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的课堂实录

《可能性》的课堂实录

师:老师今天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关于“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请看大屏幕。

师:农夫天天等兔子,结果怎么样呢?他一定能等到兔子吗? 生:不一定。

师:他不可能等到兔子吗?

生:有可能等到兔子,但可能性很小。

师: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可能性的数学问题。(板书:可能性)

评价:课导入时就播放学生喜爱的“守株待兔”故事,设疑激趣,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为探索新知打下良好的基础。

师:下面老师来和同学们一起玩摸球的游戏,同学们愿意吗? 生:(面带微笑,齐声回答)愿意!

师:盒里有9个玻璃球,如果全部都是黑色的玻璃球,任意摸出一个会是什么颜色?

生:一定是黑色。(板书:一定)

师:那么,从盒子里想摸到红色玻璃球,可能摸到吗?

生:不可能,因为盒子里全部都是黑色的玻璃球,所以不可能摸到红球。(板书:不可能)

师:真厉害,你的判断准确,理由也很充分。如果现在再向盒子里放入一个红色的球,会摸到什么颜色呢?

生1:可能摸到红色的。

生2:可能摸到黑色的。(板书:可能)

师:回答得很好!“一定”“可能”“不可能”是事情发生的三种不同的结果,那么“可能性”还有哪些我们不知道的秘密呢?

同学们感到诧异和好奇,议论纷纷,自言自语,还有什么秘密呢? 师:接下来,老师就把一个红色的玻璃球和九个黑色的玻璃球放入盒子里面,任摸一个,可能会摸到什么颜色?

生1:可能会摸到黑色。

生2:可能会摸到红色。

生3:可能会摸到黑色或红色。

师:摸到那种颜色的可能性大?

生:摸到黑色的可能性大。

师:同学们真棒!下面我们分组合作,来摸一摸,并记录数据,同时进行组内交流,然后进行全班展示。

各组展开了摸球活动,一组一组的展示给大家看。

生1:我摸到一个黑球。

生2:我摸到一个黑球。

生3:我摸到一个黑球。

生4:我摸到一个红球。

生5:我摸到一个黑球。

„„

师:从同学的实验结果来看,和你们猜想的是一样的吗?

生:一样。

师:你们真棒!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

生:因为黑色的玻璃球数量多。而红色的球数量少。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你们的回答很正确。那么可能性的大小和 什么有关呢?

接下来,同学们仔细的思考,不时地与同学们交流自己的想法。 生:与个数的多少有关。

师:那么,能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论呢?

生1:数量多,可能性就大。

生2:数量少,可能性就小。

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与数量有关。数量大,可能性大;数量小,可能性小。

师:接下来,展现你们本领的机会来了!你能把把握住吗? 生:(齐声回答)能!

师;现在在9黑1红的玻璃球中,再放入5个绿色的玻璃球,任意摸一个可能会摸到哪种颜色?

生1:可能会摸到绿球。

生2:可能摸到黑球。

生3:可能摸到红球。

师:谁的可能性最大?

生:黑球,因为它的数量最多。

师:谁的可能性最小?

生:红球。因为它的数量最少。

评价: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提倡的学习方式。本节课的特殊之处是让学生经历“猜测──体验──推想──验证”的过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创设学生熟悉的摸奖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获得愉快的数学体验,并在体验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所发展。

师:你的判断很准确,理由也很充分。同学们真厉害!同学们,你们喜爱吃糖果吗?

生:喜欢。

师:下面想请同学们帮助老师来包装糖果,包装你喜欢吃的,你们愿意吗?

生:(大声回答)愿意。

师:如果每盒装6个糖果,想一想该怎么装最合理? 生1:1个苹果的,2个花生的,3个草莓的。

生2:1个奶糖,1个花生糖,1个苹果糖,1个玉米糖,1个巧克力,1个草莓糖。

生3:2个巧克力,2个奶糖,2个水果糖。

„„

师:同学们的推想能力太厉害了!真聪明!老师很喜欢同学们的包装想法。

评价:通过经历装糖活动,让学生从多角度思考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问题,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师:接下来,谁能用“一定”“经常”“偶尔”“不可能”“可能”等词来说说下面的情况?

