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捐献?途

  医学的进步使得部分器官衰竭的患者不再注定面对死亡,但是,器官移植手术所需的器官来源极其有限,每年有超过百万的患者在苦苦等待。捐献器官救助他人,体现出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人们应该更多地了解器官捐献、认识器官捐献、接受器官捐献,让更多的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救治,开始他们的新生。   《用特殊的爱延续生命》,是2013年7月19日央视新闻联播当中的一则新闻,云南一位80后武警战士在脑死亡后捐献人体器官。一分三十九秒的新闻简短有力,令观众对这位武警战士肃然起敬。   在我们生命终结的一刻,是否能够延续一份对他人的关怀与爱?在身患重病等待器官源的患者面前,是情愿让我们的遗体化为灰烬,还是捐出可用器官让生命得到延续?抉择,需要的不只是勇气。   你所不知道的肺动脉高压   黄欢从2011年12月接受肺移植手术至今,已经过了一年半的时间。现在,她的身体状况已与正常人无异,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病症在她身上已荡然无存。“重获新生的我现在康复状况良好,不仅能够自由地大口呼吸空气,甚至一口气爬几层楼都没有问题。”坐在记者面前的黄欢,语调不紧不慢,有着惬意盈盈的双眸。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极度恶性的罕见疾病,被称为心血管疾病中的癌症。2005年确诊为肺动脉高压的黄欢,开始通过各种途径学习自己所患疾病的知识。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是由于肺动脉内皮细胞恶变后快速在血管腔中生长并逐渐堵塞血管,肺血管压力和阻力持续性升高,最终导致患者右心衰竭直至死亡。“除了特发性肺动脉高压,先天性心脏病、肺栓塞、免疫性疾病、长期服用减肥药,还有HIV感染等都是引发肺动脉高压的高危因素。”   “肺移植是治疗多种终末期肺病的唯一有效方法,根据国际心肺移植协会的最新统计,目前肺移植的主要适应症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囊性纤维化、肺动脉高压、支气管扩张等肺部疾病。”无锡人民医院副院长兼胸外科主任、无锡市肺移植中心主任陈静瑜详细解释适合进行肺移植的手术的症状。   跟其他疾病比起来,很多人并不了解肺动脉高压。“肺动脉高压患者表面看起来与正常人一样,但常常力不从心,特别容易疲劳,时常感到胸痛、心跳加速。一旦发病,没有任何行动能力。”黄欢告诉记者这种疾病需要不断吸氧和持续服药,“如果不进行正确治疗,症状出现后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只有2.8年。”   难以言说的隐性障碍   虽然身患肺动脉高压,范 的乐观和开朗总能感染到身边的朋友。“日子就要快乐得过,阿Q精神也是特别可贵的。”先天性心脏病引起的肺动脉高压,使得范�面临更加复杂的治疗过程,目前她正在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最怕的是爬楼梯,面对不算高的天桥,就像正常人面对珠穆拉玛峰一样,走几百米就会累,喘不过气。”