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工程消防安全管理的思考和对策
广州市民防办 文宝祥
“火患猛于虎,安全重如山”,一句话道出了火灾危害的无情与安全责任的重大。火灾是我们现实生活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一种灾难,目前,地下建筑的火灾仍然是世界上最难扑救的火灾之一,火灾的危害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如何才能针对人防工程的特点搞好消防安全工作,我谈一谈粗浅的认识:
一、人防工程的特殊性给消防安全带来的影响
人防工程作为建筑主体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建筑工程,其主要起隐蔽和防护作用,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提供安全保障。是战时应对核武器、生物武器、化学武器、常规武器和空袭的防护工程,能有效抵抗核爆炸冲击波、核辐射、电磁脉冲、化学毒剂、常规炸弹等对人体及生命的伤害。
(一)人防工程的地下特点对消防安全产生的影响
人防工程根据其特殊的作用,都深埋地下,多数工程内部结构复杂,互相贯通,空间的延伸和拓展有一定的局限性,人防工程主体墙外侧是地下土层,人防工程内部与外部的连接沟通,出入口成了单一的选择,在这种情形下,当火灾发生时,逃生人员只能从安全出口疏散,如进行火灾救援,大型的消防灭火设备无法进入地下人防工程,这给消防救援和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
(二)人防工程的隐蔽特点对消防安全产生的影响。
人防工程作为城市防空的基础,事关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是保
存战争潜力、支持军事斗争的手段,为此,在建设时就提高了人防工程主体结构的强度,加大了工程埋深和防弹爆破层的厚度,并考虑了易暴露目标的因素,采用各种伪装手段,提高其扰敌的效果,出入口及排风、排烟通道的设计,在合理的情况下,也把数量值降到了最低,并对其进行相应的伪装隐蔽。这些有限的隐蔽口部,减少了人防工程内烟及风的排出量,一旦发生火灾,人防工程内弥漫的烟雾不能在最短的时间排出,大量夹杂着有毒气体的浓烟,严重影响人防工程内人员生命的安全,也给救援人员进入人防工程施救带来了困难。
(三)人防工程的战时防护特点对消防安全产生的影响
战时人员防护是人防工程最基本的功能,根据战争要求,人防工程在建设时就相应建有扩散室、洗消间、通风井和防护设备设施等,作为战时需要的人员防护掩蔽工程,必须具备战时人员生存的必要环境。这些复杂的结构及设备设施,增加了消防防火的内容,也给消防施救加大了难度。
二、人防工程消防安全管理现状
七十年代,伴随“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 ”的口号,全国上下地道式、坑道式人防工程遍布全国;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大中城市结建式人防工程出现;九十年代,商品经济的大潮,促进了结建式、单建式、兼顾式人防工程的发展。由于当时战争的思维占主导地位,这些成几何式增长的大大小小的人防工程,对消防防火安全不够重视,导致老旧人防工程在消防设施建设上的缺失,留下了消防安全隐患。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城市发展的不断深入,人防工
程的发展也迎来的新的春天,特别是邓小平同志指出“人防工程要平战结合,平战结合才靠得住”,这给人防工程的建设赋予了新的含义,已建的人防工程,很快就被开发成各种形式场所使用,娱乐城、大型商场、商业城等等,这些人员密集场所,给消防安全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产生了新的隐患。 目前,人防工程消防安全管理无论在观念上、管理手段上,还是在技术措施上都比较滞后,各种消防安全隐患和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一是消防安全责任不落实。人防工程的管理责任主体不明确,建设单位和管理使用单位对消防安全的管理相互重叠,造成管理和使用单位各自为政,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无人牵头,无法很好地履行相应的消防安全职责,致使消防安全组织机构不健全,消防制度不落实,消防设施不能正常维修保养,安全疏散通道任意堆放杂物、安全出口经常锁闭、疏散指示标志缺损等等,留下严重消防安全隐患,威胁人防工程的消防安全。二是消防设施日常维护不到位。消防设施的好坏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一些单位不能正确处理好发展与消防安全的关系,只追求眼前利益,不与专业消防公司签约维保,使消防设施日常维护保养不到位,日积月累,隐患丛生,造成有的消防设施瘫痪报废。一些单位在购置消防器材和配置消防设施上不愿投资,认为消防设施只是摆设,没有实用性,造成消防器材和设施严重短缺,给消防安全埋下了隐患。三是消防设备维护资金不足。谁拿钱来维修小区住宅消防系统?消防设施维修、更新和改造,没有消防专项维修资金或消防专项维修资金短缺,成了一个难题。四是消
防安全意识不强。消防安全基本知识、火场自救逃生方法、防毒面具的使用、火灾逃生注意事项等。这些看似简单的小问题,却是关系到我们生命安全的大事,但是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一些管理人员消防观念淡薄,消防安全制度不落,没有责任心,管理松懈,对群众的消防宣传少,大部分群众缺乏防火知识,不了解火灾预防的方法,不知道起火初期的扑救技能,也不懂逃生自救的方法,导致火灾严重事故的发生。
三、人防工程消防安全管理的对策
消防安全工作是一切工作的保障,搞好消防安全工作是防止火灾事故发生的根本措施,“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是消防安全工作的方针,时刻保持居安思危,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的工作态度,才能筑牢消防安全管理的思想防线,构筑起人防工程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最大限度降低火灾发生的概率,减少可能造成的火灾损失。
