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知识点梳理

记叙文阅读知识点梳

一、记叙文概念 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二、 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

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人物+事件+结果(如果时间、地点、起因重要的话也要写明)

(2)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或故事梗概): 要写明六要素。(注意分值重,横线多)

(3)概括文章的主题:

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现实),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三、 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倒叙:开头的作用:采用倒叙的手法,把------的结果提到前

面来写,制造悬念,吸引读者。

插叙作用:(1)使文章情节曲折,波澜起伏,避免平铺直叙。

(2)补充交代了------(插叙的内容)

(3)表现了------(插叙段落的作用)

(4)为下文------的情节作铺垫。

题型:1、本文采用插叙有什么作用?

(1)、(2)、(3)、

(4)

2、某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这段是插叙,(2)、(3)、(4)

四、 叙述的人称: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有时也用第二人称

题型:1、本文采用插叙有什么作用?

(1)、(2)、(3)、

(4)

2、某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这段是插叙,(2)、(3)、(4)

四、 叙述的人称: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有时也用第二人称

使用第一人称的好处:便于直抒胸臆,增强真实感和亲切感。 (注意:小说中的我不是作者本人)

使用第三人称的好处:不受(时间和空间、个人听觉和视觉的)限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的叙述;

使用第二人称的好处:

便于直接与读者交流,亲切自然,便于抒发感情。

五、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六、描写的种类及作用:

1、描写角度(描写方式):正面描写、侧面

描写(作用:从侧面衬托了------)

2、、人物描写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细节描写等。作用: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精神、身份、家境等特点。

3、环境描写: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1)自然环境描写(又叫景物描写)

1渲染了---的作用:○

气氛。

2衬托了---的○

---心情。

3烘托---的○

---品质。

4为人物活动○

设置场景。

5推动故事情○

节的发展

6衬托中心○

(---)

7增强抒情韵○

味。

(2)社会环境描写 作用:交代时代背景、社会风俗、思想观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

4、景物描写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

5、景物描写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七、记叙文的结尾议论抒情的作用:

1、结构上:照应开头,(结构紧凑)使文章结构完整。

1点明中2、内容上:○

心,升华主题(要说明表现了------的主题)

2使人物○

形象更丰满

注意:结尾如果是问句或带省略号作用是: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或发人深省。

八、记叙文的线索:物、人、事、思想感情的变化、时间变化、空间转

移。

题型:1、找线索(题目、反复出现、议论抒情的语句)

2、以-----为线索概括情节。

九、记叙文的题目:

1、题目含义:字面意思和深层含义(与中心联系)

2、题目作用:是文章

的线索;具体形象的题目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含蓄隽永、意味深长的题目能引起读者的思考;

有的题目直接揭示中心,点明主旨。

十、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 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为下文

---情节埋下伏笔,为下文---情节作辅垫,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总领下文;

2、文 中:承上启下;为下文埋伏笔,作铺垫;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 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

十一、记叙文的表现手法 (写法)

1、象征 2、对比 3、衬托、

4、借物抒情 (借景抒情)

6、欲扬先抑 7、托物言志

8、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9、前后照应

10、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想象、联想(运用于写景散文)

十二、记叙文的详略安排。(由中心决定) 本文的中心是为了表现------,------能有力的表现-----的中心,所以详写。

十三、常见修辞及作

用: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加强语势,有节奏感,增强说

服力和感染力。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过渡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过渡或引起下文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4、对比:强调了……

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十四、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十六、小说情节四部

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记叙文阅读知识点梳

一、记叙文概念 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二、 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

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人物+事件+结果(如果时间、地点、起因重要的话也要写明)

(2)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或故事梗概): 要写明六要素。(注意分值重,横线多)

(3)概括文章的主题:

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现实),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三、 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倒叙:开头的作用:采用倒叙的手法,把------的结果提到前

面来写,制造悬念,吸引读者。

插叙作用:(1)使文章情节曲折,波澜起伏,避免平铺直叙。

(2)补充交代了------(插叙的内容)

(3)表现了------(插叙段落的作用)

(4)为下文------的情节作铺垫。

题型:1、本文采用插叙有什么作用?

(1)、(2)、(3)、

(4)

2、某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这段是插叙,(2)、(3)、(4)

四、 叙述的人称: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有时也用第二人称

题型:1、本文采用插叙有什么作用?

