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导向教学的课堂评价量规设计

   摘要:本文从行动导向教学的六大步骤出发,分析了行动导向的课堂特点,运用平均比较法,创新性地建立了一套专门针对行动导向课堂的评价量规。

  关键词:行动导向;课堂质量;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1-0200-03

   当前,我国技工教育的内涵发展正在不断深入,各种各样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层出不穷,其中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受到不少技工教育届人士的推崇。很多技工学校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培训,并在全校课堂上进行推广。行动导向教学的课堂与传统的课堂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过程组织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别,如何科学地评价行动导向教学的课堂质量,成为了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管理者日益关心的问题。

  一、行动导向教学六大步骤及课堂特点

  行动导向教学是根据完成某一职业工作活动所需要的行动、行动产生和维持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从业者的内在调节机制来设计、实施的教学活动。其教学一般分成“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大步骤,课堂具有以下特点。

  1.教学是由符合职业实践需要的系列学习活动组成的,其教学目的在于促进学习者职业能力的发展,核心在于把行动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统一。

  2.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准备和说明工作任务,监控学生工作,在必要时调解冲突或提供意见,并评估最终结果,是一个咨询者、指导者、监控者和组织者的角色。

  3.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自我构建的行动过程即为学习过程。学生“心、眼、口、手、脑”并用,独立或与他人合作以“获取信息、制订计划、实施计划、评估结果”,从而建构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二、行动导向的课堂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为充分发挥课堂评价的诊断功能、改进功能和激励功能,在设计行动导向的课堂评价指标时,我们遵循以下原则。

  1.导向性。课堂评价指标及其权重反映了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教学工作的重点,引导教师工作努力的方向和程度。在设计评价体系时,要考虑学校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的现有水平,突出行动导向教学的特点。

  2.发展性。实施行动导向的课堂评价,是以促进教师大胆尝试行动导向的各种教学方法为宗旨,注重发挥其促进教师提高、反思、改进教学的功能,而淡化其考核、评价教师的目的。

  3.科学性。每一项课堂评价指标都要反映行动导向的真实课堂教学情况,并且可以量化,尽量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同时要注意每项指标之间的关系,避免出现交叉和包容的关系。

  4.可行性。指标内容必须清晰明确、简单易懂,且易于操作。

  三、评价指标的设计

  针对行动导向教学“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大步骤,对教师评价用表设计了主题、过程、效果三个一级指标,细分为23个二级指标:主题:①任务在整个工作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描述清晰;②任务中包含典型职业能力与典型的行业工作规范;③任务中已有知识和技能的运用,新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导向明确;④任务的教学目标描述清晰,所用的教学方法合适;⑤任务兼顾关键能力的培养;⑥教学场地条件满足教学要求;⑦完成任务所需工具完备(使用说明清晰)、工作对象明确;⑧学生自主探索内容、难度合适。过程:①能根据主题选择分组方式,做到分组合理、有效;②重、难点讲解清晰,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③学生能根据主题及相关教学资料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④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从相关教学资料中获得实践活动过程与要求的说明;⑤实践活动时间设置合理;⑥实践活动过程驾驭良好,控制得当,活动开展井然有序;⑦实践活动过程反映了真实的工作流程。效果:①学生能按时完成任务;②学生能按照行业规范完成工作任务;③学生在工作中能够掌握并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④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的能力;⑤学生团队工作展开顺利,角色任务完成较好;⑥团队核心成员能起到协调、组织的作用;⑦团队成员积极参与讨论;⑧评价方式合理多样,学生获得发展性建议居多。同时设计主观题以便于教师反思、改进。

  学生评价用表以学生在行动导向教学课堂上能力的成长为主要参考,设计了内容、过程、效果三个一级指标,细分为20个二级指标:内容:①教学内容难度合适;②对教学内容感兴趣。过程:①喜欢这种分组方式;②对分组结果感到满意;③对实践活动任务是清楚的;④对自己的分工是明确的;⑤在做的过程中得到了帮助;⑥为小组成果贡献了自己的力量;⑦认真听取了他人的表达;⑧认真评价了他人。效果:①清楚了职业工作过程;②通过做,更容易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③通过合作,感受到了学习的愉快;④学会了用文字(如海报、PPT等)表达自己;⑤学会了用语言(如演讲、讨论等)来表达自己;⑥学会了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⑦通过小组合作,团队工作能力得到了提高;⑧对自己的学习态度是满意的;⑨对自己的学习结果是满意的;⑩从活动中获得了自信和成就感。同样设计了主观题以收集更多的反馈信息。