生1:冬天哈尔滨一定下雪。

生2:冬天武汉偶尔下雪。

生3:三亚不可能下雪。

生4:三亚经常下雨。

„„

师:在生活中,你能举出事情发生可能性的例子吗? 生1:每个人都一定有自己的属相。

师:你的属相是什么?大家知道自己的属相吗?(学生趣味盎然,相互诉说)告诉你们,代老师也有自己的属相,我是属马的。 生2:明天可能会下雨。

生3:太阳一定东升西落。

生4:我下次考试成绩可能达到90多分。、

生5:公鸡不可能会下蛋。

生6:男人不可能会生小孩。

师:你的发言太精彩了。(学生哄然大笑,并情不自禁地为他的绝妙发言鼓掌。)

„„

师:那么多的同学还想说,这样吧,如果大家有兴趣,下节课我

们专门来搞一个这样的交流会,到时比比谁讲得最多最棒,好吗?

生;好!

评价:让学生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描述生活中的事,使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数学内容,从而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尤其是教师即时即兴的口语评价与引导,对整个课堂气氛,学习情感的激发起了很好的渲染,促进作用。

师:下周学校举行拔河比赛,你和三(2)班比,猜一猜谁能赢?

生1:(齐声回答)我们三(1)班能赢!

生2:有可能三(2)班能赢。

师:老师也希望我们三(1)班获胜,希望同学们比出水平,比出体格,努力吧!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赢!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生1:我学到可能性。

生2:我会用“一定”“经常”“可能”“不可能”“偶尔”等词语来描述生活的事件的发生。

生3:可能性的大小与数量的多少有关。数量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数量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小。

师:这节课同学们的收获真大,老师很欣慰,希望大家以后继续努力学习,在课堂上有更出色的表现。下课!

生:老师再见!

《可能性》的课堂实录

师:老师今天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关于“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请看大屏幕。

师:农夫天天等兔子,结果怎么样呢?他一定能等到兔子吗? 生:不一定。

师:他不可能等到兔子吗?

生:有可能等到兔子,但可能性很小。

师: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可能性的数学问题。(板书:可能性)

评价:课导入时就播放学生喜爱的“守株待兔”故事,设疑激趣,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为探索新知打下良好的基础。

师:下面老师来和同学们一起玩摸球的游戏,同学们愿意吗? 生:(面带微笑,齐声回答)愿意!

师:盒里有9个玻璃球,如果全部都是黑色的玻璃球,任意摸出一个会是什么颜色?

生:一定是黑色。(板书:一定)

师:那么,从盒子里想摸到红色玻璃球,可能摸到吗?

生:不可能,因为盒子里全部都是黑色的玻璃球,所以不可能摸到红球。(板书:不可能)

师:真厉害,你的判断准确,理由也很充分。如果现在再向盒子里放入一个红色的球,会摸到什么颜色呢?

生1:可能摸到红色的。

生2:可能摸到黑色的。(板书:可能)

师:回答得很好!“一定”“可能”“不可能”是事情发生的三种不同的结果,那么“可能性”还有哪些我们不知道的秘密呢?

同学们感到诧异和好奇,议论纷纷,自言自语,还有什么秘密呢? 师:接下来,老师就把一个红色的玻璃球和九个黑色的玻璃球放入盒子里面,任摸一个,可能会摸到什么颜色?

生1:可能会摸到黑色。

生2:可能会摸到红色。

生3:可能会摸到黑色或红色。

师:摸到那种颜色的可能性大?

