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互动的思考

文︳陈家宝

课堂互动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然而,课堂教学中,并不是随意互动就能够提高课堂质量的,也不是单凭教师的意愿,无视互动的时机,就能够有效果的。真正的互动,应当是从教学的具体内容出发,从师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握课堂互动的最佳时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课堂互动的优势。

“动”在新知的获取处。新知的获取过程应该是水到渠成的自然过程。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凡是教师要让学生获得的新知都是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从自己的嘴里说出来。即使学生的认识不正确、不全面,也应让他们先讲而不是由教师包办。也就是说,在新知教学时,教师应该开展师生互动,促进学生自主地获得知识。

例如,三角形的分类一课有三种教法。

教法一:为了今后研究三角形的方便,我们需要把三角形分类,三角形有三条边和三个角,按边或角分别来分类。

教法二:教师出示教具,并说:“这里有6个铁丝做成的三角形,大家观察一下,看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学生纷纷猜测,有的说“有的大、有的小”,有的说“有的正些,有的斜些”。学生回答不出教师所需要的答案,最后只好由教师讲解。

教法三:“我们知道,车、船都是交通工具,在生活中要将其分类。如果不分类,所有的车都用一个车字表示,所有的船都用一个船字表示,应用起来很不方便。同样,我们今天研究的三角形也必须将它们分类。”教师边说边出示挂图,其中6个三角形都标上了边长和内角度数,“你们看,这些三角形从边或角考虑,各有什么特点呢?”

教法三因为有了师生的自然互动,自然赏心悦目,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动”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通常都有明确的目的,互动的内容服从于特定的教育任务。因此,互动要把握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师提出的问题应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和心理的发展基础进行设计。教师通过问题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此,作为教师,要吃透课标、教材,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使设计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价值,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掌握知识。

如,执教轴对称图形一课,教师让一个女孩面对镜子做不同的动作:女孩向上拍手,学生说镜中的像向上拍手;女孩向下拍手,学生说镜中的像向下拍手;女孩向前走一步,学生说镜中的像向前走一步;女孩向后退一步,学生说镜中的像向后退一步;女孩向左走一步,学生说镜中的像也向左走一步。教师问:“是这样的吗?”学生说“是的”。教师请一位男孩上来,其他学生再观察。男孩向左走一步,学生说镜中的像也向左走一步。显然,学生把镜子内外人的左右弄错了。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只知道镜子里的像的动作是什么样的,而无法通过动作揭示镜面对称的本质,思维是混乱的。教师抓住这一契机,组织学生进行互动:搬走镜子,只留镜框,一个学生边说边做动作,另一个学生扮演镜中的像,也边说边做动作。这样一来,学生在活动中认识了镜面对称的特点,从而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作者单位:永顺县灵溪镇勺哈初级中学)

文︳陈家宝

课堂互动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然而,课堂教学中,并不是随意互动就能够提高课堂质量的,也不是单凭教师的意愿,无视互动的时机,就能够有效果的。真正的互动,应当是从教学的具体内容出发,从师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握课堂互动的最佳时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课堂互动的优势。

“动”在新知的获取处。新知的获取过程应该是水到渠成的自然过程。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凡是教师要让学生获得的新知都是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从自己的嘴里说出来。即使学生的认识不正确、不全面,也应让他们先讲而不是由教师包办。也就是说,在新知教学时,教师应该开展师生互动,促进学生自主地获得知识。

例如,三角形的分类一课有三种教法。

教法一:为了今后研究三角形的方便,我们需要把三角形分类,三角形有三条边和三个角,按边或角分别来分类。

教法二:教师出示教具,并说:“这里有6个铁丝做成的三角形,大家观察一下,看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学生纷纷猜测,有的说“有的大、有的小”,有的说“有的正些,有的斜些”。学生回答不出教师所需要的答案,最后只好由教师讲解。

教法三:“我们知道,车、船都是交通工具,在生活中要将其分类。如果不分类,所有的车都用一个车字表示,所有的船都用一个船字表示,应用起来很不方便。同样,我们今天研究的三角形也必须将它们分类。”教师边说边出示挂图,其中6个三角形都标上了边长和内角度数,“你们看,这些三角形从边或角考虑,各有什么特点呢?”