  四、评价方法的选择

  根据行动导向的课堂教学特点,在评价方法上选择了教师自评、同行互评、学生评价三个最能真实观察和反映教学效果的维度,分别赋予20%、30%和50%的权重。教师自评侧重于教师的自我诊断和反思;同行互评侧重于集体备课、互相学习,可以由系部组织;学生评价侧重于学生自我总结和反省学习效果及自身各方面能力的进步,而非直接对教师进行评价。

  五、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采用比较平均法来确定,即以每一级指标中重要程度最小的指标为基础,其他指标与之比较,做出是它多少倍的重要程度判断,然后修正得出各自指标的权重。

  以一级指标为例。假设主题的重要性为“1”,两相对比,做出过程和效果的重要性分别是其的1.75和2.25倍的判断。3个数值相加为5,再用5除代表整体数的“1”,得1/5,即0.2。用0.2分别乘以各指标重要程度的倍数,便可得到各指标的权重,主题权重为0.2,过程的权重为0.35,效果的权重为0.45。用满分100分别乘以各指标权重,得到各指标分值,主题为20分,过程为35分,效果为45分。用这个方法,依次得到二级指标的权重及分数。最终设计出来的评价表如表2、表3所示。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为了尽量避免让学生造成“给教师打分”的错觉,学生用表在实际使用中,需要去掉所有的“分数”、“权重”、“得分”字眼,只需要学生在相应的方框内打钩即可。

  六、使用建议

  评价用表设计出来后,我们在学校试用了一段时间,效果较好。根据实际使用经验,有出以下几点体会。

  1.为保证自评和互评的效力,在评价工作正式进行前,需要组织评价者学习评价方法,保证所有参评者和被评者对评价标准形成大致相近的理解。

  2.评价指标及其权重对教学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应反映一个时期学校教学改革工作的重、难点。建议每隔一个时期对指标内容及权重进行一次修订。

  3.在实际使用中发现,督导评价过程中,因专业背景不同,第一部分“主题”给分比较困难;同行互评过程中,因时间和精力有限,很难完整的听完一个专业组所有教师的所有课程,对“过程”和“效果”的评分较难。我们后来采用同行教师和督导共填一份表的方法,同行教师先对第一部分给分,督导听课的时候补完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这样做不仅提升了听课效率,也使评价更加客观和准确。

  参考文献:

  [1]刘邦祥,宋海涛,克劳斯・基尔,吴保林.如何评价行动导向教学中学生的能力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

   基金项目:本论文资助项目《基于能力本位的行动导向教学师资培训团队建设的研究与实践》(B201322802)。

   摘要:本文从行动导向教学的六大步骤出发,分析了行动导向的课堂特点,运用平均比较法,创新性地建立了一套专门针对行动导向课堂的评价量规。

  关键词:行动导向;课堂质量;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1-0200-03

   当前,我国技工教育的内涵发展正在不断深入,各种各样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层出不穷,其中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受到不少技工教育届人士的推崇。很多技工学校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培训,并在全校课堂上进行推广。行动导向教学的课堂与传统的课堂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过程组织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别,如何科学地评价行动导向教学的课堂质量,成为了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管理者日益关心的问题。

  一、行动导向教学六大步骤及课堂特点

  行动导向教学是根据完成某一职业工作活动所需要的行动、行动产生和维持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从业者的内在调节机制来设计、实施的教学活动。其教学一般分成“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大步骤,课堂具有以下特点。

  1.教学是由符合职业实践需要的系列学习活动组成的,其教学目的在于促进学习者职业能力的发展,核心在于把行动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统一。

  2.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准备和说明工作任务,监控学生工作,在必要时调解冲突或提供意见,并评估最终结果,是一个咨询者、指导者、监控者和组织者的角色。

  3.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自我构建的行动过程即为学习过程。学生“心、眼、口、手、脑”并用,独立或与他人合作以“获取信息、制订计划、实施计划、评估结果”,从而建构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二、行动导向的课堂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为充分发挥课堂评价的诊断功能、改进功能和激励功能,在设计行动导向的课堂评价指标时,我们遵循以下原则。