生:摸到黑色的可能性大。

师:同学们真棒!下面我们分组合作,来摸一摸,并记录数据,同时进行组内交流,然后进行全班展示。

各组展开了摸球活动,一组一组的展示给大家看。

生1:我摸到一个黑球。

生2:我摸到一个黑球。

生3:我摸到一个黑球。

生4:我摸到一个红球。

生5:我摸到一个黑球。

„„

师:从同学的实验结果来看,和你们猜想的是一样的吗?

生:一样。

师:你们真棒!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

生:因为黑色的玻璃球数量多。而红色的球数量少。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你们的回答很正确。那么可能性的大小和 什么有关呢?

接下来,同学们仔细的思考,不时地与同学们交流自己的想法。 生:与个数的多少有关。

师:那么,能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论呢?

生1:数量多,可能性就大。

生2:数量少,可能性就小。

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与数量有关。数量大,可能性大;数量小,可能性小。

师:接下来,展现你们本领的机会来了!你能把把握住吗? 生:(齐声回答)能!

师;现在在9黑1红的玻璃球中,再放入5个绿色的玻璃球,任意摸一个可能会摸到哪种颜色?

生1:可能会摸到绿球。

生2:可能摸到黑球。

生3:可能摸到红球。

师:谁的可能性最大?

生:黑球,因为它的数量最多。

师:谁的可能性最小?

生:红球。因为它的数量最少。

评价: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提倡的学习方式。本节课的特殊之处是让学生经历“猜测──体验──推想──验证”的过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创设学生熟悉的摸奖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获得愉快的数学体验,并在体验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所发展。

师:你的判断很准确,理由也很充分。同学们真厉害!同学们,你们喜爱吃糖果吗?

生:喜欢。

师:下面想请同学们帮助老师来包装糖果,包装你喜欢吃的,你们愿意吗?

生:(大声回答)愿意。

师:如果每盒装6个糖果,想一想该怎么装最合理? 生1:1个苹果的,2个花生的,3个草莓的。

生2:1个奶糖,1个花生糖,1个苹果糖,1个玉米糖,1个巧克力,1个草莓糖。

生3:2个巧克力,2个奶糖,2个水果糖。

„„

师:同学们的推想能力太厉害了!真聪明!老师很喜欢同学们的包装想法。

评价:通过经历装糖活动,让学生从多角度思考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问题,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师:接下来,谁能用“一定”“经常”“偶尔”“不可能”“可能”等词来说说下面的情况?

生1:冬天哈尔滨一定下雪。

生2:冬天武汉偶尔下雪。

生3:三亚不可能下雪。

生4:三亚经常下雨。

„„

师:在生活中,你能举出事情发生可能性的例子吗? 生1:每个人都一定有自己的属相。

师:你的属相是什么?大家知道自己的属相吗?(学生趣味盎然,相互诉说)告诉你们,代老师也有自己的属相,我是属马的。 生2:明天可能会下雨。

生3:太阳一定东升西落。

生4:我下次考试成绩可能达到90多分。、

生5:公鸡不可能会下蛋。

生6:男人不可能会生小孩。

师:你的发言太精彩了。(学生哄然大笑,并情不自禁地为他的绝妙发言鼓掌。)

„„

师:那么多的同学还想说,这样吧,如果大家有兴趣,下节课我

们专门来搞一个这样的交流会,到时比比谁讲得最多最棒,好吗?

生;好!

评价:让学生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描述生活中的事,使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数学内容,从而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尤其是教师即时即兴的口语评价与引导,对整个课堂气氛,学习情感的激发起了很好的渲染,促进作用。

师:下周学校举行拔河比赛,你和三(2)班比,猜一猜谁能赢?

生1:(齐声回答)我们三(1)班能赢!

