟秋风潇潇雨,/ 燕子欲归留不得,/ 满腔愁绪谁与诉? 此去南海越关山,/ 万里长途祝平安,/ 临别依依殷勤约,/ 待到明春早相见。”
告 别 杨 林
(李 昂高中一年级时发表的
处女作)
群星聚在天上, / 篝火亮在河旁。 / 愿今夜变得更长更长啊, / 面对这将别的山乡!
草坪作地毯,/ 蓝天当篷帐。/ 身边的河水流不尽,/ 离别的话儿说不完。
农民伯伯啊,敬爱的师长,/ 相处只不过九天时光,/ 您教给我多少宝贵的知识,/ 在这露天课堂。
株株禾苗一个个的字,/ 端庄清秀排成行;/ 更有那动听的乐章啊,/ 当镰刀割着稻子嚓嚓响。
出工时走在你们中间,/ 中午挑谷进晒
场。/ 一粒稻谷一粒汗,/ 闻到谷香胜饭香。 那一回镰刀划破手指,/ 是大伯您给缠上蛛网;/ 白花花太阳当头晒,/ 喝了藤茶遍身凉!
五更天为我们熬姜汤,/ 背地里为我们洗衣裳,/ 里里外外忙不歇啊,/ 你年轻的女队长。
明天,我们回校了,/ 回到那心爱的岗位上,/ 带着你们的嘱咐,/ 伴着早晨的太阳。
再见了,伯伯,/ 再见了,队长,/ 不待明春布谷叫,/ 再来学插秧!
华 诞 赋
(节选)
轻风拂地,丽日经天。六秩国庆,九州同歌。……
怎能忘,风雨如磐沉沉夜,南湖船上举红旗;革命火种撒全国,星火燃
成燎原势。怎能忘,井冈山的红米饭、南瓜汤,朱德挑粮的扁担,八角楼彻夜的灯光。怎能忘,爬雪山,过草地,长征二万五千里。怎能忘,南泥湾垦荒两手茧,枣园纺车日夜转。怎能忘,西柏坡誓言响铮铮:艰苦奋斗,戒骄戒躁,两个“务必”永远记心间……
忽如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春花开。破除清规戒律,大地生机勃发;打开闭锁国门,呈现多彩世界。农工商贸全面振兴,国民经济迅速腾飞。30年弹指一挥间,国内生产总值翻了多少番,综合国力增强了多少倍!破
天荒免除了农业税,全国义务教育大普及;社保、医保年年上台阶,抗震、抗灾连连夺胜利。人民丰衣足食,新房鳞次栉比。更有那公路通到乡乡村村,铁路跨越“世界屋脊”,“神舟”飞船遨游天际,首都“鸟巢”成功举办奥运会——数不清的人间奇迹……
啊,江山如此多娇,风光而今更好。大国跻身强国,治世更臻盛世。今日喜庆华诞,勿忘路遥任重。居安思危,拒腐防变;继往开来,跃马扬鞭。党心民心,众志成城。万里蓝天同怀抱,五十六族一家亲。民族复兴路,科学发展观。坚持中国特色,任凭风云变幻。展望明日之华夏,定是人间之乐园!
四、文章不厌百回改,淘尽黄沙始见
金
可以说,我们平时的作文大多是半成
品。好比登南岳山,只到半山亭就止步了。如果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老是这样,那就总只半拉子水平。一个初中或者高中毕业生,学了九年、十二年语文,光课堂上就写了一百多篇、乃至两百来篇作文,却仍然有的写不出一篇像样的、只需几百字的中考、高考作文,这个问题太值得深思了!与其一学期写九篇十篇,像李自成打江山,像猴子掰包谷,拿不出一篇好文章,也不知道怎样才能写出一篇好文章,不如少写两篇,修改出几篇好的。怎么修改?去找老师。这是老
师的责任。这里介绍我初中时一位语文老师的作文批改,可供大家参考(见《生命的吟唱》第103页)。
怎样教好初中语
文
主
讲: 李 昂
语文教育是国民教育的核心,是民族文化的根。现在,中小学有
了越来越好的语文教材,关键是如何把它教好。如何教好?我以为:
(一) 正本清源,把握主旨
即用教语文的方法教语文。
语文教育具有双重性。《语文课程标准》:“工具
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由于汉字难
学,加上中国有文言、白话两套语言,这便决定了中小学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让学生掌握中国语言,具备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和阅读写作能力。
但是,语言又不仅仅是一种工具,从文化人类学
的角度看,人就是“语言的动物”(卢梭语),人、社会、语言三位一体,不可分离。正是语言使人成为人,人是在语言中长成的。语言本身就是人的生命、意志的体现。学习语言,同时也就是对沉淀于语言中的人的生命、人的意志的体验,对表现于语言中的人的生存、人的生活的认同,接受人类心声的感召和同化,同时也感召和同化别人。换句话说,学习语言就是学习做人。 不能把人文教育排除在语文之外,使它变成一门纯技术性课程,使生动的语文教学变成枯燥的技术训练。
例一、《故乡》中写“我”与闰土相见: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
动着嘴唇,却没
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地叫道:
“老爷!……”
(同情,悲悯 / 一阔脸就变)
例二、 (不苦吗?)笑了笑;(有什么要求吗?)
想了想
例三、几年前的初一教材中有一篇《这不是一颗
流星》(王周生)。一个孩子正全神贯注看狗熊表演精彩节目,忽然却想到要把狗熊弄死,好将它的皮来给阿婆做手套。实在是匪夷所思。这样的文章当然不能做教材。
1、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语新教材主编顾振彪在
《谈语文教学》的
文章中说到:“从前的语文课本突出的是政治性,同一性,此次教材改革正是为了纠正上述倾向,要通过文学教育来提高人的整体素养:人文素养、审美能力和文学底蕴等。让文学教育真正培养人,培养个性,培养人格。”(2002,2,4. 《中国青年报》头版)
简言之,要通过文学教育来培养人文素养。
为什么要这样?
因为一,青少年的特点是感受丰富,是在不断的
感受中形成对世
界的看法的。而文学作品正是诉诸人的感情的。
二,青少年的思维特征更是感性的,开始时理性
思维能力较差。感受多了,有了比较,有了区别,理性思考的需要就产生了。这时的理性是建立在活生生的感性的基础上的。这样的思想才有根,才是自己的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学时代是文学阅读的时代。
而文学教育重形象,重感性,重体验。(数理化
重概念、理性、逻
辑推导)
如讲“又绿江南岸”:如只着眼于形容词作动词,而又是使动词,
这便是重理性、概念、术语。语法可以讲,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眼前有这个画面,这个意境。领悟这个“绿”字的妙处,为什么比别的字,例如“到”、“过”、
“入”、“满”等要好。
“枝头春意闹”:如只着眼于比拟、通感,那也
是概念、术语。要讲出“闹”字的妙处。换成“浓”字何如?
