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课堂有效性
党桂欢
【摘要】:在高中阶段,学习的内容多了,难度也大了,必须要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和学习任务。特别是在教育体制不断变革,对于学生素质能力要求不断提高的今天,对于教师而言,只有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才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如何才能让课堂教学有效?本文探讨了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现代化手段等方式等方式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有效性 兴趣 多媒体 学习资源 电子课件
【正文】:
作为一名教师,总希望能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得到更大的发展,这就是有效教学。有效课堂教学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主要途径。因此,让课堂教学有效是最关键的。一堂课是不是“有效”的,主要是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标准。
那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作为心理倾向,是一种稳定的,而非偶然的、暂时性的指向。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一旦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对学科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明显地表现出对所学内容必须理解,必须掌握的心理倾向,因而就学得十分积极主动,也很有成效。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人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
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教师是课堂心理环境的直接创设者,学生心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和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手段,营造一种宽松、愉快的合作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气氛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激发他们合作学习的兴趣。
设置悬念,激发兴趣,这确实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秘方。所以教师要善于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寻找“兴奋点”,促学生学习兴趣化,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学习,使学习探究活动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了才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去探讨知识。
通过挖掘教材中美的因素,并使学生也能领略到这些美的因素。引发学生追求美的心理倾向,使他们感到学习简直是一种美的享受,他们的兴趣也会悄然而升。例如:在三角形中,欣赏“万能公式”的统一美;在二项式定理中,领略“杨辉三角”的对称和谐美;在解题过程中,追求简单美、奇异美等等。
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等获得丰富的资源,激发学习兴趣。先进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给数学课堂教学注入活力、绚丽的色彩、清晰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将干巴巴的说教变成多感官的刺激,使抽象变得具体,静的变成动的,虚幻的变成真实的。既可以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景,又能将学生引入想象的世界,使教材“活”起来,使课堂也“活”起来。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学习数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由“听数学”转变为“做数学”,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
习,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 以学生主体,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相当缺乏,普遍存在着学习行为被动化的问题,对自己的学习行为缺少自主安排,主要表现为:靠老师确定学习目标,靠老师安排学习任务,靠老师督促学习行为,靠老师调控学习过程,靠老师评价学习结果„„在这样的课堂学习中,学生被造就成为课堂的傀儡、知识的奴隶,当然不可能组织起来有效的课堂教学。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方式方法要尽量多一些,活一些。讲述、读书、讨论交替进行,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有新意,有新意就能兴奋起来,兴奋起来才会有主动参与的热情,才会使学习过程本身出现美妙的境界,就好像步入百花盛开的花园到处能够闻到芳香,又好像是品尝了醇香的美酒,充满了醉意。
身为教师,选择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师的责任在于启发、点拨,在于搭梯铺路,这是一件有益于学生发展、锻炼的好事。所以教师一定要做到把“玩”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创”的使命留给学生。从而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获得知识的舞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定目标,并根据目标进行预习、尝试、操作、探索、归纳等。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教师不教;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教师不替代;凡是能让学生自己讲的,教师不暗示。
把课堂交给学生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激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主动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保证了课堂的有效性。
三、 根据需要,合理利用现代手段
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重要的要素之一。提供什么样的资源,以何种方式提供,就成为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策略。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因材选媒”,突出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作用,淡化其“装饰”效应,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情景中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切不可喧宾夺主,切不可忽略了学生的自我体验和品味。
充分发挥电子课件强大的图形功能,电子课件可以方便地显示函数图形和几何动画。这是黑板教学无法比拟的。图形在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函数图形和动画可以使抽象的数学内容变得更加形象、直观和有趣。一幅好的函数图形或几何动画有利于学生理解复杂的数学概念和方法。有时,一幅图形或对某个概念和结论的几何解释往往能刺激学生产生积极的联想,并促使他们提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新颖的证明,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国外的一些微积分教材中往往有上千幅图形。由于篇幅所限,我们的教材中图形较少。电子课件可以极大地弥补这一不足,在课件制作时,适当地补充一些对教学有益的图形和动画,使课件图文并茂,动静结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篇大文章,绝不是一蹴而就的
事。因此,教学要根据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才能行之有效。
课堂教学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学无止境,教更无止境。让我们扎扎实实地提高每一节课的课堂效率,切切实实地使每个学生更快地进步,让我们在不断地探索和研究中来完善我们的课堂教学吧!
