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鼎丞之女张延忠: 中日人民友谊要长存 但战争灾难不容遗忘

编者按: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这个极具纪念意义的日子里,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开创未来,人民网强国论坛特别推出系列访谈活动。近日,人民网强国论坛采访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张鼎丞长女张延忠女士,追忆父亲张鼎丞的抗战故事。>>>点击查看访谈实录 【专题】

说老实话、做老实人,父亲的教诲影响我一生

强国论坛:在抗日战争时期,您父亲被任命为第二支队司令员,率部开赴华中抗日前线。您能否先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您心目中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张延忠:父亲当检察长当了十几年,是一个非常严谨的人,剃个光头,穿着灰色的中山装,一双旧布鞋,无法想象一个检察长是这样一个农民的形象。总体上说,党内对他的评价就是一个忠厚的长者,他自己的座右铭就是说老实话、做老实人,做一个不显眼的人。

我父亲曾经有一个战友,他从十几岁就跟着我父亲在山上打游击,一直到后来,我父亲当省委书记的时候他也跟着。他曾对我说,“我这辈子跟你父亲在一起的时候是最痛快的,我们俩是最一致的。只是我是一个冒险的人,你父亲是一个谨慎的人。”我说,“武叔您错了,我父亲比您大十几岁,他年轻的时候如果不是一个敢做敢为的人,就不会领导那么多群众一起去攻城,去坚持游击战争。”所以说,我父亲不是谨慎到不敢干,而是一个敢做敢为的人。

父亲从小教导我要实事求是,给我写的字都是“忠诚、老实”。他要求自己要讲真话。做一个忠诚老实、实事求是、说心里话的人,这对我影响是最深的,可以说影响我一生。

强国论坛:张老的晚年生活是怎样的?

张延忠:父亲到晚年虽然半身不遂,不能说话,但依然关心国家大事,对我们要求非常严格。比如有一次我在上班期间回家,他一看见我回来,马上就拉下脸来,然后拍拍自己的椅子,意思是在质问我为什么上班时间不好好上班;如果我们有急事想用他的车,那几乎不可能,听见车响他就会问明情况;家乡的人给寄点土特产,他都会要求退回去或者给钱。父亲去世后,他福建的同志告诉我,他离开福建时连一个卡车的东西都没装满,后来他年纪大了坐凳子不方便,就向福建提出来希望做两把藤椅,福建的同志说不收钱,就当送给他,但他不同意,坚决要付钱。

强国论坛:父亲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

张延忠:要说爱好,他至多看个电影、广东汉剧、京戏,除此以外就是跟老百姓聊天。我记得小的时候在福州,一到假期父亲就带我到郊区看望农民,看庄稼长得怎么样,后来到了上海,每逢周末都是带我们上工厂,一方面让我们长见识,另一方面就是爱好,他觉得国家取得了成就,他很振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人民最好的仆人”,这是他一生都在讲的话。

共产党不计个人恩仇联蒋抗日 非常了不起

强国论坛:在抗日时期,您父亲还组织建立了闽西南抗日义勇军第一支队,为推动国共两党联合抗日起了积极作用。在抗日战争爆发后,您父亲担任了新四军第二支队司令员,在苏南战场抗击日军。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当时战争的情况?

张延忠:从抗日第一天开始,共产党就领导全民族的抗日动员和组织,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抗战的胜利。红军长征后,我父亲以及邓子恢、谭震林三人留在苏区坚持斗争,因为没有电台,所以不能喝党中央联络,但还能得到中央文件。1937年5月西安事变后,闽西南军政委员会派了位叫方芳的同志,通过张云逸到了中央,汇报闽西坚持斗争的红军力量及三年游击战争的经验,大家都特别振奋。

强国论坛:您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导弹工程系,一个女孩子当时为什么选择一个这么高难度的专业?大学的学习生活是怎样的?您父亲对于您的成长有怎样的影响?