“感悟比理性的分析更为重要。许多学者似乎忘
记了应该如何来领略那些伟大的文学作品,他们往往费了很大功夫进行讲解,却没有能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多少印象。这种分析讲解往往如同成熟了的果实从枝头坠落一样,很快从我们心上掉落。即使我们了解了一朵花,了解了它的根枝叶,甚至它的整个生长过程,但是,我们也许仍然不懂得如何去欣赏一朵带着露水的鲜花。”
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
天光明》
《孔乙己》的主题是揭露科举制度的弊害?固然
有此。但更重要的,是批判人情的冷漠。但文中并未有一言半语点破,靠的是感悟:“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谁也没把他的死活放在心上。
(二)倾注情感,进入角色
语文是最需要倾注感情的一门学科。作为语言,它是有生命的;作为母语,它是亲切的。诗人、作家需要多情善感,一个语文教师也需要多情善感。要设身处地,进入角色。遥远的使它变得亲切,枯燥的使它变得有趣,把自己关于人生、社会、历史、文学的各种经历、感受相机粘合到课堂中来。虽然都在教语文,投入情感便不同。
笔者在于2004,2,24的《衡阳日报〃名师讲坛》栏目中发表了一篇《先感动自己》的文章。这实际上是一篇听课有感。我为这堂课定写了一首诗:“叶叶心扉次第开,帆帆竞发岂徘徊!先生魅力焉如此?为有激情奔浪来。”我在文章中说……(复印件)
再举两例: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寿镜吾先生读书的情景:“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寿先生读书便是很有感情投入的。
(2)再看学生眼中一位语文老师的课堂教学(《老马》,《精品》88页)。
那么,怎样设身处地,进入角色?也举几例:
(1)杜甫:《江边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眼、鼻、耳、肤、身心]
(2)比较李白二诗
(3)《背影》中写父亲的穿着: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1、父子动身时 2、父子
进站时
3、购买车票时 4、物色
挑夫时
5、送我上车时 6、挑选
座位时
7、对我叮嘱时 8、又嘱
茶房时
9、眺望窗外时——
我们平时指导学生写作,要仔细观察生活。其实,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用心灵去感受。无我之情,文章就不会有真情实感;无我之思,文章就不会有真知灼见;无我之心,文章就必然缺乏个性。
(三)“读”字当头,讲在其中
语文教学读为先。要原汁原味品尝,不吃别人嚼过的馍。有的老师一课面临,先看参考资料,这是最要不得的。这样教书,很难提高。至于有的备课只是“抄参考”,那就更等而下之了。
读时(尤其初读时)要摒除功利意识。也就是说,不是为了满足某种实际需要(比如这篇课文有哪几个知识点,可以从中命出哪些考题,哪些题目在已往的中考中已经考过);而以非功利的眼光,即审美的眼光看待课文。
有多少次阅读,就有多少次不同的领会。如读《阿 正传》,有人说:
一、你会笑得肚子痛;二、你开始感到笑不出来;
三、你会鄙弃阿 的为人;四、鄙弃化为同情;五、同情化为深思的恨泪;六、阿 进入你的身体;七、他又化作你的邻居、亲友;八、再扩大到世人;九、你会觉得阿 是一面镜子;十、甚至于是报警器;十
一、你觉得心中有团火在燃烧,这样的社会非变革不可!
在此基础上,以读带讲,以讲促读。通过自己声情并茂的范读,解疑释惑的领读,贯通文脉的导读,激励和带动着学生异口同声地齐读,诵、听替换地轮读,看着黑板上的关键词语背读,分层逐段地接读,众声鼎沸地速读。在阅读中去体会文章写了什么,它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它要告诉我们什么,我们从中读出了什么、感悟出了什么、要从中学习些什么。
熟读成诵,左右逢源,受益终生 (7—15岁的记忆年华)。
背诵《木兰诗》、《岳阳楼记》。五十余年,永志
不忘,宝贵财富。下笔有神,确是如此。
这里想以处女作,谈谈读与写的关系。从仿写入手(欣赏、摹仿、
创作):《别燕》与《告别杨林》(鬼使神差)
要不要讲?要。没有教师精当的讲授和适时的点
拨,不可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只是讲要恰到好处。讲的目的是什么?老师的“讲”是为了学生更好地“读”。讲什么?讲自己的体验。以教师之体验,促学生之感悟。
例,三册《山米与白鹤》:“外祖父讲起小时候一件事,他在山米这么大的时候丢石头丢得百发百中。有一年,一只红鸟栖息在他家屋檐下。一天,他鬼使神差地一石头打中了回巢的红鸟。当他把死鸟捡起来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做了什么事。他觉得没有任何东西比那只死鸟更沉重,那是刚刚还活蹦欢跳,转眼便毁灭了的一个生命。从此后,他再没丢过一块石头。”要是我来讲,我就会讲到我当中学生时(1958年)捉麻雀。
又,一位老师教《回忆我的母亲》,讲到“母亲
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女”时,有的学生发笑。后来他从讲自己的母亲怎样含辛茹苦入手,课堂效果迥异。
(四)紧扣语言,品出韵味
语言是一根藤,思想内容、表现手法等等,都是这根藤上开出的花朵。脱离语言的讲析,无异于把鲜花从藤上摘下来欣赏,或曰把鱼从水中捞上来欣赏。这样它就失去了生命,活的变成了死的。
离开作品的语言,大发政治议论,大搞道德说教,大谈人物形象,大讲写作方法,空泛地赞扬某篇作品思想深刻,情感真挚,构思巧妙,那是一网撒在瓜棚上,落不了实的。为什么我们的初中生读了九年书,读了几百篇文章,写不好一篇几百字的中考作文?甚至高中生都写不好一篇八百字的高考作文?一个重
要原因,就是不能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而这又因为我们的语言教学不到位。
如前所说,语言是交际工具,但又不只是一种外
在于人的工具,
它本身就是人的情感、意志,乃至生命的体现。语言的推敲好像是字句的推敲,其实是情思的“推敲”。
