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

  摘 要:农田生态系统作为半自然人工生态系统,深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陆地生态系统,是地理学、生态学、经济学等学科研究的重要领域。本文基于农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首先对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研究进程进行回顾;总结了农田生态系统具有提供农副产品的功能价值、碳汇功能价值、养分循环及土壤保持功能价值、水调节功能价值、美学和旅游价值等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最后提出了对农田生态系统服务的部分功能价值评价方法。

  关键词: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方法

  农田生态系统是依靠光照、温度、水分和土地等自然要素以及人为投入(如:化肥、种子、农药、灌溉、机械等),利用农田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农田生物种群之间的关系来进行食物、纤维和其他农副产品的半自然生态系统[1]。农田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学者张新时和欧阳志云[2]早在1999年就对我国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经济价值进行了详细评价。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农田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视也日渐加深。部分学者[3-4]也曾对我国局部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评价。一直到2005年,国内外关于资源生态价值评估理论和方法主要集中于森林资源和水资源[5-7],对于农田生态系统的价值评估目前尚无公认的标准与方法,国内关于独立的农田生态价值评估案例尚少[8-9]。因此,为了更合理的利用农田生态系统,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农田生态系统服务的功能价值评价,并逐步成为研究热点。

  1.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概念和内容

  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农田生态过程和人类活动所形成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10]。农田为我们提供了食物来源,例如粮食、蔬菜、水果等其他农副产品。除此之外,农田也具有生态服务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功能。一般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可分为直接功能价值和间接功能价值。直接功能价值主要指农田生态系统可以直接为人类提供生产原料、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等、以及生态观光所产生的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间接价值主要是指除农田直接供给农副产品以外而获得的对整个生态环境的价值,例如:净化空气、涵养水源、碳汇作用等。

  2.农田生态系统功能价值

  农田生态系统是一种半自然的人工生态系统,是由农田、环境及人为控制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但由于其具有高度的目的性、开放性、高效性、易变性、脆弱性与依赖性等特点[11],农田生态系统功能价值也具有复杂性、特殊性,其功能如下。

  2.1提供农副产品的功能价值

  农业是社会生产的基础,农田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产力。人类所需的食物、生产原料主要来源于农田生态系统,大量的农副产品从农田生态系统输出。农田生态系统能够在人工辅助能的投入下,以较高的效率对系统外输出物质能量参与整个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大循环。据统计每年各类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粮食18×109t[3]。

  2.2碳汇功能价值

  一方面各种农作物利用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将CO2等物质固定转化为有机物;另一方面土壤的固碳作用也是相当重要的方面。假设我国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提高05%,则相当于固定碳近8×108t[12]。肖玉等[8,13]通过大田实验堆水稻生态系统的固碳作用进行了研究。

  2.3养分循环及土壤保持价值

  土壤是“土壤圈”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维持生物生命周期的必要条件。农田生态系统通过地表覆盖和水土保持措施可保持土壤。孙新章等[14]的研究表明,不同地表覆盖和水土保持措施下中国农田生态系统每年保持土壤的数量和价值分别为1019×108t、440850×108元。

  2.4水调节功能价值

  农田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农作物枝叶能够截留部分降水,耕地也能保持部分水源,主要指土壤的有效持水量,土壤是一个天然的水库。据统计植被能截留高达1/3的降雨量[15],同时能够减少水分蒸发、涵养水土、保持水源。黄璜[16]认为稻田及相邻的沟渠、山塘构成一个隐形的水库。

  2.5美学和旅游价值

  农田生态系统是一种半自然的人工景观,能够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享受。农田景观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界中最充满魅力的景色,也是我国农耕文化和地域特色的体现。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使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加之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及农业休闲活动的增多,农田生态系统在提供农副产品生产的同时,也提供了精神文明和旅游的价值,致使农田景观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2.6农田生态系统服务综合价值评价

  农田生态系统本来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应进行综合性评价。谢高地等[17]整理了对我国专业人士进行的生态问卷调查结果,得出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表,其中农田生态系统具有气体调节、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土壤形成与保护、废物处理、生物多样性保护、食物生产、原材料生产和娱乐文化,并得出我国不同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平均年价值量为61143元・hm-2。谢高地等[18]根据中国农田生态系统现状构建了农田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当量因子表,估算出农田生态系统每年为人类提供195091亿元生态服务和经济产品总价值,其中419%是由农田生态系统自然过程提供和产生的,581%是由人类种植业活动过程产生。