教法三因为有了师生的自然互动,自然赏心悦目,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动”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通常都有明确的目的,互动的内容服从于特定的教育任务。因此,互动要把握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师提出的问题应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和心理的发展基础进行设计。教师通过问题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此,作为教师,要吃透课标、教材,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使设计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价值,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掌握知识。

如,执教轴对称图形一课,教师让一个女孩面对镜子做不同的动作:女孩向上拍手,学生说镜中的像向上拍手;女孩向下拍手,学生说镜中的像向下拍手;女孩向前走一步,学生说镜中的像向前走一步;女孩向后退一步,学生说镜中的像向后退一步;女孩向左走一步,学生说镜中的像也向左走一步。教师问:“是这样的吗?”学生说“是的”。教师请一位男孩上来,其他学生再观察。男孩向左走一步,学生说镜中的像也向左走一步。显然,学生把镜子内外人的左右弄错了。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只知道镜子里的像的动作是什么样的,而无法通过动作揭示镜面对称的本质,思维是混乱的。教师抓住这一契机,组织学生进行互动:搬走镜子,只留镜框,一个学生边说边做动作,另一个学生扮演镜中的像,也边说边做动作。这样一来,学生在活动中认识了镜面对称的特点,从而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作者单位:永顺县灵溪镇勺哈初级中学)


相关内容

  • 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意义及策略
  • 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意义及策略 梁晨 教学是一种沟通现象,教与学的关系是沟通中的相互作用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现实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有力的师生互动可以帮助老师抓住学生学习过程的突破口,提高学生的教学的参与度,做课堂的主人,极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对改善一言堂,填 ...

  • 师生互动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及措施
  • [摘 要]随着时代的前进,现代素质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农村小学教育逐步踏上正轨.然而,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于农村小学的基础教育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常常被忽视,学生与教师之间并没有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这就直接影响了数学课程的学习效果,从而影响农村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 ...

  • 数学互动研修第一期简报
  • 行动·分享·成长 (第一期) 2013年11月2日 --<小学数学互动研修教研模式的实践探索>活动简报 卷 首 在这金风送爽.秋色宜人的美好季节,源汇区<小学数学互动研修教研模式的实践探索>活动在受降路小学拉开了帷幕.该课题是省级立项课题,是针对当前小学数学教研的现状而提出的 ...

  • 评课用语集锦
  • 评 课 用 语 集 锦 彭州市三界小学校 李晓玲编辑整理 一.粗略简评式: 1. 课堂设计新颖有趣,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用起来了. 2. 教师能面向全体学生,激収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 ...

  • 浅谈如何评好一节初中数学课
  • 浅谈如何评好一节初中数学课 所谓听评课,是指对课堂教学成败得失及其原因做中肯的分析和评估,并且能够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课堂上的教育行为做出正确的解释.听课与评课是一体的,听评课是教学研究的重要形式,是开展校本教研的重要内容.那么,怎样的听评课才能起到促进授课者与听课者的共同进步呢?是不是教学目的达到了 ...

  • 西南大学培训心得
  • <课堂教学如何有效互动与促进生成>学习心得 7月9日我们来到美丽的西南大学进行为期一周的培训,短短几天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各位专家.教授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案例给我们呈现各种专业的知识,很感谢他们.其中王正青老师的<课堂教学如何有效互动与促进生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谈谈自 ...

  •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读后感
  • 暑假,我认真阅读了张丹教授所著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一书,真是受益匪浅.该书包含五个章节, 分别是:数学教学策略概述, 数与代数的教学策略,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策略, 统计与概率的教学策略, 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策略. 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一书的阅读学习,让我对小学数学教 ...

  • 浅谈高中数学中互动性教学的重要性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高中数学中互动性教学的重要性 作者:由文心 来源:<新课程·中学>2013年第12期 摘 要:社会在不断进步,对掌握高等知识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数学是具有高度抽象性和严密逻辑性的一门学科,这就给学习数学者带来了一定难度. ...

  • 浅谈小学数学教育方法的改革
  • 浅谈小学数学教育方法的改革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数学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