(1)“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边(丛)觅小诗”
(2)“宋玉,你是(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3)“敌人撤退了”——“不,是逃跑了。”
(4)《玉碎》:外国商人:“我是从一个德国人那
里买来的。他是
从圆明园拿的。”赵玉圭(王刚饰):“不是拿的,是抢的。”
(5)“万里长江(一条大河)波浪宽……”
(6)《江姐》:“线儿长,针儿密。含着热泪绣红
旗。热泪随针线
走,不知是悲(与其说是悲),还是喜(不如说是喜)”
(7)“推”与“敲”
语言运用的功夫,除了字词的选择,还有文字的排列组合。同一个意思,即使用同样的字词,也会有不同的排列方式。排列不同,意思就不会一样,甚至完全不同。
如这个句子,至少有九种表达方式:
1、 困难吓不倒顽强的人。(从“困难”着眼,
是一般的陈述句)
2、 困难不能吓倒顽强的人。(也是陈述句,但
语气有所加强,突
出了“可能吓倒别人,但吓不倒顽强的人”的意思)
3、 困难岂能吓倒顽强的人!(由第二句的陈述
语气换成了反问语
气,语气更加强了)
4、 困难不能把顽强的人吓倒。(换成“把”字
句,“不能把我怎么样”,表示“困难使出手
段,千方百计要把顽强的人吓倒,但终究无
可奈何”)
5、 困难岂能把顽强的人吓倒。(反问句,较第
四句意思更强烈)
6、 困难是吓不倒顽强的人的。(换成“是”字
句,在第一句的基础上加上了一个“的”加
强了肯定的语气)
7、 顽强的人不会被困难吓倒。(陈述角度不同
于前六句。换成了
“被”字句,不是从“困难”着眼,而是从“顽强的人”着眼,偏重于指某某这个人)
8、 顽强的人是不会被困难吓倒的(句式同上,
加上“是的”,语
气加强)
9、 顽强的人怎会被困难吓倒!(被”字句再加
上反问,语气功更
强)
事物的质量取决于其分子的排列组合。分子排列不同,质量就不一样。甚至截然不同。石墨与金刚石构成的分子相同,但排列的分子式不同,一碎(电池、铅笔心)一坚。再看几例:
1、温庭筠《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
桥霜”。何以不写
“茅店鸡声月,板桥人迹霜”,或“鸡鸣茅店月,人踏板桥霜”?诗人要突出“鸡声”、“人迹”。“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游子、商客们听到鸡叫声,即望天色,月已西斜,快到五更了吧,该登程赶路了。下一句呢,看到“人迹”,见出“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突出了“早行”二字。
2、“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3、王实甫:“门掩重关萧寺中,花落水流红”(红花落流水、红花落水流)
4、《祝福》:“她一手提着竹篮,篮内一个破碗,空的。”
这里着重谈谈比喻:
它是语言艺术的花朵。它是想象力的表现。
它使抽象变具象:《琵琶行》
它使死的变活的:“远望一枯树,两个干树丫。
春来苔是叶,冬至雪作花。”
要让学生懂得,什么才是好的比喻。形象生动是一个层次,有神韵、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是更高的层次:“斗笠——蘑菇 字帖——国旗 紫藤萝花——彩色瀑布”
可运用比较法。去掉这些比喻将是如何?
再如排比,也可用比较法。如果换成:
“木兰为从军,到处买鞍马”
“木兰凯旋归,全家齐欢迎”
“入我闺房中,穿起旧时裳”
结果会怎样?从而让学生领悟,为什么要用排
比,在什么场合运
用,怎样运用。
下边看一学生作文中综合运用比喻、夸张、排
比的例子,写的是祖国:“祖国,是祖父老屋后边那青翠的竹园;祖国,是家乡小镇那青石板铺成的小路;祖国,是雨点打在门前芭蕉叶上的声音;祖国,是屋檐下挂着的那成串的辣椒……”(夸小)
(五)展示个性,教出特色
教师教书,不管你自觉不自觉,都是在对作为课
文的作品进行鉴
赏。课文常常具有模糊(含蓄)性,多义性。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林黛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可以喜欢林黛玉,他也可以喜欢薛宝钗。许多时候没有非此即彼的标准答案。(据网上民意调查,《红楼梦》中,愿意聚谁为妻?宝钗居榜首,获5679票;王熙凤第二;晴雯第三;黛玉只得5票)
同样,面对同一篇课文,一千位教师就该有一千种教法。由于家庭出身、所受教育、生活阅历、审美爱好等等的不同,教师的个性必然千差万别。这是好事。教学个性(风格)的千帆竞发,才会促进人才成长的万马奔腾。
例如:五只鸟 胡萝卜素 冰化成了什么
顾振彪先生说的“过去语文教学强调的是政治
性、同一性”,政治性不用说了,同一性呢?那就是抹煞师生教与学的个性。教材一律,教参一律,教法一律,作业一律,考题一律,答案一律,连词语解释也只能按标准答案,换个意思相同的都不行。这就如同车间里用模具去翻砂,不是培养人才。
(1)《散步》:94页“孝心”
(2)《小橘灯》:23页之“博爱”
(3)《孔乙己》的主题是揭露科举制度的弊
害?固然有此。但更重要的,是批判人情的冷漠。“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谁也没把他的死活放在心上。
以上是阅读。写作同样要培养个性。长期以
来,作文的一大弊病是思维雷同,一个模式,无个性(我们的个性消融在集体性中),无真情,无活力,无生气。时间长了,势必磨灭人的性灵,萎缩人的创造力。
(1) 独特的材料
《同学情》(有一年我命的中考题。
多写伤、病)
《铁路在我家延伸》
(2)独特的情思
见闻有限而情思无限。 让思想的溪流
自由地流淌,让语言的琴弦潇洒地弹奏,让感情的浪花活泼地跳荡。
《我家的屋顶花园》(美的吸引力)
《不该飘洒的红雨》课间休息,彩色粉笔
练打靶——由靶圈想到周总理被踩瘪了的杯盖——进而想到今天建设节约型社会——又想到有的同学花钱大手大脚,一个生日用好几百元……
(3)独特的写法
《校园的梧桐》不直赞老师。
(六)活水长流,常教常新