  3.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方法

  3.1农作物生产最的价值评价

  利用市场价值法,农作物生物量与其经济产量的关系式[19]为:

  VP=B×(1-R)/f

  式中,VP表示农作物生物量;B表示经济产量;R表示经济产量含水率;f表示经济系数。

  3.2碳汇功能评价

  农田中的温室气体主要是CO2和CH4,这里计算主要以固定的CO2的价值为评价为例。农田生态系统包括作物的光合作用及作物、凋落物层和土壤的呼吸作用,采用以下计算方式[3]:   Q=S-Rd-Rs

  式中,Q为CO2固定量,t/hm2.a;S为净第一性生产力所同化的CO2量,t/hm2.a;Rd为凋落物层呼吸释放的CO2量,t/hm2.a;Rs土壤呼吸释放的CO2量,t/hm2.a。

  3.3涵养水源价值评价

  农田生态系统涵养水源的作用可以采用降水储存量法来计算[20]:

  Qw=A×Jo×K×(Ro-Rg)

  式中,Qw为与裸地相比较,农田涵养水源的增加量;A为计算区面积;J为计算区多年平均产流降雨量;J0为计算区多年平均降雨总量;K为计算区产流降雨量占降雨总量的比例;R为与裸地比较,农田减少径流的效益系数;R0为产流降雨条件下裸地降雨径流率;Rg为产流降雨条件下农田降雨径流率。

  3.4土壤保持价值评价

  农田生态系统保持土壤的功能可采用如下方法计算[14]:

  Qs=A×(Ep-Er)

  式中,Qs为农田土壤保持量;A为农田面积;Ep为耕地潜在侵蚀模数;Er为现实侵蚀模数。

  4.研究展望

  本次研究只是对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部分功能进行了功能价值评价,对环境净化方面未涉及,这也是以后仍需继续研究的方向。目前集约农业正向多功能农业方向发展,我们更应对农田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更加深入。当然农田生态系统即存在对人类发展有益的服务功能,我们也不能忽视其带来的生态环境负效应,这也是我们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此外,目前的定量分析较少涉及到评价区域的空间分析,对于空间关联性分析更是少有涉及。因此,如何采用更加准确的方法对农田生态系统生态价值进行定量研究,并对耕地涵养水源空间关联性进行分析,是值得进一步探索的课题。(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 谢高地,肖玉.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研究进展[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21(6):645-651.

  [2] 辛现,肖笃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简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0(3):20-22.

  [3] 肖寒,欧阳志云,赵景柱,等.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评估初探―以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森林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2000,11(4):481-484.

  [4] 关文彬,王自力,陈建成,等.贡嘎山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24(4):80-84.

  [5] 姜文来.水资源价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6] 刘璨.森林资源与环境价值分析与补偿问题研究[J].世界林业研究,2003,(2):7-11.

  [7] 陈应发,陈放鸣.国外森林资源环境效益的经济价值及其评估[J].林业经济,1995,(4):65-74.

  [8] 肖玉,谢高地,鲁春霞,等.稻田生态系统气体调节功能及其价值[J].自然资源学报,2004,19(5):617-623.

  [9] 赵海珍,李文华,马爱进,等.拉萨河谷地区青稞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评价―以达孜县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04,(4):632-636.

  [10] 赵荣钦,黄爱民,秦明周.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评价方法研究[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3,19(4):267-270.

  [11] 尹飞,毛任钊,傅伯志,等.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形成机制[J].应用生态学报,2005,17(5):929-934.

  [12] 刘鸣达,黄晓珊,张玉龙,等.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J].生态环境,2008,17(2):834-838.

  [13] 肖玉,谢高地,鲁春霞,等.施肥对稻田生态系统气体调节功能及其价值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05,29(4):577-583.

  [14] 孙新章,周海林,谢高地.中国农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及其经济价值[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7(4):55-60.

  [15] 方精云.全球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6] 黄璜.湖南境内隐形水库与水库的集雨功能[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1997,23(6):499-503.