张延忠:其实我当时考的是戏剧学院,我喜欢文学、艺术,所以我就考戏剧学院的文学批评。我父亲很生气,觉得我太想入非非了。那个时候大家都在讲建设,保卫国防,所有的人都应该到祖国最需要地方去,怎么能去戏剧学院?当然我父亲不是不重视文艺,他只是觉得我思想太活跃,不够牢靠。所以要我接受军事训练,去过严格的军事生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我邻居建议我上军工,说现在我们国家最需要的就是导弹人才。这样,我在拿到戏剧学院通知书的第二天上了火车,第三天就穿上了军装。

我不是一个守纪律、严谨、努力学习的学生,属于散漫型,记得有一次批得很厉害,说我不守纪律,射击成绩不好、打枪有问题。我入党比较早,但长期转不了正,但是我的群众关系非常好,有些同志会为我抱不平。但也有人马上就报告,说张延忠是党内受批评,党外找同情。不过我觉得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正常的,大家对我有意见也是正常的。

父亲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要讲真话,我也一直是这样做的,因此我成为了一个大家都信得过的人,这对我来说是一生当中最宝贵的财富,那段军工生活是最值得我怀念的。

强国论坛:没有学成戏剧,您是不是有些遗憾?

张延忠:不遗憾。因为我觉得那时的自己不成熟,一个成熟的人才能学艺术。我在军工这个环境里,其实对我是最大的保护。军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共产党核心的核心,是革命的大家庭,这样的经历使我成熟起来,锻炼了自己。再有,学文科的人是很难接触到量子力学、空气动力学、数学等理工科知识的,我虽然学的不好,但起码加深了我对世界的了解,那是我在任何地方都学不到的。今天我仍然对戏剧、文学、歌舞等所有的艺术有兴趣,但是军工让我对事物的认知更加开阔。

中日人民友谊要长存,但战争灾难不容遗忘

强国论坛: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您如何看待昔日那场给世界人民带来无尽灾难的战争?我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有哪些特殊的意义?当年那场战争对70年后的今天有哪些影响和启示?

张延忠:对日本军国主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这场灾难是永远不能忘记的。但是,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是长存的。人民不喜欢战争,是军国主义的少数极端分子在欺侮压榨人民,是他们挑起了民族之间的战争。我认为中国人民是非常宽厚的,把战争罪犯和人民分开。中国人民也是仁爱的,对战争罪犯不是处以死刑而是加以改造,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罪行,他们回国后都是中日友好的栋梁。这是中国人最伟大的地方,宽容以及化干戈为玉帛是中国人民应该永远发扬的。(王玫)

编者按: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这个极具纪念意义的日子里,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开创未来,人民网强国论坛特别推出系列访谈活动。近日,人民网强国论坛采访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张鼎丞长女张延忠女士,追忆父亲张鼎丞的抗战故事。>>>点击查看访谈实录 【专题】

说老实话、做老实人,父亲的教诲影响我一生

强国论坛:在抗日战争时期,您父亲被任命为第二支队司令员,率部开赴华中抗日前线。您能否先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您心目中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张延忠:父亲当检察长当了十几年,是一个非常严谨的人,剃个光头,穿着灰色的中山装,一双旧布鞋,无法想象一个检察长是这样一个农民的形象。总体上说,党内对他的评价就是一个忠厚的长者,他自己的座右铭就是说老实话、做老实人,做一个不显眼的人。

我父亲曾经有一个战友,他从十几岁就跟着我父亲在山上打游击,一直到后来,我父亲当省委书记的时候他也跟着。他曾对我说,“我这辈子跟你父亲在一起的时候是最痛快的,我们俩是最一致的。只是我是一个冒险的人,你父亲是一个谨慎的人。”我说,“武叔您错了,我父亲比您大十几岁,他年轻的时候如果不是一个敢做敢为的人,就不会领导那么多群众一起去攻城,去坚持游击战争。”所以说,我父亲不是谨慎到不敢干,而是一个敢做敢为的人。

父亲从小教导我要实事求是,给我写的字都是“忠诚、老实”。他要求自己要讲真话。做一个忠诚老实、实事求是、说心里话的人,这对我影响是最深的,可以说影响我一生。

强国论坛:张老的晚年生活是怎样的?