文学教育要求教师具有全面的文学素养,包括多元的文化知识结构,丰富的人生阅历,充沛的思想感情,活跃的联想、想象,深刻的感觉、领悟,高雅的文化品位等。一个好的语文教师,须是一个饱学之士。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有学有识,就必定站在高处。你的立足点高,学生也就跟着你向高处走。如果四大名著都未尝通读,外国文学更所读无几,甚至只靠一本教参、一本字典现贩现卖,那是教不好语文的。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这还不够,要不断引进源头活水。有些东西,不要求学生懂,但教师却要弄懂。
举个例子,一次听老师讲陈毅的《梅岭三章》。“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不说“今日断头”,而说“断头今日”,是强调“断头”,不怕牺牲。这是不知古诗平仄知识之故。绝句、律诗(无论五言、七言)其实不过四种句式,平仄并不难掌握。这里就姑且说说。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两个黄鹂鸣翠柳……
平平仄仄仄平平 朝辞白帝彩去间……
平平仄仄平平仄 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
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
南逢李龟年》)
仄仄平平仄仄平 少小离家老大回……
(五言诗去掉前二字即是)
还有,语文教师一定要执笔为文。下水作文行之有效。至少半月写它一篇,一期写它十篇;再少一月写上一篇,一个学期五篇,一年十篇。会写文章的老师,改出来的作文必然与不会写的老师不同,他能把握一颗“文心”,是跃动着的,是贴近学生的实际的;而后者只有几条“原则”和“标准”,是枯燥乏味的说教,是僵死的教条,指导作文时难免隔靴搔痒,捉
襟见肘,学生只会被框死,最后远离书本和写作。
同样,学好语文,也必须有大量的阅读。要鼓励和指导学生的课
外阅读。要落实中学生的必读篇目。要开展和指导好文学社活动,给学生创造更多练笔的机会。许多语文人才从这块园地脱颖而出。
还有一点,要树立大语文观。让我们听听中学生们的心声——看一篇中学生谈语文学习的作文:《冷香飞上语文》(《作文绝招》126页)
大自然里有语文。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1) 民谚、歇后语
(2) 楹联
两岸云山留客住,一亭风月赠人行
高唱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真情毕露,
斯人莫道世间无
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会心不远,要登绝顶莫辞劳
(3) 谜语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明月半依云脚下,残花双落马蹄前
(4)歌曲
“月亮走,我也走”——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秦时明月汉时关
七 律
赠孝友贤棣
四十年前余坐帐白龙潭下,孝友堪称高足弟子。石麟早慧,才华出群。一场风暴之后,几十年生死未
卜。前年余移居衡阳,又常因事出入教委,而孝友任职教委副主任,彼此住处又相距只咫,竟多次擦边而过。呜呼,参商难会,惟天意抑人为耶。
龙潭相晤正风华,雕宰铸颜亦孔
嘉。
无奈狂风横扫荡,顿教佳木俱欹
斜。
如烟往事常惊梦,带泪愁思痛断
涯。
讵料卅年萍复聚,白头相对赏黄
花。
罗立德
2003年国庆节,时年
八
十于衡阳。
七 律
奉和立德恩师
9月30日,在市教育局机关出席老人节庆祝会,从康华楚先生口中得知罗立德老师电话号,喜不自禁,当晚即挂通了电话。本当前去府上拜访,而罗老执意于次日光临寒舍。回想45年前我就读衡山二中(今衡东一中前身)时,先生领我等办《二中文艺》(后改名为《二 中半月刊》),当时情景仍如在目前。自后师生天各一方,而又都罹罗网;此日重逢,感慨万端。
恩师来时,赠大作《文家冲诗钞》一部,并七律一首,今步七律原韵奉和之:
鬓已斑兮发亦华,又闻夫子勉而嘉。 苍鹰未得青云上,“黑鬼”频遭白眼
斜。
幸亏痴心犹有梦,原来苦海不无涯。 今朝喜聚休言老,笔下同开绚丽花。
李 昂(孝友)
2003年10
月1日,时年65。
初中语文学习及校
园文学讲座
课题:学好美
文,写出美文
主讲:李 昂
地点:成章实验
中学
一、语文学习读为本,经典作品要熟读
成诵
“写功”与“背功”
诗文范背
7——15岁是人的记忆力最旺盛的
时期。深刻的记忆能使你随时随地生活在文学当中,在不断“反刍”中温故知新。经典
作品是一座丰富的宝藏,终生受用不尽。
例如从上述诗文中,你可以:
(1)感受到高尚的人性、人格之美
(2)感受到祖国语言之美
1、对偶之美(北通,南极;日星,山岳;沙鸥,锦鳞;长烟,皓月;浮光,静影;居庙堂之高……)
2、排比之美(三处。下边详说)
3、长句、短句交叉错落之美(五言七言交错;“嗟乎……”长短交错,大珠小珠落玉盘)
(3)学到文章剪裁(详略)的技巧:参军——作战——凯旋;楼台本
身——览物之情
(4)懂得如何使文章有波澜,吸引人
[ 中共中央一支笔—— 胡乔木谈写作:
写文章,要克服的最大弱点就是平铺直叙。这样的文章不生动,没有吸引力。 要生动,就得有变化。怎样变化呢?无非是说了正面,又去说反面;说了这一面,又去说那一面;用了肯定的语气,又用疑问的语气。一篇文章,如果从头到尾都是句号,一个疑问号、感叹号也没有,大概不会太好。海浪给诗人很大的灵感,就因为它有高有低。它卷得那么高,使你担心它跌下来,不能不紧张地期待它的变化。文章没有冲击,没有波浪,没有变化,绝不是好文章。句号是表示平稳的,人说话如果老用这种平稳的腔调,就会起催眠的作用。文章也是这样。
从文意看:
“然则北通……得无异乎”为第一转折; “至若……”为第二转折(一转与二转之间为180度)。 而后,“嗟乎……或异二者之为”为第三转折(二、三转之间为垂直90度)。
从句式看:除陈述句外,还有——
1、然则北通巫峡……得无异乎?(反
问)
2、 感极而悲者矣!(感叹)
3、渔歌互答,此乐何极?(反问)
4、嗟乎!(感叹)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或异二者之为,何哉?(5、
疑问)
6、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
耶?(设问)
7、噫!(感叹)微斯人,吾谁与归?