  1.导向性。课堂评价指标及其权重反映了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教学工作的重点,引导教师工作努力的方向和程度。在设计评价体系时,要考虑学校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的现有水平,突出行动导向教学的特点。

  2.发展性。实施行动导向的课堂评价,是以促进教师大胆尝试行动导向的各种教学方法为宗旨,注重发挥其促进教师提高、反思、改进教学的功能,而淡化其考核、评价教师的目的。

  3.科学性。每一项课堂评价指标都要反映行动导向的真实课堂教学情况,并且可以量化,尽量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同时要注意每项指标之间的关系,避免出现交叉和包容的关系。

  4.可行性。指标内容必须清晰明确、简单易懂,且易于操作。

  三、评价指标的设计

  针对行动导向教学“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大步骤,对教师评价用表设计了主题、过程、效果三个一级指标,细分为23个二级指标:主题:①任务在整个工作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描述清晰;②任务中包含典型职业能力与典型的行业工作规范;③任务中已有知识和技能的运用,新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导向明确;④任务的教学目标描述清晰,所用的教学方法合适;⑤任务兼顾关键能力的培养;⑥教学场地条件满足教学要求;⑦完成任务所需工具完备(使用说明清晰)、工作对象明确;⑧学生自主探索内容、难度合适。过程:①能根据主题选择分组方式,做到分组合理、有效;②重、难点讲解清晰,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③学生能根据主题及相关教学资料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④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从相关教学资料中获得实践活动过程与要求的说明;⑤实践活动时间设置合理;⑥实践活动过程驾驭良好,控制得当,活动开展井然有序;⑦实践活动过程反映了真实的工作流程。效果:①学生能按时完成任务;②学生能按照行业规范完成工作任务;③学生在工作中能够掌握并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④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的能力;⑤学生团队工作展开顺利,角色任务完成较好;⑥团队核心成员能起到协调、组织的作用;⑦团队成员积极参与讨论;⑧评价方式合理多样,学生获得发展性建议居多。同时设计主观题以便于教师反思、改进。

  学生评价用表以学生在行动导向教学课堂上能力的成长为主要参考,设计了内容、过程、效果三个一级指标,细分为20个二级指标:内容:①教学内容难度合适;②对教学内容感兴趣。过程:①喜欢这种分组方式;②对分组结果感到满意;③对实践活动任务是清楚的;④对自己的分工是明确的;⑤在做的过程中得到了帮助;⑥为小组成果贡献了自己的力量;⑦认真听取了他人的表达;⑧认真评价了他人。效果:①清楚了职业工作过程;②通过做,更容易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③通过合作,感受到了学习的愉快;④学会了用文字(如海报、PPT等)表达自己;⑤学会了用语言(如演讲、讨论等)来表达自己;⑥学会了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⑦通过小组合作,团队工作能力得到了提高;⑧对自己的学习态度是满意的;⑨对自己的学习结果是满意的;⑩从活动中获得了自信和成就感。同样设计了主观题以收集更多的反馈信息。

  四、评价方法的选择

  根据行动导向的课堂教学特点,在评价方法上选择了教师自评、同行互评、学生评价三个最能真实观察和反映教学效果的维度,分别赋予20%、30%和50%的权重。教师自评侧重于教师的自我诊断和反思;同行互评侧重于集体备课、互相学习,可以由系部组织;学生评价侧重于学生自我总结和反省学习效果及自身各方面能力的进步,而非直接对教师进行评价。

  五、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采用比较平均法来确定,即以每一级指标中重要程度最小的指标为基础,其他指标与之比较,做出是它多少倍的重要程度判断,然后修正得出各自指标的权重。

  以一级指标为例。假设主题的重要性为“1”,两相对比,做出过程和效果的重要性分别是其的1.75和2.25倍的判断。3个数值相加为5,再用5除代表整体数的“1”,得1/5,即0.2。用0.2分别乘以各指标重要程度的倍数,便可得到各指标的权重,主题权重为0.2,过程的权重为0.35,效果的权重为0.45。用满分100分别乘以各指标权重,得到各指标分值,主题为20分,过程为35分,效果为45分。用这个方法,依次得到二级指标的权重及分数。最终设计出来的评价表如表2、表3所示。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为了尽量避免让学生造成“给教师打分”的错觉,学生用表在实际使用中,需要去掉所有的“分数”、“权重”、“得分”字眼,只需要学生在相应的方框内打钩即可。