(一)建立监督检查制度,落实消防安全责任
各级人防部门应加大对人防工程的消防监督检查力度,依法督促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逐级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建立健全消防安全问责制,对不依法履行消防工作职责的,对消防工作责任不落实、火灾防控措施不到位的,发生火灾人员伤亡事故的,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失职渎职的,要依法依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二)加强消防安全培训,提高消防管理人员水平
人防工程消防安全管理的方式、管理人员的能力,决定人防工程
消防工作的水平,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具备“检查和整改火灾隐患能力、扑救初期火灾能力、组织引导人员疏散逃生能力和自我宣传教育培训能力”等四个能力,是消防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广泛开展消防安全知识、消防技能、消防安全职业和相关岗位的培训,不断提高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的消防安全素质,推动人防工程消防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强化消防安全管理,督促做好消防设施的日常维护
消防设施的日常使用与维护保养到位与否,直接关系着其能否在火灾事故中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进而影响着能否将伤亡减到最低程度。建立完善的消防设施管理及维护保养制度,是搞好人防工程消防设施日常维护的基础。人防工程使用单位应当委托具有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资格的专业企业定期进行检验、维护,确保消防设施正常运行。落实消防设施检查巡查制度,进行经常性的巡查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消防设施处于良好的状态。
(四)搞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市民消防安全意识
提高市民消防安全素质,增强全民逃生自救互救能力,是消防安全工作的一项根本性、战略性任务,消防安全工作事关千家万户,搞好人防工程消防安全工作,充分利用人防宣传阵地,广泛宣传消防安全知识和火灾逃生常识,通过知识讲座、消防宣传专栏、标语、灭火演练、逃生演习等多种形式的经常性消防安全教育,让市民熟悉消防安全疏散通道和消防设施器材的位置,正确掌握逃生方法和使用消防器材的方法,从而提高市民防火防灾的自救能力。
人防工程消防安全管理的思考和对策
广州市民防办 文宝祥
“火患猛于虎,安全重如山”,一句话道出了火灾危害的无情与安全责任的重大。火灾是我们现实生活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一种灾难,目前,地下建筑的火灾仍然是世界上最难扑救的火灾之一,火灾的危害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如何才能针对人防工程的特点搞好消防安全工作,我谈一谈粗浅的认识:
一、人防工程的特殊性给消防安全带来的影响
人防工程作为建筑主体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建筑工程,其主要起隐蔽和防护作用,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提供安全保障。是战时应对核武器、生物武器、化学武器、常规武器和空袭的防护工程,能有效抵抗核爆炸冲击波、核辐射、电磁脉冲、化学毒剂、常规炸弹等对人体及生命的伤害。
(一)人防工程的地下特点对消防安全产生的影响
人防工程根据其特殊的作用,都深埋地下,多数工程内部结构复杂,互相贯通,空间的延伸和拓展有一定的局限性,人防工程主体墙外侧是地下土层,人防工程内部与外部的连接沟通,出入口成了单一的选择,在这种情形下,当火灾发生时,逃生人员只能从安全出口疏散,如进行火灾救援,大型的消防灭火设备无法进入地下人防工程,这给消防救援和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
(二)人防工程的隐蔽特点对消防安全产生的影响。
人防工程作为城市防空的基础,事关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是保
存战争潜力、支持军事斗争的手段,为此,在建设时就提高了人防工程主体结构的强度,加大了工程埋深和防弹爆破层的厚度,并考虑了易暴露目标的因素,采用各种伪装手段,提高其扰敌的效果,出入口及排风、排烟通道的设计,在合理的情况下,也把数量值降到了最低,并对其进行相应的伪装隐蔽。这些有限的隐蔽口部,减少了人防工程内烟及风的排出量,一旦发生火灾,人防工程内弥漫的烟雾不能在最短的时间排出,大量夹杂着有毒气体的浓烟,严重影响人防工程内人员生命的安全,也给救援人员进入人防工程施救带来了困难。
(三)人防工程的战时防护特点对消防安全产生的影响
战时人员防护是人防工程最基本的功能,根据战争要求,人防工程在建设时就相应建有扩散室、洗消间、通风井和防护设备设施等,作为战时需要的人员防护掩蔽工程,必须具备战时人员生存的必要环境。这些复杂的结构及设备设施,增加了消防防火的内容,也给消防施救加大了难度。
二、人防工程消防安全管理现状
七十年代,伴随“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 ”的口号,全国上下地道式、坑道式人防工程遍布全国;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大中城市结建式人防工程出现;九十年代,商品经济的大潮,促进了结建式、单建式、兼顾式人防工程的发展。由于当时战争的思维占主导地位,这些成几何式增长的大大小小的人防工程,对消防防火安全不够重视,导致老旧人防工程在消防设施建设上的缺失,留下了消防安全隐患。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城市发展的不断深入,人防工
