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献璧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掌握本课词语。

2、理解课文所讲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结合上下文理解“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做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重点:

理解“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做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这句话的含义。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认本课的词语。

2、初读课文,联系课文,理解词语意思,了解课文大意。

3、体会玉的珍贵和卞和忠诚之心。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提出问题

今天我们学习课文《和氏献璧》。理解“献”、“璧”。

引导学生看题质疑。

二、1、自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自己先解决。

2、检测字词。

3、同学们字词掌握的不错,那通过读课文,你们读懂了什么?

4、学生回答,了解课文大意。

再读课文,说说:

和氏献了几次璧玉,第三次与前两次有什么不同?

画出描写和氏的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读一读,体会卞和的忠诚。

讨论:卞和为什么把宝玉捧在手里,哭了三天三夜,直到眼泪流尽?

引导学生读读上下文,从而理解“捧”在这里的含义及如此悲伤的原因,最后体会卞和说的话,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不识真诚、忠心的人,才是最痛心的事。

谈一谈感受,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三、作业:把和氏献璧的故事请给家长听,和家长交流交流你的感受。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掌握本课的词语。

2、细读课文,了解《完璧归赵》的故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玉的珍贵卞和的忠实之心。

3、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和氏献璧》。

全班一起课文。

二、学生小组讨论:和氏为什么哭的那么伤心呢?

讨论之后,学生在全班交流,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我并非为失去双脚而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石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作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这句话的含义。

三、拓展

学生交流资料,《和氏献璧》,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结合语文天地,读一读,背一背。

《石灰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掌握本课词语。

2、理解课文所讲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结合上下文理解“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做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重点:

理解“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做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这句话的含义。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认本课的词语。

2、初读课文,联系课文,理解词语意思,了解课文大意。

3、体会玉的珍贵和卞和忠诚之心。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提出问题

今天我们学习课文《和氏献璧》。理解“献”、“璧”。

引导学生看题质疑。

二、1、自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自己先解决。

2、检测字词。

3、同学们字词掌握的不错,那通过读课文,你们读懂了什么?

4、学生回答,了解课文大意。

再读课文,说说:

和氏献了几次璧玉,第三次与前两次有什么不同?

画出描写和氏的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读一读,体会卞和的忠诚。

讨论:卞和为什么把宝玉捧在手里,哭了三天三夜,直到眼泪流尽?

引导学生读读上下文,从而理解“捧”在这里的含义及如此悲伤的原因,最后体会卞和说的话,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不识真诚、忠心的人,才是最痛心的事。

谈一谈感受,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三、作业:把和氏献璧的故事请给家长听,和家长交流交流你的感受。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掌握本课的词语。

2、细读课文,了解《完璧归赵》的故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玉的珍贵卞和的忠实之心。

3、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和氏献璧》。

全班一起课文。

二、学生小组讨论:和氏为什么哭的那么伤心呢?

讨论之后,学生在全班交流,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我并非为失去双脚而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石看成石头,把坚贞之士当作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啊”这句话的含义。

三、拓展

学生交流资料,《和氏献璧》,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结合语文天地,读一读,背一背。

《石灰吟》


相关内容

  • 优秀教案_[将相和]
  • <将相和> 第一课时 五年级 (一)明确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理解加点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3.再读课文,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4.分析第一个故事. (二)整体感知 本文主要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完璧归赵".&q ...

  • 将相和教案
  • <将相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会十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召集.大臣.允诺.廉颇.抵御. 侮辱.拒绝.战袍.完璧归赵.负荆请罪. 2.通过课本剧表演,加深课文了解. 3.了解课文内容,品析蔺相如.廉颇性格特点. 4.领悟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语言读 ...

  • 印刷工艺与实训教案
  • 印刷工艺与实训教案 第一章 设计制作篇 印刷概论 究竟什么是印刷呢? 就字面意义而言,着有痕迹谓之印,涂擦谓之刷.用刷涂擦而使有痕迹着於其他物体,谓之印刷. 简而言之,印刷就是生产印刷物的工业.印刷物的生产,与印章类似.先刻印章(版),后使印章(版)沾着上印油,再将印章(版)上的印油转移于纸.帛.皮 ...

  • 18将相和的教案
  • 18将相和 设计理念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注重情感熏陶.注重体验感悟是语文学科的特点.本篇课文的教学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从多角度去发现.领略人物的形象与品质并通过读把体验到的特点展现出来:以了解蔺相如为切入点,重点研读这个关键人物,正是教学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在读中 ...

  • 高考备考资料精编_[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
  •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 未 0601 0845 教学目标: 1.继续积累文言常用词,继续培养文言文语感. 2.<史记>中的小说因素齐备.体会课文善于剪裁和组织材料的方法以及用语言行动揭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 3.认识廉颇.蔺相如思想品质的可贵之处,培养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景阳冈]教案
  • 景阳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 3.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4.有感情地朗读武松打虎的部分. 教学重点.难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武松打虎场景的挂图.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

  • 史上最貴的玉--和氏璧
  • 穿梭历史,岁月拾遗,这里是"趣说玉史"特别栏目.瞧,时光穿梭机到了,快,随玉史君上车! 时间:公元前283年 地点:秦国 主角:蔺相如.秦昭王.赵惠文王 一.重器重现 天价设骗局 话说,楚国和氏璧不知怎地,后来流落到赵国,乐坏了赵惠文王(以下简称"赵王").可 ...

  • 文言文特殊句式--判断句复习教案
  • 文言文特殊句式--判断句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统合知识点,归纳特殊句式的特点. 2.学会翻译特殊句式. 3.学会应用.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统合必修一~必修五所学的文言句式 2.让学生归纳句式的特点是什么. 3.对所归纳的句式进行翻译(老师适当引入高考考的特殊句式) 4.教室引导,让学生依据 ...

  • 和氏献璧导学案2
  • <和氏献璧>导学案 (预习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教师寄语]:学无止境,相信你在今天新方法的学习中一定行. [学习目标] 1.学习<和氏献璧>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课文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宝石--忠诚是做人最宝贵的品质. 2.结合上下文理解"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