因为行动缓慢,范�被朋友们冠以“淑女”称号。   未接受手术前的黄欢则经历了这种疾病带给她的更多不愉快的心理体验,“与肢体残疾或语言障碍不同,外表没有明显变化的肺动脉高压患者更容易隐瞒自己的病情,但依旧不可能正常工作。”郊游、拓展、与朋友欢聚,这些都是患者不能参加的社交活动,“这种异于常人的状态,造成患者的隐性障碍。”   “不能出差,不能爬楼梯,拒绝一切同事的邀约,从来不和同事一起逛街、K歌,公司组织的拓展和年会对我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噩梦。”如何隐瞒自己的患病身份是当时困扰黄欢最大的问题。   由于行动受限,身患此类罕见病的患者往往选择宅在家里,“很多不了解患者疾病的邻居或朋友会质疑:年轻人怎么能留在家里啃老?”范�对这类问题显得很无奈,并不是不想自食其力,而是很多单位并不接受这类疾病患者,“毕竟谁都不想请一位‘危险人物’。”   (来源:《健康报》)   长时间的孤独自闭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精神状况,“也许最终使他们病情恶化的并不是身体本身,而是恶劣的心理环境。”范�不无担忧地说。   每个人的生命都有独特的历程,范�认为自己只是提前衰老了一点。虽然心衰已经达到三级,活动范围不能过于宽泛,但她仍能给自己找到乐子,绣十字绣、研究美食、与病友们聊天,“心态好才能身体好,亲人们才会放心,身边的人也能快乐,没心没肺才比较容易满足。”   “我是准备捐的”   我国每年需要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已经达到了一百万左右,而真正能够做上移植手术的只有一万人。解放军第309医院全军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石炳毅认为“中国人体器官存在巨大缺口”这一说法并不能说明器官供体少的现状,“如果牙齿只剩一颗,就称不上豁牙;十米城墙仅剩一米存在,称它有九米缺口未免也太过牵强。”石炳毅的言语中透着无奈。   陈静瑜治疗的病人当中,四五十位患者仍在等待合适的器官供体出现,“大多数患者会在等待的过程中死去。”为了帮助病人,陈静瑜将自己的刻章进行义卖,所得善款全部捐给需要救治的患者,并积极参与劝捐活动。   “而等不到供体的患者也会将自己的其他健康器官捐献出来,”黄欢介绍说,一位北京的司机在等不到合适的移植器官离世前,决定将自己的眼角膜捐献出来。“我们了解等待供体时迫切的心情,深刻地知道这种对生命的强烈期待,所以大都同意器官捐献。”对于患者,黄欢的建议是及早到医院进行身体评估,不要等到几乎濒死状态才寻求器官移植,这样能提高移植成功率,也不会造成供体的浪费。   影响人们器官捐献的最大阻碍,往往来自于家属,“很多远亲甚至在患者住院期间没有来探望过,但是患者去世时,他们偏不同意捐献,”石炳毅解释说这种“身后关心”最要不得,除了器官提供者,家属更需要转变观念。   “现在很多人开始接受器官捐献的观念,去年年底,捐献肾脏器官的遗体,占遗体比例的14%,今年已经达到22%。”虽然细微,石炳毅仍注意到了捐献者数量的变化,“现在器官移植的宣传和影响越来越大,会有很多普通人同意将器官捐给需要的人,我是肯定要捐的。”石炳毅说。