张延忠:父亲到晚年虽然半身不遂,不能说话,但依然关心国家大事,对我们要求非常严格。比如有一次我在上班期间回家,他一看见我回来,马上就拉下脸来,然后拍拍自己的椅子,意思是在质问我为什么上班时间不好好上班;如果我们有急事想用他的车,那几乎不可能,听见车响他就会问明情况;家乡的人给寄点土特产,他都会要求退回去或者给钱。父亲去世后,他福建的同志告诉我,他离开福建时连一个卡车的东西都没装满,后来他年纪大了坐凳子不方便,就向福建提出来希望做两把藤椅,福建的同志说不收钱,就当送给他,但他不同意,坚决要付钱。

强国论坛:父亲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

张延忠:要说爱好,他至多看个电影、广东汉剧、京戏,除此以外就是跟老百姓聊天。我记得小的时候在福州,一到假期父亲就带我到郊区看望农民,看庄稼长得怎么样,后来到了上海,每逢周末都是带我们上工厂,一方面让我们长见识,另一方面就是爱好,他觉得国家取得了成就,他很振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人民最好的仆人”,这是他一生都在讲的话。

共产党不计个人恩仇联蒋抗日 非常了不起

强国论坛:在抗日时期,您父亲还组织建立了闽西南抗日义勇军第一支队,为推动国共两党联合抗日起了积极作用。在抗日战争爆发后,您父亲担任了新四军第二支队司令员,在苏南战场抗击日军。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当时战争的情况?

张延忠:从抗日第一天开始,共产党就领导全民族的抗日动员和组织,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抗战的胜利。红军长征后,我父亲以及邓子恢、谭震林三人留在苏区坚持斗争,因为没有电台,所以不能喝党中央联络,但还能得到中央文件。1937年5月西安事变后,闽西南军政委员会派了位叫方芳的同志,通过张云逸到了中央,汇报闽西坚持斗争的红军力量及三年游击战争的经验,大家都特别振奋。

强国论坛:您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导弹工程系,一个女孩子当时为什么选择一个这么高难度的专业?大学的学习生活是怎样的?您父亲对于您的成长有怎样的影响?

张延忠:其实我当时考的是戏剧学院,我喜欢文学、艺术,所以我就考戏剧学院的文学批评。我父亲很生气,觉得我太想入非非了。那个时候大家都在讲建设,保卫国防,所有的人都应该到祖国最需要地方去,怎么能去戏剧学院?当然我父亲不是不重视文艺,他只是觉得我思想太活跃,不够牢靠。所以要我接受军事训练,去过严格的军事生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我邻居建议我上军工,说现在我们国家最需要的就是导弹人才。这样,我在拿到戏剧学院通知书的第二天上了火车,第三天就穿上了军装。

我不是一个守纪律、严谨、努力学习的学生,属于散漫型,记得有一次批得很厉害,说我不守纪律,射击成绩不好、打枪有问题。我入党比较早,但长期转不了正,但是我的群众关系非常好,有些同志会为我抱不平。但也有人马上就报告,说张延忠是党内受批评,党外找同情。不过我觉得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正常的,大家对我有意见也是正常的。

父亲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要讲真话,我也一直是这样做的,因此我成为了一个大家都信得过的人,这对我来说是一生当中最宝贵的财富,那段军工生活是最值得我怀念的。

强国论坛:没有学成戏剧,您是不是有些遗憾?

张延忠:不遗憾。因为我觉得那时的自己不成熟,一个成熟的人才能学艺术。我在军工这个环境里,其实对我是最大的保护。军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共产党核心的核心,是革命的大家庭,这样的经历使我成熟起来,锻炼了自己。再有,学文科的人是很难接触到量子力学、空气动力学、数学等理工科知识的,我虽然学的不好,但起码加深了我对世界的了解,那是我在任何地方都学不到的。今天我仍然对戏剧、文学、歌舞等所有的艺术有兴趣,但是军工让我对事物的认知更加开阔。

中日人民友谊要长存,但战争灾难不容遗忘

强国论坛: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您如何看待昔日那场给世界人民带来无尽灾难的战争?我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有哪些特殊的意义?当年那场战争对70年后的今天有哪些影响和启示?

