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出版社五年级上册
9、西风胡杨
湖南衡山萱洲完小 谭乐
一、教学目标
1、辅导学生认识“韧,茎,氏,炙”等10个生字,会写“韧,茎,氏,炙,摧,祈”等15个生字,掌握“坚韧,制热,无私,悲壮”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要求的段落。
3、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杨树的思想感情,了解胡杨树的特点以及作者对环保事业的关注与关心!
二、教学重点
了解胡杨树的特点,以及作者对胡杨树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胡杨树命运的同情以及对环保事业的关心。
四、学情分析
南方的学生们对西北的胡杨树不是很了解,很难体会胡杨树的生存环境,只有通过视频图片,才能加深他们对胡杨树的了解。另外,对环保事业的认识,也是他们这个年纪所难以体会到的。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新课导入
A、向学生们展示一组胡杨树的照片,展示他们独特的生存环境和与大自然抗争不屈不饶精神。
B、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树吗?它们同被称为“活化石”的银杏一样,是一亿三千万年前留下来的古老树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
2、作者简介
《西风胡杨》是潘岳2004年为怀念胡杨树在沙漠中所保护的西域文明而写。潘
岳,原来是新闻工作者,曾在《经济日报》和《中国青年报》任职,现在担任国家环保总局的领导工作。新闻工作者的良知和环保工作者的职责,使他从对胡杨树命运的关注,表达出他对环保工作的关注。对于祖国环保事业的忧患意识是贯穿全文的骨髓和精髓。有了这种风骨,不仅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而且还能把人们对环境的忧患意识提升到一个更高的精神境界!
3、初读课文
A、同学们,你们自己朗读课文,读准,读通句子。
B、默读一遍之后,简单说说你对胡杨树的印象,以及胡杨树的几个特点。 (坚韧、无私、悲壮)
C、在树上找出相应的句子,画记出来。
4、再读课文
A、同学们,你们讨论一下,文章的每个自然段都写了哪些内容?
B、你们谈论一下,等下请小组汇报你们讨论后的结果。
C、听取学生的回答,老师适当的点拨并总结!
文章各段大意
一.写胡杨是生长在沙漠的最古老的树种,塔里木胡杨林是世界第一大胡杨林。(1)
二.赞扬胡杨是最坚韧、最无私、最悲壮的树。(2~4)
三.写胡杨孕育了西域文明,但拓荒与征战破坏了胡杨的生存环境。(5~6)
四.写“我”的希望与信心。(7~8)
第二课时
1、学习第1段
A、同学们,现在我们开始学习本文的第一自然段,下面请全班一起朗读第一段,找出最能体现胡杨特点的两个词语。(最美,最古老)
B、“世界第二大”,“三十多万平方千米”,“世界第一大三千八百平方千米的塔里木胡杨林”,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胡杨树生活在沙漠里,世界第一大胡杨林在我国西北)
2、学习2-4段
读完课文你知道了胡杨的哪些特点?你画出来了吗?
A、坚韧
胡杨的根茎很长,能深达二十米,穿透虚浮漂移的流沙,去寻找地下的泥土,并深深植根于大地。它能在零上四十摄氏度的炙热中耸立,能在零下四十摄氏度的严寒中挺拔,不怕侵入骨髓的斑斑盐碱,不怕铺天盖地的层层黄沙。
B、无私
胡杨是挡在沙漠前的屏障,身后是城市,是村庄,是青山绿水,是并不了解它们的芸芸众生,可它们不在乎。它们将一切浮华虚名让给了牡丹,让给了桃花,让给了所有稍纵即逝的奇花异草,而将这摧肝裂胆的风沙留给了自己。
C、悲壮
胡杨生下来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下去千年不朽。
它们生前为保卫所挚爱的热土战斗到最后一刻,死后枝丫奇屈的身躯仍坚定地挺立着。
问题:浏览2-4自然段,说一说作者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每一段的第一句都是中心句,后面都是围绕第一句话展开写的。
3、学习5-6段
A、.哪句话写出了胡杨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作用?
(孕育了西域文明)
B、胡杨为什么哭泣?
(垦荒和战争破坏,胡杨生存环境十分艰辛)
C、作者担心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担心?