(1)、(2)、(3)、

(4)

2、某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这段是插叙,(2)、(3)、(4)

四、 叙述的人称: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有时也用第二人称

使用第一人称的好处:便于直抒胸臆,增强真实感和亲切感。 (注意:小说中的我不是作者本人)

使用第三人称的好处:不受(时间和空间、个人听觉和视觉的)限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的叙述;

使用第二人称的好处:

便于直接与读者交流,亲切自然,便于抒发感情。

五、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六、描写的种类及作用:

1、描写角度(描写方式):正面描写、侧面

描写(作用:从侧面衬托了------)

2、、人物描写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细节描写等。作用: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精神、身份、家境等特点。

3、环境描写: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1)自然环境描写(又叫景物描写)

1渲染了---的作用:○

气氛。

2衬托了---的○

---心情。

3烘托---的○

---品质。

4为人物活动○

设置场景。

5推动故事情○

节的发展

6衬托中心○

(---)

7增强抒情韵○

味。

(2)社会环境描写 作用:交代时代背景、社会风俗、思想观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

4、景物描写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

5、景物描写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七、记叙文的结尾议论抒情的作用:

1、结构上:照应开头,(结构紧凑)使文章结构完整。

1点明中2、内容上:○

心,升华主题(要说明表现了------的主题)

2使人物○

形象更丰满

注意:结尾如果是问句或带省略号作用是: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或发人深省。

八、记叙文的线索:物、人、事、思想感情的变化、时间变化、空间转

移。

题型:1、找线索(题目、反复出现、议论抒情的语句)

2、以-----为线索概括情节。

九、记叙文的题目:

1、题目含义:字面意思和深层含义(与中心联系)

2、题目作用:是文章

的线索;具体形象的题目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含蓄隽永、意味深长的题目能引起读者的思考;

有的题目直接揭示中心,点明主旨。

十、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 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为下文

---情节埋下伏笔,为下文---情节作辅垫,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总领下文;

2、文 中:承上启下;为下文埋伏笔,作铺垫;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 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

十一、记叙文的表现手法 (写法)

1、象征 2、对比 3、衬托、

4、借物抒情 (借景抒情)

6、欲扬先抑 7、托物言志

8、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9、前后照应

10、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想象、联想(运用于写景散文)

十二、记叙文的详略安排。(由中心决定) 本文的中心是为了表现------,------能有力的表现-----的中心,所以详写。

十三、常见修辞及作

用: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加强语势,有节奏感,增强说

服力和感染力。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过渡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过渡或引起下文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4、对比:强调了……

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十四、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十六、小说情节四部

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相关内容

  • 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梳理
  • 试题题干是解题的"线索",它给考生指示答题方向.范围.要求等.读懂题干,才能从容抓分.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的语文试卷,不难发现题干中隐含着"常用术语".这些"常用术语",暗中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同时也是题目赋分点所在,考生理解清楚,可很好地根 ...

  • 杨俊武目标梳理
  • 从考试评价看记叙文 阅读教学的转变与应对 <课程标准>7--9年级记叙文阅读目标描述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3.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 4.在通读课文的基础 ...

  • 记叙文知识点梳理
  • 记叙文知识点梳理 一.什么是记叙文? 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常常把消息.通讯.人物传记.回忆录.寓言.童话.小说等,都划归到记叙文中. 二.记叙文的分类: 按照写作内容记叙文可分为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以写景抒情为主的记叙文. ...

  • 记叙文知识梳理(2)
  • 记叙文知识梳理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 ...

  • 2014年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 一.学情现状分析 2014年语文中考复习计划 面对目前这种状况,作为语文教师需自我检讨和深刻反思,我们要找准和中考目标的差距.同时,通过对每次试卷的分析,发现学生书写不工整,审题不清: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为此,在接下来的复习阶段,九年级语文组全体教师应以"夯实基础"为根本,以&qu ...

  • 记叙文文体知识梳理
  • 记叙文常考考点讲解 考点1:文意理解与概括 [方法指导]一般的答题思路是: 第一步:审清题干要求,明确答题方向. 答题前应仔细阅读题干,从题干的只言片语中寻找答案提示:如答案可能出自哪一段.哪一层或全文,可能有几点,应该紧扣什么内容来寻找答案等. 第二步:找准关键词句,锁定有效信息范围. 1.在读懂 ...

  • 大学语文自考复习及应试的一些看法
  • 大学语文自考复习及应试的一些看法 从2001年开始,全国统考课程<大学语文(专.本科)>的试题结构和内容作了部分调整.调整后的考题更强调对考生能力的测试,特别是应用能力的测试.<大学语文(专.本科)>作文试题由过去的40分改为30分.部分解析题所提供的阅读材料取自指定教材以外 ...

  • 记叙文重要笔记
  •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第二部分:记叙文的要点概括 文意把握 记叙文理解文中的重点词句 记叙文阅读之段落的作用 第一部分:梳理作文的脉络 第二部分:实践写作 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记叙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二) 表达方式 第一部分:说真话 抒真情 第二部分:实践写作 记叙文阅读之语句的含义和作用 .阅读: ① ...

  • 小学知识点梳理
  •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50分) 1, 字音 (1) 掌握一至六年级课本生字词的正确读音 (2) 用汉语拼音给汉字注音时,声韵调正确相配的能力 (3) 辨析多音字.同音字.近音字的能力 (4) 正确识记易读错字的字音的能力 (5) 平翘舌.前后鼻音.鼻边音.声调.变调.隔音符号的掌握 2, 字形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