  [17] 谢高地,鲁春霞,冷允法,等.青藏高原生态资产的价值评估[J].自然资源学报,2003,18(2):189-196.

  [18] 谢高地,肖玉,甄霖,等.我国粮食生产的生态服务价值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13(3):10-13.

  [19] 欧阳志云,肖寒,赵景柱,等.海南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价值研究[A].见:李文华,欧阳志云,赵景柱.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C].北京:气象出版社,2002.

  [20] 李晶,任志远.陕北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价值的时空变化[J].生态学杂志,2008,27(2):240-244.

  摘 要:农田生态系统作为半自然人工生态系统,深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陆地生态系统,是地理学、生态学、经济学等学科研究的重要领域。本文基于农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首先对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研究进程进行回顾;总结了农田生态系统具有提供农副产品的功能价值、碳汇功能价值、养分循环及土壤保持功能价值、水调节功能价值、美学和旅游价值等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最后提出了对农田生态系统服务的部分功能价值评价方法。

  关键词: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方法

  农田生态系统是依靠光照、温度、水分和土地等自然要素以及人为投入(如:化肥、种子、农药、灌溉、机械等),利用农田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农田生物种群之间的关系来进行食物、纤维和其他农副产品的半自然生态系统[1]。农田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学者张新时和欧阳志云[2]早在1999年就对我国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经济价值进行了详细评价。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农田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视也日渐加深。部分学者[3-4]也曾对我国局部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评价。一直到2005年,国内外关于资源生态价值评估理论和方法主要集中于森林资源和水资源[5-7],对于农田生态系统的价值评估目前尚无公认的标准与方法,国内关于独立的农田生态价值评估案例尚少[8-9]。因此,为了更合理的利用农田生态系统,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农田生态系统服务的功能价值评价,并逐步成为研究热点。

  1.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概念和内容

  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农田生态过程和人类活动所形成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10]。农田为我们提供了食物来源,例如粮食、蔬菜、水果等其他农副产品。除此之外,农田也具有生态服务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功能。一般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可分为直接功能价值和间接功能价值。直接功能价值主要指农田生态系统可以直接为人类提供生产原料、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等、以及生态观光所产生的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间接价值主要是指除农田直接供给农副产品以外而获得的对整个生态环境的价值,例如:净化空气、涵养水源、碳汇作用等。

  2.农田生态系统功能价值

  农田生态系统是一种半自然的人工生态系统,是由农田、环境及人为控制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但由于其具有高度的目的性、开放性、高效性、易变性、脆弱性与依赖性等特点[11],农田生态系统功能价值也具有复杂性、特殊性,其功能如下。

  2.1提供农副产品的功能价值

  农业是社会生产的基础,农田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产力。人类所需的食物、生产原料主要来源于农田生态系统,大量的农副产品从农田生态系统输出。农田生态系统能够在人工辅助能的投入下,以较高的效率对系统外输出物质能量参与整个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大循环。据统计每年各类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粮食18×109t[3]。

  2.2碳汇功能价值

  一方面各种农作物利用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将CO2等物质固定转化为有机物;另一方面土壤的固碳作用也是相当重要的方面。假设我国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提高05%,则相当于固定碳近8×108t[12]。肖玉等[8,13]通过大田实验堆水稻生态系统的固碳作用进行了研究。

  2.3养分循环及土壤保持价值

  土壤是“土壤圈”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维持生物生命周期的必要条件。农田生态系统通过地表覆盖和水土保持措施可保持土壤。孙新章等[14]的研究表明,不同地表覆盖和水土保持措施下中国农田生态系统每年保持土壤的数量和价值分别为1019×108t、440850×108元。

  2.4水调节功能价值

  农田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农作物枝叶能够截留部分降水,耕地也能保持部分水源,主要指土壤的有效持水量,土壤是一个天然的水库。据统计植被能截留高达1/3的降雨量[15],同时能够减少水分蒸发、涵养水土、保持水源。黄璜[16]认为稻田及相邻的沟渠、山塘构成一个隐形的水库。