(8、疑问)
当然,不能篇篇都背。比如课外阅读,那就得摘抄。不动笔墨不看书。两个笔记本:读书笔记(钱钟书),生活札记(李贺)。
二、抓住语言这根“藤”,在“感悟”
二字上下功夫
首先,我们要用学习语文(文学)的方法去学语文(文学)。数理化重概念,重推
理,重公式(求“标准”);而语文(文学)重形象,重感悟,重想象(忌雷同)。
要懂得汉语知识,更要学会它的运用。 比如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懂得“绿”由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且作使动词,是需要的,但这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要悟出它在这里的妙处(比较“到、入、过、满”;“春风”在这里有了色,有了形,有了情)。
文学作品是表达作者的情思的,情思又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语言是一根藤,浸润着情思,贯串思想内容、表现手法各个方面。
感悟语言,重要的是要设身处地,进入情境。
例一、试比较:
“木兰凯旋归,全家齐欢迎”
“入我闺房中,着我女儿装”
又:“打开、坐上、脱去、穿起”
例二、知是“明月光”,何疑“地上
霜”?
例三、杜甫《江边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
压枝低。
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
恰恰啼。
[眼、耳、鼻、肩、肤、心]
要设身处地,就要倾注自己的情感,与作者的感情双向交流。
作品的感情,是有真假、深浅之分的。
(1)中考作文《同学情》; 高考作文《战胜脆弱》。
(2)比较李白两首诗(《生命的吟唱》第106页):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
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电影插曲《我的祖国》:“一条大河波浪宽”——“万里长江波浪宽”
因而,要写出真情,还要写出深情。 深情不等于华丽词藻,不等于豪言壮语。比如朱自清的两篇:《春》华丽,表达对春天的热爱与对蓬勃生命力的赞美的感情,是好文章。而《背影》语言十分质朴,却更见一往情深。特别是那个高潮(焦点):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微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了。……
其实,在前文叙述中,作者的眼中已渐
渐汪满了泪水,只是努力忍着,忍着,此时再也忍不住了,终于夺眶而出。
这里有个问题,父亲的穿着前面至少有九处地方可写——
1、父子动身时
2、父子进站时
3、购买车票时
4、物色挑夫时
5、送我上车时
6、挑选座位时
7、对我叮嘱时
8、又嘱茶房时
9、眺望窗外时
但为什么一直不写,直到此时才写?这里有材料安排上的技巧,但更是真情实感使然。
至于想象,对于文学是太重要了。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文学。《岳》文就是想象出来的,《红》、《西》等无一不是。检测:五只鸟
三、由仿入手,仿中有化,创出自我
别 燕
(李 昂小学三年级时
读过的课文)
梁上双燕子,/ 喃喃相对语。/ 只为秋已深,/ 商量同归去
记得满园桃李开,/ 春风软软燕初来,/ 捕虫除害多辛苦,/ 朝夕相见倍亲爱。 如今流光换时序,/ 瑟瑟秋风潇潇雨,/ 燕子欲归留不得,/ 满腔愁绪谁与诉? 此去南海越关山,/ 万里长途祝平安,/ 临别依依殷勤约,/ 待到明春早相见。”
告 别 杨 林
(李 昂高中一年级时发表的
处女作)
群星聚在天上, / 篝火亮在河旁。 / 愿今夜变得更长更长啊, / 面对这将别的山乡!
草坪作地毯,/ 蓝天当篷帐。/ 身边的河水流不尽,/ 离别的话儿说不完。
农民伯伯啊,敬爱的师长,/ 相处只不过九天时光,/ 您教给我多少宝贵的知识,/ 在这露天课堂。
株株禾苗一个个的字,/ 端庄清秀排成行;/ 更有那动听的乐章啊,/ 当镰刀割着稻子嚓嚓响。
出工时走在你们中间,/ 中午挑谷进晒
场。/ 一粒稻谷一粒汗,/ 闻到谷香胜饭香。 那一回镰刀划破手指,/ 是大伯您给缠上蛛网;/ 白花花太阳当头晒,/ 喝了藤茶遍身凉!
五更天为我们熬姜汤,/ 背地里为我们洗衣裳,/ 里里外外忙不歇啊,/ 你年轻的女队长。
明天,我们回校了,/ 回到那心爱的岗位上,/ 带着你们的嘱咐,/ 伴着早晨的太阳。
再见了,伯伯,/ 再见了,队长,/ 不待明春布谷叫,/ 再来学插秧!
华 诞 赋
(节选)
轻风拂地,丽日经天。六秩国庆,九州同歌。……
怎能忘,风雨如磐沉沉夜,南湖船上举红旗;革命火种撒全国,星火燃
成燎原势。怎能忘,井冈山的红米饭、南瓜汤,朱德挑粮的扁担,八角楼彻夜的灯光。怎能忘,爬雪山,过草地,长征二万五千里。怎能忘,南泥湾垦荒两手茧,枣园纺车日夜转。怎能忘,西柏坡誓言响铮铮:艰苦奋斗,戒骄戒躁,两个“务必”永远记心间……
忽如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春花开。破除清规戒律,大地生机勃发;打开闭锁国门,呈现多彩世界。农工商贸全面振兴,国民经济迅速腾飞。30年弹指一挥间,国内生产总值翻了多少番,综合国力增强了多少倍!破
天荒免除了农业税,全国义务教育大普及;社保、医保年年上台阶,抗震、抗灾连连夺胜利。人民丰衣足食,新房鳞次栉比。更有那公路通到乡乡村村,铁路跨越“世界屋脊”,“神舟”飞船遨游天际,首都“鸟巢”成功举办奥运会——数不清的人间奇迹……
啊,江山如此多娇,风光而今更好。大国跻身强国,治世更臻盛世。今日喜庆华诞,勿忘路遥任重。居安思危,拒腐防变;继往开来,跃马扬鞭。党心民心,众志成城。万里蓝天同怀抱,五十六族一家亲。民族复兴路,科学发展观。坚持中国特色,任凭风云变幻。展望明日之华夏,定是人间之乐园!