(我们的子孙重温沙漠残墟的噩梦;人类破坏环境,环境问题十分严峻)
4、学习7-8段
A、朗读并体会
我站在这孑然凄立的胡杨林中,祈求上苍的泪,哪怕仅仅一滴;我祈求胡杨,请它们再坚持一会儿,哪怕几十年;我祈求所有饱食终日的人们背着行囊在大漠中静静地走走,哪怕就三天。
【解析】:
“孑然凄立”是指胡杨树孤独、凄凉悲伤地立在沙漠中。一组排比句,表达了“我”的恳切希望。“祈求”是“恳切地希望得到”的意思。“我”恳切希望天公为胡杨带来雨水;“我”恳切希望胡杨能在这恶劣环境中顽强的生存。“再坚持一会儿”意思是胡杨已经在这大漠中生存了一亿三千万年了,希望它们仍然顽强的坚持下去。“哪怕几十年”意思是希望胡杨给人们一些改变这里的环境,改善胡杨生存环境的时间。这里包含着作者关注环境保护的强烈责任感。“我”还恳切地希望那些衣食无忧的人们来看看沙漠的环境,增强忧患意识,一起来关注大自然的命运!
5、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你印象最深的段落。
6、请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形容你心中的胡杨。
六、课外延伸
《壮士豪情》
零上四十度的炙热
你青翠挺拔
零下四十度的严寒
你铁骨铮铮
霜风击倒倔强的身躯
你挣扎着爬起
沙尘掩盖遒劲的四肢
你奋力撑出
虽断臂折腰
你依然顶天立地
„„
你是大漠的壮士
A、读了这首诗,你胡杨有了更深的感动吗?
B、学习了这篇文章,你对人与环境有了什么想法?
C、环境事业这件事离我们很遥远吗?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哪些小事做起?
七、布置作业
A、抄写生字和词语,并学会运用。
B、背诵课文2-4段。
C、写一写你学习这篇课文后的感受。
八、板书设计
9、西风胡杨
坚韧
无私
悲壮
西风胡杨
处境
热爱,赞美 同情,希望
语文出版社五年级上册
9、西风胡杨
湖南衡山萱洲完小 谭乐
一、教学目标
1、辅导学生认识“韧,茎,氏,炙”等10个生字,会写“韧,茎,氏,炙,摧,祈”等15个生字,掌握“坚韧,制热,无私,悲壮”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要求的段落。
3、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杨树的思想感情,了解胡杨树的特点以及作者对环保事业的关注与关心!
二、教学重点
了解胡杨树的特点,以及作者对胡杨树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胡杨树命运的同情以及对环保事业的关心。
四、学情分析
南方的学生们对西北的胡杨树不是很了解,很难体会胡杨树的生存环境,只有通过视频图片,才能加深他们对胡杨树的了解。另外,对环保事业的认识,也是他们这个年纪所难以体会到的。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新课导入
A、向学生们展示一组胡杨树的照片,展示他们独特的生存环境和与大自然抗争不屈不饶精神。
B、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树吗?它们同被称为“活化石”的银杏一样,是一亿三千万年前留下来的古老树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
2、作者简介
《西风胡杨》是潘岳2004年为怀念胡杨树在沙漠中所保护的西域文明而写。潘
岳,原来是新闻工作者,曾在《经济日报》和《中国青年报》任职,现在担任国家环保总局的领导工作。新闻工作者的良知和环保工作者的职责,使他从对胡杨树命运的关注,表达出他对环保工作的关注。对于祖国环保事业的忧患意识是贯穿全文的骨髓和精髓。有了这种风骨,不仅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而且还能把人们对环境的忧患意识提升到一个更高的精神境界!
3、初读课文
A、同学们,你们自己朗读课文,读准,读通句子。
B、默读一遍之后,简单说说你对胡杨树的印象,以及胡杨树的几个特点。 (坚韧、无私、悲壮)
C、在树上找出相应的句子,画记出来。
4、再读课文
A、同学们,你们讨论一下,文章的每个自然段都写了哪些内容?
B、你们谈论一下,等下请小组汇报你们讨论后的结果。
C、听取学生的回答,老师适当的点拨并总结!