  2.5美学和旅游价值

  农田生态系统是一种半自然的人工景观,能够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享受。农田景观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界中最充满魅力的景色,也是我国农耕文化和地域特色的体现。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使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加之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及农业休闲活动的增多,农田生态系统在提供农副产品生产的同时,也提供了精神文明和旅游的价值,致使农田景观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2.6农田生态系统服务综合价值评价

  农田生态系统本来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应进行综合性评价。谢高地等[17]整理了对我国专业人士进行的生态问卷调查结果,得出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表,其中农田生态系统具有气体调节、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土壤形成与保护、废物处理、生物多样性保护、食物生产、原材料生产和娱乐文化,并得出我国不同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平均年价值量为61143元・hm-2。谢高地等[18]根据中国农田生态系统现状构建了农田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当量因子表,估算出农田生态系统每年为人类提供195091亿元生态服务和经济产品总价值,其中419%是由农田生态系统自然过程提供和产生的,581%是由人类种植业活动过程产生。

  3.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方法

  3.1农作物生产最的价值评价

  利用市场价值法,农作物生物量与其经济产量的关系式[19]为:

  VP=B×(1-R)/f

  式中,VP表示农作物生物量;B表示经济产量;R表示经济产量含水率;f表示经济系数。

  3.2碳汇功能评价

  农田中的温室气体主要是CO2和CH4,这里计算主要以固定的CO2的价值为评价为例。农田生态系统包括作物的光合作用及作物、凋落物层和土壤的呼吸作用,采用以下计算方式[3]:   Q=S-Rd-Rs

  式中,Q为CO2固定量,t/hm2.a;S为净第一性生产力所同化的CO2量,t/hm2.a;Rd为凋落物层呼吸释放的CO2量,t/hm2.a;Rs土壤呼吸释放的CO2量,t/hm2.a。

  3.3涵养水源价值评价

  农田生态系统涵养水源的作用可以采用降水储存量法来计算[20]:

  Qw=A×Jo×K×(Ro-Rg)

  式中,Qw为与裸地相比较,农田涵养水源的增加量;A为计算区面积;J为计算区多年平均产流降雨量;J0为计算区多年平均降雨总量;K为计算区产流降雨量占降雨总量的比例;R为与裸地比较,农田减少径流的效益系数;R0为产流降雨条件下裸地降雨径流率;Rg为产流降雨条件下农田降雨径流率。

  3.4土壤保持价值评价

  农田生态系统保持土壤的功能可采用如下方法计算[14]:

  Qs=A×(Ep-Er)

  式中,Qs为农田土壤保持量;A为农田面积;Ep为耕地潜在侵蚀模数;Er为现实侵蚀模数。

  4.研究展望

  本次研究只是对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部分功能进行了功能价值评价,对环境净化方面未涉及,这也是以后仍需继续研究的方向。目前集约农业正向多功能农业方向发展,我们更应对农田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更加深入。当然农田生态系统即存在对人类发展有益的服务功能,我们也不能忽视其带来的生态环境负效应,这也是我们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此外,目前的定量分析较少涉及到评价区域的空间分析,对于空间关联性分析更是少有涉及。因此,如何采用更加准确的方法对农田生态系统生态价值进行定量研究,并对耕地涵养水源空间关联性进行分析,是值得进一步探索的课题。(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 谢高地,肖玉.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研究进展[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21(6):645-651.

  [2] 辛现,肖笃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简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0(3):20-22.

  [3] 肖寒,欧阳志云,赵景柱,等.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评估初探―以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森林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2000,11(4):481-484.

  [4] 关文彬,王自力,陈建成,等.贡嘎山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24(4):80-84.

  [5] 姜文来.水资源价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6] 刘璨.森林资源与环境价值分析与补偿问题研究[J].世界林业研究,2003,(2):7-11.

  [7] 陈应发,陈放鸣.国外森林资源环境效益的经济价值及其评估[J].林业经济,1995,(4):65-74.

  [8] 肖玉,谢高地,鲁春霞,等.稻田生态系统气体调节功能及其价值[J].自然资源学报,2004,19(5):617-623.

  [9] 赵海珍,李文华,马爱进,等.拉萨河谷地区青稞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评价―以达孜县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04,(4):632-636.

  [10] 赵荣钦,黄爱民,秦明周.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评价方法研究[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3,19(4):267-270.