四、文章不厌百回改,淘尽黄沙始见
金
可以说,我们平时的作文大多是半成
品。好比登南岳山,只到半山亭就止步了。如果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老是这样,那就总只半拉子水平。一个初中或者高中毕业生,学了九年、十二年语文,光课堂上就写了一百多篇、乃至两百来篇作文,却仍然有的写不出一篇像样的、只需几百字的中考、高考作文,这个问题太值得深思了!与其一学期写九篇十篇,像李自成打江山,像猴子掰包谷,拿不出一篇好文章,也不知道怎样才能写出一篇好文章,不如少写两篇,修改出几篇好的。怎么修改?去找老师。这是老
师的责任。这里介绍我初中时一位语文老师的作文批改,可供大家参考(见《生命的吟唱》第103页)。
怎样教好初中语
文
主
讲: 李 昂
语文教育是国民教育的核心,是民族文化的根。现在,中小学有
了越来越好的语文教材,关键是如何把它教好。如何教好?我以为:
(一) 正本清源,把握主旨
即用教语文的方法教语文。
语文教育具有双重性。《语文课程标准》:“工具
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由于汉字难
学,加上中国有文言、白话两套语言,这便决定了中小学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让学生掌握中国语言,具备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和阅读写作能力。
但是,语言又不仅仅是一种工具,从文化人类学
的角度看,人就是“语言的动物”(卢梭语),人、社会、语言三位一体,不可分离。正是语言使人成为人,人是在语言中长成的。语言本身就是人的生命、意志的体现。学习语言,同时也就是对沉淀于语言中的人的生命、人的意志的体验,对表现于语言中的人的生存、人的生活的认同,接受人类心声的感召和同化,同时也感召和同化别人。换句话说,学习语言就是学习做人。 不能把人文教育排除在语文之外,使它变成一门纯技术性课程,使生动的语文教学变成枯燥的技术训练。
例一、《故乡》中写“我”与闰土相见: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
动着嘴唇,却没
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地叫道:
“老爷!……”
(同情,悲悯 / 一阔脸就变)
例二、 (不苦吗?)笑了笑;(有什么要求吗?)
想了想
例三、几年前的初一教材中有一篇《这不是一颗
流星》(王周生)。一个孩子正全神贯注看狗熊表演精彩节目,忽然却想到要把狗熊弄死,好将它的皮来给阿婆做手套。实在是匪夷所思。这样的文章当然不能做教材。
1、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语新教材主编顾振彪在
《谈语文教学》的
文章中说到:“从前的语文课本突出的是政治性,同一性,此次教材改革正是为了纠正上述倾向,要通过文学教育来提高人的整体素养:人文素养、审美能力和文学底蕴等。让文学教育真正培养人,培养个性,培养人格。”(2002,2,4. 《中国青年报》头版)
简言之,要通过文学教育来培养人文素养。
为什么要这样?
因为一,青少年的特点是感受丰富,是在不断的
感受中形成对世
界的看法的。而文学作品正是诉诸人的感情的。
二,青少年的思维特征更是感性的,开始时理性
思维能力较差。感受多了,有了比较,有了区别,理性思考的需要就产生了。这时的理性是建立在活生生的感性的基础上的。这样的思想才有根,才是自己的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学时代是文学阅读的时代。
而文学教育重形象,重感性,重体验。(数理化
重概念、理性、逻
辑推导)
如讲“又绿江南岸”:如只着眼于形容词作动词,而又是使动词,
这便是重理性、概念、术语。语法可以讲,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眼前有这个画面,这个意境。领悟这个“绿”字的妙处,为什么比别的字,例如“到”、“过”、
“入”、“满”等要好。
“枝头春意闹”:如只着眼于比拟、通感,那也
是概念、术语。要讲出“闹”字的妙处。换成“浓”字何如?
“感悟比理性的分析更为重要。许多学者似乎忘
记了应该如何来领略那些伟大的文学作品,他们往往费了很大功夫进行讲解,却没有能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多少印象。这种分析讲解往往如同成熟了的果实从枝头坠落一样,很快从我们心上掉落。即使我们了解了一朵花,了解了它的根枝叶,甚至它的整个生长过程,但是,我们也许仍然不懂得如何去欣赏一朵带着露水的鲜花。”
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
天光明》
《孔乙己》的主题是揭露科举制度的弊害?固然
有此。但更重要的,是批判人情的冷漠。但文中并未有一言半语点破,靠的是感悟:“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谁也没把他的死活放在心上。
(二)倾注情感,进入角色
语文是最需要倾注感情的一门学科。作为语言,它是有生命的;作为母语,它是亲切的。诗人、作家需要多情善感,一个语文教师也需要多情善感。要设身处地,进入角色。遥远的使它变得亲切,枯燥的使它变得有趣,把自己关于人生、社会、历史、文学的各种经历、感受相机粘合到课堂中来。虽然都在教语文,投入情感便不同。
笔者在于2004,2,24的《衡阳日报〃名师讲坛》栏目中发表了一篇《先感动自己》的文章。这实际上是一篇听课有感。我为这堂课定写了一首诗:“叶叶心扉次第开,帆帆竞发岂徘徊!先生魅力焉如此?为有激情奔浪来。”我在文章中说……(复印件)
再举两例: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寿镜吾先生读书的情景:“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寿先生读书便是很有感情投入的。
(2)再看学生眼中一位语文老师的课堂教学(《老马》,《精品》88页)。
那么,怎样设身处地,进入角色?也举几例:
(1)杜甫:《江边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眼、鼻、耳、肤、身心]
(2)比较李白二诗
(3)《背影》中写父亲的穿着: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1、父子动身时 2、父子
进站时
3、购买车票时 4、物色
挑夫时
5、送我上车时 6、挑选
座位时
7、对我叮嘱时 8、又嘱
茶房时
9、眺望窗外时——
我们平时指导学生写作,要仔细观察生活。其实,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用心灵去感受。无我之情,文章就不会有真情实感;无我之思,文章就不会有真知灼见;无我之心,文章就必然缺乏个性。
(三)“读”字当头,讲在其中
语文教学读为先。要原汁原味品尝,不吃别人嚼过的馍。有的老师一课面临,先看参考资料,这是最要不得的。这样教书,很难提高。至于有的备课只是“抄参考”,那就更等而下之了。
读时(尤其初读时)要摒除功利意识。也就是说,不是为了满足某种实际需要(比如这篇课文有哪几个知识点,可以从中命出哪些考题,哪些题目在已往的中考中已经考过);而以非功利的眼光,即审美的眼光看待课文。
有多少次阅读,就有多少次不同的领会。如读《阿 正传》,有人说:
一、你会笑得肚子痛;二、你开始感到笑不出来;
三、你会鄙弃阿 的为人;四、鄙弃化为同情;五、同情化为深思的恨泪;六、阿 进入你的身体;七、他又化作你的邻居、亲友;八、再扩大到世人;九、你会觉得阿 是一面镜子;十、甚至于是报警器;十
一、你觉得心中有团火在燃烧,这样的社会非变革不可!