  医学的进步使得部分器官衰竭的患者不再注定面对死亡,但是,器官移植手术所需的器官来源极其有限,每年有超过百万的患者在苦苦等待。捐献器官救助他人,体现出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人们应该更多地了解器官捐献、认识器官捐献、接受器官捐献,让更多的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救治,开始他们的新生。   《用特殊的爱延续生命》,是2013年7月19日央视新闻联播当中的一则新闻,云南一位80后武警战士在脑死亡后捐献人体器官。一分三十九秒的新闻简短有力,令观众对这位武警战士肃然起敬。   在我们生命终结的一刻,是否能够延续一份对他人的关怀与爱?在身患重病等待器官源的患者面前,是情愿让我们的遗体化为灰烬,还是捐出可用器官让生命得到延续?抉择,需要的不只是勇气。   你所不知道的肺动脉高压   黄欢从2011年12月接受肺移植手术至今,已经过了一年半的时间。现在,她的身体状况已与正常人无异,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病症在她身上已荡然无存。“重获新生的我现在康复状况良好,不仅能够自由地大口呼吸空气,甚至一口气爬几层楼都没有问题。”坐在记者面前的黄欢,语调不紧不慢,有着惬意盈盈的双眸。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极度恶性的罕见疾病,被称为心血管疾病中的癌症。2005年确诊为肺动脉高压的黄欢,开始通过各种途径学习自己所患疾病的知识。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是由于肺动脉内皮细胞恶变后快速在血管腔中生长并逐渐堵塞血管,肺血管压力和阻力持续性升高,最终导致患者右心衰竭直至死亡。“除了特发性肺动脉高压,先天性心脏病、肺栓塞、免疫性疾病、长期服用减肥药,还有HIV感染等都是引发肺动脉高压的高危因素。”   “肺移植是治疗多种终末期肺病的唯一有效方法,根据国际心肺移植协会的最新统计,目前肺移植的主要适应症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囊性纤维化、肺动脉高压、支气管扩张等肺部疾病。”无锡人民医院副院长兼胸外科主任、无锡市肺移植中心主任陈静瑜详细解释适合进行肺移植的手术的症状。   跟其他疾病比起来,很多人并不了解肺动脉高压。“肺动脉高压患者表面看起来与正常人一样,但常常力不从心,特别容易疲劳,时常感到胸痛、心跳加速。一旦发病,没有任何行动能力。”黄欢告诉记者这种疾病需要不断吸氧和持续服药,“如果不进行正确治疗,症状出现后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只有2.8年。”   难以言说的隐性障碍   虽然身患肺动脉高压,范 的乐观和开朗总能感染到身边的朋友。“日子就要快乐得过,阿Q精神也是特别可贵的。”先天性心脏病引起的肺动脉高压,使得范�面临更加复杂的治疗过程,目前她正在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最怕的是爬楼梯,面对不算高的天桥,就像正常人面对珠穆拉玛峰一样,走几百米就会累,喘不过气。”因为行动缓慢,范�被朋友们冠以“淑女”称号。   未接受手术前的黄欢则经历了这种疾病带给她的更多不愉快的心理体验,“与肢体残疾或语言障碍不同,外表没有明显变化的肺动脉高压患者更容易隐瞒自己的病情,但依旧不可能正常工作。”郊游、拓展、与朋友欢聚,这些都是患者不能参加的社交活动,“这种异于常人的状态,造成患者的隐性障碍。”   “不能出差,不能爬楼梯,拒绝一切同事的邀约,从来不和同事一起逛街、K歌,公司组织的拓展和年会对我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噩梦。”如何隐瞒自己的患病身份是当时困扰黄欢最大的问题。   由于行动受限,身患此类罕见病的患者往往选择宅在家里,“很多不了解患者疾病的邻居或朋友会质疑:年轻人怎么能留在家里啃老?”范�对这类问题显得很无奈,并不是不想自食其力,而是很多单位并不接受这类疾病患者,“毕竟谁都不想请一位‘危险人物’。”   (来源:《健康报》)   长时间的孤独自闭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精神状况,“也许最终使他们病情恶化的并不是身体本身,而是恶劣的心理环境。”范�不无担忧地说。   每个人的生命都有独特的历程,范�认为自己只是提前衰老了一点。虽然心衰已经达到三级,活动范围不能过于宽泛,但她仍能给自己找到乐子,绣十字绣、研究美食、与病友们聊天,“心态好才能身体好,亲人们才会放心,身边的人也能快乐,没心没肺才比较容易满足。”   “我是准备捐的”   我国每年需要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已经达到了一百万左右,而真正能够做上移植手术的只有一万人。解放军第309医院全军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石炳毅认为“中国人体器官存在巨大缺口”这一说法并不能说明器官供体少的现状,“如果牙齿只剩一颗,就称不上豁牙;十米城墙仅剩一米存在,称它有九米缺口未免也太过牵强。”石炳毅的言语中透着无奈。   陈静瑜治疗的病人当中,四五十位患者仍在等待合适的器官供体出现,“大多数患者会在等待的过程中死去。”为了帮助病人,陈静瑜将自己的刻章进行义卖,所得善款全部捐给需要救治的患者,并积极参与劝捐活动。   “而等不到供体的患者也会将自己的其他健康器官捐献出来,”黄欢介绍说,一位北京的司机在等不到合适的移植器官离世前,决定将自己的眼角膜捐献出来。“我们了解等待供体时迫切的心情,深刻地知道这种对生命的强烈期待,所以大都同意器官捐献。”对于患者,黄欢的建议是及早到医院进行身体评估,不要等到几乎濒死状态才寻求器官移植,这样能提高移植成功率,也不会造成供体的浪费。   影响人们器官捐献的最大阻碍,往往来自于家属,“很多远亲甚至在患者住院期间没有来探望过,但是患者去世时,他们偏不同意捐献,”石炳毅解释说这种“身后关心”最要不得,除了器官提供者,家属更需要转变观念。   “现在很多人开始接受器官捐献的观念,去年年底,捐献肾脏器官的遗体,占遗体比例的14%,今年已经达到22%。”虽然细微,石炳毅仍注意到了捐献者数量的变化,“现在器官移植的宣传和影响越来越大,会有很多普通人同意将器官捐给需要的人,我是肯定要捐的。”石炳毅说。