  [11] 尹飞,毛任钊,傅伯志,等.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形成机制[J].应用生态学报,2005,17(5):929-934.

  [12] 刘鸣达,黄晓珊,张玉龙,等.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J].生态环境,2008,17(2):834-838.

  [13] 肖玉,谢高地,鲁春霞,等.施肥对稻田生态系统气体调节功能及其价值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05,29(4):577-583.

  [14] 孙新章,周海林,谢高地.中国农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及其经济价值[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7(4):55-60.

  [15] 方精云.全球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6] 黄璜.湖南境内隐形水库与水库的集雨功能[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1997,23(6):499-503.

  [17] 谢高地,鲁春霞,冷允法,等.青藏高原生态资产的价值评估[J].自然资源学报,2003,18(2):189-196.

  [18] 谢高地,肖玉,甄霖,等.我国粮食生产的生态服务价值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13(3):10-13.

  [19] 欧阳志云,肖寒,赵景柱,等.海南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价值研究[A].见:李文华,欧阳志云,赵景柱.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C].北京:气象出版社,2002.

  [20] 李晶,任志远.陕北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价值的时空变化[J].生态学杂志,2008,27(2):240-244.


相关内容

  • 土地整治应注重生态景观服务功能
  • 土地整治应注重生态景观服务功能 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乡村作为城乡发展重要的绿色空间和旅游休闲场所,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和景观服务功能.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下,土地整治不能仅限于提高土地综合产能.改善生态环境,还要挖掘乡村景观的美学和文化价值. 维系并改善乡村景观的美学和文化价值 土地整治要避免千篇一 ...

  • 恢复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 恢复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恢复生态学/Restoration ecology 课程编码:Z301280 总学时/总学分:24/1.5 理论学时/理论学分:24/1.5 适用专业: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开课单位:农学院 一.课程性质及目的 1.课程性质: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课(综合课.特色课)) ...

  • 耕地保护向数量质量生态并重转变
  • 耕地保护向数量质量生态并重转变 郭文华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北京 100812) 摘 要:耕地具有多功能性,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耕地非生产性功能越来越受重视,以生态系统理念保护耕地是发达国家耕地保护的新趋势.中国大陆由于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和所处的发展阶段,长期以来重耕地数量管控,轻质 ...

  • 生态位模型对于农田建设适宜性的研究进展
  • 生态位模型对于农田建设适宜性的研究进展 学 号:[1**********]6 指导教师:郭凤霞 院系: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姓 名:高婷 2016年 12月 21 日 生态位模型对于农田建设适宜性的研究进展 摘要:土地利用对环境具有重要影响,土地利用与生境条件匹配越好,土地利用的环境脆弱性效应值会越低. ...

  • 江阴市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及碳汇价值分析
  • 第31卷第3期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01.31,No.32007年5月JournalofNanjingForestryUniversity(NaturalSciencesEdition)May,2007 江阴市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及碳汇价值分析 刘志斌1,刘茂松¨,徐驰1,阮尉琳2,刘小钊3 ...

  • 基于CA―Markov模型的土地生态安全格局模拟
  • 摘要:基于郧阳区2015年土地利用数据,通过计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借助该价值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以生态安全格局为影响因素,利用CA-Markov模型进行了不同情境下土地利用格局模拟.结果表明:ESP保护情景下,林地.耕地.建设用地.水域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并且保护程度依次降低,增加的面积分别为46.35 ...

  • 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土地整理中的应用
  • 作者:安晨刘世梁李新举邱扬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0年06期 修回日期:2009-09-30 中图分类号:F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363(2009)06-0068-07 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按照土地利用规划,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整 ...

  • 环境保护目标与环境敏感点
  • 环境保护目标与环境敏感点 1.确定环境敏感区域.敏感点与环境保护目标 确定环境敏感区域.敏感点与环境保护目标 (1)法规确定的保护目标 在环境影响评价中,敏感保护目标常作为评价的重点,也是衡量评价工作是否深入或是否完成任务的标志.然而,敏感保护目标又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按照约定俗成的含义,敏感保护 ...

  • 土地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
  • 京政发„2007‟1号附件: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 土地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 目 录 前 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