在此基础上,以读带讲,以讲促读。通过自己声情并茂的范读,解疑释惑的领读,贯通文脉的导读,激励和带动着学生异口同声地齐读,诵、听替换地轮读,看着黑板上的关键词语背读,分层逐段地接读,众声鼎沸地速读。在阅读中去体会文章写了什么,它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它要告诉我们什么,我们从中读出了什么、感悟出了什么、要从中学习些什么。
熟读成诵,左右逢源,受益终生 (7—15岁的记忆年华)。
背诵《木兰诗》、《岳阳楼记》。五十余年,永志
不忘,宝贵财富。下笔有神,确是如此。
这里想以处女作,谈谈读与写的关系。从仿写入手(欣赏、摹仿、
创作):《别燕》与《告别杨林》(鬼使神差)
要不要讲?要。没有教师精当的讲授和适时的点
拨,不可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只是讲要恰到好处。讲的目的是什么?老师的“讲”是为了学生更好地“读”。讲什么?讲自己的体验。以教师之体验,促学生之感悟。
例,三册《山米与白鹤》:“外祖父讲起小时候一件事,他在山米这么大的时候丢石头丢得百发百中。有一年,一只红鸟栖息在他家屋檐下。一天,他鬼使神差地一石头打中了回巢的红鸟。当他把死鸟捡起来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做了什么事。他觉得没有任何东西比那只死鸟更沉重,那是刚刚还活蹦欢跳,转眼便毁灭了的一个生命。从此后,他再没丢过一块石头。”要是我来讲,我就会讲到我当中学生时(1958年)捉麻雀。
又,一位老师教《回忆我的母亲》,讲到“母亲
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女”时,有的学生发笑。后来他从讲自己的母亲怎样含辛茹苦入手,课堂效果迥异。
(四)紧扣语言,品出韵味
语言是一根藤,思想内容、表现手法等等,都是这根藤上开出的花朵。脱离语言的讲析,无异于把鲜花从藤上摘下来欣赏,或曰把鱼从水中捞上来欣赏。这样它就失去了生命,活的变成了死的。
离开作品的语言,大发政治议论,大搞道德说教,大谈人物形象,大讲写作方法,空泛地赞扬某篇作品思想深刻,情感真挚,构思巧妙,那是一网撒在瓜棚上,落不了实的。为什么我们的初中生读了九年书,读了几百篇文章,写不好一篇几百字的中考作文?甚至高中生都写不好一篇八百字的高考作文?一个重
要原因,就是不能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而这又因为我们的语言教学不到位。
如前所说,语言是交际工具,但又不只是一种外
在于人的工具,
它本身就是人的情感、意志,乃至生命的体现。语言的推敲好像是字句的推敲,其实是情思的“推敲”。
(1)“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边(丛)觅小诗”
(2)“宋玉,你是(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3)“敌人撤退了”——“不,是逃跑了。”
(4)《玉碎》:外国商人:“我是从一个德国人那
里买来的。他是
从圆明园拿的。”赵玉圭(王刚饰):“不是拿的,是抢的。”
(5)“万里长江(一条大河)波浪宽……”
(6)《江姐》:“线儿长,针儿密。含着热泪绣红
旗。热泪随针线
走,不知是悲(与其说是悲),还是喜(不如说是喜)”
(7)“推”与“敲”
语言运用的功夫,除了字词的选择,还有文字的排列组合。同一个意思,即使用同样的字词,也会有不同的排列方式。排列不同,意思就不会一样,甚至完全不同。
如这个句子,至少有九种表达方式:
1、 困难吓不倒顽强的人。(从“困难”着眼,
是一般的陈述句)
2、 困难不能吓倒顽强的人。(也是陈述句,但
语气有所加强,突
出了“可能吓倒别人,但吓不倒顽强的人”的意思)
3、 困难岂能吓倒顽强的人!(由第二句的陈述
语气换成了反问语
气,语气更加强了)
4、 困难不能把顽强的人吓倒。(换成“把”字
句,“不能把我怎么样”,表示“困难使出手
段,千方百计要把顽强的人吓倒,但终究无
可奈何”)
5、 困难岂能把顽强的人吓倒。(反问句,较第
四句意思更强烈)
6、 困难是吓不倒顽强的人的。(换成“是”字
句,在第一句的基础上加上了一个“的”加
强了肯定的语气)
7、 顽强的人不会被困难吓倒。(陈述角度不同
于前六句。换成了
“被”字句,不是从“困难”着眼,而是从“顽强的人”着眼,偏重于指某某这个人)
8、 顽强的人是不会被困难吓倒的(句式同上,
加上“是的”,语
气加强)
9、 顽强的人怎会被困难吓倒!(被”字句再加
上反问,语气功更
强)
事物的质量取决于其分子的排列组合。分子排列不同,质量就不一样。甚至截然不同。石墨与金刚石构成的分子相同,但排列的分子式不同,一碎(电池、铅笔心)一坚。再看几例:
1、温庭筠《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
桥霜”。何以不写
“茅店鸡声月,板桥人迹霜”,或“鸡鸣茅店月,人踏板桥霜”?诗人要突出“鸡声”、“人迹”。“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游子、商客们听到鸡叫声,即望天色,月已西斜,快到五更了吧,该登程赶路了。下一句呢,看到“人迹”,见出“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突出了“早行”二字。
2、“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3、王实甫:“门掩重关萧寺中,花落水流红”(红花落流水、红花落水流)
4、《祝福》:“她一手提着竹篮,篮内一个破碗,空的。”
这里着重谈谈比喻:
它是语言艺术的花朵。它是想象力的表现。
它使抽象变具象:《琵琶行》
它使死的变活的:“远望一枯树,两个干树丫。
春来苔是叶,冬至雪作花。”
要让学生懂得,什么才是好的比喻。形象生动是一个层次,有神韵、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是更高的层次:“斗笠——蘑菇 字帖——国旗 紫藤萝花——彩色瀑布”
可运用比较法。去掉这些比喻将是如何?
