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常用的100条计算公式

人力资源常用100条公式

一、招聘分析常用计算公式

1、招聘入职率:应聘成功入职的人数÷应聘的所有人数×100%。

2、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底人数) ÷2

3、月员工离职率:2×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初人数+月末人数) ×100%

4、月员工新进率:2×整月员工新进总人数÷(月初人数+月末人数) ×100%

5、月员工留存率:2×月底留存的员工人数÷(月初人数+月末人数) ×100%

6、月员工损失率:2×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初人数+月末人数) ×100%

7、月员工进出比率:整月入职员工总人数÷整月离职员工总人数×100%

二、考勤常用的统计分析公式

1、个人出勤率:出勤天数÷规定的月工作日×100%

2、加班强度比率:当月加班时数÷当月总工作时数×100%

3、人员出勤率:当天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100%

4、人员缺勤率:当天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100%

三、常用工资计算、人力成本分析公式

1、月薪工资:月工资额÷21.75天×当月考勤天数

2、月计件工资:计件单价×当月所做件数

3、平时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1.5倍×平时加班时数

4、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2倍×假日加班时数

5、法定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3倍×法定假日加班时数

6、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比率: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100%

7、非生产人员工资比率:非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100%

8、人力资源费用率: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销售收入总额×100%

9、人力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比重: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成本费用总额×100%

10、人均人工成本: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同口径职工人数

11、人工成本利润率:一定时期内企业利润总额÷同期企业人工成本总额×100%

四、培训统计分析公式

1、培训出勤率:实际培训出席人数÷计划培训出席人数×100% HR 常用公式分析

1、新晋员工比率=已转正员工数/在职总人数

2、补充员工比率=为离职缺口补充的人数/在职总人数

3、离职率(主动离职率/淘汰率)=离职人数/在职总人数

4、异动率=异动人数/在职总人数

5、人事费用率=(人均人工成本*总人数)/同期销售收入总数

6、招聘达成率=(报到人数+待报到人数)/(计划增补人数+临时增补人数)

7、人员编制管控率=每月编制人数/在职人数

8、人员流动率=(员工进入率+离职率)/2

9、离职率=离职人数/((期初人数+期末人数)/2)

10、 员工进入率=报到人数/期初人数

11、离职率=离职人数/(期初人数+录用人数) ×100%

12、员工当月应得薪资的计算方程式为:

13、每天工资=月固定工资/21.75天

14、当月应得工资=每天工资x 当月有效工作天x 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调整比例

备注:

当月应工作天数=当月自然日天数–当月休息日天数

当月有效工作日=当月应工作天数–全无薪假期

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调整比列=21.75天/当月应工作天数

作为生产型企业,还会要算到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销售收入/总人数

1、新晋员工比率=已转正员工数/在职总人数

2、补充员工比率=为离职缺口补充的人数/在职总人数

3、离职率(主动离职率/淘汰率=离职人数/在职总人数

4、异动率=异动人数/在职总人数

5、人事费用率=(人均人工成本*总人数)/同期销售收入总数

成本效用评估

1、总成本效用=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

2、招募成本效用=应聘人数/招募期间的费用

3、选拔成本效用=被选中人数/选拔期间的费用

4、人员录用效用=正式录用人数/录用期间的费用

5、招聘收益成本比=所有新员工为组织创造的价值/招聘总成本

数量评估

1、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

2、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3、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4、工资计算=月工资/21.75*实际工作天数(不计算周六日)

5、加班率:总加班时间/总出勤时间

6、直接间接人员比例:直接人员/间接人员

人力资源季(月) 报表统计指标汇总

一、人员数量指标

1、按行政单位划分(总部、区域) 与编制对照;

2、按性质划分(职能部门);

3、按时间划分(期初人数、期末人数、平均人数-例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末人数)/2);

4、按职务划分(经理级、主管级、文员及员工级)

二、人员素质指标

1、学历分布(本科以上、本科、大专、中专高中、初中及以下); 平均教育年限;

2、年龄分布(20岁以下、20-29岁、30-39岁、40岁以上); 平均年龄;

3、通常统计人员素质指标时,与人员数量指标结合进行二元组合统计。

三、劳动时间利用指标

1、出勤率(%)=出勤工日(工时) ÷制度工日(工时) ×100%;

2、加班加点强度指标(%)=加班加点工时数÷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时数×100%。

四、劳动生产率指标

实物劳动生产率=报告期销售额/报告期平均人数*100%;

五、劳动报酬指标

1、工资总额与平均工资(一般按某个范围统计-总部、区域、城市公司);

2、薪金占人力资源成本、销售额比重;

3、固定与变动薪酬比,用于衡量激励水平;