文章各段大意
一.写胡杨是生长在沙漠的最古老的树种,塔里木胡杨林是世界第一大胡杨林。(1)
二.赞扬胡杨是最坚韧、最无私、最悲壮的树。(2~4)
三.写胡杨孕育了西域文明,但拓荒与征战破坏了胡杨的生存环境。(5~6)
四.写“我”的希望与信心。(7~8)
第二课时
1、学习第1段
A、同学们,现在我们开始学习本文的第一自然段,下面请全班一起朗读第一段,找出最能体现胡杨特点的两个词语。(最美,最古老)
B、“世界第二大”,“三十多万平方千米”,“世界第一大三千八百平方千米的塔里木胡杨林”,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胡杨树生活在沙漠里,世界第一大胡杨林在我国西北)
2、学习2-4段
读完课文你知道了胡杨的哪些特点?你画出来了吗?
A、坚韧
胡杨的根茎很长,能深达二十米,穿透虚浮漂移的流沙,去寻找地下的泥土,并深深植根于大地。它能在零上四十摄氏度的炙热中耸立,能在零下四十摄氏度的严寒中挺拔,不怕侵入骨髓的斑斑盐碱,不怕铺天盖地的层层黄沙。
B、无私
胡杨是挡在沙漠前的屏障,身后是城市,是村庄,是青山绿水,是并不了解它们的芸芸众生,可它们不在乎。它们将一切浮华虚名让给了牡丹,让给了桃花,让给了所有稍纵即逝的奇花异草,而将这摧肝裂胆的风沙留给了自己。
C、悲壮
胡杨生下来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下去千年不朽。
它们生前为保卫所挚爱的热土战斗到最后一刻,死后枝丫奇屈的身躯仍坚定地挺立着。
问题:浏览2-4自然段,说一说作者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每一段的第一句都是中心句,后面都是围绕第一句话展开写的。
3、学习5-6段
A、.哪句话写出了胡杨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作用?
(孕育了西域文明)
B、胡杨为什么哭泣?
(垦荒和战争破坏,胡杨生存环境十分艰辛)
C、作者担心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担心?
(我们的子孙重温沙漠残墟的噩梦;人类破坏环境,环境问题十分严峻)
4、学习7-8段
A、朗读并体会
我站在这孑然凄立的胡杨林中,祈求上苍的泪,哪怕仅仅一滴;我祈求胡杨,请它们再坚持一会儿,哪怕几十年;我祈求所有饱食终日的人们背着行囊在大漠中静静地走走,哪怕就三天。
【解析】:
“孑然凄立”是指胡杨树孤独、凄凉悲伤地立在沙漠中。一组排比句,表达了“我”的恳切希望。“祈求”是“恳切地希望得到”的意思。“我”恳切希望天公为胡杨带来雨水;“我”恳切希望胡杨能在这恶劣环境中顽强的生存。“再坚持一会儿”意思是胡杨已经在这大漠中生存了一亿三千万年了,希望它们仍然顽强的坚持下去。“哪怕几十年”意思是希望胡杨给人们一些改变这里的环境,改善胡杨生存环境的时间。这里包含着作者关注环境保护的强烈责任感。“我”还恳切地希望那些衣食无忧的人们来看看沙漠的环境,增强忧患意识,一起来关注大自然的命运!
5、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你印象最深的段落。
6、请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形容你心中的胡杨。
六、课外延伸
《壮士豪情》
零上四十度的炙热
你青翠挺拔
零下四十度的严寒
你铁骨铮铮
霜风击倒倔强的身躯
你挣扎着爬起
沙尘掩盖遒劲的四肢
你奋力撑出
虽断臂折腰
你依然顶天立地
„„
你是大漠的壮士
A、读了这首诗,你胡杨有了更深的感动吗?
B、学习了这篇文章,你对人与环境有了什么想法?
C、环境事业这件事离我们很遥远吗?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哪些小事做起?
七、布置作业
A、抄写生字和词语,并学会运用。
B、背诵课文2-4段。
C、写一写你学习这篇课文后的感受。
八、板书设计
9、西风胡杨
坚韧
无私
悲壮
西风胡杨
处境
热爱,赞美 同情,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