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司法考试论述题范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高分综述

一、理论精解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理论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由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构成。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与发展目标。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在法治上的必然反映。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价值追求,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是由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所决定的。党的领导,是我国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和强大推动力量。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特征包括:政治性、人民性、科学性和开放性。

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地位和作用。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地位:(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我国一切立法活动的思想先导,是我国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实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取得最佳执法效果的思想基础,是确保我国司法坚持正确方向、实现司法公正的思想保障,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的价值指引,是推动法学研究繁荣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

1.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包括:人民民主、法制完备、树立宪法法律权威和权力制约。同时,应当坚持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三个至上”原则,即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原则。“三个至上”的提出,从政治体制、阶级本质和法治特征三个方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精神实质,划清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资本主义法治理念的原则界限,标志着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2.执法为民。

执法为民的基本内涵包括:(1)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2)保障人权。执法机关必须牢固树立宪法观念和法律观念,严格遵守法律,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3)文明执法。文明执法是执法为民的本质要求和外在体现。

3.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目标,也是立法、执法、司法工作的生命线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公平正义的基本内涵包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合法合理、程序正当、及时高效。

4.服务大局。

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法治工作的经验总结。其基本内涵包括:把握大局,围绕大局,立足本职。

5.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由于党的先进性所决定的,也是人民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艰苦性背景下的正确选择。其基本内涵包括: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思想领导,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政治领导,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组织领导。特别注意:(1)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道路。

(2)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1 2 3 4 5 6

一、理论精解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理论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由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构成。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与发展目标。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在法治上的必然反映。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价值追求,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是由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所决定的。党的领导,是我国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和强大推动力量。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特征包括:政治性、人民性、科学性和开放性。

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地位和作用。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地位:(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我国一切立法活动的思想先导,是我国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实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取得最佳执法效果的思想基础,是确保我国司法坚持正确方向、实现司法公正的思想保障,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的价值指引,是推动法学研究繁荣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

1.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包括:人民民主、法制完备、树立宪法法律权威和权力制约。同时,应当坚持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三个至上”原则,即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原则。“三个至上”的提出,从政治体制、阶级本质和法治特征三个方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精神实质,划清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资本主义法治理念的原则界限,标志着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2.执法为民。

执法为民的基本内涵包括:(1)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2)保障人权。执法机关必须牢固树立宪法观念和法律观念,严格遵守法律,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3)文明执法。文明执法是执法为民的本质要求和外在体现。

3.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目标,也是立法、执法、司法工作的生命线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公平正义的基本内涵包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合法合理、程序正当、及时高效。

4.服务大局。

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法治工作的经验总结。其基本内涵包括:把握大局,围绕大局,立足本职。

5.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由于党的先进性所决定的,也是人民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艰苦性背景下的正确选择。其基本内涵包括: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思想领导,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政治领导,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组织领导。特别注意:(1)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道路。

(2)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1 2 3 4 5 6


相关内容

  • 2013年上海公务员公开选调交流考试笔试政策分析
  • 2013年上海市公务员公开选调交流考试笔试政策分析 按照惯例,上海市委组织部.市公务员局每年10月左右,会在全市机关中组织开展公务员公开选调交流工作.现"公务员考试之路" http://blog.sina.com.cn/liuyuannos新浪博客博主,公选遴选辅导名师上海刘源老 ...

  • 2012年论述题其实只是一个填空题------陈璐琼
  • 一.论述题,为什么一直在加大考查力度?--司法部视角 目前司法考试最大诟病是考查法律知识而不是考查法学素养,特别是客观题占75%的比重的情况下!法学界认为,司法考试选拔的是法律职业的精英,而精英不仅仅是"法条记忆者"而且应是"法律职业者".从2003年的一道题 ...

  • 司法考试卷四高分的6个技巧
  • 司法考试卷四高分的6个技巧 我先简单介绍下司法考试卷四与前三卷的不同,主要为初次参加司法考试的同学写的,已经参加过司考的同学可以不看这部分.司法考试前三卷都是客观题,而卷四是主观题,读题.审题.作答三步骤,由于在有限的时间内要全部通过书写作答,而且不能像客观题蒙选项,很多同学还没有答完题就到了交卷的 ...

  • 2015年公务员考试必备高分申论范文十篇
  • 2015年公务员考试必备高分申论 范文十篇(必背) 为了给有雄心壮志的人更增加一些争取金饭碗的筹码,本人精心整理了公务员考试申论高分范文,愿我的微薄之力能助我亲爱的考生一臂之力,谢谢. 范文一 法治政府引领法治社会 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经写入宪法并日益成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动力的今天,越来越多 ...

  • 2012年司法考试专题讲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专题一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考点导读 [高频考点] 1. 三者统一 2. 三效合一 3. 依法治国 [命题特点] 从2009年.2010年和2011年的真题来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异军突起,已经成为司法考试的重头戏,因为它的分值已经占到了近几十分,而且还不包括卷二和卷三在各个学科 ...

  • 教师法治观念研究综述
  • 摘 要 教师法治观念是教师对法治的认知.评价和情感体验.目前,对教师法治观念的研究基本是从意义.现状.原因及对策这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其中,在研究方法.对象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足. 关键词 教师 法治观念 法律意识 研究综述 作者简介:董云,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图分类号:G451       ...

  • 司法考试论述题
  • 2010年司法考试考前冲刺:论述题热点(一.二)(不断更新) 转自中法网 例一(隐私权保护) 在某网站论坛上,一条名为,<忍辱生下孩子,奢望宝宝能见父亲一面!>的帖子引来了众多跟帖.帖子是一个网名叫"意悠然"的女子发布的."意悠然"述说了她跟一个2 ...

  • 2017年考研法律硕士(法学)大纲解析
  • 2017年考研法律硕士(法学)大纲 解析 一.2017年考研法律硕士(法学)大纲变化综述 相比2017法律硕士(法学)大纲而言,2017年法律硕士(法学)大纲的变化非常小.其中,刑法.民法.法理学与法制史都没有变化,只是在宪法学在第一章和第三章的部分出现部分变化.在第一章中,删去了违宪审查制度中,违 ...

  • 公共行政学课程综述例文
  • <公共行政学>课程综述 学 校: 姓 名: 学 号: 班 级: 目 录 内容摘要 目录 一.公共行政学的主要内容 -------------------------- 3 二.行政监督原理在实践中的运用 ---------------------- 4 三.学习体会和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