4、薪金范围分布(某一薪金级别人数分布) 。

六、人员流动指标

1、流失率=报告期流失人数/报告期平均人数*100%

2、同批雇员留存率及损失率(通常用于衡量核心员工的稳定性,) 留存率=留下人数/初始人数*100%损失率=损失人数/初始人数*100%

3、流失人员工龄分布

4、流失人员原因统计分布

5、新进员工比率=报告期入职人数/报告期平均人数*100%(通常与流失率比较,用于衡量员工流动)

人力资源常用100条公式

一、招聘分析常用计算公式

1、招聘入职率:应聘成功入职的人数÷应聘的所有人数×100%。

2、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底人数) ÷2

3、月员工离职率:2×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初人数+月末人数) ×100%

4、月员工新进率:2×整月员工新进总人数÷(月初人数+月末人数) ×100%

5、月员工留存率:2×月底留存的员工人数÷(月初人数+月末人数) ×100%

6、月员工损失率:2×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初人数+月末人数) ×100%

7、月员工进出比率:整月入职员工总人数÷整月离职员工总人数×100%

二、考勤常用的统计分析公式

1、个人出勤率:出勤天数÷规定的月工作日×100%

2、加班强度比率:当月加班时数÷当月总工作时数×100%

3、人员出勤率:当天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100%

4、人员缺勤率:当天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100%

三、常用工资计算、人力成本分析公式

1、月薪工资:月工资额÷21.75天×当月考勤天数

2、月计件工资:计件单价×当月所做件数

3、平时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1.5倍×平时加班时数

4、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2倍×假日加班时数

5、法定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3倍×法定假日加班时数

6、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比率: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100%

7、非生产人员工资比率:非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100%

8、人力资源费用率: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销售收入总额×100%

9、人力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比重: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成本费用总额×100%

10、人均人工成本: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同口径职工人数

11、人工成本利润率:一定时期内企业利润总额÷同期企业人工成本总额×100%

四、培训统计分析公式

1、培训出勤率:实际培训出席人数÷计划培训出席人数×100% HR 常用公式分析

1、新晋员工比率=已转正员工数/在职总人数

2、补充员工比率=为离职缺口补充的人数/在职总人数

3、离职率(主动离职率/淘汰率)=离职人数/在职总人数

4、异动率=异动人数/在职总人数

5、人事费用率=(人均人工成本*总人数)/同期销售收入总数

6、招聘达成率=(报到人数+待报到人数)/(计划增补人数+临时增补人数)

7、人员编制管控率=每月编制人数/在职人数

8、人员流动率=(员工进入率+离职率)/2

9、离职率=离职人数/((期初人数+期末人数)/2)

10、 员工进入率=报到人数/期初人数

11、离职率=离职人数/(期初人数+录用人数) ×100%

12、员工当月应得薪资的计算方程式为:

13、每天工资=月固定工资/21.75天

14、当月应得工资=每天工资x 当月有效工作天x 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调整比例

备注:

当月应工作天数=当月自然日天数–当月休息日天数

当月有效工作日=当月应工作天数–全无薪假期

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调整比列=21.75天/当月应工作天数

作为生产型企业,还会要算到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销售收入/总人数

1、新晋员工比率=已转正员工数/在职总人数

2、补充员工比率=为离职缺口补充的人数/在职总人数

3、离职率(主动离职率/淘汰率=离职人数/在职总人数

4、异动率=异动人数/在职总人数

5、人事费用率=(人均人工成本*总人数)/同期销售收入总数

成本效用评估

1、总成本效用=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

2、招募成本效用=应聘人数/招募期间的费用

3、选拔成本效用=被选中人数/选拔期间的费用

4、人员录用效用=正式录用人数/录用期间的费用

5、招聘收益成本比=所有新员工为组织创造的价值/招聘总成本

数量评估

1、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

2、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3、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4、工资计算=月工资/21.75*实际工作天数(不计算周六日)

5、加班率:总加班时间/总出勤时间

6、直接间接人员比例:直接人员/间接人员

人力资源季(月) 报表统计指标汇总

一、人员数量指标

1、按行政单位划分(总部、区域) 与编制对照;

2、按性质划分(职能部门);

3、按时间划分(期初人数、期末人数、平均人数-例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末人数)/2);

4、按职务划分(经理级、主管级、文员及员工级)

二、人员素质指标

1、学历分布(本科以上、本科、大专、中专高中、初中及以下); 平均教育年限;

2、年龄分布(20岁以下、20-29岁、30-39岁、40岁以上); 平均年龄;

3、通常统计人员素质指标时,与人员数量指标结合进行二元组合统计。

三、劳动时间利用指标

1、出勤率(%)=出勤工日(工时) ÷制度工日(工时) ×100%;

