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8.9)

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第二中学语文阅读知识竞赛

(初二、初三年级)

一、 文学常识

1、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好汉是( ),“醉打蒋门神”的是( );《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是( )。

2、他出身于英国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就向往冒险,他在一座无人的岛上过了长达28年的原始人生活,收到一个土人为奴,取名“星期五”,后又因帮助了一个船长制服叛变的水手,得以乘船返回自己的国家。他的名字叫( ),这部作品是《 》。

3、《石壕吏》的作者是( )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

4、“墙角的花,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这句富有哲理的诗句出自世纪老人冰心的《 》。

5、“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对联中提到的人物是( ) 他的事迹妇孺皆知,比如:( )( )

6、《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 )和( )。

7、《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8、古诗文中的“乐府双璧”是指《 》和《 》。

9、“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对联中指的人物是( ), 草堂是指( )。

10、“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对联中提到的是我国( )代著名的( )主义大诗人( ),请将代表他风格的诗歌写出二句( )、( )

二、名句默写

1、人生得意须尽欢,。

2、塞下秋来风景异,。

3、,僧敲月下门。

4、。不思量,自难忘。

5、少年不识愁滋味,。

6、,病树前头万木春。

7、黄河远上白云间,。

8、关关雎鸠, 。

9、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

10、三十功名尘与土,。

三、诗词赏析

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 (唐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这首诗通过高楼饯别的描写,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2、赏析名句“抽刀断水水更愁,举杯销愁愁更愁”,说说你喜欢的缘由。

四、文言文阅读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

中绳①,輮②以为轮,其曲中规③;虽有槁暴④,不复挺⑤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⑥,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注】①木直中绳:木材笔直,合乎墨线。②輮:烤。③其曲中规:木材的

弯度合乎圆的标准。④虽有槁暴:槁暴,太阳晒。⑤挺:挺直。⑥日参省乎己:每天检查反省自己。

1.用现代汉语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学不可以已( )②取之于蓝 ( ) ③水为之( ) ...

④虽有槁暴 ( )⑤輮使之然 ( )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找出本文中的一个通假字:( )通( )意思是( )。

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第二中学语文阅读知识竞赛

(初二、初三年级)

一、 文学常识

1、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好汉是( ),“醉打蒋门神”的是( );《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是( )。

2、他出身于英国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就向往冒险,他在一座无人的岛上过了长达28年的原始人生活,收到一个土人为奴,取名“星期五”,后又因帮助了一个船长制服叛变的水手,得以乘船返回自己的国家。他的名字叫( ),这部作品是《 》。

3、《石壕吏》的作者是( )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

4、“墙角的花,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这句富有哲理的诗句出自世纪老人冰心的《 》。

5、“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对联中提到的人物是( ) 他的事迹妇孺皆知,比如:( )( )

6、《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 )和( )。

7、《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8、古诗文中的“乐府双璧”是指《 》和《 》。

9、“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对联中指的人物是( ), 草堂是指( )。

10、“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对联中提到的是我国( )代著名的( )主义大诗人( ),请将代表他风格的诗歌写出二句( )、( )

二、名句默写

1、人生得意须尽欢,。

2、塞下秋来风景异,。

3、,僧敲月下门。

4、。不思量,自难忘。

5、少年不识愁滋味,。

6、,病树前头万木春。

7、黄河远上白云间,。

8、关关雎鸠, 。

9、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

10、三十功名尘与土,。

三、诗词赏析

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 (唐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这首诗通过高楼饯别的描写,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2、赏析名句“抽刀断水水更愁,举杯销愁愁更愁”,说说你喜欢的缘由。

四、文言文阅读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

中绳①,輮②以为轮,其曲中规③;虽有槁暴④,不复挺⑤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⑥,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注】①木直中绳:木材笔直,合乎墨线。②輮:烤。③其曲中规:木材的

弯度合乎圆的标准。④虽有槁暴:槁暴,太阳晒。⑤挺:挺直。⑥日参省乎己:每天检查反省自己。

1.用现代汉语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学不可以已( )②取之于蓝 ( ) ③水为之( ) ...

④虽有槁暴 ( )⑤輮使之然 ( )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找出本文中的一个通假字:( )通( )意思是( )。


相关内容

  • 高三月考语文阅卷情况汇报
  • 关于本次语文考试的难易度: 最容易的题:默写8分,纯粹送分.完全应该拿满分. 次难题:语言文字运用24分.考查的点是:拼音,错别字.成语使用.语病.古诗理解.文学常识.新闻标题拟制.哲理短诗创作.前6道题是历年高考常考题型,因其干扰性较强,所以要拿下18分有相当难度.但这次干扰项的干扰性都不大,考试 ...

  • 六年级第十二册语文教学计划
  • 一. 教材内容:本册教材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1篇(其中精读课文10篇,略读课文11篇.这五组教材的编排体例与高年段前三册一致,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二.教材简析:本册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

  • 高三一模语文质量分析
  • 2015 年 2 月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质量分析 一.试题分析 临潼区 2015 年二月高三年级质量检测语文试题采用陕西省统考 试题,从整体看,试卷形式.内容构成.知识点考查与 2014 年高考 陕西卷基本一致,小阅读.诗歌阅读.文言文阅读.大阅读等,基本 上扣着高考考点.难易程度适中,试题考查灵活,注 ...

  • 李清照相关古诗文
  • 永遇乐·落日熔金 作者:李清照  8.6(240人评分)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熔金 一作:镕金)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 ...

  • 万紫千红总是春(1)
  • 万紫千红总是春 作者:刘玉春 来源:<教育艺术>2013年第11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 ...

  • 拿来主义2
  • <拿来主义>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论证等方法把深奥的抽象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论证艺术:体会鲁迅杂文的语言特点. 2.学习本文,认清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批判地继承,并能运用正确的观点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简介鲁迅先生的创作和本文的写作 ...

  • 苏教版七年级下语文期中试卷
  • 大丰区第一共同体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七年级语文 期中学情调研 一.积累与运用(33分) 1.诗文填空.(10分) ⑴桃李不言, ▲ .<史记> ⑵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 ▲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⑶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 ▲ ...

  • 四年级古诗背诵
  • 四年级必背古诗 峨眉山月歌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风 朝代:唐代 作者:李峤 原文: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过零丁洋 朝代:宋代 作者:文天祥 原文: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 ...

  • 密度易错题附答案1
  • 密度易错题 1 一.选择题(共24小题) 6.医院里有一只氧气瓶,它的容积是10dm,里面装有密度为2.5kg/m的氧气,某次抢救7.小明同学阅读了表1后,得出了一些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8.对于密度公式ρ= 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33 9.一块木头削去一半,一钢瓶氧气用去(体积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