张延忠:对日本军国主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这场灾难是永远不能忘记的。但是,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是长存的。人民不喜欢战争,是军国主义的少数极端分子在欺侮压榨人民,是他们挑起了民族之间的战争。我认为中国人民是非常宽厚的,把战争罪犯和人民分开。中国人民也是仁爱的,对战争罪犯不是处以死刑而是加以改造,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罪行,他们回国后都是中日友好的栋梁。这是中国人最伟大的地方,宽容以及化干戈为玉帛是中国人民应该永远发扬的。(王玫)


相关内容

  • 纪念抗日战争诗歌赞
  • 人们不会忘记"九·一八" 作者:福州二中 张祖仁 无数革命先烈和爱国的仁人志士 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为振兴中华 抛头颅,洒热血 前仆后继,英勇牺牲 谱写了一曲崇高的爱国主义赞歌 曾记否 人们不会忘记"九·一八" 东北沦陷,中华民族危机 开始了中国人民的全 ...

  • 设立国家公祭日-教案
  • 形势与政策专题: 设立国家公祭日 传播和平正能量 主要内容: 一.公祭日的设立:为了从未忘却的纪念 二.国家公祭日设立的背景及意义 三.从设立国家公祭日看日本对待历史的态度 四."公祭日"不为记住仇恨 而是要传播和平 2014年12月13日,我国将迎来第一次大型的国家公祭活动-- ...

  • 中日关系论文2013
  • 论新形势下的中日关系 中日两国是亚洲最核心的大国,新国际形势下的中日关系必然服从于这一基本定位,即新型大国关系. 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中日两国自一千多年起,就开始了频繁的交流,其间有经济交流,有高层互访,由民间学潮,亦不乏兵戎相见. 应该说,从文化角度看,自古以来日本受中国影响颇多.而近代以来,尤其 ...

  • 唐朝面对吐蕃侵犯无力还手都是因为一名妓女?
  • 唐朝面对吐蕃侵犯无力还手 都是因为一名妓女? 2013年01月25日 11:25 来源:文史天地 作者:朱声敏 (转自凤凰网) 分享到:更多 35人参与 6条评论 核心提示:一名营妓,自然卑微不足挂齿,但两名朝廷最有权势的大臣因为她的原因而交恶,进而影响了国家政治.军事,酿成了巨大的灾难,千百年来, ...

  • 关于抗日战争的作文:抗日战争胜利66周年
  • 华夏儿女的历史上,有一段血与泪的岁月,也是一段抹之不去的屈辱历程.即使有再多的屈辱,流再多的血和泪,但是我们也坚强地面对.因为,那依旧是我们中华儿女历史上最为骄傲的篇章.今年是我国抗日胜利66周年的日子,也是日本军国主义投降六十五周年的日子,这一天中国人民终于摆脱了百年的屈辱史,从此中华民族再也不受 ...

  • 2015抗战胜利70周年国旗下讲话
  • 2015抗战胜利70周年国旗下讲话 [篇一]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上午好! 大家知道1945年的7月3日是什么日子吗?是一个值得中国人永远铭记的日子.70年前的7月3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70年前的7月3日,祭奠的纸钱与狂欢的爆竹,还有幸存者的号啕大哭,生动记录了中国人民"哀兵惨 ...

  • 灿烂千阳读后感3篇
  • <灿烂千阳>读后感一 最近,我读了一本好书,它叫<灿烂千阳>.<灿烂千阳>由美籍阿富汗人卡勒德.胡赛尼继他的第一本小说<追风筝的人>之后创作的. <灿烂千阳>主要讲了私生女玛利亚姆的童年生活在她十五岁生日时一去不复返.生日时因定期探访的父亲 ...

  • 日本外交特点
  • 日本外交特点 自从1853年7月被美国东印度舰队叩开国门之后,日本的锁国政策走向终结.而随着外国势力的不断侵入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日本国内的矛盾也开始激化,并爆发了武装倒幕.之后日本倒幕派逐渐建立了以明治天皇为中心的统治,实现明治维新.在此期间,日本从消极被动外交向积极主动的外交方式转变.日本的外交 ...

  • 2015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70周年征文
  •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征文 70年前卢沟桥边的枪响一直回响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耳畔.它警示着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现如今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正在走向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深知中国的崛起,就是你我的共同的梦想,就是我们的中国梦,正是这无数的中国梦才让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