再如排比,也可用比较法。如果换成:
“木兰为从军,到处买鞍马”
“木兰凯旋归,全家齐欢迎”
“入我闺房中,穿起旧时裳”
结果会怎样?从而让学生领悟,为什么要用排
比,在什么场合运
用,怎样运用。
下边看一学生作文中综合运用比喻、夸张、排
比的例子,写的是祖国:“祖国,是祖父老屋后边那青翠的竹园;祖国,是家乡小镇那青石板铺成的小路;祖国,是雨点打在门前芭蕉叶上的声音;祖国,是屋檐下挂着的那成串的辣椒……”(夸小)
(五)展示个性,教出特色
教师教书,不管你自觉不自觉,都是在对作为课
文的作品进行鉴
赏。课文常常具有模糊(含蓄)性,多义性。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林黛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可以喜欢林黛玉,他也可以喜欢薛宝钗。许多时候没有非此即彼的标准答案。(据网上民意调查,《红楼梦》中,愿意聚谁为妻?宝钗居榜首,获5679票;王熙凤第二;晴雯第三;黛玉只得5票)
同样,面对同一篇课文,一千位教师就该有一千种教法。由于家庭出身、所受教育、生活阅历、审美爱好等等的不同,教师的个性必然千差万别。这是好事。教学个性(风格)的千帆竞发,才会促进人才成长的万马奔腾。
例如:五只鸟 胡萝卜素 冰化成了什么
顾振彪先生说的“过去语文教学强调的是政治
性、同一性”,政治性不用说了,同一性呢?那就是抹煞师生教与学的个性。教材一律,教参一律,教法一律,作业一律,考题一律,答案一律,连词语解释也只能按标准答案,换个意思相同的都不行。这就如同车间里用模具去翻砂,不是培养人才。
(1)《散步》:94页“孝心”
(2)《小橘灯》:23页之“博爱”
(3)《孔乙己》的主题是揭露科举制度的弊
害?固然有此。但更重要的,是批判人情的冷漠。“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谁也没把他的死活放在心上。
以上是阅读。写作同样要培养个性。长期以
来,作文的一大弊病是思维雷同,一个模式,无个性(我们的个性消融在集体性中),无真情,无活力,无生气。时间长了,势必磨灭人的性灵,萎缩人的创造力。
(1) 独特的材料
《同学情》(有一年我命的中考题。
多写伤、病)
《铁路在我家延伸》
(2)独特的情思
见闻有限而情思无限。 让思想的溪流
自由地流淌,让语言的琴弦潇洒地弹奏,让感情的浪花活泼地跳荡。
《我家的屋顶花园》(美的吸引力)
《不该飘洒的红雨》课间休息,彩色粉笔
练打靶——由靶圈想到周总理被踩瘪了的杯盖——进而想到今天建设节约型社会——又想到有的同学花钱大手大脚,一个生日用好几百元……
(3)独特的写法
《校园的梧桐》不直赞老师。
(六)活水长流,常教常新
文学教育要求教师具有全面的文学素养,包括多元的文化知识结构,丰富的人生阅历,充沛的思想感情,活跃的联想、想象,深刻的感觉、领悟,高雅的文化品位等。一个好的语文教师,须是一个饱学之士。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有学有识,就必定站在高处。你的立足点高,学生也就跟着你向高处走。如果四大名著都未尝通读,外国文学更所读无几,甚至只靠一本教参、一本字典现贩现卖,那是教不好语文的。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这还不够,要不断引进源头活水。有些东西,不要求学生懂,但教师却要弄懂。
举个例子,一次听老师讲陈毅的《梅岭三章》。“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不说“今日断头”,而说“断头今日”,是强调“断头”,不怕牺牲。这是不知古诗平仄知识之故。绝句、律诗(无论五言、七言)其实不过四种句式,平仄并不难掌握。这里就姑且说说。
仄仄平平平仄仄 两个黄鹂鸣翠柳……
平平仄仄仄平平 朝辞白帝彩去间……
平平仄仄平平仄 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
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
南逢李龟年》)
仄仄平平仄仄平 少小离家老大回……
(五言诗去掉前二字即是)
还有,语文教师一定要执笔为文。下水作文行之有效。至少半月写它一篇,一期写它十篇;再少一月写上一篇,一个学期五篇,一年十篇。会写文章的老师,改出来的作文必然与不会写的老师不同,他能把握一颗“文心”,是跃动着的,是贴近学生的实际的;而后者只有几条“原则”和“标准”,是枯燥乏味的说教,是僵死的教条,指导作文时难免隔靴搔痒,捉
襟见肘,学生只会被框死,最后远离书本和写作。
同样,学好语文,也必须有大量的阅读。要鼓励和指导学生的课
外阅读。要落实中学生的必读篇目。要开展和指导好文学社活动,给学生创造更多练笔的机会。许多语文人才从这块园地脱颖而出。
还有一点,要树立大语文观。让我们听听中学生们的心声——看一篇中学生谈语文学习的作文:《冷香飞上语文》(《作文绝招》126页)
大自然里有语文。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1) 民谚、歇后语
(2) 楹联
两岸云山留客住,一亭风月赠人行
高唱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真情毕露,
斯人莫道世间无
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会心不远,要登绝顶莫辞劳
(3) 谜语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明月半依云脚下,残花双落马蹄前
(4)歌曲
“月亮走,我也走”——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秦时明月汉时关
七 律
赠孝友贤棣
四十年前余坐帐白龙潭下,孝友堪称高足弟子。石麟早慧,才华出群。一场风暴之后,几十年生死未
卜。前年余移居衡阳,又常因事出入教委,而孝友任职教委副主任,彼此住处又相距只咫,竟多次擦边而过。呜呼,参商难会,惟天意抑人为耶。
龙潭相晤正风华,雕宰铸颜亦孔
嘉。
无奈狂风横扫荡,顿教佳木俱欹
斜。
如烟往事常惊梦,带泪愁思痛断
涯。
讵料卅年萍复聚,白头相对赏黄
花。
罗立德
2003年国庆节,时年
八
十于衡阳。
七 律
奉和立德恩师
9月30日,在市教育局机关出席老人节庆祝会,从康华楚先生口中得知罗立德老师电话号,喜不自禁,当晚即挂通了电话。本当前去府上拜访,而罗老执意于次日光临寒舍。回想45年前我就读衡山二中(今衡东一中前身)时,先生领我等办《二中文艺》(后改名为《二 中半月刊》),当时情景仍如在目前。自后师生天各一方,而又都罹罗网;此日重逢,感慨万端。
恩师来时,赠大作《文家冲诗钞》一部,并七律一首,今步七律原韵奉和之:
鬓已斑兮发亦华,又闻夫子勉而嘉。 苍鹰未得青云上,“黑鬼”频遭白眼
斜。
幸亏痴心犹有梦,原来苦海不无涯。 今朝喜聚休言老,笔下同开绚丽花。
李 昂(孝友)
2003年10
月1日,时年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