2、加班加点强度指标(%)=加班加点工时数÷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时数×100%。

四、劳动生产率指标

实物劳动生产率=报告期销售额/报告期平均人数*100%;

五、劳动报酬指标

1、工资总额与平均工资(一般按某个范围统计-总部、区域、城市公司);

2、薪金占人力资源成本、销售额比重;

3、固定与变动薪酬比,用于衡量激励水平;

4、薪金范围分布(某一薪金级别人数分布) 。

六、人员流动指标

1、流失率=报告期流失人数/报告期平均人数*100%

2、同批雇员留存率及损失率(通常用于衡量核心员工的稳定性,) 留存率=留下人数/初始人数*100%损失率=损失人数/初始人数*100%

3、流失人员工龄分布

4、流失人员原因统计分布

5、新进员工比率=报告期入职人数/报告期平均人数*100%(通常与流失率比较,用于衡量员工流动)


相关内容

  • 最常用的100个计算公式
  • HR 必备宝速查宝典:最常用的100个计算公式 HR 经常需要和数据打交道,如入职率.离职率.加班费计算等.虽然日常工作中,单个数据的计算并不麻烦,但几十上百个累计在一起,确实很容易混淆,甚至计算失误.不过三茅人力资源网急HR 之所急,整理了常用的100个人力资源计算公式,HR 可以添加至收藏夹随时 ...

  • HR最常用的100个计算公式
  • HR 最常用的100个计算公式 一招聘分析常用计算公式 1.招聘入职率:应聘成功入职的人数÷应聘的所有人数×100%. 2.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底人数)÷2 3.月员工离职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平均人数×100% 4.月员工新进率:整月员工新进总人数÷月平均人数×100% 5.月员工留存率 ...

  • HR最常用的计算公式
  • HR 经常需要和数据打交道,如入职率.离职率.加班费计算等.虽然日常工作中,单个数据的计算并不麻烦,但几十上百个累计在一起,确实很容易混淆,甚至计算失误.急HR 之所急,整理了常用的100个人力资源计算公式,HR 可以添加至收藏夹随时使用,也可以打印出来贴在电脑旁边随时查询. 一招聘分析常用计算公式 ...

  • 塑胶产品成本计算公式
  • 塑胶产品成本计算公式 塑胶产品成本计算公式 单价(VAT/17%)=材料费+加工费+包装费+管理费+税 一.材料费: 1.塑胶原料: A .透明产品:(产品净重+50%水口+5%损耗)X 原料价格(VAT/17%). B .不透明产品:(产品净重+2%损耗)X 原料价格(VAT/17%). 2.油漆 ...

  • 商场常用公式
  • 商场常用套用公式 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营业成本)/销售收入*100% 成本毛利率=(销售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成本*100% 顺加和倒扣是商业计算毛利.成本.售价的两种方法,现在常用的是倒扣. 要想很清楚的解释清楚,还是举例说明最好. 毛利=(售价-成本)/售价 某商品A,成本80元,售价100 ...

  • 施工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 施工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各类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大全 1. 钢板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7.85×长度(m)×宽度(m)×厚度(mm) 例:钢板6m(长) ×1.51m(宽) ×9.75mm(厚) 计算:7.85×6×1.51×9.75=693.43kg 2.钢管重量计算公式 2. 公式:(外径-壁厚)× ...

  • 施工常用计算公式
  • 2017施工常用计算公式 一.各种钢材重量计算公式 1. 钢板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7.85×长度(m)×宽度(m)×厚度(mm) 例:钢板6m(长) ×1.51m(宽) ×9.75mm(厚) 计算:7.85×6×1.51×9.75=693.43kg 2. 钢管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外径-壁厚)×壁厚 ...

  • 会计常用公式之计算利息
  • 会计常用公式之计算利息 一.利息基本知识 (一)利率 储蓄存款利率由国家统一规定,人民银行挂牌公告.利率也称为利息率,是在一定日期内利息与本金的比率,一般分为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三种.年利率以百分比表示,月利率以千分比表示,日利率以万分比表示.如年息九厘写为 9%,即每百元存款定期一年利息9元,月 ...

  • 包装要求及价格计算公式
  • 常用包装知识及价格公式 ◆包装基本常识◆ 一,常用包装材料 A. 白纸类---普通白纸,拷贝纸,皱纹纸等 B. 气泡纸/保利绒/海绵/珍珠棉 C. 纸盒类---白盒,棕色盒,彩盒等 D. 塑料袋---PP,PE,OPP,PVC,PV A ,收缩膜(PE,PP) 等 E. 其它类包装 产品的包装是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