生2:有可能三(2)班能赢。

师:老师也希望我们三(1)班获胜,希望同学们比出水平,比出体格,努力吧!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赢!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生1:我学到可能性。

生2:我会用“一定”“经常”“可能”“不可能”“偶尔”等词语来描述生活的事件的发生。

生3:可能性的大小与数量的多少有关。数量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数量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小。

师:这节课同学们的收获真大,老师很欣慰,希望大家以后继续努力学习,在课堂上有更出色的表现。下课!

生:老师再见!


相关内容

  • 从[企业经营者的素质]课堂实录看教学对话
  • 从<企业经营者的素质>课堂实录看教学对话 [关键词]课堂实录教学对话 观察目的:授课教师林凡工作6年,已经进行过高中教学的大循环.我们对她进行观察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她向骨干教师转化.因此,既要发现她课堂的不足,进行矫正性观察:又要注意捕捉她成功的经验,进行分析,利于她教学风格的形成. 观察 ...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实录课堂视频公开课名师授课录像优质课观摩课
  • 查看: 1422|回复: 0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实录课堂视频公开课名师授课录像优质课观摩课[复制链接] admin 管理员 串个门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19:40:3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享到:开心网搜狐微博网易微博新浪微博百 ...

  • 名师(特级教师)课堂实录集锦(王君篇)
  • 王君,重庆市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中语优秀教师,全国中语教改新星,重庆市骨干教师.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在国家级报刊发表教育教学文章 150 多篇,近 10 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语文教学通讯><教育文摘周报>等多家报刊推荐为封面人物.头版人物.曾应邀 ...

  • 浅入或能深出_浅读则难深入_评_将进酒_课堂实录_郭惠宇
  • 中学语文教学 2006年3月 着好的生成.诗的语言简约凝练,诗的意境含蓄蕴藉,品味诗歌需要慢慢"浸泡".教师用竞聘"摄影家"的方式,把音乐引进课堂,把摄影引进课堂,激活了学生的想象力.学生用绘画的眼睛,音乐的耳朵,诗意的心灵感知作品,欣赏作品,演绎出一段段荡人 ...

  • [去年的树]课堂教学实录
  • <去年的树>教学实录 第二课时 一.于平淡中品味天天相伴的美好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去年的树>这篇课文的生字词以及初步了解了课文的内容.现在老师要检查你们对生字掌握情况.(出示生字)齐读.课文的主要内容讲什么呢? <去年的树>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的开头是 ...

  • 蒹葭课堂实录
  • <蒹葭>课堂实录 浙江省2010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课<蒹葭>实录整理 执教者 永嘉县实验中学 范圣龙 师(满怀深情):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深秋的清晨,晨雾朦胧,芦苇飘荡,一位痴情的恋者徘徊河畔,为他心中的恋人唱出了缠绵悱恻的情歌,你听-- 教师深情朗读第一节,(舒缓, ...

  • [蒹葭]课堂实录
  • <蒹葭>课堂实录 浙江省2010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课<蒹葭>实录整理 执教者 永嘉县实验中学 范圣龙 师(满怀深情):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深秋的清晨,晨雾朦胧,芦苇飘荡,一位痴情的恋者徘徊河畔,为他心中的恋人唱出了缠绵悱恻的情歌,你听-- 教师深情朗读第一节,(舒缓, ...

  • [蜡烛燃烧产物的实验探究]观课议课材料
  • <蜡烛燃烧产物的实验探究>观课议课材料 研究主题:初中化学课堂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合作体:全县初中化学教师 任教教师:旌德二中杜世华老师 授课内容:初中化学"蜡烛燃烧产物的实验探究" 合作程序: (1)课前会议(2012年11月9日第一节课) (2)课堂观察(2012年 ...

  •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四[学会生存]课堂实录
  • 课堂实录 一.打开思路,引出话题 师: <鲁滨孙漂流记>这部小说一定深深地打动了你.鲁滨孙在荒岛上战 胜了各种困难,顽强生存下来的精神,使他成为一个英雄的象征.我们可能终生也遇不到那样的情境.但"学会生存"却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课题. 师: "学会生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