【参考文献】:
1、陈志诚;谈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体会[J];化学教学;1980年03期
2、;研究教学规律 改进课堂教学[J];安徽教育;1980年02期
3、姚静;情境问题教学对学生数学认知的作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浅谈如何提高课堂有效性
党桂欢
【摘要】:在高中阶段,学习的内容多了,难度也大了,必须要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和学习任务。特别是在教育体制不断变革,对于学生素质能力要求不断提高的今天,对于教师而言,只有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才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如何才能让课堂教学有效?本文探讨了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现代化手段等方式等方式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有效性 兴趣 多媒体 学习资源 电子课件
【正文】:
作为一名教师,总希望能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得到更大的发展,这就是有效教学。有效课堂教学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主要途径。因此,让课堂教学有效是最关键的。一堂课是不是“有效”的,主要是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标准。
那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作为心理倾向,是一种稳定的,而非偶然的、暂时性的指向。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一旦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对学科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明显地表现出对所学内容必须理解,必须掌握的心理倾向,因而就学得十分积极主动,也很有成效。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人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
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教师是课堂心理环境的直接创设者,学生心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和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手段,营造一种宽松、愉快的合作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气氛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激发他们合作学习的兴趣。
设置悬念,激发兴趣,这确实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秘方。所以教师要善于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寻找“兴奋点”,促学生学习兴趣化,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学习,使学习探究活动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了才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去探讨知识。
通过挖掘教材中美的因素,并使学生也能领略到这些美的因素。引发学生追求美的心理倾向,使他们感到学习简直是一种美的享受,他们的兴趣也会悄然而升。例如:在三角形中,欣赏“万能公式”的统一美;在二项式定理中,领略“杨辉三角”的对称和谐美;在解题过程中,追求简单美、奇异美等等。
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等获得丰富的资源,激发学习兴趣。先进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给数学课堂教学注入活力、绚丽的色彩、清晰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将干巴巴的说教变成多感官的刺激,使抽象变得具体,静的变成动的,虚幻的变成真实的。既可以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景,又能将学生引入想象的世界,使教材“活”起来,使课堂也“活”起来。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学习数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由“听数学”转变为“做数学”,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
习,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 以学生主体,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相当缺乏,普遍存在着学习行为被动化的问题,对自己的学习行为缺少自主安排,主要表现为:靠老师确定学习目标,靠老师安排学习任务,靠老师督促学习行为,靠老师调控学习过程,靠老师评价学习结果„„在这样的课堂学习中,学生被造就成为课堂的傀儡、知识的奴隶,当然不可能组织起来有效的课堂教学。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方式方法要尽量多一些,活一些。讲述、读书、讨论交替进行,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有新意,有新意就能兴奋起来,兴奋起来才会有主动参与的热情,才会使学习过程本身出现美妙的境界,就好像步入百花盛开的花园到处能够闻到芳香,又好像是品尝了醇香的美酒,充满了醉意。
身为教师,选择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师的责任在于启发、点拨,在于搭梯铺路,这是一件有益于学生发展、锻炼的好事。所以教师一定要做到把“玩”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创”的使命留给学生。从而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获得知识的舞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定目标,并根据目标进行预习、尝试、操作、探索、归纳等。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教师不教;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教师不替代;凡是能让学生自己讲的,教师不暗示。
把课堂交给学生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激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主动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保证了课堂的有效性。
三、 根据需要,合理利用现代手段
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重要的要素之一。提供什么样的资源,以何种方式提供,就成为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策略。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因材选媒”,突出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作用,淡化其“装饰”效应,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情景中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切不可喧宾夺主,切不可忽略了学生的自我体验和品味。
充分发挥电子课件强大的图形功能,电子课件可以方便地显示函数图形和几何动画。这是黑板教学无法比拟的。图形在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函数图形和动画可以使抽象的数学内容变得更加形象、直观和有趣。一幅好的函数图形或几何动画有利于学生理解复杂的数学概念和方法。有时,一幅图形或对某个概念和结论的几何解释往往能刺激学生产生积极的联想,并促使他们提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新颖的证明,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国外的一些微积分教材中往往有上千幅图形。由于篇幅所限,我们的教材中图形较少。电子课件可以极大地弥补这一不足,在课件制作时,适当地补充一些对教学有益的图形和动画,使课件图文并茂,动静结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篇大文章,绝不是一蹴而就的
事。因此,教学要根据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才能行之有效。
课堂教学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学无止境,教更无止境。让我们扎扎实实地提高每一节课的课堂效率,切切实实地使每个学生更快地进步,让我们在不断地探索和研究中来完善我们的课堂教学吧!
【参考文献】:
1、陈志诚;谈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体会[J];化学教学;1980年03期
2、;研究教学规律 改进课堂教学[J];安徽教育;1980年02期
3、姚静;情境问题教学对学生数学认知的作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