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怎样写得深刻

作文怎样写得深刻

作文是思想感情与语言文字的聚会。一篇好的文章,应该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文心雕龙》曰:“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乃含章之玉牒,秉文之金科矣。”(《征圣篇》)这里的“志”指的就是思想,有思想的东西往往是深刻的,而有深刻的思想、真挚的感情和漂亮的语言,这是写文章的金科玉律。那么,怎样才能把文章写得深刻呢?

一、关注生活。写文章是为社会现实服务的。思想深刻,必然要触及大家所关心的热点话题。魏征在《谏太宗十思书》中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同样的道理,思想的根源,在于生活。因此,考生要写出具有深刻内涵的文章,就必须关注社会生活,深入感受生活。这不仅能开阔考生的视野,提高思想认识,还能让他们学习评判事物的方法,写文章也就不至于停留在生活的表面。如迟子建《撕日历的日子》的结尾:

长大以后,家里仍然使用月份牌,只是我并不那么有兴趣去撕它了,可见长大也不是什么好事情。待到上了师专,住在学生宿舍,根本没日历可看,可日子照样过得一个不错。也就是在那一时期,商店里有台历卖了,于是大多数人家就不用月份牌了。我自然而然地结束了撕日历的日子。

可它毕竟深深地留在了心底。当我年事已高,将台历的日子看花了,翻台历的手哆嗦不已时,嫦娥肯定还在奔月。

年少轻狂的日子爱撕日历,这是许多人都有的记忆,谁也没有往深处想。走过了那个年纪,你才会发现曾经有多少美好的岁月就这样悄无声息地从身边溜走,只留下淡淡的怅惘。作者以看似轻描淡写的笔调,把撕日历这样一件被常人忽视的小事写得趣味盎然,揭示了岁月如流、时不我待的深刻内涵,这得益于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感悟能力。

二、以小见大。常言道,“一叶而知秋”,“窥一斑而知全豹”。作文也是如此,从一些细小的事情上,往往更能表现深刻的主题,更具有震撼动人心的力量,而且角度小,更便于把握,写得更形象、更具体。山村夜宿,卧听山谷清细的岩滴可以感受宇宙的深沉;街头短伫,从一个画面可以窥见时代的风云;静夜兀坐,如潮的思绪可以咀嚼出人生的甘苦。如张晓风的《有些人》(片段):

那个人是谁?我不知道,那天中午他在眩晕中想必也没有看到我,我们只不过是路人。但他的痛苦却盘据了我的心,他的无助的影子使我陷在长久的自责里。

上苍曾让我们相遇于同一条街,为什么我不能献出一点手足之情,为什么我有权漠视他的痛苦?我何以怀着那么可耻的自尊?如果可能,我真愿再遇见他一次,但谁又知道他在哪里呢?

我们并非永远都有行善的机会——如果我们一度错过。

那陌生人的脸于我是永远不可弥补的遗憾。

这里,作者记叙了自己曾经漠视过一个昏倒街头的路人,虽然时过境迁,但作者并没有轻易放过自己,仍在一次次拷问自己的灵魂,忍受灵魂的煎熬。结尾由此生发开去,阐明深刻哲理——“如果一度错过,有些遗憾永远无法弥补”,深化了主题。

三、比较鉴别。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比较是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重要方法,也是认识深刻的思维步骤。通过比较,很容易看出事物之间的差别,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如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作者正是通过对前洞与后洞的比较才得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的深刻论述。 比较可以分为纵比和横比。纵比就是将同一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对比,从而认识它的发展趋势,如2009年山东卷《见证》,不少考生以改革开放前后作对比,以此“见证”社会的发展进步;横比则是将同类的不同事物进行对比,从而认识它们的特点,如2009年江

苏卷满分作文《品味时尚——北京与上海的对话》,作者巧用拟人手法,把两座城市的时尚特征,底蕴与演进,在对话、对比中得到准确而精彩地展现。

四、探究因果。追溯事物的缘由,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或者推理事物发展的结果,得到反映事物本质的结论,就是探究因果。它也是使认识深入的方法之一。