相关内容

  • 浅谈我国人体器官移植存在的法律问题
  • 浅谈我国人体器官移植存在的法律问题 [摘要]人体器官移植的飞速发展,给无数患者带来了重生的福音.由于受各种社会.伦理道德,特别是法律因素的影响,我国的人体器官移植事业存在着诸多问题,为避免矛盾的深化,我们应通过构建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积极推动器官移植立法的完善,从而为最终达到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奠 ...

  • 人体器官移植条例)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491号 <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已经2007年3月21日国务院第171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总 理 温家宝 二○○七年三月三十一日 人体器官移植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人体器官移植,保证医疗质量,保障人体健康,维护公 ...

  • 人体捐献器官转运绿色通道:为生命"护航"
  • 2016年5月6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人体捐献器官转运绿色通道的通知>,希望通过建立绿色通道,提高人体器官获取与分配效率,规范人体捐献器官转运工作,畅通人体捐献器官转运流程,减少器官浪费. 通知明确,国家卫生计生委会同公安部.交通运输部.民航局.铁路总公司.中国红十 ...

  • 人体器官的法律地位及属性观点汇总
  • 一.脱离人体的器官及组织的法律属性及法律地位 (一)我国对器官及组织的认识 在我国,器官移植尚属于较新的事物,人们对人体器官的重要性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有的医生甚至认为自己偷摘死者器官是为了治病救人,完全出于一片好心,又没有收病人的钱,没有不对的地方,从而引发官司.如1999年北京某医院的眼科医生为 ...

  • 器官移植论述
  • 器官移植论述 何茜 (海南医学院医学信息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技术,131201111) 摘要: 器官移植(organ transplantation),是指将一个个体的某一器官整体或部分地转移到另一个体(或本体的另一位置,如自体皮肤移植)的过程.其目的是用来自供体的完好.健全的器官替代损坏的或功能丧 ...

  • 从生命伦理学中看待我国现今的器官移植问题
  • 1 从生命伦理学中看待我国现今的器官移植问题 生命伦理学作为伦理学的一个应用性分支,具备伦理学的所有基本属性.一方面 ,正如伦理学的使命不是提出道德要求,而是为道德要求提供道德理由一样,生命伦理学的使命也不在于提出"以人为本"这一伦理要求 ,而在于为该要求赋予生命伦理的理由和依据 ...

  • 器官移植中的伦理学问题初探
  • 器官移植中的伦理学问题初探 摘要:自从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取得了迅猛发展,器官移植作为其中的一 员有效延长了人类的寿命.从科学技术的角度看,这是发展的必然.然而,从伦理道德方面看,却面临着冲突与挑战.本文从医药伦理学的角度探讨了我国器官移植技术所面临的难题并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器官移 ...

  • [教法正答]关于器官移植的教法判令
  • 伊斯兰关于这个问题的几项原则 1.伊斯兰沙里亚法优渥和厚待人的身体,无论是活人还是亡人,真主都严禁侵犯和伤害人的身体:严禁以出售人身体的某一器官等方式来对人的身体造成伤害. 2. 一些法学家在教法上允许将亡人的某一器官移植到活人身上,但前提条件是该器官的移植,可以拯救受植入者的生命,或者在一定条件下 ...

  • 人教版2015年小升初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 人教版2015年小升初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发布时间:2015-05-06 一.字音.字形.字义.(10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天气变得更加è liè(A),大雨使一块块的山石伴着泥浆从山上滚落下来,道路一次次被堵住.然而,这一切的困难丝毫不能zǔnáo(B)战士们前进的脚步,他们奋力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