程的发展也迎来的新的春天,特别是邓小平同志指出“人防工程要平战结合,平战结合才靠得住”,这给人防工程的建设赋予了新的含义,已建的人防工程,很快就被开发成各种形式场所使用,娱乐城、大型商场、商业城等等,这些人员密集场所,给消防安全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产生了新的隐患。 目前,人防工程消防安全管理无论在观念上、管理手段上,还是在技术措施上都比较滞后,各种消防安全隐患和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一是消防安全责任不落实。人防工程的管理责任主体不明确,建设单位和管理使用单位对消防安全的管理相互重叠,造成管理和使用单位各自为政,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无人牵头,无法很好地履行相应的消防安全职责,致使消防安全组织机构不健全,消防制度不落实,消防设施不能正常维修保养,安全疏散通道任意堆放杂物、安全出口经常锁闭、疏散指示标志缺损等等,留下严重消防安全隐患,威胁人防工程的消防安全。二是消防设施日常维护不到位。消防设施的好坏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一些单位不能正确处理好发展与消防安全的关系,只追求眼前利益,不与专业消防公司签约维保,使消防设施日常维护保养不到位,日积月累,隐患丛生,造成有的消防设施瘫痪报废。一些单位在购置消防器材和配置消防设施上不愿投资,认为消防设施只是摆设,没有实用性,造成消防器材和设施严重短缺,给消防安全埋下了隐患。三是消防设备维护资金不足。谁拿钱来维修小区住宅消防系统?消防设施维修、更新和改造,没有消防专项维修资金或消防专项维修资金短缺,成了一个难题。四是消
防安全意识不强。消防安全基本知识、火场自救逃生方法、防毒面具的使用、火灾逃生注意事项等。这些看似简单的小问题,却是关系到我们生命安全的大事,但是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一些管理人员消防观念淡薄,消防安全制度不落,没有责任心,管理松懈,对群众的消防宣传少,大部分群众缺乏防火知识,不了解火灾预防的方法,不知道起火初期的扑救技能,也不懂逃生自救的方法,导致火灾严重事故的发生。
三、人防工程消防安全管理的对策
消防安全工作是一切工作的保障,搞好消防安全工作是防止火灾事故发生的根本措施,“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是消防安全工作的方针,时刻保持居安思危,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的工作态度,才能筑牢消防安全管理的思想防线,构筑起人防工程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最大限度降低火灾发生的概率,减少可能造成的火灾损失。
(一)建立监督检查制度,落实消防安全责任
各级人防部门应加大对人防工程的消防监督检查力度,依法督促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逐级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建立健全消防安全问责制,对不依法履行消防工作职责的,对消防工作责任不落实、火灾防控措施不到位的,发生火灾人员伤亡事故的,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失职渎职的,要依法依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二)加强消防安全培训,提高消防管理人员水平
人防工程消防安全管理的方式、管理人员的能力,决定人防工程
消防工作的水平,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具备“检查和整改火灾隐患能力、扑救初期火灾能力、组织引导人员疏散逃生能力和自我宣传教育培训能力”等四个能力,是消防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广泛开展消防安全知识、消防技能、消防安全职业和相关岗位的培训,不断提高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的消防安全素质,推动人防工程消防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强化消防安全管理,督促做好消防设施的日常维护
消防设施的日常使用与维护保养到位与否,直接关系着其能否在火灾事故中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进而影响着能否将伤亡减到最低程度。建立完善的消防设施管理及维护保养制度,是搞好人防工程消防设施日常维护的基础。人防工程使用单位应当委托具有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资格的专业企业定期进行检验、维护,确保消防设施正常运行。落实消防设施检查巡查制度,进行经常性的巡查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消防设施处于良好的状态。
(四)搞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市民消防安全意识
提高市民消防安全素质,增强全民逃生自救互救能力,是消防安全工作的一项根本性、战略性任务,消防安全工作事关千家万户,搞好人防工程消防安全工作,充分利用人防宣传阵地,广泛宣传消防安全知识和火灾逃生常识,通过知识讲座、消防宣传专栏、标语、灭火演练、逃生演习等多种形式的经常性消防安全教育,让市民熟悉消防安全疏散通道和消防设施器材的位置,正确掌握逃生方法和使用消防器材的方法,从而提高市民防火防灾的自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