从思维过程看,探究因果有两种方法。一是由结论追溯原因,如朱熹《观书有感》中“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即是由果溯因的逻辑关系。二是由表及里、由因溯果,如鲁迅的《从孩子的照相说起》,文章先讲了一个饶有风趣的故事,于盎然有趣的故事中提出发人深思的问题,揭露和批评了我们民族存在的驯良的性格弱点,也就是奴性。这种奴性,极大地妨碍了我们民族的进取。文章进而指出医治我国国民精神痼疾的最佳途径即从异域的思想文化中汲取新鲜的养料,最后提出具有战略意义的民族文化建设的问题。这种写法其深度可想而知。

作文怎样写得深刻

作文是思想感情与语言文字的聚会。一篇好的文章,应该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文心雕龙》曰:“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乃含章之玉牒,秉文之金科矣。”(《征圣篇》)这里的“志”指的就是思想,有思想的东西往往是深刻的,而有深刻的思想、真挚的感情和漂亮的语言,这是写文章的金科玉律。那么,怎样才能把文章写得深刻呢?

一、关注生活。写文章是为社会现实服务的。思想深刻,必然要触及大家所关心的热点话题。魏征在《谏太宗十思书》中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同样的道理,思想的根源,在于生活。因此,考生要写出具有深刻内涵的文章,就必须关注社会生活,深入感受生活。这不仅能开阔考生的视野,提高思想认识,还能让他们学习评判事物的方法,写文章也就不至于停留在生活的表面。如迟子建《撕日历的日子》的结尾:

长大以后,家里仍然使用月份牌,只是我并不那么有兴趣去撕它了,可见长大也不是什么好事情。待到上了师专,住在学生宿舍,根本没日历可看,可日子照样过得一个不错。也就是在那一时期,商店里有台历卖了,于是大多数人家就不用月份牌了。我自然而然地结束了撕日历的日子。

可它毕竟深深地留在了心底。当我年事已高,将台历的日子看花了,翻台历的手哆嗦不已时,嫦娥肯定还在奔月。

年少轻狂的日子爱撕日历,这是许多人都有的记忆,谁也没有往深处想。走过了那个年纪,你才会发现曾经有多少美好的岁月就这样悄无声息地从身边溜走,只留下淡淡的怅惘。作者以看似轻描淡写的笔调,把撕日历这样一件被常人忽视的小事写得趣味盎然,揭示了岁月如流、时不我待的深刻内涵,这得益于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感悟能力。

二、以小见大。常言道,“一叶而知秋”,“窥一斑而知全豹”。作文也是如此,从一些细小的事情上,往往更能表现深刻的主题,更具有震撼动人心的力量,而且角度小,更便于把握,写得更形象、更具体。山村夜宿,卧听山谷清细的岩滴可以感受宇宙的深沉;街头短伫,从一个画面可以窥见时代的风云;静夜兀坐,如潮的思绪可以咀嚼出人生的甘苦。如张晓风的《有些人》(片段):

那个人是谁?我不知道,那天中午他在眩晕中想必也没有看到我,我们只不过是路人。但他的痛苦却盘据了我的心,他的无助的影子使我陷在长久的自责里。

上苍曾让我们相遇于同一条街,为什么我不能献出一点手足之情,为什么我有权漠视他的痛苦?我何以怀着那么可耻的自尊?如果可能,我真愿再遇见他一次,但谁又知道他在哪里呢?