  六、使用建议

  评价用表设计出来后,我们在学校试用了一段时间,效果较好。根据实际使用经验,有出以下几点体会。

  1.为保证自评和互评的效力,在评价工作正式进行前,需要组织评价者学习评价方法,保证所有参评者和被评者对评价标准形成大致相近的理解。

  2.评价指标及其权重对教学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应反映一个时期学校教学改革工作的重、难点。建议每隔一个时期对指标内容及权重进行一次修订。

  3.在实际使用中发现,督导评价过程中,因专业背景不同,第一部分“主题”给分比较困难;同行互评过程中,因时间和精力有限,很难完整的听完一个专业组所有教师的所有课程,对“过程”和“效果”的评分较难。我们后来采用同行教师和督导共填一份表的方法,同行教师先对第一部分给分,督导听课的时候补完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这样做不仅提升了听课效率,也使评价更加客观和准确。

  参考文献:

  [1]刘邦祥,宋海涛,克劳斯・基尔,吴保林.如何评价行动导向教学中学生的能力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

   基金项目:本论文资助项目《基于能力本位的行动导向教学师资培训团队建设的研究与实践》(B201322802)。


相关内容

  • 未来教育Intel课程(PBA)基于项目的学习课程作业完整版
  • 英特尔 未来教育专题课程: 基于项目的学习 行动计划 说明:按住Ctrl键,点击目录中的任何一个活动均可直接转到活动内容. 请将自己的行动计划内容写进相应的栏目中. 目录 模块1:项目学习概述 ..................................................... ...

  • 英特尔继续教育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块二作业
  • 英特尔 未来教育专题课程 基于项目的学习 英特尔 未来教育专题课程: 基于项目的学习行动计划 说明:按住Ctrl键,点击目录中的任何一个活动均可直接转到活动内容. 请将自己的行动计划内容写进相应的栏目中. 目录 模块1:项目学习概述 ................................. ...

  • pba培训反思
  • 反思一:pba培训反思 很高兴参加了这期基于项目学习的培训.只是转眼间,一个月的项目培训活动就快结束了,回顾整个学习过程,既有收获也有体会. 收获: 首先在模块一的学习里,我和其他同学一样,无从下手,后来在李老师的指引和鼓励下,我多次观看了模一的<课程学习>,并通过对小张老师行动计划的参 ...

  • 英特尔行动计划
  • 英特尔 未来教育专题课程 21世纪课堂评价 英特尔 教育专题课程: 21世纪课堂评价 行动计划:鲍伯·萨姆纳 说明:按Ctrl+点击目录中的活动名,可以直接跳到所指内容. 目录 模块1:21世纪学习 .................................................. ...

  • 中小学教师培训试题
  • 第一次作业 模块二前测 前测说明: 前测共包含9道关于教育技术基础知识的题目,测试时间为15分钟.请先完成前测再进入本模块的学习.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表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一).教育技术的概念 1.现代教育技术在研究.设计学习过程时,着重 ...

  •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及案例分1
  •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 沈耘(北京市中关村第二小学,高级教师) 第一部分 关于教学设计 一.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性文件 2000年试行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是目前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依据,另外2004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技术领域课程标准>也可以作为信息技术 ...

  • [excel函数运用]教学设计
  • 函数在工作中的运用 <excel 函数运用>教学设计方案 刘晓 一.课前系统部分: (1)大纲分析 课程教学大纲要求:要使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求,并在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中长期收益.Excel 的相关操作是学生必须掌握好的知识点之一,而函数的应用是Excel 中的重要特色功能,学 ...

  • [学以致用]案例分析
  • <学以致用>案例分析 在阅读案例之前,先浏览一遍下面的五个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案例: (1)案例中可以看出,量规一般包括几个基本构成要素? (2)总结一下,沈老师设计量规的过程经历了哪几个步骤?每一步都做了什么? (3)您认为沈老师设计的评价指标合适吗?需要增加或删减哪些条目呢? ( ...

  • 作轴对称图形(课堂评价)
  • <21世纪课堂评价>结业作业模板 作者信息 本课程的结业作业要求您选择一个您所教的,且包含有探究内容的主题,为这个主题设计评价计划.在每个模块结束的时候,您都需要使用这个模板,根据所学内容在其中添加新的想法或设计. 第1步:选择学习主题(模块1第2节后完成) 请选定一个您所教的.且包含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