我们并非永远都有行善的机会——如果我们一度错过。

那陌生人的脸于我是永远不可弥补的遗憾。

这里,作者记叙了自己曾经漠视过一个昏倒街头的路人,虽然时过境迁,但作者并没有轻易放过自己,仍在一次次拷问自己的灵魂,忍受灵魂的煎熬。结尾由此生发开去,阐明深刻哲理——“如果一度错过,有些遗憾永远无法弥补”,深化了主题。

三、比较鉴别。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比较是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重要方法,也是认识深刻的思维步骤。通过比较,很容易看出事物之间的差别,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如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作者正是通过对前洞与后洞的比较才得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的深刻论述。 比较可以分为纵比和横比。纵比就是将同一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对比,从而认识它的发展趋势,如2009年山东卷《见证》,不少考生以改革开放前后作对比,以此“见证”社会的发展进步;横比则是将同类的不同事物进行对比,从而认识它们的特点,如2009年江

苏卷满分作文《品味时尚——北京与上海的对话》,作者巧用拟人手法,把两座城市的时尚特征,底蕴与演进,在对话、对比中得到准确而精彩地展现。

四、探究因果。追溯事物的缘由,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或者推理事物发展的结果,得到反映事物本质的结论,就是探究因果。它也是使认识深入的方法之一。

从思维过程看,探究因果有两种方法。一是由结论追溯原因,如朱熹《观书有感》中“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即是由果溯因的逻辑关系。二是由表及里、由因溯果,如鲁迅的《从孩子的照相说起》,文章先讲了一个饶有风趣的故事,于盎然有趣的故事中提出发人深思的问题,揭露和批评了我们民族存在的驯良的性格弱点,也就是奴性。这种奴性,极大地妨碍了我们民族的进取。文章进而指出医治我国国民精神痼疾的最佳途径即从异域的思想文化中汲取新鲜的养料,最后提出具有战略意义的民族文化建设的问题。这种写法其深度可想而知。


相关内容

  • 作文立意如何走向深刻
  •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经常面临这样的尴尬:在学生作文中难以选出一类文,就是二类文.三类文也是寥寥无几,四类文却"得来全不费功夫".这样的现状着实令人担忧.得分不理想的原因,主要是大部分学生在写作文时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立意空泛.肤浅,不深刻. 2.抱着几个典型的古人 ...

  • 作文辅导--怎样写好记叙文(二)
  • 中学生作文辅导(第二讲) 二.关于立意 所谓立意,就是确立主题.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古人云"意(即"主题")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考试作文均有明确的标准,如何立意至关重要.作文立意要求明确.集中.有高度.深度或有新视角.新观点.思想内容深刻是作文得分关 ...

  • 让文章闪烁理性之光(原创作文教学设计)
  • 让文章闪烁理性之光(作文教学设计) 让文章闪烁理性之光(作文教学设计) 让文章闪烁理性之光(作文教学设计) 小翠的 一.教学目标: 1.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2.引导学生生活.深入思考生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从常见现象出发,挖掘现象背后隐含的有社会意义 ...

  • S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作文教案
  • S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作文教案 <感人的家人家事> 资阳市雁江区老君镇中心小学 张道文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2.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构思的习惯. 3.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情境来学习写人的方法:通过人物的外貌.动 ...

  • 六年级作文辅导课
  • 六年级作文辅导课(2课时) 肖志辉 教学目的: 1. 让学生能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来表现人物性格,写一个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人. 2. 让学生所写的文章内容具体,叙述有条理,语句通顺连贯. 教学重难点: 怎样将要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写好,并能同时给读者也留下深刻 ...

  • 2016高考作文新题型(任务型作文题)写作训练
  • 2016高考作文新题型(任务型作文题)写作训练 所谓新题型就是2015年出现的任务型作文题,就是体现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依法治国.创新能力内容的题型. 这个问题考试中心的专家去年高考结束后和今年讲话中强调的东西,所以有必要进行反复的练习. 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 ...

  • 小学五年级写人作文指导与训练教案1
  • 小学四年级写人作文指导与训练教案 外貌描写习作训练(一) 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1.简略介绍:"写人的记叙文".要点:(1)写人的记叙文,是记叙文的一种重要类型.(2)写人要选择熟悉或仔细观察过的人,必须抓住人物的特点.(3)写人技能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 ...

  • 怎样写好五年级作文
  • 怎样写好年级作文 作文是一个人熟悉事物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我们要能够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明白地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注重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养成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动笔.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 无论是命题作文或半命题作文.自由作文等,不外 ...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2
  •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回忆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和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